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培訓匯報人:匯報日期:防汛基本原則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集結力量,全力搶險優化配置,統籌兼顧利用措施,有效簡要防汛工作方針什么叫防汛是指為防御洪水,預防或減輕洪水災害所進行的各項工作防汛五落實思想落實、組織落實、技術落實、料物落實、責任落實防汛工作四大要素防汛的基本要素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響應及時01洪澇災害的危害02洪澇災害的常識03新都區洪澇災害的特點04新都區洪澇災害防御體系CONTENTS目錄05災害預警、預防06災害應對(應急相應)07防汛措施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水災洪澇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洪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人員生命財產的損失。洪水是一種峰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按其成因可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等。由于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并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同與異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由于洪水和雨澇往往同時或連續發生在同一地區,所以進行災情調查統計和分析研究時,大多難以準確界定區別,此時統稱為洪澇災害。一、洪澇災害的危害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水災一、洪水:洪水是由暴雨、急驟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漲的水流現象。二、暴雨: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地質災害。了解一下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二、洪澇災害的常識≧250.0特大暴雨175.0~
249.9大暴雨~特大暴雨100.0~
249.9大暴雨75.0~
174.9暴雨~大暴雨50.0~
99.9暴雨33.0~
74.9大雨~暴雨25.0~
49.9大雨17.0~
37.9中雨~大雨10.0~
24.9中雨5.0~
16.9小雨~中雨0.1~
9.9小雨、陣雨降水強度等級劃分24小時降雨總量(㎜)項目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洪水等級劃分洪水等級洪水標準小洪水<5年一遇中洪水5年~20年一遇大洪水20年~50年一遇特大洪水>50年一遇注意誤區:X年一遇≠X年發生一次洪水,它是一種概率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保證水位:根據防洪標準設計的設計洪水位。警戒水位:河道臨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現險情、要加以警惕戒備的水位注意:指標除了水位,對應的還有降雨量,流量等指標設防水位:指汛期已經開始進入防汛階段的水位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新都區境內河網相連、水系發達,水景資源充沛,其中主要防洪河渠60條,包括2條省管河道:清白江、毗河;9條骨干河流:錦水河分干渠、錦水河、蟆水河、南二支渠、南三支渠、飲馬河、南四支渠、九道堰和西江河;7條重要河流:人民渠六支渠、同心堰、楊柳堰、龍橋堰支渠、牟珠堰、友誼支渠、龍門支渠;42條其他河流。三、新都區洪澇災害的特點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新都區流域圖N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三、新都區洪澇災害的特點都江堰內江分排的岷江洪水。由蒲陽河、柏條河沿途接納由都江堰市、郫縣、彭州境內匯入的區間洪水山溪洪水。當地暴雨產生的洪水,若三種洪水同時發生,將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洪水來源三方面各河流上游多為高山深谷,地勢陡峻,洪水陡漲陡落,來勢迅猛,一旦以最為不利的組合方式匯入河道,必將對沿河兩岸造成嚴重損害洪水特點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新都近年水災20132013年“7.9”洪災是因我區上游縣(市)強降雨,致使流經我區的毗河、清白江水量猛增,水位猛漲。全區共造成經濟損失24194萬元。20142014年8月7日,降雨時間從凌晨4點持續到早晨,最高值達到了145.2mm。造成新都區受暴雨影響,其主城區、工業東區、石板灘及萬和社區等多地受災。20182018年7月2日至11日,新都區遭遇特大暴雨,發生了“7.2和7.11兩次較大的洪災,低注地段多處出現嚴重積水,最深處近3米。20202020年8月11日-30日,新都區遭遇強降雨,毗河、清白江、西江河等多條江河發生超警戒、超保證水位以上洪水。造成新都區9個街鎮、125個村(社區)受災,27992人受災。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三、新都區洪澇災害的特點(1)防洪標準根據《新都區防洪規劃》,確定新都主城區、新繁街道、石板灘街道規劃建設范圍內的河段將達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清流鎮、軍屯城鎮、部分斑竹園街道(原馬家鎮)規劃建設范圍內河道將達到防御20年一遇的洪水能力,城鎮上游河道100m,下游1000m范圍內防洪標準保持與城鎮河道防洪標準一致。其余鄉村河將達到防御10年一遇的洪水能力。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三、新都區洪澇災害的特點(2)治澇標準主要排澇河道排澇標準達到20~50年一遇,新都區中心城區采用20年一遇重現期,新繁街道、石板灘街道采用10年一遇重現期,其余地區采用5年一遇重現期。洪澇災害預警預防組織體系與具體響應流程1災情預警出現雨情、水情等,達到預警標準2會商并決策是否發布通知區防指根據上報情況決定是否發布預警34預案終止洪水退去,降雨減小若無險情,再次會商達到標準,發布通知方案終止,災后重建上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達到預警要求發布預警通知相關部門及群眾啟動預案人員就位,各司其職令行禁止,聽從指揮汛情上報,搶險救災疏散群眾,安置難民物資要到,安全第一達到防汛終止條件洪澇災害預警預防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四、新都區洪澇災害防御體系序號單位名稱1區人武部2香投集團3區融媒體中心4區發改局5區教育局6區經信局7區民政局8區財政局9區人社局10區住建局11區綜合執法局12區交通運輸局13區水務局14區農業農村局15區商務局16區投促局17區文體旅游局18區衛健局19區應急局20區住房發展服務中心21現代交通管委會22智慧物流管委會23區公安分局24區氣象局25區消防大隊26區退役軍人局27區紅十字會28區行政審批局29人民渠管理處新繁管理站30東風渠管理處新都管理站31區應急局32電信新都分公司33移動新都分公司34聯通新都分公司成都市新都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是區應急委下設的專項指揮部,在區應急委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區防汛抗旱工作。區防指設總指揮1名(由區政府區長擔任)、指揮長兩名(由區政府分管副區長擔任)、副指揮長11名(副指揮長由區人武部政委、區政府辦公室分工副主任、區水務局局長及分管副局長、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區應急局局長及分管副局長、區住建局局長、區氣象局局長、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擔任。區防指根據水旱災害應急應對需要,設立綜合協調組、專家指導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治組、交通保障組、通信能源保障組、災情評估組、群眾安置組、救災物資組、社會治安組、宣傳輿情組等11個專項工作組,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四、新都區洪澇災害防御體系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責
負責轄區內的河(渠)道、排水管網清淤工作;負責轄區水庫、江河、塘堰除險加固工作,確保無人為責任造成的洪澇發生;負責防洪救災物資儲備;負責組建搶險隊伍;負責提前組織人員安全撤離,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災后迅速組織生產自救,及時恢復生產;做好水雨情、汛情、災情的報送工作;負責轄區防汛工作。完成區防指交辦的其他防災減災救災任務。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五、預警、預報37%25%9%
按照氣象、水文相關行業標準,結合新都區汛情特點,分為暴雨、江河洪水風險兩類預警。暴雨、江河洪水風險預警級別劃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
根據氣象部門對災害性天氣預測,相關部門應及時分析研判災害風險,相關部門分類發布對應的預警信息。預警信息主要通過廣播、電視、手機、通信與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車、大喇叭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1)暴雨:區氣象局開展臨近、短期、中期、長期氣象預測預報,按照權限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2)江河洪水:由水務部門確定洪水預警區域、級別和洪水信息發布范圍,按照權限向社會發布預警。(3)城市內澇:依據《成都市城市內澇應急響應基本程序》中的內澇應急響應啟動條件,按照權限向社會發布城市內澇預警級別。(4)工程險情:當工程出現險情時,工程管理單位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區防指,并向受威脅區域或下游預警,同時迅速處置險情。當工程遭遇超標準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潰決時,應提早向洪水淹沒的區域發出預警,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1)藍色汛情預警(Ⅳ級)啟動條件。當發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事件時,啟動藍色汛情預警(Ⅳ級),區防指根據實際情況會商決定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①當區氣象部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②未來24小時內,全區將普降大雨,3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將達暴雨,或3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已達暴雨,且降雨仍將繼續;12小時城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③清白江新橋水文站洪峰達800立方米/秒、毗河石堤堰水文站洪峰達300立方米/秒,西江河水面距合興大橋橋面1米時。④河道發生10年一遇洪水,局部堤防發生滑坡、管涌。⑤其它需要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的情況。(2)藍色旱情預警(Ⅳ級)啟動條件。全區部分區域出現旱情,受旱面積占全區播種面積5%-15%,旱情對農作物、人畜飲水等造成一定影響,達到輕度干旱標準。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
Ⅳ級(藍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3)響應行動①區防指副指揮長、區防辦主任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會商,研判防汛抗旱形勢,緊急動員部署;區防辦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報告指揮長。②防汛應急Ⅳ級響應期間,區防指副指揮長、區防辦主任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指揮調度;抗旱應急Ⅳ級響應期間,區防指副指揮長、區防辦主任視旱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指揮調度方式。③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區氣象局加密天氣趨勢監測、區水務局對河道水情監測,及時提供雨、水情監測信息;區防指成員單位根據需要到指揮中心參與值班。④區防指根據需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組織媒體加強防汛抗旱救災報道工作。⑤根據工作需要,區防指及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組織指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⑥區防指加強會商調度,加強協調、督導全區防汛抗旱調度,并與相關區域加強視頻會商,及時作出針對性的安排布置。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Ⅳ級(藍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⑦各鎮(街道)、產業功能區根據預警信息及災情發展,及時啟動Ⅳ級或以上級別的防汛應急響應,如遇突發情況,按“三個避讓”“三個緊急轉移”原則立即轉移受威脅區域群眾,封控危險區域;分管防汛工作的領導立即到本級防汛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根據強降雨發生區、防汛重點部位及降雨趨勢,檢查和詢問有關村(社區)領導上崗到位情況及實時汛情、險情、災情,匯總報區防辦。⑧應急隊伍進入待命狀態,做好防汛物資裝備緊急調撥和配送準備。⑨巡查監測責任人對重點防汛點位實施全時段巡查監測,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報區防辦。(4)響應啟動(終止)。Ⅳ級應急響應啟動(終止)由區防辦提出建議,報區防指副指揮長,由區防辦主任簽發啟動(終止)。響應結束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核實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協助指導受災區域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應及時做好應急響應行動評估工作,并將評估報告報區防辦,由區防辦匯總報區防指。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
Ⅳ級(藍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1)黃色汛情預警(Ⅲ級)啟動條件。當發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事件時,啟動黃色汛情預警(Ⅲ級),區防指根據實際情況會商決定啟動Ⅲ級防汛應急響應:①當區氣象部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②未來24小時內,全區將普降大到暴雨,6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將達暴雨,或6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已達暴雨到大暴雨,且降雨仍將繼續;城區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③清白江新橋洪峰達1000立方米/秒、毗河石堤堰洪峰達500立方米/秒水位,西江河水面與合興大橋橋面持平并繼續上升時。④河道發生20年一遇洪水,河道堤防較大范圍發生滑坡、管涌,威脅堤防安全。⑤其它需要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的情況。(2)黃色旱情預警(Ⅲ級)啟動條件。全區大面積干旱,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15-25%,旱情對農作物、人畜飲水等造成較大影響,達到中度干旱標準。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Ⅲ級(黃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3)響應行動①區防指指揮長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主持會商,研判防汛抗旱形勢,緊急動員部署;區防指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報告市防指、區委區政府。②防汛應急Ⅲ級響應期間,區防指指揮長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指揮調度;抗旱應急Ⅲ級響應期間,區防指指揮長視旱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指揮調度方式。③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區氣象局加密天氣趨勢監測、區水務局對河道水情監測,及時提供雨、水情監測信息;區防指成員單位根據需要到指揮中心參與值班。④區防指根據需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組織媒體加強防汛抗旱救災報道工作。⑤根據工作需要,區防指及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組織指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⑥區防指加強會商調度,加強協調、督導全區防汛抗旱調度,并與相關區域加強視頻會商,及時作出針對性的安排布置。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Ⅲ級(黃色)應急響應位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⑦各鎮(街道)、產業功能區根據預警信息及災情發展,及時啟動Ⅲ級或以上級別的防汛應急響應,立即轉移受威脅區域群眾,封控危險區域;分管防汛工作的領導立即到本級防汛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同時立即召開會商會:通報區氣象局、區水務局、區防辦等部門提供的實時天氣情況,災害天氣預測和汛情發展趨勢預測信息,研判當前汛情和險情,通報上級有關部門洪水調度意見和抗洪搶險實施方案;根據強降雨發生區、防汛重點部位及降雨趨勢,檢查和詢問有關村(社區)領導上崗到位情況及實時汛情、險情、災情,匯總報至區防辦。⑧應急隊伍進入戰備狀態,針對性前置應急力量、應急物資、應急裝備。⑨巡查監測責任人對重點防汛點位實施全時段巡查監測,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報區防辦。(4)響應啟動(終止)。Ⅲ級應急響應啟動(終止),由區防辦提出建議,區防指副指揮長、區防辦主任報請指揮長同意,由區防指指揮長或指揮長授權區防指副指揮長、區防辦主任簽發啟動(終止)。響應結束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核實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協助指導受災區域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應及時做好應急響應行動評估工作,并將評估報告報區防辦,由區防辦匯總報區防指。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
Ⅲ級(黃色)應急響應位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1)橙色汛情預警(Ⅱ級)啟動條件。當發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事件時,啟動橙色汛情預警(Ⅱ級),區防指根據實際情況會商決定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①未來24小時內,全區將普降暴雨,3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將達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或7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已達暴雨或大暴雨,或3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已達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將繼續;城區3小時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且降雨可能持續。②清白江新橋洪峰達1300立方米/秒、毗河石堤堰洪峰達700立方米/秒,西江河水面超過合興大橋橋面1.5米并繼續上升時。③河道發生50年一遇洪水,河道堤防局部地段發生潰堤、決口。④其它需要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情況。(2)橙色旱情預警(Ⅱ級)啟動條件。全區大面積干旱,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25-35%,旱情對農作物、人畜飲水等造成重大影響,達到嚴重干旱標準。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Ⅱ級(橙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3)響應行動①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開展應對處置工作,組織召開會商會議,研判防汛抗旱形勢,緊急動員部署。②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啟動期間,區防指總指揮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指揮調度;抗旱Ⅱ級應急響應啟動期間,區防指總指揮視旱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指揮調度方式。③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區氣象局對天氣趨勢、區水務局對河道水情進行全天候監測,滾動提供實時雨、水情相關信息;區防指成員單位到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參與值班,并在區防指統一領導下開展抗災救災工作。④區防指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組織媒體加強防汛抗旱救災報道工作。⑤根據工作需要,區防指及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組織指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⑥區防指加強會商調度,加強協調、督導全區防汛抗旱調度,并與相關區域加強視頻會商,及時作出針對性的安排布置。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Ⅲ級(黃色)應急響應位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⑦各鎮(街道)、產業功能區根據區防指Ⅱ級應急響應的要求,立即啟動各自相應的Ⅱ級應急響應,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啟動Ⅱ級以上的應急響應,同時報區防辦;立即轉移受威脅群眾,封控危險區域;主要負責人在本級防汛指揮中心負責指揮;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區防辦報告水情、災情和應急響應動態,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告區防辦。⑧防汛物資管理部門第一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搶險隊伍提前在重點部位上崗到位,并確保通訊暢通。重點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搶險物資、搶險裝備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掌握實時情況;防汛物資裝備管理單位要保證物資隨時調出。⑨巡查監測責任人對重點防汛點位實施全時段巡查監測,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報區防辦。(4)響應啟動(終止)。Ⅱ級應急響應啟動(終止)由區防指報請區應急委同意,由區防指總指揮或總指揮授權的區防指指揮長簽發啟動(終止)。響應結束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核實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協助指導受災區域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應及時做好應急響應行動評估工作,并將評估報告報區防辦,由區防辦匯總報區防指??删庉媰热輪螕舸颂幙删庉媰热?/p>
Ⅲ級(黃色)應急響應位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1)紅色汛情預警(Ⅰ級)啟動條件。當發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事件時,啟動紅色汛情預警(Ⅰ級),區防指根據實際情況會商決定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①未來24小時內,全區普降大暴雨,3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達特大暴雨,或7個以上鎮(街道)、產業功能區雨量已達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將繼續;城區3小時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②清白江新橋洪峰達1500立方米/秒以上、毗河石堤堰洪峰達900立方米/秒以上水位,西江河水面超過合興大橋橋面達3.0米并繼續上升時。③河道發生超標準洪水和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很可能或者已經造成潰堤、決口、倒閘。④其它需要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的情況。(2)紅色旱情預警(Ⅰ級)啟動條件。全區大面積干旱,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35%以上,旱情對農作物、人畜飲水等造成特大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遭受嚴重影響,達到特大干旱標準。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Ⅰ級(紅色)應急響應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3)響應行動①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開展應對處置工作,組織召開會商會議,研判防汛抗旱形勢,緊急動員部署。②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啟動期間,區防指總指揮在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指揮調度;抗旱應急Ⅰ級響應啟動期間,區防指總指揮視旱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指揮調度方式。③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區氣象局對天氣趨勢、區水務局對河道水情進行全天候監測,滾動提供實時雨、水情相關信息;區防指成員單位到成都市智慧蓉城新都區運行中心參與值班,并在區防指統一領導下開展抗災救災工作。④區防指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組織媒體加強防汛抗旱救災報道工作。⑤根據工作需要,區防指及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組織指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⑥區防指加強會商調度,加強協調、督導全區防汛抗旱調度,并與相關區域加強視頻會商,及時作出針對性的安排布置。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Ⅰ級(紅色)應急響應位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根據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洪澇災害預警預防六、災害應對(應急相應)37%25%9%⑦各鎮(街道)、產業功能區根據區防指Ⅰ級應急預警響應的要求,立即啟動各自相應的Ⅰ級應急響應,同時報區防辦;立即轉移受威脅群眾,封控危險區域;主要負責人在本級防汛指揮中心負責指揮;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區防辦報告水情、災情和應急響應動態,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告區防辦。⑧防汛物資管理部門第一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搶險隊伍提前在重點部位上崗到位,并確保通訊暢通。重點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搶險物資、搶險裝備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掌握實時情況;防汛物資裝備管理單位要保證物資隨時調出。⑨巡查監測責任人對重點防汛點位實施全時段巡查監測,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報區防辦。(4)響應啟動(終止)。Ⅰ級應急響應啟動(終止)由區應急委報請區委區政府同意,由區防指總指揮或總指揮授權的區防指指揮長簽發啟動(終止)。響應結束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核實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協助指導受災區域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應及時做好應急響應行動評估工作,并將評估報告報區防辦,由區防辦匯總報區防指。編輯內容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
Ⅰ級(紅色)應急響應位洪澇災害預警預防七、防汛措施防措汛施完善應急指揮通訊網絡系統,保障防汛突發事件現場與區防汛指揮中心及相關防汛指揮部門的通訊聯系暢通。建立有效的防汛應急指揮技術支撐體系和防汛應急指揮基礎數據庫,以滿足各種復雜情況下處置防汛突發事件的指揮要求。區衛健局負責組織、協調全區洪澇災害衛生應急救援工作。需要上級支援的,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同時抄送上級防指。。各鎮(街道)、產業功能區、區級有關部門要做好防汛救災物資和器材的儲備,采取平戰結合的原則,配備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器材,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調用等制度。各鎮(街道)、區防指成員單位及受洪澇災害威脅的村(社區)應按規范儲備防汛搶險物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