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閆珂第二章基礎知識
0-3歲嬰兒解剖及生理發育過程嬰兒解剖及生理發育特點
1、呼吸系統:氣體交換站呼吸系統以喉部的環狀軟骨下緣為界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及鼻旁竇、咽及咽鼓管、喉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圖片來源于百度2、心血管系統—人體運輸管道嬰兒心血管系統解剖特點:心臟:原始心臟于胚胎第二周開始形成后于第四周開始有循環作用,至第八周房室間隔完全形成,即為四腔心臟。嬰兒時期心臟體積相對較成人稍大,但其與身體的比例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新生兒心臟重20~25克占體重的0.8%1~2歲達60克,占體重的0.5%大血管:新生兒大血管彈力纖維少,故彈力不足,以后隨血管壁漸厚彈力纖維增多,12歲是大血管的發育成熟度開始與成人相同。2、嬰兒心血管系統生理特點
嬰兒出生時心臟的迷走神經發育尚未完善,故交感神經占優勢,至5歲時心臟神經裝置開始有成人的特征。10歲完全成熟。年齡越小,心率及血流速度也越快。3、消化系統-食物加工廠包括:口腔,食管,胃,腸,胰,肝,脾。口腔:(圖片來源于百度2.食管:嬰幼兒食管呈漏斗狀,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不發達,下食管括約肌發育不成熟,常發生胃食管返流,8~10個月癥狀消失。圖片來源于百度)3.胃:嬰兒胃呈水平位,開始會走時位置逐漸變直。新生兒胃容量約30~35ml,1~3個月90~150ml,1歲時250~300ml.胃平滑肌發育不完善,胃底部肌張力低而幽門括約肌發育好故易致幽門痙攣出現嘔吐。(圖片來源于百度)4.腸:新生兒腸的長度約為生長的8倍,嬰兒超過6倍,而成人僅為4倍;嬰幼兒腸黏膜細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管,小腸的絨毛發育良好,腸肌層發育差。系膜柔軟而長,黏膜下組織松弛,易發生腸套疊及扭轉。又腸壁薄,屏障功能差,腸內毒素易進入血管引起中毒癥狀。5.胰腺:胰腺分泌胰島素及胰液,出生后3-4個月胰腺發育較快,胰液量分泌逐漸增多。酶出現的順序是胰蛋白酶最先,接著是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其分泌易受炎熱天氣和各種疾病影響而被抑制,易發生消化不良6.肝、脾:年齡越小,肝臟越大,肝細胞再生能力越強,不易發生肝硬變,但肝細胞容易發生腫脹,變性,壞死,纖維增生而腫大,影響消化功能。嬰兒時期膽汁分泌少,故對脂肪消化吸收功能差。4、泌尿系統-廢物處理場包括:腎臟,膀胱,尿道1.腎臟:年齡越小,兩腎相對越重,出生時約為25克,占體重1/200,成人約300克,占體重1/300。腎表面凹凸不平,分葉狀,位置較低,右側低于左側,2歲時體檢可捫及。分葉到2-4歲消失。2.輸尿管:長而彎曲,管壁肌肉組織及彈力纖維發育不良,容易擴張并易受壓扭曲導致梗阻,造成尿儲留誘發感染。3.膀胱:位置較高,充盈時升入腹腔,膀胱黏膜柔軟,肌肉層及彈力纖維發育不良,同時防止尿液返流能力差,因此膀胱充盈時易發生尿液返流誘發感染。(圖片來源于百度)4.尿道:新生兒女生尿道僅長1厘米,與肛門接近,故易感染,男嬰尿道長,但常有包莖,也易引起感染。圖片來源于百度5.內分泌系統-人體化學信使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和調節人體生長、發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過程。多數內分泌細胞集中形成特殊的內分泌腺體: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胰島、腎上腺和性腺。但也有些內分泌細胞分散于某些臟器或廣泛散步于全身組織中。6.運動系統-人體動力裝置特點:1、骨骼生長迅速,骨骼生長迅速,同時骨骼外層骨膜比較厚,血管豐富,有利于骨骼生長和骨組織的再生和修復。2、骨骼數量多于成人,髓骨總數比成人多,主要是一些骨骼尚未融合連接成一個整體。到七歲左右才逐漸骨化融合成為一塊完整的骨頭。髓骨:由髂骨、坐骨、和恥骨連接在一起。3、骨骼柔軟易彎曲:骨骼含膠原蛋白等有機物多,骨骼柔軟,彈性大,可塑性強。4、頭部骨骼尚未發育好:新生兒出生時頭部骨頭之間有很大縫隙,在顱頂前后囟只有一層結締組織膜覆蓋。骨縫閉合:4~6個月,后囟閉合:3個月前囟閉合:1~1.5歲5.脊柱的生理彎曲:嬰兒出生時脊柱是直的,隨著動作發育彎曲逐漸形成。3個月抬頭---頸曲6個月能坐出現胸曲10~12個月學走出現腰曲7歲前彎曲不固定,7歲后隨著韌帶發育完善后,彎曲才固定。6、腕骨的鈣化出生時腕骨都是軟骨,6個月才逐漸出現骨化中心,10歲左右才全部鈣化完成。因此嬰兒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7、關節發育不全:關節窩淺,關節韌帶松弛,容易發生脫臼。8、足弓尚未形成:出生時腳沒有腳弓,到站立和行走時才開始出現腳弓。由于嬰兒的肌肉力度小、韌帶發育不完善,容易導致腳底的肌肉疲勞,韌帶松弛,出現扁平腳。9、肌肉力量小:肌纖維細,肌肉力量和能量儲備少,肌肉收縮力較差,容易發生疲勞,不能負重。10.肌肉發育順序: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先頸部肌肉,然后軀干,再四肢。先發展大肌肉群如腿部,胳膊;再發展小肌肉群如手部小肌肉。嬰兒先學會抬頭、坐、立、行、跑、跳等,手部的精細動作到5歲左右才能完成。
嬰兒動作發展順序圖
7、神經系統—人體指揮中心特點:1、腦發育迅速:大腦發育迅速,腦重量增長很快,出生時350克,1歲950克,6歲接近成人水平,達1200克,成人1400-1500克0—3歲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出生6個月腦體積2歲時腦體積相當于成人的80%相當于成人的50%(圖片來源于百度)2、大腦功能發育不全:各種神經反射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在運動、語言、思維等方面不及成人。6歲大腦重量雖然接近成人,但功能不完善,需要大量的信息刺激,來幫助嬰兒建立各種感覺通道。3、神經髓鞘化髓鞘:是指包裹在某些神經突起外面的一層類似電線絕緣體的磷脂類物質,可以氣道防止“跑電”、“串電”,使人動作更準確。嬰兒神經缺乏髓鞘,因此嬰兒在許多動作上不精確。6歲完成神經髓鞘化。4、大腦容易興奮、易疲勞: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興奮占優勢,抑制過程形成緩慢,大腦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容易興奮。因此嬰兒容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5、小腦發育晚:出生時腦干、脊髓已發育成熟,但小腦發育較晚。3歲左右嬰兒小腦功能才逐漸完善。1~3歲左右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穩,動作協調性差,容易摔倒6.植物神經發育不全:表現在內臟器官功能不穩定。8、感覺系統—人體與外界溝通的途徑皮膚的特點:1、皮膚保護功能差:皮膚細嫩,角質層薄;真皮層的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少,細菌容易入侵,易感染。2、代謝活躍:皮膚新陳代謝快,分泌物多,需要經常清洗。3、體溫調節能力差:皮膚的散熱和保溫能力都不及成人,容易受涼或中暑。4、皮膚滲透性強:皮膚薄嫩,滲透性強,一些有害物質容易通過皮膚被機體吸收,引起中毒。眼睛的發育特點:1、眼睛發育不良:5歲前由于眼睛發育不良,眼球前后徑短,物像往往落在視網膜后面容易造成兒童的生理性遠視。2、眼睛調節能力強:晶狀體彈性好,調節能力強,盡管是生理性遠視,但對于較近的物體仍能看得比較清楚。3、眼睛容易近視:由于遠視,看近物時需要收縮睫狀體使晶狀體突出,容易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農大動物生物化學課件
- 《現代物理發展概述》課件
- 教師培訓課件:語文學習的理論探討
- 焊接技術入門課件:基礎理論及實踐操作
- 中醫養生與保健淺談
- 2025年浙江省公務員行測B類真題及答案
- 3.LTE系統關鍵技術:MIMO
- 3G WCDMA核心網 (分組域)介紹
- 《合作伙伴激勵》課件
- 《建筑施工中的鋁模技術》課件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揚州酒店行業分析
- 護理亞專科工作匯報
- 動態血糖管理-動態血糖監測CGM
- 2023年江蘇無錫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試卷真題(答案詳解)
- GB/T 4744-2013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靜水壓法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膠
- 2022年陜西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政治題(原題)
- 一帶一路論文參考文獻(70個范例參考),參考文獻
- 銷售談判技巧課件
- 無錫黿頭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