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o"10.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2.3(考點解讀)(解析版)1、氧氣的工業制法(1)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利用液態氧氣和液態氮氣的沸點不同?!俏锢碜兓唧w過程:首先將空氣凈化除去雜質等,然后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使空氣液化,控制溫度蒸發液態氮氣,沸點較低的氮氣先蒸發出來,余下的便是沸點較高的淡藍色液態氧氣,將其加壓貯存在鋼瓶中備用即可(2)膜分離技術(物理變化):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t"/item/%E8%86%9C%E5%88%86%E7%A6%BB%E6%8A%80%E6%9C%AF/_blank"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2、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1)催化劑概念: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2)催化劑的特點概括起來說有三個:①“一變,兩不變”,即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加快或減慢),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②“針對性”,即催化劑針對某個化學反應來說,才有意義。例如,不能籠統地說: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或者催化劑是二氧化錳等;而應該表達為: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或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③“多樣性”,即某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有多種。例如,在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紅磚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銅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劑。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作用(即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減慢化學反應的速率兩種情況。(3)催化劑理解①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②催化劑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寫在反應條件上)③一種催化劑只針對某一反應,不同的反應,催化劑可能相同,某一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只一種。(4)證明某物質是催化劑(同時滿足即為催化劑):①證明是否改變反應速率:相同條件下,加或者不加藥品對比實驗;②證明質量是否改變:實驗前稱量一次,實驗后分離出來再稱量一次;③證明化學性質是否改變:將分離出來的物質再進行實驗①的操作,觀察是否還能改變反應速率。(5)拓展:影響某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因素反應物濃度、反應溫度、反應物接觸面積、是否有催化劑、催化劑種類、催化劑質量等等。3、\o"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基本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多變一”)②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一變多”)。③分解反應的應用是根據分解反應的原理,既可以用來探究、推斷物質的化學性質、制取及其用途等,又可以用來推斷、鑒別某些物質,還可以采用來置換某些物質,以生成一些人類所需要的物質或新物質,從而極大地豐富人類的物質生活等!【考點1氧氣的工業制法】【典例1-1】(2023春?泰山區校級月考)工業制氧氣采用分離液體空氣法,先將空氣液化,然后逐漸升溫,關于這個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屬于物理變化 B.利用了物質的沸點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氣沸點較低 D.有新物質氧氣生成【答案】D【分析】根據工業制氧氣的原理、是否生成新物質來分析解答。【解答】解:氧氣的工業制法,它是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來分離出氧氣。具體步驟是:首先將空氣凈化除去雜質等,然后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使空氣液化,控制溫度蒸發液態氮氣,沸點較低的氮氣先蒸發出來,余下的便是沸點較高的淡藍色液態氧氣,將其加壓貯存在鋼瓶中備用即可。A、該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描述正確;B、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是根據各成分氣體的沸點不同加以分離,描述正確;C、液氮的沸點低于液氧的沸點,因此先收集到的氮氣,描述正確;D、工業制氧氣得到的氧氣時空氣中本來就含有的,而不是新生成的,描述錯誤。故選:D?!镜淅?-2】(2023春?廣饒縣期中)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空氣污染。請回答:(1)工業上常用分離液態空氣方法制取氧氣,這是利用液態氧、液態氮的沸點不同。(2)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請你寫出一條減少大氣污染的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使用新能源(合理即可)?!敬鸢浮浚?)沸點;(2)煙塵;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使用新能源(合理即可)?!痉治觥浚?)根據分離液態空氣法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減少空氣污染的措施,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工業上常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這是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2)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為了減少大氣污染,我們應采用的措施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開發利用新能源、或限制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或減少建筑工地粉塵的產生。故答案為:(1)沸點;(2)煙塵;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使用新能源(合理即可)?!咀兪?-1】(2023春?岱岳區期末)空氣無處不在。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 B.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N2約占78% C.新鮮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D.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利用了空氣中各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同【答案】A【分析】A、根據常見氣體的性質和用途,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空氣的組成成分,進行分析判斷。C、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D、根據工業上制取氧氣的原理,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氣體熔點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說法正確。B、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N2約占78%,故選項說法錯誤。C、新鮮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D、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利用了空氣中液態氮和液態氧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變式1-2】(2022秋?霍州市校級月考)工業制取氧氣空氣中氧氣約占21%,利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得到氧氣是工業上制取氧氣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工業上制氧氣流程圖:(1)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這樣制得的氧氣是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3)氮氣的沸點﹣196℃,氧氣的沸點﹣183℃,在蒸發的過程中氮氣先被蒸發出來,留下的主要是液氧。(4)任何物質我們都要辯證的看待,請分別從正反兩面分析氧氣。利:供給呼吸。(寫一點)弊:引起金屬生銹。(寫一點)【答案】(1)物理變化;(2)混合物;(3)氮氣;液氧;(4)供給呼吸;引起金屬生銹?!痉治觥扛鶕I上制取氧氣的原理、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別方法進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學是一把雙刃劍,任何化學物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解答】解:(1)工業上制取氧氣是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的不同,分離過程中沒有其它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蒸發液態空氣首先的到的是氮氣,剩余的主要是液氧,這樣制得的氧氣是混合物.(3)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蒸發液態空氣首先的到的是氮氣,剩余的主要是液氧;(4)氧氣供給呼氣,支持燃燒,但易引起金屬生銹和食物腐?。蚀鸢笧椋海?)物理變化;(2)混合物;(3)氮氣;液氧;(4)供給呼吸;引起金屬生銹?!咀兪?-3】(2023?未央區校級模擬)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1)分離液態空氣可得氮氣和氧氣,此過程屬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利用如圖所示V形管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V形管內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白磷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水倒流入V形管,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五分之一。(3)下列做法不會增加空氣污染的是B(填字母)。A.焚燒垃圾B.利用太陽能加熱來提供熱水C.用煤作燃料取暖【答案】(1)物理;(2)小于;(3)B?!痉治觥浚?)根據分離液態空氣可得氮氣和氧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進行分析;(2)①根據白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進行分析;②根據白磷熄滅后,體積沒有恢復到最小,立即打開止水夾,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大于五分之一進行分析;(3)根據環境保護的正確做法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海?)分離液態空氣可得氮氣和氧氣,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白磷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水倒流入V形管,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五分之一;(3)A、焚燒垃圾,會增加空氣污染,故錯誤;B、利用太陽能加熱來提供熱水,不會增加空氣污染,故正確;C、用煤作燃料取暖,會增加空氣污染,故錯誤。故選:B。故答案為:(1)物理;(2)小于;(3)B?!究键c2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典例2-1】(2023春?新泰市期末)下列有關催化劑的敘述正確的是()A.二氧化錳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 B.加入二氧化錳能使過氧化氫分解放出的氧氣總量增加 C.要使過氧化氫分解放出氧氣,必須要加入二氧化錳,否則反應就不能發生 D.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不變【答案】D【分析】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催化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保持不變?!窘獯稹拷猓篈、二氧化錳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故選項說法錯誤。B、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生成物的質量無影響,使用催化劑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C、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就能分解放出氧氣,只是反應速率緩慢,故選項說法錯誤。D、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典例2-2】(2022秋?勃利縣期末)在探究“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實驗中,向盛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待試管中不再發生現象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這樣重復幾次,發現只有過氧化氫在消耗,二氧化錳好像永遠也沒有用完。這說明了二氧化錳在這個反應中,其化學性質和質量沒有改變,因此它不是反應物。【答案】化學性質;質量。【分析】根據二氧化錳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性質沒有發生改變,其化學性質和質量沒有改變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河蓪嶒灛F象可知,二氧化錳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性質沒有發生改變,其化學性質和質量沒有改變,因此它不是反應物。故答案為:化學性質;質量?!镜淅?-3】(2023春?裕華區校級期中)小明同學在做家庭實驗時,不小心將過氧化氫溶液濺到媽媽剛剛切好的土豆絲上,發現土豆絲上立即冒氣泡,激發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請你參與小明的探究。(猜想)土豆絲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實驗)設計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總結實驗一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1)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反應速率慢。土豆絲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實驗二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土豆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沒有明顯現象水和土豆絲不能放出氧氣實驗三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土豆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2)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土豆絲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思)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全證明猜想是正確的;(3)第一補充實驗:在實驗三前后,各對土豆絲進行一次稱量,其目的是證明:反應前后土豆絲的證明土豆絲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沒變;(4)第二補充實驗:傾倒掉實驗三反應后的液體,向試管中余下的土豆絲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又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土豆絲的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沒變。(結論)通過上述同學所做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土豆絲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敬鸢浮浚?)反應速率慢;(2)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證明土豆絲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4)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痉治觥客ㄟ^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相關結論。催化劑是“一變兩不變”,即能加快反應的化學反應速度,但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因此要證明土豆絲是催化劑,還需證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反應前后不變?!窘獯稹拷猓海?)雙氧水溶液在常溫下能分解,但反應速率慢;(2)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土豆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說明產生氧氣,且有大量氣泡,才能得出土豆絲能做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3)催化劑是“一變兩不變”,即能加快反應的化學反應速度,但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因此要證明土豆絲是催化劑,還需證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反應前后不變,所以第一補充實驗:在實驗三前后,各對土豆絲進行一次稱量,其目的是:證明土豆絲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4)第二補充實驗:傾倒掉實驗三反應后的液體,向試管中余下的土豆絲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又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土豆絲: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故答案為:(1)反應速率慢;(2)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證明土豆絲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4)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咀兪?-1】(2023?扎蘭屯市三模)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B.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 C.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D.一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止一種【答案】D【分析】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都不變。【解答】解:A、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不變,該選項不正確。B、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該選項不正確。C、有的催化劑能夠加快反應速率,有的催化劑能夠減慢反應速率,該選項不正確。D、一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止一種,例如二氧化錳、氧化銅、氧化鐵都能夠用作過氧化氫的催化劑,該選項正確。故選:D。【變式2-2】(2021秋?新野縣期中)根據如圖有關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A組實驗是探究蠟燭燃燒實驗,蠟燭火焰分三層,取一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到燒杯內出現水珠。(2)B組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比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敬鸢浮浚?)三;出現水珠。(2)不能?!痉治觥看呋瘎┠軌蚋淖兎磻俾?,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窘獯稹拷猓海?)A組實驗是探究蠟燭燃燒實驗,蠟燭火焰分三層,即外焰、內焰、焰心;取一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到燒杯內出現水珠。故答案為:三;出現水珠。(2)B組實驗不能比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是因為過氧化氫溶液濃度不同。故答案為:不能?!咀兪?-3】(2022秋?海珠區期末)為驗證“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中可用作催化劑”,小紅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①在試管A中加入1.5g二氧化錳,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②取適量氯酸鉀于試管B中,將氯酸鉀加熱至熔化,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一段時間后復燃。③取適量氯酸鉀于試管C中,加入1.5g二氧化錳,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④待實驗③結束、試管冷卻后,向試管中加入一些水,將混合物全部移至燒杯,過濾(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其它物質均能溶于水),再將固體洗凈,烘干,稱量。請回答:(1)在實驗①②的基礎上,由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加熱二氧化錳不能產生氧氣,氯酸鉀加熱后可以產生氧氣。(2)實驗④的目的是證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不變。(3)小明同學認為以上實驗方案不完整,還需要補充實驗。請你把需要補充的實驗內容填寫在下面實驗報告里。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待“實驗③”的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再重新加入適量氯酸鉀于試管C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錳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仍能加快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答案】(1)加熱二氧化錳不能產生氧氣,氯酸鉀加熱后可以產生氧氣;(2)證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不變;(3)待“實驗③”的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再重新加入適量氯酸鉀于試管C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錳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仍能加快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痉治觥浚?)根據實驗現象以及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實驗內容以及催化劑的概念來分析;(3)根據催化劑的判斷方法以及實驗設計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在實驗①②的基礎上,由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加熱二氧化錳不能產生氧氣,氯酸鉀加熱后可以產生氧氣,氯酸鉀加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2)實驗④的目的是證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不變;(3)待“實驗③”的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再重新加入適量氯酸鉀于試管C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實驗過程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仍能加快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故答案為:(1)加熱二氧化錳不能產生氧氣,氯酸鉀加熱后可以產生氧氣;(2)證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不變;(3)待“實驗③”的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再重新加入適量氯酸鉀于試管C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錳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仍能加快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究键c3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典例3-1】(2023春?武鳴區期末)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硫+氧氣二氧化硫 B.乙醇+氧氣二氧化碳+水 C.水氫氣+氧氣 D.氫氣+氧氣水【答案】C【分析】分解反應是指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窘獯稹拷猓篈、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化合物與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C?!镜淅?-2】(2022秋?鼓樓區校級月考)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敬鸢浮績煞N;兩種以上;一種;一種;兩種;兩種以上;氧。【分析】根據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分解反應是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物質與氧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故答案為:兩種;兩種以上;一種;一種;兩種;兩種以上;氧。【變式3-1】(2023?鏡湖區校級一模)“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下列化學基本反應類型的微觀模擬圖中,能表示分解反應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分解反應是指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它是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簡明地表示為:AB→A+B?!窘獯稹拷猓篈、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分子,生成物是一種分子,則是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不合題意;B、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分子,生成物是兩種分子,則是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符合題意;C、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分子,其中有一種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是單質,另一種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是化合物;生成物種有一種由一種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單質,另一種由分子構成,該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是化合物。是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不合題意。D、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是兩種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兩種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是兩種化合物。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了兩種的新的化合物,所以該反應是化合物和化合物反應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不合題意。故選:B?!咀兪?-2】(2022秋?平泉市校級月考)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均填序號)①②,屬于分解反應的是④,屬于氧化反應的是②③。①水+氧化鈣→氫氧化鈣②碳+氧氣二氧化碳③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④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答案】①②;④;②③?!痉治觥糠纸夥磻阂环N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氣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解答】解:①水+氧化鈣→氫氧化鈣,該反應不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②碳+氧氣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③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④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該反應不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答案為:①②;④;②③。一、選擇題。1.(2023春?海陽市期末)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氧氣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C.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狀況越差 D.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答案】A【分析】A、根據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B、根據工業制氧氣的方法來分析;C、根據空氣污染的知識來分析;D、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來分析。【解答】解:A、氧氣具有助燃性,沒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選項說法錯誤;B、空氣主要是由氮氣與氧氣組成的,氮氣與氧氣的沸點不同,因此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選項說法正確;C、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狀況越差,選項說法正確;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2.(2023?岳麓區一模)氧氣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是人類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煉鋼 B.魚能夠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硫【答案】C【分析】A、根據氧氣能支持燃燒,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氧氣的物理性質,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工業上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氧氣能支持燃燒,不具有可燃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魚能夠在水中生存,說明水中溶有氧氣,但是不能確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C、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的是液態氮和液態氧沸點的不同,故選項說法正確。D、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3.(2023春?裕華區校級期末)在試管甲和試管乙中放入等質量的KClO3,在試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分別加熱并充分反應,下圖對該實驗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描述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二氧化錳在氯酸鉀中是催化劑的作用。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但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解答】解:因為在試管甲和試管乙中放入等質量的KClO3,二氧化錳在此反應中,只是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所以在氯酸鉀中加入二氧化錳只能使它分解產生氧氣的速率變大,不能使產生的氧氣增多,所以生成氧氣的質量相同,所以BD錯;在試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所以甲反應的速率快,故選A。故選:A。4.(2023?溫縣校級二模)結合如圖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①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說明沒有產生氧氣 B.實驗③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且二氧化錳質量減少 C.該實驗證明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D.實驗①的反應速率比實驗③的快【答案】C【分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窘獯稹拷猓篈、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實驗①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不能說明沒有產生氧氣,而是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較少,該選項不正確。B、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該選項不正確。C、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支持燃燒,該選項正確。D、實驗①的反應速率比實驗③的慢,是因為二氧化錳能夠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5.(2023春?裕華區校級期末)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硫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 C.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答案】C【分析】根據符合“一變多”特征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分析。【解答】解:A.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A錯誤;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不屬于分解反應,故B錯誤;C.實驗室用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條件下制取氧氣,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D錯誤。故選:C。6.(2023?建鄴區二模)分解反應可表示為:甲→乙+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有()①甲可能為氧化物、酸、堿或鹽②甲、乙的組成元素不可能完全相同③乙、丙可能都是單質,但不可能都是化合物④分解反應必須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A【分析】分解反應是指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解答】解:①分解反應的反應物可能是氧化物、酸、堿或鹽,如水是一種氧化物,水通電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碳酸分解為水和二氧化;氫氧化銅是一種堿,加熱分解為氧化銅和水;碳酸鈣是一種鹽,高溫煅燒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說法正確;②甲、乙的組成元素可能完全相同,如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說法錯誤;③乙、丙可能都是單質,也有可能都是化合物,如碳酸鈣高溫煅燒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兩種化合物,說法錯誤;④分解反應并不是必須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如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會分解產生水和氧氣,說法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7.(2022秋?平潭縣校級期中)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重要作用。(1)從分類角度:潔凈的空氣屬于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從含量角度:2021年12月9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天和號”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第一課。水球光學實驗中打入的“人造空氣”與我們身邊的空氣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C。A.0.03%B.0.94%C.21%D.78%(3)從微觀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則“”可表示的微粒是2N(填符號)。(4)從環保角度: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質中,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D。A.SO2B.NO2C.COD.CO2(5)從應用角度: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從微觀角度解釋,在空氣液化過程中,主要改變的是分子間的間隔。因此,該變化是屬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學”)變化。【答案】(1)混合物;(2)C;(3)2N;(4)D;(5)分子間的間隔;物理?!痉治觥浚?)根據物質的組成與分類來分析;(2)根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來分析;(3)根據微粒結構來分析;(4)根據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來分析;(5)根據工業制氧氣的原理以及微觀實質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答案為:混合物;(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因此“人造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21%;故答案為:C;(3)從微觀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則“”是兩個氮原子,則可表示的微粒符號是2N;故答案為:2N;(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造成空氣的污染,而二氧化碳不會導致空氣污染;故答案為:D;(5)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從微觀角度解釋,在空氣液化過程中,主要改變的是分子間的間隔。該過程分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因此,該變化是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分子間的間隔;物理。8.(2023?臨川區校級一模)下表各組中,實驗操作和解釋對應關系正確的是B選項實驗操作解釋A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防止炸裂瓶底B將燃著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要緩慢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C用雙氧水制氧氣時,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得到更多的氧氣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答案】B;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分析】A、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是為了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B、將燃著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要緩慢,能夠防止過多的氣體逸出;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D、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解答】解:A、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是為了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將燃著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要緩慢,能夠防止過多的氣體逸出,能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C、用雙氧水制氧氣時,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不能增加氧氣的量,該選項說法正確;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是因為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填:B;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9.(2022秋?烏當區月考)分類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請按要求完成填空:物質類別可以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請分別列舉一種混合物空氣;純凈物氧氣。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請分別列舉一個物理變化冰雪融化;化學變化菜刀生銹。目前我們學習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請分別列舉一個化合反應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分解反應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敬鸢浮浚?)空氣;氧氣;(2)冰雪融化;菜刀生銹;(3)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分析】(1)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2)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3)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解答】解:(1)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氧氣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2)冰雪融化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菜刀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答案為:(1)空氣;氧氣;(2)冰雪融化;菜刀生銹;(3)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三、解答題。10.(2022秋?皇姑區期末)空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1)下列情況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B。A.工廠排放廢氣B.增加城市綠地面積C.機動車輛排放尾氣D.建筑工地產生大量沙塵(2)地球上的動植物多數離不開空氣中的氧氣,工業上常采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此過程屬于物理變化(填“物理”或“化學”)。(3)后人仿照拉瓦錫的實驗原理,用如圖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打開止水夾之前,集氣瓶中逐漸增多的物質的化學式為P2O5。實驗結束后,根據現象推出氮氣的一條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4)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沈陽市確保2030年前高質量實現碳達峰。這里的“碳”指的是碳元素(填“元素”或“原子”)?!敬鸢浮浚?)B;(2)物理;(3)P2O5;難溶于水;(4)元素?!痉治觥浚?)根據空氣污染的知識解答;(2)根據物質的變化解答;(3)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解答;(4)根據煉鐵時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釋放熱量解答;(5)根據物質的組成解答?!窘獯稹拷猓海?)A.工廠排放廢氣會造成空氣污染;B.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會造成空氣污染;C.機動車輛排放尾氣會造成空氣污染;D.建筑工地產生大量沙塵會造成空氣污染;(2)工業上常采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此過程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3)用紅磷測定氧氣的含量,磷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打開止水夾之前,集氣瓶中逐漸增多的物質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學式為P2O5;實驗結束后,根據現象可以推出氮氣具有難溶于水的物理性質;(4)陽市確保2030年前高質量實現碳達峰,這里的“碳”指的是碳元素;故答案為:(1)B;(2)物理;(3)P2O5;難溶于水;(4)元素。11.(2023春?泰安期中)催化劑可顯著提高反應效率,二氧化錳是常見的催化劑。(1)實驗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氣,常用MnO2作催化劑。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不易(選填“易”或“不易”)溶于水;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現象是帶火星木條復燃。(2)FeCl3對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MnO2和FeCl3對H2O2分解快慢的不同影響,用如圖左裝置進行實驗:啟動傳感器,注入H2O2溶液。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a.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為0,原因是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21%氧氣。b.寫出使H2O2分解較快的催化劑及判斷依據:MnO2,因為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l3更短。【答案】(1)不易;帶火星木條復燃;(2)a.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21%氧氣;b.MnO2,因為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l3更短?!痉治觥浚?)根據氧氣的性質與收集方法、氧氣的檢驗方法來分析;(2)根據催化劑的作用以及圖像信息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現象是帶火星木條復燃;(2)a.由于裝置中空氣含有氧氣,空氣中約含21%氧氣,所以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為0;b.根據比較MnO2和FeCl3使H2O2分解快慢的曲線圖,可知當氧氣體積分數都達到32%時,加MnO2用的時間為9s,加FeCl3的時間大于60s;所以使H2O2分解較快的催化劑是MnO2,原因是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l3更短。故答案為:(1)不易;帶火星木條復燃;(2)a.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21%氧氣;b.MnO2,因為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l3更短。12.(2021秋?永吉縣期末)請回答下列與空氣有關的問題:(1)工業上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氧氣;(2)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能做保護氣,體現了氮氣的穩定性;(3)將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澄清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層白膜,這說明空氣中含有CO2?!敬鸢浮浚?)沸點;(2)穩定;(3)CO2。【分析】(1)根據氣體的性質以及工業制氧氣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氮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解答】解:(1)工業上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氧氣;故答案為:沸點;(2)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能做保護氣,體現了氮氣的穩定性;故答案為:穩定;(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將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澄清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層白膜,這說明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為:CO2。13.(2023?孝感二模)學習了MnO2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CuO能否起到類似MnO2的催化劑作用呢?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静孪搿竣瘢瓹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Ⅱ.CuO參與反應產生O2,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Ⅲ.CuO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緦嶒灐坑锰炱椒Q量0.2gCuO,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1)填寫下表:步驟③現象步驟⑥結果步驟⑦現象結論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uO質量仍為0.2g溶液中有氣泡放出,且現象和原步驟②、步驟③相同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驟①的目的是與步驟③對比,檢驗加入CuO前后雙氧水分解速度有無變化。(3)步驟④需用到的實驗儀器有:鐵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龍巖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第一次月考數學試題
- 家庭臨終關懷服務支持考核試卷
- 光纜通信在智能電網電力市場交易信息傳輸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光刻工藝中的圖案轉移技術挑戰考核試卷
- 印刷企業綠色采購成本效益分析考核試卷
- 農村物流配送效率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考核試卷
- 電感器在高頻電路中的磁路損耗分析考核試卷
- 情商在激勵團隊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企業多元化戰略的執行與監控考核試卷
-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遵守與違法責任分析考核試卷
- 2025云南中考歷史真題及答案
- 2025年全國新高考II卷高考全國二卷真題英語試卷(真題+答案)
- 經濟法學-001-國開機考復習資料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繼承不動產登記具結書
- 熱型連鑄銅合金工藝
- 食堂廚房各種用具清潔規章
- AS9100D版中文版
- MSDS(10-100093)聚脂烤漆
- 信號點燈電路
- 關于成立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