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安裝安全施工計算書_第1頁
鋼結構安裝安全施工計算書_第2頁
鋼結構安裝安全施工計算書_第3頁
鋼結構安裝安全施工計算書_第4頁
鋼結構安裝安全施工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屋蓋提升工況分析 21.1.1 計算軟件 21.1.2 單元類型 21.1.3 荷載取值 31.1.4 邊界條件 31.1.5 桿件校核原則 31.1.6 四區提升工況分析 31.1.6.1 同步提升工況 31.1.6.2 不同步提升工況 51.1.7 五區提升工況分析 71.1.7.1 同步提升工況 81.1.7.2 不同步提升工況 101.2 提升平臺計算分析 121.2.1 提升平臺一 121.2.2 提升平臺二 151.2.3 提升平臺三 171.2.4 提升平臺四 191.2.5 提升平臺五 221.2.6 提升平臺六 241.2.7 提升平臺七 261.3 160t汽車吊上地下室頂板驗算 291.3.1 計算概況 301.3.2 計算依據與說明 311.3.2.1 計算依據 311.3.2.2 計算方法 311.3.2.3 荷載組合 321.3.3 荷載取值 321.3.3.1 行走時輪壓計算 321.3.3.2 吊裝時支腿反力計算 331.3.4 汽車吊行走狀態計算結果 341.3.4.1 樓板承載力驗算 341.3.5 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401.3.6 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401.3.7 梁承載力驗算 411.3.8 結論與建議 441.4 100t汽車吊上二層樓板驗算 441.4.1 計算概況 441.4.2 計算依據與說明 461.4.2.1 計算依據 461.4.2.2 計算方法 461.4.2.3 461.4.3 汽車吊行走狀態計算結果 481.4.3.1 樓板承載力驗算 481.4.3.2 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541.4.3.3 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541.4.3.4 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551.4.4 梁承載力驗算 551.4.5 結論與建議 581.5 支撐胎架在樓板驗算 581.5.1 計算依據與說明 591.5.1.1 計算依據 591.5.1.2 計算方法 601.5.1.3 荷載組合 601.5.1.4 邊界條件 601.5.2 荷載取值 601.5.2.1 區域一樓板承載力驗算 611.5.2.2 區域二樓板承載力驗算 611.5.2.3 區域三樓板承載力驗算 621.5.3 區域一提升機作用板底驗算結果 621.5.3.1 樓板承載力驗算 621.5.3.2 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631.5.3.3 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641.5.3.4 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641.5.4 區域三提升機作用板底驗算結果 641.5.4.1 樓板承載力驗算 651.5.4.2 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651.5.4.3 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661.5.4.4 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661.5.5 結論與建議 669.6卸載計算 669.6.1計算軟件 669.6.2單元類型 669.6.3荷載取值 679.9.4邊界條件 679.6.5桿件校核原則 679.6.7階段分析過程 679.6.8計算分析過程 67屋蓋提升工況分析計算軟件計算軟件選取全國通用有限元軟件Sap2000V14.1.0,進行驗算。單元類型模型分析中,桁架和腹桿的節點均為剛接。計算長度均取桿件原長L。提升作業的時間約兩天,天氣因素在可控范圍內,且屋蓋為鏤空結構,承受的風荷載較小。因此,提升工況分析中,暫不考慮風荷載的作用。整體提升工況中,提升下吊點處施加豎向位移約束,釋放水平約束。溫度荷載不考慮。對提升支撐架(安裝提升器的提升平臺),提升荷載分項系數1.4,支撐架自重荷載分項系數1.2。荷載取值作為被提升構件的桁架,由于其在提升過程中存在豎向運動,故驗算時荷載分項系數取值1.4,按此取值時,不考慮提升動力系數;驗算變形分項系數取1.0。邊界條件吊點位置施加豎向約束和水平彈簧的形式來模擬鋼絞線對吊點的約束。桿件校核原則提升工況分析中,桁架的桿件應力比控制在0.85以內。根據《網架設計與施工規程JGJ7-91》,受拉桿件長細比小于300(支座附近小于250),受壓桿件長細比小于180。不滿足上述條件的桿件需要進行置換。四區提升工況分析同步提升工況提升四區采取地下室頂板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法,如下:吊點編號圖提升工況變形圖提升工況應力比圖(無超應力桿件)吊點反力表吊點編號吊點反力吊點一401吊點二384吊點三458吊點四465吊點五473吊點六454吊點七435吊點八206吊點九165吊點十518吊點十一544吊點十二398吊點十三461吊點十四383吊點十五649吊點十六326吊點十七435吊點十八435吊點十九394吊點二十353吊點二十一424吊點二十二446合計9204小結:四區整體提升最大撓度為54mm,無桿件應力超出限制,滿足提升要求。不同步提升工況屋蓋在提升過程中各提升點同步上升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度偏差,因此需考慮提升過程中各吊點不同步對結構造成的影響,實際提升過程中,提升器上的壓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能夠實時將各吊點的壓力和位移信息反饋到計算機操作界面上,因此可以通過調整壓力和位移兩個方法來調整個吊點的同步性。模擬計算時,以各提升點不同步位移50mm,同時保證不同步提升荷載在20%左右,對桁架提升模型進行不同步提升校核。不同步提升計算匯總表吊點編號同步提升反力(KN)不同步位移值(mm)不同步提升反力(KN)荷載變化率(百分比)吊點一401748421%吊點二384446922%吊點三458555120%吊點四465555119%吊點五473557421%吊點六454658128%吊點七435859737%吊點八206224921%吊點九165420323%吊點十5181563422%吊點十一5441565621%吊點十二398547620%吊點十三461555120%吊點十四383546923%吊點十五6491579122%吊點十六326739822%吊點十七435652120%吊點十八435553623%吊點十九394648423%吊點二十353742420%吊點二十一4242751020%吊點二十二4463054021%合計9204不同步提升工況下,屋蓋結構內力會重新分配,桿件應力可能會超過許用值,如下:提升不同步校核(無超應力桿件)桿件應力比柱狀圖小結:通過模型計算可得出,在不同步提升工況下,該區域無桿件應力超過許用值,滿足不同步提升工況要求。五區提升工況分析同步提升工況提升五區采取地下室頂板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法,如下:吊點編號圖提升工況變形圖提升工況應力比圖(2根桿件超應力)吊點反力表吊點編號吊點反力吊點一252吊點二716吊點三724吊點四156吊點五552吊點六644吊點七976吊點八608吊點九690吊點十232吊點十一382吊點十二1046吊點十三524吊點十四185吊點十五438吊點十六564吊點十七834吊點十八324合計9846小結:五區整體提升最大撓度為92mm,存在2根桿件應力超出限制,需將其置換后方可滿足提升要求。不同步提升工況屋蓋在提升過程中各提升點同步上升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度偏差,因此需考慮提升過程中各吊點不同步對結構造成的影響,實際提升過程中,提升器上的壓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能夠實時將各吊點的壓力和位移信息反饋到計算機操作界面上,因此可以通過調整壓力和位移兩個方法來調整個吊點的同步性。模擬計算時,以各提升點不同步位移50mm,同時保證不同步提升荷載在20%左右,對桁架提升模型進行不同步提升校核。不同步提升計算匯總表吊點編號同步提升反力(KN)不同步位移值(mm)不同步提升反力(KN)荷載變化率(百分比)吊點一252531927%吊點二716686821%吊點三724686419%吊點四156220531%吊點五5521066821%吊點六644976619%吊點七97613117620%吊點八608973521%吊點九690882419%吊點十232228422%吊點十一382347324%吊點十二10468124819%吊點十三524462219%吊點十四185322220%吊點十五4381552620%吊點十六564867920%吊點十七83412100220%吊點十八3242339020%合計9846不同步提升工況下,屋蓋結構內力會重新分配,桿件應力可能會超過許用值,如下:提升不同步校核(18根桿件超應力)桿件置換后應力比校核小結:通過模型計算可得出,在不同步提升工況下,該區域有18根桿件應力超過許用值,置換后可滿足不同步提升工況要求。提升平臺計算分析提升平臺工分為類,類型一為:格構式平臺,適用于乒羽館A和B區域提升施工;類型二為:格構式平臺,適用于游泳館區域提升施工;類型三為:格構式塔架提升平臺,適用于四區和五區塔架提升平臺;類型四到七為:利用已完整完成原結構作為提升支撐的平臺。荷載組合如下所示:計算變形時荷載組合計算強度時荷載組合為:1.0D+1.0P+1.0Fx1.2D+1.4P+1.4Fx;1.0D+1.0P+1.0Fy;1.2D+1.4P+1.4Fy;1.0D+1.0P-1.0Fx;1.2D+1.4P-1.4Fx;1.0D+1.0P-1.0Fy;1.2D+1.4P-1.4Fy;1.0D+1.0P+0.7Fx+0.7Fy;1.2D+1.4P+1.0Fx+1.0Fy;1.0D+1.0P-0.7Fx+0.7Fy;1.2D+1.4P-1.0Fx+1.0Fy;1.0D+1.0P+0.7Fx-0.7Fy;1.2D+1.4P+1.0Fx-1.0Fy;1.0D+1.0P-0.7Fx-0.7Fy1.2D+1.4P-1.0Fx-1.0Fy;提升平臺一提升平臺一適用于提升一區和提升二區所有提升架,最大吊點反力為436KN,水平荷載Fx=Fy=22KN,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屈曲系數表TABLE:BucklingFactorsOutputCaseStepTypeStepNumScaleFactorTextTextUnitlessUnitlessACASE1Mode118.560199ACASE1Mode235.801385ACASE1Mode358.453796ACASE1Mode4-77.525983ACASE1Mode589.940066ACASE1Mode699.118635小結:提升平臺一最大變形為3.85mm,最大應力比0.712,屈曲系數最小為18.5,滿足要求。由上述計算可知,柱頂根部埋件受力標準值為:拉力17KN,剪力415KN,彎矩120KN×M,計算如下:埋件選取規格B×H=400×650×25,材質Q345B,錨筋選取16根HRB400,4×4布置,埋件結構示意圖如下所示:埋件結構示意圖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鋼筋為HRB400,,t=25mm,d=25mm,n=3,z=450mm;;;;小結:實際配置16根HRB400級鋼筋,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提升平臺二提升平臺二適用于游泳館提升架,最大吊點反力為775KN,水平荷載Fx=Fy=40KN,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屈曲系數表TABLE:BucklingFactorsOutputCaseStepTypeStepNumScaleFactorTextTextUnitlessUnitlessACASE1Mode121.722701ACASE1Mode250.64706ACASE1Mode3-74.968536ACASE1Mode4104.966303ACASE1Mode5114.912244ACASE1Mode6-142.293596小結:提升平臺二最大變形為4.15mm,最大應力比0.808,屈曲系數最小21.7,滿足要求。由上述計算可知,柱頂根部埋件受力標準值為:拉力25KN,剪力240KN,彎矩150KN×M,計算如下:埋件選取規格B×H=600×700×25,材質Q345B,錨筋選取16根HRB400,4×4布置,埋件結構示意圖如下所示:埋件結構示意圖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鋼筋為HRB400,,t=25mm,d=25mm,n=3,z=450mm;;;;小結:實際配置16根HRB400級鋼筋,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提升平臺三提升平臺三適用于塔架吊點的提升架,最大吊點反力為976KN,水平荷載Fx=Fy=50KN,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小結:提升平臺七最大變形為8.8mm,最大應力比0.7,滿足要求。提升平臺四提升平臺四適用于四區在乒羽管A側的吊點提升架,提升時屋蓋局部需要反頂位置如下圖所示:反頂位置反頂位置乒羽館A側反頂位置吊點反力按實際施加,水平荷載按豎向荷載的5%,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應力比柱狀圖小結:提升平臺四最大變形為20mm,最大應力比不超0.85,滿足要求。提升平臺五提升平臺五適用于適用于四區在乒羽管B側的吊點提升架,提升時屋蓋局部需要反頂位置如下圖所示:反頂位置反頂位置乒羽館B側提升四區時反頂位置提升時屋蓋局部需要反頂位置如下圖所示:反頂位置反頂位置乒羽館B側反頂位置吊點反力按實際施加,水平荷載按豎向荷載的5%,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應力比柱狀圖小結:提升平臺五最大變形為40mm,最大應力比不大于0.8,滿足要求。提升平臺六提升平臺六適用于適用于五區在乒羽管B側的吊點提升架,提升時屋蓋局部需要反頂位置如下圖所示:反頂位置反頂位置乒羽館B側提升五區時反頂位置吊點反力按實際施加,水平荷載按豎向荷載的5%,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應力比柱狀圖小結:提升平臺六最大變形為6mm,最大應力比不大于0.8,滿足要求。提升平臺七提升平臺七適用于適用于五區在游泳館側的吊點提升架,提升時屋蓋局部需要反頂位置如下圖所示:反頂位置反頂位置游泳館提升五區時反頂位置吊點反力按實際施加,水平荷載按豎向荷載的5%,計算如下:變形圖應力比圖應力比柱狀圖小結:提升平臺七最大變形為25mm,最大應力比0.8,滿足要求。變形云圖應力比圖小結:提升平臺最大變形約4mm,最大應力比不大于0.9,滿足要求。160t汽車吊上地下室頂板驗算計算概況江夏大花山項目采用中聯160t汽車吊在地下室頂板進行吊裝作業。汽車吊相關參數及最不利位置吊裝工況如下圖所示。汽車吊質量與尺寸參數汽車吊行走和吊裝位置計算依據與說明計算依據計算分析依據設計資料和實際現場情況,根據施工階段的實際荷載對混凝土梁和樓板進行計算分析。依據的相關設計規范與手冊如下。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3)《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4)結構施工圖計算方法利用Midas@200(雙層雙向),混凝土結構強度等級為C40。混凝土參數表名稱抗壓強度設計值抗拉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混凝土等級C40鋼筋參數表名稱抗壓強度設計值抗拉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HRB400荷載組合組合名稱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備注承載力極限狀態(強度、穩定性計算)sLCB1永久荷載控制sLCB2可變荷載控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變形計算)sLCB3標準組合D為恒載、L為施工活荷載。荷載取值行走時輪壓計算汽車吊行走時考慮1.2倍動力系數。1軸荷載值為75kN,2軸荷載值為75kN,3軸荷載值為93kN,4軸荷載值為120kN,5軸荷載值為120kN,6軸荷載值為76kN,單個輪軸壓荷載值分別為1軸45kN、2軸45kN、3軸55.8kN、4軸72kN、5軸72kN、6軸45.6kN。汽車吊行走時最不利輪壓布置如下圖所示。最大跨度樓板綜合取值約為7.8mx6.55m。最不利行走位置吊裝時支腿反力計算吊裝構件最大重量約為32t,最大吊裝半徑約為12m,汽車吊吊裝工況分析如下表所示。最不利工況:吊裝半徑12m,吊重為32t單位kN單位m自重G549吊裝半徑R12附加配重Gp500配重重心距回轉中心Lp4.89起吊物重W320支腿間距縱向Lzz7.8支腿間距橫向Lzh8起重力矩(1.2系數)(KNgm)M=WR-GpLp1674起重壓力(1.2系數)(KN)P=G+W+Gp1642.8側后方吊裝工況(N1)710側后方吊裝工況(N2)414側后方吊裝工況(N3)407側后方吊裝工況(N4)111側方吊裝工況N1=N3N1=N3=P/4+M/2/Lzh515.3側方吊裝工況N2=N4N2=N4=P/4-M/2/Lzh306.1后方吊裝工況N1=N2N1=N2=P/4+M/2/Lzz518.0后方吊裝工況N3=N4N4=N3=P/4-M/2/Lzz303.4汽車吊行走狀態計算結果樓板承載力驗算根據理正軟件對上述行走工況進行計算,將3/4/5/6軸荷載轉化為集中力,并乘以1.2倍系數,計算結果如下所示。最不利行走位置樓板配筋計算結果:1設計資料1.1計算簡圖1.2已知條件荷載條件:均布恒載:0.00kN/m2 恒載分項系數:1.20均布活載:0.00kN/m2 活載分項系數:1.40板容重:25.00kN/m3 活載準永久值系數:0.50板厚:300mm 活載調整系數:1.00局部集中荷載:編號荷載屬性X(m)Y(m)荷載數值(kN)1恒載3.9001.06092.002恒載3.9002.565144.003恒載3.9003.985144.004恒載3.9005.935112.00配筋條件:材料類型:混凝土 支座配筋調整系數:1.00混凝土等級:C40 跨中配筋調整系數:1.00縱筋級別:HRB400 跨中配筋方向(度):0.00縱筋保護層厚:15mm1.3計算內容(1)有限元內力計算(2)彈性位移計算(3)板邊及跨中最大最小彎矩位置處配筋(4)撓度、裂縫計算2計算結果2.1單位說明彎矩:kN.m/m 鋼筋面積:mm2/m2.2垂直板邊彎矩邊號最大彎矩最小彎矩左中右10.464-102.8620.000-102.8620.46420.358-53.0650.358-53.065-0.00030.549-105.505-0.000-105.5050.54940.435-52.6800.435-52.6800.0002.3跨中彎矩注:跨中彎矩是在用戶指定方向上跨中彎矩的最大值(以下同)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9002.56578.7883.9002.56573.8862.4垂直板邊配筋邊號最大彎矩截面最小彎矩截面左中右164110586411058641264164164164164136411086641108664146416416416416412.5跨中配筋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9002.5658033.9002.5657522.6垂直板邊選筋邊號最大彎矩截面最小彎矩截面左中右1跨中選筋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9002.5653.9002.565撓度和裂縫彈性位移/撓度=BI/EI=0.161撓度最大值:7.967mm作用位置:x=4.022my=3.336m裂縫最大值:0.336mm作用位置:x=3.900y=@@200。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7,有屈服點普通鋼筋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取15mm。鋼筋直徑為上下部鋼筋12mm,取。單位板寬范圍內,上層鋼筋6根Φ18,下層鋼筋6根Φ16。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附錄A可知,上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下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驗算最小配筋率,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5.1,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百分比去0.20%和中的較大者,。最小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跨中為正彎矩,板上層受壓,下層受拉。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混凝土受壓區高度,即受壓區高度為20.2mm。,不滿足公式6.2.10-4要求,按6.2.14計算梁端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4,正截面彎矩極限承載力為:根據有限元計算結果,樓板跨中最不利位置最大彎矩約為110kN×m,小于樓板跨中正截面極限承載力,即樓板跨中承載力滿足要求。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端部為負彎矩,板上層受拉,下層受壓。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混凝土受壓區高度。,不滿足公式6.2.10-4要求,按6.2.14計算梁端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4,正截面彎矩極限承載力為:根據有限元計算結果,樓板端部最不利位置最大彎矩約為118kN×m,小于樓板端部正截面極限承載力,即樓板端部承載力滿足要求。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設計規范6.3.3-1,不配置箍筋和彎起鋼筋的一般板類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一下要求:根據計算結果,不考慮有限元計算時局部應力集中位置,單位板寬范圍內,最大剪力值約為107kN,即樓板斜截面承載力滿足要求。梁承載力驗算汽車吊最不利吊裝狀態下,梁內力計算結果如下圖所示。側后方吊裝彎矩圖(單位:kN×m)側后方吊裝彎矩圖(單位:kN×m)側方吊裝彎矩圖(單位:kN×m)側方吊裝剪力圖(單位:kN)后方吊裝彎矩圖(單位:kN×m)后方吊裝剪力圖(單位:kN×m)L27和KL18實際配筋如下圖所示。KL3實際配筋圖用理正軟件對梁截面承載力進行驗算,計算結果與實際配筋進行對比,如下圖所示。KL3截面450x900最大彎矩(取整)1000kN·m最大剪力(取整)500kN上部縱筋所需面積/mm21963實配面積/mm21963(4d25)下部縱筋所需面積/mm23927實配面積/mm24908(10d25)計算結果表明,汽車吊最不利吊裝狀態下,KL4梁實配普通鋼筋承載力滿足要求。結論與建議通過驗算可知,汽車吊在樓板上行走和吊裝時,樓板和梁承載力基本滿足要求。對現場施工過程建議如下。1汽車吊行走時,盡量騎梁行駛,避免急停急轉,盡量減小沖擊荷載。2汽車吊吊裝時緩慢勻速。3汽車吊吊裝時,遵循使盡量多的支腿落在混凝土梁上的原則。確保吊裝側支腿落在主梁上方,非吊裝側支腿避免放置于樓板中心位置,支腿下方鋪設路基箱或較大轉換梁,以擴散荷載,嚴禁汽車吊支腿直接放置于混凝土板上。4汽車吊行走和吊裝時盡量避開懸挑梁和樓板位置。5汽車吊必須按計算文件要求行走和吊裝。100t汽車吊上二層樓板驗算計算概況江夏大花山項目采用徐工100t汽車吊在游泳館二層通道上進行吊裝作業。汽車吊相關參數及最不利位置吊裝工況如下圖所示。汽車吊質量與尺寸參數100t汽車吊100t汽車吊汽車吊行走和吊裝位置計算依據與說明計算依據計算分析依據設計資料和實際現場情況,根據施工階段的實際荷載對混凝土梁和樓板進行計算分析。依據的相關設計規范與手冊如下。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3)《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4)結構施工圖計算方法利用MidaskN、2軸45kN、3軸60kN、4軸75kN、5軸75kN、6軸48kN。汽車吊行走時最不利輪壓布置如下圖所示。最大跨度樓板綜合取值約為7.25mx5.25m。最不利行走位置吊裝時支腿反力計算吊裝構件最大重量約為28t,最大吊裝半徑約為11m,汽車吊吊裝工況分析如下表所示。最不利工況:吊裝吊裝半徑11m,吊重為28t單位kN單位m自重G580吊裝半徑R11附加配重Gp365配重重心距回轉中心Lp0起吊物重W280支腿間距縱向Lzz7.56支腿間距橫向Lzh7.6起重力矩(1.2系數)(KNgm)M=WR-GpLp3696起重壓力(1.2系數)(KN)P=G+W+Gp1470側后方吊裝工況(N1)1057側后方吊裝工況(N2)369側后方吊裝工況(N3)366側后方吊裝工況(N4)0側方吊裝工況N1=N3N1=N3=P/4+M/2/Lzh610.7側方吊裝工況N2=N4N2=N4=P/4-M/2/Lzh124.3后方吊裝工況N1=N2N1=N2=P/4+M/2/Lzz611.9后方吊裝工況N3=N4N4=N3=P/4-M/2/Lzz123.1汽車吊行走狀態計算結果樓板承載力驗算根據理正軟件分別對以上行走工況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如下所示。最不利行走位置樓板配筋計算結果:1設計資料1.1計算簡圖1.2已知條件荷載條件:均布恒載:0.00kN/m2 恒載分項系數:1.20均布活載:0.00kN/m2 活載分項系數:1.40板容重:25.00kN/m3 活載準永久值系數:0.50板厚:250mm 活載調整系數:1.00局部集中荷載:編號荷載屬性X(m)Y(m)荷載數值(kN)1恒載0.6251.19075.002恒載0.6252.61075.003恒載3.1251.19075.004恒載3.1252.61075.00配筋條件:材料類型:混凝土 支座配筋調整系數:1.00混凝土等級:C40 跨中配筋調整系數:1.00縱筋級別:HRB400 跨中配筋方向(度):0.00縱筋保護層厚:15mm1.3計算內容(1)有限元內力計算(2)彈性位移計算(3)板邊及跨中最大最小彎矩位置處配筋(4)撓度、裂縫計算2計算結果2.1單位說明彎矩:kN.m/m 鋼筋面積:mm2/m2.2垂直板邊彎矩邊號最大彎矩最小彎矩左中右10.573-16.2530.359-15.6830.57320.594-29.9250.594-25.7350.41530.519-16.0520.370-15.6450.51940.715-29.9860.715-24.8710.4022.3跨中彎矩注:跨中彎矩是在用戶指定方向上跨中彎矩的最大值(以下同)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1252.61023.1083.1252.61022.2512.4垂直板邊配筋邊號最大彎矩截面最小彎矩截面左中右15345345345345342534534534534534353453453453453445345345345345342.5跨中配筋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1252.6105343.1252.6105342.6垂直板邊選筋邊號最大彎矩截面最小彎矩截面左中右1跨中選筋x(m)y(m)平行配筋方向垂直配筋方向3.1252.6103.1252.610撓度和裂縫彈性位移/撓度=BI/EI=0.130撓度最大值:0.971mm作用位置:x=2.039my=1.905m裂縫最大值:0.127mm作用位置:x=0.000my=2.584m(邊4最小內力截面@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7,有屈服點普通鋼筋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取15mm。鋼筋直徑為上下部鋼筋12mm,取。單位板寬范圍內,上層鋼筋6根Φ12,下層鋼筋6根Φ12。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附錄A可知,上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下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驗算最小配筋率,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5.1,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百分比去0.20%和中的較大者,。最小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跨中為正彎矩,板上層受壓,下層受拉。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混凝土受壓區高度,即受壓區高度為0。,不滿足公式6.2.10-4要求,按6.2.14計算梁端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4,正截面彎矩極限承載力為:根據有限元計算結果,樓板跨中最不利位置最大彎矩約為45kN×m(去除應力集中影響),小于樓板跨中正截面極限承載力,即樓板跨中承載力滿足要求。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端部為負彎矩,板上層受拉,下層受壓。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混凝土受壓區高度。,不滿足公式6.2.10-4要求,按6.2.14計算梁端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4,正截面彎矩極限承載力為:根據有限元計算結果,樓板端部最不利位置最大彎矩約為45kN×m(去除應力集中影響),小于樓板端部正截面極限承載力,即樓板端部承載力滿足要求。樓板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設計規范6.3.3-1,不配置箍筋和彎起鋼筋的一般板類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一下要求:根據計算結果,不考慮有限元計算時局部應力集中位置,單位板寬范圍內,最大剪力值約為35kN,即樓板斜截面承載力滿足要求。梁承載力驗算汽車吊各種工況下,梁內力計算結果如下圖所示。側后方吊裝梁彎矩圖(單位:kN×m)側后方吊裝梁剪力圖(單位:kN)側方吊裝梁彎矩圖(單位:kN×m)側方吊裝梁剪力圖(單位:kN)后方吊裝梁彎矩圖(單位:kN×m)后方吊裝梁剪力圖(單位:kN)實際配筋如下圖所示。WKL9(a)實際配筋圖WKL實際配筋圖用理正軟件對梁截面承載力進行驗算,計算結果與實際配筋進行對比,如下圖所示。截面900×500最大彎矩(取整)-11483kN·m最大剪力(取整)505kN上部縱筋所需面積/mm24418實配面積/mm24908(10d256/4)下部縱筋所需面積/mm21964實配面積/mm24418(10d256/3)計算結果表明,汽車吊最不利吊裝狀態下,梁實配普通鋼筋承載力滿足要求。結論與建議通過驗算可知,汽車吊在樓板上行走和吊裝時,樓板和梁承載力基本滿足要求。對現場施工過程建議如下。1汽車吊行走時避免急停急轉,盡量減小沖擊荷載。2汽車吊吊裝時緩慢勻速。3汽車吊吊裝時,遵循使盡量多的支腿落在混凝土梁上的原則。確保吊裝側支腿落在主梁上方并鋪設路基箱或較大轉換梁,以擴散荷載。非吊裝側支腿下方鋪設路基箱或較大轉換梁,以擴散荷載,嚴禁汽車吊支腿直接放置于混凝土板上。4汽車吊行走和吊裝時盡量避開懸挑梁和樓板位置。5汽車吊必須按計算文件要求行走和吊裝。支撐胎架在樓板驗算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項目屋蓋采用提升方法進行,部分提升架直接布置在地下室頂板上,本計算驗算提升架下部混凝土板的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提升架區域一提升架區域二提升架區域三計算依據與說明計算依據計算分析依據設計資料和實際現場情況,根據施工階段的實際荷載對混凝土梁和樓板進行計算分析。依據的相關設計規范與手冊如下。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3)《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4)結構施工圖計算方法利用Midas@200雙向),混凝土結構強度等級為C40。混凝土參數表名稱抗壓強度設計值抗拉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混凝土等級C40鋼筋參數表名稱抗壓強度設計值抗拉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HRB400荷載組合組合名稱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備注承載力極限狀態(強度、穩定性計算)sLCB1永久荷載控制sLCB2可變荷載控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變形計算)sLCB3標準組合D為恒載、L為施工活荷載。邊界條件對柱底部設置剛接約束,如下圖所示。荷載取值區域一樓板承載力驗算根據提升架計算出來的反力直接施加到提升架板底作用點,如下圖所示:提升架區域一荷載作用位置及大小區域二樓板承載力驗算以吊點七作為驗算對象,此處提升力達到1085kN,此處需注意將提升架下部4個支腿作用于地下室外墻上。區域三樓板承載力驗算以吊點十六作為驗算對象,此處提升力達到890kN,相對較大且用六個支腿直接作用于板上。區域一提升機作用板底驗算結果樓板承載力驗算區域一樓板彎矩云圖(單位:kN*m)區域一樓板剪力云圖(單位:kN)@200(雙向)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7,有屈服點普通鋼筋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取15mm。鋼筋直徑為上下部鋼筋16mm,取。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附錄A可知,上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下層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6,。驗算最小配筋率,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5.1,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百分比去0.20%和中的較大者,。最小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板跨中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跨中為正彎矩,板上層受壓,下層受拉。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混凝土受壓區高度。,不滿足公式6.2.10-4要求,按6.2.14計算梁端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4,正截面彎矩極限承載力為:根據有限元計算結果,樓板跨中最不利位置最大彎矩約為77kN*m,小于樓板跨中正截面極限承載力,即樓板跨中承載力滿足要求。板端部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樓板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