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級電站鍋爐鍋爐原理-資料_第1頁
2024級電站鍋爐鍋爐原理-資料_第2頁
2024級電站鍋爐鍋爐原理-資料_第3頁
2024級電站鍋爐鍋爐原理-資料_第4頁
2024級電站鍋爐鍋爐原理-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1.影響排煙損失q2的因素:排煙溫度和煙氣容積。

2.影響可燃氣體不完全燃燒損失q3的因素:燃料的揮發分、過量空氣系數、燃燒器的結

構和布置、爐膛溫度、爐內空氣動力工況。

3.影響固體不完全燃燒損失q,的因素:燃料性質、燃燒方式、燃燒器的結構和布置、鍋

爐負荷、運行水平、燃料在爐內呃停留時間和與空氣的混合狀況。

4.影響散熱損失qs的因素:鍋爐外表面積、外表面溫度、爐墻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及環

境溫度。

第五章煤粉制備

1.煤粉細度是用一組由細金屬絲編制的、帶正方形小孔的篩子對肯定數量的煤粉試樣篩

分來測定的,Rx=a/(a+b)。一重要

2.煤粉經濟細度:當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為和制粉系統的電耗q?,和金屬磨損之和為

最小。——重要

3.煤粉的爆炸性:煤粉和空氣混合物在肯定條件下會發生爆炸,引起設備和人身事故。

煤粉氣流的初溫應當限制在100℃以下。影響因素有:揮發分、水分和灰分、煤粉細度、

氣粉混合物的溫度、混合物中煤粉濃度、氧的濃度等。

4.煤的可磨性系數一一重要

4.1哈氏可磨性指數:HGI=13+6.93G71

4.2BTN可磨系數:Q=0.0034(HGI)"1.25+0.61

5.制粉系統一直吹式:正壓式,負壓式;中間儲倉式:熱風送粉,乏氣送粉。

5.1直吹式制粉系統特點:占地面積小;系統簡潔,設備較少;運行電耗低節約金屬,投

資少,煤粉爆炸性較小;由于制粉量必需等于燃料消耗量,因此對限制系統要求較高;運

行敏捷性較倉儲式系統略差。

5.2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特點:運行敏捷性較高;限制系統要求較低;運行電耗高;投資

較大;煤粉爆炸性較大。

6.中速磨

6.1中速磨優點:啟動快速;調整比較敏捷;磨煤電耗低;結構緊湊;金屬部件磨損量小;

運行時空載功率低,磨煤機功率和出力幾乎成正比,適合低負荷運行

中速磨適用范圍。

①對于優質煙煤Vdaf=(27?40)%,Mf<15%,Ke<3.5;

②對于劣質煙煤、貧煤Ke<3.5燃燒性能好;

③對于褐煤Mf<15%Ke<3.5;

@Ke<1.2,優先選用RP(HP)型;1.2<Ke<2.0,優先選用MPS型。

6.2中速磨工作過程

①電機驅動主軸帶著磨環或者磨盤轉動;②原煤經落煤管進入研磨部件表面,在壓緊

力的作用下受到擠壓和研磨,制備成煤粉;③煤粉在離心力作用和其它煤粉的推擠作用下

被甩到風環上方。熱風經過風環的導向葉片后進入環形干燥空間干燥煤粉。④熱風接著攜

帶煤粉至煤粉分別器,不合格的煤粉返回碾磨區重磨,合格的煤粉經過煤粉安排器,最終

送。往燃燒器。

7.三種中速磨的比較及適用場合?一一重要

RP型磨:電耗最低,耐磨損性能最低。檢修便利緊湊出力調整范圍大;兩碾磨件無

接觸,可空載啟動噪音小,適合Ke〈1.2的煤;

MPS磨:電耗和耐磨損實力都介于RP型及E型磨之間,適合Ke〈2.0的煤;

E型磨:電耗最高,耐磨損性能最好。適合Ke〈3.5的煤,部件壽命較長電耗大.

8.鋼球磨

8.1主要特點:煤種適應性廣,可磨無煙煤;對三塊不敏感;可在運行中換鋼球;磨制煤

粉較細,出力大;對煤的干燥實力強,與中速磨相比,可磨高水分煤;磨煤電耗高,特殊

是低負荷下運行不經濟;結構比較浩大,運行時噪音大,投資高,金屬磨損大。

8.2鋼球磨工作原理一一三個作用力:撞擊、擠壓、研磨

8.3影響因素:轉速;鋼球充溢系數;鋼球直徑;通風量;筒內存煤量

8.4雙進雙出鋼球磨結構:左右對稱、螺旋輸煤器、空心圓管。

雙進雙出鋼球磨優點:牢靠性高;維護簡便、維護費用低;出力穩定,能長期保持恒

定的容量和要求的煤粉細度;煤種無限制;在單進單出磨煤機基礎上縮小體積,削減了占

地面積。

第六章煤粉燃燒過程

1.燃燒的基本分類:①動力燃燒②擴散燃燒③過渡燃燒

b

2.質量作用定律:Wt=AfCB,阿累尼烏斯定律[上=koxexp(-E/^重要

3.影響燃燒反應的主要因素:溫度;壓力;濃度;催化;鏈鎖反應

4.煤燃燒階段主要有:預熱干燥階段(吸熱過程);揮發份析出及著火階段;劇烈燃燒;

燃盡。以著火和燃燼兩個階段最為重要。一一重要

5.焦碳燃燒的燃燒階段:氧分子向碳粒表面的擴散;氧分子吸附在碳粒表面上;氧分子

在碳粒表面上發生燃燒化學反應;燃燒產物在碳粒表面上解吸附;燃燒產物離開碳粒表面,

向四周環境擴散。其中擴散和燃燒階段最重要。

6.多相燃燒反應區域:擴散燃燒區域、過渡燃燒區域、動力燃燒區域。一一重要

①在溫度低的動力區,應提高反應系統的溫度一提高爐膛溫度②在溫度高的擴散區,

應增大0?③在過渡區,兩者都應增大。

7.煤粉氣流的著火與燃燒

7.1著火溫度:由緩慢的氧化狀態轉變到反應能自動加速到高速燃燒狀態的瞬間過程稱為

著火,著火時反應系統的溫度稱為著火溫度。煤粉燃燒過程的停止,稱為熄火。

7.2著火熱:將煤粉氣流加熱到著火溫度所須要的熱量成為著火熱,它包括加熱煤粉和一

次風所需熱量以及煤粉中水份蒸發、過熱所需熱量。

7.3著火時間:著火早:燒壞燃燒器。著火晚:火焰上移、燃燒不完全、簡潔結渣。

7.4完全燃燒的條件:①供應合適的空氣量②保持適當的爐溫③保證空氣和煤粉的良好混

合④證燃料顆粒在爐膛內足夠的停留時間。

6.5影響著火的因素:燃料性質、爐內散熱條件、煤粉氣流初溫、一次風量和一次風速、

燃燒器的結構特性鍋爐負荷。

8.影響S02、N0生成的主要因素:煤種、煤顆粒在燃燒區域停留時間、煤顆粒粒徑、爐

膛溫度、過量空氣系數等。

9.脫硫技術:濕法煙氣脫硫;干法煙氣脫硫

煙氣脫硝:①干法煙氣脫硝:選擇性催化還原法、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②濕法煙氣

脫硝。

10.熱力型N0和燃料型N0——重要

10.1溫度型(熱力型)N0

空氣中的氮在較高的溫度下氧化生成的

0+N2=NO+N;N+02=NO+0;N+OH=NO+H(濃燃料區域)

主要影響因素:溫度、過量空氣系數、高溫區停留時間;

10.2燃料型N0——重要

I+R-N0+——;I+N0-N2+——

I—含N中間產物;R—含氧化合物

主要影響因素:燃料中的氮和揮發份含量、溫度等。

10.3燃燒過程中降低N0排放的方法

適當降低燃燒溫度,特殊是防止出現局部高溫區;采納分級燃燒;采納濃淡燃燒方式;

采納低氧燃燒技術;煙氣再循環。

11.最佳爐膛出口空氣系數:qz+q3+q4之和最小的空氣量。——重要

第七章煤粉爐燃燒設備

1.燃燒設備燃燒室、燃燒器、點火裝置之一爐膛

1.1爐膛的作用:保證燃料的完全燃燒、合理組織爐內的熱交換、布置合適的受熱面滿意

鍋爐容量的要求、使煙氣到達爐膛出口時被冷卻到使其后的對流受熱面不結渣和平安工作

所允許的溫度。

1.2對爐膛結構的基本要求:爐膛要有足夠的容積和高度;合理布置燃燒器爐膛結構緊湊;

金屬材料用量少;便于制造、安裝、檢修和運行。

L3爐膛設計主要熱力參數:爐膛容積熱負荷;爐膛截面熱負荷;燃燒器區域壁面熱負荷;

爐膛壁面熱負荷。一一重要

2.水冷壁結渣

2.1影響結渣因素:灰熔點、空氣流淌特性、鍋爐負荷、燃燒過程中空氣量不足、燃料和

空氣分布不均造成火焰偏斜、運行操作、設計或檢修質量不佳。

2.2結渣危害:降低了鍋爐運行的經濟性、爐膛出口煙溫上升和過熱蒸汽超溫、對自然循

環鍋爐的水循環平安性和強制循環鍋爐水冷壁的熱偏差帶來不利影響、爐膛出口對流管束

上結渣可能堵塞部分煙氣通道,引起過熱器偏差、爐膛上部積結的渣塊掉落時,還可能砸

壞冷灰斗的水冷壁,甚至堵塞排渣口而使鍋爐無法接著進行。

2.3防止和減輕結渣措施:降低爐膛出口煙氣溫度、組織良好的爐內空氣動力場、保證合

適的煤粉細度和勻稱度、加強運行中監視,剛好清焦吹灰,保持受熱面清潔、保證燃煤質

量、除去多余的衛燃帶。

3.燃燒器

3.1煤粉燃燒器的作用:保證燃料和空氣的充分混合;保證燃料剛好著火;保證燃料穩定

燃燒;煙氣充溢程度好,不沖刷爐墻。

3.2煤粉燃燒器的類型:旋流式燃燒器、直流式燃燒器。

旋流燃燒器的優缺點

優點:雖然各燃燒器風粉安排不均但是沿著爐膛的寬度熱負荷總體上是勻稱的,所以

爐膛出口的煙溫偏差在80C以下;燃燒器具有自穩實力,通過調整來適應煤種改變;防

結渣實力強

缺點:后期混合實力較差,NOx排放較高。

直流燃燒器特點:出口氣流為直線射流;布置在爐膛四角,形成四角切圓燃燒;一次風

口和二次風口沿高度方向交織布置。一一重要(包括旋流)

3.2.3旋流燃燒器特點:①旋流燃燒器不但有軸向速度,而且有較大的切向速度②射流有

一個中心回流區,能回流高溫蒸汽,利于著火。③旋轉射流的擴展角大

直流燃燒器的配風方式:均等配風、分級配風。分級配風的三種分:周界風,夾心風,

十字風。

直流燃燒器運行的主要不足:爐膛出口處煙溫偏差

引起熱偏差的緣由:對稱的速度場導致不對稱的傳熱場,引起煙溫偏差;煙速高的區

域煙溫高,反之煙速低的煙溫低:

4.四角切圓燃燒工作原理:煤粉氣流卷吸高溫煙氣而被加熱的過程;射流的相互撞擊、

射流兩側的補氣及壓力平衡過程;煤粉氣流的著火過程;煤粉與二次風空氣的混合過程;

四股氣流形成的切圓旋轉過程;焦碳的燃盡過程。

5.角切圓燃燒特點:①上游鄰角氣流的加熱作用(自點燃),加之本身卷吸,著火條件優

越,著火穩定性好②在整個爐內形成劇烈的旋轉,擾動混合好,利于燃燒及燃盡③劇烈的

湍流擴散和良好的爐內空氣動力結構,煙氣在爐內充溢程度好,爐內熱負荷分布勻稱。

6.對現代煤粉燃燒器的要求一一重要

①保證送入爐內的煤粉氣流能快速、穩定地著火燃燒

②供應的二次風與一次風能剛好良好地混合,確保較高的燃燒效率

③火焰在爐膛的充溢程度較好,且不會沖墻貼壁,避開結渣

④有較好的燃料適應性和負荷調整范圍

⑤流淌阻力較小

⑥能削減NOX的生成,削減對環境的污染

7.在組織鍋爐燃燒時,為什么將燃燒所需空氣分為一、二次風?確定一次風率的依據是

什么?——重要

答:一次風率:確定于煤種的Vdaf值,和著火條件、制粉系統狀況。

8.請說明什么是煤粉爐的一、二、三次風?

攜帶煤粉送入燃燒器的空氣稱為一次風。其作用是輸送煤粉和滿意燃燒初期對氧氣的

須要,一次風數量一般較少。

煤粉氣流著火后再送入的空氣稱為二次風。其作用是補充煤粉接著燃燒所須要的空

氣,主要起擾動、混合的作用。

磨煤過程中產生的乏汽送入爐膛稱為三次風。其作用是作為補充空氣并使所攜帶的煤

粉參與燃燒。

9.爐膛的外爆與內爆

9.1爐膛外爆的影響因素:燃料爆燃、水冷壁嚴峻爆管、析鐵氫爆。

9.2爐膛內爆的影響因素:突然熄火,溫度劇降。

第八章鍋爐受熱面運行問題

1.結渣危害:①降低了鍋爐運行的經濟性②爐膛出口煙溫上升和過熱蒸汽超溫,運行中

要限制鍋爐負荷③對自然循環鍋爐的水循環平安性和強制循環鍋爐水冷壁的熱偏差帶來

不利影響④爐膛出口對流管束上結渣可能堵塞部分煙氣通道,引起過熱器偏差⑤爐膛上部

積結的渣塊掉落時,還可能砸壞冷灰斗的水冷壁,甚至堵塞排渣口而使鍋爐無法接著進行

⑥縮短鍋爐設備運用壽命

2.影響結渣因素:①灰份特性(灰熔點)②空氣流淌特性③鍋爐負荷④燃燒過程中空氣

量不足⑤運行操作⑥設計或檢修質量不佳

2.1水冷壁沾污和結渣的緣由:機械沉積、粘接物沉積、燒結性沉積、熔渣性。

3.防止和減輕結渣措施:①燃燒調整;②加強運行中監視,剛好清焦吹灰,保持受熱面

清潔;③加強燃煤的管理和監督;④加強鍋爐運行工況的檢查與分析

4.高溫受熱面高溫腐蝕

4.1高溫腐蝕的類型:硫酸鹽型腐蝕、硫化物型腐蝕。

4.2防止高溫腐蝕的措施

①低氧燃燒技術②煙氣再循環

③合理配風④各一次風噴口的勻稱性

⑥煙氣再循環⑦合理的煤粉細度

⑧避開水冷壁管壁的局部高溫

⑨在易腐蝕區域形成空氣愛護膜

⑩燃料中添加劑

Q提高水冷壁管的抗腐蝕實力

運剛好更換

5.汽溫特性及影響因素

5.1汽溫特性:對流式過熱器的出口汽溫隨鍋;爐負荷的增大而增大;輻射式過熱器的

出口汽溫隨鍋爐負荷的增大而降低。屏式過熱器的汽溫特性將略微平穩些。

5.2影響汽溫因素:鍋爐負荷;給水溫度;過量空氣系數;受熱面污染狀況;燃料特性;

火焰中心位置;吹灰的影響;飽和蒸汽用量或排污量;汽包爐汽水分別狀況等

5.3汽溫調整方法

汽水側調整方法:噴水減溫、表面式減溫器、汽-汽熱交換器

煙氣側調整方法:調整火焰中心位置、尾部分隔煙道擋板調溫法、煙氣再循環

6.搖擺式燃燒器對過熱汽溫的影響:主要影響輻射式再熱器汽溫

影響會同時作用于過熱器和再汽器,而且是同向改變。志向的調整特性是使燃燒器擺

角改變對再熱汽溫柔過熱汽溫的調整幅度能與再熱器和過熱器的汽溫特性所具有的汽溫

改變率之間達到“匹配”。這樣當負荷改變時,兩者能實現同步調整,從而可不用或只用

少量減溫水對汽溫進行校正的細調整

7.搖擺燃燒器調溫的優點:調溫幅度大,時滯小、節約受熱面積

8.為什么,再熱器一般不采納噴水減溫?

答、噴入的水轉化成的蒸汽,只在中、低壓缸中作功,如同附加了一個中壓循環系統,

而中壓循環的效率低,從而使整個系統效率降低。

9.熱偏差問題

9.1并列管組中各管,因為各管子的結構尺寸、內部阻力系數和熱負荷可能各不相同,因

此每根管子中蒸汽的焰增也就不同,這種現象叫做熱偏差。一一重要

9.2熱偏差系數:偏差管中工質的熠增與整個管組的平均焰增之比。一一重要

9.3熱偏差影響因素:熱力不勻稱、流量不勻稱

9.4消退及減輕熱偏差措施一一重要

a.提高運行水平

b,受熱面分級布置

c.受熱面按熱負荷分組

d.聯箱連接管交叉布置

e.加裝節流圈

f.利用流量不勻稱來消退吸熱不勻稱

10.若給水溫度大幅度降低,過熱蒸汽溫度將怎樣改變?

答:對對流式過熱器或再熱器,出口蒸汽隨給水溫度下降而上升,而對輻射式再熱器

和再熱器影響較小。所以若給水溫度降低,可能引起過熱蒸汽超溫。可以采納降低負荷

來調整。重要

第九章鍋爐尾部受熱面運行問題

1.省煤器飛灰磨損類型:撞擊磨損、沖刷磨損。一一重要

2.影響飛灰磨損因素:灰粒特性、飛灰濃度、管束的排列與沖刷方式、煙氣速度、氣流

走向、管材硬度、壁溫、煙氣成分、煙氣走廊。一一重要

3.防止和減輕省煤器磨損的措施一一重要

設計時應合理選擇煙氣溫度;降低速度分布不勻稱和飛灰濃度不勻稱;在磨損嚴峻的

位置加防磨裝置;降低煙氣中飛灰濃度;減小灰粒直徑;采納塔式或半塔式布置;采納膜

式或鰭片式省煤器。

4.積灰成因:分子間的吸引力、機械網羅的作用、熱泳力作用、靜電吸引力作用

5.空氣預熱器煙氣側的低溫腐蝕

5.1當受熱面的壁溫低于酸露點時,這些酸蒸汽就會凝聚下來,對受熱面金屬產生嚴峻的

腐蝕作用,這種腐蝕稱為低溫腐蝕。

5.2影響低溫腐蝕的因素:酸露點(也稱煙氣露點)、排煙溫度、冷空氣入口溫度、材質

5.3低溫腐蝕的減輕和防止

a.提高空氣預熱器受熱面的壁溫

b.空氣預熱器分段

c.削減S03生成份額,采納低氧燃燒技術

d.煙氣再循環

e.采納降低露點或抑制腐蝕的添加劑

f.提高冷空氣入口溫度(從而提高壁溫)的措施

g.定期沖洗

6.酸露點(煙氣露點):硫酸蒸汽的凝聚溫度,隨硫酸蒸汽和水蒸氣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__重要

7.省煤器在鍋爐中的主要作用?

汲取低溫煙氣熱量、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

削減水在蒸發受熱面吸熱量—低價省煤器代替高價受熱面

提高進入汽包給水溫度,削減給水與汽包的溫差

第十章自然循環鍋爐水動力特性

1.自然循環流淌的緣由:工質在上升管中受熱形成汽水混合物,從而在下降管和上升管

中的工質間產生了密度差,推動了工質的流淌。一一重要

2.循環回路一一循環流速、質量含汽率、循環倍率

1、并列管屏的受熱不均常是造成自然循環鍋爐的循環故障或傳熱惡化的基本緣由。

2、受熱弱的管子有可能出現循環停滯或倒流;

3、受熱強的管子又可能會出現傳熱惡化而導致超溫。

3.傳熱惡化:局部出現膜態沸騰或出現蒸干,使得管內換熱減弱,在蒸發受熱面管段某

一處會出現壁溫的峰值,甚至使管子燒壞。這兩種現象統稱為傳熱惡化。一一重要

3.1第一類傳熱惡化:當熱負荷較高(大于某個值)時,可能出現核態沸騰干脆過渡到膜

態沸騰的現象,稱為偏離核沸騰,這種現象稱為第一類傳熱惡化。一一重要

3.2其次類傳熱惡化:發生在環狀流淌或者汽霧狀流淌狀況下,因水膜撕破或“蒸干”,

壁溫上升的傳熱惡化現象。一一重要

4.循環故障:停滯、倒流、下降管帶汽。

5.水循環計算目的和內容一一重要

5.1計算的目的

確定新設計的鍋爐結構是否合理

水循環系統改造后的鍋爐進行計算,確定結構是否合理,循環是否牢靠

對運行的鍋爐的水循環牢靠性有疑問時,進行校驗計算

5.2計算的內容

每一水循環回路的平均循環流速和循環倍率

鍋爐總循環倍率

循環牢靠性檢驗計算

6.自然循環的平安性指標

①受熱面最弱管不發生停滯和倒流。

②受熱面最強管不發生傳熱惡化

③下降管入口不形成漩渦

④循環倍率在適合范圍內

7.簡述下降管帶汽的緣由、危害和消退方法?

危害:帶汽時,工質平均密度削減,流淌阻力增大,影響水循環平安性

緣由:下降管進口水的汽化;在下降管口處水流形成漩渦漏斗;汽包內鍋爐水帶汽

措施:水面到進口高度大于進口處靜壓降;大直徑下降管入口處加裝格柵或十字板、

消旋;良好的汽水分別裝置可削減水含汽;分散布置下降管并采納較低的水速。

第十二章超臨界直流鍋爐

1.直流鍋爐的特點:無汽包;工質一次通過各受熱面,強迫流淌;受熱面無固定界限;受

熱不均對流淌影響;水動力多值性;有脈動現象。

2.直流鍋爐對自動限制系統要求高,緣由如下

①負荷變動時,直流鍋爐的蓄熱實力較低,依靠自身爐水和金屬蓄熱或放熱來減緩汽

壓波動的實力較低

②直流鍋爐必需同時調整給水量和燃料量,以保證物質平衡和能量平衡,才能穩定汽

壓和汽溫。所以直流鍋爐對燃料量和給水量的自動限制系統要求高。

3.啟動過程特點:設有啟動旁路;啟動速度快;在啟動過程中,有工質膨脹現象;啟動一

起先,必需建立啟動流露流量和啟動壓力。

4.管內汽液兩相流型

隨著干度x的增加,兩相流型漸漸改變。

(a)泡狀流;(b)彈狀流;(c)環狀流;(d)霧狀流

5.水動力不穩定性(多值性)的緣由:在某區段(如曲線的拐點上升段段),隨著PW增

加,Lrs增加,Lzf減小,使得D減小,相應的x也減小;而且x減小影響程度比Pw增

加影響程度大。因此,隨著PW增加,APrs增加的值比APzf減小的值少。

一_重要

5.1影響水動力不穩定性的因素:工質進口欠焰△1;壓力P;熱負荷Q;

6.多值性影響因素:工質進口欠烯、壓力、熱負荷、熱水段阻力、影響因素。

7.削減多值性的方法:削減蒸發受熱面入口欠焰、提高蒸發受熱面的壓力、水冷壁人口處

裝節流圈、提高水冷壁入口的質量流速。

8.蒸發受熱面中流體的脈動現象

8.1在兩端管屏兩端壓差相同,當給水量和流出量總量基本不變的狀況下,管屏里管子流

量隨時間作周期性波動,這種現象稱為管間脈動。

8.2動態不穩定水動力特性:脈動

靜態不穩定水動力特性:多值性

8.3脈動種類:整體脈動、管屏脈動、管間脈動

8.4管間脈動分析:在管子中間某一點肯定存在著一個壓力峰。當某點壓力P'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