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實驗、三里河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中國代表在哪一次會議上的情形()A.多哈會議 B.日內瓦會議C.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萬隆會議2.1911年10月的一晚,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奪取了位于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機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這一起義是A.廣西金田起義 B.武昌起義 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3.某初級中學八年級(1)班同學為某期黑板報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據此你可以判斷,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A.國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內戰,烽火綿延C.十四年抗戰,同仇敵愾D.解放戰爭,革命勝利4.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聯合國先后召開了四次世界婦女大會,肯定婦女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導提高婦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別歧視和婦女貧困;保護婦女人權。依據材料,當今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是由于()A.工業革命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B.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C.婦女解放運動的推動D.聯合國對婦女地位的關注和推動5.美國總統卡特曾說,我們本以為(發布中美建交公報)在全國和國會內部會發生嚴重對立,然而這并沒有成為現實……整個世界幾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應。”這說明A.中美建交得到美國國內民眾一致贊同B.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C.中美建交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D.中美兩國致力于構建和平世界6.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能證明這一觀點的包括()①中國政府最早對南海諸島實行管轄與行使主權②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復被日本非法侵占的南海諸島,恢復行使主權③中國政府于1947年審核修訂了南海諸島地理名稱,繪制了標繪有南海斷續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7.香港和澳門能夠回歸祖國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增強B.中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C.“一國兩制”構想適合港澳區情D.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8.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圖是小蕊同學制作的一張知識卡片,卡片中的事件應填寫A.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9.下圖是小明同學整理的歷史信息。據此判斷他研究的主題是①三國同盟以德國為核心。②1914年6月,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③1916年,德法雙方在凡爾登展開血戰。④這次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A.“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形成B.薩拉熱窩事件C.第一次世界大戰D.凡爾登戰役10.近代帝國主義國家曾迫使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列強將中國完全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1.“鄧小平南方視察幾乎產生了神話般的意義,他的談話成了中國后來20年政治經濟政策的藍本。”以南方談話為藍本,我國做出的經濟決策是A.開發開放上海浦東B.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C.決定設置經濟特區D.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2.曹魏、西晉、前秦和北魏四個政權的一個重要相似點是()A.都曾定都洛陽 B.都曾統一過黃河流域C.都處于全國分裂時期 D.都因外族入侵而結束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經濟的繁榮,是每個歷史時期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請舉例說明。(2)經濟發展和時代變化息息相關。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指出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體制改革是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動力。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改革的實施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何積極影響?14.2018年是中國共產黨97周年華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山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從改革春風到小康藍圖,97年波瀾壯闊,97年壯麗輝煌。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在“南湖紅船”上召開的什么會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八一槍聲”發生在什么地方?其歷史意義如何?秋收起義后,建立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什么?“長征壯歌”中我黨召開了哪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確立了以誰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長征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烽火”中,國共兩黨重新合作,聯合抗日。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為爭取抗戰勝利和實現中國光明前途,我黨又在抗戰勝利前夕召開了一次什么重要會議?15.社會治理是國家的基本職能,中國古代歷朝統治者都重視對國家的治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秦皇漢武締造了秦漢帝國的輝煌,實現了秦漢大一統局面。請分別舉出他們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創新的地方治理措施。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開明君主,對推動唐王朝的發展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說出他們在治理國家上的共同之處。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什么機構?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2758號決議進行表決。表決的結果是,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圖片中即是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開懷大笑的情景。故選C。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于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B項符合題意;廣西金田起義的時間是1851年,A項不符合題意;南昌起義的時間是1927年,C項不符合題意;秋收起義的時間是1927年,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從1927年南昌起義開始,進行了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紅軍長征等。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所以B項符合題意;1924—1927年,國民革命,洪流奔涌,故A不合題意;1931——1945年,十四年抗戰,同仇敵愾,故C不合題意;1946—1949年,解放戰爭,革命勝利,故D不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4、D【解析】

據材料“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聯合國先后召開了4次婦女大會,肯定婦女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導提高婦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別歧視和婦女貧困;保護和促進婦女人權。”分析可知,聯合國為提高婦女地位作出的積極努力主要有:召開了婦女大會,肯定婦女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倡導提高婦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別歧視和婦女貧困;保護和促進婦女人權等。依據材料說明了當今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是由于聯合國對婦女地位的關注和推動,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5、C【解析】

依據“我們本以為(發布中美建交公報)在全國和國會內部會發生嚴重對立,然而這并沒有成為現實…整個世界幾乎都是清色正面的反應。“可知,中美建交得到美國全國以及整個世界的認同,說明中美建交符合世界和平的時代發展潮流,所以C項符合題意;材料不僅體現美國國內民眾的態度,還提到整個世界的反映,選項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選項B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美國以及整個世界對中美建交的態度,選項D材料無法體現。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6、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海南置珠崖郡、儋耳郡,這是我國政府最早對這些島嶼礁灘實行管轄,元代史料更是將“千里長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島)劃入海南島的管轄范圍;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復被日本非法侵占的南海諸島,恢復行使主權;為了加強對這些地區的管轄,中國政府于1947年審核修訂了南海諸島地理名稱,繪制了標繪有南海斷續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仔細審查D.(1)(2)(3)符合題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7、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使香港和澳門得以回歸,故A正確。中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是港澳回歸的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國兩制”的構想是港澳回歸的關鍵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排除C項。由于我國綜合國力增強,才使國際地位提高,故排除D項。故選A。8、B【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聯合國將其排斥在外。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B選項符合題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現在表述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印度、緬甸兩國總理積極倡導。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A選項不符合題意;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C選項不符合題意;2001年12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同盟是一戰的交戰雙方之一;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夫婦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登戰役是一戰中的主要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由此可判斷他研究的主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0、D【解析】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故選D。11、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多次發表談話,當時的國內背景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遇到姓“資”姓“社”的問題。鄧小平南方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鄧小平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因此以南方談話為藍本,我國做出的經濟決策是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以D項符合題意;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是1990年,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1980年。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曹魏、西晉、前秦和北魏都曾統一過黃河流域,故B符合題意;前秦定都長安,故A不合題意;西晉統一了全國,故C不合題意;西晉因外族入侵而結束,曹魏、前秦和北魏不是因外族入侵而結束,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這一變化的原因是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實施,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14、(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

(2)南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4)遵義會議;毛澤東;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部隊會師于甘肅會寧。

(5)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中共七大。【解析】

(1)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畫舫上繼續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2)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27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失敗后,當即立斷,率部隊向井岡山進軍,開始創建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