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康復科護理常規_第1頁
2020年中醫康復科護理常規_第2頁
2020年中醫康復科護理常規_第3頁
2020年中醫康復科護理常規_第4頁
2020年中醫康復科護理常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康復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一般護理常規............................1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常規.........................2

頸椎病的護理常規.................................4

偏癱的護理常規...................................6

脊髓損傷的護理常規...............................8

膝關節痛的護理常規................................10

腰背肌筋膜炎的護理常規............................12

肩周炎的護理常規..................................14

中醫科

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16

痔的護理常規.....................................19

肛周膿腫(肛癰)的護理常規.......................21

肛漏的護理常規...................................23

肛裂的護理常規...................................25

懸珠痔(肛乳頭肥大)的護理常規...................27

帶狀皰疹(蛇串瘡)的護理常規.....................31

濕疹(濕瘡)的護理常規...........................33

康復醫學科一般護理常規

1、新病人入院后按入院流程辦理入院手續,做好入院宣教,并介紹醫師。

2、常規測量生命體征,做好入院評估。

3、根據病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實施分級護理。

4、根據各種康復治療和疾病類別、特點制定適合于病人的飲食。

5、指導患者正確服藥,觀察藥物療效及副作用。

6、加強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增強信心,配合治療,促進功

能恢復。

7、做好康復護理評定,制定相應的康復護理計劃并實施。

8、加強基礎護理,協助患者生活護理,預防各種并發癥。

9、積極配合康復醫師、治療師,做好各種藥物治療及物理、作業、言語等康復

治療。

10、觀察病人對康復治療的反應,定期評估治療效果,檢查和修訂康復護理計劃。

11、做好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護理及功能訓練的方法,指導家屬督促患

者實施康復計劃,鞏固治療效果。

12、做好安全防護,預防意外發生。

參考文獻:《臨床護理指南叢書(第2版)》

《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2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疼痛的部位、程度、疼痛的誘發因素,了解疼痛的性質、與活動的關系、改

善或加重的影響因素:評估有無肢體麻木及麻木持續的時間。

2、使用止痛藥的效果。

3、物理治療、牽引等的效果。

4、疼痛與體位的關系,所取體位是否避免不良姿勢的影響。

5、心理評估。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飲食: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鈣質、纖維的食物。

3、急性期臥硬板床休息,協助軸線翻身,減少腰背屈曲,側屈、側轉等動作。

4、注意保護腰部,起床時輔以腰圍保護。

5、按醫囑給予鎮痛措施,早期疼痛較重時可服用消炎鎮痛藥和活血化瘀藥物,

適當物理治療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消除肌肉循環,消除肌肉痙攣,防止黏連,

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6、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練習:如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飛燕式等。

7、心理護理:鼓勵病人說出對疾病及康復治療的看法,傾聽病人意見,多與病

人交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8、安全護理:注意預防跌倒/墜床、壓瘡等不良事件;避免彎腰、提重物、防止

復發。

三、健康指導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上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2、急性期嚴格臥硬板床休息,改善局部充血,減輕水腫,進而減輕對神經根的

刺激,緩解疼痛。

3、疼痛緩解后指導患者腰背肌的功能鍛煉。

4、指導患者正確佩戴腰圍:上緣達肋弓下緣,下緣至臀裂。翻身、起床時戴腰

圍,臥床時取下。

5、避免重體力勞動,長期坐位工作,保持正確的姿勢,不彎腰、不提重物,避

免穿帶跟的鞋。

參考文獻:《臨床護理指南叢書(第二版)》

《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3

頸椎病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病史,詢問患者的起病年齡及病情進展,了解患者起病初有無誘發因素。

2、評估頸椎活動范圍,了解肩頸痛、壓痛、放射痛情況,觀察肢體的感覺活動

度,有無頭暈、眩暈、惡心、耳鳴甚至摔倒。

3、了解各種輔助檢查結果。

4、評估生理、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及營養狀況。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定時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疼痛部位及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密切觀察各種藥

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3、正確有效牽引,注意牽引的姿勢、位置及牽引重量,及時發現牽引中的不良

反應,如頭暈、惡心、心悸等。

4、癥狀重者用頸托制動:臥硬板床,注意枕頭的高低和位置。

5、向患者講解頸椎病的有關知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方法。

6、飲食護理: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

的食品。

7、休息與體位:不宜長期低頭伏案看書或工作,不要過度扭曲頸部,避免引起

損傷,注意避免各種生活意外。

三、健康指導

1、向患者解釋本病的發病原因,避免長期低頭工作,注意保暖,避免負重。

2、教會患者正確佩戴頸托,減少頸部活動,每日檢查頸部皮膚的完整性,預防

壓瘡。

3、改變坐姿,經常練習坐直、抬頭挺胸、收頜,睡硬板床,枕頭與肩部同高,

避免頭頸部過伸或過屈。

4、堅持頸部功能鍛煉。

參考文獻:《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

《內外科護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4

偏癱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全身情況:皮膚情況,有無吞咽、構音障礙。

2、患肢肌力、肌張力疼痛性質及運動情況。

3、情緒精神狀態。

4、有無并發癥:攣縮、僵硬、畸形、肩關節半脫位、肩手綜合征肩關節周圍炎、

足趾屈曲、內收。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適當進食魚肉、雞

肉、蛋和牛奶,以保證有足夠的蛋白攝入,有高血壓者控制食鹽的攝入,一

般每天三克為宜,進食困難者要喂食或鼻飼。

3、休息與體位:協助定時翻身,癱瘓肢體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4、給予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指導,做好基礎護理。

5、預防壓瘡:入院時檢查全身皮膚,壓瘡評分,保持床單位整潔,減少對皮膚

的不良刺激,臥氣墊床,建立翻身卡,定時翻身q2h,翻身時避免拖、拉、

拽等動作。

6、預防跌倒、燙傷、凍傷,強調護欄保護的重要性,預防跌倒標識醒目,家屬

隨身陪同。

7、預防肢體畸形、攣縮,促進功能恢復,按摩癱瘓肢體2?3次,并作被動運動,

當運動功能恢復時,鼓勵患者積極開展上肢及軀干功能的鍛煉,離床時給予

輪椅或拐杖及支架保護,練習行走,以促進恢復下肢功能。

三、健康指導

1、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及預防各種并發癥的措施,取得家屬配合。

2、出院時講解繼續功能鍛煉的方法,每天活動肢體各關節,按摩肌肉,抬高患

肢,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注重家庭康復訓練。

3、禁止使用熱水袋,預防燙傷。

4、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規律,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參考文獻:《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

《臨床護理診療指南護理學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臨床診療指南物理學和康復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5

脊髓損傷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了解損傷發生的時間、部,‘立、手術時間、方式、所取體位,是否避免不良姿

勢的影響。

2、呼吸和排痰:頸髓損傷患者注意觀察呼吸、咳嗽、咳痰能力。

3、自主排尿、排便能力和方式。

4、觀察四肢的運動、感覺、二便情況,感覺喪失平面及程度,有無壓瘡。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飲食:高蛋白、高營養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少吃易產氣食物。

3、活動與休息:(1)肢位的擺放,使肢體處于功能位置。(2)進行搖床訓練。

(3)指導患者每日進行肢體主動、被動運動,懷疑下肢血栓形成時不能做患

肢關節活動度的練習,確診下肢血栓者抬高患肢避免活動,防止栓子脫落。

4、排泄與管道:(1)泌尿道護理:鼓勵患者多飲水,留置尿管者定時開放排尿,

指導患者膀胱功能鍛煉。(2)腸道護理:鼓勵患自行排便,并行排便訓練。

5、皮膚與清潔:保持皮膚清潔及床單位的干燥、清潔、平整,禁止用熱水袋、

熱水濕敷皮膚。

6、并發癥的觀察:(1)下肢深靜脈血栓:觀察下肢有無腫脹、淤血、皮溫增高。

(2)體位性低血壓:有無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出汗等。

7、心理護理:消除顧慮,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

8、安全護理:搬運患者要注意保持驅趕平直,以免加重骨疔移位和脊髓神經損

傷。協助患者翻身時使用軸線翻身法,注意預防跌倒/墜床、壓瘡等不良事件。

三、健康指導

1、教會患者及家屬基本康復知識、訓練方法和技術以及注意事項,預防并發癥。

2、訓練原則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及持之以恒。頸髓損傷者進行呼吸訓練:深呼

吸、有效咳嗽。

3、指導正確使用各種自助器具。

參考文獻:《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

《內外科護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6

膝關節痛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誘發疼痛的原因,是否影響患者活動、睡眠及正常生活。

2、評估患者書否有關節畸形,如膝內番、膝外翻畸形以及旋轉畸形。

3、觀察患者活動受限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肌肉萎縮。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向病人解釋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導病人避免疼痛的誘發因素。

3、當關節受累時,限制關節受累的活動,疼痛加重時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保持關節的正確姿勢,減輕負荷,保護關節。

4、康復訓練:在避免負重的基礎上可進行膝關節屈伸活動,同時使用理療改善

局部血液循環,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如針灸、紅外線、熱療等。

三、健康指導

1、避免長時間行走、跑步、減少上下高層樓梯及長時間站立或跪蹲姿勢,肥胖

者應減重。

2、培養正確的生活和工作姿勢,減少運動的損傷,加強肌力的康復訓練,防止

肌肉萎縮。

3、飲食合理,增加營養,補充鈣劑,多攝取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

4、注意勞逸結合,膝關節保暖,盡量穿長褲,不要把膝關節暴露在冷空氣中。

參考文獻:《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康復護理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7

腰背肌筋膜炎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是否有急性損傷或長期習慣性姿勢不良及長時間超負荷勞動史。

2、觀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有無酸沉、麻木、僵硬等癥狀。

二、護理措施

1、按康復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去除誘發因素,糾正不正確姿勢,避免造成肌肉勞損。急性期疼痛較劇烈時

應臥床休息。

3、可指導患者進行筋膜放松訓練及肌肉訓練。

4、指導患者進行物理治療,如針灸、電療、超聲波、超短波等。

5、運動療法:疼痛緩解后應加強腰背肌訓練,防止疼痛復發。

6、注意飲食合理,注重營養的同時注意控制體重,多攝入含蛋白質、纖維素的

食物。

三、健康指導

1、糾正不良姿勢,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確的坐立姿勢,定時調整體位。

2、防止長時間處于潮濕、寒冷的環境中,注意保暖,增添衣物。

3、腰背肌功能鍛煉,疼痛緩解后堅持適當的運動,可改善疼痛癥狀。

4、保證充分的休息,調整好心理狀態,如有腰部損傷及時就診,防止轉為慢性

損傷。

參考文獻:《康復護理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臨床常見疾病護理常規》**科學技術出版社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8

肩周炎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詢問病史。

2、疼痛部位性質、有無功能障礙。

二、護理措施

1、休息與活動:仰臥時在患肩下墊枕使肩關節呈水平位,避免俯臥位。同一體

位下避免長時間患側肩關節負荷,維持良好姿勢,減輕對患肩擠壓。

2、疼痛明顯時,注意患側肩關節休息,避免再次發生疲勞性損傷,肩關節注意

保暖。

3、康復訓練:(1)下垂擺動練習:身體前屈,肩關節周圍肌肉放松,患肢自然

擺動,幅度有小到大,逐步負重(1?2kg),每天2次,每次20?30分鐘。

(2)運動功能訓練:指導患者練習梳頭、爬墻練習、攬腰、屈肘甩手等動作,

加強背部肌肉力量。

4、避免誘因:避免外傷、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等,肩關

節損傷后及時治療。

三、健康指導

1、良肢位:仰臥位時在患肩下放一薄枕,使肩關節呈水平位,該體位可使關節

及周圍肌肉、韌帶獲得最大的放松與休息。健側臥位時,在患者胸前放置一

普通枕頭,防止患肢放在上面。一般不主張患側臥位,以減少對患肢的擠壓。

避免俯臥位,因俯臥位既不利于保持頸、肩部的平衡和生理曲度,又影響呼

吸。

2、加強生活護理:盡量減少使用患側的手提重物,防止受寒、過勞和外傷。

3、功能鍛煉:教會患者有效的醫療體操、肌肉放松的方法和局部自我按摩。

參考文獻:《康復護理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臨床常見疾病護理常規》**科學技術出版社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9

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

一、病室環境

1、保持病室環境安靜,空氣清新,床單位清潔、干凈、舒適。

2、一般室溫18?24℃為宜,相對濕度50%?60%,如年老體弱患者室溫稍高,以

20?26℃為宜;濕熱證者,常喜涼怕熱,保持室溫16?20℃為宜。

二、入院介紹

1、介紹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并通知醫師接診。

2、介紹病房環境、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

3、介紹作息時間、探視等相關制度。

三、病情觀察

1、測量入院時生命體征,觀察舌苔、脈象,問平素二便、飲食及睡眠情況。

2、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并告知相關注意事項。

3、根據護理級別,定時巡視病房,做好護理記錄。

4、觀察傷口有無出血,評估出血與大便的關系。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配

合處理。

5、根據病情需要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瞳孔、神志及意識狀態,并做好護理

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四、術前護理

1、做好術前評估及心理護理。

2、遵醫囑行備皮,防止刮傷。

3、術前排空二便,患者穿寬松衣褲,貴重物品交由家屬保管。

4、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及手術名稱,將病例及術中用藥帶入手術室。

5、按手術要求準備麻醉床、氧氣及監護儀等用物。

五、術后護理

1、術后根據患者病情遵醫囑送入監護室或普通病房。

2、按照術中麻醉方式進行術后護理。

3、觀察傷口有無出血及出血的量,肛周有無水腫,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配

合處理。

4、評估傷口疼痛性質、程度、持續時間,遵醫囑使用止痛藥。

5、硬膜外麻醉患者應禁食禁水6小時,術后一天進食易消化軟食,以后逐漸恢

復正常飲食。

6、手術當日不宜排便。術后第二日起換藥前及排便后使用藥物熏洗15?20分鐘,

水溫為60?70℃,以達到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加快壞死組織的脫落,定時

10

切口換藥,充分引流,保持肛周清潔干燥。

7、術后出現尿潴留,經誘導無法解除者,遵醫囑導尿。恢復期指導患者行肛門

功能鍛煉如提肛運動,改善肛周血液循環,促進康復。

六、用藥護理

1、遵醫囑按時用藥,指導患者用藥時間和方法,中藥一般溫服。

2、做好藥物知識的宣教,并注意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

七、情志護理

1、幫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以利于疾病康復,講解相關疾病及手術后的

效果,介紹成功的病例,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增強信心。

2、關心體貼患者,取得患者信任,積極配合治療。

八、飲食護理

1、指導患者多吃富含纖維素豐富及潤腸食物,鼓勵多飲水,忌煙酒、刺激之品。

2、氣滯血瘀者給予益氣溫陽之品,脾虛氣陷者忌酸冷食物,宜進溫補食物,濕

熱下注者宜進食西瓜、綠豆等清熱利濕之品,風傷腸絡者宜涼開水沖蜂蜜、

菊花茶等。

九、生活起居

1、及時了解患者生活起居、睡眠等情況,協助生活不能自理者做好生活護理。

2、指導患者順應四時,根據病情及氣候增減衣物。

十、出院護理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終末消毒,預防交叉感染。

2、做好出院指導,適當鍛煉,增強體質,定期復診。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1

痔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詢問患者的職業、飲食、排便習慣及誘發因素,了解患者排便有無疼痛、便

血和便后腫物脫出。

2、病性:(1)風傷腸絡證表現為大便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色鮮紅,

或有肛門瘙癢。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2)濕熱下注表現為便血

色鮮,量較多,肛門腫物脫出、可自行回納,肛門灼熱。舌紅,苔薄黃,脈

滑數。(3)氣滯血瘀表現為肛門腫物脫出,肛管緊縮,墜脹疼痛,有血栓

或水腫,觸痛明顯,舌質暗紅,苔白或黃,脈弦細澀。(4)脾虛氣陷表現

為肛門下墜感,痔核脫出需手法復位,便血色鮮或淡,神疲乏力,舌淡胖,

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弱,

二、護理措施

1、按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

2、保持肛門清潔,勤換衣褲,內褲宜選用松軟、吸水性能強的棉布類,便后用

熏洗藥物或溫水清洗肛門。

3、觀察便血的色、質、量,做好記錄。便血量較多伴有貧血時,注意臥床休息,

減少下床活動,下床時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4、術后囑患者不可牽拉結扎線,以免引起出血,飲食以清淡、潤腸通便的食物

為主,保持大便通暢,勿努掙,一般創面出血可壓迫局部出血點止血。

5、做好患者情志護理,耐心向患者講解病情的發展、轉歸和預后情況,關心和

安慰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積極配合治療。

三、健康指導

1、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注重肛門功能的鍛煉,堅持每日晨起及睡前做提肛運

動20次。

2、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指導患者大便時不可久蹲、努掙;多吃潤腸通便

的食物,如香蕉、紅薯、菠菜、芝麻糊等,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通便藥、清潔

灌腸。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2

肛周膿腫(肛癰)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了解患者飲食排便習慣,詢問既往史和生活環境。

2、觀察肛周患處局部情況,是否伴有全身不適或其他全身伴隨癥狀。

3、病性:(1)熱毒蘊結證肛門周圍突然腫痛,持續加劇,肛周壓痛或見紅,

伴惡寒發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數。(2)火毒熾盛證肛門腫痛劇烈,持

續數日,痛如雞啄,肛周紅腫,按之有波動感,惡寒發熱,舌質紅,苔黃,

脈弦滑。(3)陰虛毒戀證肛門腫痛,日久不消,皮色暗紅,成濃時間長,

瘡口難斂,舌紅,苔黃,脈細數。

二、護理措施

1、按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觀察患處情況,如紅、腫、熱、痛是否加重及排便排膿情況。

3、發熱患者可給予物理降溫,保持引流通暢,便后中藥熏洗后換藥。

4、疼痛者多臥床休息,可去惻臥位或俯臥位,避免刺激患處使局部受壓引起疼

痛加劇。

5、出現小便不暢,可給予溫水濕敷,誘導排尿,無效者遵醫囑行導尿術。

6、飲食應清淡為主,忌吃辛辣肥膩、醇酒炙烤之品,做到飲食規律有節,術后

1?2天應少渣飲食,如:稀飯、面條、湯水等,同時注意新鮮水果的攝入,

利于潤腸通便,以免大便過干摩擦傷口。

7、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使其

克服不良情緒,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三、健康指導

1、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鍛煉,勞逸結合,避免久坐久站久蹲。

2、注意肛門清潔,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患處部位不宜擠壓碰撞。

3、提肛運動:深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將肛門緩慢放松,--收一放為一次,

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20?30次。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3

肛漏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詢問是否有肛癰反復發作,有無破潰或切開排膿史,評估其生活的環境。

2、病性:(1)濕熱下注證肛周流膿,質稠厚,肛門灼熱紅腫痛,大便不爽,

小便赤短,舌質紅,苔黃,脈滑數。(2)正虛邪戀證肛周患口時潰時愈,

呈隱痛,按之較硬經常流膿。舌質淡,苔薄白,脈弱。(3)陰液虧虛證肛

周皮膚晦暗,疹口外管內陷,濃水清稀,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伴有潮

熱盜汗,心煩不寐。

二、護理措施

1、按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觀察肛周皮膚及瘦口恢復情況,觀察膿液性、質、量、氣味。

3、疼痛明顯時,減少活動量,臥床休息,避免刺激傷口。保持大便通暢,便后

給予清熱利濕中藥熏洗。避免劇烈運動,增強體質,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勿

抓撓患處。

4、疼痛甚者遵醫囑用止痛劑,注意觀察用藥后的效果。

5、飲食應清淡、富含營養,忌辛辣、肥膩、生冷海鮮發物及刺激性食物,戒煙

禁酒。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以改善排便不暢。注意少量多餐,保護胃腸功能。

6、多與患者溝通,分享預后良好案例,增強治療的信心,告知良好情緒對治療

護理有積極意義。

7、尿潴留患者可誘導排尿,無效者遵醫囑留置導尿。

三、健康指導

1、積極預防和治療肛癰等原發疾病,防止再發肛漏。

2、起居有常,作息規律,避免勞累,適當鍛煉,堅持每日提肛運動,不可久坐

久站久蹲。

3、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干結和糖稀,皮膚瘙癢不可抓撓,每日按時換藥。

4、床單位清潔干燥,穿透氣舒適短褲,避免刺激患處。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4

肛裂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了解病程長短,詢問是否有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飲食習慣及排便困難史。

2、了解肛門疼痛性質、程度及持續時間,詢問每日排便情況,是否有瘙癢感。

3、病性:(1)血熱腸燥證便時肛門疼痛,容易出血,色鮮紅,滴血或染紅手

指,舌紅,脈弦數。(2)陰虛津乏證便時疼痛伴點滴下血,裂口處深紅,

口干煙燥,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3)氣滯血瘀證肛門刺痛明顯,

便時便后尤甚,肛門裂口處色紫暗,肛門緊縮,舌紫暗,脈弦或澀。

二、護理措施

1、按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肛門疼痛、出血者臥床休息,取側臥位,術后疼痛劇烈時可遵醫囑使用止痛

劑。

3、便秘患者應幫助其分析原因,指導如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食水果、蔬

菜,補充足夠的水分(每日2000ml以上),必要可遵醫囑給予緩瀉劑,并教

會患者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30次以助排便。

4、術后易出現尿潴留,讓患者聽流水聲,誘導排尿,或按摩熱敷下腹部,以利

于尿液排出。

5、術后患者每日中藥熏洗并換藥。

6、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有規律,宜清淡,多食含粗纖維豐富的食物,如粗

糧、蔬菜、水果等,少食辛辣刺激性及肥甘厚膩之品。

7、向患者介紹疾病治療、轉歸和成功的窠例,指導患者預防便秘的常用措施,

消除患者焦慮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三、健康指導

1、病室宜開窗通風,保持涼爽的環境。

2、避免久坐久站久蹲少動,便后用軟紙或濕紙巾擦拭肛門,排便時勿努掙,應

慢慢增加力量,以防肛門損傷。

3、指導改善肛門血液循環的方法,如提肛運動,深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將

肛門緩慢放松,一收一放為一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20?30次。養成定時

排便的習慣。

4、多與患者交談,保持心情舒暢,克服排便疼痛的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5

懸珠痔(肛乳頭肥大)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了解患者的飲食、排便序貫,便時有無疼痛和便血。

2、了解患者肛門是否有瘙癢、潮濕,腫物脫出及墜脹感。

3、病性:(1)濕熱下注證:肛周潮濕,瘙癢,潮紅,有灼熱感,肛乳頭充血、

水腫。舌紅,苔黃膩,脈滑數。(2)氣滯血瘀證:排便后肛門腫物脫出,表

面色紫暗,伴肛門墜脹刺痛。舌紫暗,苔薄,脈澀。

二、護理措施

1、按肛腸科一般護理常規。

2、術后當天應臥床休息,減少下床活動,下床時注意安全。

3、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內褲,便后用中藥熏洗肛門。

4、飲食調理,鼓勵患者適當伙水,適當食用蔬菜、水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如:蘋果、梨、白菜、芹菜、蘿卜等,忌辛辣刺激之品。

5、情志調理:耐心向患者解釋病情,關心安慰患者,囑患者保持情緒穩定,避

免精神刺激。

6、調暢大便,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大便干燥或腹瀉。

三、健康指導

1、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注重肛門的鍛煉,每日進行縮肛運動20次。

2、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指導患者大便時不可久蹲久坐、努掙,多吃潤腸通

便的食物。

3、便后及時用中藥熏洗或溫開水清洗肛門,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干燥。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中醫疾病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6

面癱病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詢問既往史,近期有無受風、受寒病史。

2、觀察口眼歪斜、眼瞼閉合程度,鼻唇溝是否變淺、消失或加深,面部感覺是

否僵硬、麻木,面頰是否對稱。

3、觀察患者的表情肌運動功能。語言表達等情況。

4、病性;(1)風寒襲絡證表現為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舌淡,苔薄白,

脈浮緊或浮緩。(2)風熱襲絡證表現為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口苦,

舌紅,苔黃膩,脈浮數或弦數。(3)風痰阻絡證表現為口眼歪斜或面部抽

搐,眼瞼閉合不全,顏面麻木作脹,伴頭重胸悶或嘔吐等,舌胖大,苔白濁

或膩,脈弦滑。(4)氣虛血瘀證表現為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日久不

愈,面肌時有抽搐,舌淡暗,苔薄白,脈細或細弱。

二、護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靜,溫濕度適宜,避免對流風,避免風寒入侵。

2、注意面部保暖,每天可用熱毛巾敷面部,溫度40℃,3?4次,每次10分鐘。

3、指導患者做抬眉、閉眼、鼓腮、努嘴等訓練,每天2?3次。

4、使用紅外線照射時注意溫度、距離的調節,避免燙傷,觀察局部癥狀緩解情

況及批發情況。

5、眼瞼閉合不全者指導患者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眼睛,可遵醫囑使用

眼藥水,睡覺時可用紗布塊覆蓋,以保護眼睛。

6、應多食祛風散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豆等,忌寒涼生冷的食物,并注意補充鈣

及B族維生素以營養神經,如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芝麻等。

7、耐心地勸解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緒穩定,注意休息,多關心和尊重患者,使

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三、中醫健康指導

1、避免對流風,夏季避免頭部位于封口處睡眠,冬季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出

門戴口罩。

2、指導患者自行按摩癱瘓的面肌,用手掌緊貼癱肌做環形按摩。

3、出院后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

參考文獻;《現代中醫護理實用全書》2018第一版

擬定:楊**審核:護理部修訂日期:2021年9月

17

帶狀皰疹(蛇串瘡)的護理常規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詢問患者既往史、身體狀況,有無感冒、勞累;了解有無內傷、飲食失調,

評估病程長短、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對疼痛的耐受力。

2、觀察皮損的情況,皮疹的部位、進展、疼痛程度,皰疹大小及皰壁緊張度等。

3、病性:(1)肝經愈熱證表現為皮損灼熱鮮紅,皰壁緊張,有刺痛感,口渴,

心煩易怒,舌質紅,苔黃,脈滑數。(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