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_第1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_第2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_第3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_第4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13篇數學考試昨天,數學考試,我考了95分。錯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題。填空那題老師在考試前給我們復習過,我沒有認真背,認真記,一邊背一邊在想其他的事情,一點也沒記住。因此,在考試時,我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就漫不經心地寫了個“數的大小”。那道文字題,是我沒看清題意,把“×”寫成“÷”,就錯了??嫉眠@樣的分數,第1題因為考試態度不端正,第2題因為我沒有認真復習。我以后一定做到這兩點,但也不能粗心。老師,我每次考試都得不到滿意的成績。自從上了趣味數學以后,我就懂得了學數學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別人的答案是沒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認真聽講,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買藥的故事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小的蛋前幾天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道應用題,這題中說世界上最大的鳥蛋是鴕鳥蛋,它的蛋有1300克。那最小的蛋有多重呢?我在心里打了個問號。經過我上網、翻書百般途徑,終于在《中國少年百科全書》上找到了答案:最小的蛋是蜂鳥蛋,蜂鳥媽媽每次產蛋2~1枚,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0.5克,大約200個蜂鳥蛋才有一個雞蛋那么大,小蜂鳥生活約20天后,就能飛出鳥窩覓食,開始獨立的野外生活了。多么有趣的知識呀,這真既能學習,又能增長課外知識,真是兩全其美。我的錯題本我的數學測驗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學問我有沒有什么竅門,我告訴他們,我有一個“改錯本”,它幫了我的大忙。過去,作業本或測驗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只看老師打的等級或分數,從來不考慮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么改正?結果每次測驗,不是這兒錯點兒,就是那兒錯點兒,總是得不到滿分。有一次,我的數學老師對我說:“我們學習知識要真正學懂知識,不能只看等級和分數,題目做錯了,應該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建議你們每人都準備一個改錯本,把錯題的類型抄下來,找出錯誤的原因,并且認真訂正?!睆拇艘院螅揖蜏蕚淞艘粋€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上三個字“改錯本”。每當作業本和試卷發下來時,我總是認真分析,并把錯題抄在“改錯本”上,仔細分析錯誤原因,在錯的地方用紅筆標上記號,并認真訂正。例如,我在學習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的“改錯本”上是這樣記錄的。六年級數學日記大全300字時間:2013-05-0407:30來源:好詞好句網作者:西海點擊:38625次646該內容對我有幫助更多88篇一:關于分數的學習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篇二:我的數學小實驗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篇三:有趣的二十四點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钡谝惠?,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F在是1比1平了?!睋P文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钡谌睾系搅耍矣殖榱怂膹埮啤?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蔽铱粗堑靡獾臉幼?,無計可施。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篇四:我的發現同學們,在你們的數學學習中是否和我一樣,有一些不經意的發現?現在我就來介紹我的幾個發現。如果要你算一個多位數乘5,你是不是準備列豎式?我卻可以口算,因為我發現一個小訣竅。想知道嗎?讓我來告訴你:算48532×5的積,先找到這個數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會口算嗎?242660這就是48532×5的積了。知道為什么嗎?我把原來的數先擴大10倍,再縮小2倍,是不是相當于擴大5倍呀?你掌握這個小竅門了嗎?同樣的發現我還有:一個數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為什么?)一個數乘15呢?用剛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經想到了吧,再擴大10倍就好了!我還發現一個多位數,末兩位符合這個要求:十位上十奇數,個位上是5,用它乘5,積的末兩位肯定是75。我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多位數的個位與5相乘得25,積的個位是5,向十位進2,而十位的奇數與5相乘的到的是幾十五,這個5應該和個位進上來的5相加寫在十位上,所以這個積的十位上肯定是7,個位上肯定是5。同樣的道理,你不難推出,一個多位數十位上是偶數,個位上是5,它與5相乘,積的末兩位肯定是25。這個發現能用我前面所說的一個數乘5的巧妙算法來解釋嗎?想想看,它們是一致的,因為這個數擴大10倍后,末兩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數1,與50合起來150÷2=75是末兩位上的數字,也可能百位上沒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兩位上的數字。同學們,我的這個小發現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這是我自己動腦筋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偉大的發現不是由這點點滴滴組成的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的人吧!篇五:地瓜用處多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現在是地瓜收獲的季節”,然后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我說:“收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媽媽說:“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5/50×100%=0.1×100%=10%500×10%=50(千克)我算完了,對媽媽說:“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蔽液闷娴貑枊寢專骸斑@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我算了算:10÷0.4=25(次)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眿寢屨f:“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逼呵山鈳缀坞y題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篇七:談談對零的認識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題,你應該考慮零。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么數(“0”除外)都得零。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于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后開家長會,老師那里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零是豐富的。我認為零在題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題時應考慮零。零在不同的場合也能使人的情緒改變。它是美妙而又豐富的。篇八:對0的認識0是一個奇妙的數字,又是一個中學生經常遇見的“老朋友”了,計算,概念,都要遇見。首先,0表示什么也沒有,簡直可稱得上是數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個奇怪的數字,放在體積、面積、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單位里面,都表示沒有,以表示時間、一個人的年齡、賽跑的剛開始、起點。在數學王國數字庫自然數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當然是最小的。沒有0,便沒有一毓的自然數,因為0是自然數的起點。在計算里,0乘以任何一個數,包括負數、分數、0都,0的絕對值也等于0,在有理數中,它的絕對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個數都,0加上一個數,仍得那個數,如:0+1=1,0+1.8375=1.8375。0減去一個數,得那個數的相反數,如:0-1=-1,0-87=-87。在數軸中,0為原點,也為邊界線,把正負兩大數分開,0為什么奇妙呢?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只是一個整數,當0和正數在一起時,叫非負數,和負數在一起時,叫非正數,數軸上,0又為我們判斷正負數大小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右邊為正數,左邊為負數,右邊的數始終比左邊大,說明正數大于負數,0大于負數,卻小于正數。在幾何中,0度角表示一條射線,它并沒有角,也沒有度數,0平方米,表示沒有面積,0米長,表示沒有高度。0斤重,表示沒有質量,0立方米,表示沒有體積。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國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國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篇九:一道數學題中午時分,我吃完了午飯,閑著沒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題庫》的書。翻開負數的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講解,又翻到了習題部分去做習題。我先看了一下習題,內容雖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這也叫做《尖子生題庫》呀,這么容易,我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對?!庇谑?,我開始做題了,填空題,判斷題,我不一會兒就作了兩頁。到應用題了,我以為會難一些便認真地看了題,一點兒也不難,刷刷,兩三下我就寫得只剩下一道應用題了。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題容易容易,不對,不是已經給了速度嗎?那這個“+15”和“—15”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我思來想去,這簡直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啊,我又看了看題,還是不會。這時,我想到了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個公式,好像對于這道題剛好對上。我便急忙去把我買的所有關于數學的工具書都翻了出來,找呀找,怎么沒有呢?我明明在書上看到這一個公式的,怎么會找不到。事實就是事實,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時,為什么用200除以35呢?這時行程問題中的,我便拿起《小學畢業總復習》這本書,翻到有關于行程問題的這一頁,里面有一個公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這些加十五和減十五是加減法而不是正負號。數學題真是需要認真的讀和仔細的去理解呀!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復雜,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不能小看它。篇十:舊方法解決新題型“冬冬,快去做張數學試卷!明天就要考試了,你還不緊不慢的,真不自覺?!眿寢層謬Z叨了起來,我也只好惟命是從,乖乖地去做試卷了。我拿起筆,飛一般地寫起了試卷,可做到了一題,我手中的筆停住了。這一題的題目是這樣的:3輛卡車要將910噸水泥運到某工地去,已知第一輛比第二輛多運30噸,第三輛比第二輛少運20噸。3輛卡車各運多少噸?這種題目可是有點兒棘手啊。和以前我們做過的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的類型的題目可不一樣,以前都是只有兩個數要求,可這一次要求三個數。我想了很久,終于是豁然開朗,知道該怎么做了。其實,做這種題的方法和以前做過的也一樣,只不過是換個形式罷了。于是,我便做了起來。因為不知道第一輛卡車運水泥多少噸,所以先算第二輛的,用“910-30+20=900(噸)”第一輛卡車比第二輛卡車多運30噸水泥,所以要減去30噸,第三輛卡車比第二輛卡車少運20噸水泥,所以要加上20噸,算出三輛卡車如果全是第二輛卡車運水泥的噸數共運多少噸,再用“900÷3=300(噸)”算出第二輛卡車運水泥多少噸。由于題目中說了第一輛卡車比第二輛多運水泥30噸,第三輛卡車比第二輛少運20噸,我們就可以直接用“300+30=330(噸)”算出第一輛卡車運水泥多少噸;用“300-20=280(噸)”算出第三輛卡車運水泥多少噸。就這樣,我把這一題的答案輕輕松松地算了出來。自從做出了這一題后,我總結出了一個道理——數學是活的,是瞬息萬變的,有些新的題型都不過是把舊的題型換個形式或說法而已,我們只有跟著它變,用已經學會的舊方法來解決新的題型,才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數學的奧秘,在數學王國中不斷地進步。篇十一:數學題目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斘壹钡米ザ鷵先H,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篇十二:難題今天晚自習的時候,我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拿出一本課外書做起來,沒想到上面的一道題卻難住了我。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牧場長滿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勻的生長,這片牧場可供八頭牛吃10天,可供6頭牛吃20天,可供多少頭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我就胡亂的翻弄著桌上的一本數學課外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本書上居然有一道題和這道題類似,下面還有關于這道題的解析。于是,我就對照著解析仔細思考起來。原來這個問題叫:“牛頓問題”,這道題最初是牛頓提出來的,因此而得名。根據這道題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題。下面我在此講解一下:由于這片草地草的數量每天都在變化,關鍵應找不變量——原有的草的數量,總的草量可以分為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得草,新長的草雖然在變,但由于是均勻生長,因兒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量是不變的。假設一頭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頭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和原來的草全吃光,6頭牛20天就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