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滁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語文時間:150分鐘

分值: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需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傳播矩陣,打造融合產品,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要立足形勢發展,堅定不移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不是誰主誰次,而是此長彼長;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加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我多次說過,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將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的互聯網平臺,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從全球范圍看,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斷實現突破,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系,不能搞“一刀切”“一個樣”。要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什么形式的媒體,無論網上還是網下,無論大屏還是小屏,都沒有法外之地、輿論飛地。主管部門要履行好監管責任,依法加強新興媒體管理,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更加清朗。(摘自在第十九屆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中學習時的講話)

材料二: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電子產業的興起和普及,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最明顯的是,新媒介的廣泛運用不僅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寫作習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時空觀念。激光印刷、閱讀機器、自動和電子合成、數字技術在聲像方面的應用、自動寫作機制、電腦、網絡等等都強烈沖擊著傳統的印刷文化。甚至可以說,書寫文化在社會中所占的首要位置,今天已經被聲像文化所取代。弗·杰姆遜在《后現代主義: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一書中曾經把后現代社會的本質歸納為:經濟變成了文化,文化變成了經濟。他的這一判斷是從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立場歸納得出的,而如果從媒介和語言的角度出發,則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把后現代社會的特征歸納為:媒介變成了文化,文化變成了媒介。以至于有學者評論道:“當代社會中,語言和交流最典型的載體便是傳媒,或者說,人稱之為‘文化和傳播產業’的出版、廣播、電視、電影、音像、電腦等行業。毫不奇怪,誰擁有、操作和控制這些傳播手段,以及它們傳播的是怎樣類型的信息,正在日益成為一個超級文化問題。因為對現代傳播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文化表述,它的身份、主權乃至生存,都將面臨生死攸關的威脅。”可以說,科技的每一次飛躍都會帶來傳媒的巨大發展,傳媒的巨大發展及其對大眾文化的深刻影響又會反過來促使人們不斷地修正對傳媒和文化的認識。

根據文化傳播學的說法,文化傳播實際上就是文化和傳播的拼貼,不過這里的傳播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狹隘的傳播概念,而是廣義的傳播概念,指一切的行為和所有對他人有影響的程序。傳播的過程包含6個環節:傳播者、編碼、信息傳遞的渠道、接受者、解碼還有反饋。文化傳播學最關注的是編碼和解碼這兩個環節,因為編碼和解碼的主要內容就是信息中包含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因素。

文化與傳播本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傳播的有效性既取決于編碼者能否對他要表達的文化和意識形態信息進行成功的編碼,又取決于受眾能否對此編碼進行成功的解碼,這里符碼就成了文化與傳播之間的接合點。事實上,在消費社會的大眾傳媒時代,文化再也不是一個可以獨立于傳媒而存在的本體,文化已經媒介化,文化就是媒介,媒介就是文化,文化的意義就在媒介中產生。(摘編自徐勇《媒介、文化與語言融合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關注到了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對傳媒的影響,二者有相近的立足點。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了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認識,但對兩者之間關系的認識并不相同。C.材料一中用不能搞“一刀切”“一個樣”等詞語說明媒體融合應堅持多樣化,既通俗又形象。D.材料二認為,人對傳媒和文化的認識并不固化,科技發展將直接促使人修正對它們的認識。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推動每題深度融合方面的嘗試成效明顯,'充分發揮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整體優勢。B.當下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我們應該將其視為當下思想宣傳工作的主陣地。C.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寫作習慣和時空觀念,導致了傳統的印刷文化從新興走向衰落。D.在消費社會的大眾傳媒時代,文化的意義在媒介中產生,文化如果脫離了媒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對下面這幅圖示所反映的相關信息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在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的現階段,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能使傳播者的信息采集工作更加高效。B.傳播者對新聞信息進行編碼,生成符碼,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和意識形態信息,決定了傳播的有效性。C.科技進步帶來媒體的大發展,當下信息傳播渠道數不勝數,移動互聯網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D.符碼是文化與傳播的接合點,接受者接收符碼并成功解碼文化和意識形態信息,傳播才能產生有效性。4.下列不能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一的觀點的一項是(

)(3分)A.畢節市廣播電視臺在繼續辦好畢節新聞聯播欄目和調頻廣播FM98.0的同時,打造了“云上畢節”App、直播聯盟,持續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B.北戴河市組建了大學生“拍客團”,將觀紅色遺址、訪黨史專家、讀紅色書籍的所思所感,用原創音樂、視頻、動漫等形式表達出來,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C.西安與商洛聯動開展“西商融合媒體先行”活動,兩市電視臺及廣播電臺走在前列,撲在一線,充分展示了宣傳戰線“—家親”、協作“抱團”促發展的新形態。D.中國日報網利用大數據采集分析、大數據融合技術,采集全球主流媒體網站5000余家、主流社交媒體賬號2000余家新聞信息,每日采集數據量約200萬條。5.新時代應該如何更好地發揮媒體的作用?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串門去(節選)

李娟進入二月后,白天越來越長,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當我們迎來冬牧場上第一撥正式拜訪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媽媽后,也憋不住了。在當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著列出了一份計劃表,開始挑選合適的日子陸續出門拜訪鄰居。先由年輕人開始,然后是嫂子,接著是居麻。其實早在一月,我和加瑪就說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門的事。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話,白晝一晃而過,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訪,也未必能當天去當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我很早就開始期待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時卻發愁沒有像樣的外套。都臟得不像樣子,臟得洗都沒法洗……隨著二月一天天來臨,大家也替我著急起來。我決定穿我的皮大衣,雖然臃腫不合身,畢竟是干凈的。大家都說:“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絨衣。因為它是深色的,不太顯臟,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說:“不行,太冷!”我說:“天不是已經熱了嘛。”加瑪用漢語說:“去,熱。回來,冷。”——回來的話,太陽就西斜了,溫度迅速降了下來。居麻大方地說:“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給你吧!”我傷心地說:“豁切!”終于到了出門那一天。一大早加瑪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剛洗過的那條褲子!這天她洗臉的時間格外漫長,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個小時。我堅持穿我相對體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對。我只好妥協,只好把骯臟的長羽絨衣套在短羽絨衣外面。依大家說的,一到地方就趕緊脫下來塞在馬鞍后。本來這天打算去北面牧場拜訪加瑪的一個同學家,但因一時找不到散養在外的坐騎,耽擱了些時候。等備好了馬要出發時,突然東北面沙丘上出現了兩個騎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個同學和她的媽媽!真不愧是最適合串門的一個日子啊。兩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于是我們又卸了馬鞍,脫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窩子里親親熱熱地敘話。嫂子去氈房割了一塊肉,為客人蒸了手抓飯。

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趕牛之前擺開餐布重新喝茶,還開了個會。這回決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場上加瑪的一個遠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騎馬只需一個小時。第二天,趕完小牛后,加瑪繼續花大半個小時洗臉、打扮。這回我們順利出發了。我還是長羽絨衣套著短羽絨衣。郁悶的是,短羽絨衣雖短卻寬松,長羽絨衣雖長卻瘦窄。為了能把胳膊擠進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鏈,我折騰了老半天。兩人一路向西。走到曠野盡頭的沙梁時,又沿著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漸漸走到兩座沙丘間的豁口處,那里有明顯的兩條汽車轍印。我們拐上汽車路,在起伏的沙梁間走了很久。又漸漸離開車轍,繼續向西。每當小路帶我們走向高處時,加瑪就為我指向大地的各個方向。詳細地告訴我哪個地方住著誰,誰又是誰,誰和誰有什么關系,誰的誰離此地多遠……說了許多,似乎這片大地其實也是熱鬧的。可舉目四望,蒼蒼茫茫。走著走著,腳下的小路越來越清晰,牲畜蹄印越來越密集、匆忙。漸漸又行至高處,這時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處有一小團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黃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藍的。整個世界都是淺色的,唯有歷經無數個冬天的這一小塊人畜棲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塊鎮紙,穩穩壓在起伏動蕩的大地上。在那團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離最遠。我們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從緊緊裹在身上的臟外套里掙脫出來……那拉鏈可真難拉!……很不巧,還沒到地方,就被人發現了。先是兩個孩子站在地窩子門口呆呆地張望。漸漸認出加瑪后,他們大喊一聲,歡樂地奔跑過來……那時我們已經走到沙窩子一側的平地上,那兒栽著粗粗的馬樁。我下馬后,盡量若無其事地狠拽拉鏈,掙扎了一番才脫離那件又臟又窄的外套。但孩子們毫不在意,一聲不吭充滿期待地看著我們系馬、整理衣物和頭發。當我們向地窩子走去時,孩子們又趕緊沖在前面,提前為我們開門。看我們走得慢慢吞吞,又從門邊沖回來,陪我們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窩子近前,再次沖上前開門。從頭到尾,不說一句話,只是不停地笑。(節選自《冬牧場》)

[注]①豁切:哈薩克語,意思是行了。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大家都反對我僅穿相對體面的短羽絨服上路,可見他們并不像我一樣在意衣服的整潔,而更注重保暖。B.送走冬牧場上第一撥正式拜訪的客人后,我們也憋不住要去拜訪鄰居,可見冬牧場生活的枯燥與寂寞。C.快到要拜訪的客人家時,我匆忙脫掉臟外套,雖然裝作若無其事地狠拽拉鏈,但內心充滿了尷尬和慌張。D.在迎接我們的時候,孩子們一會沖到我們前面,一會沖回來和我們慢慢走,可見客人來訪時他們的興奮。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本記述了哈薩克牧民在冬牧場生活中的幾個小片段,內容真實,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如臨現場的感覺。B.互相拜訪的客人并非親近的親屬,如同學、遠房兄弟,既表現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現出牧區人們的熱情和灑脫。C.我們終于準備好要去拜訪加瑪的同學,卻因為她們正巧來訪而打亂了計劃,這種延宕讓我們激動的心情變得失落。D.冬牧場上人畜的棲息地被廣闊的天地襯托得極其渺小,作者用鎮紙來比喻它,流露出對艱苦環境中的生命的贊美。8.作者擅長描寫人物,特別是人物的語言描寫,往往三言兩語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請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其語言描寫的特色。(5分)

9.冬牧場環境的艱苦并沒有削弱哈薩克牧民對生活的熱愛,這一點始終滲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請結合文本對串門過程的描寫,談談作者是如何表現牧民們對生活的熱愛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凡戰,所謂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則出兵以攻之,無有不勝。法曰:“可勝者,攻也。”三國,魏曹操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間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吳將呂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難制矣,宜早除之。”乃具陳其狀。于是孫權親征皖,一朝夜至。問諸將計策,諸將皆勸作高壘。蒙曰:“治壘必歷日乃成,彼城備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數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今觀此城不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攻之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術也。”吳主權從之。蒙乃薦甘寧為外城都督,率兵攻其前,亦蒙以精銳繼之。侵晨進攻,蒙手執槍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權嘉蒙功,即拜廬江太守。(《百戰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司馬法》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靖曰:“有國有家者,曷嘗不講乎攻守也。夫攻者,不僅攻其城擊其陳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陳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大而言之,為君之道;小而言之,為將之法。夫攻其心者,所謂知彼者也;守吾氣者,所謂知己者也。”太宗曰:“誠哉。朕常臨陳,先料敵之心與己之心孰審,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敵之氣與己之氣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將臣,雖未知彼,茍能知己,則安有失利者哉。”靖曰:“孫武所謂‘先為不可勝’者,知己者也;‘以待敵之可勝’者,知彼者也。又曰:‘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臣斯須不敢失此誡。”(《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觀A此城不甚固B以三軍C銳氣D四面E攻之F不移G時可拔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凡戰”中的“凡”字,與《諫太宗十思疏》中“凡百元首”的“凡”意思相同。B.乘雨水,指冒著雨水,“乘”與《登泰山記》中“自京師乘風雪”的“乘”意思不同。C.有國有家者,泛指諸侯和大夫,先秦時,諸侯的封地稱為國,卿大夫的封地稱為家。D.完其壁,文中是指鞏固營壘,其中的“壁”與成語“作壁上觀”中的“壁”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曹操派遣朱光擔任廬江太守,朱光率兵在皖地開墾田地種稻,同時又派間諜聯絡吳地的起義首領,呂蒙認為應該趁早除掉曹操。B.孫權采納呂蒙建議,親自出征,一天一夜到達皖地,向眾將征詢攻城之策,大家建議采取構筑攻城高壘之法,呂蒙則持不同意見。C.天剛亮吳軍就發起進攻,呂蒙擂鼓督戰,士兵奮勇登城,很快就攻克了該城,孫權為獎勵呂蒙所建功勛,當即任命他為廬江太守。D.唐太宗臨陣對敵時,常常先分析敵我作戰意圖誰更審慎周密,并察明敵我士氣誰更旺盛,他認為這是兵家必須掌握的重要原則。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若淹留數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

(2)夫攻者,不僅攻其城擊其陳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

14.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稱贊呂蒙“勇而有謀”,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概述呂蒙的謀與勇之處。(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蘇侍郎紫薇庭各賦一物得芍藥張九齡仙禁生紅藥,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還遇艷陽時。名見桐君①箓,香聞鄭國詩②。孤根苦可用,非直愛華滋。[注]①桐君:是古代傳說中的醫師。②鄭國詩:指的是《詩經·鄭風》里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之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首聯描寫紅芍藥生于仙宮禁苑,細微的芳香不足以自持,頗有些拘謹之意。B.詩人用“幸”“遇”二字,強調此地清貴切近,此時艷陽高照,切合芍藥所喜。C.頸聯使用桐君和詩經中典故,說明芍藥可作藥材,也可用以傳情,互訴心曲。D.本詩運思頗為曲折,既贊芍藥色味,又悲其生于禁地,興微婉曲,格調自高。16.姚子顏曾言“公(張九齡)以風雅之道,興寄為主。一句一詠,無非興寄,時皆諷誦焉。”“興寄”這一特點本詩是如何體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人在詩文中經常表達對君子品質的贊美以及對小人的鄙夷,如《<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宮車遠去的場景,從側面反映了宮殿規模之大。

(3)在談到中國文人時,同學們可以引用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他們高潔傲岸的情懷。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近段時間,___①___。阿斯巴甜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食物和飲料的甜味劑,無糖可樂、口香糖都少不了它。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按照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把阿斯巴甜歸入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各種物質的安全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按照與癌癥風險的聯系,___②___。其中1類是“確定的人類致癌物”;2類包括2A類(對人類很可能致癌)和2B(對人類可能致癌);如果被列入3類,那就是目前的證據還沒有提示它有致癌作用。被列入可能致癌物的名單,并不一定等于“吃了就要得癌癥”。做這些分類,是為了警示人們,在職業防護和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控制,___③___,以免增加患癌癥的風險。關于甜味劑的爭議從沒停止。一項研究發現,一些甜味劑無助于長期控制體重,還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發作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大多數甜味劑都是有問題的,包括人造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從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劑,如甜菊糖;提醒大家,喝無糖甜飲料、使用各種甜味劑,對預防各種慢性疾病是沒有什么益處的。因為研究的證據力還不夠強,結果也不完全一致,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食品添加劑管理機構至今還沒有對它們作出禁用建議。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19.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轉折關系的句子,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60字。(5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馬蓮草長在西小園的南墻根處,屬于___A___的那種。①誰也不知道它是何時長出來的,很茂盛,也很茁壯,蓬蓬勃勃的。小時候不知道,總共以為它是韭菜,揪下一片葉咬進嘴里,硬硬的,根本咬不動。母親便微笑著告訴我,它叫馬蓮草,葉子曬干了之后可以用來捆粽子,既結實又耐用。家里其他人對馬蓮草都___B___,只有母親,會不定時地給它澆澆水。馬蓮草瘋了似的生長,葉片肥肥大大的,像一柄柄彎曲的寶劍。更神奇的是,在蓬勃的葉子中間,竟然開出了藍紫色的小花。那一叢淡雅的紫花,委婉,高潔,不屈,加有淡淡清香飄出,如仙子,如隱士。②花不大而富麗,香不遠而含情,比之溫室里的___C___不知要高明多少。母親更加用心地伺候,比伺候那些嬌貴的蔬菜還要過之。③等到馬蓮草下面的葉片已經彎到了地面,母親用韭菜刀子從根部割下,捆成粗粗的一捆。我感到很可惜,母親倒不在意,只是淡淡地說,它還可以長出來的,就像韭菜,割一茬再長一茬。④韭菜沒少見過,一茬過后會更加茁壯,馬蓮草會是這樣嗎?看來只有人是最脆弱的,死過之后絕不會再生。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21.下列句子中的“再”和“割一茬再長一茬”中的“再”,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這本書前幾天我讀了一遍,今天我還要再讀一遍。B.這里的花兒再多一點就好了。C.離開車只剩半個小時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D.你再解釋,他也不會同意的。22.“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這兩句古詩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

)(3分)A.①

B.②

C.③

D.④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隨著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新詞語不斷涌現,為漢語增添了新鮮的生命力,體現了社會生活的變化,反映了豐富的文化現象。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于2023年12月12日發布了2023年十大網絡用語,分別為:愛達未來、煙火氣、數智生活、村BA、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主打一個……、多巴胺穿搭、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新職人。這些網絡熱詞是否也曾悄悄走入你的生活,并引發你的思考?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兩個詞語,結合其所體現的社會生活與文化現象,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與感悟。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3分)D“直接促使人修正對它們的認識”錯誤。2.(3分)DA項“充分發揮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整體優勢”錯,B項“將其視為當下思想宣傳工作的主陣地”錯,C項“科技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習慣和觀念”錯,“導致了傳統的印刷文化從新興走向衰落”錯。3.(3分)B“決定了傳播的有效性”錯。4.(3分)C“電視臺及廣播電臺”是傳統媒體,不能體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5.(6分)①堅持一體化方向,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催化融合之變。②統籌好不同媒體的關系,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③加強新興媒體的立法管理,凈化網絡空間。④抓牢文化與傳播的接合點,重視傳播的文化表述。(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6分)6.(3分)A“并不像我一樣在意衣服的整潔”錯誤。7.(3分)C“讓我們激動的心情變得失落”錯。8.(5分)①語言簡潔短促,表現出牧民干脆豁達。②斷句多、省略多,表現出牧民不太熟悉漢語,真實而又契合人物的身份。③多用語氣詞,摻雜民族語言,充滿生活氣息,表現出牧民爽朗樂觀的生活態度。(答對一點1分,答對兩點3分,答對三點5分)9.(6分)①寫串門而至于要列計劃、開會議,如此慎重其事,既可以看出牧民們生活的單調寂寞,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與人交往的重視與渴望。②圍繞串門的衣著、打扮問題反復描寫,表現牧民們在艱辛生活中不忘自尊、向往美好的生活熱情。③串門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天氣寒冷,即便如此也擋不住牧民們探親訪友的熱情,可見其苦中尋樂的生活態度。

④對待來訪者,大家總是熱情迎接并招待,可見牧民們對彼此情誼的珍視與對生活的熱愛。(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10.(3分)BDF(選對一個得1分;超過三個,該題不得分)11.(3分)D“不同”錯誤,都是營壘的意思。12.(3分)A“除掉曹操”錯,應是除掉朱光。13.(8分)(1)倘若在此停留而耽擱時日,上漲的江水必將退盡,返回時道路就會非常艱難,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淹留,停留;危,認為……危險;每字各1分,句意通順2分,共4分)(2)所謂進攻,不僅僅是指攻打敵人的城池和軍陣,還必須擁有瓦解敵人軍心的方法。(陳,軍陣;術,方法;每字各1分,句意通順2分,共4分)14.(3分)謀之處:①建議早日除掉朱光。②反對構筑攻城高壘,建議速戰速決。勇之處:③親自率兵,擂鼓督戰。(每點1分,共3分)15.(3分)D“又悲其生于禁地”錯誤。16.(6分)此詩于詠物中寄寓一定的言外之意。①前四句借芍藥有幸生于紫微庭中,沐浴陽光,表達自己幸遇眷顧、得到朝廷重用的感恩之情。②詩歌末尾借芍藥不僅外表好看,根還可入藥,寄寓詩人渴望朝廷重視士人才能的理想。(每點3分,共6分)17.(6分)(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2)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3)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18.(6分)①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爭議不斷/關于阿斯巴甜的話題熱度升高。②給它們做了分類③避免接觸這些物質(每空2分)

19.(5分)雖然世界衛生和某些管理機構沒有對甜味劑禁用建議,但甜味劑對身體健康和預防疾病沒有什么益處,且爭議不斷。(內容概括3分,正確使用關聯詞1分,語言表達流暢1分)20.(3分)A默默無聞/毫不起眼B毫不在意/不聞不問/漠不關心C奇花異草(每空1分)21.(3分)AA項表示重復的動作,B項表示更加,C項表示如果繼續下去會怎樣,D項表示即使繼續下去也不會怎樣。22.(3分)A23.(60分)參照安徽省2023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戰爭中所說的進攻,是指在了解了敵情之后所采取的作戰行動。即是說當了解到敵人確有被打敗的可能時,就要出兵進攻它,這樣作戰便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敵人有被我戰勝的時候,就要實施進攻作戰。”三國時期,魏公曹操派遣朱光為廬江太守,朱光率兵駐屯在皖地,大力開田種稻,同時又讓間諜到吳地鄱陽聯絡起義首領,讓他們充當內應。東吳大將呂蒙說:“皖地田地肥美,如果稻禾一旦成熟收割,魏軍必定擴充兵員,像這樣幾年,曹操強大的態勢一形成便難以制服了。因此,應當盡早拔掉朱光這顆釘子。”進而他又詳細地陳述了該地的情況。于是,孫權親自出征皖地,一晝夜就到達這里。孫權接見眾將,征詢攻城之策,大家都建議采取構筑攻城土山高壘之法,只有呂蒙提出不同看法,說:“構筑土山高壘必須經過好多天才能完成,等到那時,敵人的城防已經整修加固,外部的救兵必將趕到,該城就無法攻破了。況且我軍是趁著雨季從水道而來,倘若在此停留而耽擱時日,上漲的江水必將退盡,返回時道路就會非常艱難,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據我觀察,現今該城并不是很堅固,憑借我軍銳不可當的士氣,從四面實施圍攻,不用多久就可破城,然后趁著水位高漲而還軍,這才是全勝無損之策啊。”吳主孫權聽后采納了他的意見。呂蒙就推薦甘寧擔任登城都督,率兵進攻在前,呂蒙率領精銳主力隨后跟進。天剛亮時吳軍發起進攻,呂蒙手持鼓槌擂鼓督戰,士兵們個個龍騰虎躍,奮勇登城,僅到吃早飯時候就攻克了該城。接著不久,魏將張遼率領援兵到夾石,聽說皖城已被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