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聊城冠縣聯考2024屆中考語文四模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
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o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
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積累
1.下列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令郎是對方的兒子,令堂是對方的父親,令愛是對方的女兒。
B.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一句中的“漢之陰”
指的就是漢水的南岸。
C.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鄉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為會元,而殿試的一、二、三名為狀元,探花、
榜眼。
D.古人常用特定稱謂來代替年齡。如“弱冠”指男子十六歲,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歲,“耄耋”指八九十
歲。
2.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陋室銘》《馬說》和《小石潭記》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別是劉禹錫、韓愈和柳宗元,他們都是唐代偉大的文學家。
B.楊修、香菱、吳用這三個人物分別出自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的《三國演義》、清代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
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水滸》。
C.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都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對祖國土地的無
限熱愛之情。
D.《皇帝的新裝》和《丑小鴨》都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鴨》告訴我們,只要心懷夢想,即
使身處逆境也能成才。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過平坦順利,反而會在中虛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會美麗的浪花。至于結局,并非
是最重要的,—―你享受了——的過程。
A.索然無味激起而且精致
B.如釋重負激揚況且精妙
C.如釋重負激揚因而精美
D.索然無味激起因為精彩
4.在以下語段空白處依次填入四個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晉朝人讀詩,是蘭亭集會、曲水流觴。唐朝人讀詩,是高朋滿座、冠蓋京華。革命者
讀詩,是獄中絕筆、肝膽相照。而我們的方式,就是《中國詩詞大會》。
①世易時移,詩心不改
②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詩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卻并不寂寞,因為詩意是屬于每個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紀念、傳承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
5.按課文原文填空。,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煙波江上使人愁。(崔融《黃鶴樓》)香
遠益清,o(周敦頤《愛蓮說》),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怡然不動,,
往來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記》)傷心秦漢經行處,o(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似曾
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6.名著閱讀
(1)下面詩句節選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當時中國正處于時期。
透過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
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失去了他們肥沃的田地……
(2)假如《水滸》中人物穿越到上面這個時期,會有怎樣的表現?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個,結合人物性格及其經歷簡
述理由。
A.宋江B.林沖C.孫二娘
二、閱讀
7.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后面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
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
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
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謝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節選自郭熙《林泉高致》)
注:①布置:指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時的構思布局。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之尉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樣子
B.有亭翼然胞于泉上者臨:面對
C.名之者誰名:取名,命名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領會
2.把語段(一)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語段(一)中“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有什么作用?
4.按照語段(二)中郭熙的審美標準,他眼中的山水之美和瑯珊山的美有什么相同之處?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張養浩,字希孟,濟南人。
幼有行義,嘗出,遇人有遺楮幣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養
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正。
及選授堂邑縣尹,罷舊盜之朔望參者②,曰:“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③
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眾盜感泣,互相戒曰:“毋負張公。”有李虎者,嘗殺人,其黨暴戾為害,民不堪命,舊
尹英敢詰問。養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猶為立碑頌德。
(節選自《元史》,有刪改)
(注釋)①楮(chii)幣:舊時的一種鈔票。②罷舊盜之朔望參者: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
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定。③目:名詞作動詞,看待。
1.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
(2)養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
2.選文記述了張養浩歸還錢幣、讀書不輟、、懲治李虎等事跡,表現了他的精神品質。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目:“吾孰與徐公美?”妾目:“徐公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
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
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
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孰視之()
(2)客之蓑我者()
(3)期年之后()
(4)皆朝于齊()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文章以“三問”“三比”“三賞”“三變”巧妙構思,一方面贊美鄒忌是善于婉勸的治國之才,另一方面表達齊
威王虛心納諫、賞罰分明的君王素養。
B.本文以齊王納諫和齊國大治為中心,可見齊威王知錯就改,勇于革新,是賢明的君王。
C.諷喻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文章用鄒忌與徐公比美設喻,從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說服力強。
D.“窺”字表現了鄒忌不盲目自信、冷靜理智、有自知之明的個性。
4.文中的齊威王和鏈接材料中的宋昭公都面臨著相同的政治環境,卻有不同的結局,請說說原因。
(鏈接材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
侍御數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
——選自《新序》
10.現代文閱讀
喝熱水也能消暑降溫嗎
①家里老人常說冰飲太寒涼,三伏天喝熱茶更解暑,這其中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②其實,喝冰飲一時爽,但喝點熱的也不會讓你再熱到哪里去,出點汗就涼快了。
③美國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電水壺和保溫杯則是東方養生哲學的代表。中醫強調哪怕三伏天也要少食生冷,
這樣才能通出體內的“寒氣”。雖然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寒氣”到底是個啥,但夏天喝溫水,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能讓
人涼快點兒。
④悉尼大學運動科學高級講師杰伊(01IieJay)在他201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過,喝溫水和喝冷水到底哪
個能讓身體降溫更多。在他設計的實驗中,被測試者們在24℃、相對濕度23%的環境中低強度騎車75分鐘,并分別喝
下溫度為1.5℃、10℃>37℃和50℃的水。
⑤他發現,盡管身體核心溫度的變化量沒有太大區別,但喝熱水能更有效地降低人體的蓄熱。這是因為,食道和
胃部的溫度感受器在熱水刺激下令人出汗,從而帶走大量的熱。
⑥根據測算,運動中的人喝50℃的水要比喝1.5℃的水時多出22%的汗。要知道,水在常溫常壓下的汽化熱大約
為2440焦/克,這可比喝冰水跟身體進行熱交換來得有效多了:一個成年人一次能灌下一公升水就不錯了,而這只占
體重的1/60o
⑦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杰伊的實驗是在汗液蒸發完全的條件下進行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環境通風良好、濕度比較
低、人也穿得很少。如果出了汗也不能很快消散,比如在極度悶熱潮濕、坐著不動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或許吃冰才
是降溫和補充水分的更好辦法。
⑧杰伊的研究也兼明,參加耐力運動時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因為這樣會降低散熱效率,不利于運動員發揮;而
運動之前喝點冰的倒是無甚大礙,而且表,能提神。
⑨除了喝溫水之外,吃一頓熱辣大餐也有類似效果,因為辣椒素這類物質可以作用于口腔和食道中的接收器,發
汗降溫,無論巴蜀湘鄂還是印度、東南亞的人民應該早就參透了這個道理。
⑩你若問我吃火鍋就冰啤到底能不能解暑,這還真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雖然還沒有科學家做過實驗,但關鍵無
疑在于你到底出了多少汗,以及汗有沒有迅速蒸發。是以空調房火鍋大概是吃不痛快的,習習江風配麻辣鍋底才是夏
夜之選啊。
(選自《南都周刊》2017.11)
1.下列關于“喝熱水的作用”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的()
A.家里老人常說冰飲太寒涼,三伏天喝熱茶更解暑,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能讓人涼快點兒。
B.食道和胃部的溫度感受器在熱水的刺激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體的蓄熱。
C.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運動中的人喝熱水比喝冰水跟身體進行熱交換更有效。
D.在極度悶熱潮濕、坐著不動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只有吃冰才能降溫和補充水分。
2.下列對本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用設問的形式,引出說明對象一一喝熱水可以降溫,并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B.文章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了運動中的人喝熱水更能讓身體降溫。
C.文章第⑧段中加點的詞“或許”表示推測,不能刪去,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文章按照邏輯順序,主要說明了人們喝熱水,在某種情況下能消暑降溫。
3.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美國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電水壺和保溫杯則是東方養生哲學的代表。
B.文章中運動科學高級講師杰伊的實驗是在悶熱潮濕、人也穿得很少的條件下進行的。
C.巴蜀湘鄂以及印度、東南亞的人民,應該早就參透吃熱辣大餐能發汗降溫的道理。
D.文章結尾作者發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僅喝熱水可以降溫,吃火鍋也可以。
11.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以“工匠精神”鍛造文學語言
文學界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文學創作就是虛構故事,把故事編得好看就夠了,似乎越來越少有人提及文學語言。
隨之而來的就是很多文學作品對語言的不講究。加上網絡化、娛樂化用語的大量運用,使得文學語言漸有粗鄙化、簡
單化和平庸化之嫌。對敘事文學而言,構思故事當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過語言傳達出來的,語言是文學的全部肌體,
是文學的活的靈魂。
文學之美首先體現為語言之美。一個成熟的作家,首先應該是一個語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賈平凹書練筆,三五個
句子,隨想隨寫。其實文學語言就是這么積淀來的。語言積淀另一個重要途徑是閱讀文學經典。對于有志于文學者來
說,讀文學經典,關鍵在品出語言的味道、語言的魅力、語言的美感。
古往今來的經典文學作品,往往一開頭就能見出作家語言功力的高低和語言風格的取向。譬如魯迅的《故鄉》,開
頭一段寫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擬人化特征的詞組:深冬、陰晦、冷風、嗚嗚作響、篷隙、蒼黃、荒村、活氣、悲涼。
這寂靜的荒村,馬上就活起來了,具有了某種人格化的特質。魯迅的語言體系,是對紹興官話和現代白話的融會與改
造,雖已屬純然的現代白話,但這白話,并非一般的俗語和口語,而是經過高度修飾、提煉和改造了的文學語言。魯
迅對現代白話進行了文學的塑造,并形成了自己風格鮮明的語言范式。
與之相異,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長于情景跳躍式和時空交錯式的語言。《百年孤獨》的開篇就為我們呈現了
這樣一種荒誕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
午。馬爾克斯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發生的事在一句話中呈現,以這種荒誕敘事為開端,奠定了《百年孤獨》整個的文
學基調。此種突兀的文學語言,在《百年孤獨》中比比皆是。
文學大師就好像建筑巨匠,一定對語言有一種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觀我們的語言態度,一個越發明顯的
事實是,我們的文學語言乃至生活語言,似乎正變得越來越貧乏、干癟,漢語本身的簡潔之美、音律之美和靈動之美,
已然十分難得。比如表示看這個動作的詞匯,今天的文學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種,而在古代漢語中,則有數十種之
多,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眥、瞋、腌、睇、覷等等,且不同詞匯皆有微妙的動作差
異,生動形象,姿態萬千。
那么,如何讓文學語言變得鮮活、靈動、豐富呢?文學語言不應丟棄漢語的深厚傳統,要善于從現代書面語、地
域方言、古代漢語、日用口語等多種語言形態中汲取鮮活豐富的活性元素,熔鑄為自成一體的特色文學語言。就賈平
凹的小說語言,多游走于現代白話、關中話、陜南商州話和古語之間,于《紅樓夢》語言借鑒尤多,又汲取了張愛玲
的小說語言,近則與沈從文、孫犁相銜接,再加上他的勤奮練筆,于是鍛造出了賈氏獨特的文學語言。
優秀的文學語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經典文學作品的語言基礎上的融會貫通和自我創造,需要一種幾十年如一日
地平凡勞作的“工匠精神”,語言上沒有這樣的硬功夫,文學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選自《人民日報》作者:朱中原17年08月04日24版有刪改)
1.結合全文內容,概括以“工匠精神”鍛造文學語言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2.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3.結合作者觀點,寫出一個用“工匠精神”鍛造文學語言的例子,使其作為本文的一個論據。
三、應用
12.綜合性學習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校要舉行“中華文化活動周”主題活動。你所在的班級選定了“茶文化”這個主題,請你
完成下面的任務。
(1)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茶文化”。請你將“茶文化的“茶”字的筆畫順序寫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茶”的筆畫順序:
(2)(材料一)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茶詩,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
標志著中國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與文學藝水聯系緊密。劉禹錫的《嘗茶》、蘇軾的《詠茶》、文微明的《陸羽烹
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都是這二者結合的經典之作,茶文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館興
起于清末,后逐漸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戲劇、詩會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
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客來敬茶”也是中國普通人家秉承的禮儀美德。
(材料二)古老的中國茶文化在對外交流中逐漸傳到各國,同當地的歷史、文化、經濟相結合,對很多國家茶文化
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國茶文化迎來了第二個高峰,點茶茶道開始流行,茶文學和茶具文化日
益繁榮、受中國茶文化發展的影響,外國的茶禮也于這一時期興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員、僧道乃至百姓中間。
請你根據上面兩則材料來說明“中國茶文化”的特點。
(3)你所在的小組打算就人們喜歡茶的原因進行一次調查,以下是對幾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訪記錄。
茶樓老板:我們茶樓從環境設計到經管方式都突出了傳統茶文化,所以茶客盈門,我們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輕白領:我也喜歡上了喝茶。我發現工作壓力大時,坐下來喝喝茶,就會感覺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煩躁了。
退休老人:你還別看這茶不起眼兒,醫生說它既能預防許多老年病,又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請你根據采訪記錄概括出茶為大家所歡迎的原因。(寫出兩點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蘇軾任杭州刺史時,經常泛舟西湖,品茗賦詩,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如果現在有人要在西湖邊開一間“東坡
茶社”,請你從下面蘇軾的詩作中挑選兩句作為茶社的對聯。(只填序號)
①從來佳茗似佳人②日高人渴漫思茶③欲把西湖比西子④嘗盡溪茶與山茗
上聯:下聯: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3.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完成任務。
題一:我多想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①結合個人生活經歷,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章敘事清楚,結構完整,內容充實,立意新穎;③
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真情實感;④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⑤作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姓
名。
題二: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議論文。
木偶
或走,或跑;或立、或臥。一只木偶,活靈活現地表演。
或哭,或笑;或喊,或叫。這只木偶,演得逼真極了。
許多人在看,不住地鼓掌。人們都說:演得像,演得好!
木偶在大庭廣眾面前出盡了風頭。
別看木偶在臺上搖頭晃腦得意忘形,你到后臺看看,有幾根繩在牽著他呢。是走,是跑,是立,是臥,是哭,是
笑,是喊,是叫,都由提線的人說了算。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①領悟材料內涵,自選角度,提煉觀點,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②觀點鮮明正確,結構清晰
完整;③論據典型充分,論證嚴密有力;④500字以上。⑤作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姓名。
參考答案
一、積累
1、B
【解析】
A項錯誤。令堂是對方的父親;B項正確;C項錯誤。殿試的一、二、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D項錯誤。古人常用
特定稱謂來代替年齡。如“弱冠”指男子20歲,表示已成年。
2、B
【解析】
此題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多篇文章的文學常識及內容,考查較為廣泛。但是錯誤比較明顯,相對做起來降低了難度。其
中B項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的作者弄反了。
3、D
【解析】
試題分析:因為“反而”表示轉折,所以,結合開頭語句,第一個空應該填“索然無味”,其他空用代入法檢驗即可。
4、B
【解析】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句子的排序。排序題要理清邏輯,可以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等關聯詞語,或事物發生發展的
一般規律來判斷。首先整體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總括句,然后按時間、空間、邏輯或認知不同進行梳理。閱
讀語段可知,此題是闡述“中國詩詞”的句段。通讀句段可以發現,②句將目光投向漫長的歲月長河,由此引出③句,“詩
人將詩意饋贈每一個人”,故②③相聯。①④從另一角度指出詩文的傳承,時代變化,但每一代都會有自己的紀念方式,
④句領起畫線句后面的句子。所以應排序為:②③①④。故選B。
5、(1)烽火連三月(2)日暮鄉關何處是(3)享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仍憐故鄉水(5)
俶爾遠逝(6)宮闕萬間都做了土(7)無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古詩文名句默寫能力。平時學習中對于課本要求背誦的詩文內容要熟記于心,做到背誦無誤,書寫無
誤,理解無誤。連續性默寫,根據前后句的提示來填寫;理解性默寫一定要看清題目的要求。注意“烽、暮、植、褻、
俶、闕”字的書寫。
6、(1)抗日戰爭(戰亂、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
(2)A.宋江穿越到抗日戰爭時期,可能是某支隊伍的領導者,他能招攬各路有志之士,團結士兵,不斷壯大革命隊
伍。同時他指揮得當,能率領軍隊取得勝利。宋江也是重義之人,看到受難的百姓一定會慷慨解囊,并且絕不會做叛
徒。在《水滸傳》中,宋江義釋晁蓋、領導梁山好漢攻打方臘等情節,都可以看出宋江是一個善于指揮、忠義兩全、
仗義疏財的人。
B.林沖穿越到抗日戰爭時期,即使失去所飼養的家畜、失去肥沃的田地,只要還有一絲生存的可能,他都會默默忍下;
但隨著敵軍入侵的深入,林沖被逼上絕路,后期一定會奮起反抗,加入革命軍,英勇抗敵,成為革命隊伍里不可或缺
的人物。在《水滸傳》里,林沖面對高衙內調戲自己的妻子,只是一味隱忍,但在經歷風雪山神廟后,林沖被逼的走
投無路,終于反上梁山,可見他性格中也有英勇、嫉惡如仇的一面。
C.孫二娘穿越到抗日戰爭時期,可能是機智聰明又膽大的民間情報員,她以自己的包子鋪做掩飾,一方面用計謀暗殺
敵人,一方面也搜集各種情報,為革命做貢獻。孫二娘也可能是一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戰士,她身手矯健,上戰場英
勇殺敵。在《水滸傳》中,以酒店之名賣人肉包子,三山聚義打青州,可見她膽子大、武義強,是個行動野蠻但有智
慧的女性。
【解析】
(1)要求學生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和寫作年代分析。《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是現代詩人艾青于1937年創作的一首現
代詩。此詩通過描寫大雪紛揚下的農夫、少婦、母親的形象,表現中華民族的苦痛與災難,展現了舊中國的圖景,表
達了詩人深厚的愛國熱情,表現了詩人深沉的憂患意識與赤子之心。故應填“抗日戰爭(戰亂、民國、半封建半殖民
地)”。(2)要求學生結合人物性格及經歷闡述穿越后的事跡,注意符合其性格特點。宋江是一個有多重性格的人。
首先是疏財仗義、濟弱扶貧、孝親敬友,這是他性格的溫柔敦厚的一面;其次,他孝忠皇帝,講義氣,這是他性格中
正統思想的一面。再次,他明處為大家辦事,暗處結交江湖大盜,這是他性格中虛偽狡詐的一面。最后,他聚眾反國,
題詩言志,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林沖是典型的受封建社會思想洗腦的人,對事業盡職盡責,對上級畢恭畢敬,
他的性格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最初的林沖性格隱忍、耿直,對朋友義氣,對上司軟軟。被陷害發配后,林沖性格發生
了變化,對前途產生了迷茫,但是沒有放棄對朝廷的幻想,有了反抗的勇氣和信念,但是沒有造反的決心。火燒山神
廟,雪夜上梁山使他性格最終改變,敢愛敢恨,火并王倫,反抗朝廷,直率、堅強、耿直、驕傲,是林沖這個人物性
格最終的表現;孫二娘膽子大,武藝強,有智慧,精明豪放,是一位男性化的女性,行動野蠻,殺人成性。
二、閱讀
7、1.B
2.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點名“醉”是表象,樂是實質,是將游玩觀賞之樂融化在宴飲之中了,為寫景抒情定下了
基調。
4.?①語段(一)(二)中的景色都有山水、草木、云煙、亭榭等。②這些景物相互襯托,因而有美。
【解析】
1.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臨: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
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
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意:這里指情趣。乎:相當于“于”。
3.考查對句子作用的理解。“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意思是游玩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直抒胸臆,點明文章中心,表現了作者灑脫的胸懷和與民同樂的情懷。
4.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
括的前提和基礎。畫家郭熙對山水的審美標準,他認為,有山水、草木、云煙、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襯托,畫面才美,
而兩文中的景色都有山水、草木、云煙、亭榭等。
【點睛】
譯文:
甲文,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
哪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
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
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
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
心里,寄托在酒上。
乙文,山把水當成自己的血脈,把草木當成自己的毛發,把煙云當成自己的神采。所以,山有了水,就鮮活起來,有
了草木,就有顯得繁盛,有了煙云,就更為秀媚。水把山當成自己的臉面,把山亭水榭當成自己的眉目,用打漁垂釣
來彰顯自己的精神。所以水有了山而更顯嫵媚,有了亭榭更顯明快,有了漁釣之人才更空曠落寞。這是山水畫應有的
布局構思。
8、L(1)(張養浩)年紀剛剛十歲,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讀書,父母擔心他過于用功而制止他。
(2)張養浩到這里以后,將他們全部依法懲處,老百姓非常高興。
2.教化強盜(寬待強盜)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學苦讀、寬容大度、執法公正、不畏強暴等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語句的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
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鍵字詞,要翻譯準確,字字落實,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
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構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
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此句翻譯時注意要將省略的部分補充出來,才能更順
暢。本題中要注意把“方(剛剛)”、“輟(停止)”、“止(阻止)”、“快(高興)”的意思翻譯正確。
2.本題考查對人物精神品質的分析。由文中“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眾盜感泣”可以概括事
件。選文第①段中“遇人有遺楮幣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養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寫了張養浩
“拾金不昧”“勤學苦讀”的可貴品質。第②段中“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眾盜感泣”“養
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猶為立碑頌德”寫了他寬容大度、執法公正,深受百姓愛戴。
譯文:張養浩,字希孟,濟南(今屬山東)人。
年幼的時候就有俠義行為。有一次他出門,碰到一個人,那人不小心把錢遺失在路上,當張養浩發現的時候,那個
丟錢的人已走遠了,張養浩就追上去把錢送還給了那人。張養浩年紀只有十歲時,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讀書,父母擔心
他過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誦書卷上的詩文,到了夜晚,就把門戶緊緊關閉起來,點上燈,偷偷地
讀書。后來山東按察使焦遂聽說了他,就推薦張養浩做東平(今屬山東)地方的學正。
及至做了宰相屬官,就被選授為堂邑(今屬山東)縣尹。人們都傳說堂邑縣縣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進去的人沒有
一個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張養浩還是住了進去。張養浩帶頭搗毀了濫設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
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定,張養浩說:“他們都是善良的百姓,因為生活困難,被饑寒所迫,不得
已而去做了強盜,既然已經依法處分過他們了,現在仍舊把他們看成強盜,這是斷絕他們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強
盜們感動得流了眼淚,他們相互勸誡說:“不能辜負張公。”有一個叫李虎的人,曾經殺過人,他的同黨也都是暴虐
殘忍,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從前的縣尹不敢過問這件事情。張養浩到這里以后,按照國法嚴厲地懲處了他們,
百姓們十分高興。張養浩離開了堂邑十年,百姓們仍舊為他立碑,歌頌他的功德。
9、1.同“熟”,仔細認為……美滿一年朝見
2.(1)由此看來,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2)能在公眾場所議論我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可得下等獎賞。
3.B
4.齊威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因為他擁有鄒忌這樣善于進諫的大臣,擁有善于納諫的寬廣胸襟。宋昭公落得個“逃亡”
的下場,是因為他一直被諂諛者包圍,缺乏法家拂士的輔佐,聽不到正直的諫言。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
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此題要注意“美”在這里是意動
用法,意思是“認為……美”;“朝”是動詞,意思是“朝見”。
2.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
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和句式的特
點。“蔽”“謗譏”“聞”是此題中的關鍵詞語,一定要解釋準確。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
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
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3.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得出答案。B項有誤,全文以鄒忌勸說君主納諫為中心,表現了鄒忌高超的
諷諫藝術。
4.文言文比較閱讀,就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而且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文章,加以比較分析、對照鑒別地閱讀。
在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中達到提高學生遷移思維能力和深入分析問題能力的目的。齊國有鄒忌這樣善于進諫的大臣,
齊威王也善于納諫,所以能夠“戰勝于朝廷”;而宋昭公一直被諂諛者包圍著,他聽不到諫言,故“出亡”。
選自《戰國策》作者:劉向年代:西漢
參考譯文: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艷美麗。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
“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
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
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
麗。”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照著鏡子里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
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贊美我漂亮,是偏愛我;我的妾贊美我美,是害怕我;客
人贊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
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
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范圍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不
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得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
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朵里
的人,給予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
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
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10、1.D
2.B
3.B
【解析】
LD項“只有吃冰才能降溫和補充水分”關于“喝熱水的作用”的說法有誤。原文為“或許吃冰才是降溫和補充水分
的更好辦法”。
2.B項”文章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對本文分析有誤。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
方法。
3.B項“實驗是在悶熱潮濕、人也穿得很少的條件下進行的”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杰伊的實驗是在環境通風良好、
濕度比較低、人也穿得很少的條件下進行的。原文是“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杰伊的實驗是在汗液蒸發完全的條件下進
行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環境通風良好、濕度比較低、人也穿得很少”。
11、1.勤奮練筆。大量閱讀文學經典。繼承語言的深厚傳統。善于從多種語言形態中汲取豐富的活性元素,熔鑄為自
成一體的特色文學語言。
2.首先由文學界不重視文學語言以及當下文學語言粗鄙化、簡單化和平庸化的現狀,指出語言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
接著運用舉例論證,以賈平凹、魯迅《故鄉》和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為例,并對比分析古人今人不同的語言態度,
論證“一個成熟的作家,首先應該是一個語言使用的方家”;最后以賈平凹為例,指出讓文學語言變得鮮活、靈動、
豐富的途徑,再次強調只有鍛造語言才能創作出文學精品。
3.示例一: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最終《紅樓夢》成為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
示例二:汪曾祺寫小說、散文汲取了我國古典文學的優良傳統,又受沈從文、廢名作品的影響,使得他的作品在現代
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影響深遠。
【解析】
1.提取概括類的題目,首先要在審題后確定提取答案的范圍,即在文章中尋找段落。然后從前向后精讀文章,抓住其
中切題的信息,將它們提取出來。最后根據這些語句組織成切題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分析第2段“三五個句子,
隨想隨寫。其實文學語言就是這么積淀來的。語言積淀另一個重要途徑是閱讀文學經典。對于有志于文學者來說,讀
文學經典,關鍵在品出語言的味道、語言的魅力、語言的美感”等句,即可分析出鍛造文學語言的途徑為勤奮練筆和
大量閱讀文學經典。可分析6段“文學語言不應丟棄漢語的深厚傳統,要善于從現代書面語、地域方言、古代漢語、
日用口語等多種語言形態中汲取鮮活豐富的活性元素,熔鑄為自成一體的特色文學語言”等句,即可分析出鍛造文學
語言的途徑還有善于從多種語言形態中汲取豐富的活性元素并熔鑄為自成一體的特色文學語言。
2.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思路。要抓住點明結構思路的語言標志。沒有詞語作為標志就要仔細閱讀文章內容,讀懂內容后
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等術語作答。如本文首先列舉現象指出語言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接著舉
例來論證“一個成熟的作家,首先應該是一個語言使用的方家”的觀點,最后強調只有鍛造語言才能創作出文學精品。
這樣使整個論證過程邏輯嚴密,條理清晰。使論證更加深刻,觀點更加鮮明。
3.考查觀點與材料的關系。觀點一定要能統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證明論點。材料與觀點必須統一。論據與論點是
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因此論據與論點之間應有內在聯系、有契合點才行,否則就不能證明論點。也就是說所舉論據
一定要符合“工匠精神”鍛造文學語言這一觀點,并能證明這一觀點。所舉例子合理典型即可。
三、應用
12、(1)“茶”的筆畫順序:橫,豎,豎,撇,捺,橫,豎鉤,撇,點⑵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具有世界性的
影響力。(3)喝茶可以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預防疾病的保健作用(4)③①
【解析】
(1)“茶”是上下結構,筆畫順序:橫、豎、豎、撇、捺、橫、豎鉤、撇、點。
(2)此題考查壓縮語段能力。可包括提煉、概括、壓縮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解答此題,弄清題目具體要求;再是要閱
讀全文,把握中心,理清內容要點;三是根據中心決定內容取舍;四是根據保留的內容進行文字的加工,力求通順、
連貫,如本題解答,可根據各自然段的段前句,感悟中心意思,如“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茶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歷年物理試題分析及答案
- 協和復試筆試題及答案
- 測試銀行面試題目及答案
- 貝殼博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的作品評審標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設計師證書考試材料與工藝試題及答案
- 掌握廣告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知識理解面試題及答案
- 泰安語文考試題及答案
- 河南崗位遴選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振動監測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合肥高新美城物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詞匯構建法:課件中的詞根詞綴解析》
- 華為系統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Unit 7 第1課時 Welcome to the unit【基礎深耕】七年級英語下冊高效課堂(譯林版2024)
- 2025年第33批 歐盟REACH SVHC高度關注物質清單247項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DL-T 1476-2023 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
- 禁毒學校青少年預防遠離毒品教育模板課件
- 汽車4S店售后回訪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