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通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模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通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模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通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模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通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模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通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模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為人類正確認識自己的由來和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認為是“古人類研究中最為動人的發現之一”。這一考古發現(

)A.為研究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依據B.為了解新石器時代提供了重要依據C.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證據D.為古人類地域分布的研究提供史料

2、2022年九九重陽節,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黃帝祠宇隆重舉行。兩岸同胞、海外僑胞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等近300名嘉賓參加了現場儀式。這一祭祀活動的主要意義是(

A.迷信活動B.尋根祭祖C.發展旅游D.宣傳活動

3、《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其中,“天下為家”描述的古代制度是A.禪讓制B.王位世襲制C.春秋爭霸D.中央集權制

4、通過下面的《甲骨文字形舉例》,可以發現甲骨文(

)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日明河正借為征田從柄右借為佑

A.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B.字形不具延續和傳承性C.造字法最主要為假借字D.文字載體多數是青銅器

5、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原始農耕時期,種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炎帝B.大汶口居民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6、據《史記》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今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5公里的太清宮),姓李氏,名耳,字藕,周守藏室之史也。”下列屬于他的觀點的是(

)A.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兼相愛,交相利C.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D.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7、秦朝的傳國玉璽是用藍田玉雕琢而成的,上刻文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文字極有可能是

A.甲骨文B.隸書C.小篆D.行書

8、象棋盤上兩軍之間有楚河漢界,與楚河漢界件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楚漢之爭B.牧野決戰C.長平之戰D.秦統一六國

9、《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豐軍到成陽后,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這說明劉邦能取勝的原因是(

)A.英勇善戰B.策略得當C.實力雄厚D.得到民心

10、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實與漢武帝有關的是(

①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②頒布“推恩令”③修筑萬里長城④鹽鐵專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兩漢初期都出現了一段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興”,二者出現的共同因素是(

)A.嚴刑峻法,加強君主專制B.獎勵耕戰,嚴禁棄農經商C.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D.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12、秦朝的暴政使人民陷入無法生活的境地,“失期法皆斬”與“戍邊也要死十之六七”的兩難,這些共同促使九百多個農民掀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這次起義是(

)A.陳勝、吳廣起義B.劉邦、項羽起義C.黃巾軍起義D.七國之亂

13、以下是中國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參與了兩次,切身體驗了“勝負乃兵家常事”的說法。這兩次戰役是(

①牧野之戰②長平之戰③赤壁之戰④官渡之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歷史推論離不開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推論正確的是哪一項?(

)史實推論A光武中興反映了西漢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B王與馬共天下反映了東漢初期的政治格局C八王之亂標志著西晉走向衰落D黃巾起義加速了東晉王朝的瓦解

A.AB.BC.CD.D

15、下列關于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點表述中,正確的一項是A.都進行了遷都B.都推行了漢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D.都是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6、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農書《齊民要術》成書于北朝,它不僅記載了很多黃河流域人們的農業生產經驗,還介紹了“甘蔗”“芭蕉”“橄欖”“龍眼”等南方作物的習性和加工、貯藏、食用方法。這反映了A.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C.古代科學家注重民生D.南北各地區物種交流

17、閱讀下表,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推行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人物秦始皇漢武帝措施實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筑長城,北擊匈奴頒布“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鹽鐵專賣,鑄五銖錢北擊匈奴A.抵御外來侵擾B.加強思想控制C.促進經濟發展D.鞏固國家統一

18、晉華中學七年級同學在進行項目化學習時,制作了下面表格。據此判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社會方面政局動蕩不安諸侯國之間兼并戰爭不斷經濟方面農業繼續發展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政治方面各國進行變法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商鞅變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實施C.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D.中央集權制的確立

19、火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它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在以下中國早期人類中,已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B.元謀人C.藍田人D.山頂洞人

20、“三路軍閥在赤壁之戰之后,實力便已趨于均衡。在這種情況下,出于不進則退的憂慮,各方都致力于境內的經營與治理,在一段時間內使天下形成了比較穩定有序的狀態”材料的主要觀點是(

)A.三國時期,社會處于大分裂的狀態B.三國時期,經濟發展促進局部統一C.三國時期,局部統一利于社會穩定D.三國時期,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二、綜合題

21、歷史上的變法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頒布變法令規定:廢除土地國有制,全面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買賣。這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中國通史》材料二: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制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此外商鞅還規范了進位制度,統一了斗、桶、權、衡、丈、尺,規定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五十畝為一畦。——維基百科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大治。——《史記商君列傳》

(1)根據材料一,概括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從材料看,這項法令的實行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哪一項重要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變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商鞅的主張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

(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說說商鞅變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22、中華文明在興盛和衰落中交替演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張老師以“文明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參與一起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任務一【時序梳理——理清歷史脈絡】

(1)根據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寫出①②所代表的朝代,并概括B時期的階段特征。

任務二【走近人物——領略偉人風采】

(2)分別列舉圖1和圖2人物在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方面作出的貢獻。

任務三【歷史解釋——體會治國智慧】

(3)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當時的統治者分別運用了怎樣的治國智慧解決現實問題?由于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加上連年戰爭的殺掠,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漢初的人口。較之秦代大大減少,大城市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摘編自朱紹侯、張海鵬、齊濤(中國古代史)社會矛盾的激化導致北魏政權的不穩定,也使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發生……孝文帝即位以后471年到487年的16年中,就發生農民起義29次,甚至在首都平城也發生了反抗北魏統治者的斗爭。——摘編自朱紹侯、張海鵬、齊濤(中國古代史)任務四【圖片欣賞——感受建筑之美】

(4)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名勝古跡眾多。請你為下列名勝古跡撰寫解說詞。

23、中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歷史,形成了中國傳統的農業發展經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先民大貢獻】材料一:石器農具制作普遍采用了切割、鉆孔、磨光以致拋光等先進工藝……半坡仰韶晚期的111號窖穴中堆積的粟的朽灰,折算成新鮮小米有500多公斤。山東膠縣三河里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窖穴中堆積的粟的朽灰,折合成新鮮小米約有2000公斤。

(1)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們的祖先對農業發展的貢獻。【江南地區有發展】材料二:南方(注:江南)水田耕作,廣泛使用鐵犁和牛耕,通過深耕細作,促使農作物產量成倍增長。在兩漢,江南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南朝時則有稻、麥、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種雜谷,它們與水稻交錯播植。北方陸地作物大量移植南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根據材料二分析江南農業進步的原因。【古代名著有記錄】材料三:《齊民要術》中部分作物播種時間統計表作物谷、瓜春大豆麻子、水稻黍稷小豆大麥播種時間二月上旬二月中旬三月三月上旬夏至后十日八月中戊社前(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齊民要術》對農作物種植總結出的規律。【農業經驗我來找】

(4)請你根據所學并結合現實生活,推薦兩個尋找總結農業經驗的方法。

24、仔細閱讀下列表格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學派基本主張學派基本主張A“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儒家“夫仁政,必自經界始”B“兼相愛,交相利”兵家“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C以法治國

(1)請根據材料一表格中的基本主張分別寫出ABC對應的學派名稱。材料二:“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材料三:孔子學院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它秉承“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已在16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50所孔子學院和1172個中小學孔子課堂。

(2)讀材料二思考,孔子作為春秋戰國之際的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結合材料三,指出孔子學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綜合上述材料,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

25、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歷朝歷代君王不懈的追求,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材料二

如下圖

圖一

圖二

圖三材料三

“及至始皇……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合響應……山東豪俊遂并起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