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論》課件-第三章設計的變遷_第1頁
《設計概論》課件-第三章設計的變遷_第2頁
《設計概論》課件-第三章設計的變遷_第3頁
《設計概論》課件-第三章設計的變遷_第4頁
《設計概論》課件-第三章設計的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設計概論授課:Historyofdesign設計概論設計概論DESIGHHistoryofdesign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設計概論章節/catalogue1)設計的意義2)認識設計的方便3)設計的變遷4)設計的語言6)設計欣賞與批評7)設計與市場8)設計教育9)設計師與職場5)設計成為可能10)設計學學科的研究DESIGH設計概論三設計的變遷Historyofdesign

設計的起源問題,學術界尚沒有形成一致的觀點。對于設計產生的時間和原因等問題,也只能是依據考古研究成果進行推測。我們這里所探討的設計起源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設計和今天所說的設計概念是不完全一致的,早期設計和一。制作是合為體的,是從腦到手直接完成的原始人在制作石器工具之前需要對石料進行選擇,在我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舊石器大都選用礫石(鵝卵石),因為礫石比自然巖石更適合,只需要將一頭打制成鋒利的尖棱作刃口使用,而保留圓滑的另一頭以便手握(不傷手、便與操作)。這種所謂的“礫石文化”體現出“設計”意識的萌芽。確定石料之后,就需要按一定步驟和加工方法去打制,顯然,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計劃性”。不過這些“設計”活動,具有明顯的直接性、隨機性,是原始的、樸素的“設計”。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第一節.設計的起源

第一,石器打制都是有目的的,是按著預見的“形式”去制作的,這樣自覺地采取某一種形式實際上就具有了“設計”的意識第二,可以推斷最初的設計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利用自然物的設計,以自然石塊或稍加整修的木棒為主,出現于前猿人時期;第二階段是簡易的加工設計,以礫石為基礎打制簡陋工具,未脫離自然物的痕跡,出現在整個舊石器時代;第三階段是制造工具設計,完全是人為的設計創造,發生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對于石器的有意識的加工、改造、制作的過程表現了人類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設計”活動,這種行為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特征之一。從遺存的大量石器來看,原始先民已經能有意識、有控制地尋找、塑造一定的形體,使之適應于某種生產或生活的需要。這些形體作為意識的物化形態,體現著功能性與形式感的統一,盡管還處在極其幼稚的階段,但對后來設計的發展和審美意識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尤其是新石器時代磨制石工具的造型設計,體現出相當成熟的形式美。因而,人類石器的制作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視作設計的源頭。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第二節.史前的設計

所謂史前的設計(PrehistoricDesign),是指人類進入文明階段之前所進行的設計活動。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人類早期社會最主要的設計活動有石器制作、陶器制作、服飾制作等。陶器用具的制作在史前也相當普遍。陶器最初是用泥糊在編織物上燒成的,后來就直接用泥制坯燒制了。陶器的設計發明不僅改變了原材料的化學性質,而且是人類在與自然的斗爭中獲得的劃時代的創造。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

服飾和生活密切,關于服飾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學說,如遮羞說、巫術說、裝飾說等等。利用植物纖維制成紡織品,大約發生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我國是絲織物的發源地,傳說有螺祖教給人們養蠶繅絲技術的故事。除了蠶絲,當時用作紡織材料的還有麻、葛等植物纖維。此外,飾品在史前人類生活中也極為重要,在我國山頂洞人的遺物中,就有了用貝殼、獸牙等串成的類似項鏈的原始裝飾品。3.xxxxxxx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第三節.手工業時代的設計手工業時代的設計,主要是指從原始社會后期開始到工業革命之前,當時人類的設計活動基本上就是手工制作。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中,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金銀器、瓷器、家具等都是工藝匠人手工生產的。(1)中國古代手工業時代的設計成就1.青銅器2.漆器3.瓷器4.金銀器5.家具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張成造”款剔犀盒/安徽省博物院藏/元/張成青花角端鸞鳳紋盤/北京故宮博物館中國古代手工業時代的設計成就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紫檀南冠帽椅/上海博物館/明”阿琉斯與埃阿斯搖子“希臘陶瓶/梵蒂岡美術館藏/古代希臘“羅馬萬神廟“室內局部/意大利羅馬/古代羅馬歐洲古代手工業時代的設計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中世紀時期的設計

一般把歐洲的封建社會時期統稱中世紀,在長達千余年的歷史中,歐洲封建國家的基督教會在思想意識的各個領域占有絕對統治地位,支配著中世紀文化藝術和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設計也不例外,因受宗教的影響而傾向于精神性的表現。3.xxxxxxx夏特爾大教堂/法國厄爾-盧瓦爾省沙特爾市/公元12世紀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文藝復興時期及其以后的設計

文藝復興時間上通常是指14世紀中葉至16世末,以文藝復興到路易王朝結束為標志。它是肇始于意大利,后擴大到歐洲許多國家的文化革命運動。文藝復興時期的設計從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汲取了營養,追求一種具有人情味的裝飾風格;造型或色彩更注重比例與協調的感覺,一般器物的造型也更加考慮到適用和便利的因素。3.xxxxxxx凡爾賽宮內部裝飾/法國巴黎西南郊/17-18世紀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

第四節.工業化時代的設計

工業化時代的設計,在時間跨度上是指從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到20世紀50年代。18世紀60年代,英國爆發工業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以后,到19世紀初,歐洲各國先后進入或者完成了這場偉大的革命。這場革命不僅標志著西方從封建社會進入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而且引發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及思想觀念的巨大變革。3.xxxxxxx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工藝美術運動

工藝美術運動是19世紀下半葉,起源于英國的一場設計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人物是約翰·羅斯金(JohnRuskin,1819-1900)和威廉·莫里斯(見圖3-12)等,發生的時間大約是從1851年到1910年。約翰·羅斯金,作為工藝美術運動的倡導者,他提出向自然學習,從中汲取營養,反對盲目抄襲舊有的樣式;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提倡使用自然材料,反對使用鋼鐵、玻璃等新材料。莫里斯進一步發展了拉斯金的思想,決心復興手工業傳統,反對機械化、工業化風格;主張取消藝術和設計之間的差別,試圖改變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相脫離的狀態,強調藝術與手工藝的結合,提出設計的實用主義思想;提出設計要為人民大眾服務,體現出民主設計思想萌芽。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公司生產的Rossetti椅子/英國/1864-1865年/羅塞蒂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的結合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包豪斯在現代設計的形成過程中,包豪斯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標志著現代設計的成熟,開創了現代主義設計風格。1919年,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Gropius,1883-1969)在德國魏瑪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現代設計學院——國立包豪斯學校(德語StaatlichesBauhaus),通常簡稱包豪斯(Bauhaus),由此引發了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完成了設計從傳統向現代的變革過程。包豪斯所作出的歷史貢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

3.xxxxxxx1.包豪斯的信紙和信封/1925年/莫霍里-耐吉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包豪斯第一,包豪斯完成了設計生產方式從手工藝向工業化轉變的歷史使命,開拓出嶄新的現代設計之路。包豪斯從事的設計實踐真正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統一,拋棄了任何歷史樣式,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義設計原則,填補了藝術與技術、手工業與工業間的鴻溝。不同于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處理設計與工業化的做法,包豪斯探索出了一條適應工業生產方式的設計之路。它放棄了傳統設計中與功能無關的裝飾,主張形式服從于功能,強調設計形式的單純、簡潔,尊重結構自身的邏輯,適合標準化工業生產并考慮商業因素,確立了追求理性、注重功能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

3.xxxxxxx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包豪斯

第二,包豪斯建立了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對20世紀世界設計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在14年的設計實踐中,包豪斯建立了完整的設計教學體系,建立了基礎課程、工廠實習、理論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等,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基礎。這些在20世紀之后的設計教學中作為基本的框架,一直被沿用。

第三,包豪斯強調設計的目的是為人而不是物,是為普通大眾而不是為少數權貴服務。這一設計民主化傾向,在工藝美術運動時代還是一種理想,而到包豪斯時代已經成為現實。設計究竟應該為誰服務?這是近代以來設計理論所關注問題。3.xxxxxxx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第五節.后工業時代的設計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潮是西方出現的具有反現代主義哲學體系的傾向,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對文學、藝術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均影響深遠。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準確地講,應該稱為“現代主義之后”,它主要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叛和修正,并沒有形成統一的風格。

3.xxxxxxx畢爾巴顎古根海姆博物館/位于西班牙巴顎/弗蘭克蓋里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后工業時代的設計后現代主義的核心主張就是反理性主義。美國后現代主義學者伊哈布·哈桑(IhabHassan,1925—)在《后現代轉折》中對后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總體特征進行了概括。就設計而言,現代主義是“功能決定形式,少就是多。無用的裝飾即是犯罪。純而又純的形態。非此即彼的肯定性與明確性。對產品的實用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和簡明性原則的強調”;后現代主義則是“產品的符號學語義,對隱喻的共同理解。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規則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騾子式的雜交,對產品的文脈的強調”。與現代主義設計單調的功能主義思想特別是國際主義設計冷漠、理性、單調、乏味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后現代主義設計提倡設計的歷史主義、裝飾主義和感性、隱喻、含糊的處理手法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后工業時代的設計

第一,歷史主義。歷史主義不是復古主義,后現代主義設計并不是對歷史上的設計風格進行直接模仿,而是強調以歷史風格為借鑒,抽出某些因素和特征,然后與現代主義進行混合、拼接,使得設計具有歷史連貫性或歷史文脈性。例如,美國后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查爾斯·莫爾(CharlesMoore,1925—1994)于1977年設計的新奧爾良市的“意大利廣場”,是后現代主義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第二,裝飾主義。在設計形式方面,后現代主義反對現代主義“少即是多”、“裝飾是罪惡”的思想,主張以裝飾的手法來達到形式上的豐富,從而改變現代主義的單調和乏味。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后工業時代的設計第三,隱喻。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全然摒棄的古典主義異常關注,他們不搞純粹的復古主義,而是將各種歷史主義的動機和設計中的一些手法和細節相結合,作為一種隱喻的詞匯。第四,感性主義。后現代主義設計一反現代主義的理性特質,運用通俗、娛樂、調侃等感性設計手法,以此來對抗對嚴肅的、冷漠的現代主義。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西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多元設計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現代主義之后,設計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各種設計觀念并存,很難統一,又互相融合。工業社會的物質文明向信息社會的非物質文明轉變,整個人類社會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不斷發展變化,越來越希望表達自己的個性。設計越來越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有用的設計品,而是融入了文化、情感、環保、個性等元素。(1)非物質設計1.非物質化2.互動化3.情感化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綠色設計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物質繁榮,卻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進入后工業社會時代,人類社會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設計界也開始契合這一時代呼喚,綠色設計逐漸成為重要的設計原則和趨勢。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納克(VictorPapanek),在其《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fortheRealWorld)一書中,強調設計應該重視有限的地球資源的使用問題,并為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資源服務。維克多·帕帕對綠色設計思潮產生了直接影響,當時對于他的觀點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自從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爆發后,綠色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和認同。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掀起了一股綠色潮流,90年代,綠色設計成為全球普遍的設計思潮。綠色設計(GreenDesign)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綠色設計

HistoryofdesignDESIGH設計概論人性化設計工業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人的異化和物化,逐漸引起了人們對人自身的反思。設計師越來越關注設計的使用者,把人當作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設計的目的。人性化設計是讓物更加“人性”,更好地滿足人的需求。所謂“人性化設計”,是指在設計中,從人的行為習慣、認知結構、生理結構、思維方式、情感特征等角度出發;在設計過程中,滿足和關心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進而在設計產品和服務中體現出一種人文關懷精神。設計的人性化表現在:第一,通過設計語言,滿足人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第二,在設計中滲透人類倫理道德的觀念;第三,考慮特殊人群的設計需求,努力通過設計讓那些老人、兒童、殘疾人、低收入者等能夠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因此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尊重、友愛和平等,如城市盲道、專門供殘障人士使用的衛生間等設計。Histor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