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學案例2非洲復習課件浙江省高考地理專題復習_第1頁
傳統教學案例2非洲復習課件浙江省高考地理專題復習_第2頁
傳統教學案例2非洲復習課件浙江省高考地理專題復習_第3頁
傳統教學案例2非洲復習課件浙江省高考地理專題復習_第4頁
傳統教學案例2非洲復習課件浙江省高考地理專題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埃及11埃及印象一般把埃及分為4個地區——尼羅河流域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西部沙漠地區、東部沙漠地區、西奈半島地區。1埃及的位置與地形圖1埃及的河流與氣候1阿斯旺大壩納賽爾水庫阿斯旺水壩的利和弊:利:發電、防洪、灌溉、旅游、養殖、航運等弊:尼羅河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現在農業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羅河三角洲受到侵蝕,海岸線不斷向后退縮。1

埃及的長絨棉是其傳統的經濟支柱,其種植的優勢條件有哪些?埃及目前的經濟支柱有哪些?①光熱資源充足②便利的灌溉水源

③肥沃、平坦的沖積平原

④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石油、運河、僑匯、旅游業?探究點二中東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11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與北非之間,以北非各國的南部邊界為界線(北回歸線附近),撒哈拉沙漠橫亙在此界的兩邊。撒哈拉沙漠自然地理特征20°W0°20°E50°E1.經緯度位置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20°E30°S50°E10°WABCDEFGHIJKLMA海B海峽C洋D灣E角F角G洋H島I海峽J半島K海峽L海M運河2、海陸位置

地中直布羅陀大西亞丁好望厄加勒斯印度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索馬里曼德紅蘇伊士海岸線平直,海灣、島嶼、半島較少3、大陸輪廓4、地形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阿特拉斯山脈德拉肯斯山脈乞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東非大裂谷特征: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非洲典型經緯線剖面圖赤道20°E經線東非大裂谷范圍: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直到死海附近。成因:地殼在運動過程中斷裂下陷而成。死海紅海贊比西河東非大裂谷赤道雪峰:乞力馬扎羅山(5895)

乞力馬扎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譽。由于它地處赤道附近,其頂部終年積雪,是以“赤道雪峰”而聞名世界。但在過去20年時間里,乞力馬扎羅山的冰雪已經消融了33%,15年后,乞力馬扎羅山的最高峰————“自由峰”上的冰雪將會消融殆盡。5.河流與湖泊(1)、四大河流(2)、兩個湖泊尼羅河尼日爾河剛果河贊比西河維多利亞湖坦噶[gá]尼喀湖1、尼羅河(世界最長的河流)2、剛果河(1)概況(2)流量大而穩定(流量僅次于亞馬孫河)(3)河段特征①上游:水流湍急②中游:流經剛果盆地中部,地勢低平,落差小,水勢平穩;水量豐富,河寬水深,利于航運。③下游:切穿西部高地,形成一系列瀑布,落差大,不能通航。(4)水力資源豐富3、尼日爾河4、贊比西河

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為世界第一長河。河口平均流量2300立方米/秒,僅居世界第35位。剛果河,全長4640公里。河口平均流量413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達8萬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3026億立方米,僅次于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二位。尼羅河與剛果河比較為什么會形成左側材料中鮮明的對比呢?1、維多利亞湖(1)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次于蘇必利爾湖)。(2)成因:盆地凹陷(地殼運動使地面漸漸下沉,形成集水盆地)2、坦噶[gá]尼喀湖氣溫:非洲大部分處于熱帶與亞熱帶,大部分地區年均溫在20℃以上,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降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年降水量比北非豐富得多,大部分地方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氣候炎熱多雨6、氣候赤道幾個地區的氣候成因分析:(1)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熱帶雨林氣候(2)熱帶草原氣候①熱帶雨林南北兩側的熱帶草原氣候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②非洲赤道附近東部的熱帶草原氣候

地勢高,氣溫低,空氣對流弱,降水少③非洲南部的熱帶草原氣候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交替控制熱帶草原濕季熱帶草原干季熱帶草原氣候的典型特征明顯的干濕季這種氣候對非洲的農業有何影響?

思考熱帶草原氣候觀察A、B兩地氣溫、降水各有何特點?各屬于什么氣候類型?你能否在非洲大陸上分別指出其所在范圍?7、自然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熱帶荒漠帶熱帶草原帶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河馬大猩猩鴕鳥斑馬鱷魚綠孔雀8、豐富的礦產資源1、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其中不少礦產占世界重要地位。2、黃金、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占世界第一位。銅礦、鐵礦、鈾礦和其他金屬礦產的儲量也很多。在世界上,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贊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剛果(金)、金剛石。

石油比不上北非豐富,但幾內亞灣沿岸的石油也很可觀。尼日利亞是本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地。居民和經濟一、黑種人的故鄉一、黑種人的故鄉

1、本區有6億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本區又稱“黑非洲”。黑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此外,本區還有外來移民的阿拉伯人、歐洲人和亞洲人。外來移民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東部及南部沿海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特有的民族歌舞粗曠奔放的非洲繪畫藝術獨特的非洲雕刻藝術二、政治地圖的變化1、非洲曾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過一些文明國家,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2、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者相繼侵入,先是掠奪黃金、象牙、香料等,進而從事奴隸貿易,把黑人綁架、擄掠運往美洲販賣。

19世紀70年代,本區廣大的土地,陸續被英、法、葡、比、西等強占和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三個獨立國家。3、二戰后,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土崩瓦解。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由白人統治的最后一個殖民地——納米比亞也宣告獨立。4、現在,黑非洲的國家都已獨立,本區目前有48個國家。可可咖啡銅金剛石活牲畜原油原油木材三、單一商品(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發達國家收入:出口礦產、森林、畜產或熱帶經濟作物等初級產品(低價)支出:進口機械、汽車等

工業制成品(高價)不平等的國際貿易四、人口、糧食與環境1、人口增長過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約為28‰,撒哈位以南更高達30‰

。2、長期以來,這里的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生產落后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土地肥力喪失草場退化沙漠面積擴大糧食不足種植莊稼加劇生態環境惡化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饑餓的非洲難民

這張照片是凱文卡特贏得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那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后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的畫面。這張震撼世人的照片引來諸多批判與質疑。當人們紛紛打聽小女孩的下落,遺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聞專業者的角色,按下快門,然后,趕走兀鷹,看著小女孩離去。在他獲頒這一生最高的榮譽,兩個月之后,卡特自殺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責,可能是卡特無奈結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饑餓的蘇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表現及危害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糧食增長速度和環境承載能力,導致糧食問題和環境問題嚴重糧食產量及其增長速度不能滿足人口及其增長的需要,糧食不能自給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化擴大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形成原因①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②沒有采取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出生率較高①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糧食需求量大;②長期遭受殖民統治,農牧業生產落后;③東非國家常受旱災威脅;④有些國家政局動蕩,影響生產發展①人口增長導致糧食需求增長,而農牧業生產落后,糧食產量低,過墾、過牧、過伐導致土地退化、草地退化和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嚴重;②采用原始生產方式發展遷移農業措施①保護自然環境(如退耕退牧,合理采伐等);②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④加強民族團結,增強區域合作;⑤增強抗災和減災能力;⑥建立公平合理的國家經濟秩序共性

地形“高”(以高原為主)、氣候“熱”(以熱帶氣候為主)、政治地圖變化大(殖民地變為獨立國)、單一商品經濟轉向發展本國的民族經濟等。差異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草原氣候氣候特征炎熱干燥炎熱多雨植被類型沙丘、戈壁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礦產資源石油、磷礦等金、鋁土、銅、金剛石等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語言阿拉伯語語種多而復雜宗教伊斯蘭教多種宗教小結:北非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共性與差異南非

位于非洲大陸最南端,東、西、南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地形以高原為主,沿海是窄狹平原。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沿海為地中海氣候。

南非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繞道好望角的航線為溝通東西方的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

好望角位于34°21′S,18°30′E處。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在尋找歐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時到此,因多風暴(好望角海域幾乎終年狂風巨浪),取名風暴角。但繞過這個海角就有希望進入印度洋,通往富庶的東方(印度),故改稱好望角。但“好望角,好望不好過”。南非的重要城市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

立法首都:開普敦(南非最大的港口)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約翰內斯堡:南非最大的城市,金礦開采和機械制造工業中心,世界上最大的產金中心,被稱為“黃金之城”。

伊朗高原冬夏溫差不大的原因

①地處高原,地勢高,夏季不十分酷熱。②冬季高大山脈(高原)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入侵,使其冬季不十分寒冷。說明:伊朗高原周圍有高大山脈阻擋,水汽難以進入,且有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降水稀少,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特別提醒

(1)非洲大陸最突出的氣候特征:氣溫高、干燥地區廣、氣候帶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2)撒哈拉大沙漠面積廣大的原因:①終年被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②北非與西亞相連,東北季風來自亞洲大陸,性質干燥;③大陸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起到了降溫降濕的作用;④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及海灣,海洋影響范圍小;⑤非洲地勢為和緩的高原,缺少高大山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1第28題圖1第28題圖228.【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2為圖1中①、②、③地的氣候統計資料。材料三:漁產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國家支柱性出口產品。20世紀60年代該國年平均漁產量10.7萬噸,此后快速增長,1997年產量達到峰值45.7萬噸后開始下降。(1)說出①地1月和7月的風向,并從大氣環流角度說明7月風向成因。(3分)(2)說出影響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從氣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帶的成因。(4分)(3)甲地是所在國花生主產區,分析降水特征對該地農業生產的影響。(3分)(4)分析甲地所在國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及漁業生產目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5分)2017年4月28.【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圖1為坦桑尼亞略圖。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