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高考語文閱讀與寫作之對偶(教案)
一、對偶在詩詞鑒賞中的運用
、概念
由兩個字數相當結構相同的語句構成的語言藝術形式
、作用
①句式整齊,音節勻稱,抑揚頓挫,音樂感強;②表意凝煉,概括力強,具警策之美;③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便于吟誦,便于記憶。
、答題步驟
引出對偶句,細析對偶美
、典型例題
全國遼寧四川卷年上海廣東
例、「年四川卷」
.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分)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
()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
「答案」(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方法。
「解析」此題考查詩歌內容和表達技巧的鑒賞。第()問考查考生讀詩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鑒賞詩歌,讀懂詩歌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考生鑒賞詩歌的瓶頸。前四句寫景,抒發時光飛逝的情感;后四句寫事,抒發悠閑的田園生活。第()問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一直是詩歌鑒賞的重點,答題格式一般為:指出表達技巧,在詩歌中找到具體詩句,加以闡釋,再說表達技巧的效果。
這首元散曲一般的選本都有一個題目《嘆世》。嘆世,即慨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這類題材,往往有憤世嫉俗之意。此曲則著重在慨嘆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歸隱,擺脫名利羈絆,求得閑適自在。這就給作品涂上了一層消極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卻透露出作者其實并未忘情世事。
開頭兩句是說,春暖花開不久,杜鵑鳥就來送春了。秋月正好時,飛燕卻要回去了。這一聯形容大好時光之短促。動詞“聞”“看”,反映作者的觸景傷情。第三、四句寫人情世態變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寫了歲月流逝,人生無常,人情冷暖,世事滄桑,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苦悶,也隱約地反映了作者對元代不合理社會的不滿情緒。同時,也為后面的正面鼓吹歸隱提供了依據,作了有力的鋪墊。
緊接著主要是歌頌村居生活,極力渲染歸隱的樂趣。不再付出買花的錢,趕緊走入種著桑樹的田園。住的是茅草蓋項的三間大屋,吃的是數百畝肥沃田里長出來的糧食。床邊放著書,悠閑地躺在床上讀……其中表達了作者作者對陶淵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處于異族統治下未能積極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園的痛苦心理。
元代散曲中,“嘆世”這一題目,往往包含著感嘆人生和贊美歸隱兩個內容。此曲正是如此。在前四句中,重點是寫人生短暫、世途崎嶇。其表現手法是賦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興,直陳其事,看似寫景,實則在于暗喻。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鮮明。另外,這支曲子全部是對偶句,卻銜接緊密,轉換自然,并不顯得生硬。除此之外,應該注意其中還運用了夸張,如把將“風景”比為“箭”。
例、「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分)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周德清(-),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案」、(分)()(分)①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泄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分)從寫景的順序看:一、二兩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兩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從動靜的角度看:一、二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的;三、四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的。答出遠近順序的,給分;答出白天夜晚順序的,給分;答出靜動角度的,給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這首元散曲寫潯陽的景色。潯陽,即今九江市。長江流經此地這一段又名潯陽江。在一個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極目,飽覽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興遄飛,發出了深情的詠贊。一上來就連用四個屬對工整的排句,鋪敘江天的景色,有如貼錦、刺繡一樣,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動人。萬里長江止息了它卷的驚濤,靜靜地向東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向出銀色的光澤,宛如平鋪著一條白色的綢帶。遠處的青山肅穆地矗立在江邊,蒼茫的夜色把它映襯得更加翠綠。
如果說一、二句描繪山水是從大處落墨,取神于靜穆的話,那么三、四句則著眼于刻畫具體景物的動態美,使之大小相形,動靜相映,增加其層次和變化的美感。幾片征帆東去如箭,一泓山泉直瀉如電,這是多么健捷的景觀啊。置身其間,能不令人神觀飛越嗎?“晚云”兩句也是排偶句法,轉寫天際的秋色,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晚霞收盡,天氣變涼,水氣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雖未團圞,卻也有欲圓之勢。因為團扇是圓的,用它來形容待圓之月,故曰“初學扇”。寫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輪到秋天的寵禽――鴻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際、目送征帆的當兒,回首北顧,只見一行塞雁隱現天際。它是那樣高、那樣遠,看上去宛如懸在云端的一縷細線。當詩人把我們的目光引向無盡的碧天時,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這種結法韻味高遠,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尋味的。
從藝術手法上講,它采取大排偶法,將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齊地組織在一起,用所謂意象疊加的技法,直敘景物,不加評議。純用形象來感動讀者,征服讀者。在這一點上是很成功的。
例、廣東
春日登樓懷歸①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
注:①此詩約作于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②舊業,這里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請寫出這首詩頸聯中一組對仗的詞語。(分)
答:荒村與古寺
斷靄與流鶯
生與語(寫出其中任意一組,給分)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系全詩進行分析。
答: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后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意思答對即可。答出"閑情"給分,答出"觸景生情"給分,答出"思鄉之情"給分)
()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橫一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這兩句詩的內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分)
答:畫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沒有行人,表現了"野水無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襯托出過客稀少,凸顯出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和寂寞。從畫面可以揣摩,船夫邊吹笛邊等渡客,久久無人過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這幅畫傳神地表現了詩句的內容。(分析給分。答出畫面的內容給分。寫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
例、全國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⑴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⑵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答:()修辭方法:對偶?!胺紭洹睂Α按荷健?,“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這首詩寫了作考“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者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二、對偶在現代文閱讀中的運用
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安徽鄉村里的風
例、安徽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
鄉村的風
許俊文
風是鄉村的魂。它不喜歡老是待在一個地方,到處游蕩著,時南時北,忽東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覺到鄉村的呼吸。
每次從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個迎接我的便是風。我們雖然好多年沒見面了,但它一點兒也不生分,先是用頑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頭發撥弄亂,再在我干凈的皮鞋和西服上,隨意撒些塵土與細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風就像一只搖頭擺尾的小花狗,當我剛從汽車上走下來,視覺還沒來得及舒展開,它就從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氣味,親親熱熱地撲過來,伸出溫軟的小舌頭,一下一下舔我的手與腳踝,你趕也趕不走。如果是秋天,風里便有了果實發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個去鎮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灑了一路,惹人隱隱地有些陶醉。
因為風的緣故,鄉村里許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種詩意。你瞧,那晚風中的炊煙,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懸腕揮就的狂草,云煙亂舞,該虛的地方虛,該實的地方實,那是我們在絹和紙上無法做到的,可謂真正的“天書”了。蓮蕩也是。一陣風吹過去,一陣風又吹過來,滿蕩田田的蓮葉便亂了。然而,亂是亂了,但卻亂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說不清??磥磉@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就像這風中的“亂荷”,有一種不觸動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觀,可以賞,但你卻沒有風的能耐,把好端端的東西破壞了,還居然翻出新意。還有秋風中的那些樹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經不住風的手輕輕地搖晃,三搖兩搖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還是古人高明,他們面對這樣的凋零景象,只用“刪繁就簡三秋樹”七個字,就把很復雜的意思表達出來。隨著黃葉隨風飄逝,樹上那些平時看不見的鳥巢,一個一個都露了出來,遠遠看去,恰似一個個黑色的音符掛在枝柯上……
說到風,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從豆村帶回一棵小棗樹,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樹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幾年過去了,并沒有見它有多少長進。我很納悶,就問父親是什么原因。父親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給出兩個字:缺風。對,缺風。生長在鄉村的樹可不是這樣的。你千萬不要以為風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其實它是樹和莊稼的神靈。一棵得風的樹,就如同一個人得了機遇,東風來了搖一搖,西風來了晃一晃,每搖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處扎一扎,晃著晃著,一棵樹就在風中長高長粗了。父親把這種現象叫作“得風水”。記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黃櫨,據說已經很有些歲數了,可就是長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親制止道,這棵樹雖然長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樹頭能從這凹里躥出來,一旦招了風,不愁它不成材。后來那棵黃櫨居然有了出頭之日,風吹著呼呼地往上躥,一年一個樣,一年又一個樣,如今它已經有合抱粗了,成了我們豆村的一個標志。這大概就是神奇的風使然吧。當然神奇的還有我的父親,盡管歲月的風已經把他的頭發吹白了,腰吹彎了,甚至連牙齒也吹脫落了,在風中踽踽而行時,須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夠從飄忽不定的風里悟出一點“道”,想必也該知足了。
鄉村里的許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樹,一座山,都與風息息相關。春風歸來遍地綠,它們不得不綠;秋風君臨千葉黃,它們不得不黃。在這回黃轉綠的變幻之中,永遠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風。一拔又一拔的風,吹了幾千年,幾萬年,它吹走了許多東西,又吹來了許多東西。莊稼在風中拔節,驢馬在風中友情,鳥雀在風中飛翔,蟋蟀在風中淺唱低吟……
倘若沒有風,這個世界多么沉寂!
.無形的風在文中被描繪得可見可感。試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兩個自然段中分別舉出一例加以賞析。(分)
答案:第二自然段:“用頑皮的小手……”句,運用擬人句,寫出風的輕柔,讓“我”感受到故鄉的溫馨、親切。(舉出“搖頭擺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個去鎮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賞析,均可)
第五自然段:“莊稼在風中拔節……”句,運用排比,描繪風中動人景象,使讀者感受到風中勃勃生機。(舉出“春風歸來遍地綠……”句,并指出對偶的修辭手法,進行賞析,也可)
三、對偶在作文中的運用
例、全國
秋實
秋天,成熟的果實低下了頭。
不是在自我陶醉,
它是在想——我是怎樣成熟的呢?
不是風,我怕早已霉爛枝頭
不是雨,我伯早已枯落山溝
不是光,我怕早己暗淡灰黑
不是熱,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謝風吹雨打給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謝光照日射給了我成熟的俊秀。
西方諺語:“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們用一顆赤誠的心給予人們幫助,不正是需要如此的一種內心感激嗎?一種像秋實一樣感激的心嗎?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就更應該多想想——我是怎樣變得成熟的呢?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备卸饕恢倍际且环N社會所關注的活動。武俠片中常有這樣一幕情景,某大俠在危急之下救了某一武夫,事后該武夫是千恩萬謝,又是說:“你對我的……同再造,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寧愿做牛做馬,任你差遣以報答你對我的救命之恩……”可見古時的人是多么的重視感恩,而今的人們,人人部被困于鋼筋水泥筑成的籠子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少了,人們心中感恩的行為也就淡化了,這可是一件不容樂觀的事情呀!
然而,不是一切大樹都被暴風雨折斷;不是一切種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鑲;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于人心的荒漠。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仍然可見到一幕幕感恩的動人場景,這些場景之所以那么感人,那么催人淚下,是因為注入了“真情”的元素。
叢飛之所以會說:“我巴不需要治療了?!蔽蚁胍欢ㄊ撬缫芽赐噶耸篱g的冷暖,他付出了那么多,然而回收到的卻只是一雙雙白眼。面子,不少人都去爭的東西,然而,爭與不爭有什么利弊呢?人心的真誠。坦白、無私才是值得我們去爭取的實物,我們得了真誠、坦白、無私,在人們的印象里就會永遠的偉大。“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樣作為的人會受到人們的愛戴、敬仰。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蔽覅s要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世俗的冷暖,敢于正視人心的沙漠?!?/p>
感恩一直都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一種美德,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不能做數典忘祖之人,我們要積極發揚我們先輩的輝煌人生所為,為做一個合格的新世紀公民而增添輝煌的一筆。感恩,我們要學會感恩,最簡單而最應該做的就是成人后多多地感一下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然后上升為社會、國家的養育之恩。
“生命誠可貴,感恩價更高”。學會感恩,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所必修的一課,讓我們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都成為那低頭沉思“我是怎樣成熟的”秋實吧!
「點評」:
以比喻句或排比句開頭,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增加得分的機率,似乎已成為高考作文的一種模式、一種套路,被某些人加以推廣和運用,對高中寫作教學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這篇文章卻可以作為一個正面的例子,它能讓我們看到,形式和內容一定要很好地結合起來,才會收到好的表達效果,這篇文章以擬人的形式開頭,然后用排比句陳述思考的結果,接著又用一個對偶句抒發感情,巧妙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自然而親切,毫無雕鑿的痕跡,內容和形式得到了較好的統中。在整個文章的表達過程申,作者也使用了不少的排比句和對稱句,但由于作者始終注意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使這些句子不是一種孤立的呆板的東西,而變得生動活潑,富于表現力了。文章中還引用了諺語,古詩和名人名言,但也都緊密結合內容的表達,成為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絲毫不覺得牽強和勉強。
文章認為“感恩一直是都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一種美德”,以“學會感恩”作為全文的中心,將議論、記敘和抒情溶于一爐,是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
例、全國
聽取心靈的召喚
曾幾何時,在眾說紛紜中彷徨,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曾幾何時,在他人的只語片言中迷茫,缺一雙飛離困惑的翅膀;曾幾何時,沒有選擇堅守抑或聽取的膽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陽光……朋友,別把心灰,別把氣喪,請聽取心靈對真善美的呼喚,讓心靈之燈為你導航!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既別深陷于剛愎自用的泥潭,也別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鄉。翻開歷史的冊頁,你會看到商紂王不納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劉阿斗沒有主見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臺上將蜀國埋葬。而當你關閉心靈之窗,不再與世界交往,你只能給思想加框,心靈上綁,永遠不能在生活的無垠藍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去想那些把無數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長,也別計較“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積毀銷骨”的力量。你悲傷,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別人指手畫腳時你巋然不動是一種榜樣,別人的非議與指責只會更好地映襯出你的勇氣與度量!只要問心無愧,你的腳步便走得穩當。位高權重時選擇他人的勸誡還是無休止的褒獎?榮譽加身時選擇他人善意的勉勵還是諂媚的頌揚?欲壑難填時選擇無休止的自我膨脹還是一句箴言——“無欲則剛”?只要堅守心靈之燈對真善美的期望,它終將為你指引最正確的方向!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讓雙眼被道聽途說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別把“懷疑論”的精神弄得太過夸張。無論對人對事,千萬不要只憑陳年老賬,讓心靈的天平總是空空蕩蕩!揚棄中多幾分審視與估量,選擇中找準真理的重量。當歧路亡羊,墨子會嚎啕大哭,是因為沒有心靈
之燈為他導航;孟子“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霸氣,就是“當仁不讓”思想下的個性張揚。當你不熟悉情況,多詢問詢問,恰好似“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是找到捷徑的良方;可是正直與良知要求你這樣或那樣時,你就該勇往直前,千萬別回避,別退讓!
聽取心靈的召喚吧,不要師心自用,也別全盤吸收。當你有心靈之燈為你導航,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蕩蕩,讓愛你的和你愛的人心中充滿陽光!
名師點評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篇奇文。作為一名高中生,作者的語言功底令大多數教師自嘆弗如。除個別句子略嫌過長,個別語序調整似有雕琢之嫌外,在表達上可以說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排比、對偶的運用,“心靈之燈”的比喻,詞語選配的精致,引語的點綴,段落的勻稱,以及用詞的避免重復,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雖然文章的思想深度不能與形式相媲美,但同樣可圈可點。其主題是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所謂“聽取心靈的召喚”(這句話反復出現,構成全文的主旋律),就是要有正確的觀點、原則和立場,對別人的意見要有分析、有選擇,不要太多地受環境的影響。文中幾乎每一段都是先反后正,將豐富的例證排列組合,讀來富有感召力。
例、運用對偶開頭
年高考中,一考生擬題為《記憶王國唐僧行兇,南海仙境菩薩解難》,巧借神話小說中的形象,巧妙地表達了對記憶移植的否定。《遙望晶瑩近觀纖瑕》,《點點空白悠悠情思》,《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張開雙臂,選擇博愛》,《選擇懸崖,選擇新生》,理存與心,情握與手》
四、對偶在語言表達中的運用
例、某中學濤聲文學社的社刊《濤聲》擬增設“校園評論”的欄目,請你為欄目寫一段簡短的開辦說明,用生動鮮明的語言表明本欄目的目的和要求。必須從對偶、排比、反復中選用種修辭手法,不超過字。(分)
答:
例、「年高考湖北卷」、學校籌辦年奧運火炬傳遞的宣傳???,請為此??瘮M寫一個通欄標題。要求:①采用對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別含有“點燃激情”和“傳遞夢想”的字樣;②每句字數在字之間。(分)
上句:
下句:
例、在對聯中的運用
「年全國Ⅰ」.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分)
第一題
掃千年舊習,
祖國江山好,
第二題
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年全國Ⅱ」.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分)
第一題
春暉盈大地
科學能致富
第二題
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年全國Ⅲ」.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分
第一題
①爆竹聲聲脆
②滿園春色好
第二題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年全國Ⅳ」.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分)
第一題
①處處春光好
一代園丁樂
第二題
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年福建卷」.請補寫一句與上聯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下聯。(平仄不論)(分)
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
答:下聯:
「廣東卷」.下面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請對出下聯。(分)
荔枝龍眼木瓜
皆是嶺南佳果
「福建」、根據下面一副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井擬出恰當的橫批。(分)
上聯:華夏兒女文武雙全建偉業
「年高考重慶卷」、據媒體報道,年月日點分,奧運祥云火炬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沖頂過程中,一朵白云始終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點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現。請以此為內容,展開想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做一副對聯。(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分)
「答案」第一題
例①樹一代新風②大地氣象新
①樹世紀新風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題
例: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
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香
「解析」年全國卷,福建、浙江等地卷的“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考查形式斗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對聯(主要是春聯)的方式,實際上還是句式的仿用。春聯就是春節時張貼在門上的對聯,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從形式上看,春聯具有音節整齊勻稱,節律感強的特點;從內容上看,春聯凝煉集中地表達人們美好的愿望與時代風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特有的表現力,便于記誦,因而在抒情、敘事、議論等文章中廣泛使用。這種考題考查了對偶、對仗、對聯的制作常識以及表達能力。內容上有一定的開放性,自主性,但由于上下聯的相關,實際上也有一定的引導與暗示。內容的積極健康,格調高昂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說明」本題考查的考點是:“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級(應用)。學習中有很多詩文名句就是對聯,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中對聯很常見,春聯、喜聯、園林風光楹聯等,稍微留心,不難領會。學習并制作一些對聯對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分)「答案」第一題例①正氣滿乾坤②勤勞可興家
第二題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說明」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連貫、得體”,能力層級為級(應用)。
.(分)
「答案」第一題例:①祖國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題例: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
.本題考了對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小動物疾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能源材料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軟件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鎂質瓷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新馬高級中學高中歷史一導學案第課太平天國運動
- 病毒處理器技術解析與實戰應用
- 2025年上海奉賢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鐵前臺設計方案
- 2025年江西上饒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北京首都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招聘60人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玻璃夾膠工藝
- 解分式方程50題八年級數學上冊
- GB/T 10599-2023多繩摩擦式提升機
- 蜜蜂的傳粉過程
- 公招資格復審個人委托書
- Python程序設計項目化教程
- 雙護筒旋挖鉆孔施工工法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實驗題05 簡單機械實驗(含答案詳解)
- 山西靈石紅杏廣進寶煤業有限公司新建煤矸石綜合治理及土地復墾項目環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