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廣西防城崗市防城區達標名校中考四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14年8月4日,英國借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為由對德國宣戰,把一個在歐洲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暗殺皇族的事件,演變成一場兩大軍事集團相互廝殺的大戰。”材料中“暗殺皇族的事件”是指A.查理一世被處死B.路易十六被處決C.林肯遭槍殺D.薩拉熱窩事件2.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里的“轉折點”的是A.通過《權利法案》結束了國王的權力 B.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C.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3.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圖片反映這一主題的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4.我國目前所發現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A.甲骨文B.隸書C.楷書D.行書5.主席在2018年上合青島會上說:“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開放包容、共贏共享的伙伴關系,才能實現持久穩定和發展。”以下史實中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①薩拉熱窩事件②北約、華約對峙③歐盟的建立和發展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中寫道:“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和黃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際關系和現念發生了顛倒。”造成人們思想觀念的改受主要是由于A.啟蒙運動的作用 B.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C.人文主義的傳播 D.資產階級革命推動7.羅斯福曾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我們正在為挽救一種偉大而珍貴的政府而戰,既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全世界。”其中“戰爭”的目的是A.驅逐英國殖民者 B.推翻封建統治C.防止國家分裂 D.解決經濟危機8.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對此應有的認識是()①人類面臨著許多挑戰②當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戰與變革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④應充分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日本著名學者內藤湖南發現:“(唐朝)天子對臣下的奏章批示時,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溫和,決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時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對仆從一樣的粗魯的詞語,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A.中央集權加強B.君主專制加強C.封建主義興起D.儒家思想興起10.《走進新時代》中唱到:“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對“當家作主站起來”理解正確的是①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②中國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③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④鼓舞了世界上其他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八榮八恥”中提出“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下列哪一項運動中曾經提出類似的思想主張?()A.洋務運動 B.工業革命 C.鴉片戰爭 D.新文化運動12.下圖中,建造不同房屋的決定性因素是()A.自然條件 B.生活習慣 C.生產工具 D.勞動技術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別里科夫家住伏爾加河畔,祖輩到他都是農奴。1861年春,改革的法令使30歲的別里科夫終于告別農莊,來到伏爾加河上的一條大船上,實現了兒時就想當一名水手的愿望。請回答1861年改革法令的哪一項具體內容幫助別里科夫圓了自己的水手夢?14.請根據提示信息寫出相應的內容。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的戰役一一東漢時改進了造紙工藝的人物一一科舉制正式確立的標志一一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標志性事件一一15.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不同階級、階層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不同的主張或口號,體現了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寫出下列主張或口號與之對應的事件。自強求富、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科學。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前往薩拉熱窩巡視,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射殺身亡,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以這起突發事件為由向塞爾維亞宣戰,所以材料中的“暗殺皇族的事件”是指薩拉熱窩事件,D項符合題意;查理一世被處死是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路易十六被處決是1793年法國大革命中,林肯遭槍殺是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后不久。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C【解析】

依據題干的關鍵信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之后,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利,國王成為了議會的國王,兩者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C項符合題意;《權利法案》通過后,國王仍擁有行政權,故A項錯誤;B項與材料“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的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是《權利法案》的意義,而題干說的是光榮革命,故D項錯誤;故選C。3、D【解析】

文成公主入藏和順治帝會見五世達賴喇嘛都屬于民族團結友好發展的表現,①④符合題意,D正確;鑒真東渡是和日本的文化來往,也是對外的,②排除,AB錯誤;鄭和下西洋是對外友好往來的典型,不是民族關系,③排除;C錯誤。故選D。4、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時期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我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故A符合題意。隸書是秦統一后繼小篆在全國統一使用的文字;楷書和行書是東漢以后隨書法藝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5、B【解析】

依據題干“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開放包容、共贏共享的伙伴關系,才能實現持久穩定和發展。”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越來越強,各國之間聯系越來越密切,各國之間只有加強合作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在世界立足,例如1993年,歐洲各國在歐共體的基礎上成立歐盟,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了歐盟各國的經濟的迅速發展,③符合題意;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助于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④符合題意;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不是加強合作的事件,①不符合題意;二戰后,為了稱霸世界,美蘇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分別成立了北約和華約,形成了兩極格局,②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B項符合題意;故選B。6、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人物“莎士比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人為核心的思想。材料中“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和黃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際關系和現念發生了顛倒。”體現了人的追求和欲望,是受人文主義傳播的影響。AB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7、D【解析】

依據題干羅斯福曾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我們正在為挽救一種偉大而珍貴的政府而戰,既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全世界。”結合所學知識,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最久的世界經濟大危機。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即為羅斯福新政,新政使美國擺脫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羅斯福政府用國家干預手段成功地擺脫了經濟危機,使美國資本主義經濟得以重新正常運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繼續保持了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D選項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近現代政治體制,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A選項不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B選項不符合題意;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8、C【解析】依據題干所給信息“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今并不太平,戰爭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艾滋病問題和恐怖主義,是全人類共同面臨著的共同的危機與挑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所以,①②④項的認識正確,C項符合題意;③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項。故選C。9、B【解析】

根據“唐朝)天子對臣下的奏章批示時,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溫和,決不用命令的口吻”、“明清時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對仆從一樣的粗魯的詞語,成了命令。”說明由唐朝到清朝君臣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唐朝的相對平等變為明清時期的主仆關系,體現了君主專制的加強,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④是新中國成立的國際意義,與題意不符,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管家是理解“當家作主站起來”是新中國誕生的國內意義,所以④國際意義應該排除。1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材料中也強調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所以二者內容有共通之處,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欄式房屋,因為北方干旱少雨,南方地處潮濕,所以南北方居民居住房屋不同,主要是自然條件的不同,A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農奴獲得人身自由,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換或買賣農民。【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1861年進行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獲得了人生自由,農民在人身關系上不再依附于土地及地主,解放的農民可以自由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有權擁有動產和不動產,可以自由轉換職業,自由從事工商業活動,并以自己的名字簽訂契約,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換或買賣農民。14、(1)巨鹿之戰(2)蔡倫(3)進土科的創立(4)安史之亂【解析】

(1)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年,項羽率軍數萬與秦軍30萬在巨鹿展開決戰,項羽率軍九戰九捷,大敗秦軍,殲滅了秦軍主力。(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使唐朝由盛轉衰的標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唐朝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15、自強求富——洋務運動君主立憲——戊戌變法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民主科學——新文化運動【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派起初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又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結果失敗,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