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陜西省西安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四次月考試題24.1861年曾國藩創(chuàng)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是近代中國人最早創(chuàng)辦的具有先進技術設備的企業(yè)。1899年晚清狀元張謇在“設廠自救”浪潮推動下,創(chuàng)辦的南通大生紗廠開工生產。兩者的共同之處是A.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現(xiàn) B.都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C.都是中國近代化的體現(xiàn) D.都是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25.1899年,在清政府拒絕其租借浙江三門灣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達最終通牒并派遣軍艦來華威逼。清政府嚴令沿海各省加強海防并調派北洋水師鐵甲巡洋艦南下與之對峙。最終意大利宣布放棄對中國沿海的任何要求。這反映了當時A.清政府政治改革取得肯定成效 B.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C.斗爭失利并未中斷近代化進程 D.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26.清末民初,新名詞大量傳入,如“團體、革命、主義、階級、公司、化學、公園、冰期、年頭、手表、火車”等。據統(tǒng)計,僅從日本傳來被中國人認同的外來詞,就有849個之多,這還不包括從西方干脆翻譯的外來詞。這些新名詞遍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新名詞的大量傳入A.是中國社會轉型的反映 B.破壞了民族語言的純凈性
C.適應了對外交往的須要 D.推動了白話文運動的進行27.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預示著從“朝代國家”向“共和國家”的轉變,從“封建政治制度”向“現(xiàn)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轉變,這說明辛亥革命A.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 B.實現(xiàn)了社會轉型的目標
C.促成了社會性質的轉變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務28.下表列舉了孔子不同時期的“遭受”。下列觀點對此說明合理的是A.“歷史就是一家之言” B.“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C.“歷史都是思想史” D.“歷史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29.有史家認為“中國近代經驗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是對‘華夷之辨’觀念的突破,其次次是對‘道’‘器’觀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對傳統(tǒng)文化束縛的突破……其次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時間”。下列選項中促使其次次思想解放運動向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轉變的主要因素是?A.洋務運動和實業(yè)救國思潮的涌現(xiàn)?B.義和團運動和清末“新政”起先實施???????
C.戊戌變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興起?D.袁世凱獨裁和民族工業(yè)進一步發(fā)展30.《一代風流人物的登場》一文指出,1894年,將來中國的主導者起先崛起,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臺,他們因甲午斗爭變更了命運,更變更了人生看法和政治理念,中國歷史則從今進入“快進”模式。他們主導的“快進”模式以A.西方學說代替?zhèn)鹘y(tǒng)儒學 B.美國的政治制度為藍本
C.實業(yè)救國為主要途徑 D.資產階級代議制為目標31.1930年,中共中心在回應共產國際指示時說:黨的任務決不是打算奪取部分的政權,假如認為現(xiàn)在還是打算奪取部分的政權,無疑是對革命形勢估量不足的右傾觀念.這一回應表明A.中共奪取全國政權時機成熟 B.中共找到符合國情的道路
C.共產國際反對中共城市革命 D.中共出現(xiàn)自主革命的傾向32.20世紀50年頭,在評論某一國際會議時,美國輿論認為,某些代表的親美發(fā)言“沒有對會議的結果產生任何影響”,“幾個信仰美國哲學的亞洲摯友的聲音很快就寂靜下去了”。據此可知,這一會議A.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聯(lián)系 B.起先沖破了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
C.在肯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 D.實現(xiàn)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33.改革開放以來,多元的思想文化格局影響青年多元價值觀念的形成。這個時期,新自由主義思潮重新抬頭,現(xiàn)代新儒學也接著發(fā)揚光大,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普世價值思潮等各種思潮重疊碰撞,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主要緣由是A.社會結構變遷和經濟結構的轉軌B.人民主體意識漸漸覺醒
C.改革開放后文化開放和文化碰撞 D.社會主義運動遭受挫折34.下圖反映了1983—2007年中國實際運用外商干脆投資狀況(單位:億美元)。1990—1995年出現(xiàn)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A.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召開 B.對外開放格局全面形成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D.和平與發(fā)展的國際形勢35.2024年底,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后表示,“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兩岸溝通的最高指導原則。下列對“九二共識”相識正確的是A.成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B.促使兩岸關系發(fā)生了歷史性的突破
C.打破兩岸隔絕促進兩岸關系新發(fā)展D.干脆推動兩岸三通一探愿望的實現(xiàn)其次部分(非選擇題160分)41.(26分)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日漸自覺的理性民族主義時代的到來,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會前后的愛國運動,遍及海內外全部中國人中間,國人對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國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動起來,“國民外交”成了一個洪亮口號。愛國各階層將帝國主義侵略和對中國主權領土的破壞視為外敵與內奸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表明此時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發(fā)展到國民整體主動地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結合起來的新階段。——摘編防衛(wèi)金桂《論五四時期的中國民族主義》材料二20世紀20年頭的國民革命,在“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共同目標下,工人、農夫、青年學生以及商人、婦女等各個階層的廣闊民眾都被動員起來。當時的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一個重視軍事,一個重視民眾。北伐斗爭的迅猛推動,時論認為“槍與筆聯(lián)合起來,所以到處如入無人之境”。——摘編自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三抗日斗爭部分大事摘錄時間大事1935年5月24日《義勇軍進行曲》借助電影《風云兒女》起先傳唱大江南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心通訊社發(fā)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心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8年5月26日毛澤東發(fā)表《論長久戰(zhàn)》,指出人民斗爭的力氣及其源泉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對華北日軍發(fā)起總攻.參戰(zhàn)兵力達105個團——摘編自張憲文等著《中華民國史》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概括五四時期中國民族主義的基本特點。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導致這一時期中國民族主義高漲的國際政治背景。(10分)(2)據材料二,歸納國民革命運動促進中國民族主義發(fā)展與深化的集中表現(xiàn)。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北伐斗爭的迅猛推動”取得的重大成果。(6分)(3)抗日斗爭的成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樞紐,請結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本條件有哪些?(10分)42.(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觀念漸漸形成并發(fā)展,其實踐活動使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更,如下表所示:時期民族國家觀念的演進及其實踐19世紀40—50年頭傳統(tǒng)“天下觀”起先動搖:林則徐具有了樸實的民族意識和近代國家主權觀念,打破了中國是世界中心的神話;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強調這是中國發(fā)展的“根本之圖”。19世紀60—90年頭洋務派代表人物提出“中體西用”,并主辦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為中國走上近代化發(fā)展之路做了鋪墊。鄭觀應等早期維新派在愛國基礎上“究心泰西政治實業(yè)之學”,主見建立民主政治。19世紀末20世紀初康有為提出在中國建立起一個近代化民族國家。粱啟超提出“中華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國家”取代“天下”、“民族國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國家觀,以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為目標的戊戌變法運動成為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0世紀初孫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設民族國家、國民國家和社會國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是擁有獨立主權民族國家的雛形,開啟了近代以來建設中國民族國家的進程。20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及其國家學說與中國實際結合,經過國民革命運動、抗日斗爭、解放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建立了“新中國”,使民族國家最終實現(xiàn)了獨立自主。——據陳艷《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觀念探討》等依據材料,圍繞“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觀念”提煉一個觀點,結合中國近代史相關學問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楚。)
歷史選考題:共14分。請考生完成《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題》題目。45.(1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領導人對經濟體制的調整進行了主動探究。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陳云是“一五”安排的設計師,其經濟思想,可以簡潔地總結為他在中共八大中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為主,補充肯定的個體經營;安排生產為主,補充肯定的自由生產;國家市場為主,補充肯定范圍的自由市場。到了20世紀80年頭,在陳云的設想中,社會主義經濟是一只鳥,政府則是關著鳥的籠子。假如沒有鳥籠,鳥兒會飛走,經濟體制也會分崩離析。當鳥兒長大時,籠子也須要變得更大些,讓鳥兒享有更多的空間與自由。他的混合式社會主義經濟思路促進了市場機制和私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合法化。材料二20世紀90年頭初,中國充溢了不確定性和自我懷疑,幸運的是中國很快重新找到了回來市場體制改革的道路,到20世紀90年頭末,一個生氣勃勃的市場經濟體制起先在中國運轉。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鞏固了國內的市場化改革,并擴大了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以上材料摘編自(英)羅納德·科斯《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概括陳云的經濟思想。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其經濟思想在20世紀50年頭和20世紀80年頭的價值。(10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20世紀90年頭以來中國“回來市場體制改革”的重要表現(xiàn),并分析其有利條件。(4分)西安中學高2025屆高三第四次月考歷史答案24.C25.C26.A27.A28.B29.D30.D31.D32.A33.A34.A35.B41.(1)基本特點:愛國階層主動抗爭;國人廣泛參加愛國運動;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相結合。國際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動;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嚴峻損害。(10分)
(2)集中表現(xiàn):反帝反封建成為人民的共同目標;國共通過大規(guī)模的社會動員推動愛國斗爭。重大成果:動搖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6分)
(3)分析:激昂了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得到極大張揚;中華民族為民族獨立與解放共同奮斗;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氣發(fā)展壯大。基本條件:民族覺醒;民族團結。
(10分)42.觀點一:救亡圖存是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觀念的核心。
闡述:兩次鴉片斗爭期間,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反抗派沖破了“天朝上國”觀念,主見“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對西方侵略的回應,蘊含了樸實的民族意識。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洋務派學習西方的科技,興辦軍事工業(yè)與民用工業(yè)以求國家富強。面對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資產階級學習西方民主制度,以救亡圖存為宗旨,渴求實現(xiàn)以中華民族為核心的民族國家獨立與統(tǒng)一。中國共產黨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并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以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國社會,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實現(xiàn)了民族國家的獨立。
小結:近代中國人民前仆后繼的救亡圖存運動,促使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觀念產生發(fā)展并形成強大的民族凝合力,最終使中華民族矗立于世界東方。
示例二
觀點二:中國近代民族意識的增加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闡述:中國近代民族意識推動了維護國家主權的反侵略斗爭,如左宗棠收復新疆、五四運動、抗日斗爭等都呈現(xiàn)了中國人民劇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中國近代民族意識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批提倡“實業(yè)救國”的民族資本家,掀起抵制外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中國近代民族意識推動了先進的中國人思想解放的潮流,從“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的器物變革,到“維新變法”、“民主共和”的制度變革,再到“民主科學”、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變革,推動了中國思想的近代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維護國家、民族利益,領導中國人民最終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結束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人民從今站立起來。
小結: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增加了國家主權意識,極大推動中國的近代化。
45.(1)經濟思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為主,補充肯定的個體經營;安排生產為主,補充肯定的自由生產;國家市場為主,補充肯定范圍的自由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剛做完的數(shù)學試卷
- 費縣期末考試六上數(shù)學試卷
- 肝性昏迷的護理
- 肥城初一數(shù)學試卷
- 福建漳州數(shù)學試卷
- 高考的文科的數(shù)學試卷
- 廣安中考數(shù)學試卷
- 東北中學六年級數(shù)學試卷
- 個性化購物輔助工具開發(fā)考核試卷
- 燈湖中學月考數(shù)學試卷
- 2025至2030中國醫(yī)藥軟包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報告
- 主語從句超全課件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教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 天津醫(yī)院節(jié)能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國氯化聚醚項目投資計劃書
- 軟件服務運維合同范本
- 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
- DB37-T5311-2025建筑工程消防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成都市高新區(qū)2023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與參考答案
- 中國上市銀行2024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安永-202505
- 安全注射檢查規(guī)范與實施要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