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的進化同步練習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證據不只來自于化石,還來自于當今生物體上留下的許多印跡,包括比較解剖學證據、胚胎學證據、細胞和分子水平的證據。下列不屬于細胞和分子水平證據的是A.鯨的鰭和貓的前肢骨骼結構類似B.人和黑猩猩基因組的差異只有3%C.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組成成分類似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具有共同點2.我國科研團隊應用CT掃描和3D重建等新技術手段,從周口店第15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中識別出一塊人類頂骨,這是繼周口店發現1枚牙齒化石后,我國科研團隊在該遺址區域首次發現的更新世人類化石。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化石可了解不同時期人類的形態、行為等特征B.化石為人類及其他生物進化的研究提供了間接證據C.大量的化石證據表明生物具有一定的進化順序D.通過比較解剖學和分子生物學可深入研究該區域的人類演化3.已知水稻的抗蟲和不抗蟲基因分別由B和b表示,某水稻田中基因型為BB的水稻占20%,基因型為Bb的水稻占40%。一次蟲災過后,基因型為bb的水稻損失了一半,則蟲災過后,該田中B的基因頻率A.降低了50%B.提高了50%C.提高了10%D.降低了10%4.研究人員對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川金絲猴進行了調查,發現其傾向于生活在靠近水邊、溫度適宜的地區,且在不同季節生活的位置不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生活在同一靠近水邊區域中的全部生物屬于一個種群B.川金絲猴種群中全部成年個體的全部基因是該種群的基因庫C.季節變更可能不會使川金絲猴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D.研究該自然保護區中川金絲猴的進化常以個體為單位5.細菌耐藥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我國的公共衛生數據顯示,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兩種抗生素的耐藥型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在2005—2018年持續走高,2019年后該占比有逐漸平穩的趨勢(見下圖)。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A.加大抗生素使用劑量無法解決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問題B.耐藥型菌占比逐漸平穩的原因可能是減少了抗生素濫用C.研發和使用新藥有利于降低耐藥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占比D.美羅培南相比亞胺培南有更強的誘導該菌產生耐藥性的能力6.白樺樹成熟葉片中存在多種酚類次生代謝產物,這些次生代謝產物在攝食白樺樹的歐洲野兔體內積累到一定量時,將導致歐洲野兔體內鈉離子大量流失,影響其正常生命活動。下列有關白樺樹和歐洲野兔的推測不合理的是A.歐洲野兔和白樺樹之間存在協同進化B.存在地理隔離的歐洲野兔之間不能產生可育的后代C.白樺樹可能使歐洲野兔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D.白樺樹產生次生代謝產物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7.喀斯特生態系統是極其脆弱的一種生態系統,但楨楠等抗旱植物可以在其中生存。研究發現,楨楠幼苗以增加生根和葉片生長、減少莖生長的生長策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土壤資源,從而適應喀斯特生態系統的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喀斯特生態系統中大量引入楨楠可提高當地生物多樣性B.增加生根和葉片生長的生長策略屬于楨楠幼苗的一種適應C.楨楠幼苗減少莖生長的生長策略來源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D.楨楠這一物種的形成可能先后經歷了生殖隔離和地理隔離8.考古學家在熱河生物群的化石研究中首次發現了真獸類骨化麥氏軟骨(與中耳聽小骨緊密連接),并由此發現了距今約1.2億年的早期真獸類(哺乳動物分支)新物種,將其命名為傳夔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傳夔獸與其他哺乳動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B.化石是支持達爾文共同由來學說的唯一證據C.傳夔獸的骨化麥氏軟骨化石為哺乳動物聽力器官的演化提供重要證據D.哺乳動物間形態結構的差異體現了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9.云南亞洲象的“北上南歸”之旅,讓亞洲象廣泛進入大眾視野,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與非洲象屬的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兩個物種頗為相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云南亞洲象“北上”的行為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非洲草原象與非洲森林象之間存在生殖隔離C.該亞洲象種群北遷后南歸,與原種群存在生殖隔離D.與生殖隔離相比,同種生物之間的地理隔離具有可逆性10.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由常染色體上的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時期夭折,但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卻能對瘧疾有較強的抵抗力。現在甲、乙兩地區進行調查,其中乙地區流行瘧疾。兩地區人群中各種基因型的比例如下圖所示(1)在甲地區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____,乙地區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_____。(2)若干年后再進行調查,甲地區人群中A的基因型頻率將_______,乙地區人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將________。(3)如果在乙地區消滅瘧疾,若干年后再調查,將會發現AA的基因型頻率將會_____。11.薜荔為雌雄異株植物,其雄株的花序中除雄花外,還存有不能結實的雌花——癭花(短柱花),癭花僅供榕小蜂生活,雌株中的雌花(長柱花)經榕小蜂傳粉后才能結實。回答下列問題:(1)薜荔和榕小蜂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一過程(填“屬于”或“不屬于”)協同進化。(2)在薜荔進化的過程中會發生基因突變,但其性狀不一定發生改變,原因是(答出1點即可),薜荔不同個體之間性狀的差異體現了多樣性層次。(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自然選擇、、突變和基因重組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進化的方向由決定。12.科研人員在基因組學層面證明了金魚(2n=100)是由野生鯽魚演化而來的,進一步溯源推測金魚的“祖先”之一很可能是1000多萬年前染色體數目為50的鲃魚,它們與其他多倍體魚類種間雜交產生金魚,之后又經歷了漫長的馴化歷史(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金魚與野生鯽魚可在自然狀態下雜交產生可育后代,說明二者(填“屬于”或“不屬于”)同一物種。(2)經馴化后的金魚具有無背鰭、頭上長肉瘤、眼睛有水泡、尾巴是三尾或四尾等可遺傳變異,這些變異的來源是,但這些變異不能決定金魚進化的方向,原因是。(3)長期的人工選擇改變了金魚種群的,使其朝一定方向發生進化;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相比,不同點是。(4)為研究金魚、野生鯽魚及鲃魚之間的親緣關系遠近以及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可從(答出3點即可)等方面的證據進行研究。13.茶尺蠖是茶樹的主要害蟲之一,嚴重影響茶葉產量,但長期使用殺蟲劑會導致茶尺蠖產生抗藥性。茶尺蠖對殺蟲劑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科研團隊調查了我國甲(南方)、乙(北方)兩地區使用殺蟲劑后茶尺蠖種群中關于敏感性和抗性的基因型頻率,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地區敏感性純合子/%抗性純合子/%甲8012乙648(1)種群的基因庫是,甲、乙地區的茶尺蠖(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兩個物種,理由是。(2)甲地區茶尺蠖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乙地區茶尺蠖種群中敏感性基因頻率為。(3)若甲地區繼續使用該殺蟲劑,則抗性純合子基因型頻率將(填“增加”“減小”或“不變”),茶尺蠖是否會發生進化并說明原因:。答案1.A2.B3.C4.C5.D6.B7.B8.B9.C10.(1)96.5%;50.5%(2)上升;下降(3)上升11.(1)屬于(2)基因突變后仍然可能編碼同一種蛋白質(合理即可,)基因(3)種群隔離自然選擇12.(1)屬于(2)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和基因重組具有隨機性和不定向性,可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3)基因頻率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