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的問卷調研分析報告摘要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智能產品的發展迅速讓人們的日常更加輕松,也更加簡化,這是社會發展的正確規律。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情況呈現出一種逐漸降低的趨勢,體力活動不足已逐漸成為世界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本文通過采用國際體力活動調查問卷來對S大學教師們的體力活動情況進行調查,以此來發現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提高S大學教師們的體力活動情況提供一個參考依據。本文選擇S大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進行了分析。通過問卷分析可以得出,S大學教師以輕微體力活動為主,體力活動有著明顯的不足;教師們工作中競爭壓力大,在工作和科研上面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教師們可能有提高體力活動水平的觀念,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有關;S大學教師的健康情況總體上來說不容樂觀,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們的體育鍛煉程度不足,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師很少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去參與體育鍛煉生活當中,并且日常生活飲食不夠規律且睡眠不足。關鍵詞: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目錄TOC\o"1-3"\h\u21720摘要 一前言1.1選題依據目前,體力活動不足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體力活動是指所有形式的身體活動,即任何造成增加肌肉和能量耗費的活動。體力活動包括多種方面,如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休閑活動、體育鍛煉、競技體育等各種形式的身體活動。根據諸多研究證明,缺乏體力活動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超重與肥胖、2型糖尿病、惡性腫瘤、高血壓、焦慮和抑郁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除此之外,缺乏體力活動還會導致骨質疏松、情緒低落、關節炎等疾病,也會引起生活質量下降、縮短壽命等。高校是培育大學生健全人格,促進良好生活、社會適應的主要場所,而師資的質量決定了高校的發展成敗。高校教師作為我國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社會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價值觀念、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大眾有著很強的輻射作用。對人才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面對當今社會的轉型期,作為教學、科研的骨干和中堅力量的高校教師,隨著其地位、待遇、生活水平等不斷改善與提高,所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加,其健康問題是制約其自身和工作協調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但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而且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1.2研究目的本研究通過調查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收集S大學教師在多個體力活動現狀數據,深刻剖析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以及影響他們體力活動現狀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S大學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開展體質健康促進提供參考。1.3研究意義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智能產品的發展迅速讓人們的日常更加輕松,也更加簡化,這是社會發展的正確規律。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情況呈現出一種逐漸降低的趨勢,體力活動不足已逐漸成為世界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促進良好生活、社會適應的主要場所,而高校教師作為銜接高校和學生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對于人才的培養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他們對于學生值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的形成有著極大的輻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作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和重要骨干,他們的地位、待遇和生活水平隨著國家的不斷重視,也不斷的改善和提高,工作強度、科研壓力和生活負擔也隨之不斷增加,其身體健康問題逐漸制約其自身和工作協調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了解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但直接影響了高校教師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而且對學校培育高質量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4文獻綜述近年來關于身體健康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注意,然而在研究領域還不算熱門,其理論深度有待探索。栗德春、馬冠生指出,體力活動是指由于骨骼肌的收縮而產生的人的身體活動在安靜能量消耗之上的有實際增加的效果。人體每天的能量消耗由基礎代謝、有無特殊動力學作用以及各種類型的體力活動組成,雖然體力活動所占比例沒有基礎代謝多,但是體力活動的可調節性最大。我國對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有一定的實踐研究。體力活動中最常用的評價方式就是通過對鍛煉的時間、強度、頻率的計算和觀察來判斷某人此次進行體力活動的情況,這也是最簡單、最易操作的一個評價方法。運動強度過小達不到運動鍛煉的效果,過大則不利于身心健康;頻率即參與體力活動的次數,如一周幾次,一次幾個小時等。薛艷秋的《中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與健康狀況相關性分析》,通過調查中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和健康狀況的現狀,分析兩者的相關性,為中學教師的健康促進提供理論依據。翁錫全等在《城市化進程中居民體力活動變化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中對家庭、社區及其周邊和交通環境與居民體力活動進行了剖析,介紹了城市空間的形態演變,農村城市化進程對居民體力活動產生的消極影響和以促進居民參與體力活動的“精明增長”策略。李榴柏,JosephGreen等在《北京城區小學生體力活動水平的調查研究》指出中國城市小學生體力活動水平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兒童體力活動水平及國際組織的推薦值,學業壓力可能是影響體力活動的突出危險因素。研究者對教師體力活動的研究思考是多層面、多角度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對教師體力活動調查的目的在于改善其體力活動的狀況,促進其健康水平的改善。董立,盛佳智,陳碧述的《高校教師身體活動與亞健康現狀及其關系分析——以川東高校為例》等,對已有的研究主要從探索性研究的角度對高校教師體力活動的現狀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僅有少量的研究考察了相關理論。導致現有的研究之間無法融通和整合,這也限制了研究本身的推廣。目前國內關于體力活動方面的研究較少,缺乏完整的、系統的、有體系的調查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學生人群是研究的主要對象,因此國內在體力活動這塊的研究明顯不足,特別是對某一特定人群的研究,存在很大研究空間二研究對象與方法2.1研究對象本研究為S大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以此來理清影響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2.2研究方法2.2.1文獻資料法在進行本項研究的過程中,根據本論文的需要,利用S大學圖書館查閱文獻,使用中國知網、維普等數據庫,以“體力活動”、“高校教師”“體力活動問卷”等關鍵詞檢索與本研究相關的參考文獻,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對體力活動的概念及體力活動問卷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為后期的研究、論撰寫奠定了理論基礎。2.2.2問卷調查法通過使用文獻檢索工具查閱文獻,在遵循問卷調查法的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的要求,從而設計制定了《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調查》問卷,采用網上問卷調查的的形式在學校各學院教師群里進行發放,剔除無效的10份問卷,最終回收240份問卷,問卷調查進展順利,數據反饋真實可信。。2.2.3邏輯分析法通過對查閱的文獻進行閱讀和理解,和所獲得到的調查問卷數據進行結合,運用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來對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進行公平、公正、客觀且合理的分析,對S大學教職工的體力活動現狀進行評價,以此來確保論文的合理性。2.2.4數理統計法本研究運用問卷星和EXCEL2010統計軟件,并結合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中IPAQ問卷中各項體力活動屬性及其MET賦值和體力活動水平分組標準相應的計算辦法計算本研究的教師體力活動水平,按照統計學的基本要求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2.3研究工具2.3.1IPAQ表簡介IPAQ是國際調查問卷的縮寫,是用來記錄過去或者當前的身體活動狀況。它可以分為活動記憶,定量審查,日記和訪談形式的問卷。活動記憶和定量審查可以統稱為回顧性調查,包括專業活動(包括上下班通勤),家務勞動,鍛煉和日常活動。設計問卷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方向,比如說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也可以選擇多個方向或設計為一個綜合性質的問卷。問卷的審查期限可以從1周,6個月,1年甚至終身。而對于受訪者來說,問卷適合不同的方向,比如說有的適用于所有人群,而其他的適用于專業人群。通過問卷調查能夠了解到的通常是受訪者在過去的活動頻率和持續時間等等之類的大概元素。而通過問卷所得到的信息,可以通過其收集到的關于各種活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的數據,計算出每單位時間的活動量;也可以根據代謝量來計算每單位時間的運動量,或者將其測量或轉化為能量消耗,以此來描述或者比較運動水平。回顧性問卷的優點是易于使用,易于管理,資源成本低和實用性強,這就是為什么它們被廣泛用于與體力活動有關的各種研究中的原因。回顧性問卷的設計現已達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官方雜志ACSM(運動與醫學)在附錄中列出了30多種體力活動調查表,其中包括MLTPAQ,EPAQ,在其中國際體力活動調查表是相對知名的海外調查表,被各位學者大量引用,并且關于問卷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報告非常多,因此被廣泛信任。近年來,在國家使用IPAQ或自行生成的調查表已經增強了人口的體力,被廣泛采用;在其中與其有關的活動,其中大多數是對現狀的分析。根據地區差異,國際體力活動調查問卷在問卷設計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它以美國版本,英國版本,德國版本以及其他以歐洲為主體的歐洲和美國版本為基礎,并以印度和韓國為代表的亞洲。但是,由于不同國家的習俗和習慣,在發布調查表和定制調查表以適應該國國情方面會有差異。2.3.2體力活動量表資料的處理與賦值2.3.2.1資料的處理原則(一)在體力活動中,10分鐘為持續時間的最小值,如果小于10分鐘,賦值為0。(二)在體力活動中,每次持續的時間如果為15、30、45、60、90分鐘,應賦予值為15、30、45、60、90分鐘。2.3.2.2體力活動的能量賦值與等級劃分研究采用《國際體力活動問卷計算手冊》(IPAQ)體力活動分級標準對周口師范學院部分教師工作、家務、交通行程,閑暇時間靜坐5個方面的體力活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對象根據過去7d體力活動的情況,然后回答睡眠情況和每日平均活動情況。根據體力活動量表的賦值,反應身體代謝水平和能量消耗的指標為代謝當量(MET),1MET約等于耗氧量水平(3.5ml/kg/min),人體在安靜狀態下代謝當量為1MET。體力活動強度(MET*體力活動時間(min)*每周活動次數=MET-minutes/week)。(見表1)體力活動水平分組:IPAQ工作組推薦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個體體力活動水平劃分為低、中和高3組(表1)。由于個體的健康收益來自于規律的體力活動,因此,在分組標準中不僅要考慮總的體力活動水平,還要考慮1周頻率和每天時間。IPAQ問卷涉及日常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體力活動,所以估計的體力活動水平要比單純詢問休閑時間體育鍛煉的調査高。如果仍然參照常見指南中“每周至少5d,每天至少鍛煉30min”的標準進行分組,大多數成年人都能達到標準。因此,IPAQ工作組推薦的分組標準要更高。(見表2)表1各項體力活動消耗及其MET賦值體力活動類型體力活動項目體力活動強度MET賦值工作相關步行步行3.3中等強度中等4高強度高8交通出行相關步行步行3.3騎車中等6家務園藝相關中等強度戶內家務中等3中等強度戶外家務中等4高強度戶外家務中等5.5休閑相關步行步行3.3中等強度中等4髙強度高8表2體力活動水平分組標準分組標準高滿足下述2條標準中任何1條:1.各類高強度體力活動合計≥3d,且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l500MET-min/w2.3種強度的體力活動合計≥7d,且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3000MET-min/w中滿足下述3條標準中任何l條:1.滿足每天至少20min的各類高強度體力活動,合計≥3d2.滿足每天至少30min的各類中等強度和/或步行類活動,合計≥5d3.3種強度的體力活動合計≥5d,且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600MET-min/w低滿足下述2條標準中任何l條:1.沒有報告任何活動2.報告了一些活動,但是尚不滿足上述中、高分組標準三結果與分析3.1S大學教師基本情況3.1.1年齡構成如表3所示,30歲以下教師有34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4.17%;30-40歲的教師有77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2.08%;40-50歲的教師有9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0%;50-60歲的教師有33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3.75%。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S大學教師的年齡主要集中在40-50歲,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們身體機能有所退化,但仍可以承受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在生活方面,其家庭、工作穩定,在時間上對比其他年齡段的教師有著更加充裕的時間進行體力活動,對比其他年齡段的教師有著更多的時間優勢;30-40歲年齡段的教師屬于穩定的壯年期,在身體素質方面,他們完全可以承受一般運動強度的跑步,工作是他們要承擔的一部分,用來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會少一些;而30歲以下的教師主要以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剛參加工作為主,缺少時間去參與體育活動;50-60歲的教師們因為身體機能退化,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會很吃力,是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有著更少的時間參與到體力活動的原因。表3年齡構成(N=240)年齡人數(人)百分比(%)30歲以下3414.17%30—40歲7732.08%40—50歲9640.00%50—60歲3313.75%3.1.2性別構成如表4所示,在參與調查的240名教師中,男性教師的總人數為104人,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43.33%;女性教師為136人,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56.67%,男女教師比例基本持平。表4性別構成(N=240)性別人數(人)百分比(%)男10443.33%女13656.67%3.1.3學歷構成如表5所示,在參與調查的240名教師中,專科學歷的人為3人,是參與調查的教師中人數最少的,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1.25%;學歷為大學本科的人數為41人,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17.08%;研究生學歷的人數為145人,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60.42%。博士學歷的人數為51人,占參與調查教師總人數的21.25%。總結以上可以得出,學歷為碩士和博士的教師占被調查教師總人數的81.67%,整體學歷水平很高,而一個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學校對一個人的重視程度越高,其身上的科研壓力相對來說就會越重,所擔任的授課時間相對較多,會減少他們除了工作科研之外的時間,使得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更多的體力活動。表5學歷構成(N=240)學歷人數百分比專科31.25%本科4117.08%碩士14560.42%博士5121.25%3.2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等級劃分及分析3.2.1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能量計算和等級劃分因為本次調查的S大學教師年齡是在60歲以下,而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相對來說較大,無法滿足本實驗所要求的可比性原則。因此,為了增加此次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本實驗特地將教師的年齡段分為30歲以下、30-40歲、40-50歲和50-60歲四個階段。本研究采用《國際體力活動問卷計算手冊》體力活動分級標準對S大學教師的工作、家務、交通行程、閑暇時間四個方面的體力活動情況進行調查,并且通過體力活動量表進行賦值。代謝當量(MET)是反映機體代謝水平和能量消耗的重要指標,當人體處在安靜狀態時,代謝當量即為1MET,1MET約等于耗氧量水平(3.5ml/kg/min)。根據代謝當量表對體力活動進行每小時平均代謝當量(MET)賦值。體力活動的強度(MET-minutes/week)=MET值×體力活動時間(min)×每周活動的次數。依據體力活動水平的評價標準,參照IPAQ國際體力活動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和我國的相關研究,擬定把總體體力活動按水平評價分三個等級,即輕微體力活動(合計的總能量消耗低于600MET-minutes/week)、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合計的總能量消耗達到600MET-minutes/week到3000MET-minutes/week)、高等強度體力活動(總能量消耗達到3000MET-minutes/week以上)。根據表1IPAQ問卷中各項體力活動屬性及其MET賦值和表2體力活動水平分組標準,IPAQ工作組推薦計算個體每周體力活動水平(MET-min/w),報告人群體力活動水平的M和四分位數。對于IPAQ短卷,個體每周從事某種強度體力活動水平為:該體力活動對應的MET賦值×每周頻率(d/w)×每天時間(min/d)。3種強度體力活動水平相加即為總體力活動水平。3.2.2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等級情況分析將總體體力活動水平劃為輕微體力活動、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高強度體力活動三個等級。如表6所示,在參與調查的240名S大學教師中,有129位教師體力活力水平處于輕微體力活動,占被調查教師總數的53.75%;有77位教師體力活力水平處于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占被調查教師總數的32.08%;有34位教師體力活力水平處于高強度體力活動水平,占被調查教師總數的14.17%,表現出來的是參與輕微體力活動的教師是最多的,其次是參與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而參與高強度體力活動的教師人數最少。S大學教師輕微、中等體力活動占85.83%,且從事輕微體力活動的比例為53.75%,占了一半以上的體力活動時間,體力活動時間嚴重不足。身為一名S大學教師,主在其工作時間內主要以辦公室和教室為主體,平時工作時間內在辦公室內靜坐處理事務、授課時間內在教室內站立的時間比例較高。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自身性質特殊,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僅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有極大的影響,而且對于下一代身體心理健康是一個標桿的重大參照,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通過分析影響高校教師體力活動的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實驗對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整體狀況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了解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充分了解影響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的因素,不斷改善影響其體力活動的因素,以此來促進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的提高,以達到增進身體健康水平。表6體力活動等級分布情況(N=240)等級人數百分比輕微體力活動12953.75%中等強度體力活動7732.08%高強度體力活動3414.17%合計240100%3.2.3S大學教師單項體力活動水平分析如表7所示,總的來說,四個單項體力活動中從事輕微體力活動的人數均是最高的,其次是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高強度體力活動。在工作體力活動中,其輕微體力活動是主要體力活動,占67.92%,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占28.75%,教師自己的辦公室和上課所需要的教室是高校教師的主要辦公場所,并且由于高校教師身上的科研擔子比較重、自身時間、應酬、場所等原因,導致他們愿意主動參與到鍛煉中的人數比較少,造成了輕微體力活動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是他們體力活動的主要成分;在家務體力活動中,輕微體力活動是最主要的,占66.25%,中等體力活動占27.08%,高強度體力活動最少,占6.67%,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電器化越來越普及,家庭事務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電器替代,導致教師在家中參與的中等、高強度體力活動會越來越少,致使體力教師的體質慢慢下降;在交通行程方面,輕微體力活動最高,占67.08%,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占30.42%,而高強度體力活動最少,僅為2.50%,教師的住房基本上都在學校周圍甚至是學校里面,教師們主要選擇步行和騎自行車,所以輕微體力活動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是最主要的;在閑暇時間方面,從事輕微體力活動的人數最多,占62.50%,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和高強度體力活動占37.50%,比例較少,在閑暇時間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和高強度體力活動相對來說較少,教師們可能迫于工作和科研的壓力,讓他們選擇在空暇時間接著處理工作和科研上的事務,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到體力鍛煉活動當中去,也可能與教師們的主動參與到鍛煉當中的意識較為薄弱有關。因此,如果想要提高他們總體體力活動水平,工作和閑暇時間之外的體力活動就顯得很重要。表7單項體力活動等級分布情況(N=240)輕微體力活動人數%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人數%高強度體力活動人數%工作16367.92%6928.75%83.33%家務15966.25%6527.08%166.67%交通行程16167.08%7330.42%62.50%%閑暇時間15062.50%6828.33%229.17%3.3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大學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影響體力活動水平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本篇文章選取生活方式、工作兩個主要因素進行分析。3.3.1生活方式對S大學教師的影響根據大量的研究表明,許多慢性疾病主要是因為生活方式的不恰當造成的。本文選擇幾個日常生活方式,其包括飲食習慣,吸煙,飲酒,睡眠情況等。通過了解S大學教師的飲食情況、睡眠質量和精神壓力等,我們可以對教師們的身體心理健康有一個大概了解,為改善他們的生活和提高身體素質提出合理的建議。如表8所示,教師們吸煙、飲酒的人數不多,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3.54%,我們可以發現,S大學的老師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對于吸煙和飲酒的研究了解的非常多,知道吸煙和飲酒對身體的危害,因此這些老師不吸煙不喝酒的比例很高;S大學教師的精神壓力普遍的大,占調查人數的75%,其睡眠狀況睡眠質量較為差,占調查人數的75.42%,這可能是由于教師們身上的教學任務和科研擔子比較重,工作中職位晉升等使他們精神壓力較大,導致教師們每天用在工作當中的時間更長,甚至會熬夜,致使他們的睡眠質量不夠好,沒有意愿再去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認為家庭事務繁重的教師較為多,占被調查教師的53.75%,教師們除了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付出了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之外,家庭事務往往占據了他們剩下的空閑時間,處理家務的時間不足也可能是用在科研和工作上的使勁按過多,本次調查的對象年齡多在30歲到50歲之間,處于教師事業繁忙和自己孩子事情繁重復雜的階段,對于要處理的工作和家務很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處理繁忙的家庭事務;從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的情況來看,有34.58%的S大學教師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過多,需要進行飲食結構控制和改善。總的來看,教師們的工作時間更多的占據了他們的時間,導致教師們精神壓力過大和長期睡眠不足,導致他們過度疲勞,精神疲勞以及嚴重的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等癥狀,令人擔心,需要引起學校相關的部門給予更多的關注。表8S大學教師生活方式(N=240)生活方式人數比例(百分比)吸煙、飲酒16133.54%精神壓力大18075.00%睡眠質量一般甚至不佳18175.42%家庭事務繁重12953.75%食用高脂、高膽固醇食物8334.58%3.3.2工作對S大學教師的影響不同的工作對于教師們的體力活動時間也會有不同的差異。從表9可以看出,S大學教師們的職稱多在副教授級別,占被調查教師總人數的44.17%,和教師們的年齡構成有著很好的匹配情況,教師們在這個職稱上處于事業的上升階段,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會把身心更多的放在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當中,導致有更少的時間參與到體力活動當中;從事教學任務的教師最多,占被調查教師總人數的68.33%,教學時間在200學時以上的教師人數占據了一半以上,占被調查教師總人數的57.67%,而且工作時間在8-10小時的教師最多,占被調查教師人數的54.58%,三者也有著很好的結合性、匹配性,從事教學任務的教師的工作時間普遍上是更久的,占據了他們總時間的一大部分,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30-40歲的教師們,他們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在這個階段,他們有了自己的事業和方向,并未自己的目標進行奮斗,就會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鍛煉身體,即使有足夠強烈的鍛煉欲望,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并且工作上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多且雜,導致教師們未能有足夠的時間去鍛煉,使得教師們長期處于競爭狀態,由于長期處于高壓狀態,長期處于身體壓力和心理焦慮狀態,這種狀態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代謝異常,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患病的可能性相對較高。表9S大學教師工作時間及類型(N=240)工作類型人數比例(%)職稱助教3715.42%講師7832.50%副教授10644.17%教授197.91%工作類型教學16468.33%科研229.17%行政人員5422.50%教學時間低于200學時10443.33%200學時-400學時9137.92%400學時以上4519.75%工作時間8小時以下7531.25%8-10小時13154.58%10小時以上3414.17%四結論與建議4.1結論(1)S大學教師以輕微體力活動為主,且輕微體力活動主要以工作當中的靜坐和站立、交通中的步行騎車為主,體力活動有著明顯的不足。(2)S大學教師年齡構成整體是青壯年化,性別比例均衡,且學歷普遍較高,但是體力活動情況并呈現一種健康化的情形,可能與教師們工作中競爭壓力大,在工作和科研上面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教師們可能有提高體力活動水平的觀念,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3)S大學教師的健康情況總體上來說不容樂觀,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們的體育鍛煉程度不足,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師很少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并且日常生活飲食不夠規律且睡眠不足。4.2建議針對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的現狀,提出以下建議:(1)學校甚至是教育部門都應高度重視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情況,適當減少教學任務量和適量減輕科研壓力,減輕工作中的競爭壓力,以至于讓S大學的教師有著更加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樹立起正確的健康觀,認識到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2)學校學工會可以來組織教師之間的活動,甚至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體育活動,積極引導教師去參加組織的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樹立正確的體育活動觀念,加大主動參與體力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教師提高體力活動水平的意愿,并且合理利用高校的資源和場地等條件,讓教師們有足夠的意愿去主動參與體力活動當中。(3)S大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當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學校食堂應合理搭配飲食,教師們要主動調整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建立正確的生活觀念,盡量不要去吸煙和飲酒,適當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保證有著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較好的睡眠質量,摒棄一些不良的嗜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保持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能夠正常的舒緩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并且在工作之外的閑暇時間積極且主動的參與到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之中,達到勞逸結合,放視身心的目的,能夠以最飽滿最樂觀的心態去處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事情。參考文獻[1]劉夢.濟南市部分高校教師生活方式與健康現狀關聯性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2]王曼,孫麗桃,王雪,王一丁.北京師范大學師生體力活動的現狀研究及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2012(08):300-301.[3]薛艷秋.中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與干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4]李相元.簡陽市中小學教師體力活動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5]李康.用曲線擬合方法分析體力活動水平對中老年女性教師骨密度的影響[D].西南交通大學,2015.[6]杰瑞?托馬斯,杰克?尼爾森,斯蒂芬?希爾弗曼.體力活動研究方法(第六版)[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7]陳盼.山西省初中生體力活動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8]王東東.康巴藏區中小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分析——以康定市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3):83-85.[9]劉云清,高瑞芳,朱海燕.中小學教師體力活動調研[J].體育風尚,2017(03):26-27+30.[10]董立,盛佳智,陳碧述,佘濤,李霞,那明明.高校教師身體活動與亞健康現狀及其關系分析——以川東高校為例[A].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2013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年會暨“運動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生理學會,2013:2.[11]溫虎東,曹坤鵬,趙龍彪,喬明,毛淑芳.普通高等院校教學管理人群體力活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7):161-163.[12]袁夕坤.南京市獨立學院大學生體力活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青少年體育,2020(03):42-43.[13]王曉琪,劉婧楠,姜學文,李偉豪,云青萍,楊超,常春.北京市延慶區教師閑暇時間體力活動水平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20,41(03):431-434.附件S大學教師體力活動現狀的調查問卷第一部分
基本情況1.您的性別?A.男B.女2.您的年齡?A.30歲以下B.30—40歲C.40—50歲D.50—60歲E.60歲以上3.您的身高(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您的體重(k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您的專業?A.理學B.人文社科C.農學D.醫學E.工學F.其他(請寫出)__________6.您的學歷?A.專科B.本科C.碩士D.博士7.您的職稱?A.助教B.講師C.副教授D.教授E.無8.您的工作性質?A.教學B.科研C.行政人員9.如承擔教學,您一年的教學學時是多少?A.100學時以內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筷子/更座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甘肅省隴南市名校2024年中考三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重點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四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公司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B卷】
- 2025企業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典型題匯編
- 2025年項目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精練
- 說題比賽-福建漳州地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聯考短文寫作答題技巧解析課件
- 2025新入職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全面
- 2025年公司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真題匯編)
- 2025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預熱題】
- 人口社會學(第二版) 課件 第八章 婚姻家庭
- 施工區域安全劃分與隔離
- 生產異常報告單
-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
- 函授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函授小學教育畢業論文題目
- 小升初語文閱讀考點 專題六 寫景狀物類文章閱讀指導 課件 人教統編版
- 種包谷的老人(2021湖南長沙中考記敘文閱讀試題含答案)
- 電梯的中修和大修工作指導規范
- NB/T 11141-2023煤礦用氮氣降溫裝置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課件
- 中藥飲片出庫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