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卷(B)八年級語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五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積累與運用(共27分)1.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4分)草木枯榮,四季輪回,轉眼間炎炎夏季又至,一個學期的學習也將落下帷幕。回首過去,往事歷歷在目。聞一多先生慷(概/慨)①激昂,直指特務的卑鄙,雖遭暗殺,卻令后人永遠緬懷;丁肇中先生結合古人和自身的學習經歷,告誡世人,勇于實踐、格物(致/至)②知才是學習研究的不二法門。同學們,人生多歧路,常常面臨(抉/決)③擇,不能目(眩/炫)④神迷,更不能怒不可遏,要勇于掙脫枷鎖,去迎接暴風驟雨。風雨不動安如山,摒棄喧嘩,寧靜淡然,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收獲一路繁花。(1)選文中的四個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A.wèi/miǎn/è/zhòuB.wéi/miǎn/è/zòuC.wéi/miǎn/è/zhòuD.wéi/miàn/hè/zhòu【答案】C(2)語段中四個橫線處所填漢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A.①概②致③決④眩B.①慨②致③抉④眩C.①慨②致③抉④炫D.①概②至③決④眩【答案】B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安塞腰鼓》通過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個場面的描寫,歌頌了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表現了西北漢子的陽剛美和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愿望。B.“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商丘,正發揮最完美的姿態,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這句話成分搭配不當,應將句中的“發揮”改成“展現”或“以”。C.《壺口瀑布》是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采用時空交錯的順序,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敘寫了兩次觀看瀑布的所見所感,贊美了長江無往不勝、堅韌勇敢的民族精神。D.《北冥有魚》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塑造了“鯤鵬”這一超現實形象,從而說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要有所憑借”的人生哲理。【答案】C文章采用的是“空間順序”,贊美的是“黃河”。3.按要求默寫。(8分)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學習古詩文,總有許多美好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走進古詩文,可以賞美景。跟隨柳宗元移步小石潭,可以欣賞“青樹翠蔓,①,參差披拂”(《小石潭記》);跟隨蘇軾來到“定慧院”,可以通過“②,③”的詩句,感受夜深人靜,殘月和疏桐相伴的清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走進古詩文,可以悟人生。走近常建,可以感悟“④,潭影空人心”的淡泊心境(《題破山寺后禪院》);走近孟浩然,作者翻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語,用“⑤,⑥”的詩句,隱喻了想要做官卻苦于沒有途徑的無奈(《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走近陸游,作者通過“⑦,⑧”的詩句,借梅花凋落的情景,表達了至死不渝的愛國之心(《卜算子?詠梅》)。【答案】①蒙絡搖綴②缺月掛疏桐③漏斷人初靜④山光悅鳥性⑤坐觀垂釣者⑥徒有羨魚情⑦零落成泥碾作塵⑧只有香如故(每空1分,共8分,出現錯別字,則該空不得分)4.把下列句子還原到語段中的空白處,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有一種情況最易使人產生焦慮感,那就是倒計時。假如你正在做一項工作,。,。,。所以焦慮的根源,還是怕因為時間不夠落后于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生活中值得每個人深思。①怕到期限了交不了差②而且越接近那個期限,焦慮感越強③因為你會在心里給自己定一個倒計時④一旦限定完成日期,你就會有焦慮感⑤如果沒有時間限定,你就會很輕松A.⑤④②③①B.⑤①②③④C.④②⑤③①D.④⑤③①②答案:A5.綜合性學習。(10分)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實驗中學八(1)班開展了“以和為貴”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活動并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根據平時的讀書積累,仿照示例,談一談你對“和”的理解。(2分)示例:從“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深刻認識到“和”就是與人相處時要做到寬容與忍讓。(2)為深入探究“和”文化的含義,活動擬創辦一期報紙,需要設計兩個欄目,請你結合示例再設計一個,并說明設計意圖。(3分)示例:欄目一:說和?鄰里和睦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講一講身邊鄰里和睦相處的故事,學會在交往中和氣待人,從而在班級營造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欄目二:設計意圖:(3)活動過程中,小文同學以“和而不同”為主題發表了演講。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在演講過程中,他準備引用下列三句話,其中有一句不合適,請你幫他指出來,并說明理由。(3分)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海納百川,有容乃大。C.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已持續了800多天,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同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武裝沖突,也使大量平民甚至兒童失去了生命。請你針對目前的國際形勢,為呼吁世界和平,擬寫一則宣傳標語。(2分)【答案】(1)示例:從“將相和”的故事中,我深刻認識到“和”是謙遜、理解與包容。(故事和理解各1分,共2分,其他答案,能列舉出事例,理解正確亦可)(2)示例:欄目二:寫和?生活和美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抒寫生活里和睦溫暖的小故事,細品生活中的善良與美好,從而讓生活越來越和美。(欄目名1分,設計意圖2分,共3分,其他答案,意思正確亦可)(3)B句不恰當。理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說明大海的寬廣可以容納眾多河流,比喻人心寬廣可以包容一切,突出的是心胸的“寬廣”和“包容”,不能突出“和而不同”的觀點,所以不正確。(選擇正確得1分,理由2分,共3分)(4)示例一:只有記住戰爭的痛苦,才能珍惜和平的生活。示例二:同擁一片藍天,共享一片和平!(能扣住主題,突出“和平”,意思正確,即可得2分)二、現代文閱讀(共22分)(一)閱讀文章《兩個買菜的男人》,完成6—8題。(11分)兩個買菜的男人①我原先一直有個印象,居家過日子,男人是不要去買菜的,他不是不肯做事情,他只是不耐煩與人打交道。這一點印象全從我爸得來。②我爸買菜常常使我媽驚怒交加。他們一道去市場,看見農民模樣的小伙兜售他的洋芋,自行車馱了兩大竹筐。我媽問價錢,小伙羞愧地說了一個數,但又強硬聲明:“我們自己屋頭種的,吃不完才拿出來賣,婆婆你懂行你挑嘛。”我媽笑笑,表示既不愿承情更不肯上當,輕蔑道:“前頭那個攤比你還便宜些。”③實際上我媽停在這里半晌不走,就已經表明了購買意向,說什么并不重要,這是買菜賣菜之間的默契,小伙也聰慧地拎起了他的土秤。可我爸看不慣,深惡痛疾,道:“前面便宜你去買前面的好了!你說人家做什么?”④我爸這人我太了解,他對那種唯唯諾諾做小伏低的農民模樣的人懷有泛泛的憐憫,為了防止自己流露,他甚至不朝他們看。所以我媽這種口氣在他看來簡直是欺凌,他必須發出義勇的聲音了。⑤我媽惱道:“你是哪邊兒的啊?”然后拔腳就走,甩掉叛徒。挑好的洋芋又滾回筐里。我爸愣住,旋即厚著臉皮尾隨而去。我后來問我爸:“小伙氣不氣,有沒有抱怨?”我爸說:“沒有。他驚呆了,大概沒見過這陣勢。”過一會兒,又說道:“我要是他我就不賣給你媽!——沒想到他這樣自甘墮落。”⑥我媽不愿一起去買菜,我爸賭氣自己去。他從事美術,買菜的樂趣在他是享受色彩:朱紅的海椒,醬紫的茄子,瑩如羊脂的蘿卜和湖綠的西蘭花。然而這些在我媽看來是:帶疤的海椒,蔫茄子,糠心兒蘿卜和花期已過的西蘭花。“他們不賣給你賣給誰?賣給誰?賣給誰?”我媽控訴道。⑦我爸買菜買得壞,他的親哥哥卻堪稱大師。我大伯讓我認識到,原來男人也是可以買得一手好菜的。大伯的職業是研究元史,但買菜的專精使他更負盛名。“挑不出第二個”,他的老朋友們說的,故意不給出表示范圍的狀語。全辦公室?全單位?全國?不說,意思是不拘哪個范圍都“挑不出第二個”。⑧我媽認為我爸有天分可以把普通菜販改造成為奸商,而我從大伯身上看到一種力量,他能激勵一個奸商走上正道。⑨有次大伯帶我去菜場,為晚飯的魚頭湯買魚頭。一路他就講那個魚販怎么好,別人賣魚頭使勁帶脖子肉切,好多占一點分量,而他不。大伯一邊說一邊在自己下巴上抹了一下,意思是那魚販與眾不同,切一個一點脖子不帶的凈魚頭。我贊這魚販厚道。大伯卻說:“一開始也一樣,他還耍小聰明斜著切,后來我跟他講道理,把道理講給他聽。我是這么樣講的——讓利于人,實則獲利于己。今天你少賺一點點,明天大家都來買,吃小虧,賺大錢哩。——道理講明了就好了,他聽的。”⑩本來那天我們就去晚了,菜場眼看要閉市,偏偏大伯自己不爭氣,內急起來。找到廁所急躥而入,囑咐我獨自去買魚頭。?“第三個攤啊!”從圍墻里傳來他的喊叫。我臨危受命,十分憂懼。魚攤只剩一攤,攤上只剩一人一頭。然而那魚販竟然不肯賣我,說等個人。?“等個老先生,我給他留的。”?“哪個老先生啊?是不是姓楊?”?“姓啥我不知道,老先生特好,特能講道理,呵呵,我們這兒都怕他講道理。”?“啊對對!我就是老先生派來的!”?他只是笑,并不松口。幸好大伯及時趕來,兩人激動地相認一番,方交割完畢。我拎魚頭細看,果然到鰓邊戛止,不帶一絲脖子肉。再問價錢,果然講道理。?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這柴米油鹽、雞毛蒜皮之中,我看到了有趣的靈魂和純摯的溫情。(節選自《幸得諸君慰平生》/楊云蘇)6.文章寫了爸爸和大伯兩人買菜的不同,請你從“買菜的樂趣和作者的評價”兩個角度,簡要概括兩人的買菜事件。(4分)【答案】答案示例:①父親買菜的樂趣在于欣賞蔬菜的色彩。作者的評價是:買菜買得壞,不善于同商販打交道;②大伯買菜樂趣在于給小販講道理。作者的評價是:買菜買得專精,能激勵奸商走向正道。(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7.有創意地使用詞語可以使文章增色,文章第⑤段中“我要是他我就不賣給你媽!——沒想到他這樣自甘墮落。”一句中,“自甘墮落”一詞的使用就非常有特點,請你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說一說作者這樣表達的作用。(3分)【答案】“自甘墮落”本是形容一個人品質敗壞的,在這里用來形容小商販一再退讓的態度;(1分)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父親對商販做買賣不講個人原則的惋惜;(1分)語言幽默風趣,用詞故意言過其實,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1分)(意思對即可)8.本文選自楊云蘇的《幸得諸君慰平生》一書,請你根據書名,結合選文中“父親”和“大伯”的形象,談一談作者的人生態度。(4分)【答案】示例:父親和大伯作為兩個買菜的男人,他們都是知識分子,生活有詩意,靈魂有趣,性格善良,熱愛生活又不糾纏于勢利得失。(2分)作者以感恩、欣賞的心態對待他們,并認為他們有撫慰自己心靈的作用,體現了作者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2分)(“父親”和“大伯”的形象特征2分,生活態度的評價2分,共4分)(二)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9—11題。(11分)【文本一】①人們在水中游泳時,如果遭遇溺水,溺水者會努力將頭伸出水面,但卻沒有時間換氣,所以也沒有時間呼救就會再次淹沒到水中。②在溺水剛發生時,溺水者會盡力屏住呼吸,保護自己,不讓水流進入到呼吸道。但人們屏住呼吸也是有極限的,當再也無法屏住呼吸時,此時人們就會呼吸,就會有少量水進入到呼吸道,導致喉頭痙攣緊縮,氣管收緊,無法呼吸,此時通常會造成缺氧事件,溺水者本人也會非常痛苦。③當缺氧一段時間后,溺水者的氣管就會慢慢打開,但也有極少數人喉頭一直關閉,而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干性溺水;而氣管慢慢打開之后,水流就會流入到呼吸道以及肺部,而此時將會導致溺水者更加難以呼吸,而這就是濕性溺水。無論干性溺水還是濕性溺水,都會導致溺水者死亡。④溺水者的死亡大多數不是水進入到呼吸道,而是呼吸道無法呼吸,導致缺氧引發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等死亡。⑤也就是說,溺水者在溺水過程中很難像影視劇中的溺水者一樣拍打水面、大聲呼救。大多數溺水者在溺水過程中都比較安靜,身體呈直立狀,腦袋在水面上起起伏伏,身體不協調地晃動等,看起來很像游泳,但又沒有游動現象。如果你發現游泳的人有這些表現,此時最好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如果對方無法回答,一定要盡快救助對方。⑥正因為溺水的出現通常是悄無聲息的,以至于有很多兒童在游泳時父母就站在身邊但也無法注意到。福建福州曾經發生過一例女嬰溺水事件,當時母親正在游泳池旁邊玩手機,但女兒不慎溺水,由于無法呼救,導致母親沒能第一時間發現。⑦發現溺水者之后,一定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救助對方,把對方救上岸之后,可以通過拍打溺水者的身體喚起其自主呼吸和自主心跳,如果對方沒有醒來,那么就要清理對方口鼻腔內部的污泥等污物,并做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壓。⑧在做胸部按壓時,最好讓患者的頭部朝向其中一側,防止嘔吐物再次嗆到溺水者。在救助的同時一定要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即使對方清醒,也應該讓其再次到醫院檢查身體,確定無礙后再離開。⑨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統計顯示,每年約有38萬人死于溺水,由溺水造成的死亡占全球總死亡率的9%。在我國,溺水是1—14歲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全球溺亡事件來看,有超過一半的溺亡事件都是發生在泳池邊,這意味著即使沒有前往野外河流或者天然水庫游泳,仍舊存在著溺水風險,需要我們提高警惕。(節選自“科學了不起”系列征文,有刪改)【文本二】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別兒童溺水者?牢記這7種跡象。①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②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③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④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⑤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⑥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以援手。⑦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變得安靜要警惕。(《夏季兒童防溺水安全手冊》節選)9.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發期,當發生溺水事故時,請你結合文本一的內容選出下列最可取的一項()(3分)①將溺水者搭救上岸后,應立刻撬開牙齒,清除口腔和鼻內的雜物,使呼吸道通暢。②發現溺水者之后,一定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救助對方;把對方救上岸之后,即使對方清醒,也應該讓其再次到醫院檢查身體。③在做胸部按壓時,最好讓溺水者的頭部朝下,可迫使呼吸道及胃內的水倒出。④到游泳池、野外河流或者天然水庫去游泳都存在溺水風險,因此,需要我們時時提高警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B項,在對溺水者做胸部按壓時,應讓患者的頭部“朝向一側”,而不是“朝下”。10.本學期第二單元寫作課,我們學習了“說明的順序”,那么文本一采用的是什么說明順序呢?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4分)【答案】文本一是按照邏輯順序安排文章思路的。(1分)作者首先解釋了溺水的情況,(1分),其次介紹了干性溺水和濕性溺水的區別,接著介紹溺水者的常見表現,(1分)最后點明對溺水者應該如何施教,同時呼吁人們要提高警惕。(1分)(解析:每點1分,共4分,各點意思對即可)11.同樣是說明文,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語言特點卻不相同,請你結合兩個文本的語言特點分別說明其作用。(4分)【答案】文本一對兒童溺水跡象的介紹用的是描述性語言,較為生動、連貫,自然地引出后文介紹兒童溺亡的案例,以達到警醒家長的作用。(2分)文本二是安全手冊,具有指南性質,因而對兒童溺水跡象采用條目式羅列,語言簡練、準確,條理分明地寫出了兒童溺水者的具體跡象,使讀者能更清晰而準確地判斷兒童是否溺水。(2分)(理解準確,語句通順,意思對即可,語言特點和作用各1分,共4分)三、古詩文閱讀(共17分)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回答12—15題。(13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乙】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①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選自《墨子》)【丙】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③。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④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⑤于欲。兩者相持而長⑥,是禮之所起也。(選自荀子《禮論》)注:①敖:同“傲”,傲慢、輕視。②篡:掠奪。③窮:困境。④分:區分、辨別。⑤屈:竭盡,這里指滿足欲望。⑥長:讀音zhǎnɡ,增長。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A.大道之行/雖有至道/道聽途說B.謀閉而不興/百廢待興/興高采烈C.講信修睦/背信棄義/言而有信D.故外戶而不閉/溫故知新/明知故犯【答案】C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2)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答案】(1)因此人們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當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孩子。(2)(物質)和(欲望)這兩者是相互支持而增長的(相輔相成),這就是禮制的起源。14.甲乙兩文都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答案】示例:甲文中“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讓人感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都能夠安居樂業,文章氣勢十足;乙文中“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讓人體會到人人相親相愛的融洽氛圍,短句排比,句式整齊,節奏感強。(每點2分,共4分,能結合材料內容分析,意思對亦可)15.對理想社會的想象和追求古已有之,三則材料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各有什么特征?請結合材料的內容分別概括。(3分)【答案】【甲】文構想了以“天下為公”為前提的“大同”社會,在人員任用和社會整體氛圍上強調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普遍仁愛;【乙】文則希望建立“人皆相愛”的理想社會,其特征是: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丙】文認為的理想社會是:在禮制約束下,“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保持欲望和物質供應相持而長。(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共3分)參考譯文:【乙】天下的人都相愛,強大者就不會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會強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會欺侮貧困者,尊貴者就不會傲視卑賤者,狡詐者就不會欺騙愚笨者。舉凡天下的禍患、掠奪、埋怨、憤恨可以不使它產生的原因,是因為相愛而產生的。【丙】禮是怎么來的?說:人生下來就有欲望,有欲望卻實現不了,就不能不想辦法去索取,索取卻沒有度量分界,就不得不爭執,爭執就發生動亂,動亂導致貧窮。先王非常討厭動亂,于是制定禮儀來作為度量分界,用來滿足人們的欲望,給予人們的索取。使得欲望的滿足不會因為物質的匱乏而終止,物質的給予不會過分地順從于欲望,欲望和物質兩者相輔相成,這是禮出現的原因。(二)閱讀古詩《石壕吏》,回答16—17題。(4分)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16.下面對詩作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A.這是一首敘事詩,詩歌按從“暮”到“夜”,再到“夜久”,最后到“天明”的時間順序來敘述故事的發展變化。B.詩歌開篇兩句直敘其事,點明投宿的時間和地點,其中“捉”字寫出了官吏手段的強硬,表現官吏的霸道和兇殘。C.“獨與老翁別”的“獨”字,寫出了詩人天明告別時孤單失落的感受,流露出他對后面旅程充滿擔憂的惆悵心情。D.詩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形成強烈的反差,形象地寫出“吏”與“婦”的矛盾。【答案】C解析:“獨”字暗示老婦人已經被抓走,老翁孤獨無助,表達了作者對這一家人的同情。17.讀了詩歌以后,小語同學認為詩歌第二自然段“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可以互換位置,請談談你的看法。(2分)【答案】不可以。這兩句通過吏的怒呼和婦人的苦啼,生動地展現了戰亂時期百姓的苦難和無奈。兩句的前后位置并非隨意地排列,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將“吏呼一何怒”置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電技能培訓課件圖片高清
- 青年群體游戲實踐的媒介儀式建構研究
- 含苯并咪唑結構熱固性聚酰亞胺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第九版外科腫瘤免疫治療臨床指南解讀
- 急救護理筆記方法教程
- 神經炎護理常規
- 腦出血術后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 管理學人事任免案例
- 全麻疝氣健康宣教
- 顱腦CT檢查技術課件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心理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疑難病例護理
- 2025年詩詞大賽考試指導題庫300題(含答案)
- 居民生活垃圾轉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智慧園藝》課程教學大綱
- 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簡單版(2篇)
- 企業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 635MPa級熱軋帶肋高強鋼筋應用技術規程
- 中專《電工基礎》課程標準
- 他汀不耐受的臨床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課件
- 2024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知識產權法》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