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2_第1頁
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2_第2頁
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2_第3頁
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2_第4頁
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法第一次月考試卷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15題每題2分,共20分)1.(1分)下列行為符合親社會行為要求的是()A.在家里寫數學作業 B.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C.逃課去網吧玩游戲 D.在文物古跡上刻字2.(1分)新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小明回顧自己在假期生活時說“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還經常跟爸爸一起釣魚()A.小明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學習 B.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C.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 D.中學生必須把假期全部用來參加社會活動3.(1分)“世界是一棵樹,人是它的果實。”這句諺語啟示我們()A.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B.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個人 C.每個人應為社會發展創造財富 D.社會的進步與人的發展不可分4.(1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在社會交往中形成各種社會關系。下列選項對應的社會關系不正確的是()A父母兄弟姐妹血緣關系B鄰居、老鄉地緣關系C老師、老板業緣關系D同學、同事地緣關系A.A B.B C.C D.D5.(1分)參與實踐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社會實踐行為的是()A.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B.參與學校勞動 C.植樹節全家一起去植樹 D.上敬老院慰問老人6.(1分)有人這樣比喻:社會是一棵大樹,我就是大樹上的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社會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從我與社會的角度()A.人類非常渺小 B.個人是社會中的一員 C.人有很多角色 D.沒有社會就沒有個人7.(1分)“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你愛吃的(那)三鮮餡(她)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從《母親》這段歌詞中()A.母愛都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 B.母愛更多的表現在危難時刻 C.唯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才是愛 D.母愛更多地彌散在日常生活生活中8.(1分)對于漫畫《點﹣線﹣網》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人的身份是在人際關系中確定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人的身份相同 D.我們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9.(1分)某初中生熱衷于利用黑客軟件侵入他人的QQ加密空間,以獲取他人私密信息為樂。對此行為認識正確的是()A.是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 B.做黑客不需要遵守網絡規則 C.這是個人的自由,無可厚非 D.能提高生活情趣,值得肯定10.(1分)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是()A.紀律、規章 B.法律、制度 C.風俗、習慣 D.道德、法律11.(2分)自律是寶,他律是愛,律他是責。掌權者既要嚴于自律,還要敢于律他。這告訴我們()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自律就是被動地接受③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的約束,即他律,即自律④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2分)小紅在QQ上新結識了一個網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小紅將她家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他。小紅的正確做法是()①加強自我防范,學會自我保護②明辨是非,謹慎交友③遠離網絡,躲避干擾④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自我保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2分)八年級學生小明本學期利用周末時間參加了很多活動。下列活動能讓小明感受到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是()①到菜園里幫媽媽摘菜、除草②到敬老院給老人講故事③到杜甫草堂參加研學④走進人民公園自然,欣賞菊花展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4.(2分)以下對待父母“愛嘮叨”的辦法中,你認為比較好的有()①把零食給父母,巧妙地堵住他們的嘴②靜下心來與父母溝通,告訴父母,“嘮叨”有時會影響你的學習③對父母的“嘮叨”一概左耳進,右耳出④想一想這是沒有父母的孩想聽也聽不見的“福音”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2分)2016年10月29日“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十位孝心少年感動中國。你認為孝敬父母就要()①聽從父母的正確教誨,認真學習,踏實做人②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③體諒父母和家庭的困難,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④贍養父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8分)讀漫畫,回答問題。(1)結合漫畫談談網絡具有怎樣的作用?(2)有的人在參與網絡生活時,惡意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并揚言這是我的自由!請從自由與規則的角度談談這種做法對不對?為什么?17.(8分)閱讀母對話,回答問題。母親:小明,快去寫作業,不要上網了。小明:我上網是利用網絡的優勢,它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我又沒干什么壞事。母親: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你要注意保護自己。(1)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2)網絡良莠不齊,遇到哪些情況時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3)利用互聯網的小明應怎樣學會“信息節食”?18.(8分)在公共場所、交通路口等地方,我們經常會看到各自警示圖標,它是有關部門為維護公共秩序而設立(1)社會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內容?(2)請你說一說為什么社會生活需要有秩序?(3)維護秩序靠什么?(4)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有什么后果?19.(8分)【走進社會生活】三月中下旬,本應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際,新冠疫情卻席卷沈城。沈河區教育局面向全區教育工作者發出號召,共同守衛沈城!沈陽育源中學全體教職員工熱情高漲地響應教育局號召,全力以赴支持社區有序地開展全民核酸檢測工作。3月29日,沈陽育源中學近百位教師志愿者分組分赴不同社區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社區當日居民的核酸檢測和記錄工作。他們從凌晨4點就開始集結,披上志愿者“紅馬甲”迅速進入角色,有的人在核酸點附近溫馨提示參與檢測居民佩戴口罩保持間距,有的人則負責記錄相關內容(1)材料中沈陽育源中學教師參與的防疫志愿服務活動是一種什么行為?(2)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培養自己的這種行為?20.(8分)某校初二(2)班有些同學沉迷于游戲機房或網咖,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存在怕動腦筋,抄襲作業的現象。為了幫助這些同學(1)請談談網絡給我們帶來哪些消極影響?(2)青少年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3)由此可見我們要做網絡生活的主人。請你列舉2例你是如何理性運用互聯網的。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15題每題2分,共20分)1.【解答】養成親社會行為既有利于社會和諧,也有利于個人融入社會,是親社會的行為;A不符合題意,不是親社會行為,是違反違反校紀校規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是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故選:B。2.【解答】根據教材知識,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是一個人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增長社會知識,培養優秀品德,小明的體會說明參加這一活動的意義;AB與材料不符,排除。故選:C。3.【解答】該題以果實和樹的關系論述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果實離不開樹,每個人都要生活的一定的社會中、進步和發展離不開社會;BD強調的是社會離不開個人,與題意不符。故選A。4.【解答】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會產生各種社會關系、同事屬于業緣關系;鄰居;老師,所以BC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5.【解答】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就是無字之書,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參與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以此分析選項可知,A選項是依賴心理,不屬于社會實踐行為。故選:A。6.【解答】題干中指出社會是一棵大樹,我就是大樹上的一片樹葉,我就是星空中的一顆星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故B正確;故選:B。7.【解答】《母親》這段歌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母愛的偉大,所以D符合題意;B錯誤,并非在危難時刻,并非轟轟烈烈的壯舉才是愛。故選:D。8.【解答】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人的全面進步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密不可分的,B正確,人的身份是在人際關系中確立的;C錯誤;D排除。故選:B。9.【解答】我國法律保護公民隱私權。某初中生利用黑客軟件侵入他人的QQ加密空間以獲取他人私密信息的行為侵犯他人隱私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錯誤;C的錯誤。故選A。10.【解答】根據教材知識,生活中,如道德、法律等。我們要學習和踐行道德和法律規范,增強法律意識。故D說法正確。其它ABC選項不合題意。故選:D。11.【解答】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自律即自我約束,不斷自我反省,做到自覺遵守規則、提醒;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12.【解答】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范不法侵害,學會自我保護,謹慎交友;遠離網絡,③不正確。故選:D。13.【解答】依據所學知識,積極參與社會生活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多彩、除草,到杜甫草堂參加研學,欣賞菊花展,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故選:D。14.【解答】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這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我們要理解和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我們要認識到是出于對我們的關愛;對于此我們應尊重父母。所以選項②④的做法是可取的;選項①③的做法明顯不可取,不能選。故選:B。15.【解答】依據教材知識,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為之中。愛父母,理解;行動上幫助父母;努力學習,讓父母高興。因此①③④項入選,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故選:C。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解答】(1)本題考查網絡具有的積極作用。解答時,可從網絡促進民主政治進步的角度作答。(2)本題為辨析題,解答時注意先辨后析,做法錯誤,可從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惡意對他人進行侮辱和誹謗違反了規則。故答案為:(1)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2)做法錯誤。理由: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它受到道德、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參與網絡生活時、誹謗,必然要受到相應的制裁。17.【解答】(1)本題考查網絡的積極作用。根據教材知識,了解時事、與人溝通。(2)本題考查對網絡陷阱的認識。根據教材可知,我們要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識。如: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通知中獎要你先交錢的,防止被騙。(3)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信息節食。我們要善于利用媒介進行學習、娛樂和交往,學會利用媒介創造和傳播信息,樹立道德觀念。故答案為:(1)結交朋友、查閱資料、購買物品等。(2)自稱公檢法要匯款、讓你匯款到安全賬戶。(3)①注意瀏覽、尋找和工作有關的信息。②不應在無關的信息面前停留。③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18.【解答】(1)本題考查社會公共秩序的內容,結合教材知識、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題考查社會秩序的重要性,結合教材知識、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等方面作答即可。(3)規則明確秩序內容,保障秩序實現,答出即可。(4)每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違反規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據此作答。故答案為:(1)交通秩序;社會管理秩序;公共場所秩序(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3)靠規則。(2分)(4)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2分)19.【解答】(1)本題考查沈陽育源中學教師參與的防疫志愿服務活動的行為本質。依據教材知識,從親社會、奉獻社會等方面來回答。(2)本題考查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依據教材知識,主動了解社會,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故答案為:(1)親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行為等)。(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20.【解答】(1)本題考查了網絡的消極影響,網絡有可能造成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