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名師教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名師教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名師教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名師教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名師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西歐莊園”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了解西歐莊園生活,知道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

二、教材解析

本課主題為“西歐莊園”,下設兩個子目:“莊園的領主與佃戶”和“莊園

法庭”,分別從經濟和司法角度闡釋了西歐莊園制度。這節課位于世界歷史第一

冊第三單元“封建時代的歐洲”,與本單元前一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后兩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全

方位呈現了歐洲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領域的特點,共同構成了歐

洲封建社會的風貌。與原有教材相比,“西歐莊園”是全新內容的一課,西歐莊

園作為獨立的自給自足單位,承擔經濟、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職能,是西歐

中世紀社會的基礎,也是客觀全面了解歐洲封建社會必須要翻開的篇章。

三、學情分析

從學生知識方面看,通過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的學習,對

歐洲封建社會形成、發展以及封君封臣政治特點有了初步認識,為實現“封建時

代歐洲”單元主題構建打下知識基礎;從經驗基礎看,經歷兩年歷史學科學習,

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方面積累了初步的經驗,基本能夠從史料中提取出有效信

息,初步具備了論從史出的學習能力;從認知水平看,受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影

響,學生對“莊園”“西歐莊園”很多認知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錯誤的,需要

糾正完善。如何通過生動的史實與生活化敘述將“領主與佃戶”“莊園法庭”這

樣抽象的概念由淺入深讓學生了解掌握,需栗教師精研教材實施教學,利用切適

的史料引領學生探究學習,形成“莊園是歐洲封建社會的基礎”知識構建與思維

提升。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了解莊園的領主與佃農、莊園法庭等重要史實,了解西歐

莊園生活,初步理解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提高對歷史問題的闡釋能力。

過程與方法:師生共同探討莊園領主與佃戶的生產生活狀況,結合教材內容

及提供史料,正確理解莊園法庭的運行特點和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莊園是歐洲封建社會的基礎,它的出現、發展、消

亡是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是符合歐洲社會歷史發展規律。

五、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西歐莊園居民以及之間的關系、莊園土地以及所

有權和使用情況、莊園法庭運行特點以及作用是本課重點;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

點與認知水平,本節課的難點是通過重點知識的學習,認識到西歐莊園不僅是經

濟組織,還是一種社會組織、政治組織,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基礎。

六、教學方法

情境體驗講授法,通過圖片展示、故事敘述等方式設置中世紀莊園生活場景,

輔之教師對歷史講解,使學生在歷史時空中感受歐洲封建社會莊園生態。史料實

證法,通過多媒體史料呈現,在史料研讀中明確西歐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與政治單位;對話法,通過文本對話、生生師生對話,在對話中逐步引導學生理

解西歐莊園在歐洲封建社會中重要作用。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及“莊園”,我們并不陌生,在影視文學作品中、在廣告宣傳中以及新聞

媒體報道中(圖1)經常“遇見”,但我們今天學習的“西歐莊園”不及僅僅是

城堡、草場,還有著更深刻的歷史意義。“西歐莊園”是指歐洲中世紀鄉村的典

型組織形式,9世紀出現并興起,11世紀遍布歐洲各地,14.15世紀隨著經濟的

發展城市的興起逐漸瓦解(圖2)。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的莊園生活,從不

同的角度來了解西歐莊園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圖1:日常所見的“莊園”圖2:“西歐莊園

一、封臣而來的“獨立王國”

【教師講述】西歐莊園有著“多重身份”,它既是一種經濟組織,還是一種

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就像一個獨立的王國。這一“王國”從何而來?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依據兩則材料,結合“封君與封臣”所

學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從“封君封賜”看,封建主得到什么?

2、從“封臣義務”看,封建主具備什么?

3、從“諺語”看,封建主擁有什么?

圖3: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圖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答案預設】問題1從“封君封賜”看,封建主得到土地及領土主權;問題

2從“封臣義務”看,封建主具備一定的軍事與經濟權力;問題3從“諺語”看,

封建主擁有與其有依附關系的子民。

【教師總結】一個王國的構成需要具備四個因素一一領土、居民、主權政府

及其文化。從上述分析看來,西歐莊園基本具備,就這一標準說,西歐莊園堪稱

獨立王國。那么是什么支撐這一王國能運行,并能有序前行,這就是我們接下來

要學習的莊園另外兩個身份一一“自給自足的經濟組織”“依法而行的自治組織”

【設計意圖】“封臣而來的獨立王國”是本課第一學習主題。一是通過這一

主題與上一節課“封君封臣”之間的聯系,明確莊園在“封建時代歐洲”這一單

元學習中的地位。二是通過莊園的“身份”定位,在“粗線條”上讓學生對西歐

莊園有整體感知,同時為以下兩個學習主題中更“細致化”的了解作以鋪墊。

二、因地而生的“經濟社會”

1、圖解人地關系

【史料探究】

問題探究:

(1)閱讀教材39頁內容,理解“自

營地”“份地”“公用地”的涵義,

并在《圖解》中標識出不同的土地類

型。

(2)根據所學掌握莊園的居民構成,

合理推測一一莊園中的不同類型土

地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土地收

成所屬權是如何分配的?

圖4:一個莊園的圖解

【答案預設】自營地指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的土地,如圖中黑色條狀土

地;份地指佃戶經營的土地,如圖中空白條狀土地;公用地指共同使用的土地,

如圖中林地牧場。土地相關屬權以導圖形式呈現(見圖5)

土地區型管理耕作收成

領自營地領主或管家佃戶領主:

土份地佃戶佃戶佃戶

?—公用地---->領土和伽1戶共同使用-----------

圖5:莊園人地關系

引導學生依據圖解從“權利”“義務”兩個方面總結領主與佃戶之間的關系

——領主權利:土地所有權,征收捐稅;義務:給予佃戶“份地”,不能隨意沒

收佃戶的土地。佃戶(自由的農民)權利: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和財產,有份地

保有權;義務:提供勞役。

【設計意圖】通過莊園圖解及導圖梳理,了解莊園土地分布及類型,歸納基

于土地屬性形成的領主與佃農的契約關系,明確兩者不同的權利與義務。

過渡:通過圖解,我們了解了在莊園中那些地,認識了生活在莊園中那些人,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故事,跟隨一位名叫波多的中世紀人,走近莊園生活,近

距離接觸發生在莊園的那些事兒。

2、例說莊園生活

【活動設計】故事來源:《中世紀人》人物:波多人物來源:《維

拉里莊園手冊》家庭成員:妻子——厄門特魯德、兒子

故事簡介:波多及妻子均為圣日耳曼德佩區修道院的佃戶,二人育有3個孩

子。他有自己的房屋,有耕地、葡萄園。每年冬天,他應耕地110米,每年春天,

他耕地66米。每周,他應為主人勞作三天,他還需栗運送兩桶酒以求在樹林中

養豬。此外,他應上交兩先令,以得到一半磨坊。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所學回答:

(1)判斷波多的身份以及依據,判斷領主的身份以及依據。(2)波多是如

何獲得一片耕地及草坪?(3)根據生活經驗推斷波多春天與冬天耕作情況。(4)

波多使用莊園林地、莊園公共設施,條件是什么?

【答案預設】根據材料中波多娶妻、生子、田產等信息判斷,是佃農中自由的農

民。根據“修道院”信息判斷,領主為教會主教。波多通過每周為主人勞作換取

土地。波多需繳納費用才能使用公用地及公共設施。輔以三組組圖(圖6.7.8),

了解莊園耕作情況。

佃戶在領主上地上耕作割麥打麥

(12世紀法向瓢市圖用飾】

(15世紀法國國家圖書館)(13世紀法國拉瓦爾普利茲禮拜堂壁畫

圖6:佃農農耕情況圖

收獲葡萄并碎粒種植五類種植白毛瓜

(1270法國國家圖書館1(15世紀奧地利維也納國家閨朽館)U5世紀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行館》

圖7:莊園土地種植經濟作物

林中打橡;給吃砍伐林木林中養蜂

(1270法國國家圖片館)(15H修1法國國家圖書館)⑴世紀梵蒂岡圖肉館)

圖8:佃戶在莊園功用林地放牧、伐木、養蜂

【設計意圖】該活動設計是基于真實史料的改編,一是作為教學設計,豐富教材

內容,以適合學情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了解莊園真實生活。二是基于史料的問題探

究,以史料實證的學習過程,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三是是作為評價設計,

通過問題探究,把握學生理解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生活片段一:寒冷的清晨,波多早早起床,趕去修道士的農場工作。他不敢

遲到,因為有監工。路上波多遇見附件幾個農場的朋友,大家都是去給主人

做工的,有的帶著馬匹和公牛,有的帶著鶴嘴鋤、斧子和鐮刀,厄莫因要去修

好谷倉頂上的洞,佛拉波特要去給樹林裝籬笆,免得兔子跑出來吃莊稼。

(出示史料)——“喂,農夫,你怎么工作的?”——“啊,先生,我非常

努力。黎明時出門,帶著公牛到田間地頭,給他們套上牛機。冬天從未如此寒冷,

可有管家在,我不敢留在家里。每天我都得先給牛上機,再系緊犁頭和犁刀,之

后就開始耕種!”——“你有同伴嗎?”——“我會帶上兒子,他用刺棒趕牛,

大冷天里一直喊,他的嗓子都啞了。”

——埃爾夫里克《對話錄》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所學回答:

(1)片段中填上正確答案。(2)波多遇見的朋友,他們的身份可

能是什么?他們農場做工分工有何不同?但可以看出交付地租方式主要是什么。

(3)從對話中看出農民勞作有何特點?

【答案預設】(1)管家(2)自由農民或農奴,分工有農耕也有維修性勞作,都

屬于勞役范疇。(3)佃農勞動時間長、勞動量大、非常艱苦。

【設計意圖】進一步厘清莊園居民的經濟關系,感受莊園勞作的艱辛。

生活片段二:厄門特魯德也很忙,今天是她要上交小雞的日子,她叫上鄰居

一起去主人的莊園,鄰居帶著一塊羊毛布。莊園所有人都很忙,男人工作間有幾

個聰明的工匠——鞋匠、木匠、鐵匠跟銀匠。厄門特魯德獻上母雞和雞蛋后,趕

到女人工作間,染布、紡織和縫衣服。結束之后,她還要趕到自己的小葡萄園工

作。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所學回答:

(1)繳納租稅除了勞役,還有哪些形式。(2)想象莊園工作間生產的物品

是如何流通的?(3)自己小葡萄園的產品會有哪幾種用處?

【答案預設】(1)除勞役地租,還有實物地租、貨幣地租。(2)莊園生產物品

主要歸領主所有,也進行佃戶日用品的交換、購買使用。可根據提供組圖(圖9)

進行合理思考。(3)自己小葡萄園產品,一是繳納租費,二是利用公共設施進

行加工使用,三是交換物品使用,四是自我留用等多種可能,根據莊園生產生活

狀態進行合理想象.

制桶場景制作陶器鐵匠給馬釘鐵掌

(Z3世紀法國布爾日教堂玻璃繪)(25世紀法國圣地耶市圖書館)(23世紀法國沙特爾大教堂玻璃繪)

圖9:莊園手工業加工圖

【設計意圖】在教材“莊園耕作”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補充,讓學生感受到更

豐富立體真實的莊園生活。也為“西歐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這一核心概

念的理解做鋪墊。

生活片段三:周日和圣日里,波多和朋友們不想從教堂安靜回家,他們都已

經習慣在歌舞娛樂中度過假日,只是教堂不喜歡這些粗俗邪惡的歌曲,一再禁止,

可都是白費力氣。另外一個盛宴是10月9日圣丹尼斯集市,持續一個月。他會

用糧食蜂蜜換取異鄉來的物品,這里能聽到各種語言,還能看到雜技表演。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所學回答:

(1)“中世紀比我們所以為的更明亮些——《中世紀人》”

你是否能從上述生活片段中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

(2)“他們幾乎一生從未走出森林環抱的生活圈——《中世紀的歐洲文明》”

從生產、生活兩方面分析,你認為他們是否有必要走出圈子?

【設計意圖】問題1讓學生認識“真實的中世紀”,而不僅僅是“黑暗的中

世紀”,問題2是對整個故事的總結,讓學生認識到莊園從生產、生活乃至精神

文化等方面都能實現自給自足。

【教師總結】對于西歐莊園而言,自給自足的經濟狀態,保障了莊園作為獨

立社會組織的立足根基。對于整個歐洲而言,我們關注兩個數字一一中世紀的歐

洲農村人口占了全體人口“百分之八九十”,而莊園每年產品的“三分之二”繳

納給國王,莊園保障了整個歐洲封建社會的經濟供給,是中世紀歐洲的社會經濟

基礎。

過渡:自給自足實現了莊園乃至歐洲在封建社會中的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

自治則保障了莊園秩序與管理的有序開展。我們來了解莊園的另一身份一一依法

而行的“自治組織”。

三、依法而行的“自治組織”

1、“別樣”的法庭

【史料探究】

如圖10:觀察圖片并回答一下問題。

(1)圖中法庭的地點在哪里?

(2)圖中場景與今天法院審判有何不同?

(3)從服飾推測圖中法庭主持人的身份。

圖10:1478年瑞士盧塞恩州

舒普法姆村在菩提樹下大會

【預設答案】圖中法庭地點在菩提樹下,法庭場景并不規范,根據以上觀察

引申至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法庭具

有工作地點、人員、時間不固定性。

2、“瑣碎”的案件

【史料探究】

約翰抱怨查理帶著牛、馬和豬經過時踐踏了自己的麥田,造成24捆麥

子的損失;休的牲畜在莊園主的園林里被抓住,因此接受罰款;羅格辯解自己和

家人沒有殺死過尼古拉斯的孔雀;7人沒有前來洗莊園主的羊,要被罰款;威廉

因未能很好為莊園主耕地要被罰款;馬丁傷害了佩肯,要被罰款;吉爾伯克的兒

子為獲得娶妻資格而付費;萊根希爾德沒有獲得許可而結婚要被罰款。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回答:

(1)材料中提及的案件涉及哪些方面?

(2)這些案件需要處理哪些人的關系?

【設計意圖】了解法庭審判關于民事糾紛、刑事犯罪、婚喪嫁娶等各方面,

處理佃戶之間、佃戶與領主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法庭在維護莊園日常生活秩

序中的重要作用。

3、“嚴格”的村規

(1)1407年在亨廷頓郡威斯托莊園,村民們在村法中規定“溝渠必須在一個月

內清理干凈,否則處以24便士的罰款,其中12便士交給領主,12便士交給教

堂。”

(2)亨廷頓郡埃爾頓莊園,“經領主和佃農們一致同意作出規定,今后白天或

夜晚,任何人都不允許玩投幣賭博,也不能玩其他非法游戲,否則處以6先令8

便士罰款,一半用于教堂建筑,另一半交給領主。”

(3)1303年貝德福郡考格雷村村法規定:“經領主和村中所有佃農的同意制定

出此項村法:定居在那里的人,誰都不準拔刀相向或揮舞棍棒,否則處以40便

士的罰款,女人們栗關注自己的舌頭,不要誹謗或爭吵,否則處以12便士的罰

7JVVO

(4)諾夫克郡某村”由領主和全體佃農一致同意,為他們自己,也為子孫后代

制定村法領主的羊不能在佃農們的耕地上放牧,而應該保留給佃農們使

用,以維持和放養他們自己的牲畜。”

——《由公共同意制定的村法》《15世紀英格蘭的莊園法庭和教區法庭:村法

研究》

問題探究一一根據材料回答:

(1)莊園法庭審判事件的依據是什么?這說明莊園法庭除了具有審判管理

權,還具有什么法律權利?(2)法庭處罰手段是什么?是否能起到有效作用?

(3)第四條村規與前三條有何不同,說明其作用。(4)通過村規制定,如何理

解莊園法庭“權威性”與“民主性”并存。(5)對莊園生產秩序、生活運行、

民風民俗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

【設計意圖】此部分關于“村規”探究,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法庭審判的依

據;二是有效管理莊園生活,不僅維護領主利益同時也對領主特權有一定限制,

引導進步生活方式,體現依法而治的時代進步性;三是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莊園作

為政治組織和社會組織的運行單元。

【結語】中世紀社會的本質是農業社會,西歐莊園毋庸置疑成為這一農

業社會的經濟奠基,莊園的生活曾生動演繹明亮了整個中世紀,莊園的自治是質

樸民主啟蒙的開化,而莊園的消失卻孕育了城市的興起,開啟了另一個嶄新的時

代。

八、板書設計

r—封臣而來的獨立王國-----------------------------------------------

西

歐工.自營地一?

土地—1俗U1J歐洲封建社會

—因地而生的經濟社會L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