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ICS號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FORMTEXTDLFORMTEXTDL/T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輸電線路高空救援技術導則FORMTEXTRescueguideforfallfromhightofpowertransmissionlines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19.10)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國家能源局???發布DL/TXXXXX—XXXXII目??次TOC\o"1-2"\h\u目次 I前言 錯誤!未定義書簽。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基本要求 45繩索救援方式 56救援工具技術要求 57安全事項 88救援工具的維護、運輸與保管 9附錄A(資料性附錄)操作流程 111
輸電線路高空救援技術導則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輸電線路高空救援作業的基本要求、救援方式、救援工具技術要求、安全事項、工具的維護、運輸及保管等。本標準適用于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的繩索救援工作。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608高處作業分級GB6095安全帶GB/T12903個體防護裝備術語GB/T23468墜落防護裝備安全使用規范GB/T23469墜落防護連接器GB/T24538墜落防護緩沖器GB24543墜落防護安全繩GB26859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GA494消防用防墜落裝備術語和定義GB/T12903和GB/T23468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高空救援fallingrescueatheights將發生意外墜掛的高空作業人員轉移至安全位置的過程。繩索救援工具roperescuetools用于高空救援繩索類工具裝備的集成。包括安全救援繩、安全吊帶、安全鉤、連接器、上升器、下降器、止墜器、滑輪裝置等。安全救援繩(以下簡稱安全繩)safetyrescuerope救援時用于承載人體重量以保護安全的繩子。救援安全帶safetyharness一種圍于腰部、胸部、肩部等部位的織帶,用于救援過程中承受人體重量以保護安全。輔助設備auxiliaryequipment與救援安全繩和救援安全帶配套使用的承載部件的統稱,包括連接扣、上升器、下降器、抓繩器、滑輪裝置、織帶、腳踏帶等。連接器(安全鎖)connector具有手動鎖或自鎖功能的常閉活門的環狀部件,用于救援工具之間的連接。摩擦鎖connectorwithfrictionspur帶有摩擦鉤的一種連接器,具有輔助增加安全繩摩擦力的功能,在雙人等重荷載情況下與下降器配合使用,用于控制下降速度。拉環ring沒有開口的承受荷載的連接部件。織帶(扁帶)webbing扁平的帶狀編織物,可用于制作安全帶、腳踏帶、吊帶等。吊帶(掛帶)lanyard由織帶、繩索等制成,通常末端帶有連接器,用于救援工具之間或救援工具與掛點之間連接的輔助工具。腳踏帶footstrap與安全帶、安全繩、上升器等配合使用,使墜掛人員身體站立或向上攀爬的輔助工具。上升器ascentdevice讓使用者可沿安全救援繩索向上攀爬或提升的摩阻式或機械式裝置,包括手持上升器、胸前上升器、提拉上升器、腳式上升器等。下降器descentcontroldevice讓使用者可沿安全繩進行可控式下降的摩阻式或機械式裝置。止墜器(自鎖器)fallarrester可隨著使用者的活動沿安全繩滑動,墜落時引發制動的裝置。抓繩器ropegrabdevice用于鎖緊救援安全繩以在空中承載負荷的裝置。提升滑輪liftingpulleys帶有提升自鎖部件的滑輪,用于提升救援對象。救援系統roperescuesystem由救援工具集成的系統。掛點anchorpoint用于安裝救援系統的固定點,能夠承受救援系統產生的任何負荷。輕型lightuse符合本標準要求,用于1.33kN及其以下負荷的救援工具類型。通用型generaluse符合本標準要求,用于2.67kN及其以下負荷救援工具類型。額定負荷ratedload在正常的靜態條件下,救援工具最大負荷設計值。破壞負荷breakingstrength繩索斷裂時測得的最大力值。伸長率elongation按規定條件試驗時其伸長的值與原長之比的百分值。救援對象rescuesubject需要被救援或者正在被救援的高空作業意外墜掛人員。救援人員rescuer通過使用救援系統對救援對象實施輔助救援的一個或多個人員。自救self-rescue救援對象自己徒手或通過工具轉移至安全位置的方式。協助救援assisted-rescue救援對象通過救援人員輔助轉移至安全位置的方式。基本要求人員要求救援人員應身體健康,無妨礙作業的生理和心理障礙,熟悉高空作業環境及設備狀況,熟悉高空作業墜落危險點及高空救援預案,掌握高空作業防墜落工具及繩索救援工具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熟練掌握高空救援流程及作業方法,熟悉GB26859和本標準。應會緊急救護法。救援人員應通過高空防墜落安全及救援培訓且考試合格取得資格,由本單位批準后,方可參加救援工作。救援工作負責人應具有高空救援資格和實踐工作經驗,有一定現場組織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通過專門培訓且考試合格取得資格,經本單位批準后,方可負責救援現場組織實施及監護。救援工作現場應設救援工作負責人,并明確救援人員職責分工。救援工作負責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對救援過程進行現場指揮及監護,不得擅離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制度要求應按GB26859和本標準執行。氣象條件要求高空作業及救援工作應符合高空作業天氣要求,遇有雷、雨、雪、霧、五級及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空作業及救援。在特殊或緊急條件下,必須在惡劣氣候下進行高空救援時,應針對現場氣象和工作條件,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和全體工作人員充分討論,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工作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其它要求應結合本單位高空作業的具體情況及墜落危險點,制定高空救援工作預案,明確典型高空救援項目的人員數量、職責及分工、高空防墜落工具及救援工具數量及規格清單、救援標準操作流程、安全事項等。一旦高空作業人員發生意外墜掛需要救援,救援人員應盡快了解救援對象的狀況,并根據設備情況、現場環境、氣象條件、工作條件以及其它影響救援工作的危險點,確定救援方案。必要時應聯系醫療部門等專業機構到現場共同開展救援救護工作。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開展救援工作,避免救援對象長時間懸掛造成二次傷害。在救援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與值班調控人員或運維人員聯系。需要線路停電應由值班調控人員履行停電手續。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向值班調控人員或運維人員匯報。繩索救援方式自救如果墜掛人員意識清楚、肢體能夠正常活動,具備自救能力和條件時,應通過自救返回安全位置。自救方法包括雙抓節法和絞繩上升法。協助救援如果墜掛人員意識清楚、肢體能夠正常活動,但不具備自救能力或條件時,可以通過救援人員協助安裝及使用救援工具的方式,自行轉移至安全位置。協助救援方法包括繩梯救援、上升器救援、滑輪提升救援。綜合救援如果墜掛人員肢體不能正常活動,無法實施自救及協助救援時,救援人員應采用綜合救援的方式,將救援對象轉移至安全位置。綜合救援方法包括無陪伴下降救援和陪同下降救援。救援工具技術要求救援安全繩結構要求救援安全繩應采用繩皮緊裹繩芯的夾心繩結構,主承重部分為繩芯,繩皮起保護作用。救援安全繩應由未使用過的合成纖維制成,繩芯應為連續結構纖維制成。安全繩表面應無任何機械損傷現象,整繩粗細均勻、結構一致。安全繩的長度可由生產商根據用戶的要求定制,每根安全繩的兩端應妥善收尾。宜采用繩環結構,并用同種材料的細繩扎縫50mm,在扎縫處熱封,扎縫處包以裹緊的橡膠或塑料套管。性能要求破壞負荷輕型安全繩的最小破壞負荷應不小于10kN,通用型安全繩的最小破斷強度應不小于40kN。伸長率當承達到最小破壞負荷的10%時,安全繩的伸長率應不小于1%且不大于10%。直徑輕型安全繩的直徑宜不小于9.5mm且小于12.5mm;通用型安全繩的直徑宜不小于12.5mm且不大于16.0mm。與生產商標稱直徑值允許誤差為±0.5mm。救援用安全帶結構要求輸電線路救援用安全帶設計負荷為2.67kN,固定于腰部、大腿或臀部以下部位和上身肩部、胸部等部位。安全帶的腰部前方或胸劍骨部位至少應有一個承載連接部件。安全帶的承重織帶寬度應不小于40mm且不大于70mm。安全帶應能調節尺寸大小以適合不同體型佩戴。安全帶的織帶和縫線應由原纖維制成,纖維類型為聚酞胺纖維或聚醋纖維。安全帶的織帶邊緣應通過熱封或其他措施來防止織線松脫。安全帶上的縫線應與織帶相匹配,用肉眼易于檢查;縫合接口及縫合末端回縫不應少于13mm;線路、針跡應順直、整齊,無明顯彎曲或堆砌,無跳針、開線、斷線。安全帶的拉環不允許焊接。安全帶的帶扣應使安全帶長度調節方便、佩戴快速且無松脫、滑落現象。安全帶帶扣的邊角半徑應不小于6mm。帶扣與拉環應無棱角、毛刺,不得有裂紋、明顯壓痕和劃傷等缺陷,其邊緣應呈弧形。安全帶的零部件安裝應端正,整帶應平直、整潔,不得有臟污、油漬、缺損及其他有損外觀的缺陷。性能要求靜負荷安全帶應穿戴在人體模型上進行正立方向20kN、倒立方向10kN和水平方向10kN靜負荷試驗,試驗后安全帶不應從人體模型上松脫,織帶在調節扣內滑移距離不應超過25mm,并且不應出現影響安全性能的明顯損傷。沖擊負荷安全帶應穿戴在人體模型上進行沖擊試驗。試驗過程中,安全帶不應從人體模型上松脫,并且不應出現影響其安全性能的明顯損傷。人體模型靜止后,軀干中心線與垂直線之間的靜止角度不應超過30度。輔助裝置結構要求輕型輔助裝置的設計負荷為1.33kN,通用型輔助設備的設計負荷為2.67kN。用于制成輔助裝置的織帶、繩索及金屬部件,應滿足本標準6.1.1和6.2.1的要求。承載用剛性部件的材料應為經鍛造、壓鑄、壓延或沖制的金屬。安全扣應為手鎖或自鎖式活口設計。用于提升的繩索滑輪裝置應具提升自鎖部件,以防止負載不受控制地降低。安全扣性能要求在開口閉合狀態時,輕型安全鉤長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27kN,通用型安全鉤長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40kN。在開口打開狀態時,輕型安全鉤長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7kN,通用型安全鉤長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11kN。輕型安全鉤短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7kN,通用型安全鉤短軸的破斷強度應不小于11kN。上升器性能要求上升器應能承受不小于5kN的試驗負荷,試驗后不應出現裝置的永久性損傷、明顯變形或繩體的損傷。抓繩器、止墜器性能要求抓繩器應能承受不小于11kN的試驗負荷,試驗后不應出現裝置的永久性損傷、明顯變形或繩體的損傷。下降器工作負荷下降器應能承受不小于5kN的試驗負荷,試驗后不應出現裝置的永久性損傷、明顯變形或繩體的損傷。極限負荷輕型下降器應能承受不小于13.5kN的試驗負荷且無故障,通用型下降器應能承受不小于22kN的試驗負荷且無故障。繩索滑輪裝置工作負荷輕型滑輪裝置應能承受不小于5kN的試驗負荷,通用型滑輪裝置應能承受不小于22kN的試驗負荷,試驗后不應出現裝置的永久性損傷、明顯變形或繩體的損傷。極限負荷輕型滑輪裝置應能承受不小于22kN的試驗負荷且無故障,通用型滑輪裝置應能承受不小于36kN的試驗負荷且無故障。把手環若滑輪裝置底端帶有把手環,輕型滑輪裝置的把手環應能承受不小于12kN的試驗負荷。通用型滑輪裝置的把手環應能承受不小于19.5kN的試驗負荷且無故障。吊帶、腳踏帶、繩梯性能要求輕型吊帶的最小破壞負荷應不小于10kN,通用型吊帶的最小破壞負荷應不小于40kN。腳踏帶、繩梯等的最小破壞負荷應不小于10kN。金屬部件耐腐蝕救援工具的金屬部件至少能夠承受48小時的鹽霧測試。測試后允許在元件表面上存在白色鱗片,不應出現肉眼可見的紅色銹蝕或其他金屬銹蝕的跡象。與織帶等可能被切割或撕裂的材料接觸的表面應不產生毛刺、凹坑或尖銳邊緣。標記、標簽及說明標記、標簽每件救援工具應具有永久性標記或標簽,標記應包含以下信息:名稱型號及出廠編號;生產年份;制造商名稱或標志;額定負荷或負荷范圍;標準號;各類工具的具體信息:安全帶:材質及穿著說明吊帶:材質及尺寸安全繩:材質、直徑及長度上升器、提升滑輪、下降器、止墜器等:使用方向、適用安全繩的直徑范圍等。說明制造商應在工具出廠時附上工具使用說明,使用說明應包括以下內容:制造商的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工具的名稱及型號;工具的用途和目的;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工具之間連接時,型號規格相互匹配的必要性;工具的使用限制;工具檢查要求;工具的清潔、保養和存放要求;標準號;不正確使用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的警告:包括更換或濫用工具,工具或組件之間不規范的組合和連接,在鋒利的邊緣和磨料表面使用,將工具暴露于可能有害的化學物質或環境中等。安全事項救援工作開始之前,工作負責人應組織全體救援人員確認以下內容,方可開始救援工作:了解救援對象的意識及身體狀況及現場設備情況,確定救援方案;確定救援人員的精神及身體狀況正常;明確救援工作任務、人員職責分工及操作流程;檢查個人防護用具、救援工具狀態及功能正常,規格型號、數量滿足救援要求;清楚工作中的危險點、交代安全技術措施;交代其它技術及安全事項。工作負責人(或專責監護人)應時刻掌握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密切注視救援人員的動作,根據救援方案及操作流程及時做出適當的指示,整個救援過程中不得放松危險部位的監護工作。救援人員應穿戴好救援專用安全帶等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并攜帶必須的救援工具,方可開始工作。救援人員在登高及救援過程中,應始終做好墜落防護,確保自身安全。救援系統的掛點的選擇應能夠承受救援過程中產生的負荷,掛點連接應穩定,以防止救援系統意外移動或脫離掛點。應根據現場救援方式選擇輕型或通用型救援系統。輔助裝置應與適用范圍內尺寸的安全繩配合使用,嚴禁將尺寸規格不匹配的工具混用。下降器、止墜器等輔助裝置安裝好后,應進行試操作,確認安全方向正確,止鎖功能正常。救援過程中不得踩踏繩索、織帶,不得在鋒利的邊緣和磨料表面或附近使用繩索、織帶,必要時應增加繩索護套或護墊。救援過程中,人體及救援工具均應與周圍帶電設備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應確定安全距離范圍內的設備已經停電。從高處向下救援時,應防止人體與下方橫擔、導線等磕碰。禁止投擲工具、材料和雜物等,傳遞工具、材料等應使用工具袋。救援點下方應設安全警戒區,應有明顯警戒標志。救援高度較高時,救援人員之間應配置無線通信設備。救援工具的維護、運輸與保管基本要求救援工具應按照國家或救援等行業相關標準通過型式試驗,技術指標應不低于本標準第6章及標準GA494的要求,每件工器具應通過出廠試驗。救援工具應在每次使用前以及定期進行檢查,試驗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工具的檢查救援工具應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均應進行檢查,確認不存在影響其正常使用的缺陷、損傷或功能異常。救援工具應定期進行檢查,檢查周期應不超過12個月,以確認設備是否可以安全使用。檢查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標記標簽是否缺失或不清楚;是否缺少影響工具型式、組裝和功能的零件或部件;工具的硬質部件是否存在影響安全的缺陷或損傷,包括裂縫、尖銳邊緣、變形、銹蝕、腐蝕或過度磨損等;織帶或繩索是否存在影響安全的缺陷或損傷,包括磨損、開線、斷線、纏繞、打結、腐蝕、老化或過度臟污等;機械裝置和連接器是否存在功能異常等缺陷。其它任何可能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當工具存在可能不滿足使用要求時,應停止使用該設備,包括:存在不滿足安全性能的缺陷、損傷或功能異常;不在檢查的有效期內;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墜落沖擊;其它不滿足本標準要求的情況。停止使用的工具,經維修、檢查及檢測確認符合本標準要求時,可以恢復使用。所有經檢查確定不再適合使用的救援工具應做好標記或標簽,在受控區域存放或銷毀,以防止重復使用。工具的運輸及保管救援工具在運輸過程中應裝在專用工具袋(箱)或專用工具車內,以防受污和損傷。救援工具在運輸中應防止受潮、淋雨、暴曬、碰撞等,內包裝運輸袋可采用塑料袋,外包裝運輸袋可采用帆布袋或皮(帆布)箱。救援工具應存放在庫房里有明顯標志的區域,并應便于救援。庫房應干燥、通風。貯存時不應在產品上堆壓重物,應避免磕碰及陽光直射,遠救援設備應存放在有明顯標志的區域,并應便于救援。遠離熱源和火源等任何可能導致工具損壞的環境。救援工具庫房由專用保管員負責管理,未經允許不具有救援資質的人員不得進入。救援工具實行專用原則,即只為救援工作專用,不得挪為其他用途。救援工具在救援行動完成后應立即歸還。
(資料性附錄)
操作流程自救抓結上升自救救援工具為:安全繩、拋投牽引繩、抓結繩、連接器等。救援步驟為:利用拋投牽引繩繞過導線,牽引安全繩繞過導線;采用繩結將安全繩固定在導線上;采用普魯士結將短抓結繩一端固定在救援繩上,另一端用連接器固定于安全帶胸前掛點;采用普魯士結將長抓結繩一端固定在短抓結下方救援繩上;曲腿腳踩踏長抓結繩,扶繩站立,將身體重量轉移至長抓結繩上,實現身體上升;沿安全繩向上推動短抓結;輕緩坐下,將身體重量轉移至短抓結繩上;沿救援繩向上推動長抓結;重復d)至g)動作,直至到達導線上方,完成自救。絞繩上升自救救援工具為:安全繩、拋投牽引繩等。救援步驟為:按照A.1.1.2中的a)、b)將安全繩固定在導線上;雙手握安全繩,將身體重量轉移至雙手上;曲腿以雙腳絞繩向上站立,雙手依次向上握繩,實現身體上升;重復b)、c)動作,直至到達上方導線;拆除救援工具,完成自救。協助救援繩梯救援救援人員為:工作負責人1人,高空救援人員1人。救援工具為:繩梯、吊帶、連接器等。救援步驟為:救援人員攜帶繩梯到達救援對象上方,將繩梯固定在導線上;救援對象通過繩梯向上攀爬;救援對象到達導線附近時,救援人員協助救援對象返回導線上;拆除救援工具,完成救援。手持上升器救援救援人員為:工作負責人1人,高空救援人員1人。救援工具為:傳遞繩及救援工具包、安全繩、手持上升器、腳踏帶、胸式上升器、連接器、吊帶等。救援步驟為:救援人員攜帶救援工具到達救援對象上方,將安全繩固定在導線上;救援人員采用傳遞繩及工具包,將救援工具傳遞給救援對象;救援對象取出胸前上升器,與安全帶胸前掛點連接后,安裝在安全繩上;救援對象將連接好的手持上升器、腳踏帶、吊帶,將吊帶與腹部掛點連接,在胸前上升器的上方,將手持上升器安裝在安全繩上;救援對象將身體重量轉移至胸部上升器和安全繩上,將手持上升器沿著安全繩向上推動;救援對象手握住手持上升器,曲腿踩腳踏帶,使身體向上站立,并帶動胸式上升器沿著安全繩向上移動,實現身體上移;救援對象重復e)、f)操作,直至到達導線附近時,救授人員協助救援對象返回導線上;拆除救援工具,完成救援。提升滑輪救援救援人員為:工作負責人1人,高空救援人員1人。救援工具為:傳遞繩及救援工具包、安全繩、提升滑輪、連接器、吊帶等。救援步驟為:救援人員攜帶救援工具到達救援對象上方,將組裝好安全繩的提升滑輪固定在導線上;救援人員將滑輪兩端安全繩下放至救援對象處;救援對象將滑輪安全繩有連接器的一端與安全帶背部掛點連接;救援對象向下拉滑輪安全繩的另一端,實現身體向上提升,同時安全繩在滑輪自鎖部件的作用下反向鎖至;救援對象重復d)操作,直至到達導線附近時,救授人員協助救援對象返回導線上;拆除救援工具,完成救援。綜合救援無陪伴下方釋放救援救援人員為:工作負責人1人,高空救援人員1-2人,地面救援人員2-3人。救援工具為:安全繩,下降器、摩擦鎖、滑輪、連接器,以及自救或協助救援工具等。救援步驟為:高空救援人員攜帶救援工具到達救援對象上方,分別固定救援人員用安全繩A和滑輪、安全繩B及下降器;高空救援人員將安全繩A一端釋放給地面人員,地面救援人員在安全繩A上安裝下降器,并連接至安全帶腹部掛環上;高空救援人員在安全繩B上安裝下降器B,將身體重量轉移至安全繩B上;高空救援人員攜帶安全繩A的另一端,利用下降器B沿安全繩B下降至救援對象位置;高空救援人員將安全繩A連接至救援對象背部掛點;地面救援人員拉緊安全繩A,將救援身體重量轉移至安全繩A。如果救援對象身體重量較重,應增加其他人員輔助地面救援人員進行救援;高空救援人員解開救援對象安全帶的墜掛安全繩;地面救援人員控制下降器,勻速釋放安全繩A,使救援人員下降至地面;地面救援人員接應救援對象;高空救援人員利用自救或協助救援方式返回,拆除救援工具,完成救援。陪伴下降救援救援人員為:工作負責人1人,高空救援人員1-2人,地面救援人員1人。救援工具為:安全繩、提升滑輪、下降器、抓繩器、止墜器、吊帶、連接器等。救援步驟為:高空救援人員攜帶救援工具到達救援對象上方,固定安全繩及后備保護安全繩;高空救援人員將下降器安裝在安全繩上,將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漂流活動方案
- 小班春季入園活動方案
- 少兒誦讀大賽活動方案
- 居家美工活動方案
- 工廠周末活動方案
- 鞏義標準工具活動方案
- 小班重陽藝術活動方案
- 小孩栗子活動方案
- 工會演講比賽活動方案
- 小班冰燈活動方案
- NB∕SH∕T 0001-2019 電纜瀝青標準規范
- DL∕T 1688-2017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狀態評價導則
- 江西省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榆神礦區郭家灘煤礦(700 萬噸-年)項目環評
- 合同訂立規范情況
- 福建省廈門雙十思明分校2024屆八下物理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刑事訴訟法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聊城大學
- JJG 705-2014液相色譜儀行業標準
- 第四屆全國電信和互聯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考試題庫及答案
- 領導干部防震知識講座
- 國家開放大學《Python語言基礎》實驗5:循環結構基本應用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