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世界史綱要專題17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考點42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福建2022·13]16世紀,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極力推廣天主教,排斥當地宗教信仰,遭到當地人的強烈反對。17世紀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達盧佩圣母像卻逐漸流行開來,成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據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A.改變了區域人口結構 B.摧毀了美洲本土文化C.影響了歐洲宗教改革 D.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2.[湖南2024屆聯考]下圖為1550年與1754年歐洲主要殖民國家在美洲殖民地分布示意圖。這反映了()A.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進展順利 B.國際關系逐漸走向惡化局面C.西、葡殖民優勢逐漸被打破 D.傾銷工業品是主要掠奪手段3.[河南南陽一中2024屆開學考]1815年后的幾十年里,歐洲國家間沒有發生重要的殖民地爭奪,當時很多社會集團對海外殖民地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1870年或1880年左右,殖民地問題再次凸顯出來,到1900年,“先進國家”瓜分了大半個世界,把這些地區變成了殖民地、保護國或勢力范圍。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殖民國家的軍事實力得到加強 B.列強開始重視爭奪海外商品市場C.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 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4.[山西朔州2023檢測]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中說:“英國在印度斯坦造成社會革命完全是受極卑鄙的利益驅使……英國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這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贝擞^點意在表明,英國對印度的殖民()A.給印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B.激起了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C.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生產方式 D.中斷了殖民地的歷史發展進程5.19世紀70年代,英國制定了建立一個北起開羅、南至開普敦的縱貫非洲大陸的龐大殖民地的“二C計劃”;法國提出了建立西起塞內加爾、東到索馬里的橫貫非洲大陸的殖民地的計劃,即“二S計劃”;隨后德國則妄圖沿赤道兩側建立殖民帝國。這些計劃反映出()A.非洲戰略地位的提高 B.列強瓜分世界的野心C.非洲大陸被完全侵占 D.殖民國家利益的趨同6.[四川石室中學2024屆零診]19世紀末,英國棉花種植協會在非洲進行了大量的棉種試驗。英國棉花種植協會派專家教非洲農民棉花種植技術,并且制定棉花銷售等相關法規,殖民地政府給予英國棉花種植協會特殊照顧。這一做法()A.推動了非洲地區的工業化 B.促進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C.滿足了資本原始積累需要 D.強化了殖民地對英國的依附考點43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1.[北京2023·14]墨西哥在1821年獨立后,以阿茲特克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將阿茲特克人視為祖先,將阿茲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視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這些做法意在()A.打擊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統治 B.深化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C.推動墨西哥的民族獨立運動 D.重建阿茲特克帝國的文明2.[湖南師大附中2023月考]19世紀后期,隨著拉美進入出口貿易增長的“黃金時期”,拉美國家的鐵路建設也進入了高潮。許多拉美國家的鐵路網呈扇形通往面向歐洲的港口,而本國各地之間的交通卻非常落后,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拉美各國經濟發展不均衡 B.拉美地區工業發展迅速C.拉美地區經濟依附于歐洲 D.拉美外貿處于出超地位3.[廣東湛江2023一模]1904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宣稱,弱小和行為不軌,是“全面放松與文明社會的聯系而造成的,可以……要求某些文明國家進行干預”,而且,門羅主義可能使美國不得不“行使某種國際警察的權力”。基于這一思想,美國的做法是()A.對落后國家地區傳播文明思想 B.實行全面干預經濟的內政措施C.與歐洲列強爭奪世界霸主地位 D.在拉美地區積極推行“大棒政策”4.[遼寧沈陽二中2023月考]下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地區發生的部分革命斗爭簡表。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時間發生國家/地區革命斗爭名稱1881—1882年埃及阿拉比領導的反英起義1881—1898年蘇丹馬赫迪領導的反抗英埃統治的斗爭1898—1902年菲律賓摩洛反美起義1899—1900年中國義和團運動A.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進入新階段 B.帝國主義國家加緊對亞非地區侵略C.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的不斷高漲 D.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歐美國家矛盾5.[山東棗莊三中2024屆月考]提拉克多次到孟買工人中進行宣傳,深受歡迎。他說:“必須首先給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們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條”。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國大黨把自治、自產、抵制英貨和民族教育四大要點作為黨的綱領。由此可知,他主張()A.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實現民族解放 B.解決民生問題是民族自決的前提C.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爭取民族自治 D.唯有民族獨立才能實現民族振興6.[重慶部分學校2024屆開學考]1913年,列寧寫道:“極大的世界風暴的新的發源地已在亞洲出現……發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國的革命。我們現在正處在這些風暴以及它們‘反過來影響’歐洲的時代?!薄斑@些風暴”()A.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B.體現了無產階級的領導權C.根源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7.[江蘇南京重點中學2023綜測]隨著民族主義思潮的傳播,西非出現了一批早期民族主義政治組織。1897年,黃金海岸一些封建主、知識分子、酋長、商人建立“保護土著居民權利協會”,迫使殖民當局廢除旨在剝奪非洲人民土地的“土地法案”。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西非的反殖民斗爭()A.是各階級聯合對抗 B.由舊式階級領導C.主張廢除土地私有 D.走武裝斗爭道路8.20世紀,非洲本土史學家撰寫了一系列本國、本民族的歷史,他們從非洲的角度來看待非洲歷史,大書殖民入侵前的非洲歷史,大量使用口述史料、考古材料等。這些做法()A.恢復了非洲古老的歷史傳統 B.否定了歷史文獻的史料價值C.消除了殖民主義在非洲的影響 D.增強了非洲人的自信和自豪感參考答案考點421.A【解析】本題考查西班牙殖民影響。根據題干可知,16世紀西班牙極力推廣的天主教遭到墨西哥當地人的強烈反對,到17世紀中期后,天主教與墨西哥本土宗教達到兼容,這反映出殖民勢力的持續侵略改造著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改變了墨西哥人口結構,故A項正確;瓜達盧佩圣母像糅合了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故排除B項;題干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關系,故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故排除D項。2.C【解析】本題考查歐洲主要殖民國家對美洲的殖民。選擇C: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550年,在美洲殖民的主要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但是到1754年,擁有大量美洲殖民地的國家不僅有葡萄牙、西班牙,還有英國、法國等。據此可知,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優勢逐漸被打破。排除A、B:圖示內容反映的不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也無法體現國際關系的惡化。排除D:從材料中難以判斷主要的掠奪手段。3.C【解析】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背景。選擇C:材料展現了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現,其主要原因是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對世界的掠奪進一步加劇。排除A:殖民國家的軍事實力得到加強,同樣是受到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影響,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列強就重視爭奪海外商品市場。排除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是材料現象發展的結果而非原因。4.C【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對印度殖民的影響。選擇C:根據材料“它造成這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客觀上傳播了資本主義先進的生產方式。排除A、B:這兩項是英國殖民統治對印度的影響,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材料強調從歷史上看英國的殖民統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與進步。5.B【解析】本題考查列強的殖民擴張。選擇B:隨著19世紀中后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列強掀起了奪取殖民地和瓜分世界的新浪潮,英、法、德三國對非洲提出的殖民侵略主張凸顯了它們企圖瓜分世界的野心。排除A:材料強調的是列強的瓜分計劃,不是非洲的戰略地位。排除C:英、法、德只是提出了瓜分非洲的主張,尚未完全侵占非洲。排除D:殖民國家存在利益沖突和矛盾。6.D【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對非洲的殖民控制。選擇D:根據材料可知,英國棉花種植協會協助非洲農民種植棉花,并制定棉花銷售等相關法規,說明英國加強了對非洲的殖民控制,同時也強化了非洲的殖民地對英國的依附。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英國對非洲的控制加強,而非推動非洲工業化。排除B:19世紀末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而非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排除C:此時英國為其商品尋找市場和原料,非原始資本積累。考點431.B【解析】本題考查近代墨西哥民族意識發展。墨西哥通過追溯阿茲特克帝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構建其民族文化認同,以此深化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故選B項;墨西哥擺脫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與英法無關,排除A項;1821年墨西哥已經獲得獨立,排除C項;印第安人創建的阿茲特克文明在西方早期殖民階段就已經被毀滅,墨西哥獨立后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重建阿茲特克帝國文明說法錯誤,排除D項。2.C【解析】本題考查拉美國家的經濟特點。選擇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中后期,西方列強通過殖民擴張把拉美地區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為更好地進行殖民掠奪,列強推動拉美國家面向歐洲的鐵路建設也進入了高潮,服務了列強進行商品、資本輸出的需要,而拉美地區國家本國各地交通卻異常落后,可見拉美地區經濟依附于歐洲。排除A、B、D:A、B、D三項所述與材料主旨不符。3.D【解析】本題考查門羅主義。選擇D:根據材料“要求某些文明國家進行干預”“門羅主義可能使美國不得不‘行使某種國際警察的權力’”可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認為,美國要對拉美地區推行積極干預的政策,基于門羅主義,美國“不得不”行使“國際警察”的權力,在拉美地區積極推行“大棒政策”。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美國對落后國家的干預,而非傳播文明思想。排除B:羅斯福新政提出對國內經濟實行國家干預的政策,材料反映的是美國的對外政策。排除C:一戰之前的美國尚不具備爭奪世界霸主的實力。4.B【解析】本題考查亞非地區民族民主運動的原因。選擇B: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對亞非地區的侵略,亞非民族民主運動逐步高漲。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這一階段解放運動與前一階段有何明顯不同。排除C: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的不斷高漲是材料的表現,不是原因。排除D:材料是亞非地區發生的部分革命斗爭,無法體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5.D【解析】本題考查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選擇D:材料顯示,提拉克認為民族獨立是社會革命的前提和基礎。排除A:提拉克是印度資產階級民族解放斗爭的杰出領導人,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不可能主張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排除B:提拉克追求民族獨立,反對在沒有政治獨立的情況下空喊社會改革。排除C:C項是甘地的主張。6.C【解析】本題考查亞洲的覺醒。選擇C:據材料可知,20世紀初出現亞洲覺醒,據所學可知,亞洲覺醒中的各國事件基本上是由資產階級領導,這主要源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資產階級覺悟的提高。排除A:世界殖民體系瓦解是在二戰后,標志是納米比亞的獨立。排除B:亞洲覺醒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排除D:亞洲的覺醒與無產階級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關系不大。7.A【解析】本題考查西非人民的反殖民斗爭。選擇A:據材料中建立“保護土著居民權利協會”的社會屬性可推測,西非的反殖民斗爭的領導者是封建主、知識分子、酋長、商人等,包含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等,體現出西非的反殖民斗爭是各階級聯合對抗。排除B:舊式階級無法全面概括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茶葉代銷合作協議書
- 鋼管扣件保管協議書
- 運維改造合同協議書
- 閱文合同霸王協議書
- 駐場開發保密協議書
- 酒店入股經營協議書
- 修腳店合伙開店協議書
- 養雞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菜園開荒租賃協議書
- 車輛交付違約協議書
- 用人施工合同協議書
- 夫妻忠誠協議書合同
- 房地產投資(合作)協議(書)范本5篇
- 《體育競技知識講解》課件
- 藝考調式分析試題及答案
- GA/T 2160-2024法庭科學資金數據檢驗規程
- 2024年江蘇南京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學年第二學期初三數學質量調研(一)
- 氣體分餾裝置操作工試題庫(初中高級工)
- 2025智慧病區建設及評價規范
- GB/T 45399-2025信息技術云計算超融合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