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基本規定.........................................................6
4路由規劃.........................................................9
4.1線路路由規劃...............................................9
4.2管道路由選線勘測及路由規劃................................10
5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設計..........................................12
5.1一般規定..................................................12
5.2配線設施的設置及選型......................................13
5.3城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15
5.4小區信息通信線纜隱蔽化改造................................16
6信息通信管道設計................................................18
6.1路由、管位和段長的確定....................................18
6.2管材,管孔容量和管群設計..................................19
6.3人(手)孔設置............................................22
7明敷通信管槽系統設計............................................26
7.1管槽系統設計..............................................26
7.2管槽要求..................................................29
8住宅小區移動通信室外覆蓋增強系統隱蔽化改造設計..................31
8.1隱蔽化改造原則............................................31
8.2隱蔽化改造技術要求........................................32
9割接設計........................................................34
9.1系統割接..................................................34
9.2線纜割接..................................................35
10施工要求.......................................................36
10.1一般規定.................................................36
10.2器材檢驗.................................................36
1
10.3通信管道的施工...........................................37
10.4管槽的施工安裝要求.......................................39
10.5信息通信設施的安裝要求...................................40
10.6信息通信線纜布放要求.....................................41
10.7光纜測試.................................................43
10.8系統割接及線路割接施工要求...............................43
10.9線路及設施拆除要求.......................................44
11工程驗收.......................................................46
11.1竣工資料編制要求.........................................46
11.2檢驗項目內容及驗收要求...................................47
12維護要求.......................................................52
12.1一般規定.................................................52
12.2設備維護要求.............................................52
12.3管道及線纜維護要求.......................................53
12.4巡檢要求.................................................53
12.5搶修要求.................................................54
附錄A線槽安裝方式示意圖.........................................56
本標準用詞說明.....................................................57
引用標準名錄.......................................................58
2
1總則
1.0.1為了適應本市城市信息化發展需要,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等級、服務能
力和共建共享水平,滿足市容市貌對景觀化的要求,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本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改造工程、小區信息通信架
空線入地隱蔽化改造工程和同期擴建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其
他架空線隱蔽化改造工程在技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也可執行。
1.0.3本標準的內容包含通信架空線纜改造原則和固定接入、無線覆蓋所涉及
的有源設備、配套電源、信息通信線纜、配線設施、地下信息通信管道及明敷管
槽等的改造技術要求,以及相關防雷接地系統的建設要求;不含有線電視、建筑
設備監控及安防等系統,僅在地下管道、樓內外管槽的容量上為有線電視系統預
留布線空間。
1.0.4信息通信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除應
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本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
2術語
2.0.1光纖到戶fibertothehome
指僅利用光纖媒質連接通信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簡稱為FTTH。
2.0.2配線設施distributionfacilities
各類用于光(電)纜連接與分配的分線設備的總稱。
2.0.3駐地網customerpremisesnetwork(CPN)
用戶駐地網的簡稱,指從用戶駐地(例如住宅小區、園區、商務樓等)業務
集中點到用戶終端之間的相關通信設施,前接電信業務經營者,后連電信業務消
費者,是接入用戶的網絡末端。
2.0.4駐地網管道CPNcommunicationconduit
駐地網信息通信管道的簡稱,指市政規劃紅線外的信息通信管道,主要包括
建筑規劃紅線內樓宇、住宅等區域內信息通信管道(含人(手)孔以及引上、引
入管)以及建筑物內部管槽等。
2.0.5駐地網干線管道CPNtrunkconduit
覆蓋駐地網內部主干道路,連接小區中心機房或光纜交接箱與各光分路箱或
光分纖箱之間的信息通信管道。
2.0.6駐地網支線管道CPNbrunchconduit
覆蓋駐地網內部支線道路的信息通信管道。
2.0.7光纜交接箱opticalcablecross-connectingcabinet
指公用通信線路網中用于連接主干光纜和配線光纜的設備。
2.0.8主干光纜trunkopticalcable
指公用通信線路網中,局站至FP(FlexiblePoint靈活分配點)點或一級
交接點之間的光纜,又稱饋線光纜。
2.0.9配線光纜distributionopticalcable
指公用通信線路網中FP點至DP點(DistributionPoint分配點)或二級
交接點之間的光纜。
2.0.10駐地網主干光纜trunkopticalcableinCPN
2
指駐地網中心機房光纖配線架或光纜交接箱至各光分路箱或光分纖箱之間
的光纜。
2.0.11駐地網配線光纜distributionopticalcableinCPN
指駐地網各光分路箱或光分纖箱至戶外用戶信息終端盒之間的光纜。
2.0.12引入光纜dropopticalfibrecable
光分路箱或光分纖箱至用戶光網絡單元(ONU)之間的光纜,本標準特指光分
路箱至用戶終端信息箱之間的光纜。
2.0.13高層住宅high-risedwellingbuilding
十層及十層以上或高度大于27m的住宅。
2.0.14中高層住宅mediumhigh-risedwellingbuilding
七至九層且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
2.0.15多層住宅multi-storiesdwellingbuilding
四至六層的住宅。
2.0.16低層住宅low-risedwellingbuilding
一至三層的住宅。
2.0.17別墅Villa
一般帶有私家花園的低層獨立式住宅。
2.0.18中心機房centertelecomequipmentroom
用于安裝住宅區內通信設施的設備用房。
2.0.19電信間telecommunicationsroom
用于安裝住宅單元內通信設施的設備用房。
2.0.20微基站smallcell
射頻發射功率不大于10W的基站,簡稱微站。
2.0.21一體化微基站integratedsmallcellequipment
基帶與射頻、天線集成在一起或僅基帶與射頻集成在一起的微基站設備。
2.0.22有源天線activeantennaunit
RRU與天線集成在一起的設備。
3
2.0.23室外多業務分布式接入系統outdoormultiservicedistributed
accesssystem(MDAS)
由接入單元、擴展單元、遠端單元等組成,對饋入的多制式射頻信號進行數
字化處理,并通過光纖、雙絞電纜或同軸電纜傳輸到需要覆蓋的區域,再將數字
信號轉化成射頻信號、采用集成天線的遠端單元或遠端單元外接天饋線進行室外
信號覆蓋的系統。
2.0.24室外饋線分布系統outdoorfeederdistributedsystem
將基站射頻信號通過饋線傳輸到分布在各目標覆蓋區域的天線、實現室外信
號覆蓋的系統。
2.0.25室外分布式微站系統outdoordistributedsmallcellsystem
將微型基站射頻單元或有源天線或一體化微站分布式設置在室外覆蓋增強
目標區域、用光纖組網連通各微站設備單元的室外信號覆蓋系統。
2.0.26光分路箱opticalfibersplittercabinet
設置在住宅樓層,具有光纜成端、分配及分路功能的箱體。
2.0.27單元型光分路箱unit-typeopticalfibersplittercabinet
可支持單個單元安裝或多單元組合安裝的光分路箱。單個單元箱體分為布線
區和光分路器安裝區兩部分,適合單運營商獨享或最多2家運營商共享。
2.0.28多網合一型光分路箱multiuser-in-onetypeopticalfibersplitter
cabinet
可支持最多3家運營商共享的一體化光分路箱。箱體內包括公共的布線區和
獨立的光分路器安裝區。
2.0.29引上管thepipeleadingtoground
室外地下信息通信管道的人(手)孔至地上建筑物外墻、電桿或室外設備箱
間的引接管道。
2.0.30引入管entrancepipeofbuilding
室外地下信息通信管道的人(手)孔至建筑物內側的地下連接管道。
2.0.31管槽duct&trunking
4
住宅建筑物內、外用于布放信息通信線纜的明管、線槽,分為豎向、橫向兩
種,豎向管槽用于跨樓層垂直布線,橫向管槽用于同樓層水平布線。
2.0.32過路盒passbox
住宅建筑內、外管槽段落之間為方便施工和維護而設的盒體,屬于管槽系統
的一部分。
2.0.33戶外用戶信息終端盒outdoorsubscriberterminalbox
設置在住戶門框上沿,供引入光纜盤留、入戶的盒體,俗稱“門頭盒”。
5
3基本規定
3.0.1信息通信系統基礎設施的隱蔽化改造應能滿足電信業務經營者(以下簡稱
運營商)網絡建設的需求,并遵循統一規劃、共建共享、協同施工、可靠運營的
原則。
3.0.2信息通信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應根據外部建設環境條件、住宅建筑的類型、
功能及現有設備情況、用戶需求等,進行相應的通信配套設施設計,設計應考慮
為城市的信息通信發展、智能化應用預留空間。
3.0.3隱蔽化改造工程在改造過程中應充分保證現網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對在用
業務的影響。
3.0.4改造后的信息通信線纜應隱蔽化敷設,室外信息通信設施的設置應與周邊
環境協調,室外箱體宜選擇隱蔽處安裝。
3.0.5信息通信架空線隱蔽化改造宜結合本市成片區域開發、城市更新改造、城
市道路的新建、改擴和大修工程以及房屋修繕工程同步實施,無法同步實施的應
為后期實施的改造作好接口預留。
3.0.6隱蔽化改造工程應合理利用資源,節約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重視
歷史文物、自然環境和城市景觀的保護。
3.0.7現有銅纜接入方式或光纖到樓(光纖敷設到建筑物樓道,簡稱FTTB)的接
入方式應在改造過程中統一升級為光纖到戶(FTTH)的接入方式,原有業務應做
同步遷移。
3.0.8公寓式住宅和老式里弄住宅應采用二級分光架構,別墅類住宅可維持原有
分光架構不變。
3.0.9實施架空線纜隱蔽化的改造過程中,有條件的線纜應先優化合并然后入地。
3.0.10新建光纜交接箱宜整合多家運營商需求合并設置,經論證不具備合箱條
件的可獨立設置。
3.0.11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工程建設范圍應遵循下列規定:
1重點區域架空線入地應成片整治。
2重要路段架空線整治范圍除該道路本身還應包括與之交叉的道路,范圍宜
根據相關道路的管道及架空桿路條件自路口向相關交叉道路延伸30m~60m范圍。
6
3與整治路段架空線路由關聯度高的其他道路架空線應同步實施入地。
4整治道路沿線且具備條件的小區宜同步實施小區內信息通信線隱蔽化改
造。
5舊住房綜合改造項目實施時應同步實施小區內信息通信線隱蔽化改造。
3.0.12隱蔽化改造完成后應同步拆除廢棄的線纜、配線設施、鋼絞線、鐵件和
架空桿路,并應完成對施工中破壞的路面、綠化和其他公共設施的修復。
3.0.13規劃有宏基站但未落實的住宅小區應隨改造提供宏基站建設設施。
3.0.14隱蔽化改造工程通信設施的建設分工宜按表3.0.14進行:
表3.0.14隱蔽化改造工程通信配套設施建設分工表
序號建設項目建設范圍、內容實施單位
市政道路共享的信息通信管道(包括人
市信息管線公司
(手)孔及引上、引入管)
綜合桿配套管道綜合桿建設單位
地下信息通
1運營商與自有管線溝通的管道運營商
信管道
駐地網管道(含接口井)房屋修繕單位
市信息管線公司或運營
駐地網接口井以外的信息通信管道
商
2管槽系統小區建筑物內外的管槽房屋修繕單位
市政道路上改下的信息通信線纜及擴容
線纜權屬單位
線纜
信息通信線
3小區紅線內新建的駐地網主干、配線光
纜線纜權屬單位
纜
引入光纜協商
光纜交接箱線纜權屬單位
小區內單元型、多網合一型光分路箱房屋修繕單位
4配線設施
其他獨享配線設施線纜或設備權屬單位
光分路器線纜或設備權屬單位
5有源設備設備權屬單位
6線纜割接線纜權屬單位
7系統割接光路系統割接、業務割接、用戶平移運營商或業務提供商
有源設備拆
8MDU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設備權屬單位
除
線纜及設施拆除架空線纜、鋼絞線、架空鐵件、架
8線纜、桿路權屬單位
拆除空桿路、架空配線設施
市政道路路面、綠化修復路政、綠化單位
9修復工程小區道路路面、綠化修復,建筑內外修
房屋修繕單位
補、粉刷
3.0.15工程設計中應選用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品,以及經國家和行業認
可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鑒定合格的設備及材料,并根據隱蔽化改造工程的特
點,可選用符合電信行業發展導向的新產品、新工藝。
7
3.0.16線纜進入建筑時,孔洞封堵應滿足以下規定:
1進入機房的線纜所經路由上的孔洞均應做防火封堵。
2進入住宅建筑并穿越住宅單元防火分區分隔墻的墻洞、樓板洞均應做防火
封堵。
3進入高層及中高層建筑的線纜所經垂直路由上的樓板洞均應做防火封堵,
水平路由上穿越住宅單元防火分區分隔墻的墻洞均應做防火封堵。
3.0.17機房、住宅建筑內敷設的線纜應采用非延燃型外護套。
3.0.18住宅建筑內外布放的管槽應采用阻燃材料;住宅建筑外墻明裝的塑料制
品應具備抗紫外輻射和抗老化性能,金屬制品應選用鍍鋅鐵件或不銹鋼等具備防
銹性能的材料。
3.0.19隱蔽化改造工程新安裝通信設施應滿足現行抗震設防的相關規定。
3.0.20光纜交接箱、光分路箱或光分纖箱等配線設施箱體內的高壓防護裝置應
采用截面積不小于16mm2的多股銅線與該樓層接地體可靠連接,室外落地安裝的
箱體應與基礎內預埋的接地體可靠連接,單獨設置接地線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10Ω。
3.0.21安裝于建筑物內的金屬過路箱(盒)、金屬管路、金屬橋架均應有接地措
施,采用共用接地體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
3.0.22光纜進入配線設施箱體,光纜的金屬構件應與箱體內的高壓防護裝置應
可靠連接,連接線的截面積不應小于6mm2。
3.0.23網絡基礎數據的維護應結合割接、日常巡檢、維護搶修等項目進行。如
有數據變更,維護單位應在相應項目實施完成后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竣工資料的
修改和資源庫的數據更新。
8
4路由規劃
4.1線路路由規劃
4.1.1線路路由的選擇,應結合網絡系統的整體性,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且便于施工和維護。
4.1.2選擇線路路由時,應以現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設施和既定的建設規劃為主
要依據,并應充分考慮城市發展規劃的影響。
4.1.3通信線路路由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建設區域內文物保護、環境保護等事宜,
減少對原有水系及地面形態的擾動和破壞,維護原有景觀。同時將工程對沿線居
民的影響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圍內。
4.1.4通信線路路由的選擇應考慮強電影響,不宜選擇在易遭受雷擊、化學腐蝕
和機械損傷的地段,不宜與電氣化鐵路、高壓輸電線路和其他電磁干擾源長距離
平行或過分接近。
4.1.5市政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路由規劃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1現有信息通信冗余管孔數滿足本次架空線入地及遠期信息通信發展需求
時,利用冗余管孔直接入地。
2冗余管孔數不能滿足本次架空線入地及遠期信息通信發展需求,且道路具
備管道擴容條件的,應在原路由擴建管道后仍按原路由入地。
3本路段權屬單位冗余管孔數少于2孔且周邊道路冗余管孔資源較為豐富
的路段,過路架空線纜應首選迂回路由入地。
4.1.6駐地網主干光纜路由應短捷、平直,并宜選擇在用戶密集的住宅建筑群體
附近經過。
9
4.2管道路由選線勘測及路由規劃
4.2.1市政道路管道建設前應進行選線勘測,收集工程范圍內的地形及綜合管線
資料,必要時還應了解管道工程基礎影響深度范圍內的地層分布情況。涉及的區
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道路縱向沿施工路段涵蓋兩端路口。
2道路橫向至紅線外15m或至第一排建筑物邊線。
3道路交叉路口延長至道路停止線以外60m。
4.2.2選線勘測收集的資料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
1道路上各類桿件、箱體、城市家具的位置、屬性。
2地下管線的類別、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偏距、規格、材質、
載體特征、建設年代、埋設方式、權屬單位等。
3地下障礙物平面范圍及深度,包括建(構)筑物、市政、交通、水利等設
施基礎形式及圍護結構。
4.2.3選線勘測時應查明施工區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應至少包括下列內
容:
1查明場地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等特征。
2查明沿線的暗浜、坑塘、低洼地帶等不良地質條件及特殊土的性質和分布
范圍,評價其對工程的影響并提出處理措施及建議。
3查明地下水、地表水的分布、埋深、水力聯系、地下水補排關系,判定地
下水、土對基礎及管材等建筑材料的腐蝕性。
4對于涉及長度大于200m的定向鉆進的管道工程,應重點查明管道鉆進區
間影響深度范圍內的地質條件,并宜提供設計所需巖土物理力學參數。
4.2.4管道路由和管孔容量應結合現狀和遠期發展需求確定,并應充分利用已有
的管道資源,制定最優方案。
4.2.5管道路由應選擇障礙最少、施工維護方便的區域。
4.2.6過路管應根據路由所經區域用戶遠期發展需求合理預埋,避免重復開挖。
10
4.2.7管道路由應遠離化學腐蝕或電氣干擾嚴重的地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防腐
措施。
4.2.8隱蔽化改造工程管道路由宜選擇綠化帶及人行道,不宜選擇車行道及停車
位。
4.2.9信息通信管道與其他地下管線及建筑物建的最小凈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標準》GB50373的有關規定。對于地下空間無法
滿足以上要求的駐地網管道,在確保人身及現有設施安全的前提下,可酌情縮減
最小凈距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但必須確保施工操作安全所需的凈距。
4.2.10信息通信管道在地下斷面規劃布局時,應遵循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工程
管線綜合規劃規定》GB50289中的相關規定。
11
5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設計
5.1一般規定
5.1.1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設計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結合相關專業規劃及
權屬單位網絡建設、業務發展需求,在充分調研現狀的基礎上編制。
5.1.2設計應本著“因地制宜、以線帶面、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設
計方案應具有適當的前瞻性。
5.1.3隱蔽化改造工程住宅用戶應采用基于PON的FTTH接入方式,非住宅用戶
宜維持原有光纖接入技術。
5.1.4相關路段無管道資源或已有管孔資源不足且有條件新建或擴容管道時,
應新建或擴容信息通信管道,管孔容量應為今后各類需求接入以及技術和網絡的
發展留有足夠的余量。
5.1.5引上管應根據架空線入地的需求在共享原則下集中設置,容量應滿足沿線
用戶的遠期需求。
5.1.6地下空間不足且無條件新建地下管線設施時應充分利用現有地下管線冗
余管孔,通過線路方案優化、騰退銅纜、并孔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架空線入地。
5.1.7通信架空電纜本著“光進銅退”的原則不再入地,暫不能平移的業務宜
采用直接配線的方式(即電纜不經過交接設備,直接接到分線設備的一種配線方
式)解決。
5.1.8信息通信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工程的線纜走向方案應以路由規劃為依據。
5.1.9新建的光纜容量需求應能滿足至少3~5年服務年限需求且應有適當余量。
5.1.10豎井內敷設光纜、饋線、屏蔽雙絞線、光電混合纜等線纜時應使用弱電
豎井,不應使用強電、風管、水管管井。
5.1.11樓內外通信管槽路由應避開《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
護條例》中規定的不得改變的區域。
5.1.12信息通信架空線拆除后無法通過管道方式解決的個別沿線用戶接入需求
可采用微槽淺埋等新工藝解決。
12
5.1.13隱蔽化改造工程新建光纜交接箱/光分路箱應根據原有光纜交接箱/光分
路箱覆蓋范圍、進出光纜交接箱/光分路箱的遠期光纜總容量、備用量及光進銅
退所需平移的業務容量確定。
5.1.14光纜交接箱、光分路箱箱體應有防塵、防水、防沖擊及防盜性能。室外
箱體密封性能應達到IP55級要求,且宜選擇下進線方式;室內箱體密封性能應
達到IP53級要求。
5.2配線設施的設置及選型
I光纜交接箱
5.2.1光纜交接箱的安裝位置應選擇相對隱蔽、安全、通風、不影響交通、不影
響市容觀瞻,不遮擋景觀視線和住戶采光的室內外場所或小區綠化區域,并應避
免設置在易積水的低洼地、高溫或腐蝕性地帶、景觀水域的岸邊等顯著影響光纜
交接箱安全的地方。
5.2.2市政道路架空線入地涉及原光纜交接箱遷移時,新安裝的光纜交接箱設置
區域應按照下列優先順序選址:
1道路兩側的建筑場所內。
2道路兩側綠地內。
3其他隱蔽、安全的場所,如周邊建筑夾弄內、靠墻位置、小區紅線內等。
4道路公共設施帶。
5.2.3小區光纜交接箱宜設置在小區光纜覆蓋區域的中心部位或光纜交匯處,且
應靠近人(手)孔設置。光纜交接箱周邊1.5m范圍內應無影響通行的障礙物。
5.2.4落地安裝的室外光纜交接箱應與地下管道溝通,掛墻的光纜交接箱宜安裝
在引上管正上方
5.2.5落地箱體基礎工藝要求應滿足以下要求:
1落地交接箱基礎距離人(手)孔應不超過10米,基礎內應預埋無縫鋼管。
2基礎高出地表部分應為梯形,離地高度應為150mm。
3砌筑基礎時應預埋接地極,地線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4基礎與管道、箱體間應有密封防潮措施。
13
5.2.6歷史保護建筑及對建筑外立面景觀要求高的建筑物不得將配線箱體掛外
墻安裝。
5.2.7箱體表面應光潔,色澤均勻,箱體表面不應出現任何緊固件。放置在綠化
帶或其他有景觀要求的箱體外表面涂層顏色宜與周邊環境協調。安裝于小區道路
邊的箱體底部宜噴涂反光標志條。
5.2.8箱體正面應有權屬單位企業標識,位置宜統一設置在左上角。標識符號、
漢字或英文字母高度等應規范、統一。
II小區光分路箱和光纜接頭箱
5.2.9光分路箱應結合不同住宅形態、安裝空間進行設置,并遵循以下規定:
1室內光分路箱應安裝在樓道等公共區域,且宜靠近樓內垂直布線通道安裝。
2室外掛墻光分路箱應靠近引入光纜進戶點,且宜靠近室外布線通道安裝。
3室外落地光分路箱宜安裝在小區綠化區域等不影響交通的場所。
5.2.10光分路箱應由布線區和光分路器設備安裝區組成,并采用SC型光活動連
接器。各功能區最多可容納的光纜和槽位數應符合表5.2.10的要求。
表5.2.10光分路箱功能區要求表
光分路箱類型布線區光分路器安裝區
單個單元型光分路箱32根引入光纜4槽位注
多網合一型光分路箱96根引入光纜12槽位
注:單槽位可安裝的光分路器最大光分比為1:8。
5.2.11公寓式住宅和老式里弄光分路箱的所轄用戶數、尺寸及安裝樓層應符合
表5.2.11的要求。構成組合箱體的單元箱數不應超過3個,箱體所轄用戶數超
過24戶時應分不同樓層安裝。
14
表5.2.11光分路箱設置要求表
所轄住宅用戶箱體最大尺寸
光分路箱類型(高×寬×深)安裝樓層
公寓式住宅老式里弄
(單位:mm)
單運營≤24戶/單元≤12戶/單
205×490×150原箱體處
商獨享箱體注1元箱體注1
多層:2F或
2家運營3F;高層:單
單元型≤12戶注2/單元箱體205×490×150
商共享向所轄樓層
光分路
不超過5層
箱
≤12戶/2單元組合箱體410×490×150多層:2F或
3~4家
3F;高層:單
運營商
≤24戶/3單元組合箱體615×490×150注3向所轄樓層
共享
不超過5層
多層:2F或
多網合
3家運營3F;高層:單
一型光≤32戶--380×480×140
商共享注3向所轄樓層
分路箱
不超過5層
注1:單個箱體所轄用戶數超過上表數據時,應增加箱體單元。
注2:當所轄用戶數超過12戶時,宜選用單運營商獨享模式。
注3:當超過3家運營商共享箱體時,每增加1家及以上運營商需增加1個單元
型光分路箱。
5.2.12光分路箱的不同功能區域均應安裝獨立門鎖,門鎖應有良好的抗破壞性。
5.2.13別墅類住宅光分路箱和光接頭箱宜采用落地式安裝。公寓式住宅和老式
里弄光分路箱和光接頭箱宜采用壁掛式明裝,安裝高度宜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物外墻掛墻箱體底邊距地坪不宜小于2.0m。
2室內公共通道掛墻箱體底邊距本層地坪不宜小于1.5m。
3公寓式多層建筑底層電信間掛墻箱體底邊距地坪宜為0.3m。
5.2.14共享型箱體應有相應的共享標識,獨享型箱體應有相應運營商企業標識。
5.2.15箱體其他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光纜分纖箱》YD/T2150的要求。
5.3城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
5.3.1城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改造應根據本市確定的重點區域、重要路段
以及各區劃定的道路范圍進行現有信息通信管孔資源、架空線路、配線設施的排
摸。
15
5.3.2架空線路排摸內容應包含權屬單位、路由、光.纜接頭盒位置、桿高、架
空及落地配線設施、線纜容量等信息。
5.3.3城市道路地下信息通信管孔資源排摸內容應包含權屬單位、管材規格、管
孔容量總、冗余管孔數等信息。
5.3.4城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設計優先選擇原線路路由,若原線路路由信
息管孔資源緊缺,則可就近采用迂回路由。
5.3.5城市道路信息通信架空線入地線路路由設計范圍應在原有光纜段長范圍
內(通常不超過光纜盤長)。
5.4小區信息通信線纜隱蔽化改造
5.4.1隱蔽化改造小區信息通信線纜建設方案應根據運營商提供的小區紅線范
圍內完整的線纜排摸資料(含過路光纜)并結合“光進銅退”的原則進行設計。
5.4.2小區駐地網光纜宜采用交接配線方式。駐地網主干光纜容量宜根據上聯
PON口需求按1:1.2~1:1.5配置,且不宜小于12芯;駐地網配線光纜的容量應
按照所覆蓋的物理住宅用戶數結合各運營商遠期覆蓋目標配置,單根配光纜容量
宜不大于96芯。
5.4.3小區駐地網光纜的拓撲結構應采用樹形結構。
5.4.4用戶引入光纜容量應按不低于電信業務在用用戶數1:1配置,別墅類住宅
可按1:2配置。對于因退銅引起的純語音業務割接需要宜額外配置相應芯數。
5.4.5小區駐地網線纜在穿越樓板洞時,光、電纜應與蝶形引入光纜分管孔敷設。
5.4.6電纜在線槽內應與蝶形引入光纜分槽位敷設。
5.4.7各運營商的光纜接頭盒(箱)應按照光纜分支需要合理設置,不同運營商
的接頭盒不得集中在同一人(手)孔內,手孔內不超過1個,人孔內不超過4
個。不同規格人(手)孔內最多設置的光纜接頭數量及人(手)孔內光纜接頭處
每側光纜的預留長度應符合表5.4.7的要求。
16
表5.4.7人(手)孔內光纜接頭設置數量及光纜預留長度要求
人(手)孔規格設置接頭數量(個)接頭每側光纜預留長度(m)
序號
長×寬×深(mm)
1760mm×780mm×800≤1≤3
21200mmx600mmx800≤1≤3
3700mmx900mmx1000≤1≤3
41200mmx900mmx1200≤2≤5
51500mmx900mmx1200≤4≤5
61800mmx1200mmx1800≤4≤7
5.4.8小區駐地網各段光纜在配線設施處應做成端接續。光纜為成端所預留的長
度宜為:中心機房內3m~5m;交接箱前人(手)內3m;配線箱內1m~2m。
5.4.9引入光纜在出線槽處盤留長度宜為2m,在戶外用戶信息終端盒內盤留長度
宜為1m。
17
6信息通信管道設計
6.1路由、管位和段長的確定
6.1.1配合隱蔽化改造工程新建的信息通信管道路由設計及各類溝通管的預留
應能滿足現有架空線入地線纜割接的需要、沿線用戶信息通信業務發展的需要以
及社區和城市的智慧化建設的需要,還應與沿線綜合管道、現有信息通信網相貫
通。需連通的管道均為在建工程時,應由后施工的一方負責溝通管的建設。
6.1.2市政道路信息通信管位宜在人行道下,小區通信管位宜在綠化帶下。通信
管位不宜選擇車行道及停車位,且不宜與電力、燃氣管安排在道路的同路側。
6.1.3市政道路信息通信管道埋深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信管道與通道工
程設計標準》GB50373中的有關規定;小區駐地網管道埋深要求應符合現行上
海市建設規范《住宅區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術標準》DG/TJ08-606的規定。
當埋深達不到要求時,應采用相應保護措施。
6.1.4地下通信管道與其他地下管線及建筑物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373的有關規定。通信管道與房屋基
礎(地下部分)最小平行凈距應符合表6.1.4的要求。
表6.1.4通信管道與房屋基礎最小平行凈距表(單位:m)
基礎突出建筑外墻
序號住宅類型最小平行凈距注
寬度
1平房0.21.8
低層住宅
22~3層0.61.5
3多層、中高層及高層住宅1.01.5
注:當多層、中高層及高層住宅最小平行凈距無法滿足上表要求時,應對房
屋建筑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6.1.5管道段長的選擇應以減少人(手)孔設置為首要因素,以開挖方式建設的
管道,市政道路塑料管道的段長市區宜不大于100m,郊區宜不大于200m,駐地
網管道段長宜不大于80m。
18
6.1.6外徑110mm的塑料管曲率半徑不應小于10m,外徑小于50mm的塑料管曲率
半徑不應小于塑料管外徑的15倍。同一段管道不應有反向彎曲(即S形彎曲)
或彎曲部分的中心夾角小于90°的彎管道(即U形彎曲)。
6.2管材,管孔容量和管群設計
6.2.1信息通信架空線纜隱蔽化改造工程中地下信息通信管道可選的材料應包
括塑料管和無縫鋼管,設計應根據管道建設環境和管位選用。不同管材的規格和
適用范圍應符合表6.2.1的規定。
表6.2.1管材選用表
常用規格(外徑/內徑,
管材適用范圍
公稱口徑)單位:mm
除車行道和引上以外均適
雙壁波紋管Φ110/100
用。
除以下場景外均適用:
Φ110/100、
1)十字交叉路口
Φ70/60(可做引上管
高強度聚氯乙烯2)埋深達不到規范要求
用)
實壁管(MPVC-T)的橫向過路預埋管
塑Φ50/42(可做引上管
管3)落地光交基礎預埋引
料用)
入管
管
高密度聚乙烯實1)非開挖;
Φ110/100、Φ50/42
壁管(HDPE)2)車行道下小彎曲場景。
1)空間局促、狹小,無法
Φ40/33、Φ50/42、以管群方式通過的障
硅芯管(Si)
Φ63/54礙點
2)曲率半徑遠于小10m
車行道下,穿越主干車行道
鋼φ102、
無縫鋼管(Fe)的橫向、交接箱管道接入、
管φ89(可做引上管用)
桿上、墻上引上管
6.2.2管孔容量應在滿足架空線入地的線纜布放需求的基礎上,結合今后通信業
務發展和各類智能化應用做適當預留。不同段落的管孔需求數可參見表6.2.2。
當駐地網管道中1、2、3段落同路由時應考慮共用因素酌情減少總管孔數。運營
商在用其它業務根據線纜入地需求應首先利用已分配的管孔資源,已分配資源不
足時可按需增加。
19
表6.2.2管孔容量參考表
序號段落管道容量(孔)備注
城市快速道路(紅線寬度≥
14~9
50m)
城市主干道路(50m>紅線寬
26~12
度≥42m)
市政道路城市次干路(42m>紅線寬度
32~6
管道≥32m)
城市支路(32m>紅線寬度≥
41~3
20m)
5與綜合桿支線管道溝通段不宜少于3孔具體容量按需
公用電信網管道至駐地網接各運營商按需
1(1~2)/運營商
口井建設
2駐地網接口井至光纜交接箱1~2
駐地網管N代表所涉及的
道3駐地網干線管道≥N+2運營商數量,小
區監控用2孔
管孔共享,末梢
4駐地網支線管道2~5
方向逐段遞減
6.2.3駐地網干線管道的管孔應指定相應的使用單位。
6.2.4管道的管外徑不應小于110mm,但現場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外徑不小于
50mm的小口徑管材替代。折算方法按一大孔對應四小孔折算。
6.2.5管群組合宜按現行行業標準《通信管道橫斷面圖集》YD/T5162的規定排
列,且宜采用矩形排列,管群標準排列宜符合表6.2.5的要求。
表6.2.5管群標準排列
管群數量23~45~67~910~1213~1617~2425~30
管孔排列(行
122~333~444~65
x寬)
列數21~22~333~43~44~65~6
6.2.6管道引入建筑的方式應采用地下敷設引入管方式。條件不具備時,在不影
響建筑結構和美觀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外墻暗敷或明敷引上管引入方式。
6.2.7引上管的設置應遵循下列規定:
1室外明敷的引上管顏色宜與周邊環境顏色協調,安裝時不應破壞建筑外
立面的景觀。
20
2市政道路上配合架空線入地的引上管同一引上點不宜超過5根,且管材
應選用φ89mm及以上的鍍鋅鋼管。
3市政道路上配合架空線入地的引上管不宜選擇在交叉路口建筑沿街外墻
上安裝。
4駐地網管道引上管容量不宜小于2孔,管材宜選用MPVCT管或無縫鋼管,
在有機動車通行的道路兩側等易受機械外力損傷的環境安裝時,應采用無縫鋼管。
引上管/引入管的管孔容量及管徑選擇可參見表6.2.7。
表6.2.7建筑物單元引上管、引入管的管孔容量及管徑
建筑物外墻引上管建筑單元引入管
建筑物類型
管材管徑注(mm)容量(孔)管材管徑(mm)容量(孔)
MPVCTΦ50
別墅住宅----------------1
Feφ50
MPVCTΦ50、Φ70MPVCTΦ50、Φ70
低層住宅2~32~3
Feφ76Feφ76
MPVCTΦ50、Φ70MPVCTΦ50、Φ70
多層住宅2~42~4
Feφ76Feφ76
中高層Feφ763~5Feφ763~5
高層住宅Feφ763~6Feφ76、φ893~6
注:塑料管管徑Φ指外徑,鋼管管徑φ指公稱口徑。
6.2.8引上管安裝符合以下要求:
1駐地網管道引上管應用混凝土包封保護,市政道路引上管可用砌體砌筑包
封。包封高度應為300mm。
2市政道路管道引上管安裝高度不應小于2.5m,且不宜安裝在圍墻上。
3駐地網管道引上管端口部分應高于地面300mm,并應與垂直線槽通過對接
件相連。
4駐地網引上彎管與直管套接處及直管與墻壁固定處應采用C30混凝土包封
底座,底座應高出地坪250mm,包封厚度50mm。
5駐地網管道采用外墻暗敷引上管時,引上管轉接至樓內處需在外墻安裝壁
嵌式過路箱,箱體底部與室外地坪高度宜在300mm~3000mm之間。
6.2.9引入管的設置應遵循以下規定:
1公寓式建筑應每個單元建設引入管;里弄式建筑應根據光分路箱的需求建
設引入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健康教育疫情班會
- 康復評定:平衡功能的全面解析
- 2025至2030球蟲病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動態應用程序安全測試(DAST)軟件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凈水裝置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五價銻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三聚氰胺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DDoS緩解服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泰安市專業技術人員公需課考試試題及答案
- 唇血管畸形護理課件
- 2025年城建技師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中國LTCC技術行業市場現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租賃住房培訓課件下載
- 房管員試題資料
- 2025至2030中國扭蛋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商業模式與投融資戰略報告
- 2024年蘇州昆山國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商場吸煙區管理制度
- DL∕T 5161.5-2018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 第5部分: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
- 湖北武漢洪山區招考聘用社區干事235人模擬檢測試卷【共1000題含答案解析】
- 常用樂高零件清單
- 蛋糕制作工藝課件(PPT81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