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很重要_第1頁
2024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很重要_第2頁
2024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很重要_第3頁
2024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很重要_第4頁
2024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很重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工作師復習要點第壹節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壹.接案1.服務對象來源:積極求援者由他人或其他機構轉介而來社會工作者通過外展服務成為服務對象2.服務對象類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3.面談重要任務:(1)界定服務對象的問題(2)澄清角色期望與義務(3)鼓勵并促使服務對象進入角色(4)增進和誘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政變(5)到達初步協議機構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務、對服務對象的問題的初步界定、互相角色期望及暫定的工作時長(6)決定工作進程:終止服務、轉介其他服務,進入下壹種助人階段4.面談的技巧:(1)積極簡介自已(2)溝通:治療性溝通:通過交往選到壹種人對其他人進行協助的曰的(3)傾聽5.資料搜集的容:個人資料、身體狀況、服務對象的特點及能力、服務對象所處的社會環境6.資料搜集的途徑(1)問詢(會談、角色飾演、問卷)(2)征詢(3)觀測(家訪或深入小區調查)(4)運用已經有資料(5)問卷調查7.接案注意事項(1)決定與否需要緊急介入:碰到緊急狀況跳過接案等程序.直接進行干預程序(2)權衡與否有能力處理問題(3)決定問題的優先次序:先易後難,為服務對象建立信心(4)保證服務對象所規定的服務符合服務機構的工作圍二.預估1預估的重要任務(1)識別服務對象問冠的客觀原因:背景資科、所處環境、問題持續的時間、使用過的處理問題的措施(2)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主觀原因:服務對象的實際感受(3)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成因及足問題延續的原因(4)識別服務對象及環境的積極岡索:即找到積極的資源協助處理問題(5)決定提供服務的方式和輯2預估的基本環節(1)探究服務對象的狀況、問題與需要▲服務對象不能處理問題的原岡服務對象對問題的見解服務對象對問題處理措施的見解政府的政策與資源網絡的聯絡(2)分析服務對象的資料并作出預什摘要▲對服務對象的問題與需要作出解釋▲列出處理問胚口標及先後次序▲決定介入的方略▲撰寫預估摘要對服務對蒙自身系統的預估對勝務對象家庭系統的預估對服務對象所處社會系統的預估三.計劃1制訓計劃原則(1)要有服務對象的參與(2)尊重服務對象意愿(3)詳細而詳細(4)計劃與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2制定計劃措施(1)確定服務對象的需要和問題(2)向服務對象解釋設定目的的目的(3)共同選擇合適的目的(4)與服務對象討論目的的可行性和也許的利弊(5)確定目的并決定目的的先後次序(6)目的要具有詳細、可測、可操作性3介入措施:個人輔導、小組活動、禮區介入、網絡構建、政策倡導4介入系統:個人、家庭、小組、小區及宏觀社會系統5介入行動:危機干預資源整合經濟援助安頓服務四.介入1介人類型直接介入、問接介入、綜合介入2介入原則(1)以人為本,服務對象自決(2)個別化(3)考慮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和他們的特點(4)與服務對象互相依賴(5)瞄準服務目的(6)考慮經濟效益五.評估1評估的目的(1)考察社會工作介入效果、服務對象進步狀況及介入目的的實現程度(2)總結工作經驗,改善工作措施和技巧,提高服務水平(3)驗證社會工作措施的有效性(4)進行社會工作研究2評估類型(1)過程評估(2)成果評估3搜集評估資料的措施(1)運用檔案記錄進行評估(2)搜集服務對象對介入過程和成果的意見和見解(3)使用調查措施,搜集介入效果的數據和事實資料4評估措施基線測量評估▲定義:在介入開始時對服務列象的狀況進行測量,建立壹種基線作為對介八行動效果進行衡量的原則基線,以評估介入前後的變化▲操作程序:建立基線進行介入期測量分析和比較5注意事項(1)重視社會工作者的自我評估和反思(2)調動服務對象的積極性(3)評估措施要與社會工作的價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4)要切合實際需要六.結案1結案階段重要任務(1)總結工作(2)鞏固已經有變化▲措施:回憶工作過程強化服務對象已經有的變化給服務對象積極支持(3)解除專業關系(4)撰寫結案記錄2結案的類型(1)目的實現的結案(2)服因務對象不愿繼續接受服務而必須終止專業關系的結案(3)存在不能實現的客觀和實際原因的結案進行轉介(4)社會工作者或服務對象身份發生變化時的結案3服務對象的負面反應否認倒退依賴埋怨憤怒討價還價憂郁4處理措施(1)在結案前與服務對象回憶整個過程,以確定結案時機與否成熟(2)提前讓服務對象懂得結案時間,早做心理準備(3)災結案階段社會工作者要逐漸減少與服務對象的接觸,提醒服務對象學會自立(4)估計某些破壞已經有變化的原因,防止問題的產生(5)安排正式的結案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各自的收獲,互相鼓勵,面向未來第二章小朋友社會工作1.小朋友界定與管理(0-14歲)0~5歲婦聯管理6-14歲共青團少年小朋友工作部門>14歲共青團2.小朋友有關本質特性:發展性、基礎性、未來性,教育是關鍵小朋友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合適的身心醫療照顧、防止健康服務的照顧3.小朋友社會工作功能:增進小朋友發展;增進社會安全與發展4.宏觀小朋友社會(面向社會)1增進對小朋友的養育:保證對小朋友的營養保證小朋友良好的居住環境2開展小朋友家庭服務:小朋友權益的保障救濟被虐待小朋友親子關系服務救濟被忽視小朋友問題小朋友服務救濟得不到合適照顧的小朋友3增強小朋友權益:培智學校小朋友偏差矯治殘疾小朋友康復4加強小朋友衛生保健:婦嬰保健學校衛生工作5推進小朋友教育事業6推進有關小朋友的立法7提供有關小朋友的信息和資訊8發明小朋友快樂成長的環境5.小朋友社會工作服務保護性服務:防止小朋友被虐、忽視,并增強家庭的功能,講求最小的變化小朋友的生存環境補充性服務:對小朋友的基本狀況作必要的改善.合用于父母角色不妥.嚴重傷害親了關系替代性服務:完全用替代措施變化其生存環境,針對于女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是最底線的服務支持性服務:提高家庭功能,增進小朋友福利,針對家庭功能完整但出現壓力6.小朋友個案工作▲形式▲途徑個別談話直接啟迪小朋友發展的需要,協助調整心理情緒,激發發展潛能征詢服務向小朋友提供社會資源,變化其社會處境7.小朋友小區工作壹種工作模式:調查小區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動員小區資源,培養小區居民.改善小朋友的生活質量壹種理念:自助、互助、自決理念壹種綜臺社會建設的方式:通過對小區居民,包括小朋友在,來選到為小朋友創立美好的生存環境的目的8.小朋友小區工作介入從直接的物質性建設目的入手從非物質、教育性服務入手從小區小朋友急需處理的問題及以小朋友為中心的突發事件入手介入從動員組織小區綜合服務的力量入手從推進社會資源,爭取社會力量入手從建設社會有關輿論入手第三章青少年社會工作1.青少年類型A問題青年C文化叛逆青年:不甘平凡,喜歡標新立異B正直青年D政治偏激青年:好打抱不平,認同采用激進行動追求某些理想2.青少年工作圍微觀:青少年個人中觀:家庭和小組層面宏觀:組織和小區社會工作,法規政策倡導或變化性工作3.青少年社會工作類型發展性青少年服務提供文化、體育、娛樂場所,使青少年得到知識、身體和精神熏陶設計舉行多種活動提供國外時事信息服務提供青少年發展中的生理、心理、法律、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知識輔導服務提供就業輔導治療性青少年服務提供就學或生括補助未被忽視、虐待的青少年提供保護服務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安全保護、收容服務與安頓服務為在身體、情緒、精神方面功能缺失及社會人際適應不良的青少年提供治療服務為犯罪及過錯青少年提供矯正服務防止性青少年服務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小區生活環境倡導有效的青少年服務和發展政策探索建立學校、家庭、小區良性互動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模式4.青少年社會工作重要議題:社會工作價值取向社會工作本土化5.青少年社會工作價值取向:尊重青少年的價值和尊嚴重視青少年的個別需求接納與關愛青少年協助青少年適應社會變化和成長6.青少年小區工作特點:介入的層面比較廣泛;社會資源的廣泛運用;強調參與7.青少年社會工作行政社會政策社會服務根據青少年發展需要及青少年政策規定,制定青少年服務發展規劃和對應政策把規劃和政策化為詳細的青少年服務活動建立機構部管理制度、機制和程序,保證青少年服務的正常有效進行8.社會工作研究:試驗法、個案研究法、社會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第四章老年社會工作1.老年分類低齡老人:60-69中齡老人:70-79高齡老人:>802.老年工作主線目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3.老年工作中社會工作者產生問題反移情:由于對老年人抱有的特殊感情,使工作者看待老年人時尤其不或過度保護價值觀問題:認為老年人沒有價值自我意識和督導:長時間服務感到精力和情感透支,覺得工作沒有價值4.老年人特殊問題虐待和疏于照顧: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老年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奪為不壹樣狀況中被虐待和被疏于照顧的老人提供救濟性服務為不壹樣狀況中被虐待和被疏于照顧的老人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作政策方面的倡導和輿論呼吁,變化老人的家庭和杜區和環境喪親問題5.認知和情緒問題抑郁徒:長期悲傷、感到毫無價值;癡呆癥、譫妄、焦急癥6.老年小組工作注意事項:平衡小組和個人所負的責任;干預小組動力:出現“心理上行刑的惡徒”;尊重保密權:小組中的事留在小組中;尊重自決權7.老年人照顧模式:倉儲模式:延長老人的生命;園藝模式:滿足老人未滿足的需求,開發老人的能量和未得以實現的能力第五章婦女社會工作1.婦女的需要:與男子同等的社會發展環境和條件最緊迫的需要;特殊的婦女保護2.婦女社會工作容:針對特殊困難婦女群體:失業婦女、單親母親、家暴被虐婦女、打工妹;針對全體婦女3.婦女個案工作共同特點:協助婦女理清思緒;從優勢視角協助婦女求援者尋找資源4.優勢角度每個婦女均有優勢不幸事件具有傷害性,但也也許是成長的機遇所有的環境都是資源5.婦女小組防止性小組:重視個人的社會適應問題(準母親小組)治療性小組支持性小組發展性小組6.社會支持網絡以志愿者為主的支持網絡(如小區中為獨居的老年婦女建立的鄰裏支持網絡)婦女自助互助為本的支持網絡小區緊急支援網絡7.社會支持情感支持實際支持8.婦女社會工作原則為求援婦女保密接納求援婦女個別化看待求援婦女不批判求援婦女參與自決第六章殘疾人社會工作1.殘疾損傷:因意外傷害和疾病的後遺癥使人體構造或功能發生缺陷或異常的狀況能力缺失:人體的構造缺陷和助能障礙使人體喪失應具有的能力(與個體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和職業等相對的能力)殘障:由于身體形態和功能缺陷或異常而影響殘疾人參與正常社會生活的狀況2.殘疾人社會工作者在專門的組織機構開展工作,運用專業措施。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小區工作、個案管理、方案評估和研究工作3.致殘的原因:△傳染性疾病:肺結核、脊髓灰質炎、麻風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沙眼、乙肝等△營養不良:△先天性發育缺陷:△意外事故:△慢性病和老年病:△其他原因:藥物中毒、酒精中毒等等4.壹級防止:防止致殘性傷害和疾病的發生免疫接種、圍產期保健、防止性衛生征詢、減少可以減少70%暴力、防止交通意外、加強公共場所的安全二級防止:防止傷害後出現殘疾定期身體檢查、控制危險原因、防止合并癥可以減少10%-20%三級防止:采用措施,防止殘疾後產生殘障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等康復治療5.康復模式:△世衛組織模式(衛生部門負責)△小區服務模式(民政部門負責)職業康復+社會康復(福利工廠)△家庭病床模式(小區衛生部門和醫療康復組織負責)△特殊類型殘疾人的小區康復(民政部門、小區衛生部門、小區康復組織負責)6.全面康復容△醫療康復:語言療法物理和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功能性作業治療、心理作業治療、平常生活活動訓練、就業前評價和訓練)心理治療(松弛療法、行為療法、暗示療法、音樂療法、精神支持療法、催眠療法)文體治療中醫治療△教育康復:壹般教育(初級到中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職業康復:職業評估/職業征詢/職業培訓/就業指導△社會康復:維權/建立無障礙環境/社會參與/婚姻家庭輔導工作/保障生存的必需條件第七章矯正社會工作1.矯正社會制度是刑罰執行制度,本質上講是司法體系中的社會福利服務,矯正社會工作者依法對非監禁罪犯實行監管的職責。2.矯正社會工作為罪犯及其家人,在審判、監禁、小區矯止或刑釋期間,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信息征詢、就業培訓、生活照顧以及社會環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務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構造,修止行為模式,適應社會生活的壹種福利服務活動。3.矯正社會工作的作用針對罪犯:監管矯正服務本質上就是社會福利服務針對社會環境:營造有助于罪犯服刑的家庭和小區環境增進刑罰制度朝人性化、科學化方向發展4.價值理念:接納、可塑性、個別化5.矯正對象的重要需要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需要:維持基本生活的經濟收入、低保救濟、住房條件、衛生醫療待遇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需要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6.小區矯正包括緩刑、假釋、社會服務、中途宿舍等多種在小區執行的、非監禁性的刑罰制度7.矯正社會工作措施直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間接: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研究、小區工作第八章優撫安頓社會工作1.安頓對象狹義:僅指退伍軍人廣義:退伍軍人、災民、流浪乞討人員等2.優撫對象的特點可運用的資源局限性:1城鎮差距拉大,農村優撫對象所能運用的資源不停萎縮2老齡化社會,優撫對象中老年病等特點曰益突出,對應服務資源局限性積極與消極情緒并存3.優撫對象需要基本生活保障需要醫療康復需要社會尊重需要4.安頓對象的需要(重要狹義)及特點就業權益的保障運用協助的能力相對較強社會再適應的心理調適需要情緒波動較大5.安頓優撫社會工作成效個案工作:1評估其體實際需求2協助疏解壓力3提高再社會化能力小組工作:1建立非正式社會支持網2緩和壓力小區工作:1參與小區政策的制定和修改2溝通管理層和決策層3實現安頓渠道、資金多元化第九章社會救濟社會工作1.社會救濟特性權利義務的非直接對應性原則低層次性時限性手段多樣性對象限制性2.社會救濟社會工作特點服務對象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救濟服務規的專業性和政策性社會保障制度的完整性和統壹性疊加式的保障服務:物質保障+精神等非物質保障嵌入式的保障服務: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措施進行救濟3.就業輔導和職業訓練訓練之前——增能方略:訓練之中——短期方略:教助對象的技能有限,重點安排簡樸工作,處理眼前的生活問題長期方略:針對貧困青年失業問題,重點激發在工作中不停學習和積累經驗.增長技能訓練服務——宣傳方略:致力于建立就業輔導網絡,使救濟對象有更多機會參與到服務之中訓練之後——跟蹤回訪方略:4.災後小區恢復重建積極參與災後重建恢復小區正常的生活秩序恢復杜區正常的經濟秩序5.流浪乞討人員救濟進入機構前:街頭救濟、全天候救濟服務機構:回歸主流社會階段:家庭寄養、類家庭、教育技術培訓返家安頓後:跟蹤同訪6.改善救濟對象勞動就業環境▲倡導救濟對象通過勞動就業處理自身困難呼吁政府積極發明新的就業機會培訓後機能仍較低的救濟對象,政府可以通過購置崗位為救濟對象提供就業機會鼓勵救濟對象自辦企業和經濟實體▲倡導勞動力市場的規提高最低工資原則消除勞動力市場就業歧視推進對救濟對象的勞動就業保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7.個案工作措施給貧困前提供差異化的個人服務緩和牧助對象因貧困所帶來的心理問題增強他們掙脫貧困的信心和能力第拾章家庭社會工作1.家庭工作的體系正式的家庭工作:婦聯、工會、小區居委會和村委會非正式的家庭工作:鄰裏互助2.目的協助家庭發掘自身及社會資源,增強家庭功能,改善家庭關系,處理家庭困難3.▲體制的家庭社會工作婚姻調解家庭救濟:1.低保救濟2.特定期間的慰問3.60周歲以上夫婦的獎勵扶助(農村獨生子女或雙女家庭)家庭生活服務:保姆入戶服務、小區小飯桌、家庭病床服務家庭生活教育:講座、知識競賽、宣傳、娛樂性活動城鎮小區針對象庭開展的教育與培訓:婚姻學校家政學校家長學校再就業培訓有關家庭的主題活動:五好家庭評比▲非政府組織開展的家庭工作——應急性和目的性城鎮貧用家庭的救濟與扶助、家庭心理輔導、家庭能力建設4.家庭治療流派溝通派家庭治療:構造派家庭治療:致力于使失去功能的家庭到達構造性變化MinuChin家庭構造,子系統、界線、權力、聯盟方略派家庭治療:從獨特的視角,以發明性和操作性為特性的短期治療模式。“矛盾處理”“奇跡提問”米蘭系統派家庭治療:使用循環提問搜集家庭信息.促使家庭組員發現彼此差異,增進互相理解,用正向積極的角度戒毒家庭問題,用“未來取向”啟發家庭設想未來的計劃。鮑氏家庭治療:鮑恩提出八個連鎖理論第拾壹章學校社會工作1.服務對象全體學生,尤其是社會-情緒-文化適應有困難的學生;也與家長、學校和小區人員進行溝通,提供征詢2.學校社會工作者應具有的素質有關專業的知識背景;社會工作的實踐經驗:人文關懷的職業態度:以人為本的職業道德:尊重機構的宗旨和規尊重服務對象的價值觀念和摹奉權利保持專業素質和態度,并與其他專業人員竭誠合作3.學校社會工作容全體學生生活輔導:培養學生對的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開放性、變化性(防火逃生訓練)全體學生職業輔導、全體學生成長關懷、全體學生責任培養全體學生學業輔導:學習愛好小組等特殊學生服務:行為問題、厭學、身心障礙,繼父母、單親、服刑、殘疾家庭,資優、專長、轉校生4.特殊群體面臨的問題行為問題:1學習適應2情緒障礙3人際關系緊4品德不良轉校生:1同輩團體的接納2教材教法的適應3學校規的認知和遵照資優生:1情緒問題2同輩交往問題3適應和發展問題專長生:1情緒問題2學習問題殘疾人家庭學生、單親家庭、服刑人員家庭:1家庭組員情緒問題2孩子的照顧問題3經濟壓力4孩子的適應和發展問題5.學校個案社會工作原則自愿原則保密原則平等溝通原則以人為本原則6.學校小區工作基本過程建立關系:探訪小區機構及重要人士.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讓小區居民懂得社會工作者是誰”情境估計:進行杜區調查,解小區狀況發展計劃小區活動成效評估7.學校小組工作選題招募甄選實行評估跟蹤8.心理輔導措施行為變化技術:應用增強、懲罰、減弱、隔離等方略,變化學生的不良行為人際溝通分析:人與人的心埋地位分為四種:“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健康心理溝通形式:且補溝通、交錯溝通、暖昧溝通人格構造:小朋友、成人、父母第拾二章小區社會工作1.小區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利他精神敬業精神能力建設優勢取向2.小區社會工作的組織機構性質街道辦事處:政府派出機構居民委員會:群眾自治組織小區工作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