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天津大港第八中學高三化學期末試卷含
解析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
1.(9分)甲醇可以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反應方程式如下:
CH3OH(g)+H2O(g)=;CO2(g)+3H2(g)AH>0
(1)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H30H(g)和3mol
H2O(g),20s后,測得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1.2倍,則用甲醇表示該反應的
速率為o
(2)判斷(1)中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填序號)o
(DV?:(CH3OH)=V,K(CO2)
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③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④CH30H、H2O、CO2、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
(3)下圖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動的活塞,關閉K,在相同溫度時,向A容器中充入
1molCH30H(g)和2molH2(X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0H(g)和2.4mol
H2O(g),兩容器分別發(fā)生上述反應。已知起始時容器A和B的體積均為aL。試回
答:
①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B的體積為1.5“L,容器B中CH3OH的轉化率為
:A、B兩容器中H20(g)的體積百分含量的大小關系為:BA(填
②若打開K,一段時間后重新達到平衡,容器B的體積為L(連通管中氣
體體積忽略不計,且不考慮溫度的影響)。
參考答案:
(1)0.01mol/(L-s)(2)③④⑶①75%<②1.75“
略
2.用固體樣品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經過稱量、溶解、轉移溶液、定容等操
作。下列圖示對應的操作規(guī)范的是
D訪
3.如下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置于光亮處,將滴管內的水擠入集氣瓶
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集氣瓶內氣體是
①CO、02②C12、CH4③NO2、02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參考答案:
D
略
4.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數為0.5NA
B.50mLi8.4molL1硫酸與足量銅微熱反應,生成SO2分子數為0.46NA
C.常溫下,4.4g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數約為0.3A/A
D.足量的鋅與一定量濃硫酸反應,放出2.24L氣體時,轉移電子數為0.2M\
參考答案:
C
略
5.二氧化硒(SeCh)是一種氧化劑,其被還原后的單質硒可能成為環(huán)境污染物,通過與濃
HNC>3或濃H2so4反應生成SeO2以回收Se.在回收過程中涉及如下化學反應:
①SeO2+4KI+4HNO3=Se+2L+4KNO3+2H2。;②Se+2H2s0」(濃)=2SO2T+SeO2+2H2O;
③Se+4HNO3(濃)=SeO2+4NO2T+2H2O.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SeO2、H2SO4(濃)、I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2sO4(濃)>SeO2>I2
B.反應①中Se是氧化產物,L是還原產物
C.反應①中生成0.6molL,轉移的電子數目為2.4NA
D.反應②、③中等量的Se消耗濃H2sCU和濃HNC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參考答案:
A
【考點】氧化還原反應.
【分析】反應①SeCh+4KI+4HNO3=Se+2L+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
原,I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反應②Se+2H2s04(濃)=2SChT+SeO2+2H2O中,Se元
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S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根據在同一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
于氧化產物氧化性判斷氧化性強弱,結合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計算轉移電子數目.
【解答】解:A.在同一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氧化性,則根據①可知氧化
性:SeO2>l2,②中氧化性:H2s04(濃)>SeO2,則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2s。4
(濃)>SeCh>l2,故A正確;
B.反應①SeO2+4KI+4HNO3=Se+2k+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I
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則Se是還原產物,h是氧化產物,故B錯誤;
C.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可知,反應①中每有OSmolb生成,轉移的電子數目應為0.6molx2x
(1-0)XNA=1.2NA,故C錯誤;
D.由反應可知,設Se均為ImoL由反應②、③可知等量的Se消耗濃H2s04和濃HN(h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4=1:2,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
鍵,側重氧化還原反應基本概念及轉移電子的考查,注意氧化性比較的規(guī)律,題目難度不
大.
6.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強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K\SO尸、OH'B.Na\K\Cl\HCOJ
22
C.Na'、Cu\CO/,Br'D.Na\Mg\N03\Cl'
參考答案:
D
試題分析:A.OH與強酸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B.HCOJ與強酸溶
液中的氫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Cu2\(XV.之間發(fā)生反應,
C0「與強酸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Na\Mg2\NOJ、C「離子之間
不反應,且都不與強酸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D正確;故選D.
7.一定條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0(g)+CO2(g)+2H2O(g)574kJmor1
②CH4(g)+4NO(g)=2N2(g)+CO2(g)+2H?O(g)zlH=—1160kJmol1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1
A.CH4(g)+2NO2(g)=N2(g)+C02(g)+2H2O(1);867kJmol
B.若0.2molCH4還原NO2至N2,在上述條件下放出的熱量為173.4kJ
C.CH4催化還原NOx為N2的過程中,若x=1.6,則轉移的電子為3.2mol
D.若用標準狀況下2.24L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為1.6mol
參考答案:
B
略
8.根據熱化學方程式:S(s)+02(g)=SO2(g);△H=-297.23Kj/moL分析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A.S(g)+02(g)=SO2(g);△H=-Q,Q的值大于297.23Kj/mol
B.S(g)+02(g)=SO2(g);△H=-Q,Q的值小于297.23Kj/mol
C.ImolSO2的鍵能總和等于ImolS和lmolC)2的鍵能總和
D.ImolSO2的鍵能總和小于ImolS和lmolO2的鍵能總和
參考答案:
A
略
9.現有MgO和Fea。」的混合物7.6g,向其中加入Imol?廣的HzSO,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
應,若將15.2g該混合物用足量CO還原,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
A.13.6gB.12gC.6gD.3.2g
參考答案:
B
【知識點】計算
解析:根據MgO和Fe:。」的化學式知混合物與硫酸反應生成的鹽的化學式為MgSO」和
Fe3(S0i)4,即n(0)=n(SOi)=0.ImoL則7.6g混合物含0:0.Imol,為1.6g,金屬元素
質量為6g,因此15.2g該混合物用足量CO還原,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
2X6g=12g,選B。
【思路點撥】根據化學式特點得出n(0)=n(S04),混合物用足量CO還原得到金屬單
質。
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用稀氫氧化鈉吸收氯氣:20H-+Cl2=Cr+C10+H20
B.用濃鹽酸與MnOz反應制取少量氯氣:MnO2+2H'+2C「4=MrT+C12t+40
C.向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HC(V+0II^=C02t+H20
D.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鋁表面的氧化膜:A1(OI1);,+OH=[A1(OH).,]~
參考答案:
A
略
11.下列敘述不正確()
A.硝酸銀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是因為硝酸銀見光易分解
B.乙醇的沸點比甲醛(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間能形成
氫鍵
C.反應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進行,是因為AgBr比
AgCl更難溶于水
I).常溫下濃硫酸可貯存于鐵制或鋁制容器中,說明常溫下鐵和鋁與濃硫酸
不反應
參考答案:
答案:D
12.下列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A.圖①表示體積和PH值均相同的稀硫酸和醋酸,和足量的鎂反應生成也量的關系
B.圖②表示向氨水中滴加醋酸,溶液導電性變化的關系
C.圖③表示2S0Kg)+0z(g)2sOKg)反應中,SO?和0?反應速率大小關系
D.圖④表示向H2s中通入Cb時,溶液的pH大小變化關系
參考答案:
C
A、圖①生成氫氣的量相等,所以鎂完全反應,醋酸過量,錯誤;B、向氨水中滴加醋酸,
生成強電解質醋酸鏤,開始階段溶液的導電性增強,錯誤;C、SO?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2so2+O22S0;t,所以V(S02):V(0J=2:1,正確;D、Ch與H2s反應生成S和
HC1,弱酸轉化為強酸,pH減小,錯誤。
13.化學平衡常數(K)、電離常數(Ka、Kb)、溶度積常數(Ksp)等常數是表
示、判斷物質性質的重要常數,下列關于這些常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化學平衡常數的大小與溫度、濃度、壓強有關,與催化劑無關
B.Ka(HCN)<Ka(CH3coOH)說明相同物質的量濃度時,氫氟酸的酸性比醋酸強
C.向氯化鋼溶液中加入同濃度的碳酸鈉和硫酸鈉溶液,先產生BaS04沉淀,則
Ksp(BaSO4)>Ksp(BaCOs)
D.當溫度升高時;弱酸、弱堿的電離常數(Ka、Kb)變大
參考答案:
D
略
14.下列四組實驗中現象或結論不正確的是
-0.2mol?IT法化伸
溶液溶液
?0垃
余即儂度
斑點有劃口的鍍鑄鐵
儕
相示一
CD
序號實驗現象結論
升溫,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
A熱水中平衡球顏色比冷水中深
移動
起始時產生氣泡速率HC1>
B醋酸是弱電解質
CH3COOH
溶液顏色由黃變橙,且30秒內不
C已達滴定終點
變色
D劃口處有藍色沉淀鐵發(fā)生了析氫腐蝕
參考答案:
D
略
1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Na2co3、NaHCCh固體都能發(fā)生分解
B.Fe(OH)3膠體無色、透明,能發(fā)生丁達爾現象
C.氏、SO2、CO2三種氣體都可用濃硫酸干燥
D.SiCh既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能和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
參考答案:
C
【考點】鈉的重要化合物;膠體的重要性質;硅和二氧化硅;氣體的凈化和干燥.
【分析】A、碳酸鈉加熱不能分解;
B、氫氧化鐵膠體為紅褐色液體;
C、氫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濃硫酸不反應,可以做氣體的干燥劑;
D、二氧化硅和氫氟酸反應是二氧化硅的特殊性質,兩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堿都反應的氧化
物;
【解答】解:A、碳酸鈉加熱不能分解,碳酸氫鈉受熱分解,A錯誤;
B、氫氧化鐵膠體為紅褐色液體,透明,能發(fā)生丁達爾現象,故B錯誤;
C、氫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濃硫酸不反應,可以做氣體的干燥劑,H2、SO?、CO?三
種氣體都可用濃硫酸干燥,故C正確;
D、二氧化硅和氫氟酸反應是二氧化硅的特殊性質,兩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堿都反應的氧化
物,二氧化硅屬于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分析,酸性氧化物概念理解應用,氣體干燥的原理分析,掌
握基礎是關鍵,題目較簡單.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
16.(10分)S2c12是一種金黃色易揮發(fā)的液體(熔點:-76C,沸點:138C),具
有強烈的窒息性,且易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H2S、SO2、H2s03、H2s04等物
質。人們使用它作橡膠硫化劑,使橡膠硫化,改變生橡膠熱發(fā)粘冷變硬的不良性
能。
在熔融的硫中通以氯氣即可生成S2c12。下圖是實驗室用S和C12制備S2C12的裝置
(夾持裝置、加熱裝置均已略去)。
⑴已知S2c12分子結構與H2O2相似,請寫出S2C12的電子式o
⑵裝置a中應放試劑為,其作用為;裝置c為何水平放
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d的名稱是,它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該實驗的操作順序應為(用序號表示)
①加熱裝置C②通入C12③通冷凝水④停止通C12⑤停止加熱裝置C
⑷圖中f裝置中應放置的試劑為,其作用為O
參考答案:
(10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D:C1:S:S:C1:
⑵濃H2s04干燥C12防止熔融的硫堵塞導管冷凝管使生成的S2c12冷凝成液
體⑶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⑷堿石灰吸收C12尾氣,防止空氣中的水汽使
S2C12水解
略
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
17.合成氨工業(yè)生產中所用的a—Fe催化劑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鐵、氧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其中Fe?+與Fe?+
物質的量之比為o
(2)當催化劑中Fe2+與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時,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時
鐵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用小數表示,保留2位小
數)。
(3)以Fe2O3為原料制備上述催化劑,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炭粉,發(fā)生如下反應:
2Fe2O3+C-^&4FeO+CO2j為制得這種活性最高的催化劑,應向48()gFe2O3粉
末中加入炭粉的質量為________go
參考答案:
(1)1:1(2)0.72(3)6
略
18.A、B、C、D、E、F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A、D同族,B、C同周
期;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兩倍;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徑最小;C是地
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F不同周期的鄰族元素;E和F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0。
由于上述六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六種化合物如下
表所示:
化合物甲乙丙
各元素原子個數
n(A):n(C)=2:1〃(A):〃(C)=1:1n(B):n(A)=1:4
比
化合物T戊己
各元素原子個數〃(D):〃(B):〃(C)=
n(E):n(F)=1:3〃(B):〃(F)=1:4
比2:1:3
請完成下列問題:(1)乙的電子式:;向含有1mol乙的水溶液中加
入MnO2,該反應中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為molo
(2)D的離子結構示意圖,己的空間構型
(3)8g丙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CO2,放出445kJ的熱量,則丙燃燒的熱化學方
程式為
(4)F的單質與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將丁與戊兩種水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
(DH2O2電子式略1
⑵正四面體
⑶CH/g)+202(g)=C02(g)+2H2O⑴;出--890kJ/mol
(4)CI2+H2O=H+C1+HC10
⑸2AF++3CO32+3H2O=2Al(OH)31+3CO2T
略
19.如圖是碳的正常循環(huán),但由于過度燃燒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研究
和解決二氧化碳捕集、存儲和轉化問題成為當前化學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1)有關碳循環(huá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是光能轉化成化學能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
c.循環(huán)過程有氧化還原反應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2)用釘的配合物作催化劑,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Ch發(fā)生反應:2cCh(g)
=2C0(g)+02(g),該反應的△Ho,(選填:>、<、=).
(3)CO?轉化途徑之一是:利用太陽能或生物質能分解水制H2,然后將H2與CCh轉化為
甲醇或其它的物質.
l
2H2。(1)=2H2(g)+02(g)△H=+571.5kJ?mor
3H2(g)+CO2(g)=CH3OH(1)+H2O(1)△!!=-137.8kJ?mol1
則反應:4H2O(1)+2CO2(g)=2CH30H(1)+302(g)△H=_kJ?mol1
你認為該方法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有:
a.開發(fā)高效光催化劑
b.將光催化制取的氫氣從反應體系中有效分離,并與CO2催化轉化.
c.二氧化碳及水資源的來源供應
(4)用稀氨水噴霧捕集CCh最終可得產品NFLHCCh.在捕集時,氣相中有中間體
NH2COONH4(氨基甲酸鉉)生成.現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鍍置于恒容的密閉真空容
器中,分別在不同溫度下進行反應:NH2COONH4(s)-2NH3(g)+CO2(g).實驗
測得的有關數據見下表.(tI<t2Vt3)
溫度(℃)152535
氣體總濃度
(mol/L)
時間(min)
0000
tl9x10-32.7X10-28.1X10-2
t23x10-24.8X10-29.4x10-2
t33x10-24.8x1029.4xl0-2
氨基甲酸鏈分解反應是反應(“放熱”、"吸熱”).在15℃,此反應的化
學平衡常數為:.
(5)用一種鉀鹽水溶液作電解質,CO2電催化還原為碳氫化合物(其原理見圖).在陰
極上產生乙烯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電源
」銅片鉗片
參考答案:
(1)ac;
(2)>;
(3)+1438.9;ab;
(4)吸熱;4x10?
+
(5)2CO2+12H+12e=CH2=CH2+4H2O.
【考點】碳族元素簡介.
【專題】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
C.化石燃料轉化為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
d.裂解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快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
丙烯;
(2)當△G=Z\H-T?4SV0時,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3)根據蓋斯定律,結合已知熱化學方程式,計算求解;根據所以發(fā)生反應需要的條件
判斷;
(4)根據表中溫度對生產氣體的濃度的影響分析;根據表中數據求出反應NH2coONH」
(s)12NH3(g)+C02(g)的平衡常數,表中數據求出反應NH2co0NH4(s)?2NH3
21
22
(g)+CO2(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efadroxil-13C6-BL-S-578-sup-13-sup-C-sub-6-sub-生命科學試劑-MCE
- 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數字合成基礎(AE)》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晴川學院《理論與實踐(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長征職業(yè)技術學院《案例與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宿州市重點中學數學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通港閘區(qū)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大連海洋大學《全科醫(y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企業(yè)資金流動的審計策略分析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現代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自科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北京理工大附中分校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中考真題】2025年北京市中考數學真題(含解析)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英語試題
- 光伏發(fā)電項目施工方案(安裝)光伏施工方案
- 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 疲勞風險培訓課件
- GB/T 45707-2025皮革鉻鞣鞋面用坯革規(guī)范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考試試卷及答案
- 中職學校教材管理制度
- 海綿城市建設中的BIM技術應用實例
- 高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等教育心理學》真題及解析(2025年)
- (王瑞元版本)運動生理學-課件-3-第三章-血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