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練課堂3.5.1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1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練課堂3.5.1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2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練課堂3.5.1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3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練課堂3.5.1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4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練課堂3.5.1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五節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同步練習-解析】一、選擇題1.(2023·浙江金華中考真題)中國是茶文化之鄉,中國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煮茶”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B.茶水升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現象D.茶香撲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2022·四川綿陽中考真題)質量都是、初溫都是的水分別倒入兩個完全相同的杯中,用大小、形狀和厚度相同的白紙和黑紙包起來,將兩個杯子放在太陽光下,后,白紙杯內水溫,黑紙杯內水溫。根據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后,白紙杯內水的熱量大于黑紙杯內水的熱量B.后,白紙杯內水的內能大于黑紙杯內水的內能C.經過,白紙杯內水吸收的內能小于黑紙杯內水吸收的內能D.經過,白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小于黑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3.(浙江衢州中考真題)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 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4.(浙江臺州中考真題)下列是關于水蒸發致冷現象的解釋,①水分子運動速度有大有小;②剩余的水內能減少,溫度降低;③剩余的水分子運動速度相對較小;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動能大,更易擺脫周圍分子的“束縛”,跑到空氣中。此解釋合理的順序是()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5.(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注射器疏通籃球的氣門芯。把針頭插入籃球中,發現注射器活塞自動彈出,飛行一段距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活塞的機械能守恒B.活塞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籃球的推力C.該過程中籃球內氣體內能增加D.飛行過程中,活塞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6.(2023·浙江一模)去年秋季開始,勞動課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關于炒菜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鐵鍋炒菜是因為鐵的比熱容大B.切西紅柿使用的鋒利刀刃可以增大壓力C.炒菜時聞到菜肴的香味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雞蛋被燒熟主要是通過翻炒時對雞蛋做功使其內能增大7.(2023·浙江一模)如圖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分別是0℃和100℃C.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小D.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8.(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用氣球、細繩、夾子、吸管和膠帶制成“噴氣火箭”。把封口的夾子松開后,氣球向左運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氣球內部噴出的氣體內能減小C.氣球運動過程中,慣性逐漸消失 D.實驗選擇光滑的細繩以減小摩擦9.(2022·浙江紹興一模)以下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鋸木頭時鋸條變熱B.剛煮熟的雞蛋放在冷水中,雞蛋的溫度降低C.用熱水袋取暖D.夏天,陽光曝曬廣場上的石凳,石凳溫度升高10.(2022·浙江麗水一模)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A.酒精燈點燃火柴B.劃燃火柴C.凸透鏡點燃火柴D.用柴火燒水11.(2023·浙江溫州模擬)魔術“燒不壞的手帕”,將酒精與水按質量比1:1混合,再將一塊干的棉質手帕浸泡到混合液中,完全浸潤后取出手帕立即點燃,發現手帕劇烈燃燒,待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但比較潮濕。對此魔術同學們做了相關解釋,正確的是()A.酒精燃燒釋放的熱量,會完全被手帕和水吸收B.手帕上的水吸熱后汽化,吸收了較多的溫度而使手帕燒不壞C.燃燒結束后手帕略有升溫,但手帕的內能一定沒有增加D.欲使燃燒后的手帕更干些,可適當提高混合液中酒精的比例12.(2021·浙江二模)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塊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塊吸收的熱量相同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的物質是蠟塊,B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D.圖乙中,2-6秒內,A物質的內能不變,B物質的內能增大13.(浙江臺州一模)甲裝置: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發生的現象。乙裝置:燒瓶內盛少量水,給瓶內打氣,當瓶塞跳出時,觀察瓶內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是()A.甲:迅速向下壓活塞的過程中,筒內空氣溫度不變B.甲:活塞下壓后反彈的過程相當于內燃機的做功沖程C.乙:給瓶內打氣至瓶塞跳出前,瓶內空氣內能減小D.乙:瓶塞跳出的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壓縮沖程14.(浙江嘉興三模)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少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溫度高的物體把溫度傳給溫度低的物體 D.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15.(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為一定質量的固態純凈物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則(

)A.該純凈物是非晶體B.在4~12分鐘內該純凈物的內能不變C.在第8分鐘時該純凈物全部變為液態D.該純凈物在液態時的比熱大于固態時的比熱16.(2023·浙江期末)在寒冷的冬天里,如圖所示的各種方法都可以使身體暖和。其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的是()A.雙手互搓B.熱水泡腳C.快速跑步 D.打羽毛球17.關于熱和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塊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溫度不變,內能變大B.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主要通過熱傳遞增加了汽缸內物質的內能D.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18.如圖為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改進實驗,當往瓶內推活塞,會看到溫度顯示器的溫度發生變化,下列有關此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A.活塞對瓶內氣體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降低B.活塞對瓶內氣體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升高C.瓶內氣體對活塞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降低D.瓶內氣體對活塞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升高19.將兩塊質量相等的銅塊置于火爐內較長時間后分別投入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水和煤油中,設銅塊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液體吸收,熱平衡后水吸收的熱量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之間的關系應為()A.Q1>Q2 B.Q1<Q2 C.Q1=Q2 D.無法判斷20.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小,0℃的物體沒有內能B.物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D.物體的內能增加,不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21.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及比熱容和熱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內能不相等的兩物體間也可能會發生熱傳遞B.一個物體的溫度越高,它能放出的熱量越多C.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將增加,其溫度一定升高D.一種燃料的質量減半,它的比熱容不變,但其熱值將減半2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A和B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1 B.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3C.加熱相同時間,B吸收熱量較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23.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溫度越高,它含的熱量越多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內能減少,一定是放出熱量 D.同一物體,溫度改變,其內能一定改變24.神舟十二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形成高溫火球(如圖),下列改變內能的方式,與“火球”的形成不相同的是()A.敷冰降溫 B.鉆木取火 C.搓手取熱 D.擦燃火柴25.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一定升高B.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C.物體的內能越大,其含有的熱量就越多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26.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三種物質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其中a、c質量相同。下列對圖像的分析正確的是()A.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不變,所以內能不變B.如果a、b是同種物質,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C.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物質a和物質b吸收的熱量相等D.物質b的比熱容大于物質c的比熱容27.車輛由于緊急剎車,剎車片迅速夾緊剎車盤(不考慮剎車片磨損),靠剎車片與剎車盤的劇烈摩擦最終使車輛停止運動,這個過程導致剎車片和剎車盤溫度升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輛停止后,無速度,則剎車片內能為零 B.車輛在減速過程中,內能轉化成機械能C.剎車片和剎車盤溫度升高,可知剎車片內能增大 D.由于質量沒改變,則剎車片內能不發生變化28.在下列選項中,只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壓縮引火B.燒水時水溫升高C.鋸木材使鋸子發燙D.鉆木取火29.如圖是中國女子冰壺隊在冰壺世錦賽比賽的瞬間。比賽時兩位隊員在冰壺前方“刷冰”,使冰熔化成水。“刷冰”改變內能的方式是()A.克服重力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C.手將熱傳遞給水 D.推桿將熱量傳遞給冰30.如圖為“鉆木取火”的示意圖,先將鉆桿放入木板的鉆孔中,然后持續、快速地搓動鉆桿,最終可使木板底部蓬松的干草燃燒起來。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A.鉆木取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木板的內能B.干草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并達到著火點C.干草保持蓬松,可提高干草周圍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鉆木取火和干草燃燒這兩個過程中能量的轉化形式相同31.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早餐也由原來單一的稀飯咸菜變得豐富美味。如圖所示的四種早餐小吃通過“煎、炸、蒸、炒”。下列對其中所包含的科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煎:煎餃子的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B.炸:炸油條時用油不用水,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高,能獲得較高的溫度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包子含有的熱量增加D.炒:炒粉時廚師不斷地用鏟子翻動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米粉的內能增加32.(2021·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緊管口,加熱一段時間后橡皮塞沖出,同時管口附近產生“白氣”。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A.水溫上升時,水的內能增加B.加熱時管內的水不斷汽化C.管內氣體對橡皮塞做功,其內能減少D.試管口的“白氣”是水蒸氣33.如圖所示,在厚玻璃筒內放一小團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觀察到筒壁發燙,棉花燃燒,整個過程中活塞未觸及到棉花,該實驗不能說明()A.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B.棉花燃燒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內能增加了C.棉花內能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活塞對棉花做了功D.構成空氣的微粒之間存在空隙34.用煤爐給的水加熱,同時繪制了加熱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圖線如圖所示,若在6min內完全燃燒的煤(水的比熱容為,煤的熱值為),根據題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加熱3min水吸收的熱量是加熱6min水吸收的熱量的一半B.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C.相同的加熱時間里,水升高的溫度不同D.水升溫的過程中比熱容不變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五節內能--內能及影響因素【同步練習-解析】一、選擇題1.(2023·浙江金華中考真題)中國是茶文化之鄉,中國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煮茶”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B.茶水升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現象D.茶香撲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D【解析】A.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A錯誤;B.茶水升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故B錯誤;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現象,故C錯誤;D.茶香撲鼻為擴散現象,說明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2.(2022·四川綿陽中考真題)質量都是、初溫都是的水分別倒入兩個完全相同的杯中,用大小、形狀和厚度相同的白紙和黑紙包起來,將兩個杯子放在太陽光下,后,白紙杯內水溫,黑紙杯內水溫。根據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后,白紙杯內水的熱量大于黑紙杯內水的熱量B.后,白紙杯內水的內能大于黑紙杯內水的內能C.經過,白紙杯內水吸收的內能小于黑紙杯內水吸收的內能D.經過,白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小于黑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知道,兩瓶內裝有相同質量、初溫相同的水,所以,通過比較在相同時間內水溫升高的多少可以比較其吸收熱量的多少,又因為將兩個杯子放在太陽光下相同時間,即接收太陽輻射的能量相同,結果白紙杯內水溫,黑紙杯內水溫,說明相同時間內,白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小于黑紙杯內水吸收的熱量,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浙江衢州中考真題)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 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物體甲的溫度是降低的,即物體甲放出熱量,內能減小;物體乙的溫度是升高的,即物體乙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所以物體甲是飲料,乙是冰塊;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浙江臺州中考真題)下列是關于水蒸發致冷現象的解釋,①水分子運動速度有大有小;②剩余的水內能減少,溫度降低;③剩余的水分子運動速度相對較小;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動能大,更易擺脫周圍分子的“束縛”,跑到空氣中。此解釋合理的順序是()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關于水蒸發致冷的現象,解釋如下:①水分子運動速度有大有小;②速度大的水分子動能大,更易擺脫周圍分子的“束縛”,跑到空氣中。③剩余的水分子運動速度相對較小;④剩余的水內能減少,溫度降低。那么正確的順序是:①④③②。故A正確。5.(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注射器疏通籃球的氣門芯。把針頭插入籃球中,發現注射器活塞自動彈出,飛行一段距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活塞的機械能守恒B.活塞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籃球的推力C.該過程中籃球內氣體內能增加D.飛行過程中,活塞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答案】D【解析】A.注射器活塞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需要克服阻力做功存在能量損失,所以活塞的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B.活塞在飛行過程中,已經脫離足球,不受足球的推力,由于具有慣性而向前運動的,故B錯誤;C.該過程中籃球內氣體將活塞推出對活塞做功,即對外做功,所以籃球內氣體內能會減小,故C錯誤;D.飛行過程中,活塞在做減速運動,所以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D。6.(2023·浙江一模)去年秋季開始,勞動課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關于炒菜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鐵鍋炒菜是因為鐵的比熱容大B.切西紅柿使用的鋒利刀刃可以增大壓力C.炒菜時聞到菜肴的香味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雞蛋被燒熟主要是通過翻炒時對雞蛋做功使其內能增大【答案】C【解析】A.用鐵鍋炒菜是因為鐵的導熱性好,便于加熱食物,故A錯誤;B.切西紅柿使用的鋒利刀刃可以增大壓強,這是在壓力大小相同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錯誤;C.炒菜時聞到菜肴的香味,這是擴散現象,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C正確;D.雞蛋被燒熟主要是雞蛋從鐵鍋上吸收熱量,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大,故D錯誤;故選C。7.(2023·浙江一模)如圖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分別是0℃和100℃C.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小D.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答案】C【解析】A.該物質在BC段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BC段為熔化過程,保持不變的溫度為0℃,該物質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為0℃;DE段吸熱,為液體沸騰的過程,保持不變的溫度為100℃,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AB段處于固態,加熱時間為5min,設吸熱為Q,升高的溫度為40℃;CD段處于液態,加熱時間為30min-15min=15min升高的溫度為100℃,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狀態的改變而改變,故質量始終不變;根據相同時間吸熱相同,故CD段吸熱3Q,根據,故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為液態時的比熱容為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D.熔化和沸騰是吸熱過程,但溫度保持不變,故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用氣球、細繩、夾子、吸管和膠帶制成“噴氣火箭”。把封口的夾子松開后,氣球向左運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氣球內部噴出的氣體內能減小C.氣球運動過程中,慣性逐漸消失 D.實驗選擇光滑的細繩以減小摩擦【答案】C【解析】A.當氣球向外噴出氣體時,氣體會給氣球一個反作用力,由此可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氣球內部噴出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物體的慣性只與質量有關,氣球運動過程中,氣球內氣體的質量減小,但氣球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C錯誤,符合題意;D.實驗選擇光滑的細繩,可以減小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減小摩擦,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9.(2022·浙江紹興一模)以下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鋸木頭時鋸條變熱B.剛煮熟的雞蛋放在冷水中,雞蛋的溫度降低C.用熱水袋取暖D.夏天,陽光曝曬廣場上的石凳,石凳溫度升高【答案】A【解析】A.鋸木頭時鋸條發熱,是摩擦生熱現象,通過做功改變鋸條的內能,故A符合題意;B.熱雞蛋放入冷水中,雞蛋與水之間有溫度差,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雞蛋放出熱量,內能變小,溫度降低,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雞蛋的內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C.用熱水袋取暖,熱水袋與人體之間有溫度差,熱水袋放出熱量,人體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人體的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D.石凳吸收太陽發出的熱輻射(主要是紅外線),通過熱傳遞內能變大,溫度變高,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2022·浙江麗水一模)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A.酒精燈點燃火柴B.劃燃火柴C.凸透鏡點燃火柴D.用柴火燒水【答案】B【解析】A.酒精燈點燃火柴,即內能從酒精燈火焰傳遞給火柴,為熱傳遞;B.劃燃火柴時,通過摩擦做功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火柴的內能,為做功;C.凸透鏡點燃火柴,即將太陽的能量傳遞給火柴,為熱傳遞;D.用柴火燒水,即將火焰的熱量傳遞給水,為熱傳遞。綜上所述,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B,故B符合題意。故選B。11.(2023·浙江溫州模擬)魔術“燒不壞的手帕”,將酒精與水按質量比1:1混合,再將一塊干的棉質手帕浸泡到混合液中,完全浸潤后取出手帕立即點燃,發現手帕劇烈燃燒,待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但比較潮濕。對此魔術同學們做了相關解釋,正確的是()A.酒精燃燒釋放的熱量,會完全被手帕和水吸收B.手帕上的水吸熱后汽化,吸收了較多的溫度而使手帕燒不壞C.燃燒結束后手帕略有升溫,但手帕的內能一定沒有增加D.欲使燃燒后的手帕更干些,可適當提高混合液中酒精的比例【答案】D【解析】A.酒精燃燒釋放的熱量,會大部分被手帕和水吸收,此選項錯誤;B.手帕上的水吸熱后汽化,吸收了較多的熱量而使溫度在手帕的著火點以下,所以手帕燒不壞,此選項錯誤;C.燃燒結束后手帕略有升溫,則手帕的內能增加,此選項錯誤;D.欲使燃燒后的手帕更干些,可適當提高混合液中酒精的比例,此選項正確。故選D。12.(2021·浙江二模)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塊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塊吸收的熱量相同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的物質是蠟塊,B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D.圖乙中,2-6秒內,A物質的內能不變,B物質的內能增大【答案】B【解析】A.圖甲中,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安裝,故A錯誤。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燭吸收的熱量相同,且物質受熱均勻,故B正確。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的物質有固定的熔點,為晶體,是冰,故C錯誤。D.2-6秒內,物體都在被加熱,都在繼續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故D錯誤。故選B。13.(浙江臺州一模)甲裝置: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發生的現象。乙裝置:燒瓶內盛少量水,給瓶內打氣,當瓶塞跳出時,觀察瓶內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是()A.甲:迅速向下壓活塞的過程中,筒內空氣溫度不變B.甲:活塞下壓后反彈的過程相當于內燃機的做功沖程C.乙:給瓶內打氣至瓶塞跳出前,瓶內空氣內能減小D.乙:瓶塞跳出的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壓縮沖程【答案】B【解析】A.當把活塞迅速壓下去后,活塞壓縮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也會隨之升高,當溫度達到棉花的燃點時,會看到硝化棉燃燒,故A錯誤;B.內燃機的做功沖程,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活塞下壓后反彈的過程相當于內燃機的做功沖程,故B正確;C.用氣筒向裝有少量水的燒瓶里打氣,瓶內氣壓增大,內能增大,當氣壓把瓶塞從瓶口推出時,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使氣體自身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故C錯誤;D.瓶塞跳出的過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相當于做功沖程,故D錯誤。14.(浙江嘉興三模)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少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溫度高的物體把溫度傳給溫度低的物體 D.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答案】A【解析】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降低時,內能一定減少,所以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物體吸收了熱量,可能用來加快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即表現在物體的溫度的升高;也可能用來改變物體的狀態;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所以,物體吸收了熱量,物體的溫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變,所以B不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相互接觸的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內能(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是溫度高的物體把內能(熱量)傳給溫度低的物體,所以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它做了功,所以D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15.(2023·浙江一模)如圖所示為一定質量的固態純凈物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則(

)A.該純凈物是非晶體B.在4~12分鐘內該純凈物的內能不變C.在第8分鐘時該純凈物全部變為液態D.該純凈物在液態時的比熱大于固態時的比熱【答案】D【解析】A.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熔化,所以它是晶體,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像可知4-12min時間段內物體處于熔化階段,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但是內能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像可知4-12min時間段內物體處于熔化階段,第8分鐘物質沒有完全熔化,故此時是固液共存狀態,故C不符合題意;D.分析圖像可知,0-4min物質處于固態,固體0-4min吸熱溫度升高了30度,12-16min物質處于液態,12-16min液態吸熱,溫度升高了5度,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熱量相同,由圖像知,液態時溫度升高得慢(即相同時間內升高的溫度較小),由知,該物質液態時比熱容大于固態時的比熱容,故D符合題意。16.(2023·浙江期末)在寒冷的冬天里,如圖所示的各種方法都可以使身體暖和。其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的是()A.雙手互搓B.熱水泡腳C.快速跑步 D.打羽毛球【答案】B【解析】A.雙手互搓,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利用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B.熱水泡腳,腳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C.快速跑步是利用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D.打羽毛球是利用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關于熱和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塊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溫度不變,內能變大B.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主要通過熱傳遞增加了汽缸內物質的內能D.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答案】A【解析】A.一塊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故A正確;B.發生熱傳遞時,傳遞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故B錯誤;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活塞壓縮氣缸內物質,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錯誤;D.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也可能是發生了熱傳遞,故D錯誤。故選A。18.如圖為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改進實驗,當往瓶內推活塞,會看到溫度顯示器的溫度發生變化,下列有關此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A.活塞對瓶內氣體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降低B.活塞對瓶內氣體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升高C.瓶內氣體對活塞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降低D.瓶內氣體對活塞做功,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升高【答案】B【解析】當往瓶內推活塞的過程中,活塞壓縮氣體做功,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溫度顯示器上的溫度升高,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9.將兩塊質量相等的銅塊置于火爐內較長時間后分別投入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水和煤油中,設銅塊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液體吸收,熱平衡后水吸收的熱量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之間的關系應為()A.Q1>Q2 B.Q1<Q2 C.Q1=Q2 D.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將兩塊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銅塊加熱到t℃,由知道,兩銅塊吸收的熱量相等;分別投入到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中都達到熱平衡,因為水和煤油的質量、初溫都相等,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比熱容大,銅塊放出同樣的熱量,煤油升高的溫度多,水升高的溫度少,所以熱平衡時,煤油中的銅塊放熱少,水中的銅塊因為溫差大,放熱多。所以Q1>Q2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20.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小,0℃的物體沒有內能B.物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D.物體的內能增加,不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答案】D【解析】A.任何物體都有內能,0℃的物體有內能,故A錯誤;B.晶體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是保持不變的,故B錯誤;C.內能的大小與質量、溫度和狀態有關,內能大的物體溫度不一定高,熱傳遞過程中,熱量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不一定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C錯誤;D.物體的內能增加時,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故D正確。故選D。21.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及比熱容和熱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內能不相等的兩物體間也可能會發生熱傳遞B.一個物體的溫度越高,它能放出的熱量越多C.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將增加,其溫度一定升高D.一種燃料的質量減半,它的比熱容不變,但其熱值將減半【答案】A【解析】A.熱傳遞的條件是溫度差,與兩物體的內能大小無關,故A正確;B.由知道,物體吸、放熱與物體的比熱容、質量、溫度變化量大小有關,故B錯誤;C.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其內能增大,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D.熱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是燃料的一種特性,與其質量無關,故D錯誤。故選A。2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A和B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1 B.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3C.加熱相同時間,B吸收熱量較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答案】A【解析】AB.A、B液體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t,表示A、B吸收的熱量相同,A溫度升高了ΔtA=40℃-20℃=20℃B溫度升高了ΔtB=60℃-20℃=40℃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故A正確,B錯誤;C.用相同的加熱器對A、B液體都加熱相同的時間,A、B吸收的熱量相同,故C錯誤;D.根據圖像可知,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A液體加熱的時間長,則A吸收的熱量較多,故D錯誤。23.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溫度越高,它含的熱量越多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內能減少,一定是放出熱量 D.同一物體,溫度改變,其內能一定改變【答案】D【解析】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故B錯誤;C.物體的內能減少,可能是對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由于對外做功造成的,故C錯誤;D.物體的內能發生變化,可能表現在物體的溫度變化,也可能是狀態的變化,故D正確。故選D。24.神舟十二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形成高溫火球(如圖),下列改變內能的方式,與“火球”的形成不相同的是()A.敷冰降溫 B.鉆木取火 C.搓手取熱 D.擦燃火柴【答案】A【解析】神舟十二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高速運動時,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機械能轉化為返回艙的內能,溫度升高,形成“火球”,屬于做功改變內能。A.敷冰降溫,冰吸收熱量,人體的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符合題意;B.鉆木取火時,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C.搓手取暖時,兩手掌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使手掌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D.擦燃火柴,屬于摩擦生熱現象,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5.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一定升高B.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C.物體的內能越大,其含有的熱量就越多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答案】B【解析】A.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A錯誤。B.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正確。C.熱量是過程量,只能描述為“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故C錯誤。D.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故D錯誤。26.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三種物質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其中a、c質量相同。下列對圖像的分析正確的是()A.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不變,所以內能不變B.如果a、b是同種物質,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C.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物質a和物質b吸收的熱量相等D.物質b的比熱容大于物質c的比熱容【答案】B【解析】A.根據圖像可知,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不變,但是由于不斷吸熱,所以內能增大,故A錯誤;B.a、b為同種物質,則比熱容相等;當加熱時間都為t1時,二者吸收的熱量相同,此時升高的溫度b小于a。根據Q=cm△t可知,升高的溫度與物體質量成反比,即b的質量大于a,故B正確;C.根據圖像可知,從從T1升高到T2時,a用的時間小于b的時間,即物質a吸收的熱量小于b,故C錯誤;D.根據圖像可知,同樣升高到T1,b用的時間比c小,即b吸收的熱量小于c,但由于不知道bc的質量大小,不能判斷bc的比熱容大小,故D錯誤。故選B。27.車輛由于緊急剎車,剎車片迅速夾緊剎車盤(不考慮剎車片磨損),靠剎車片與剎車盤的劇烈摩擦最終使車輛停止運動,這個過程導致剎車片和剎車盤溫度升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輛停止后,無速度,則剎車片內能為零 B.車輛在減速過程中,內能轉化成機械能C.剎車片和剎車盤溫度升高,可知剎車片內能增大 D.由于質量沒改變,則剎車片內能不發生變化【答案】C【解析】A.車輛停止后,無速度,它的機械能變成零,但是剎車片內能肯定不為零,故A錯誤。B.車輛在減速過程中,機械能減小,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C.剎車片和剎車盤溫度升高,可知剎車片內能增大,故C正確。D.質量沒改變,但是剎車片的溫度升高,則剎車片內能增大了,故D錯誤。故選C。28.在下列選項中,只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壓縮引火B.燒水時水溫升高C.鋸木材使鋸子發燙D.鉆木取火【答案】B【解析】A.壓縮空氣引火的過程,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即該過程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故A錯誤。B.燒水時水溫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故B正確。C.鋸木頭時,鋸與木頭摩擦,摩擦生熱這是利用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C錯誤。D.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因此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錯誤。29.如圖是中國女子冰壺隊在冰壺世錦賽比賽的瞬間。比賽時兩位隊員在冰壺前方“刷冰”,使冰熔化成水。“刷冰”改變內能的方式是()A.克服重力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C.手將熱傳遞給水 D.推桿將熱量傳遞給冰【答案】B【解析】“刷冰”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冰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熔點熔化,故B符合題意。故選B。30.如圖為“鉆木取火”的示意圖,先將鉆桿放入木板的鉆孔中,然后持續、快速地搓動鉆桿,最終可使木板底部蓬松的干草燃燒起來。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A.鉆木取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木板的內能B.干草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并達到著火點C.干草保持蓬松,可提高干草周圍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鉆木取火和干草燃燒這兩個過程中能量的轉化形式相同【答案】B【解析】A.鉆木取火屬于摩擦生熱現象,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木板的內能,故A錯誤。B.在“鉆木”過程中,木板底部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底部的干草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開始燃燒,故B正確。C.干草保持蓬松,不是增加了空氣中氧氣的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