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70(必會)計算機軟考(初級)程序員近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單選題1.數據模型的三要素包括()。A、外模式、模式、內模式B、網狀模型、層次模型、關系模型C、實體、聯系、屬性D、數據結構、數據操縱、完整性約束答案:D解析:數據模型是嚴格定義的一組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精確地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性、動態特性和完整性約束條件。因此通常說,數據模型是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約束三部分組成的。2.UML中的結構事物是模型中的靜態部分,采用名詞描述概念或物理元素。()屬于結構事物,以此事物為主的UML模型圖為(請作答此空)。A、類圖B、組件圖C、包圖D、部署圖答案:B解析:事物:是對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結構事物,如類(Class)、接口(Interface)、協作(Collaboration)、用例(UseCase)、主動類(ActiveClass)、組件(ponent)和節點(Node);行為事物,如交互(Interaction)、狀態機(Statemachine);分組事物(包,Package);注釋事物(注解,Note)。3.Fibnacci數列的定義為:F0=0,F1=1,Fn=Fn-1+Fn-2(n≥2,n∈N*),要計算該數列的任意項Fn,既可以采用遞歸方式編程也可以采用循環語句編程,由于(),所以需要較多的運行時間。A、遞歸代碼經編譯后形成較長目標代碼B、遞歸代碼執行時多次復制同一段目標代碼C、遞歸代碼執行時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函數調用及返回且存在重復計算D、遞歸代碼執行過程中重復存取相同的數據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程序語言基礎知識。分析遞歸代碼執行過程可知,由于調用函數時系統需要在棧區開辟支持函數運行時需要的空間(大多數局部變量的存儲單元即分配在此空間中),同時還需造成控制流的轉移、返回位置的記錄和恢復等工作,同時在該例子中存在著重復計算,例如計算只時要通過遞歸調用分別計算F3和F2,而在計算F3時,則要通過遞歸調用分別計算F2和F1,其中F2的計算會重復,因此遞歸代碼執行時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函數調用及返回且存在重復計算都是比較耗時的。4.分配給某公司網絡的地址塊是/20,該網絡可以被劃分為()個C類子網。A、4B、8C、16D、32答案:C解析:根據CIDR地址塊的規則,/20表示該地址塊有20位是網絡位,剩下12位是主機位。因此,該地址塊最多可以劃分為2^12個子網。由于C類IP地址有24位是網絡位,因此每個C類子網最多可以容納2^8-2個主機(減去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因此,將/20劃分為C類子網時,每個子網最多可以容納2^8-2個主機。將2^12個子網平均分配給每個C類子網,則每個C類子網可以容納2^12/2^8-2=2^4-2=14個子網。因此,該網絡可以被劃分為16個C類子網。因此,答案為C。5.以下關于軟件開發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專業程序員應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相對簡單的易于編程的問題B、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軟件開發人員應注重用戶界面設計,提高用戶體驗C、軟件測試時應對所有可能導致軟件運行出錯的情況都進行詳盡的測試D、軟件設計者應有敏銳的產品感覺,不因枝節而影響產品的迭代和上線。答案:B解析:軟件測試對所有可能導致軟件運行出錯的情況都進行詳盡的測試是不可能的。6.Agoodprogramshouldbe(74)byprogrammersotherthanthepersonwhowroteit.A、reliableB、understandableC、structuredD、blockeD答案:B解析:好的程序應是可理解的,其他程序,(非編寫者)也能理解它。7.使用()技術,計算機的微處理器可以在完成一條指令前就開始執行下一條指令。A、迭代B、流水線C、面向對象D、中間件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中流水線概念。使用流水線技術,計算機的微處理器可以在完成一條指令前就開始執行下一條指令。流水線方式執行指令是將指令流的處理過程劃分為取指、譯碼、取操作數、執行并寫回等幾個并行處理的過程段。目前,幾乎所有的高性能計算機都采用了指令流水線。8.在電子表格軟件Excel中,假設A1單元格的值為15,若在A2單元格輸入“=AND(15<A1,A1<100)”,則A2單元格顯示的值為();若在A2單元格輸入“=IF(AND(15<A1,A1<100),“數據輸入正確”,“數據輸入錯誤”)”,則A2單元格顯示的值為(請作答此空)。A、TRUEB、FALSEC、數據輸入正確D、數據輸入錯誤答案:D解析:根據題目可知,A1單元格的值為15,而A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AND(15<A1,A1<100)”,即判斷A1單元格的值是否在15到100之間,顯然不成立,因此A2單元格顯示的值為FALSE。接著,在A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IF(AND(15<A1,A1<100),“數據輸入正確”,“數據輸入錯誤”)”,即如果A1單元格的值在15到100之間,則顯示“數據輸入正確”,否則顯示“數據輸入錯誤”,由于A1單元格的值為15,不在15到100之間,因此A2單元格顯示的值為“數據輸入錯誤”。因此,本題答案為D。9.在TCP/IP體系結構中,(請作答此空)協議可將IP地址轉化為MAC地址;()協議屬于應用層協議。A、RARPB、ARPC、ICMPD、TCP答案:B解析:ARP是將IP地址轉MAC地址,RARP是將MAC地址轉IP地址。其中DNS是屬于應用層的協議。10.在如下所示的進程資源圖中,();該進程資源圖是(請作答此空)。A、可以化簡的,其化簡順序為P1→P2→P3B、可以化簡的,其化簡順序為P3→P1→P2C、可以化簡的,其化簡順序為P2→P1→P3D、不可以化簡的,因為P1、P2、P3申請的資源都不能得到滿足答案:B解析:R1已經全部分配給P1和P3,所以P2再請求一個R1的時候,將進入阻塞狀態。同理,R2已經全部分配給P1、P2和P3,當P1再請求一個R2時,將陷入阻塞。R3還有一個未用資源,當P3申請時,可以順利獲得,故不會阻塞。因為P3非阻塞且非孤立,所以可以化簡。將其所用資源歸還資源圖后,P1獲得R2,即可運行,然后也可以化簡,最后P2可以運行。11.進程P1、P2、P3、P4、P5的前趨圖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進程并發執行的過程,則需要相應于進程執行過程設置5個信號量S1、S2、S3、S4和S5,且信號量初值都等于零。下圖中a處應填寫();b和c、d和e處應分別填寫(請作答此空),f、g和h應分別填寫()。A、P(S1)和P(S2)、V(S3)和V(S4)B、P(S1)和P(S2)、P(S3)和P(S4)C、V(S1)和V(S2)、P(S3)和P(S4)D、P(S1)和V(S3)、P(S2)和V(S4)答案:D解析:根據前驅圖,P1進程運行結束需要利用V操作分別通知P2和P3進程,所以用V(SI)操作通知P2進程,用V(S2)操作通知P3進程。根據前驅圖,P2進程開始運行前必須等待P1進程的通知,需要用P(S1)操作測試PI進程是否運行完,P2進程運行結束而要利用V(S3)操作通知P4進程。同理根據前驅圖P3進程開始運行前必須等待P1進程的通知,需要用P(S2)操作測試P1進程是否運行完,P3進程運行到結束需要利用V(S4)操作通知P4進程。根據前驅圖,P4進程開始運行前必須等待P2和P3進程的通知,需要用P(S3)和P(S4)操作分別測試P2和P3進程是否運行完,故空f應填寫P(S3)P(S4)0P4進程運行結束需利用V(S5)操作通知P5進程,故空g應填寫V(S5)o根據前驅圖,P5進程開始運行前必須等待P4進程的通知,需要用P(S5)操作測試P4進程是否運行故空(17)填寫P(S5)。12.將二進制序列1011011表示為十六進制,為()。A、B3B、5BC、BBD、3B答案:B解析:101,1011每四位轉化為一位十六進制,轉化后為5B13.C語言源程序中以#開頭的命令在()進行處理。A、對源程序編譯之前B、對源程序編譯過程中C、目標程序鏈接時D、目標程序運行時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C語言知識。在C程序中,以#開頭的命令稱為預處理命令,對源程序編譯之前就處理該類命令。14.()是正確的電子郵件地址格式。A、用戶名域名B、用戶名\域名C、用戶名#域名D、用戶名.域名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收發電子郵件地址格式方面的基礎知識。電子郵件地址格式是用戶名和域名之間用符號""分隔。15.IP地址是Internet上唯一標識一臺主機的識別符,它由()兩部分組成。A、數字和小數點B、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C、域名和用戶名D、普通地址和廣播地址答案:B解析:IP地址有兩種表示格式:二進制格式和十進制格式。二進制格式共有32位,4個字節,將每個字節二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可得4個小于256的數字,數字之間用"."間隔。IP地址分為A~E五類,每個地址由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組成,其中網絡地址由地址類別和子網掩碼確定。16.計算機軟件有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下列(2)屬于應用軟件。A、LinuxB、UnixC、Windows7D、InternetExplorer答案:D解析:InternetExplorer,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國內網民計算機上常見的網頁瀏覽器有,QQ瀏覽器、InternetExplorer、Firefox、Safari,Opera、GoogleChrome、百度瀏覽器、搜狗瀏覽器、獵豹瀏覽器、360瀏覽器、UC瀏覽器、傲游瀏覽器、世界之窗瀏覽器等,瀏覽器是最經常使用到的客戶端程序。Linux、Unix和Windows都是操作系統。17.表達式可采用后綴形式表示,例如,“a+b”的后綴式為“ab+”.那么,表達式“a*(b-c)+d”的后綴式表示為(33)A、bc-*d+B、Abcd*-+C、abcd-*+D、ab-c*d+答案:A解析:要先看運算順序,為b-c,表示為bc-,然后是a*(b-c),表示為abc-*,最后a*(b-c)+d表示為abc-*d+18.下列網絡互連設備中,屬于物理層的是()。A、中繼器B、交換機C、路由器D、網橋答案:A解析:中繼器是物理層設備,其作用是對接收的信號進行再生放大,以延長傳輸的距離。網橋是數據鏈路層設備,可以識別MAC地址,進行幀轉發。交換機是由硬件構成的多端口網橋,也是一種數據鏈路層設備。路由器是網絡層設備,可以識別IP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轉發。19.在平面坐標系中,同時滿足五個條件:x≥0;y≥0;x+y≤6;2X+y≤7;x+2y≤8的點集組成一個多邊形區域。(64)是該區域的一個頂點。A、(1,5)B、(2,2)C、(2,3)D、(3,1)答案:C解析:代入法:如果是區域的一個頂點,那么滿足題干的五個條件,同時也會使x+y=6,2x+y=7,x+2y=8中的兩個等式成立。因此可以考慮把四個點的坐標帶入以上條件進行檢驗:A選項滿足x+y=6和2x+y=7,但是不滿足x+2y<=8;B選項不滿足三個等式C選項滿足2x+y=7和x+2y=8,也滿足其他條件;D選項只滿足2x+y=720.在Web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ftp.ccc..默認使用的協議是()。A、FTPB、HTTPC、D、SMTP答案:B解析:Web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交互用的是一個基于文本的應用級協議,叫做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21.如果讀取()的某磁盤塊,修改后在寫回磁盤前系統崩潰,則對系統的影響相對較大。A、空閑表磁盤塊B、用戶目錄文件C、用戶文件的某磁盤塊D、系統目錄文件答案:D解析:影響文件系統可靠性因素之一是文件系統的一致性問題,如果讀取系統目錄文件(如索引節點塊、目錄塊或空閑管理塊)的某磁盤塊,修改后在寫回磁盤前系統崩潰,則對系統的影響相對較大。通常的解決方案是采用文件系統的一致性檢查,一致性檢查包括塊的一致性檢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檢查。在塊的一致性檢查時,檢測程序構造一張表,表中為每個塊設立兩個計數器,一個跟蹤該塊在文件中出現的次數,一個跟蹤該塊在空閑表中出現的次數。22.MPEG壓縮標準是針對()設計的。A、靜止圖像B、運動圖像C、圖像格式D、文本數據答案:B解析:MPEG壓縮標準是針對運動圖像和語音壓縮的標準。23.在Windows系統中,將指針移向特定圖標時,會看到該圖標的名稱或某個設置的狀態。例如,指向()圖標將顯示計算機的當前音量級別。A、B、C、D、答案:B解析:24.假設有5個進程共享一個互斥段X,如果最多允許2個進程同時進入互斥段X,則信號量S的變化范圍是(請作答此空);若信號量S的當前值為-3,則表示系統中有()個正在等待該資源的進程。A、-5~1B、-1~3C、-3~2D、0~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操作系統進程管理同步與互斥方面的基礎知識。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系統中有5個進程共享一個互斥段咒如果最多允許2個進程同時進入X,那么信號量S的初值應設為2。假設5個進程依次進入X,那么當第一個進程進入X時,信號量S減1等于1;當第二個進程進入X時,信號量S減1等于0:當第三個進程進入X時,信號量S減1等于-1;當第四個進程進入X時,信號量S減1等于-2:當第五個進程進入X時,信號量S減1等于-3。可見,信號量的變化范圍是-3~2。25.假設系統有6個進程共享一個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許3個進程同時進入互斥段,則信號量S的初值為(請作答此空),信號量S的變化范圍是()。A、0B、1C、3D、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操作系統進程管理中信號量與同步互斥方面的基礎知識。本題中已知有6個進程共享一個互斥段,而且最多允許3個進程同時進入互斥段,這意味著系統有3個單位的資源,所以,信號量的初值應設為3。當第一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減l等于2,進程可繼續執行;當第二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再減1等于1,進程可繼續執行;當第三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再減1等于0,進程可繼續執行;當第四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再減1等于-1,進程申請的資源得不到滿足處于等待狀態;當第五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減1等于-2;當第六個申請該資源的進程對信號量S執行P操作,信號量S再減1等于-3,進程申請的資源得不到滿足處于等待狀態。所以信號量S的變化范圍是-3~3。26.若棧采用鏈式存儲且僅設頭指針,則()時入棧和出棧操作最方便。A、采用不含頭結點的單鏈表且棧頂元素放在表尾結點B、采用不含頭結點的單鏈表且棧頂元素放在表頭結點C、采用含頭結點的單循環鏈表且棧頂元素隨機存放在鏈表的任意結點D、采用含頭結點的雙向鏈表且棧頂元素放在表尾結點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數據結構基礎知識。棧的操作要求是后進先出,而且僅在表尾一端加入和刪除元素。對單鏈表進行操作時,必須從頭指針出發。根據棧的操作要求,單循環鏈表和雙向鏈表都是沒有必要的,而且選項c中將棧頂元素任意存放是錯誤的。可以采用單鏈表作為棧的存儲結構,將表頭作為棧頂來使用。含頭結點的單鏈表如下圖所示,其中La為頭指針,La指向的結點為頭結點。不含頭結點且棧頂元素放在表尾結點的單鏈表如下圖所示,其中La為頭指針,La指向的結點存儲了先進入棧且沒有出棧的元素。顯然,因為要從La出發遍歷至表尾才能進行入棧和出棧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出棧和入棧都是最低效的,時間復雜度都是O(n)。如果采用不含頭結點且棧頂元素放在表頭的單鏈表,如下圖所示,出棧和入棧操作都在表頭,時間復雜度都為O(1)。27.表示定點數時,若要求數值0在機器中唯一地表示為全0,應采用()。A、原碼B、補碼C、反碼D、移碼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數據表示基礎知識。以字長為8為例,[+0]原=00000000,[-0]原=10000000。[+0]反=00000000,[-0]反=11111111。[+0]補=00000000,[-0]補=00000000。[+0]移=10000000,[-0]移=10000000。28.UML中,圖聚集了相關的事物,(請作答此空)圖描述了一個用例或操作的執行過程中以時間順序組織的對象之間的交互活動,屬于動態視圖;最常見的()圖展現了一組對象、接口、協作及其之間的關系,屬于靜態視圖。A、活動B、通信C、序列D、定時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統一建模語言(UML)的基本知識。UML2.0中提供了13種圖形,一部分圖給出了系統的動態視圖,一部分圖則給出系統的靜態視圖。活動圖展現了在系統內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流程,專注于系統的動態視圖,它對于系統的功能建模特別重要,并強調對象間的控制流程,是狀態圖的一種特殊情況。通信圖強調收發消息的對象之間的結構組織,強調參加交互的對象的組織。序列圖是場景的圖形化表示,描述了以時間順序組織的對象之間的交互活動,對用例中的場景可以采用序列圖進行描述。定時圖或時序圖,是UML2.0中新增的、特別適合實時和嵌入式系統建模的交互圖,它關注沿著線性時間軸、生命線內部和生命線之間的條件改變,描述對象狀態隨著時間改變的情況,很像示波器,如下圖所示,適合分析周期和非周期性任務。類圖展現了一組對象、接口、協作及其之間的關系,屬于靜態視圖;對象圖展現了某一時刻一組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描述了在類圖中所建立的事物的實例的靜態快照:組件圖/構件圖展現了一組構件之間的組織和依賴,專注于系統的靜態實現視圖,它與類圖相關,通常把構件映射為一個或多個類、接口或協作;包圖是用于把模型本身組織成層次結構的通用機制,不能執行,展現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組織單元以及其間的依賴關系。29.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4組8位二進制數)組成,每組數可取值范圍是()。A、1~254B、0-255C、0~254D、1~25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IP地址的組成。IP地址由4組8位二進制數組成,而8位二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后的最大值是255,因此每組數可取值范圍是0~255。30.某項目計劃20天完成,花費4萬元。在項目開始后的前10天內遇到了偶發事件,到第10天末進行中期檢查時,發現己花費2萬元,但只完成了40%的工作量。如果此后不發生偶發事件,則該項目將(63)。A、推遲2天完工,不需要增加費用B、推遲2天完工,需要增加費用4000元C、推遲5天完工,不需要增加費用D、推遲5天完工,需要增加費用1萬元答案:B解析:工作量為1,正常速度為1/20,現在還剩0.6,因此還需要0.6/1/20=12天,因此要推遲2天完工。正常花費為4,現在還有60%未完成,因此還需要0.6*4=2.4萬元,因此需要增加費用4000元。31.ICMP協議的作用是()。A、報告IP數據報傳送中的差錯B、進行郵件收發C、自動分配IP地址D、進行距離矢量路由計算答案:A解析: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是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主要用于在IP網絡中傳遞控制信息和錯誤消息。因此,ICMP協議的作用是報告IP數據報傳送中的差錯,例如目的主機不可達、超時等。因此,選項A是正確答案。選項B、C、D與ICMP協議的作用無關,因此不是正確答案。32.Theearliestmethodofdeliveringtelemunicationsisthe().A、telegraphB、telephoneC、e-mailD、letter答案:B解析:因特網的計算機之間是工作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之上的。33.估計一個項目所需時間常有樂觀估計時間、最可能時間和悲觀估計時間。根據這三個時間的加權平均(權為常數)可以推算出這個項目的期望時間。下表中,項目3的期望時間大致是()天。A、6.2B、6.5C、6.6D、6.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數學應用(線性方程組求解)基本能力。設計算期望時間的三個權分別為a、b、c,其中a+b+c=1,即期望時間=a*樂觀估計+b*最可能估計+c*悲觀估計由題中的項目1和2可知:a+3b+11c=4,a+1.5b+14c=3.5,由于a+b+c=1,所以a=1/6,b=4/6,c=1/6。從而,項目3的期望時間為3/6+6.25*4/6+11/6=6.5。34.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下列文件名中非法的是(請作答此空)。要移動文件或文件夾,可先將文件或文件夾剪切到剪貼板中.要實現剪切功能應按(請作答此空)。默認情況下,資源管理器不會列出具有()屬性的文件。A、隱藏B、系統、隱藏C、只讀、隱藏D、存檔、隱藏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WINDOWS操作系統中文件名的規范和常用操作的掌握。A、C、D三個選項中,都包含了隱藏屬性,符合WINDOWS操作系統中文件名的規范。而B選項中包含了系統和隱藏兩個屬性,系統屬性是指該文件是操作系統的核心文件,不允許用戶隨意更改或刪除,因此B選項中的文件名是非法的。移動文件或文件夾的操作是剪切和粘貼,因此應按“剪切”鍵實現剪切功能。默認情況下,資源管理器不會列出具有“隱藏”屬性的文件,因為這些文件是系統文件或用戶自己設置的隱私文件,不希望被其他人輕易地看到或修改。35.以下關于結構化開發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總的指導思想是自頂向下,逐層分解B、基本原則是功能的分解與抽象C、與面向對象開發方法相比,更適合大規模、特別復雜的項目D、特別適合于數據處理領域的項目答案:C解析:結構化開發方法也稱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一種開發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統的思想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戶至上的原則結構化、模塊化,自頂向下對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它不限于數據處理領域項目。36.在關系代數運算中,若對表1按(),可以得到表2。A、商品號進行選擇運算B、名稱、單價進行投影運算C、名稱等于“毛巾”進行選擇運算,再按名稱、單價進行投影運算D、商品號等于“01020211”進行選擇運算,再按名稱、單價進行投影運算答案:D解析:需要有選擇和投影運算結合才能得出結果。37.事務的()是指事務一旦提交,即使之后又發生故障,對其執行的結果也不會有任何影響。A、原子性B、持久性C、隔離性D、一致性答案:B解析:原子性:事務是原子的,要么做,要么都不做。一致性:事務執行的結果必須保證數據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隔離性:事務相互隔離。當多個事務并發執行時,任一事務的更新操作直到其成功提交的整個過程,對其它事物都是不可見的。持久性:一旦事務成功提交,即使數據庫崩潰,其對數據庫的更新操作也永久有效。串行調度:多個事務依次串行執行,且只有當一個事務的所有操作都執行完后才執行另一個事務的所有操作。38.某道多項選擇題有A、B、C、D、E五個備選項,要求從中選擇2項或2項以上,全部選對才算解答正確。按照上述要求,某考生憑猜測答題,解答正確的概率是()。A、1/10B、1/16C、1/26D、1/31答案:C解析:假設考生選擇了n個備選項,那么解答正確的情況只有一種,即全部選對。因此,考生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n}}$$其中,$\binom{5}{n}$表示從5個備選項中選擇n個的組合數。考慮n=2的情況,即考生選擇了2個備選項。此時,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2}}=\frac{1}{10}$$考慮n=3的情況,即考生選擇了3個備選項。此時,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3}}=\frac{1}{10}$$考慮n=4的情況,即考生選擇了4個備選項。此時,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4}}=\frac{1}{5}$$考慮n=5的情況,即考生選擇了全部5個備選項。此時,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5}}=1$$因此,考生解答正確的概率為:$$\frac{1}{\binom{5}{2}}+\frac{1}{\binom{5}{3}}+\frac{1}{\binom{5}{4}}+1=\frac{1}{10}+\frac{1}{10}+\frac{1}{5}+1=\frac{26}{260}=\frac{1}{10}$$因此,選項C正確。39.在CPU中,()的主要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請作答此空)為ALU提供一個工作區,用來暫存數據。()存儲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A、運算器B、累加寄存器C、程序計數器D、地址寄存器答案:B解析:在CPU(中央處理器)中,各個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針對題目中給出的選項,我們可以這樣分析:A.運算器(算術邏輯單元,ALU):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提供一個工作區來暫存數據。B.累加寄存器:累加寄存器確實是ALU的一個工作區,用來暫存數據,以便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因此,這個選項與題目描述相符。C.程序計數器(PC):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儲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雖然這也是CPU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與為ALU提供工作區無關。D.地址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主要用于存儲內存地址,以便從內存中讀取數據或向內存寫入數據。它并不是專門為ALU提供工作區的。綜上所述,累加寄存器是符合題目描述的部分,因為它為ALU提供了一個工作區來暫存數據。因此,正確答案是B。40.Cookies的作用是()。A、保存瀏覽網站的歷史記錄B、提供瀏覽器視頻播放插件C、保存訪問站點的緩存數據D、服務器存儲在用戶本地終端的數據答案:D解析:Cookie,有時也用其復數形式Cookies,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進行session跟蹤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終端上的數據(通常經過加密)。41.Cloudputingisaphraseusedtodescribeavarietyofputingconceptsthatinvolvealargenumberofputers()throughareal-timemunicationnetworksuchastheInternet.Inscience,cloudputingisa()fordistributedputingoveranetwork,andmeansthe(請作答此空)torunaprogramorapplicationonmanyconnectedputersatthesametime.Thearchitectureofacloudisdevelopedatthreelayers:infrastructure,platform,andapplication.Theinfrastucturelayerisbuiltwithvirtualizedputestorageandnetworkresources.Theplatformlay-erisforgeneral-purposeandrepeatedusageofthecollectionofsoftwareresources.TheapplicationlayerisformedwithacollectionofallneededsoftwaremodulesforSaaSapplications.Theinfrastucturelayerservesasthe()forbuildingtheplatformlayerofthecloud.Inturn,theplatformlayerisfounda-tionforimplementingthe()layerforSaaSapplication.A、bilityB、approachC、functionD、method答案:A解析:云計算是一個用來描述各種計算概念的一個短語,計算概念涉及大量計算機通過實時通信的網絡,如Internet,()在一起。在科學研究中,云計算是分布式網絡計算的(),意味著有(請作答此空)同時在多臺互連的計算機上運行一個程序或應用。云的結構分為3層:基礎設施、平臺和應用。基礎實施層由虛擬計算機存儲和網絡資源構成;平臺層是具有通用性和復用性的軟件資源的集合;應用層是云上針對SaaS應用的所有應用軟件的集合。基礎設施層時建立平臺層的()基礎;相應地,平臺層是執行應用層SaaS()的基礎。A.能力B.方法C.功能D.方式42.某商場商品數據庫的商品關系模式P(商品代碼,商品名稱,供應商,聯系方式,庫存量),函數依賴集F={商品代碼→商品名稱,(商品代碼,供應商)→庫存量,供應商→聯系方式}。商品關系模式P達到(請作答此空);該關系模式分解成()后,具有無損連接的特性,并能夠保持函數依賴。A、1NFB、2NFC、3NFD、BCNF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零件P關系中的(商品代碼,供應商)可決定的零件P關系的所有屬性,所以零件P關系的主鍵為(商品代碼,供應商);又因為,根據題意(商品代碼,供應商)→商品名稱,而商品代碼→商品名稱,存在部分依賴關系不滿足2NF,因此該關系模式屬于1NF。由于關系模式P屬于1NF,1NF存在冗余度大、修改操作的不一致性、插入異常和刪除異常四個問題。所以需要對模式分解,其中選項A、選項B和選項C分解后的P1∩P2=?,是有損連接,并且分解后的關系式丟失了函數依賴,如選項A中的P1(商品代碼,聯系方式)與原F關系式中的"商品代碼→商品"不相符,即不保持函數依賴。43.下圖是某工程A~E五個作業的進度計劃。按照該計劃,到5月31日檢查時,已完成作業數、已經開始但尚未完成的作業數以及尚未開始的作業數應分別為()。A、1,2,2B、1,3,1C、2,2,1D、3,2,0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數學應用能力。首先,在圖上橫坐標區間5月與6月的分界線"5月31日"處向上畫一條豎線。可以看出,按此計劃,在5月31日,作業A已經開始,但尚未結束;作業B已經完成;作業C已經開始,但尚未結束;作業D也已經開始而尚未結束;作業E則尚未開始。匯總看,應有1個作業(B)已經完成;有3個作業(A、C、D)已經開始而尚未結束;有1個作業(E)已經完成。這種圖就是描述進度計劃的甘特圖。44.給定員工關系EMP(EmpID,Ename,sex,age,tel,DepID),其屬性含義分別為:員工號、姓名、性別、年齡、電話、部門號;部門關系DEP(DepIA、Dname,Dtel,DEmpIB、其屬性含義分別為:部門號、部門名、電話,負責人號。若要求DepID參照部門關系DEP的主碼DepIC、則可以在定義EMP時用()進行約束。若要查詢開發部的負責人姓名、年齡,則正確的關系代數表達式為(請作答此空)。D、答案:B解析:本題要求"查詢開發部的負責人姓名、年齡"的關系代數表達式,選項B是先進行σ2='開發部'(DEP)運算,即在DEP關系中選擇部門名Dname='開發部'的元組;然后將EMP關系與其進行EMP.DepID=DEP.DepID的自然連接,并去掉右邊的重復屬性"DERDepID",自然連接后的屬性列為(EmpID,Ename,sex,age,tel,DepID,Dname,Dtel,DEmpID);在此基礎上進行σ1=9運算,即進行員工號EmpID等于部門負責人號DEmpID的選取運算;最后進行屬性列2(Ename)和屬性列4(age)的投影運算。45.計算機在進行浮點數的相加(減)運算前需先進行對階操作,若x的階碼大于y的階碼,則應將()。A、x的階碼縮小至與y的階碼相同,并對x的尾數進行算術左移B、x的階碼縮小至與y的階碼相同,并對x的尾數進行算術右移C、y的階碼擴大至與x的階碼相同,并對y的尾數進行算術左移D、y的階碼擴大至與x的階碼相同,并對y的尾數進行算術右移答案:D解析:在浮點數加減運算時,首先要進行對階,根據對階的規則,階碼和尾數將進行相應的操作。對階,首先應求出兩數階碼Ex和Ey之差,即△E=Ex-Ey若△E=0,表示兩數階碼相等,即Ex=Ey;若△E>0,表示Ex>Ey;若△E<0,表示Ex<Ey。當Ex≠Ey時,要通過尾數的移位來改變Ex或Ey,使Ex=Ey相等。對階的規則是:小階向大階看齊。即階碼小的數的尾數右移,每右移一位,階碼加1,直到兩數的階碼相等為止。如:Ex=Ey,無需對階。Ex>Ey,則My右移。每右移一位.Ey+1→Ey,直至Ex=Ey為止。Ex<Ey,則Mx右移。每右移一位,Ex+1→Ex,直至Ex=Ey為止。46.某搜索引擎在使用過程中,若要增加接受語音輸入的功能,使得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輸入來進行搜索,此時應對系統進行()維護。A、正確性B、適應性C、完善性D、預防性答案:C解析:在搜索引擎中增加新的功能屬于完善性維護。完善性維護是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根據用戶要求,增加一些在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沒有規定的功能與性能特征,以及對處理效率和編寫程序的改進。47.從模塊獨立性角度看,以下幾種模塊內聚類型中,()內聚是最好的。A、巧合B、邏輯C、信息D、功能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軟件設計的基礎知識。模塊化是指將軟件劃分成獨立命名且可以獨立訪問的模塊,不同的模塊通常具有不同的功能或職責。每個模塊可以獨立地開發、測試,最后組裝成完整的軟件。模塊獨立性是指軟件系統中每個模塊只涉及軟件要求的具體的一個子功能,而和其他模塊之間的接口盡量簡單,是模塊化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主要用模塊間的耦合和模塊內的內聚來衡量。模塊的內聚性一般有以下幾種:巧合內聚,指一個模塊內的幾個處理元素之間沒有任何聯系。邏輯內聚,指模塊內執行幾個邏輯上相似的功能,通過參數確定該模塊完成哪一個功能。時間內聚,把需要同時執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塊。通信內聚,指模塊內所有處理元素都在同一個數據結構上操作,或者指各處理使用相同的輸入數據或者產生相同的輸出數據。順序內聚,指一個模塊中各個處理元素都密切相關于同一功能且必須順序執行,前一個功能元素的輸出就是下一個功能元素的輸入。功能內聚,是最強的內聚,指模塊內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個功能,缺一不可。是最佳的內聚類型。48.對于正實數a,設[a]表示a的整數部分(例如[3.14]=3),則[1/3]+[2/3]+[3/3]+…+[99/3]+[100/3]=()。A、1650B、1682C、1683D、1749答案:A解析:[1/3]+[2/3]+[3/3]+……+[99/3]+[100/3]=0+0+0+……+32+32+32+33+33=(0+33)*17*3-33=1650。49.源程序中的()與程序的運行結果無關。A、注釋的多少B、變量的取值C、循環語句的執行次數D、表達式的求值方式答案:A解析:源程序中的注釋是寫給人看的,翻譯源程序的過程中會被過濾掉,因此注釋的多少與程序的運行結果無關。50.某數據庫系統中,假設有部門關系:Dept(部門號,部門名,負責人,電話),其中,“部門號”是該關系的主鍵;員工關系Emp(員工號,姓名,部門,家庭住址),屬性“家庭住址”包含省、市、街道以及門牌號,該屬性是一個()屬性。創建Emp關系的SQL語句如下:CREATETABLEEmp(員工號CHAR59(),姓名CHAR60,部門CHAR59,家庭住址CHAR62,());為在員工關系Emp中增加一個“工資”字段,其數據類型為數字型并保留2位小數,可采用的SQL語句為(請作答此空)。A.ALTERTABLEEmpADD工資CHAR(6,2);A、UPDATB、11ABLEEmpADD工資NUMERIC(6,2);C、ALTERTABLEEmpADD工資NUMERIC(6,2);D、ALTERTABLEEmpMODIFY工資NUMERIC(6,2);答案:C解析:第1小題正確的選項為B。因為復合屬性可以細分為更小的部分(即劃分為別的屬性)。有時用戶希望訪問整個屬性,有時希望訪問屬性的某個成分,那么在模式設計時可采用復合屬性。根據題意“家庭住址”可以進一步分為郵編、省、市、街道以及門牌號,所以該屬性是復合屬性。第2小題正確的選項為A。因為根據題意“員工號”是員工關系Emp的主鍵,需要用語句PRIMARYKEY進行主鍵約束。第3小題正確的選項為D。根據題意,屬性“部門”是員工關系Emp的外鍵,因此需要用語句“FOREIGNKEYREFERENCESDept(部門號)”進行參考完整性約束。第4小題的正確答案是C。根據題意,在員工關系Emp中增加一個“工資”字段,數據類型為數字并保留2位小數,修改表的語句格式如下:故正確的SQL語句為ALTERTABLEEmpADD工資NUMERIC(6,2)。51.Thelower-levelclasses(knownassubclassesorderivedclasses)()stateandbehaviorfromthehigher-levelclass(knownasasuperclassorbaseclass).A、requestB、inheritC、invokeD、accept答案:B解析:低層的類(也稱子類或派生類)從高層類(也稱為超類或基類)中繼承了狀態和行為。52.某計算機內存空間按字節編址,起始地址為0000A000H、終止地址為0000BFFFH的內存區域容量為()KB。A、8B、13C、1024D、8192答案:A解析:存儲區域空間為:0000BFFF-0000A0000+1=2000H,按字節編址。總容量為:2*163=8*210=8K。53.某開發團隊中任意兩人之間都有一條溝通途徑。該團隊原有6人,新增2人后,溝通途徑將增加()條。A、8B、12C、13D、2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基礎數學應用的基本技能。新增的2人與原來的6人都要有溝通,共有2*6條途徑。他們2人之間也要有溝通,因此,應該新增13條溝通途徑。54.有兩個N*N的矩陣A和B,想要在微機(PC機)上按矩陣乘法基本算法編程。實現計算A*B。假設N較大,本機內存也足夠大,可以存下A、B和結果矩陣。那么,為了加快計算速度,A和B在內存中的存儲方式應選擇()。A、按行存儲,B按行存儲B、A按行存儲,B按列存儲C、A按列存儲,B按行存儲D、A按列存儲,B按列存儲答案:B解析:矩陣乘法的基本算法是將A矩陣的每一行與B矩陣的每一列相乘,然后將結果相加得到結果矩陣的每一個元素。因此,為了加快計算速度,應該選擇A按行存儲,B按列存儲。這樣可以使得計算時訪問內存的方式更加連續,減少了緩存的失效率,提高了計算效率。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55.為了提高計算機磁盤存取效率,通常可以(11)。A、用磁盤格式化程序定期對ROM進行碎片整理B、用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對內存進行碎片整理C、用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對磁盤進行碎片整理D、用磁盤格式化程序定期對磁盤進行碎片整理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性能方面的基礎知識。文件在磁盤上一般是以塊(或扇區)的形式存儲的。磁盤文件可能存儲在一個連續的區域內,或者被分割成若干個“片”存儲在磁盤中不連續的多個區域。后一種情況對文件的完整性沒有影響,但由于文件過于分散,將增加計算機讀盤的時間,從而降低了計算機的效率。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在整個磁盤系統范圍內對文件重新安排,將各個文件碎片在保證文件完整性的前提下轉換到連續的存儲區內,提高對文件的讀取速度。但整理是要花費時間的,所以應該定期對磁盤進行碎片整理,而不是每小時對磁盤進行碎片整理。56.某分頁存儲管理系統中的地址結構如下圖所示。若系統以字節編址,則該系統頁的大小為(請作答此空)MB;共有()個頁面。A、1B、256C、512D、1024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操作系統分頁存儲管理系統的基本知識。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根據題意可知頁內地址的長度為二進制20位,220=210×210=1024×1024=1024KB=1MB,所以該系統頁的大小為1MB。57.在Word2007的編輯狀態下,需要設置表格中某些行列的高度和寬度時,可以先選擇這些行列,再選擇(),然后進行相關參數的設置。A、"設計"功能選項卡中的"行和列"功能組B、"設計"功能選項卡中的"單元格大小"功能組C、"布局"功能選項卡中的"行和列"功能組D、"布局"功能選項卡中的"單元格大小"功能組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Word基本操作。在Word2007的編輯狀態下,利用"布局"功能選項卡中的"單元格大小"功能組區可以設置表格單元格的高度和寬度。58.在面向對象方法中,(44)定義了父類和子類的概念。子類在原有父類接口的基礎上,用適合于自己要求的實現去置換父類中的相應實現稱為()。A、封裝B、繼承C、覆蓋(重置)D、多態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對象的4個基本概念是對象、類、繼承和消息傳遞。封裝是一種信息隱蔽技術,把數據和行為封裝為一個對象,其目的是使對象的使用者和生產者分離,使對象的定義和實現分開。類定義了一組大體上相似的對象,所包含的方法和數據描述一組對象的共同行為和屬性。把一組對象的共同特征加以抽象并存儲在一個類中的能力,是面向對象技術最重要的一點。在定義和實現一個類的時候,可以在一個已經存在的類的基礎上來進行,把這個己經存在的類所定義的內容作為自己的內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內容,即繼承,使父類和子類之間能夠進行共享數據和方法。在類進行繼承時,父類中的方法需要在子類中重新實現,即覆蓋(重置)。在繼承的支持下,用戶可以發送一個通用的消息,不同的對象收到同一通用消息可以由自己實現細節自行決定產生不同的結果,即多態(polymorphism)。59.在計算機系統中總線寬度分為地址總線寬度和數據總線寬度。若計算機中地址總線的寬度為32位,則最多允許直接訪問主存儲器(10)的物理空間。A、40MBB、4GBC、40GBD、400GB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在計算機中總線寬度分為地址總線寬度和數據總線寬度。其中,數據總線的寬度(傳輸線根數)決定了通過它一次所能并行傳遞的二進制位數。顯然,數據總線越寬則每次傳遞的位數越多,因而,數據總線的寬度決定了在主存儲器和CPU之間數據交換的效率。地址總線寬度決定了CPU能夠使用多大容量的主存儲器,即地址總線寬度決定了CPU能直接訪問的內存單元的個數。假定地址總線是32位,則能夠訪問232=4GB個內存單元。60.在面向對象的系統中,對象是運行時的基本實體,對象之間通過傳遞()進行通信。(請作答此空)是對對象的抽象,對象是其具體實例。A、對象B、封裝C、類D、消息答案:C解析:對象與對象之間是通過消息進行通信的。61.進程問用信件傳遞信息時,信件中應含有()。A、信件長度B、信件名C、發送者名D、信箱名答案:C解析:當使用信件傳遞信息時,信件中應包含哪些內容呢?我們要找到正確的選項。A選項的信件長度并不是必須包含在信件中的信息。信件長度可能會根據具體需要而有所變化,但并不是傳遞信息的必要內容。B選項的信件名也不是必須包含在信件中的信息。信件名主要用于標識信件的名稱或主題,但并非必需的信息。C選項的發送者名是必須包含在信件中的信息。發送者名用于標識信件的發件人,以確保接收者知道信件是誰寄出的。D選項的信箱名也不是必須包含在信件中的信息。信箱名是指信件所存放的信箱名稱,通常不需要在信件中進行明確標示。綜上所述,根據題目描述,正確答案是C、發送者名是在使用信件傳遞信息時應包含在信件中的信息。62.已知函數f().G()的定義如下所示,調用函數f時傳遞給形參x的值是5。若g(a)采用引用調用(callbyreference)方式傳遞參數,則函數f的返回值為(33);若g(a)采用值調用(callbyvalue)的方式傳遞參數,則函數f的返回值為(34)。其中,表達式“X>>1”的含義是將x的值右移1位,相當于x=2。A、35B、32C、11D、7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程序語言基礎知識。首先分析函數f的語句執行過程。形參x的值為5,將x的值(二進制形式高位都為0,低八位為00000101)右移1位后賦值給a,使得a的值為2(二進制形式高位都為0,低八位為00000010),然后執行函數調用g(a)。若以引用調用方式調用g(a),則在函g執行時,其形參x相當于是f中a的別名,對于運算“x=x*(x+1)”,此運算前x的值為2,運算后x的值改變為6,返回到函數f后a的值被改變為是6,在f中a和x是兩個數據對象,所以f結束時返回a+x的值為11(5+6)。若以值調用方式調用g(a),則在函數g執行時,其形參x是一個獨立的數據對象(值為2),接下來進行運算“x=x*(x+1)”,運算前x的值為2,運算后x的值改變為6,最后返回到函數f,a的值不改變,仍然是2,所以f結束時返回a+x的值為7(即2+5)。63.若線性表采用鏈式存儲結構,則適用的查找方法為()。A、隨機查找B、散列查找C、二分查找D、順序查找答案:D解析:鏈式存儲結構的基本特點是結點之間通過指針鏈接,常見的有單鏈表、循環鏈表和雙向鏈表,如下圖(a)、(b)、(c)所示,通常設置一個指針指向鏈表中的某個結點并從該結點出發開始訪問鏈表中的元素。隨機查找表中元素時,訪問表中任一元素所需時間與元素的位置和排列次序無關。以散列方式存儲和查找元素時,元素的存儲位置與其關鍵字相關。二分查找只能在有序順序表中進行。由于鏈表中訪問元素只能通過取得元素所在的結點的指針進行,因此只能順序查找表中的元素,即要訪問元素ai,必須順次遍歷表中的a1,a2,…,ai-1等元素。64.己知函數f33、g33的定義如下所示,執行表達式"x=f35"的運算時,若函數調用g(a)是引用調用(callbyreference)方式,則執行"x=f35"后x的值為();若函數調用g(a)是值調用(callbyvalue)方式,則執行"x=f35"后x的值為(請作答此空)。A、20B、25C、60D、7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程序語言基礎知識。若實現函數調用時,將實參的值傳遞給對應的形參,則稱為是傳值調用。這種方式下形式參數不能向實參傳遞信息。引用調用的本質是將實參的地址傳給形參,函數中對形參的訪問和修改實際上就是針對相應實際參數變量所作的訪問和改變。根據題目說明,調用函數f時,實參的值為5,也就是在函數f中,x的初始值為5,接下來先通過"a=x-1"將a的值設置為4,再調用函數g(a)。函數g()執行時,形參y的初始值為4,經過"y=y*y-1"運算后,y的值就修改為15。在引用調用方式下,g函數中y是f函數中a的引用(可視為形參y與實參a是同一對象),也就是說函數f中a的值被改為15,因此,返回函數f中再執行"a*x"運算后得到75(x=5,a=15),因此第一空應填入的值為75。在值調用方式下,g函數中y只獲得f函數中a的值(形參y與實參a是兩個不同的對象),也就是說在函數g中修改y的值與函數f中a的值已經沒有關系了,因此,返回函數f再執行"a*x"運算后得到20(x=5,a=4),因此空(34)應填入的值為20。65.DoS攻擊的目的是()。A、獲取合法用戶的口令和賬號B、使計算機和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C、遠程控制別人的計算機D、監聽網絡上傳輸的所有信息答案:B解析:DoS是DenialofService的簡稱,即拒絕服務,造成DoS的攻擊行為被稱為DoS攻擊,其目的是使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66.若機器字長為8位,則可表示出十進制整數-128的編碼是()。A、原碼B、反碼C、補碼D、ASCⅡ碼答案:C解析:機器字長為8位,即可以表示$2^8=256$個不同的數,其中包括正數和負數。對于補碼表示法,最高位為符號位,0表示正數,1表示負數。因此,對于8位補碼,最小的負數是$-2^{7}=-128$,因此可表示出十進制整數-128的編碼是補碼。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67.已知某字符的ASCII碼值用十進制表示為69,若用二進制形式表示并將最高位設置為偶校驗位,則為(20)A、11000101B、01000101C、11000110D、01100101答案:A解析:69=64+4+1,表示為1000101.偶校驗是指數據編碼(包括校驗位)中“1”的個數應該是偶數。因此,若除去校驗位,編碼中“1”的個數是奇數時,校驗位應設置為1;否則,校驗位應設置為0。本題“1000101”中有3個“1”,所以最高位增加一個偶校驗位后為“11000101”。68.Theprocesswherebysoftwareisinstalledintoanoperationalenvironmentiscalled”()".A、deploymentB、developmentC、setupD、layup答案:A解析:將軟件安裝在運行環境中的過程稱為部署。69.某公司2016年10月員工工資表如下所示。若要計算員工的實發工資,可先在J3單元格中輸入(),再向垂直方向拖動填充柄至Jl2單元格,則可自動算出這些員工的實發工資。若要將缺勤和全勤的人數統計分別顯示在B13和D13單元格中,則可B13和D13中分別填寫(作答此空)。A、=COUNT(E3:E12,>=0)和=COUNT(E3:E12,=300)B、=COUNT(E3:E12,“》=0”和COUNT(E3:E12,“=300”C、=COUNTIF(E3:E12,>=0)和COUNTIF(E3:E12,=300)D、=COUNTIF(E3:E12,“=0”)和COUNTIF(E3:E12,“=300”)答案:D解析:本題目要求計算員工的實發工資和統計缺勤和全勤的人數,需要使用COUNTIF函數。對于計算員工的實發工資,根據題目描述,在J3單元格中輸入一個公式,然后向下拖動填充柄即可自動算出這些員工的實發工資。由于題目沒有給出公式,因此無法確定正確答案。對于統計缺勤和全勤的人數,可以使用COUNTIF函數。根據題目描述,缺勤的人數是指工資為0的人數,因此可以使用COUNTIF(E3:E12,"=0")統計缺勤的人數。全勤的人數是指工資為300的人數,因此可以使用COUNTIF(E3:E12,"=300")統計全勤的人數。因此,正確答案為D.=COUNTIF(E3:E12,"=0")和COUNTIF(E3:E12,"=300")。70.在Pandas中我們可以設定某一列為特定的索引列,如我們希望把id這一列設置為索引列,那么可以用以下哪種代碼實現。A、df.set_index(‘id’)B、df.set(‘id’)C、df.load_index(‘id’)D、f.get_index(‘id’)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Pandas中設置索引列的方法的掌握。在Pandas中,可以使用set_index()方法將某一列設為索引列。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選項B中的set()方法并不是設置索引的方法,選項C和D中的load_index()和get_index()方法也不是Pandas中的常用方法。因此,選項A是本題的正確答案。71.對于關鍵碼序列(54,34,5,14,50,36,47,83),用鏈地址法(或拉鏈法)解決沖突構造散列表(即將沖突的元素存儲在同一個單鏈表中,單鏈表的頭指針存入散列地址對應的單元),設散列函數為H(Key)=KeyMOD7(MOD表示整除取余運算),則構造散列表時沖突次數最多的哈希單元的地址是()。A、0B、1C、5D、6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數據結構與算法基礎知識。計算關鍵碼序列(54,34,5,14,50,36,47,83)的散列函數值,為5,6,5,0,1,1,5,6,則其出現5的次數為3次。沖突次數最多。72.某數據的7位編碼為0100011,若要增加一位奇校驗位(最高數據位之前),則編碼為()。A、11011100B、01011100C、10100011D、00100011答案:D解析:首先,需要了解奇偶校驗的原理。奇偶校驗是一種簡單的錯誤檢測方法,它通過在數據中添加一個校驗位來檢測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錯誤。奇偶校驗位的值取決于數據位中1的個數,如果1的個數為偶數,則校驗位為0,如果1的個數為奇數,則校驗位為1。對于本題,原編碼為0100011,需要在最高數據位之前添加一位奇校驗位。因為原編碼中1的個數為3,是奇數,所以奇校驗位應該為0,即新編碼的最高位為0。因此,答案為00100011,即選項D。73.在TCP/IP協議棧中,ARP協議的作用是(請作答此空),RARP協議的作用是()。A、從MAC地址查找對應的IP地址B、由IP地址查找對應的MAC地址C、把全局IP地址轉換為私網中的專用IP地址D、用于動態分配IP地址答案:B解析:在TCP/IP協議棧中,ARP協議的作用是由IP地址查找對應的MAC地址,RARP協議的作用正好相反,是由MAC地址查找對應的IP地址。74.在UML中有4種事物:結構事物、行為事物、分組事物和注釋事物。其中,()事物表示UML模型中的名詞,它們通常是模型的靜態部分,描述概念或物理元素。以下(請作答此空)屬于此類事物。A、包B、狀態機C、活動D、構件答案:D解析:UML有3種基本的構造塊,分別是事物(元素)、關系和圖。事物是UML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把事物緊密聯系在一起。圖是很多有相互相關的事物的組。UML中的事物也稱為建模元素,包括結構事物、動作事物、分組事物和注釋事物。這些事物是UML模型中最基本的面向對象的構造塊。結構事物。結構事物在模型中屬于最靜態的部分,代表概念上等或物理上的元素。總共有7種結構事物:首先是類,類是描述具有相同屬性、方法、關系和語義的對象的集合。第二種是接口(interface),接口是指類或組件提供特定服務的一組操作的集合。第3種是協作,協作定義了交互的操作,是一些角色和其他元素一起工作,提供一些合作的動作,這些動作比元素的總和要大。第4種是用例,用例是描述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動作是系統對一個特定角色執行,產生值得注意的結果的值。第5種是活動類,活動類是這種類,它的對象有一個或多個進程或線程。第6種是構件,構件是物理上或可替換的系統部分,它實現了一個接口集合。在一個系統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種類的構件,如D或EJB。第7種是節點,節點是一個物理元素,它在運行時存在,代表一個可計算的資源,通常占用一些內存和具有處理能力。75.HTML中,以下<input>標記的type屬性值()在瀏覽器中的顯示不是按鈕形式。A、submitB、uttonC、passwordD、reset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HTML語言的基本知識。HTML語言中<input>標記含有多種屬性,其中type屬性用于規定input元素的類型,包含button、checkbox、hidden、image、password、reset、submit、text等幾種,其中:button用于定義可點擊的按鈕;checkbox用于定義文檔中的復選框;hidden用于定義隱藏的輸入字段;image用于定義圖像形式的提交按鈕;password用于定義密碼字段,該字段中的字符將被掩碼;reset用于定義重置按鈕,重置按鈕可以清除表單中的所有數據;submit用于定義提交按鈕,該按鈕可以將表單數據發送至服務器;text用于定義單行的輸入字段,用戶可在其中輸入文本,默認寬度為20個字符。76.A、V(S2)和P(S4)B、P(S2)和V(S4)C、P(S2)和P(S4)D、V(S2)和V(S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操作系統中PV操作這一知識點。信號量是一個整型變量,根據控制對象的不同賦不同的值。信號量可分為兩類。公用信號量:實現進程間的互斥,初值為資源的數目。私用信號量:實現進程間的同步,初值=0或某個整數。本題中PV操作順序如下:BeginBeginP1;V(S1);end;題目中a處填寫V(S1);BeginP(S1);P2;V(S2);V(S3);end;題目中b處填寫P(S1),c處填寫V(S2)和V(S3)BeginP(S2);P3;V(S4);end;題目中d處填寫P(S2),e處填寫V(S4)BeginP(S3);P4;V(S5);end;題目中f處填寫P(S3),BeginP(S4);P(S5);P5;end;題目中g處填寫P(S4)和P(S5)。得到本題選項。77.數據庫的體系結構可以分為幾級()A、3級B、4級C、5級D、6級答案:A解析:數據庫的體系結構可以分為三級,分別是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內模式。外模式是用戶能夠看到和使用的數據的邏輯表示,概念模式是數據庫的全局邏輯結構,內模式是數據庫的物理存儲結構。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78.數據庫的產品很多,盡管它們支持的數據模型不同,使用不同的數據庫語言,而且數據的在儲結構也各不相同,但體系統構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采用“三級模式和兩級映像”,如下圖所示,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數據庫系統中(),圖中④,⑤,⑥分別代表數據庫系統中(請作答此空)。A、外模式/內模式映射、外模式內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B、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C、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外模式內模式映射D、外模式/內模式映射、外模式內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外模式映射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數據庫系統中的“三級模式和兩級映像”概念。數據庫系統中的三級模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內模式,其中外模式是用戶看到的數據視圖,概念模式是數據庫管理員設計的全局邏輯結構,內模式是數據庫實際存儲的物理結構。兩級映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和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根據題目中的圖示,可以看出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數據庫系統中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內模式,因此選項中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都是正確的。而圖中的④,⑤,⑥分別代表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和外模式/內模式映射,因此選項B“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是正確的答案。因此,本題答案為B。79.下列設計模式中,(請作答此空)模式既是類結構型模式,又是對象結構型模式。此模式與()模式類似的特征是,都給另一個對象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間接性,都涉及到從自身以外的一個接口向這個對象轉發請求。A、橋接(Bridge)B、適配器(Adapter)C、組成(posite)D、裝飾器(Decorator)答案:B解析:適配器模式(Adapter)用于將一個類的接口轉換成客戶希望的另外一個接口。適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類可以一起工作。適配器有類結構和對象結構兩種模式,如下圖所示。在類適配器中,因為Adapter類既繼承了Adaptee(被適配類),也實現了Target接口,在Client類中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并創建任一種符合需求的子類,來實現具體功能。在對象適配器中,Adapter不是使用多繼承或繼承再實現的方式,而是使用直接關聯,或者稱為委托的方式。裝飾器模式用于動態地給一個對象添加一些額外的職責或者行為。裝飾器模式提供了改變子類的靈活方案。裝飾器模式在不必改變原類文件和使用繼承的情況下,動態地擴展一個對象的功能。它是通過創建一個包裝對象,也就是裝飾來包裹真實的對象。當用于一組子類時,裝飾器模式更加有用。如果你擁有一組子類(從一個父類派生而來),你需要在與子類獨立使用情況下添加額外的特性,你可以使用裝飾器模式,以避免代碼重復和具體子類數量的增加。80.以下關于SSD固態硬盤和普通HDD硬盤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SSD固態硬盤中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無噪音和震動B、SSD固態硬盤中不使用磁頭,比普通HDD硬盤的訪問速度快C、SSD固態硬盤不會發生機械故障,普通HDD硬盤則可能發生機械故障D、SSD固態硬盤目前的容量比普通HDD硬盤的容量大得多且價格更低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存儲器方面的基礎知識。SSD固態硬盤工作時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啟動速度更快。讀寫時不用磁頭,尋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盤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可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無噪音(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典型的硬盤驅動器只能在5~55℃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盤可在-10~70℃工作,一些丁業級的固態硬盤還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低容量的固態硬盤比同容量硬盤體積小、重量輕。81.將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程序的過程,常引入中間代碼。以下關于中間代碼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中間代碼不依賴于具體的機器B、使用中間代碼可提高編譯程序的可移植性C、中間代碼可以用樹或圖表示D、中間代碼可以用棧和隊列表示答案:D解析:中間代碼是源程序的一種內部表示,或稱中間語言。中間代碼的作用是使編譯程序的結構在邏輯上更為簡單明確。使用中間代碼可提高編譯程序的可移植性,常見的有逆波蘭記號、四元式、三元式和樹。82.硬盤的性能指標不包括(請作答此空);其平均訪問時間=()。A、磁盤轉速及容量B、磁盤轉速及平均尋道時間C、盤片數及磁道數D、容量及平均尋道時間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性能方面的基礎知識。硬盤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磁盤轉速、容量、平均尋道時間。硬盤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其中,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是指硬盤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道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平均等待時間也稱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latencytime),是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到磁頭下的時間。83.計算機中機械硬盤的性能指標不包括(請作答此空);其平均訪問時間等于()。A、磁盤轉速及容量B、盤片數及磁道數C、容量及平均尋道時間D、磁盤轉速及平均尋道時間答案:B解析:硬盤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其中,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是指硬盤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道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平均等待時間也稱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latencytime),是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到磁頭下的時間。84.聲音信號的一個基本參數是頻率,它是指聲波每秒鐘變化的次數,用Hz表示。人耳能聽得到的聲音信號的頻率范圍是()。A、0Hz~20HzB、0Hz~200HzC、20Hz~20kHzD、20Hz~200kHz答案:C解析: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一種連續的波,稱為聲波。聲波在時間和幅度上都是連續的模擬信號,通常稱為模擬聲音(音頻)信號。人們對聲音的感覺主要有音量、音調和音色。音量又稱音強或響度,取決于聲音波形的幅度,也就是說,振幅的大小表明聲音的響亮程度或強弱程度。音調與聲音的頻率有關,頻率高則聲音高昂,頻率低則聲音低沉。而音色是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決定的,每個基音都有其固有的頻率和不同音強的泛音,從而使得聲音具有其特殊的音色效果。人耳能聽得到的音頻信號的頻率范圍是20Hz~20kHz,包括:話音(300~3400Hz)、音樂(20Hz~20kHz)、其他聲音(如風聲、雨聲、鳥叫聲、汽車鳴笛聲等,其帶寬范圍也是20Hz~20kHz),頻率小于20Hz聲波信號稱為亞音信號,高于20kHz的信號稱為超音頻信號(超聲波)。85.在UML圖中,()圖用于建模系統的動態行為,它描述活動的順序,展現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控制流A、序列B、交互C、活動D、通信答案:C解析:將進程或其他計算的結構展示為計算內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數據流,主要用來描述系統的動態視圖。活動圖在本質上是一種流程圖。活動圖著重表現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控制流,是內部處理驅動的流程。86.假設磁盤塊與緩沖區大小相同,每個盤塊讀入緩沖區的時間為16us,由緩沖區送至用戶區的時間是5us,在用戶區內系統對每塊數據的處理時間為1us.若用戶需要將大小為10個磁盤塊的Doc1文件逐塊從磁盤讀入緩沖區,并送至用戶區進行處理,那么采用單緩沖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us:采用雙緩沖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請作答此空)us.A、160B、161C、166D、211答案:C解析:這是一個簡單的緩沖區的問題。由于緩沖區的訪問是互斥的,所以對單一緩沖區,從磁盤寫入和讀出到用戶區的操作必須串行執行,也就是要保證互斥操作。而CPU對數據的分析與從用戶區讀數據也是需要互斥操作,但是CPU分析與從磁盤寫入緩沖區的操作可以并行。從本題看,由于分析所用的時間小于從磁盤寫入緩沖區的時間,因此,CPU會空閑。單緩沖區的總時間=(磁盤寫入緩沖區時間+緩沖區讀出時間)×10+CPU處理最后一塊數據的時間=(16+5)×10+1=211μs。當采用雙緩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邊緣計算設備的多模態數據融合威脅檢測與防御-洞察及研究
- 華為公關經費管理辦法
- 農業項目考核管理辦法
- 辣椒種植新技術推廣方案指南
- 北京擺攤行為管理辦法
- 公共區域職場管理辦法
- 酒店員工獎勵與處罰制度
- 江蘇技能競賽管理辦法
- 互聯網企業敏捷組織模式創新研究
- 農業項目投標管理辦法
- 維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全球及中國神經康復外骨骼機器人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某鎮“十五五”發展規劃編制思路
- 江蘇省連云港市2024-2025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末調研考試物理試題(選修)解析版
- 免疫初中試題及答案
- 宏觀經濟學 試題及答案
- GB/T 23454-2025石材臺面板
- 科研單位科研誠信自查報告及整改措施
- 加工碎石合作協議書
- 地板拆除合同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