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一、選擇題1.[2023江蘇連云港高二期末]羅馬法既包括習慣法,又包括軍伍大會、平民大會等會議的立法以及后來的元老院決議等制定法,還包括能夠迅速適應現實社會發展的裁判官法。法律創制既有對習慣的認可,又有制定成文法的模式,同時還在一定范圍內維持著“法官造法”的模式。這反映出,古代羅馬法()A.協調了貴族與平民的利益 B.彰顯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C.具有較大開放性和靈活性 D.促進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2.[2023江蘇南京高二期末]近代歐洲存在著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成文的法典為表現形式,以民法為典型,以演繹為思維特點;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以歸納為思維特點。據此可推知()A.地理環境影響了法律體系的特點 B.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的延續C.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3.[2023江蘇南通高二期中]在美國某案件中,被告陪審團在分析證據和證詞后做出無罪裁決。雖然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被告殺了人,但又普遍認為判決其無罪釋放是公正的。這里的“公正”是指()A.程序公正 B.無罪推定 C.結果公正 D.遵循先例4.有學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發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從陪審團審判到刑事訴訟確立了諸多原則,如法官中立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原則等。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在于()A.維護公民權利 B.堅持權力制衡 C.遵循民主程序 D.保護私有財產5.[2023山東濟南高二期中]成文法規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案件的判決則是推論出的必然結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設計和建造的機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機械性的。這樣的法律特征最可能屬于()A.羅馬法 B.日耳曼法 C.大陸法系 D.英美法系6.[2023河北衡水高二期中]在《拿破侖法典》頒布后的近100年時間內,歐洲先后有25個國家以該法典為藍本制定本國民法典,如1838年的《丹麥民法典》、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等。這說明《拿破侖法典》()A.推廣到歐洲所有資本主義國家 B.繼承和發揚古羅馬法律精神C.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對歐洲國家的民法影響深遠7.[2023江蘇鹽城高二期末]宗教改革時期,無論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會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締結婚約的規則,給有效婚姻的締結附加了一些條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幾乎成為歐洲社會各界普遍的要求。這表明宗教改革時期()A.階級對立十分嚴重 B.婚姻以尊重倫理為準繩C.新舊教會逐漸合流 D.人性自由受到沉重打擊8.英國有著判例法的傳統,權威法院的司法判決可以成為以后類似案件司法審判的依據。盡管17世紀議會主權原則確立之后,議會制定法呈現不斷增長趨勢,但議會制定法僅僅是“補充而不是取代英國的司法判例”。這表明英國()A.司法機構是國家權力的中心B.司法依據呈現混亂無序狀況C.封建勢力掌控國家權力中心D.議會立法權受司法機構制約9.“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這說明羅馬法()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人人平等10.“基督教的修道院通過抄書、辦學校、建圖書館三種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遺產,并對其成員及周圍地區的居民進行教育,傳播了基督教教義,培養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養的教職人員。”這說明基督教在歐洲()A.控制人們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規范 D.進行宗教迫害11.《羅馬民法大全》規定: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服從主人;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斷自由人的骨頭,則應繳納罰金三百阿司,如為奴隸,則為一百五十阿司。由此可見()A.羅馬法注重維護私有財產B.羅馬法重視法律程序C.羅馬法維護的是奴隸制度D.古代羅馬崇尚自由與平等12.1905年,紐約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時的法律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違憲無效,理由是該法破壞了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契約自由”。該判決結果在20世紀30年代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最終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937年的判例中被推翻。這反映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A.對立法機構的制衡逐漸減弱B.對憲法的解釋受時代背景影響C.逐漸代表底層勞動者的利益D.對案件的審判取決于民意要求二、綜合題13.[2023江蘇蘇州高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羅馬共和國建立后數百年間,平民與貴族間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斗爭的結果便是《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就《十二銅表法》的整體內容而言,涉及的內容廣泛,是一部諸法合體的法典,但私法屬性的民事法典無疑已經占有較為突出的位置。在此后的發展中,尤其是萬民法的形成和推廣,到帝國后期的《查士丁尼法典》,羅馬私法龐大與發達到幾乎遮蔽了羅馬法中其他方面的內容。——摘編自薄振峰《權利的發現——羅馬法中權利概念的萌芽》材料二雖然《法國民法典》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之一,但它絕不是一部激進的革命文獻,而是充斥著對傳統的繼承和妥協。然而這種繼承決非毫無原則的照搬和抄襲,而是有所選擇和發展的。立法者僅僅選擇了他們認為19世紀初的法國需要的那些內容,并且以理性主義的觀念加以編纂。它是資本主義世界最早的民法典……許多國家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這部法典。它被普遍譽為“摧毀了舊社會,開創了一個新社會”的自由資本主義民法的典范。——摘編自王云霞《〈法國民法典〉的時代精神探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馬法的發展特點,并簡析推動其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法國民法典》的影響。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一、選擇題1.[2023江蘇連云港高二期末]羅馬法既包括習慣法,又包括軍伍大會、平民大會等會議的立法以及后來的元老院決議等制定法,還包括能夠迅速適應現實社會發展的裁判官法。法律創制既有對習慣的認可,又有制定成文法的模式,同時還在一定范圍內維持著“法官造法”的模式。這反映出,古代羅馬法()A.協調了貴族與平民的利益 B.彰顯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C.具有較大開放性和靈活性 D.促進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解析]根據材料“羅馬法既包括習慣法,又包括軍伍大會、平民大會等會議的立法以及后來的元老院決議等制定法,還包括能夠迅速適應現實社會發展的裁判官法”可知,羅馬法不是一個高度體系化的法律,構成私法意義上的羅馬法內容的不是單純的一部法典,而是包含成文法和習慣法以及裁判官法等多種形式,故羅馬法的創制主體、形成過程及創制方式均體現其有較大的開放性;同時,羅馬法不拘泥于固有、確定的法律規范,而是直接面向現實生活,不斷創設新的規則,這又體現了羅馬法的靈活性,故C項正確。2.[2023江蘇南京高二期末]近代歐洲存在著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成文的法典為表現形式,以民法為典型,以演繹為思維特點;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以歸納為思維特點。據此可推知()A.地理環境影響了法律體系的特點 B.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的延續C.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解析]材料反映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現形式、思維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成文法系,英美法系又稱判例法系,受羅馬法的影響較小,法律多以判例形式出現,說明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異,沒有反映出這一差異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排除A項;材料反映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現形式、思維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延續的觀點無法成立,排除B項;材料并非強調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無法體現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排除D項。3.[2023江蘇南通高二期中]在美國某案件中,被告陪審團在分析證據和證詞后做出無罪裁決。雖然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被告殺了人,但又普遍認為判決其無罪釋放是公正的。這里的“公正”是指()A.程序公正 B.無罪推定 C.結果公正 D.遵循先例[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程序正義是指裁判過程(相對于裁判結果而言)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的正義,材料所述無罪裁決是在分析證據和證詞的基礎上作出的,因此“雖然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被告殺了人,但又普遍認為判決其無罪釋放是公正的”體現的是程序公正,故A項正確;無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經證實和判決有罪之前,應視其無罪,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結果公正指的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之后獲得的待遇、分配等具有公正性,結果的公正是最終衡量公平與否的重要指標,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遵循先例是判例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它是判例法得以形成的基礎,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4.有學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發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從陪審團審判到刑事訴訟確立了諸多原則,如法官中立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原則等。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在于()A.維護公民權利 B.堅持權力制衡 C.遵循民主程序 D.保護私有財產[解析]根據材料“從陪審團審判到刑事訴訟確立了諸多原則,如法官中立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原則等”可知,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是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故A項正確;材料與近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特點——權力制衡無關,排除B項;遵循民主程序是手段,不是目標,排除C項;財產權只是公民權利之一,排除D項。5.[2023山東濟南高二期中]成文法規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案件的判決則是推論出的必然結果。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設計和建造的機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機械性的。這樣的法律特征最可能屬于()A.羅馬法 B.日耳曼法 C.大陸法系 D.英美法系[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陸法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淵源,強調憲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體系比較完整,一般不承認判例的效力;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主觀能動作用不太突出,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法律特征屬于大陸法系,故C項正確;材料論述的是大陸法系,并非羅馬法,排除A項;日耳曼法是在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形成的成文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以遵循先例為基本原則,法官的地位突出,這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6.[2023河北衡水高二期中]在《拿破侖法典》頒布后的近100年時間內,歐洲先后有25個國家以該法典為藍本制定本國民法典,如1838年的《丹麥民法典》、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等。這說明《拿破侖法典》()A.推廣到歐洲所有資本主義國家 B.繼承和發揚古羅馬法律精神C.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對歐洲國家的民法影響深遠[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歐洲很多國家紛紛借鑒和仿照《拿破侖法典》,說明《拿破侖法典》影響深遠,故D項正確;《拿破侖法典》“推廣到歐洲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說法有些夸大,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拿破侖法典》對古羅馬法律精神的繼承,排除B項;“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材料信息沒有必然聯系,排除C項。7.[2023江蘇鹽城高二期末]宗教改革時期,無論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會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締結婚約的規則,給有效婚姻的締結附加了一些條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幾乎成為歐洲社會各界普遍的要求。這表明宗教改革時期()A.階級對立十分嚴重 B.婚姻以尊重倫理為準繩C.新舊教會逐漸合流 D.人性自由受到沉重打擊[解析]根據材料“無論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會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締結婚約的規則”“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可知,宗教改革時期婚姻以尊重倫理為準繩,故B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涉及階級對立和新舊教會的合流,排除A、C兩項;要求“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并不代表人性自由就受到沉重打擊,宗教改革下人文精神和人性自由得到釋放,排除D項。8.英國有著判例法的傳統,權威法院的司法判決可以成為以后類似案件司法審判的依據。盡管17世紀議會主權原則確立之后,議會制定法呈現不斷增長趨勢,但議會制定法僅僅是“補充而不是取代英國的司法判例”。這表明英國()A.司法機構是國家權力的中心B.司法依據呈現混亂無序狀況C.封建勢力掌控國家權力中心D.議會立法權受司法機構制約解析:根據材料“權威法院的司法判決可以成為以后類似案件司法審判的依據”“議會制定法僅僅是‘補充而不是取代英國的司法判例’”可知,議會立法權受司法機構的制約,故D項符合題意。英國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權威法院的司法判決可以成為以后類似案件司法審判的依據”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司法權獨立,司法依據沒有呈現混亂無序的狀況,故B項錯誤;此時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掌控國家權力中心,故C項不符合題意。9.“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這說明羅馬法()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人人平等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官必須依照法律程序才能受理公民的訴訟,說明羅馬法重視法律程序,故答案為A項。材料沒有反映羅馬法保留習慣舊俗,排除B項;材料不是強調法官的重要性,排除C項;羅馬法只保護自由民的利益,不能體現人人平等,排除D項。10.“基督教的修道院通過抄書、辦學校、建圖書館三種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遺產,并對其成員及周圍地區的居民進行教育,傳播了基督教教義,培養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養的教職人員。”這說明基督教在歐洲()A.控制人們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規范 D.進行宗教迫害解析:依據材料中“基督教的修道院通過抄書、辦學校、建圖書館三種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遺產”可知,基督教在歐洲保存了古代文化,故B項正確。控制人們思想、提供道德規范和進行宗教迫害的內容題干都無從體現,排除A、C、D三項。11.《羅馬民法大全》規定: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服從主人;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斷自由人的骨頭,則應繳納罰金三百阿司,如為奴隸,則為一百五十阿司。由此可見()A.羅馬法注重維護私有財產B.羅馬法重視法律程序C.羅馬法維護的是奴隸制度D.古代羅馬崇尚自由與平等解析:材料中對于自由人和奴隸受到傷害給予不同的懲罰,體現出羅馬法的階級屬性,就是維護奴隸制度,C項正確。材料不是強調羅馬法維護私有財產,A項錯誤;重視法律程序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含義,B項錯誤;崇尚自由與平等顯然不符合材料中羅馬法維護奴隸制度的主旨,D項錯誤。12.1905年,紐約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時的法律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違憲無效,理由是該法破壞了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契約自由”。該判決結果在20世紀30年代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最終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937年的判例中被推翻。這反映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A.對立法機構的制衡逐漸減弱B.對憲法的解釋受時代背景影響C.逐漸代表底層勞動者的利益D.對案件的審判取決于民意要求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美國處于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推翻關于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時的無效裁定,反映了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干預經濟職能的時代背景,故B項正確。僅憑材料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Y/T 0378-2023海冰預警報產品制作規范
- 診所交接協議書范本
- 調車員出國勞務合同協議
- 課程錄像協議書合同
- 購牛合同協議書模板
- 貸款買車購車合同協議
- 購買車輛合作合同協議
- 2025年大學化學試題理解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5屆黑吉遼金太陽高三開學考(HJL)-政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金融市場職業經理人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光伏發電工程質量評價標準細則
- 人工智能基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科技大學
- 呼吸康復指南解讀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記、論、說等文言文二知識點匯編(附錄24一模文言文二高頻分析題匯編)
- 【MOOC】英語暢談中國-湖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村鎮集市改造項目方案
- 英語四級模擬試題(附答案)
- SHT-3503-J306機器單試記錄(機泵、完整填寫版)
- 干部履歷表填寫范本(中共中央組織部1999年)
- 水庫溢洪道畢業設計
- 《中國建筑的特征》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