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_第1頁
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_第2頁
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_第3頁
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_第4頁
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標準支撐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根據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和能源監管工作會議有關部署要求,圍繞能源行業管理和產業發展需要,明確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立項重點方向和有關工作要求,扎實推動能源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特制定本指南。一、總體要求堅持需求導向。緊密圍繞能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充分發揮標準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技術支撐和引領性作用,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要求,提出能源行業標準計劃。強化體系引領。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的提出要以本領域的標準體系為指導,堅持急用先行、先進適用、合理布局、協調一致的原則,優先健全能源新興領域標準,完善提升傳統領域標準,持續加強能源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標準質量。堅持科技創新與標準化協同發展,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向標準轉化。能源行業標準計劃要堅持協商一致的原則,強化標準制修訂的前期預研,立項申報時,應具有較好的技術基礎和工作基礎,計劃草案較為成熟,進一步提升標準立項的質量水平。加強國際合作。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加強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組織制修訂一批關鍵行業標準,完善能源標準體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標準互認,加快能源領域急需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二、立項重點(一)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1.立足能源安全和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服務和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支撐能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行業標準計劃;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興技術產業發展、能效提升和產業鏈碳減排等重點方向的行業標準計劃。2.服務行業管理和發展。服務能源行業發展規劃和監督管理需要的行業標準計劃;與相關國家標準的實施相配套的行業標準計劃。3.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顯著提升能源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產品、服務質量的行業標準計劃;與科技創新有效互動的行業標準計劃;推進能源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關鍵技術創新的行業標準計劃。有利于提升中國標準國際公信力、影響力,提升標準互認水平,支撐能源項目、工程、裝備走出去的行業標準計劃。(各專業領域重點方向見附件。)(二)行業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在加強能源領域對外貿易、服務、承包工程所需的成套標準外文版體系研究的基礎上,鼓勵申報行業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鼓勵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與標準計劃同步立項、同步制定、同步發布。三、申報要求(一)對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能源行業范圍一般性的技術要求,原則上不作為能源行業標準計劃。(二)應按照現有標準管理分工機制和專業領域,經過充分調研、技術論證和初步篩選后確定申報計劃。(三)申報計劃應保證與現有標準體系協調一致。存在技術交叉的領域,申報單位應在計劃上報前與技術相關方充分溝通協商,避免交叉重復立項。(四)主要起草單位應做好標準編制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兩年內完成報批。(五)行業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應與相關國際標準進行比對研究,技術要求不低于國際標準。四、申報材料(一)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申報材料應包括:行業標準項目計劃匯總表、行業標準項目任務書、標準草案稿、審查會議紀要及專家簽字表。1.項目計劃匯總表應填寫完整、準確,項目應注明重點方向代號(見附件),“適用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將作為后續征求意見的重要依據。2.項目任務書應填寫完整、詳實。“目的和理由”中請注明標準計劃項目對行業工作的支撐作用。3.標準草案應明確提出主要章節及各章節所規定主要技術內容,內容基本覆蓋“適用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涉及的各要點。修訂項目應重點說明擬修訂的主要內容和理由。(二)行業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申報材料包括行業標準外文版計劃匯總表及行業標準項目任務書。五、報送方式行業標準項目采用集中申報、分類評估、統一下達的方式。請各能源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過“能源標準化信息平臺”提交申報材料,各能源標準化管理機構審核確認后,提交至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請于2024年3月8日前,將申報公文書面報送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科技司),匯總表、項目任務書和標準草案電子版發送至郵箱。聯系人及電話:劉向箱:nb_standard@126.com六、項目管理(一)已有計劃項目拖延、在研項目數量過多的標委會應主動減少新項目申報,盡快完成已下達計劃。(二)項目下達后,各有關單位要強化標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標準制修訂進度、資金使用、公開征求意見等監督檢查,切實提升標準質量。(三)標準項目下達后,項目名稱(范圍)、完成時間、歸口單位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標委會應報請相應的能源行業標準化管理機構同意后,報國家能源局審核后進行調整。(四)能源行業標準正式發布后,相關行業標準化管理機構要按程序在“能源標準化信息平臺”上公開標準文本。附件: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重點方向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重點方向專業方向領域重點方向A1電力系統安全穩定A11電力系統分析認知,A12電力系統規劃設計、運行控制、故障防御、網源協調、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安全評估,A13新能源發電涉網安全,A14電力可靠性管理,A15電力監控系統安全保護,A16電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A17直流輸電系統安全管理,A18密集輸電通道安全管理及災害監測預警,A19其他A2火電A21煤電能效提升,A22煤電靈活性調節,A23煤電供熱改造,A24煤電減排降碳,A25煤電智能化,A26火力發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A27燃氣輪機,A28其他A3輸配電關鍵技術A31特高壓交、直流,A32智能變電及配電網,A33微電網,A34新型輸電技術,A35電力領域北斗、5G和電力機器人等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應用,A36其他A4電力需求側管理A41電力需求側資源管理開發,A42虛擬電廠,A43電動汽車充電設施,A44岸電系統,A45綜合能源,A46其他A5電力市場和供電服務A51電力市場準入,A52電力市場品種規范,A53電力市場計量和結算,A54電力市場數據,A55供電服務能力,A56供電服務質量,A57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A58其他A6電力裝備A61試驗檢測技術,A62適用于新型電力系統的功能要求,A63電力裝備碳足跡,A64綠色環保裝備,A65北斗應用,A66其他B核電B1核電B11先進三代壓水堆,B12高溫氣冷堆、快堆,B13模塊化小型堆,B14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臺,B15核安全,B16核電數字化智能化技術,B17其他C煤炭C1煤礦智能化C11煤礦智能裝備、裝置及系統,C12智能化煤礦大數據建設,C13礦用通信傳輸,C14煤礦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C15礦用新型動力系統,C16其他C2煤礦綠色開發和生態環保C21煤炭清潔高效生產利用,C22煤矸石等資源綜合利用,C23礦區生態環境治理,C24煤礦區碳匯提升、減損、計算,C25煤礦瓦斯治理與利用,C26煤礦乏風瓦斯排放量測算,C27其他D1油氣勘探開發D11深水、深層、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D12油氣田數字化、智能化,D13復雜油氣田提高采收率,D14油氣田節能降耗,D15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綜合利用,D16中淺層煤層氣勘探開發,D17其他D2油氣儲運及基礎設施接收站關鍵設備,D23地下儲氣庫,D24其他D3煉油及替代燃料D31煉油裝置和產品檢測設備數字化、智能化,D32煉油、煤基燃料項目的綠色低碳技術改造,D33綠色低碳石油產品,D34生物柴油、纖維素等非糧燃料乙醇、綠色甲醇、綠氨等綠色清潔液體燃料,D35煤基燃料,D36其他D4碳捕集利用與封存D41碳捕集,D42碳輸送,D43碳利用與封存,D44環境、健康和安全評價,D45其他E新能源和可再生E1水電(含抽水蓄能)E11抽水蓄能,E12水電數字化、智能化,E13水電更新改造、擴機增容,E14水電梯級融合改造,E15水電碳減排與節能增效,E16水電可持續發展及后評估,E17水電運行管理、應急管理、安全監測,E18水電防汛,E19其他E2風電E21海上風電,E22分散式風電,E23老舊風電站升級改造、風電機組退役回收與再利用,E24質量驗收與安全管理,E25其他E3光伏和光熱E31分布式光伏,E32海上光伏,E33戶用光伏,E34老舊光伏電站升級改造、組件退役回收與再利用,E35光熱,E36光伏、光熱一體化,E37其他E4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E41水風光綜合能源利用,E42大型風光基地,E43可再生能源綠證配套,E44可再生能源數字化、智能化,E45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