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_第1頁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_第2頁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_第3頁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_第4頁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骨痹)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66膝關節解剖膝關節: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前方髕骨組成,關節又由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組成。關節囊寬敞而松弛韌帶發達,其中,位于關節囊前臂髕韌帶尤為強大。在關節囊內,有膝交叉韌帶和關節半月板。膝交叉韌帶連接股骨和脛骨,分前交叉韌帶和后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可阻止脛骨向前移位;后交叉韌帶可限制脛骨向后移位。關節半月板,由纖維軟骨組成,共有兩塊。內側半月板成C形;外側半月板呈O形。內外側半月板分別位于股骨和脛骨同名髁之間。半月板上面微凸,下面平坦,可使股、脛兩骨關節面更為適應。從而增強關節靈活性和穩固性。半月板本質上是一個軟骨組織,但它是纖維軟骨,不一樣于關節軟骨,關節軟骨是透明軟骨,是自然界中摩擦系數最小物質,關節囊和軟骨分泌關節液,降低關節活動磨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66膝關節解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6/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7/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8/66骨性關節炎(OA)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是一個因為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引發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板病變,繼而造成關節癥狀和體征一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易受累關節有膝關節、髖關節、脊柱、手等,其中膝關節炎占41%。

概述—定義膝關節骨性關節炎9/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定義二、發病病因、病機三、臨床表現四、診療治療五、預防調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0/66一、概述—定義膝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它是一個從軟骨退行性變開始而累及骨質、滑膜等關節結構慢性損傷性疾病,伴隨修復通常有炎癥過程,故稱之為骨性關節炎。該病是引發中老年人關節疼痛和關節功效障礙(包含關節畸形)常見疾病。即通常我們所說骨刺、骨質增生、羅圈腿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1/66一、概述--定義痹癥是因為風、寒、濕、熱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造成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脹、變行等癥狀一個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2/66二、病因膝關節骨關節炎外傷、骨折、脫臼等

。老年人長久活動,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骨刺形成,多見于體力勞動者,體型肥胖者,通常進展遲緩。繼發性原發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3/66原發性原因1、年紀2、體重3、氣候4、性別、女多于男5、飲食、生活習慣6.遺傳7、藥品(皮質醇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4/66繼發性原因

挫傷

拉傷

扭傷

骨折脫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5/66關節基本結構:關節面、關節軟骨、關節腔、關節囊關節軟骨:厚度約為2-7mm軟骨表面光滑,摩擦系數很小,故有利于關節活動。二、病因和發病機制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6/66關鍵原因:伴隨年紀增加及關節超負荷使用和磨損,黏多糖不停從關節中流失,合成黏多糖能力不停減弱。二、病因和發病機制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7/66正常軟骨軟骨局部變軟、糜爛、變薄脫落邊緣出現骨刺不停流失繼續流失二、病因和發病機制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8/66滑膜各種炎性反應、增生和表面滲出。關節囊增厚和粘連。關節軟骨軟化、撕裂、磨損。骨贅形成。病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9/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0/661.疼痛依據疼痛程度從輕微到嚴重可分為五度:1度:不痛2度:輕度3度:中度4度:重度5度:猛烈多數患者膝痛屬于輕度和中度,多為鈍痛,伴沉重感、酸脹感,淤滯感,活動不適。三、臨床表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1/66疼痛特點

無痛

活動痛

負重痛主動活動痛靜止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2/66三、臨床表現2.腫脹:部分患者關節腫脹,并重復發作。3.畸形:膝關節可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關節骨緣增大。有些患者不能完全伸直膝關節,嚴重者則膝關節呈屈曲攣縮畸形。4.功效障礙運動節律異常:打軟腿、彈響聲、絞鎖癥。運動能力減弱:關節僵硬、不穩、屈伸受限、步行能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3/66四、辨證與診療診療關鍵點病史癥狀體征影像學檢驗試驗室檢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4/66膝關節OA診療標準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1.近1個月內重復膝關節疼痛,活動功效減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5/66浮髕試驗患肢伸直,醫生一手虎口對著髕骨上方,手掌壓在髕上囊,使液體流入關節腔,另一手食指以垂直方向按壓髕骨,若感覺髕骨浮動,并有撞擊股骨髁部感覺,即為陽性征,表明關節內有積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6/66麥氏試驗患者仰臥,醫生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別摸住膝關節內、外側關節間隙,先使膝關節極度屈曲,然后將小腿內收,外旋,并逐步伸直膝關節,此時內側膝關節疼痛或有彈響,說明內側半月板損傷。反之使小腿外展、內旋,逐步伸直膝關節,如有外側膝關節疼痛或彈響,說明外側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7/66抽屜試驗患者仰臥,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醫者雙手握小腿上端將其向前和向后重復拉推。正常時無活動,如向前滑動,提醒前交叉韌帶損傷;向后滑動,則表示后交叉韌帶損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8/66側方加壓試驗患者取仰臥位,膝關節伸直,醫師一手握住踝關節向外側推抬,另一手置于膝關節外上方向內側推壓,使內側副韌帶擔心度增加,如膝關節內側疼痛為陽性,提醒內側副韌帶損傷,如向相反方向加壓,外側膝關節疼痛,提醒外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9/66研磨試驗本試驗是判別側副韌帶損傷與半月板破裂方法。患者俯臥,髖關節伸直,患膝屈曲90°,醫者將其大腿固定,用雙手握住患足,擠壓膝關節,并旋轉小腿,引發疼痛者為陽性,提醒半月板損傷;反之,將小腿提起,使膝關節間隙增寬,并旋轉小腿,如引發疼痛,則為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0/66影像學檢驗方法X線平片CT檢驗MR檢驗關節造影、關節鏡檢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1/66關節腫脹關節破壞關節退行性變關節強直影像學表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2/66關節腫脹T1WIT2WI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3/66關節破壞—神經性關節炎所致關節破壞和周圍軟組織骨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4/66關節破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5/66關節退行性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6/66纖維性強直骨性強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7/66X線檢驗基本特征1.關節間隙變窄成人膝關節間隙為4mm,小于3mm即為關節間隙狹窄,60歲以上老人膝關節間隙為3mm,小于2mm為關節間隙狹窄。2.軟骨下骨板硬化軟骨下骨板致密、硬化,負重軟骨下骨質內可見囊性改變。3.骨贅形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8/6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9/66軟骨下骨板硬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0/66關節軟骨改變

軟骨水腫軟骨囊性變軟骨變薄、磨損軟骨破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1/66小囊狀缺損層次含糊,表面毛糙局部全層缺失彌漫性變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2/66T1/SPIR/3D/FFE關節軟骨三維重建圖像直觀顯示缺失區域髕骨關節軟骨局部全層缺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3/66試驗室檢驗全身情況多屬正常。關節滑液分析也正常,清楚、淡黃、粘稠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00以內,偶然能夠到達幾千,主要是單核細胞,偶然見黏蛋白凝塊堅實,有時可見紅細胞、軟骨和纖維碎屑。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4/66判別診療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在韌帶損傷部位有固定壓痛,常在韌帶上下附著點或中部,膝關節呈半屈曲位,活動關節受限,側方擠壓試驗陽性。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外傷史,傷后關節疼痛、腫脹,有彈響和絞鎖現象,膝內外間隙壓痛,慢性期股四頭肌萎縮,以股四頭肌內側尤為顯著,麥氏試驗和研磨試驗陽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5/661.非手術治療2.手術治療目標:減輕或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恢復或維持關節功效,改進生活質量。五、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6/66非手術治療1.病人教育與咨詢應勉勵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運動形式,防止一些不適當、可能加重關節退變活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7/662.適當休息和有益鍛煉在病情允許范圍內工作和生活,不可使受累關節過分負重、受潮、受涼,過于勞累,并防止久坐、久站,不應使膝關節處于某一體位長久不動,應適當活動膝關節。適當鍛煉,如游泳、散步、腳踏車,仰臥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訓練,不負重位關節屈伸活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8/663.減輕或消除關節勞損原因堅持多乘車(包含騎自行車)少走路,尤其少上下臺階及走不平路。肥胖病人應節制飲食,減輕體重。女性病人應降低穿著高跟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9/66手法治療中醫推拿手法松解治療,改進膝關節功效,表達了中醫骨傷“動靜結合,筋骨并重”治療標準,安全、可靠、無創、有效,所以在臨床應用中優勢顯著。治則:活血舒筋通絡,滑利關節。取穴:陽陵泉、陰陵泉、膝眼、鶴頂、筑賓、委中、承山、絕骨、膝陽關、血海、足三里。手法:點揉法、點按法、拿法、揉法、?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0/66物理療法(1)TDP照射,日一次,每次30分鐘。(2)中藥熏藥治療,日一次,每次30分鐘。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1/66物理療法(3)微波治療,日一次,每次30分鐘。(4)中藥塌漬治療,日一次,每次30分鐘。(5)中醫定向透藥治療,日一次,每次30分鐘。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2/66注射療法分局部痛點注射和關節腔內注射兩種,均應嚴格消毒,定位準確。注射療法特點是藥品直接抵達病灶局部,能夠消除炎癥刺激,阻斷病理反射發生和發展,消除炎癥滲出、增生、腫脹,緩解肌肉擔心或肌痙攣,改進局部血液循環,阻止原發和激發疼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3/66藥品治療1、靜脈給藥:甘露醇注射液、β—七葉皂苷鈉針、氯諾昔康針劑,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等。2、口服藥品:非甾體類藥:布洛芬、扶他林、芬必得、美洛昔康分散片、附桂骨痛顆粒、鹽酸氨基葡萄糖、水蛭逐瘀膠囊。3.外用:膏藥類、軟膏類、敷貼類、噴霧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4/66其它療法1、針刺治療:依情選取普通針刺或電針主穴:膝眼、膝陽關、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2、灸法治療:依據病情選取盤旋灸、溫灸器灸、隔物灸或鋪灸法等3.牽引療法:常采取仰臥位牽引法,可從8千克開始,最重不宜超出15千克,每次20—30分鐘,10—15次為一療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5/66中醫辨證論治1.風寒濕痹型:關節酸痛、腫脹,關節屈伸不利且往往包括雙側膝關節,痛無定處,舌質淡,苔薄白,脈浮。治法: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方藥:防己黃芪湯合防風湯加減。防風、防己、黃芪、羌活、獨活、桂枝、秦艽、當歸、川芎、木香、乳香、甘草。2.風濕熱痹型:關節紅腫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得冷則舒,可有皮下結節或紅斑,常伴發燒、惡風口渴,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疏風,除濕止痛方藥:大秦艽湯加減。秦艽、當歸、甘草、羌活、防風、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獨活、黃芩、生地、白術、細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6/66

中醫辨證論治3.瘀血閉阻型:患者肌肉關節刺痛,固定不移,關節肌膚紫暗、腫脹,按之較硬,肢體頑麻、重著,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有硬結、瘀斑,舌苔白膩,脈弦澀。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方藥:身痛逐瘀湯加減。桃仁、紅花、當歸、五靈脂、地龍、川芎、沒藥、香附、羌活、秦艽、牛膝、甘草。4.肝腎虧虛型:關節屈伸不利日久,肌肉瘦削,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沉細弱或細數。治法:滋補肝腎,強壯筋骨。方藥:腎氣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肉桂、懷牛膝、仙靈脾、土元、地龍、炙甘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7/662.手術治療方法骨贅切除術游離體摘除術半月板切除術滑膜切除術關節軟骨成形術關節清理術截骨術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關節鏡手術及關節沖洗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8/66關節置換術:適合用于連續中重度疼痛,活動受限,X線證實關節損壞顯著者,原發性關節炎年紀相對較大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9/66六、預防調護1、盡可能防止身體肥胖。2、注意走路和勞動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3、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后再參加猛烈運動。5、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高度。6.天氣嚴寒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預防膝關節受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60/66六、預防調護7、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人,既要防止膝關節過分疲勞,又要進行適當功效鍛煉。8、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預防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加好地進行鈣質代謝,減輕關節炎癥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61/66七、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認識誤區誤區1:骨關節病是因為缺乏鍛煉、血脈不通引發,所以加強鍛煉,多做運動對治療骨關節病有益。成年人骨與軟骨結構已經基本固定,這些骨與軟骨都有一定使用壽命,當關節退變到達一定程度時,人就會感到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等不適。在臨床中,經常能夠看到一些興趣體育運動老年朋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