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蠕蟲病-棘頭蟲病_第1頁
第二章:蠕蟲病-棘頭蟲病_第2頁
第二章:蠕蟲病-棘頭蟲病_第3頁
第二章:蠕蟲病-棘頭蟲病_第4頁
第二章:蠕蟲病-棘頭蟲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

動物棘頭蟲病一、棘頭蟲概論二、豬巨吻棘頭蟲病三、鴨棘頭蟲病一、棘頭蟲的形態、發育與分類

(一)、形態結構1、外部形態蟲體橢圓形、紡錘形或圓柱形。

大小差別大,1.5~650mm。

蟲體前端有吻突和鞘,吻突上有小刺。身體不分節,有假體腔,無消化系統,左右對稱。雌雄異體。2、內部構造具有吻腺。具有韌帶囊。排泄系統由原腎、排泄管、排泄囊。神經系統由神經節(吻鞘頂部)發出神經分支。雄蟲生殖器官由兩個睪丸、輸出管、射精管雄莖和交合傘構成。雌蟲的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宮鐘、子宮、陰道和陰門構成。(二)、生活史間接型生活史。中間宿主為甲殼類動物和昆蟲。雌蟲產含幼蟲的蟲卵(棘頭蚴)。蟲卵在中間宿主體腔內先發育成為棘頭體,再發育成為具有感染性的幼蟲棘頭囊。終末宿主因食入含棘頭囊的中間宿主而感染。青蛙、蛇等脊椎動物可作為轉運宿主。(三)、分類原棘頭蟲綱(Archiacanthocephala)寡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屬(Macracanthorhynchus)

鉤吻屬(Oncicola)古棘頭蟲綱(Palaeacanthocephala)多形科(Polymorphidae)

多形屬(Polymorphus

西頸屬(Filicollis)二、豬棘頭蟲病

病原寡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屬(Macracanthorhynchus)蛭形巨吻棘頭蟲(M.hirudinaceus)寄生于豬的小腸內,以空腸為最多。也感染野豬、狗和貓,偶見于人。我國各地都有報道,有些地區本病的危害甚至大于豬蛔蟲病,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種寄生蟲病。[病原形態]蟲體大,呈長圓柱形,乳白色或淡紅色,前部較粗,向后逐漸變細,體表有明顯的環狀皺紋。頭端有一個可伸縮的吻突,吻不彎曲,吻突上有5~6列強大向后彎曲的小鉤,每列6個。雌雄蟲體大小差別很大,雄蟲長7~15cm,呈長逗點狀,尾端有一交合傘。雌蟲長30~68cm。蟲卵橄欖形,深遏色,卵殼布滿不規則的斑點小窩,由4層構成,第2層兩端有塞狀構造,卵內為棘頭蚴。[生活史]中間宿主為金龜子、天牛等甲蟲。蟲卵被中間宿主金龜子的幼蟲——蠐螬或其他甲蟲的幼蟲吞食后,棘頭蚴進入體腔發育為棘頭體,經2~3個月后,形成棘頭囊,到達感染階段。豬吞食了含有棘頭囊的甲蟲幼蟲、蛹或其成蟲時,均能造成感染。經2.5~4個月發育為成蟲,成蟲壽命為10~24個月。[流行病學]分布廣泛,地方性流行。8~10月齡豬感染性高,流行地區感染率60~80%。雌蟲繁殖率強,一條雌蟲每天可產卵26~68萬個。蟲卵抵抗力強。春夏季節感染率高。感染率與飼養方式有關。[致病作用與癥狀]致病作用蟲體以吻突刺入腸壁引起機械性損傷,穿孔、和腹膜炎癥。蟲體代謝產物引起中毒甚至神經癥狀。癥狀輕度感染,癥狀不明顯,嚴重時食欲減退,腸道蠕動增加,腹痛,刨地,互相對咬。病程長時,豬消瘦、生長緩慢,拉稀,糞便帶血。腹膜炎癥時體溫升高,腹部緊張,疼痛,倒地抽搐死亡。[病理變化]腸管漿膜面可見到綠豆大小的小結節。粘膜面可見到大小不等的潰瘍和壞死。腸道內大量蟲體。腸道穿孔引起腹膜炎癥時候腹膜暗紅色,渾濁、粗糙。[診斷]

結合流行病學和癥狀,以直接涂片法和水洗沉淀法檢查糞便中的蟲卵,可確診。[防治]治療尚無特效驅蟲藥,可試用左旋咪唑、氯硝柳胺等藥物。預防消滅傳染源。對病豬進行驅蟲,對平時和驅蟲后排出的糞便進行堆積發酵處理;在甲蟲活動季節5~7月份,豬場內不宜整夜用燈光照明,避免招引甲蟲;改進飼養管理,盡量采用舍飼。三、鴨棘頭病病原多形科、多形屬(Polymorphus

)與

西頸屬(Filicollis)的多種棘頭蟲。主要有:大多形棘頭蟲(P.magnus)

小多形棘頭蟲(P.minutus)

臘腸狀多形棘頭蟲(P.botulus)

鴨細頸棘頭蟲(F.anatis)寄生于鴨、鵝、野生游禽和雞的小腸內引起的。[病原形態]多形棘頭蟲:蟲體呈紡錘形,體前部大,體表有小棘,體后部較細小,體表棘不明顯。蟲卵呈長紡錘形。大多形棘頭蟲雄蟲9.2~11mm,雌蟲12.4~14.7mm。

小多形棘頭蟲雄蟲2.8~3.9mm,雌蟲10

mm。鴨細頸棘頭蟲:蟲體呈紡錘形,頸細長。體前部細長,體后部粗短。雄蟲6.0~8.0mm,雌蟲20~26mm。蟲卵呈卵圓形。[生活史]大多形棘頭蟲以湖沼鉤蝦作為中間宿主。小多形棘頭蟲以蚤形鉤蝦和羅氏鉤蝦作為中間宿主。鴨細頸棘頭蟲以櫛水蚤作為中間宿主。在中間宿主體內經棘頭蚴、棘頭體、棘頭囊發育,終某宿主吃到棘頭囊后經過27~30天蟲體即可以發育成為成蟲。小魚可作為儲藏宿主。[致病作用、病變]相似于豬巨吻棘頭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