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人文庫”水印下載源文件后可一鍵去除,請放心下載!(圖片大小可任意調節)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人人文庫”水印下載源文件后可一鍵去除,請放心下載!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為什么說語言是客觀存在的?但語言學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2.從已知最古老的文字來看,最初的字符都是()。A、表意的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3.康德爾最早公開良序集悖論,也叫最大序數悖論。4.下列各個漢語詞語中屬于復合詞的是()A、邏輯B、幽默C、寂寞D、忘記E、崎嶇5.基本詞匯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互相影響的?6.為什么說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7.人類的語言能力是后天培養形成的。8.舉例說明什么是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9.語言符號具有()兩個特點。10.下列特征中,普通話輔音音位/t/具有的區別特征是()。A、塞B、塞擦C、舌根D、送氣11.關于語言規范化的推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主要由權威機構提出具體的規范意見B、主要由權威機構強制推行C、主要通過教育機構、大眾傳媒等渠道向社會推行D、主要是一個積極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遵守的過程12.北京話“慢”單念時讀[man],但“慢慢兒”卻有人讀做[maimar],前一音節的語流音變現象是()A、同化B、異化C、弱兒D、增音13.語言的基本關系(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14.語素的組合與語素類的組合是否對應?15.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面語言單位,歧義結構須作多種分析。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2.非常熱愛祖國和人民的英雄 3.河南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區 4.他要出租汽車16.下列詞組屬于基本詞組的是()。A、偏正詞組B、主謂詞組C、“的”字詞組D、介詞詞組E、述賓詞組17.喬姆斯基把人類大腦中的語言知識分為哪兩類?18.語音成分和語法成分借用的類型有哪些?19.為什么說語法意義和語法形式在許多語言中不是對等的?20.下列詞語中,不屬于偏義復合詞的一項是()。A、妻子B、國家C、開關D、忘記21.關于輔音和元音說法正確的是()。A、輔音和元音在發音時聲帶都振動B、輔音和元音在發音時氣流都受阻C、輔音和元音在發音時發音器官都緊張D、輔音和元音在發音時呼出氣流都一致22.構詞中派生詞的類型有哪些?23.文字的個體符號()以(音節或者音位()為直接書寫單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個體符號()以()為直接書寫單位就是表意文字。24.應如何認識語義場的層次性?25.怎樣理解語言和種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26.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1933年出版了(),此書成為美國結構主義學派的綱領性著作。27.不同級別的語法單位都可以從外部()和內部()的差別進行兩種分類28.語義學和語用學都研究意義,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是什么?29.()組是補充式合成詞。A、呼吸、買賣、開關、出入B、團結、評論、紀念、開始C、往返、進退、伸縮、作息D、推翻、改進、摧毀、打倒30.什么是復輔音?漢語普通話中有復輔音嗎?31.語言學在自然科學中有哪些應用?32.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是()。A、漢語B、越南語C、緬語D、意大利語33.作為語言符號與其他符號的共同點在于()。A、隨意約定B、這些符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符號相對地存在C、復雜性D、強生成性34.句法范疇中比較具有普遍性的結構關系意義有()、()、()等。35.按照不同的角度,語法現象可以分為“詞法部分和句法部分”、“組合規則和聚合規則”、“核心語法和外圍語法”,舉例說明上述不同劃分的兩個部分分別包括哪些內容?36.一種語言中的句子數量是無限的,可構成句子的語言材料和()是有限的,所以人類能夠掌握語言。37.漢語拼音聲母gkh出現的語音環境與jqx出現的語音環境()A、對立B、互補C、部分對立D、部分互補38.在二十世紀,對哲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產生重大影響的語言學流派是()A、歷史比較語言學B、心理語言學C、結構主義語言學D、社會語言學39.文字最基本的單位是()A、筆畫B、字符C、偏旁D、部首40.目前對于語言和思維的關系,比較一致的觀點是()。A、有什么樣的思維,就有什么樣的語言B、有什么樣的語言,就有什么樣的思維C、思維對語言有一定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語言決定思維D、語言對思維有一定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思維決定語言41.舉例說明孤立語的主要特點。42.由于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因此借用文字就是借用語言。43.同音詞和同形詞的關系是什么?44.從語言學分科來看,《語言學概論》課屬于()。A、一般語言學B、具體語言學C、共時語言學D、歷時語言學45.舉例說明漢語語法組合規則的演變。46.下列語言中屬于粘著語的是()A、苗語B、越南語C、俄語D、日語47.洋涇浜語的發展前途有哪些?48.下面各項中,屬于語法單位的有()。A、音素B、語素C、詞D、詞組E、音節49.語言接觸的總趨勢是()。A、強化B、弱化C、繁化D、簡化50.“老師鼓勵我考大學”是()。A、主謂詞組B、兼語詞組C、連動詞組D、復句詞組51.簡述歷史比較法的研究步驟和內容。52.我國古代誰最早提出了語言的任意性原則?()A、老子B、荀子C、孟子D、孔子53.舉例說明為什么在描寫句子的語義結構時,常常要從謂詞入手,也就是把謂詞看作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54.超音段音位指()。A、輔音音位B、元音音位C、調位D、重位E、時位55.為什么說人的大腦構造是人有語言能力的主要原因?56.如何看待語言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57.以漢語為例,闡述如何根據文字來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58.音位包括()。A、音質音位B、非音質音位C、詞的職位D、詞的義位59.下列各組元音區別的描述()是錯誤的。A、i和y的區別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區別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后a的區別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區別是舌位高低不同。60.試述其他動物不能掌握語言的主要原因。61.多義詞的中心意義與本義()。A、完全一致B、在少數詞中是一致的C、在多數詞中是一致的D、完全不一致62.人以外的動物有沒有語言?人類語言和動物“語言”的主要區別在哪里?63.解釋“語法范疇”,常見的詞法范疇有哪些?64.詞義的派生義產生的途徑是()。A、比喻B、強喻C、隱喻D、借喻65.簡述世界語的特點。66.屬于舌面后高圓唇元音的是()。A、[a]B、[i]C、[u]D、[ɑ]67.關于共同語的形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并不意味著方言分歧已經消失B、并不意味著方言分歧將會擴大C、并不意味著方言最終將被取代D、并不意味著語言已經實現統一68.詞組的聚合關系分類是指把詞組分成()A、向心詞組和離心詞組B、聯合詞組和偏正詞組C、基本詞組和特殊詞組D、簡單詞組和復雜詞組69.普希金是俄羅斯語言的一代巨匠,他的語言至今仍是學習俄語的楷模。這里兩次用到“語言”,兩次的含義()。A、完全相同B、基本相同C、完全不同D、有聯系又有區別70.下列輔音中屬于送氣音的是()。A、[tsh]B、[h]C、[?]D、[x]71.音位變體可分兩種,出現條件受環境制約的是(),沒有條件限制的是()。72.論述音位的性質(特征)。73.音位和音位組合起來的最小語音結構單位叫()。74.蜜蜂的交際行為沒有任意性。75.關于語言和民族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語言和民族互為標志B、語言是最直觀、最容易識別民族標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標志C、具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民族認同感”的社群才屬于同一民族D、語言和民族可以等同起來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屬于語言前階段的有()。A、形態句階段B、咿呀學語階段C、電報句階段D、綜合句階段E、非自控階段2.謂詞在述謂結構中處于什么地位?3.下列成對的詞語中,屬于相對反義詞的一組是()A、成功—失敗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D、勤勞—懶惰4.根據語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自由或者獨立性質,可以把語素分為()和()。5.一個輔音的音色一般主要由()和()兩方面決定。6.語言符號在創制過程中帶有()。A、任意性B、強制性C、穩定性D、可變性7.主要解釋某個詞語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識的一類詞典是()A、歷史詞典B、信息詞典C、語言詞典D、百科詞典8.詞匯意義和關系意義的區別?9.為什么同一種現實現象需要用不同的詞來概括反映呢?10.下列關于詞尾說法只有()是正確的。A、詞尾具有構成新詞的功能。B、后綴一般就是詞尾,但詞尾不都是后綴。C、詞尾和詞綴也叫詞干。D、詞根也可以轉化為詞綴。11.下面不屬于漢語北京話區別特征的是()。A、清/濁B、送氣/不送氣C、邊音/鼻音D、雙唇/唇齒12.在所有語言中,()被認為是最為高級的語言。A、漢語B、日語C、英語D、數學13.失語癥有哪些類型?14.詞義的性質包括哪些方面?舉例說明。15.詞的理性意義和詞的附加色彩有什么區別?16.從記事圖畫發展成為獨立的文字體系,必須具備哪些條件?17.如何正確理解句法、語義、語用三者的相互關系?18.簡述漢藏語系在結構類型上的共同特點。19.下列詞語,屬于絕對反義詞的一組是()。A、快—慢B、正—反C、好—壞D、黑—白20.什么是輔音,有哪些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21.什么是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特點?22.元音和輔音本質區別是()A、元音的發音可以延長,輔音不可以B、元音發音響亮,輔音不響亮C、元音發音時氣流不受阻,輔音一定受阻D、發元音時,發音器官的各個部分均衡緊張;輔音則不然23.試論語法聚合規則的發展。24.語體色彩最基本的類型有()A、口語色彩B、科技語體色彩C、公文語體色彩D、政論語體色彩E、書面語色彩25.皮欽語和混合語有什么區別?26.漢語借詞主要有()和()等方式。27.簡述語言和思維在地位、作用上的兩種不同觀點?28.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區別29.語言系統的兩種基本關系是()和()。它們是打開語言的兩把鑰匙。30.形態原則和功能原則往往是矛盾的。31.下列輔音中屬于舌葉-齒齦音的是()。A、[n]B、[?]C、[?]D、[x]32.語言學的發展史: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特點。33.舉例說明語音、語義和語法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34.元音和輔音的本質區別在于發音時氣流是否受阻。35.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記錄語言的聲音和意義。36.成語多是四音節,也有三音節和四音節以上的;慣用語多是三音節,也有超過三音節的,你如何區別成語和慣用語?37.在漢語普通話中沒有意義區別功能的聲學特征是()A、音高B、音強C、音長D、音質38.造成語言差異的因素有哪些?39.人類語言的起源必須具備哪三方面的條件?40.來自原始印歐語的親屬語言有()A、拉丁語B、日耳曼語C、古斯拉夫語D、苗語E、阿爾泰語41.為什么“說話”或人和人之間的“口頭交際行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42.詞為什么會由單義發展為多義?43.劃分詞組層次的原則是什么?44.什么是語言的線條性特點?45.從一個橫斷面描寫研究語言在某一個時期的狀態的語言學就是()。46.“一尺之樓,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表達的是極限思想。47.機器翻譯可以分為四個層級,從低到高的排序是()。A、單詞、句子、話語、篇章B、單詞、句子、句群、篇章C、單詞、句法、語義、語境D、語音、語法、語義、語用48.()是最小的語音單位。()是最小的能夠自由發音的語音單位。49.為什么已經掌握了人類語言的成年人,如果長期脫離人類社會就會逐漸喪失語言能力?50.語言中沒有完全等義詞51.從外語教學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語的發展規律大致相同,這一學習發展過程被稱作()。A、外在刺激B、內在大綱C、語言遷移D、語言模仿52.什么是語義場?語義場有何特點?53.下列詞組叫,帶雙賓語的是()A、托你一件事B、托你辦件事C、請你辦這件事D、借你五元錢E、給你一本書54.“說的是他”具有兩種()A、語音停頓B、層次結構C、表層意義D、深層意義55.超語言的剩余成分是指()中扣除語言成分后剩下的成分。56.漢語中的字基本上以()為造字單位或者記錄對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為造字單位。57.聚合規則是潛在的,它儲存于人們的腦子中。58.漢語中的“天氣”[thian?hi]讀成[than?h],發生的語流音變是()。A、異化B、同化C、弱化D、脫落59.下列詞組屬于主謂詞組的是()。A、白菜三斤B、明天星期天C、他怎么樣D、認真聽講E、我不去60.對于中介語的錯誤類型,目前較多采用的分類是()。A、系統前錯誤、系統錯誤、系統后錯誤B、語法錯誤、語匯錯誤、語音錯誤C、可容忍的錯誤、部分容忍的錯誤、不能容忍的錯誤D、目標語判斷性錯誤、來源語干擾性錯誤61.普通文字學與具體文字學62.什么是分布分析法?63.古代的語言研究和今天的語言研究有幾個方面的區別64.下列關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確的有()。A、音位區別意義的作用叫做“辨義功能”B、音位可以從聽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來C、音位的分析和歸納可以跨語言和方言D、音位可以分為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E、音位的歸納主要依據語音單位的發音65.下列關于書面語的各種說法()是不正確的。A、書面語一般要先于口語產生;B、書面語的發展離不開口語;C、書面語的發展是口語促進的;D、書面語比較嚴謹規范。66.語言分化的產物有哪些?67.從具體研究對象看,現代漢語屬于理論語言學的()68.基本語匯的特點是什么?有哪些主要類別?69.在各種信息傳遞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70.語言體系中的一切成分都以關系為基礎,語言系統中的所有符號既可以同別的符號組合,又可以被別的符號替換,這兩種關系就是()和()。71.句組的主要意義關系類型有哪些?72.在大腦機制的作用下,我們看到的口型和聽到的語音有差異。73.在音節中,處于強峰階段的音叫()。74.什么是隱喻和換喻?它們的基本區別是什么?75.下列關于社會方言的表述中,正確的有()A、社會方言是隨著社會的社群分化而產生的B、社會方言是在一種語言或方言內部形成的C、社會方言是在不同語言相互接觸中產生的D、社會方言有自己特殊的結構系統E、社會方言具有明顯的排他性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因為雖然語言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同的學者對語言的主觀認識可以不同,甚至大不相同。把人和人之間的口頭交際行為以及在口頭交際過程中產生的一句句具體的話概括為抽象的言語行為和言語,把某一社會群體使用的這種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交際工具概括為語言,這已經是主觀的抽象概括。客觀事物和客觀現象固然是客觀存在,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卻只能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的主觀反映,這種反映當然是有客觀依據,不過也摻雜了各種主觀因素,并且還可以有不同的觀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因此,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多種多樣,這些現象和語言學家的理論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語言的問題關系到社會、歷史、文化等多種問題,語言又是處于不斷變化發展的,所以,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2.參考答案:A3.參考答案:錯誤4.參考答案:C,D5.參考答案: 基本詞匯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全民常用。所謂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詞匯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這種普遍性體現在不分階級、階層、行業、地域、年齡、性別,各行各業的人都懂得其含義,都要使用,而且經常使用。第二,穩固性,所謂穩固就是指基本詞匯很少發生變化,長期地為人們學習和使用,不至于影響交際,如果基本詞匯時時刻刻處于變化之中,人們時時要學習新的詞語,那么這種交際工具使用起來就不方便了,所以可以說穩固性是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對詞匯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詞匯所記錄的客觀對象或觀念,本身就是比較穩固,很少變化的。當然,基本詞匯的穩固性是相對而言的,其實仍然有變化,有新舊詞語的替換,只是這種變化很小。第三,有構詞能力。所謂有構詞能力,就是指基本詞匯是構成新詞的基礎,由于基本詞匯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時間又很長,非常穩固,影響很大,所以人們在創造新詞語時,往往是用基本詞匯作為構詞要素。 基本詞匯的三個特點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由于基本詞匯具有全民常用性的特點,在使用上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們運用語言,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客觀上就要求基本詞匯保持相對穩定性,不能經常變動,以利于運用;當心的事物現象出現,需要新詞記錄時,人們又首選現成的基本詞匯作為構詞材料,使得基本詞匯又具有了很強的構詞能力,這又反過來強化了基本詞匯的的全民常用性特點和穩固性特點。6.參考答案:1)我們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現象,要么是社會現象,而語言就是屬于社會現象。社會是指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地域中、說同一種語言、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的人類社會的共同體,與此密切關聯的現象就是社會現象。語言就是一種社會現象,它與人類社會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把社會中的個人結成群體的紐帶,是人與人互相聯系的橋梁,進行溝通的工具,也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沒有語言,人類社會就會崩潰,不復存在。2)語言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的,具有社會性。一個社會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語言就是一定社會的產物,是社會特有的一種現象,社會以外無所謂語言,沒有社會,也就沒有語言。語言是在勞動過程中因為交際的需要而產生的,是與人類社會、人的抽象思維同時產生的。語言的一切自始至終都與人類社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社會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給語言帶來影響,都會在語言中反映出來。社會性可以說是語言的本質特性。3)語言與社會的發展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4)語言是社會現象,這是由于語言與社會相互依存。語言不可能離開社會而存在,社會的存在也離不開語言,語言是組成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5)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還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人類社會以外沒有語言。社會以外不但沒有語言,即使是人,只要離開了社會,也會失去語言能力。人類大腦特有的語言能力與生俱來,具有一定的先天條件。但如沒有后天的社會環境,不在適當的時期同實際的語言相接觸,就不能激發出大腦語言能力的內在機制。因此,語言的習得同樣具有社會性,離不開社會。7.參考答案:錯誤8.參考答案:語法意義:語法意義是指語言結構中語法單位在聚合或組合中產生的各種關系意義1.聚合關系意義。在語言單位在聚合中體現出來的共同的關系意義。如看書,讀書,寫書,背書,買書,賣書,讀,寫,買,賣,存在著聚合關系,也都體現了動作行為的意義,這個動作行為就是語法意義。2.組合關系意義。語法單位組合后產生的結構關系意義,同樣讀書,寫書,背書,買書,賣書,前一個語言單位是后一個動作行為的涉及對象,稱為動賓關系。語法手段:語法意義要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體現出來,相同語法形式的歸類叫做語法手段,分為有詞形變化的綜合性語法手段和沒有詞形變化的分析性語法手段,常見語法手段有:附加,內部曲折,重疊,錯跟,語序,虛詞,語調等。9.參考答案:任意性、線條性10.參考答案:A11.參考答案:B12.參考答案:B13.參考答案: 組合關系:若干較小的語言單位組合成較大的語言單位,其構成成分之間的關系就是組合關系,又稱線性序列關系,如詞構成句子,同時組合關系就是結構關系且是有立體的層次關系,如主謂結構,動賓結構等。 聚合關系:具有相同組合功能的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就是聚合關系,又稱聯想關系。如漢語音節中的聲母之間,都是聚合關系。14.參考答案:語素的組合與語素類的組合不完全對應。一般復合詞的詞類與組成成分的語素的功能大體一致,比如作為組成成分的語素都是名詞性的,或者中心語素是名詞性的,組合后很可能是名詞。比如漢語的“電燈、宿舍”等,中心語素是名詞性的,復合詞也是名詞;支配式如“留神”,補充式如“推廣”,中心語素是動詞性的,復合詞也是動詞。但漢語中也大量存在復合詞的詞類與語素的功能類組合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并列式的“開關”的語素都是動詞性的,復合詞是名詞;偏正式的“速寫”中心語素是動詞性的,復合詞是名詞;支配式和陳述式的不對應現象更加普遍。形態豐富的語言中不對應現象較少,但也存在。15.參考答案: 16.參考答案:A,B,E17.參考答案: 喬姆斯基把人類大腦中的語言知識分為兩類:一類叫做語音能力知識,這是全人類語言所共有的,是一種通過生物進化和遺傳獲得的知識,即一種先天的本能知識。另一類叫做語言運用知識,這是各民族語言所特有的,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環境下通過學習而掌握的知識,即一種非本能知識。18.參考答案: (1)語音成分的借用包括音位的借用和音位組合形式的借用。 (2)語法成分的借用包括詞綴的借用虛詞的借用和語法規則的借用。19.參考答案: 語法意義是觀念性的東西,要通過其在語言中的外部表現形式即語法形式表達出來。 語法意義和語法形式在許多語言中不是對等的,從數量中講,語法形式要少于語法意義。從兩者關系來講,一個語法形式可以表示好多個語法意義,一個語法意義也可以用不同的語法形式表示。 語法形式與語法意義之間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語法形式用于表達語法意義,語法意義必須用語法形式表達,二者缺一不可。20.參考答案:C21.參考答案:C22.參考答案: 構詞中派生詞的類型有四種: (1)前綴式派生詞如“阿姨”、“im-possible(不可能的)” (2)后級式派生詞。如“作家”、“actor(男演員)”。 (3)中綴式派生詞。如“pu-la一tuk(馬來語,啄木鳥)”。 (4)多重派生詞。如“可行性”、“un-friend-ly〔不友好的)”。23.參考答案:單字;音素;單字;詞或者語素24.參考答案: 層次性是語義場的恃點之一。事物本身的分類是有層次的,因而反映事物類別的語義場之間也就形成了有層次的結構.若干較小的語義場可以集合成較大的語義場,若干較大的語義場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語義場,比如“皮鞋、涼鞋、運動鞋、布鞋?”可以構成“鞋”這個語義場,“鞋”又可以同“帽子、上衣、褲子、襪子”,集合成“衣物”這個更大的語義場。25.參考答案:(1)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的聯系,更不能把語言和種族等同起來。(2)不過也應該看到,語言和種族還不能說是完全沒有聯系。(3)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聯系的根本原因是,語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關,但是語言不是一種生理現象,也不是一種心理現象,不是先天遺傳的,它是一種社會現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后天獲得的,所以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聯系。26.參考答案:布龍菲爾德;《語言論》27.參考答案:功能;結構28.參考答案:語用學與語義學都是研究意義的語言學的分支學科,但二者的側重各有不同。語義學主要研究詞語的字面意義,脫離語境。語用學是在語境的基礎上研究交際中的語用含義。29.參考答案:D30.參考答案:一個音節中兩個或兩個以上輔音的并列組合叫復輔音,也叫輔音叢或輔音群。漢語沒有復輔音。31.參考答案: 語言學在自然科學的應用,通俗地說就是面向機器的語言學應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科學有關的直接應用研究,還可以包括語言學與數學、物理學、電子學、符號學、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遺傳學、神經病理學等學科的交叉應用研究。32.參考答案:A33.參考答案:A,B34.參考答案:偏正、主謂、述賓35.參考答案: 語法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詞法部分和句法部分。詞法主要描寫詞的形態特征和變化規則,句法主要說明句子成分和句子類型。 語法也可以分成兩種規則:組合規則和聚合規則。就所有語法成分之間的關系而言,從線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關系,這就是組合規則;從線性的某個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換出現的關系,這就是聚合規則。 語法也可以分成兩個層面:核心語法層面和外圍語法層面。核心語法僅指句法結構規則,外圍語法則包括與語法有關的詞語知識、語義知識和語音知識。36.參考答案:語法規則37.參考答案:B38.參考答案:C39.參考答案:B40.參考答案:D41.參考答案: 孤立語最突出的特點是缺少屈折語那樣的形態變化,由此延伸出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詞序嚴格.詞序不同,語法關系不同,意義也大不一樣.第二,虛詞十分重要.同樣的結構,有沒有虛詞,意義差別很大.第三,復合詞多,派生詞少. 漢語就是孤立語的典型代表,由于沒有詞形變化作為標志,詞序和虛詞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鋒學習"是主謂結構,"學習雷鋒"就成了述賓結構;"他們工作"是陳述句,"他們工作嗎"就成了疑問句;漢語詞匯中,合成詞要占絕大多數,由詞根和詞綴構成的派生詞只有很少一部分.42.參考答案:錯誤43.參考答案: 語音相同的詞叫做同音詞,語形相同的詞叫做同形詞語言中大多數詞是不同音也不同形。語言中的“同音詞”和“同形詞”交叉起來有三種情況: (1)同音不同形,如‘意義”和“異議”、“原因”和“元音”。 (2)同形不同音,如“好,’(好同志/好吃甜的) (3)又同音又同形如“制服”(穿制服/制服敵人).44.參考答案:A45.參考答案: 例如在先秦時,疑問代詞作賓語或人稱代詞在否定句中作賓語,位置在動詞之前。而自漢魏以后,特別是南北朝以后,這些代詞賓語的位置逐步移到動詞后面,和“動詞-賓語”的基本格式取得一致。再如上古漢語的偏正結構里,有一種“大名+小名”的類型,如“草菅”“蟲蝗”,發展到現代漢語,這種類型消失了,完全定型為“小名+大名”的格局了,例如“柳樹、楊樹、紅花”等。46.參考答案:D47.參考答案: 洋涇淇語的發展前途有兩個: (1)隨著社會交際環境的變遷而消亡。 (2)在社會交際需求的推動下發展為克里奧耳語或一個地區通用的交際工具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通用的交際工具。48.參考答案:B,C,D49.參考答案:D50.參考答案:B51.參考答案: (1)確定同源成分 確定同源成分的主要原則是:語義上相同、相近或相關,語音上存在完整的或系統的對應關系。 (2)尋找語音對應規律 兩種語言之間是否有親屬關系以及親屬關系的遠近,主要看彼此間意義相同或相近的成分的語音是否有對應規律以及對應的嚴整程度。 (3)建立詞族 語言的歷史演變,不僅表現在語音上,也會表現在語義上。因此,歷史比較研究,既要尋求同源詞的語音對應關系,也要考慮到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語義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可以有多種形式。 (4)區分同源詞和借詞 尋找語音對應規律,只能在同源詞內進行,這就需要把借詞剝離出去。剝離借詞的方法,是按照內容來劃界,看它是文化詞還是基本詞。這樣的方法是比較籠統的,因為不能簡單地認為所有的文化詞都是外借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語義相同或相近,語音上有對應關系的就是同源詞,否則就是借詞,這是區分同源詞和借詞的一種有效方法。 (5)構擬原始形式 構擬原始形式的主要方法是比較不同語言對應形式之間差異,從差異中找到音變的線索及其音變順序,構擬出原始形式。 (6)重建原始共同語 語言歷史比較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構擬原始共同語。不是構擬零零星星的部分,而是要構擬出整體系統。52.參考答案:B53.參考答案: (1)一個述謂結構可以有多少變元以及可以有何種性質的變元,都是由謂詞的語義規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種生理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只有行為發出者,而不會有另外的涉及對象,因而在由“咳嗽”充當謂詞的述謂結構中就只能有一個必有變元,而且這個變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經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這種行為中,不僅要有一個行為發出者,而且一定還要有被“咽下去” 的東西,因而在由“吃”充當謂詞的述謂結構中就可以有兩個必有變元,而且這兩個變元一個是施事,一個是受事。 (2)一個述謂結構是由謂詞和變元組成的,既然變元的數量和性質都是由謂詞決定的,因而也可以說整個述謂結構的框架是由謂詞語義規定的。人們只要按照一個謂詞對變元數量和性質的要求,在述謂結構的框架中填入適當的變元,就可以產生一個句子的命題意義。這可以從人們理解省略句的事實中得到證明,比如問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會知道這個“去”雖然是一詞一句,但在語義上卻等于“我去北京”,人們之所以能夠在理解過程中將“去”的動作發出者和目的地補充出來,從而正確理解這句話的實際含義,就是因為“去”所規定的述謂結構框架起著引導的作用。54.參考答案:C,D,E55.參考答案: 人體器官中跟語言有關的器官有發音器宮、聽覺器宮和大腦發音聽覺器官是被大腦支配的器官,或者說是純梓的生理功能器官,而大腦是支配發音和聽覺器宮的器官.或者說是具有心理功能的器官。幽此大腦跟人類語言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許多高等動物投有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動物的大腦與人類的大腦不一樣.另外,許多科學研究如大腦的單側化現象研究、大腦左半球的分區研究等也證明了人的大腦構造是人有語言能力的主要原因。56.參考答案: (1)滿足文化傳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語言研究協同其他學科研究一起,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 (3)語言學研究為國家語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57.參考答案:(1)從形聲字的聲符去考察古音。(2)據“反切”考察古音。(3)根據古詩詞的韻腳考察古音。(4)通過借詞的讀音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58.參考答案:A,B59.參考答案:A60.參考答案: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動物不會勞動,缺乏語言產生的需要和可能。61.參考答案:C62.參考答案: 1、沒有語言 2、A功能方面 B、構造方面 C、習得方面63.參考答案: 根據某些語法意義的共同內容,把語法意義概括為幾個基本類別,這種語法意義的類就叫做“語法范疇”。語法范疇可以分為“詞法范疇”和“句法范疇”兩大類。主要由詞的變化形式表示的語法意義就屬于詞法范疇。詞法范疇又分為“體詞屬性范疇”和“謂詞屬性范疇”兩類。 常見的體詞屬性范疇有:(1)性;(2)數;(3)格;(4)有定和無定。 常見的謂詞屬性范疇有:(1)時;(2)體;(3)態;(4)人稱。64.參考答案:C,D65.參考答案:首先,簡單易學。世界語兼采印歐諸語言的詞匯和語法,加以簡單劃一,與自然語言有密切的關系,模擬自然語言,沒有矯揉造作感,很容易掌握,特別是懂印歐語的人更容易掌握。其次,邏輯性、科學性強,表現力豐富。世界語是在自然語言的基礎上構成的,同時又對自然語言進行再加工,結構更合理,科學性更強,其語法規則十六條,無一例外,合乎邏輯規律,便于掌握,詞匯構成富有彈性,足以產生豐富的詞匯。66.參考答案:C67.參考答案:C68.參考答案:A69.參考答案:D70.參考答案:A71.參考答案:條件變體;自由變體72.參考答案: (1)音位是從社會功能角度劃分出來的,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語音單位,音位的這種區別意義的作用叫做“辨義功能”。 (2)音位不僅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而且是具有這種辨義功能的最小的語音單位。 (3)音位是由一組彼此差別沒有辨義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類。 (4)音位總是屬于特定的語言或方言,總是特定語音系統的成員,不存在超語言或超方言的音位。73.參考答案:音節74.參考答案:錯誤75.參考答案:B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B,E2.參考答案: 謂詞是在述謂結構中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個述謂結構可以有多少變元以及可以有何種性質的變元,都是由謂詞的語義規定的,可以說,謂詞語義規定了述謂結構的內容,叢而也就規定了句子的語義框架。3.參考答案:D4.參考答案:成詞語素、不成詞語素5.參考答案:發音部位;發音方法6.參考答案:A,B7.參考答案:D8.參考答案: 詞是句子的基本構成成分,句子中詞的意義也就成為句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首先要懂得句中詞語的詞匯意義。句子通常是由詞語組合而成的,詞語在組合時總要形成一定的結構關系,由這些結構關系所賦予的意義就是關系意義。關系意義和詞匯意義不同,詞匯意義是詞語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一個詞即使孤立存在,也會有一定的詞匯意義,關系意義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結構中,孤立的詞語是沒有這種意義的。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既要懂得句中詞語的詞匯意義,還要知道詞語的關系意義。9.參考答案: 1)若干個同義詞的意義所概括反映的現象雖然一致,或基本一致,但強調的重點和方面可以有所不同,因而在理性意義上表現出細微的差別。 2)由于詞是被人們在交際中運用著的,所以往往滲透著人們對詞所反映的現實現象的主觀評價,因此對于同樣的現實現象,人們的主觀態度可能不一樣,有褒有貶。 3)不同的交際場合也要求使用具有不同色彩的詞,或正式莊重,或通俗隨便。 總之,同義詞在語言的運用中為人們準確、細致地表達思想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正確使用同義詞是一種語言藝術,可以使言詞準確、生動、活潑,避免同一詞語的重復。在文學作品中,恰當地運用同義詞能幫助作家更準確地描寫現實生活,刻畫人物性格。10.參考答案:D11.參考答案:A12.參考答案:D13.參考答案: 因大腦的不同部位受到損傷而造成語言障礙的統稱為失語應。失語癥常見的類型有: (1)布洛卡失語癥。這種語言障礙的表現為:基本上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說的話。 (2)維爾尼克失語癥。這種語言障礙的表現為:能夠說一些詞語,發音也很準確,但詞語之間在意義上沒有聯系,構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3)失寫癥。這種語言障礙的表現為:可以正常說話,也能聽懂別人的話,但不能寫過去認識的字,或者寫出來也是亂七八糟的。 (4)失讀癥。這種語言障礙的表現為:能說話和聽懂別人的話,但不能讀懂本來可以閱讀的書面材料。 (5)失名癥。這種語言障礙的表現為:只會說動詞,不會說名詞,即看到一個本來知道的東西而叫不出名稱。14.參考答案: 詞義的性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⑴概括性 詞義是通過人的抽象思維的活動,提取某一類客觀事物的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例如“車”的本質特性是“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不僅使這類客觀事物同其他非“車”類的客觀事物的區分有了可能,而且也避免了有無數的“車”就要起無數個名稱的麻煩,從而使人們的信息交流能夠順利進行。而且,“車”在語義上具有的概括性特征,也使“車”這類事物無論其外觀、構造等發生何種改變,都始終保持著基本的屬性。 ⑵模糊性 詞所指稱的事物的外延往往是游移的、不確定的,反映到詞義上來就是詞義所概括的事物、現象或關系在性態上的彈性或相對性,即模糊性。由于客觀事物是普遍聯系和連續運動的,而一個一個的詞卻是孤立的、離散的,因此由人類思維概括反映出的客觀事物邊界不清、亦此亦彼,形成詞義的模糊性特征。例如“上午”“中午”“晚上”這三個詞之間,很難劃出確切的分界,因而也就很難確定“中午”這一詞的所指范圍,造成這個詞的模糊性。 ⑶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人在文化傳統、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會在對同一客觀事物進行概括反映時體現出來,由此便使詞義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 ①在音義的結合上,不同的民族用什么語音去標志什么樣的語義內容是有差異的。例如,同樣是表示“水”這一意義,漢語用“[shuǐ]”這一語音形式表意,而英語則用“water”的語音形式來表示這一意義。 ②在詞義的范圍上,不同民族的語言在相應事物的詞義概括上,范圍有所不同。例如,“姨”和“姑姑”,這兩個詞在漢語中意義區別明顯,而在英語中都用一個“aunt”表示。 ③在詞義的色彩上,不同民族的語言即使理性意義相同,其色彩意義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漢民族對“狗”持有厭惡的感情色彩,漢語中凡帶有“狗”的詞大都含有貶義。而英吉利民族對dog(狗)情有獨鐘,英語中凡帶有dog的詞語一般都含褒義。15.參考答案: 詞義反映客觀世界,來源于客觀現實,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但詞義的產生又同人們的思維活動密切相關,是客觀對象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是人們的認識活動的成果。正因為詞義是客觀作用于主觀的結果,所以詞義一方面是以現實為基礎,對現實現象作概括的反映,一方面詞義是在此基礎上帶上人們的主觀態度,主觀評價色彩,即詞義包含著人的認識和態度評價。因此詞義包括理性意義和附加色彩兩個方面。 1)理性意義是詞義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詞都具有的,是整個詞義的基礎。理性意義是以現實現象作基礎,不涉及人們的主觀態度。 2)詞義的附加色彩就是詞義中除了理性意義以外的表示人們的主觀態度和評價的意義,并非所有的詞都具有附加色彩,像詞義的褒貶、詞義的風格等都屬于詞義的附加色彩。注意:詞義的評價色彩雖然有其主觀因素,但也具有社會性,不是指個人可以任意賦予一個詞義不同的評價色彩,只有在選擇運用的時候可以體現你的評價態度。比起理性意義來,附加色彩由于具有十分突出的主觀因素,因此其意義容易變化16.參考答案: (1)把整幅的畫簡化或拆散成單個的圖形,一個圖形跟語言里的一個語素或詞相當; (2)這種圖形可以重復使用而所表達的意義不變; (3)把這些圖形作線性的排列,依照它們的順序念出來,也就是語言里的詞的順序,順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17.參考答案:句法、語義、語用構成語言的三個基本方面。句法學研究符號和符號之間的關系,語義學研究符號與所指事物之間的關系,語用學研究符號和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因而它研究的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話語,特別是研究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下如何運用語言。也可以這樣來理解以上三者之間的關系:句法學回答的問題是:句子是按什么規則組成的。語義學回答的問題是:意義是按什么方法確定的?語用學回答的問題是:語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語言環境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和效果?從以上分析可見,語用分析是著眼于“現用狀態”的活的動態的語言,而語法分析(包括句法和語義分析)是著眼于“備用狀態”的靜態的語言,前者看重的是要素和過程,后者看重的是部件和結構。18.參考答案: 漢藏語系在結構類型上的共同特點主要有: 1.一般都有聲調而沒有詞的重音; 2.多用詞序、虛詞表示語法關系,而不像印歐語那樣用詞的內部形態變化表示; 3.虛詞中還有一類特殊的類別詞(即量詞)。漢藏語系各語言的譜系分類較多地參考了這種結構類型上的共同性。19.參考答案:B20.參考答案: 輔音是氣流在發音器官的一個部位受到阻礙形成的音素。?? 按照發音部位從外面到里面有雙唇音,唇齒音?齒間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葉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 輔音的發音方法:阻礙方式就是發音器官形成阻礙和解除阻礙的方式塞音成組階段發音器官緊閉,阻礙時間很短,然后發音器官突然被氣流沖開爆破例如pb?? 擦音成阻階段發音器官不完全閉合留有縫隙氣流在持阻和除阻階段摩擦如f?z塞擦音成阻和持阻的時候與塞音相同,除阻同擦音整個過程很快。例如[ts]漢語中普通話的資邊音和塞音很接近但是堵塞的口腔中間的通道,氣流從兩邊流出例如[l]漢語中的辣顫音可以說是塞音的持續發音,吧能夠顫動的舌尖小舌雙唇等,用很快的速度持續用氣流沖開又自動關閉,形成顫動例如[r]閃音?發音的時候?舌尖小舌閃動一下不堵塞也不摩擦?例如?英語中的very?中的[r]通音?又叫做半元音半輔音持阻階段口腔通路接近開放氣流通過的時候只產生很輕微的摩擦?例如?英語we?[w]year[j]21.參考答案: 同一般符號音義之間的聯系一樣,語言符號的音義聯系也并非是本質的,必然的,而是由社會成員共同約定的,一種意義為什么要用這個聲音形式,而不用那種聲音形式,這中間沒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語言符號和客觀事物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語言符號的形式對于語言符號的意義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為規定的,沒有邏輯聯系,不可論證,不可解釋。 語言符號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的這種任意性聯系,其根源就在于語言是社會性的,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現象,由一定的社會決定的。如果我們把這個特點與第一章語言的社會功能結合起來認識,理解或許會更深刻一些。22.參考答案:C23.參考答案: (1)形態的改變; (2)語法范疇的消長; (3)詞類的發展。24.參考答案:A,E25.參考答案: 洋涇浜和混合語的不同點是:二者的使用范圍不同,洋涇浜只局限于某個有限的范圍使用,作為臨時性的交際工具,是在一定場合下使用的特殊語言,不能作為母語學習,而混合語的突出特點是被孩子們作為母語來學習使用,作為母語傳遞給下一代,形成包括書面語體在內的各種語體,并可以用于所有的社會交際場合。成為某一語言社團的唯一的交際用語,最后發展成一種獨特的語言。26.參考答案:音譯、音譯加意譯;半音譯半意譯27.參考答案: 一種觀點就是語言決定思維,即有什么樣的語言,就有什么樣的思維,包括會有什么樣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結果,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美國人類學家薩丕爾和語言學家沃爾夫,他們的主要觀點是“語言相關論”。另一種觀點認為,盡管語言確實對思維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能無限夸大語言的作用,不能說語言決定思維,而更主要的是思維決定語言。這種觀點目前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28.參考答案: 從根本上說,造字方式只有表意和表音兩種,意音文字不過是這兩種方式的結合。同樣,從根本上說,完整記錄語音的文字體系只有兩種,就是意音文字和純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本質區別在于記錄語言的方式有差異。29.參考答案:組合關系;聚合關系30.參考答案:錯誤31.參考答案:B32.參考答案:三個階段:語言學大體經歷了傳統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現代語言學三個階段。《語法術》第一部希臘語法書。印度(梵語,語法)波尼尼的《梵語語法》是一部總結性的梵語語法研究著作。中國(文言文,語義)荀子《正名篇》的思想。傳統語言學是指十九世紀以前的語言研究,又叫語文學,為解釋古代文獻服務。印度、中國、希臘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是語言學的三大發源地,這些文明古國早在三千年前就開始了對語言的探索。我國傳統語言學為解釋經典和文獻服務,又叫小學,包括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方面,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著作是《爾雅》歷史比較語言學:產生于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歷史比較語言學是采用歷史比較的研究方法研究語言或方言親屬關系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研究語言之間結構的親緣關系,探尋他們共同的母語和譜系關系。現代語言學:指二十世紀以來的以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為代表的語言理論體系和其他新出現的語言流派。占主流地位的有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和系統功能語言學。33.參考答案: 1、語音的組合關系:語音的聚合關系:如b、p、m、f、d、t、n、l…….這些音能在相同的語音結構位置上出現,所以構成一個聚合—聲母。 2、語義的組合關系“如小王打破了杯子。”打破時動作,小王是施事,杯子是受事。施事—動作—受事就是語義上的組合關系。語義的聚合關系:語義場中的上下義詞。 3、語法的組合關系:語法的聚合關系:如小王打碎了杯子、小貓打翻了花盆、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從語句的結構層面來說,這里有三個結構單位的位置,每個位置上有一個結構單位,彼此前后相繼組成一個句子,這是漢語語法上的一條組合規則,一般稱之為“主—謂—賓”,每個位置上的結構單位都可以用別的單位來替換,從而構成一個新的句子,在同一位置上能相互進行替換的單位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可以將它們歸為一類,例如將句首主語位置和第三個賓語位置上的能相互替換的單位歸為一類,稱為名詞,將第二個位于謂語位置上的能相互替換的單位歸為一類,稱為動詞。34.參考答案:正確35.參考答案:正確36.參考答案:成語是一種相沿習用的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詞組。成語的典型特征是定形定義、言簡意賅、風格文雅。慣用語是一種表達習慣性比喻含義的具有口語色彩的固定詞組。慣用語也有固定的結構和特定的意義。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風格色彩。37.參考答案:C38.參考答案: 階級和階層的差別會對語言產生影響,從而造成語言的差異。如在一項著名的社會語言學調查中表明,紐約社會中高階層的人在發[r]音時會特別強調地發出卷舌音,而低階層的人則不。職業的差別也會語言產生影響,從而造成語言的差異。這種與不同職業集團相關的語言差異突出地表現為不同的行業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一些自己特殊的用語,即通常說的行話。如教師把講課前的準備的教學方案叫做“教案”。大多數行話用語只在內行的人中使用,外行人一般不懂,也不使用,因而行話的使用往往可以起到顯示說話人內行身份的作用。但行話中的有些用語也會向全民語言中轉化。年齡的差異也會對語言產生影響,從而造成語言的差異。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不少話是只限于一個年齡階段的人說的。性別的差異也會對語言產生影響,從而造成語言的差異。 如北京的“女國音”現象,就是指當時的女學生愛發“尖音”。由于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按性別分化為兩個相對隔絕的社群,因此性別差異不大可能導致形成有嚴重差別的兩種不同的社會方言。不同性別的人雖然有各自慣用的語言項目,但是不影響交際的。文化程度也是影響語言的一個社會因素。不過這一因素往往同階級、階層、職業等其他社會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并共同對語言產生影響。一般地說,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使用民族標準語,文化程度低的人一般使用方言或土語。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可能閣下不同的社群,如果相互之間的交往不那么頻繁,就有可能形成因宗教因素而產生的社會方言。印度語和烏爾都語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證。從根本上說,任何社會方言都是隨著社會的社群分化而產生的,社會的社群分化是語言產生社會方言分歧的根源。39.參考答案: 首先,人類的思維能力要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應該能夠對客觀世界的事物進行分類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記憶和想象、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心理條件才有可能產生語言。其次,人類的喉頭和口腔聲道必須進化到能夠發出清晰的聲音,只有具備了這種生理條件,才有可能產生有聲語言。最后,人類社會必須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已經到了彼此之間有些什么非說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社會條件,才有必要產生語言。這三個條件都是語言產生的必要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而創造這三個條件的是人類勞動。40.參考答案:A,B,C41.參考答案: “說話”或人和人之間的“口頭交際行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1)說話的人要有想說什么的愿望和想說什么的內容,而這跟每一個人的全部生活經歷、所處的社會地位以及當前需要處理的問題是分不開的,這就要涉及到大量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矛哲學問題和邏輯問題。 (2)大腦要有怎么組織“說話”和怎么分析理解對方說的“話”的機制和能力,這就要涉及很復雜的心理和生理問題。 (3)說活還需要一整套發音和聽音的器官和神經網絡,以及通過神經網絡控制相應的器官協同發音、聽音的機制和能力,這就要涉及很復雜的生理和物理問題。42.參考答案: 詞由單義發展為多義是具有其各方面的根源的,首先,客觀對象之間的各種相關性和相似性聯系是詞語多義化的現實基礎。由于客觀事物間具有這種相關性或相似性,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人們就有可能根據客觀對象之間的某種關聯,用指稱甲類對象的詞去指稱乙類對象,從而產生出與原來的詞義有聯系的新的意義。比如英語的“pen”本來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古代用羽毛蘸墨水寫字,羽毛便和書寫工具聯系在一起,人們用同一貫詞去指稱這兩個雖不同但又有聯系的事物,就使“pen”增加了“筆”的意思。其次,詞語的多義化是語言經濟原則的必然產物。語言中的語音形式總是有限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的認識的深化,語言要表達的意義又總是不斷增加的,用數量有限的語言形式去表達數量龐大且不斷增加的意義,就必然會出現一個語音形式表達多個意義的多義化現象。43.參考答案: 劃分詞組層次的原則有兩個: (1)成結構即任何時候切分的兩邊都必須能互相組合成詞組結構 (2)有意義即任何時候切分的兩邊都不但要有意義,而且必須是本來詞組中詞語的搭配意義。44.參考答案: 符號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線條性,就是符號的使用只能在時間的線條上綿延,一個符號跟著一個符號依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質量扣款協議書
- 集體免責協議書
- 試驗離婚協議書
- 烏克蘭發展協議書
- 項目顧問協議書
- 銀行工作協議書
- 進駐意向協議書
- 融創借款協議書
- 酷狗音樂協議書
- 非產權人協議書
- 分居協議(模版)
- 2025屆湖北省新八校協作體高三下學期5月壯行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 2025江蘇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 日料店空間設計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Unit 7 A Day to Remember(教學設計)
- 《船舶管理》助理船副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YAMAHA(雅馬哈)貼片機編程培訓教材
- 創業計劃書 創業計劃書word文檔(三篇)
- 《千家詩》全文閱讀
- ERP系統標準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