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10 Office2016)課件 張乾 第4、5章 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Word 2016文字處理系統_第1頁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10 Office2016)課件 張乾 第4、5章 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Word 2016文字處理系統_第2頁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10 Office2016)課件 張乾 第4、5章 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Word 2016文字處理系統_第3頁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10 Office2016)課件 張乾 第4、5章 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Word 2016文字處理系統_第4頁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10 Office2016)課件 張乾 第4、5章 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Word 2016文字處理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基礎4.1計算機網絡概述4.2局域網技術及其應用4.3Internet及其應用4.4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4.1計算機網絡概述

4.1.1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及功能

1.資源共享

接入計算機網絡的用戶可以共享網絡中的各種資源。

2.信息服務

網絡中的用戶不僅可以從Internet中搜索、瀏覽、下載各種信息,而且可以建立自己的Web站點,將自己的信息在Internet上發布。

3.快速通信

在不同的計算機之間通信是網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4.信息管理與數據傳輸

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信息收集起來并傳送到網絡中的一臺或多臺服務器上,由服務器來完成這些信息的合并、加工、分析和處理。

5.分布處理

6.提高計算機應用的可靠性

在一個較大的系統中,個別部件或某臺計算機出現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4.1.2計算機網絡的形成及發展

一般可將其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最初的網絡構成是將一臺主機系統經由通信線路與多個終端設備直接相連,以供多人共享主機的資源,形成網絡的雛形(如圖4-1所示)。

圖4-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結構模型

2.第二階段(面向內部通信的計算機網絡)

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了多個主機互聯系統,實現了主機與主機之間的通信。該階段將每個主機所連接的子網通過各自負責轉發數據的通信控制處理機(CommunicationControlProcessor,CCP)經由負責傳輸數據的通信線路相互連接起來,形成計算機網絡結構,如圖4-2所示。

圖4-2面向內部通信的計算機網絡結構模型

3.第三階段(開放式系統互聯的計算機網絡)

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上各種廣域網、局域網迅速發展起來,各個計算機生產商紛紛發展各自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但早期的網絡沒有統一的系統結構、網絡協議及數據傳輸規范,使得各部門研制的網絡互不兼容,給異種結構的網絡互聯帶來很大的困難。為此,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ISO)于1981年公布了構建網絡體系結構的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如圖4-3所示。

圖4-3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4.第四階段(高速的多媒體計算機網絡)

1990年以后,Internet得以迅速發展,它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局域網通過統一的TCP/IP協議及各種高速通信設備連接成一個全球性的計算機網絡,形成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高速信息網絡。在網絡上可提供信息瀏覽、視頻廣播、網上會議、可視電話、遠程教學、遠程醫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上銀行等服務。

4.1.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系統,通常由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部分組成,如圖4-4所示。

圖4-4計算機網絡結構模型

1.資源子網

資源子網又稱主機系統,由網絡中的各種計算機及運行和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各種軟件和信息資源組成。資源子網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信息的收集、存儲和處理,并對網絡中的通信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

1)主機

(1)服務器。服務器是計算機網絡的控制核心,它對硬件性能的要求很高,一般由高檔的微機或大型機、中小型機來擔當。如圖4-5所示。

圖4-5計算機網絡中的服務器

根據在網絡中提供的服務不同,通常將服務器分為

①?Web服務器。

②?DNS服務器。

③?FTP服務器。

④?E-mail服務器。

⑤?Data服務器。

(2)工作站。工作站是網絡終端用戶的工作平臺,通常由微機組成,如圖4-6所示。圖4-6計算機網絡中的工作站

2)網絡軟件

(1)網絡操作系統。網絡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網絡中組織和協調網上活動的核心系統軟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和實現對共享資源、用戶權限、通信活動及系統安全的管理。

(2)網絡通信協議。網絡通信協議是為了在計算機之間傳輸信息而設立的一套規則和一組程序,它定義了在計算機網絡活動中,信道如何建立、信息如何傳輸以及如何檢錯和校正等。

(3)網絡應用軟件。網絡應用軟件是安裝在計算機網絡中,為用戶使用網絡資源提供最大方便的軟件。

2.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是將網絡中的各個工作站或服務器連接起來的數據通信系統,其主要任務是實現、控制和管理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它通常由傳輸介質、網絡適配器、調制解調器、集線器、交換機、中繼器、路由器等組成。

1)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也稱通信信道或信道,是信息傳輸的物質基礎,包括能夠傳送信號的材料或技術。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有線傳輸介質是指能夠傳輸信號的有形材料,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導纖維等;無線傳輸介質則是指利用大氣或空間來傳輸信號,如無線電波和紅外線等。

(1)有線傳輸介質。有線傳輸介質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①雙絞線。雙絞線俗稱網線,它由4對兩兩按一定密度相互纏繞在一起的絕緣銅線組成,這樣可以降低信號的干擾。雙絞線一般要和RJ-45接頭(俗稱水晶頭)配合使用(見圖4-7和圖4-8),用來在星型網絡中連接計算機的網卡及交換機等通信設備。圖4-7雙絞線和RJ-45接頭圖4-8安裝RJ-45接頭后的雙絞線

②同軸電纜。同軸電纜是由一根空心的圓柱形導體圍繞著單根內導體構成的。內導體為實芯或多芯硬質銅線電纜,外導體為硬金屬或金屬網,內、外導體之間有絕緣材料,如圖4-9所示。圖4-9同軸電纜的結構

③光導纖維。光導纖維簡稱光纖或光纜,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利用光在這些纖維中以全內反射原理傳輸的光傳導工具。

光纖的外形和剖面結構如圖4-10、圖4-11所示。圖4-10光纖的外形圖4-11光纖的剖面結構

(2)無線傳輸介質。通信系統中的物理傳輸介質一般鋪設于建筑物中或者地下,無線傳輸介質的典型優點是靈活,對那些不易鋪設纜線的場合尤為適用,如艦船或車輛之間的通信等。

2)網絡適配器

網絡適配器俗稱網卡,是構成計算機網絡最基本、最重要的連接設備,也是實現主機系統與通信子網連接的關鍵設備,如圖4-12所示。

圖4-12網卡的結構

3)調制解調器

調制解調器可將來自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以便發往信道進行傳輸,在計算機網絡中,把此過程稱為調制(Modulate);也可將從信道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供計算機使用,此過程稱為解調(Demodulate)。調制解調器同時具有這兩種功能,通信過程中,信道的兩端一般都需要安裝調制解調器,如圖4-13所示。

圖4-13使用調制解調器的網絡連接

調制解調器一般使用電話線作為傳輸介質,并通過電信局的程控交換機來實現數據的轉發。傳統的調制解調器由于速度慢、可靠性差,現在已被非對稱數字用戶(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ADSL)調制解調器所取代。ADSL是目前家庭及小型企業使用得最多的一種Internet接入方式,如圖4-14、圖4-15所示。圖4-14ADSL調制解調器

圖4-14ADSL調制解調器

4)集線器

集線器也稱為集中器或HUB(見圖4-16),其實質是一個多端口的中繼器,主要是作為星型網絡中心的接點,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并采用廣播方式向所有節點發送信息。圖4-16集線器

5)交換機

交換機也稱為智能型集線器,如圖4-17所示圖4-17智能型集線器

6)中繼器

當信號長距離傳輸時,信號強度會逐漸減弱,這種現象稱為衰減。中繼器安裝在兩段傳輸介質之間,它能夠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恢復與整形,然后再繼續傳輸,這樣信號就可以有效地傳向遠方。模擬中繼器通常只能放大信號,而數字中繼器則能將接收到的信號整修到與原信號質量非常接近的程度。中繼器通常用于局域網中各網段之間的連接,還可用來擴大有線和無線介質廣域網的傳輸距離,如圖4-18所示。

圖4-18中繼器

7)路由器

所謂路由,是指通過相互連接的網絡將信息從源地點移動到目標地點的活動,而路由器就是這樣一種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它能對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絡。常用的路由器外形如圖4-19所示。

圖4-19常用路由器

4.1.4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拓撲結構是指局域網中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形式。它借用數學領域中“圖論”的方法,即拋開網絡中的具體設備,將服務器、工作站等網絡單元抽象為節點,將網絡中的電纜通信媒體抽象為線,這樣一個計算機網絡系統就演變成由點和線組成的幾何圖形,從而描繪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具體結構。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主要有總線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樹型拓撲和混合型拓撲等。

1.總線型拓撲

總線型拓撲即在網絡中存在一條公共的數據傳輸通道(或總線),網絡中的所有站點(主機)都并聯到這條通道上,如圖4-20所示。

圖4-20總線型拓撲結構示意圖

2.星型拓撲

在星型網絡中,各站點通過線纜與中心站(多為集線器或交換機)相連,如圖4-21所示。圖4-21星型拓撲結構示意圖

3.環型拓撲

環型拓撲是將各站點通過線纜連成一個封閉的環路。各站點以串聯的方式連接到環中,如圖4-22所示。圖4-22環型拓撲結構示意圖

4.樹型拓撲

樹型拓撲可以理解為由多級星型網絡擴展形成的結構,并自上而下呈三角形分布,如圖4-23所示。圖4-23樹型拓撲結構示意圖

5.混合型拓撲

在組建一個較大規模的網絡時,如果只單純采用以上介紹的一種拓撲結構,往往會增加網絡的復雜性和建設成本,這時就需要以總線型網絡為骨干,以星型或樹型網絡為局部的混合型拓撲結構,如圖4-24所示。圖4-24混合型拓撲結構示意圖

4.1.5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如表4-1所示。

其中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地理范圍分類,如圖4-25所示。圖4-25計算機網絡分類及關系

1.局域網

局域網是一種在小區域內使用的網絡,其分布距離一般在幾十米到幾十千米,是最常見的計算機網絡。局域網具有速度快、延遲小、容易管理配置、拓撲結構構成簡單等特點,在單位的內部網、校園網及中小企業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城域網

城域網的覆蓋范圍比局域網大,一般為幾千米到幾百千米。城域網主要為個人用戶、企業局域網用戶提供網絡接入,并將用戶信號轉發到因特網中。

3.廣域網

廣域網也稱為遠程網,其覆蓋范圍比局域網要大得多,可從幾百千米到幾千千米甚至幾萬千米,典型廣域網的構成如圖4-26所示。圖4-26典型廣域網的構成

4.1.6IP地址與域名系統

1.?IP地址的構成

根據現行TCP/IP協議v4版本的規定,計算機的IP地址由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兩部分組成,如圖4-27所示。圖4-27IP地址的構成

2.?IP地址的表示

(1)二進制形式表示。二進制是計算機網絡中各硬件能直接識別和使用的形式,后面即將介紹的點分十進制地址及域名地址在計算機內部最終都要轉換成二進制地址。

(2)點分十進制表示。由于二進制不容易記憶和書寫,IP地址通常還用點分十進制方式來表示,即將32位的IP地址中的每8位用其等效的十進制數字來表示,每個十進制數字之間用小數點分開。

3.?IP地址的分類

根據IP地址的結構(網絡標識長度和主機標識長度)不同,Internet中的IP地址可分為A類、B類、C類、D類和E類,其中A類、B類、C類為主要類,如圖4-28所示。

(1)?A類地址。

(2)?B類地址。

(3)?C類地址。圖4-28IP地址的分類

4.?IP地址的管理

由于IP地址在Internet上全局有效并且是全球唯一的,因此其分配和回收應當由一個組織來統一管理,以避免IP地址沖突而導致網絡不可用。IP地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方式是層次型的,即由最高一級的管理機構—Internet網絡信息中心(NetworkInformationCenter,NIC)統一負責全球地址的規劃和管理,并向提出地址請求的組織(對應于國家或網絡)分配一個IP地址段,然后各組織再將這個大的地址段分成若干個小段,分配給再下一級組織,以此類推,直到最終用戶從最低一級組織處分到一個IP地址為止。

5.域名

IP地址是一種數字型的標識方式,這對網絡硬件和軟件來講是最有效的,但是對于廣大網絡用戶來說不便于記憶和難以理解,為此TCP/IP協議引入了一種字符型的主機命名機制—域名。在網絡中域名與IP地址是唯一對應的,它們通過計算機網絡中的DNS服務器來相互轉換。IP地址與域名的轉換實例如表4-2所示。

為保證域名系統的通用性,因特網國際特別委員會(InternationalAdHocCommittee,IAHC)規定頂級域名為一組標準化符號和國家地區代碼。另外,也可以以組織機構的性質來作為頂級域名,如表4-3所示。

4.2局域網技術及其應用

4.2.1局域網的構建模式1.對等網模式對等網模式指在局域網中,每臺計算機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平等的,沒有服務器和客戶機之分。一個典型的對等網模式的網絡結構如圖4-29所示。

圖4-29典型的對等網模式的網絡結構

2.基于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基于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在拓撲結構上與對等網模式沒有太大的區別。在這種模式的局域網中,由一臺或幾臺配置較高、功能強大的小型機或微機運行網絡操作系統來擔當服務器,用于對網絡中的用戶和共享資源進行集中管理,用戶必須先以合法的身份登錄網絡,然后才能按系統分配的權限訪問和使用網絡中的各種資源,C/S模式的網絡結構如圖4-30所示。圖4-30C/S模式的網絡結構

3.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模式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將各種網絡資源和核心數據庫存放在服務器上,而客戶端通過瀏覽器來獲得相應的數據和服務。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利用不斷成熟的瀏覽器技術,結合多種Script語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術,對C/S模式的一種改進。

4.2.2局域網的配置及測試

1.局域網配置

由于現在的局域網一般都采用TCP/IP協議,所以對計算機網絡屬性的配置實際上就是對TCP/IP參數的設置,具體步驟如下:

(1)執行“開始”→“Windows系統”→“控制面板”命令,在打開的“所有控制面板項”窗口中單擊“網絡和共享中心”圖標,在打開的“網絡和共享中心”窗口中單擊“更改適配器設置”鏈接,打開“網絡連接”窗口。

(2)在“網絡連接”窗口中右擊“以太網”,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見圖4-31),打開“以太網屬性”對話框,如圖4-32所示。

圖4-31選擇“屬性”命令圖4-32“以太網屬性”對話框

(3)在“以太網屬性”對話框中雙擊“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選項,打開“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屬性”對話框,如圖4-33所示。

圖4-33“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屬性”對話框

(4)如果計算機網絡中存在自動分配IP地址的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服務器[具體可咨詢提供網絡接入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可選中“自動獲得IP地址”單選按鈕,這樣可以省去手工輸入的麻煩,同時還可以避免輸入錯誤或IP地址沖突的情況。如果沒有,則需要選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單選按鈕,并依次輸入申請入網時從網絡管理員處得到的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及DNS服務器地址等。

(5)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2.網絡連接測試

1)用ipconfig命令測試

(1)?ipconfig命令的功能及格式。

(2)?ipconfig命令的使用步驟如下:

①在桌面任務欄中輸入“cmd”并按下Enter鍵,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

②在光標位置處輸入“ipconfig/all”并按下Enter鍵,窗口中顯示運行結果,如圖4-34所示。如果運行結果與在“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屬性”對話框中設置的參數一致,說明設置已生效。

圖4-34ipconfig命令的運行結果

2)用ping命令測試

(1)?ping命令的功能及格式。

(2)?ping命令的使用示例如下:

①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PINGWWW.QQ.COM”并按下Enter鍵,可顯示運行結果如圖4-35所示。該運行結果表明本機能連接到騰訊官網。圖4-35ping命令的運行結果

②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ping17”并按下Enter鍵,可顯示運行結果,如圖4-36所示。圖4-36返回4個“請求超時”信息

4.2.3局域網的簡單應用

1.同步工作組

不管使用的是何種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首先要保證聯網的各計算機的工作組名稱一致且計算機名不同。

要查看或更改計算機的工作組、計算機名等信息,可在桌面上右擊“計算機”圖標,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系統”窗口,在“計算機名、域和工作組設置”欄中可以查看計算機名和工作組,如圖4-37所示。圖4-37查看計算機名和工作組4個“請求超時”信息

若需更改相關信息,可在“計算機名、域和工作組設置”欄右邊單擊“更改設置”按鈕,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再單擊“更改”按鈕,打開“計算機名/域更改”對話框,如圖4-38所示。圖4-38更改計算機名和工作組名

2.設置高級共享

(1)在桌面上右擊“網絡”圖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打開“網絡和共享中心”窗口,如圖4-39所示。

圖4-39“網絡和共享中心”窗口

(2)在“網絡和共享中心”窗口左側面板中單擊“更改高級共享設置”鏈接,打開“高級共享設置”窗口,如圖4-40所示,在該窗口中進行高級共享設置。圖4-40“高級共享設置”窗口

3.共享文件或文件夾

在Windows10中共享文件的方法非常簡單,具體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1)右擊準備共享的文件夾,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授予訪問權限”→“特定用戶...”命令,如圖4-41所示。

(2)在打開的“網絡訪問”窗口的“選擇要與其共享的用戶”文本框中輸入“Everyone”(見圖4-42)后,單擊“添加”按鈕,“Everyone”出現在列表中,并在“權限級別”下拉列表中選中將要賦予Everyone的相應權限(讀取、讀寫/寫入、刪除),設置完成后單擊“共享”按鈕,當出現如圖4-43所示的窗口時,即表明共享完成。圖4-41選擇“特定用戶”命令圖4-42設置共享權限

圖4-43完成特殊用戶共享

4.訪問共享文件夾

當共享設置完成后,就可以在網絡中其他計算機桌面上雙擊“網絡”圖標來訪問該機共享的資源,如圖4-44所示。圖4-44共享計算機中可訪問的資源列表

對于那些經常要使用的共享文件夾或磁盤,Windows10提供了另一種更加簡單、快捷的訪問手段—映射網絡磁盤,就是將共享文件夾或磁盤圖標添加到“此電腦”窗口中,就可以像使用本機磁盤一樣來使用共享的文件或磁盤了。具體操作方法是:選中共享文件夾或磁盤圖標,單擊“映射網絡驅動器”下三角按鈕,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命令(見圖4-45),在打開的“映射網絡驅動器”對話框中進行簡單設置后單擊“完成”按鈕,“此電腦”窗口中出現映射網絡位置,如圖446所示。

圖4-45映射網絡驅動器圖4-46映射網絡位置

如果被共享的計算機中安裝了打印機,并且設置了打印機共享,那么網絡中的其他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絡來遠程使用打印機,如圖4-47和圖4-48所示。圖4-47網絡中共享的打印機列表

圖4-48使用網絡打印機

4.3Internet及其應用

4.3.1Internet的產生及發展時至今日,Internet通過各種高速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連接起來,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用戶數最多的網絡,如圖4-49所示。

圖4-49全球互聯網骨干線路結構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由國家郵政局組建,包括8個地區的網絡中心和31個省市的網絡分中心,是一個可在全國范圍提供Internet商業服務的網絡。

(2)中國國家計算機與網絡設施:底層為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園網,高層為國內其他科研與教育單位的院校網及接入Internet的NCFC主干網。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1994年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已更名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已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出資組建。

(4)中國金橋信息網(也稱中國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1993年開始建設,是建立金橋工程的業務網,也是一個可在全國范圍提供Internet商業服務的網絡。

4.3.2Internet的接入

Internet是覆蓋全球的網絡,其各級主干網是由光纖鋪設而成的,但是Internet并沒有真正直接接入千家萬戶,用戶必須通過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提供的線路和服務接入Internet,如圖4-50所示。圖4-50Internet接入模型

ISP為Internet用戶提供綜合互聯網接入業務、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國內主要的ISP如表4-4所示。

1.撥號接入

撥號接入是利用普通公用電話網接入Internet的方式,由于電話線只能傳輸模擬信號,因此在用戶端和ISP端都需要配置調制解調器(Modem),用于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轉換和數據的收發(見圖4-51),其中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叫作調制,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叫作解調。圖4-51撥號接入Internet

2.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ADSL)是系統在用戶端采用ADSL調制解調器,通過普通電話線連接到電話交換局前端ADSL解調設備,解調后送入ATM網,其傳輸速度可達上行1Mb/s、下行8Mb/s。ADSL接入Internet示意圖如圖4-52所示。圖4-52ADSL接入Internet示意圖

3.小區寬帶接入

小區寬帶接入(局域網接入)是一種光纖接入方式,網絡運營商ISP引光纖到小區(一般帶寬是100Mb/s),在小區內部組建局域網,小區用戶共享這條光纖的帶寬,即FTTX?+?LAN方式。ADSL寬帶是獨享的,速度比較穩定,小區光纖接入帶寬是被小區用戶共享的,如果小區同時上網的用戶過多,或者有用戶占用很大的帶寬時,就會影響上網速度。這種接入方式對用戶設備要求最低,只需一臺帶10/100Mb/s自適應網卡的計算機,軟件設置方面需要配置IP地址或自動獲取IP地址,如圖4-53所示。

圖4-53小區寬帶接入Internet示意圖

4.無線接入

無線接入分兩種:一種是以傳統局域網為基礎,由無線AP或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構建的無線上網方式,也稱為Wi-Fi(WirelessFidelity)接入;另一種是通過手機開通數據功能,以計算機通過手機或無線上網卡來達到無線上網的目的,上網速度則由所使用的技術、終端支持速度和信號純度共同決定。

(1)?Wi-Fi接入。Wi-Fi是一種可以將有線網絡信號轉換成無線信號,供支持Wi-Fi技術的計算機、手機、PAD等接收的無線網絡傳輸技術。

AP或無線路由器是有線局域網絡與無線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只要在家庭中的ADSL或小區寬帶中加裝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Wi-Fi信號,而裝有無線網卡的計算機均可通過AP或無線路由器來分享有線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絡的資源,如圖4-54所示。

圖4-54家庭Wi-Fi接入Internet示意圖

(2)利用4G/5G網絡手機接入。4G網絡是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目前ITU審批的4G標準有兩個:一個標準是由我國研發的TD-LTE,它是由TD-SCDMA演進而來的;另一個標準是歐洲研發的LTE-FDD,它是由WCDMA演進而來的。4G上網速度可達60Mb/s,比3G網絡快幾十倍,如圖4-55所示。圖4-554G接入Internet示意圖

4.3.3Internet中的服務

1.信息瀏覽

信息瀏覽(WWW)是因特網上發展最快和使用最廣的服

務。

2.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E-mail)是因特網上最早提供的服務之一。

3.文件傳輸

文件傳輸(FTP)為因特網用戶提供在網絡上下載和上傳各種類型文件的功能,不僅擴大了用戶的存儲空間,而且也是用戶保證文件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4.遠程登錄

遠程登錄(Telnet)是一臺主機的用戶使用另一臺主機的登錄賬號和口令與該主機實現連接,作為它的一個遠程終端使用該主機的資源的服務。

4.3.4WWW的使用

WWW(即萬維網)是WorldWideWeb的縮寫,簡稱3W,是Internet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網。3W是20世紀90年代初在Internet上新出現的服務,它遵循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即HTTP,一種專門用來在網絡中傳輸網頁信息的協議),以超文本或超媒體技術為基礎,將Internet上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包括文本、數字、聲音、圖形、圖像、影視等)巧妙地集合在一起,形成Web信息,駐留在Web服務器上,供用戶快速訪問或查詢。

1.?WWW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1)網頁。網頁也稱為Web頁,它采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即HTML,一種用來做網頁設計的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將各種類型信息資源有機地組合在一個頁面上,即在一個網頁中可以有序地包含文字、表格、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信息及其他數據資源。

(2)鏈接。

(3)網站。網站通常是指單位、公司或個人用于保存或發布網頁的計算機或服務器。

(4)主頁。網站的第一個Web頁或起始頁通常稱為主頁,它包含了進一步打開網站其他內容的鏈接,用戶要訪問一個網站的具體內容,往往要從主頁開始。

(5)統一資源定位器(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URL用來描述Web頁或包含在Web頁中各種資源的地址和訪問它時所用的協議,其使用格式如下:

協議://IP地址或域名/路徑/文件名

(6)瀏覽器。

2.?IE11瀏覽器的啟動

雙擊桌面上的“InternetExplorer”圖標,或單擊“開始”按鈕,在“開始”菜單中選擇“Windows附件”→“InternetExplorer”命令,即可打開IE11的窗口,如圖4-56所示。

圖4-56InternetExplorer窗口組成

3.?IE11的窗口組成

(1)標題欄。

(2)地址欄。

(3)菜單欄。

(4)工具欄。菜單欄下面是工具欄,包含用戶在瀏覽網頁時最常用的一些命令,如圖4-57所示。圖4-57IE11工具欄

①主頁?!爸黜摗卑粹o用來打開、設置或刪除瀏覽器默認的起始主頁。

②源連接?!霸催B接”按鈕用于提供更新的網站內容。

③閱讀郵件。單擊“閱讀郵件”按鈕,可以啟動MicrosoftOutlook組件來閱讀或管理電子郵件。

④打印?!按蛴 卑粹o用來將當前頁面輸出到打印機。

⑤頁面控制?!绊撁妗卑粹o用來對當前頁面進行編輯或設置頁面屬性。

⑥安全選項。“安全”按鈕用來設置頁面安全屬性。

⑦工具選項?!肮ぞ摺卑粹o和“工具”菜單相似,提供實用IE工具選項。

⑧幫助選項?!皫椭卑粹o和“幫助”菜單相似,提供IE幫助。

(5)滾動條。

(6)?Web瀏覽窗口。

(7)狀態欄。

4.設置IE11

在桌面上右擊IE11圖標,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或者先啟動IE,再執行“工具”→“Internet選項”命令,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如圖4-58所示。圖4-58“Internet選項”對話框

1)“常規”選項卡

(1)主頁。主頁即啟動IE11后自動連接到的第一個網站,通常為Microsoft公司的主頁。用戶也可以將自己經常訪問的網站地址輸入至“主頁”地址欄中,作為IE11的起始頁。另外,還可以單擊“使用當前頁”將當前打開的網頁設置為IE11的起始頁,也可以單擊“使用默認頁”按鈕將Microsoft公司的主頁設置為IE11的起始頁,或單擊“使用新標簽頁”按鈕,設置啟動后打開網站搜索頁面,如圖4-59所示。圖4-59設置IE主頁為網站搜索頁面

(2)啟動。“啟動”選項組用于設置IE11下次打開時是從主頁開始還是從上次關閉時打開的頁面開始。

(3)標簽頁?!皹撕烅摗边x項組用于更改網頁在標簽頁中的顯示方式。

(4)瀏覽歷史記錄。

在使用共享或公用電腦時,可能不希望InternetExplorer自動記住這些數據,可手動清除這些數據,具體操作如下:單擊“刪除”按鈕,在打開的“刪除瀏覽的歷史記錄”對話框(見圖4-60)中進行設置;也可單擊“設置”按鈕,在打開的“網站數據設置”對話框(見圖4-61)中對Internet臨時文件、歷史記錄、緩存和數據庫等項目進行設置。

圖4-60“刪除瀏覽的歷史記錄”對話框圖4-61“網站數據設置”對話框

(5)外觀?!巴庥^”選項組用來設定瀏覽器窗口的顏色、語言、字體及其他輔助功能等信息。

2)“安全”選項卡.

Internet的安全問題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它并引起足夠重視的人卻不多。IE11瀏覽器提供了對Internet進行安全設置的功能,用戶使用該功能可以對Internet進行一些基礎的安全設置,以防止有害信息破壞計算機系統。在“Internet選項”對話框中單擊“安全”頁框,即可打開“安全”選項卡,如圖4-62所示。

圖4-62“安全”選項卡

3)“高級”選項卡

如果IE11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了錯誤或者用戶想還原所有的設置,可以重置IE11,將IE11恢復到剛安裝時的狀態,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關閉當前打開的所有InternetExplorer窗口。

(2)在任務欄上單擊IE11圖標,打開IE11的窗口。

(3)單擊“工具”按鈕,在其下拉菜單中選擇“Internet選項”命令。

(4)單擊“高級”選項卡,然后單擊“重置”按鈕。

(5)在“重置InternetExplorer設置”對話框中單擊“重置”按鈕。

(6)當InternetExplorer完成默認設置的應用之后,單擊“關閉”按鈕,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5.使用IE11瀏覽網頁

在設置完IE11以后,就可以使用其來瀏覽網站上的內容了。一般來說,當IE11啟動后打開的是設置的默認網站,如果用戶要訪問其他的網站,可按以下幾種方法來操作:

(1)在地址欄中輸入該網站的Web地址。

(2)單擊“地址欄”的下三角按鈕,在打開的下拉列表框中將顯示曾經瀏覽過的Web頁地址,單擊要轉到的Web頁地址,即可打開相應的網站或頁面。

(3)在“收藏夾”下拉列表中選擇要轉到的Web頁地址。

6.保存Web頁信息

1)保存當前頁

(1)在打開的網頁窗口中執行“文件”→“另存為”命令,打開“保存網頁”對話框,如圖4-63所示。

(2)在“地址欄”下拉列表框中或在左側面板中選擇一個保存網頁的文件夾。

(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文件名稱。

(4)在“保存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一種類型,單擊“保存”按鈕。

圖4-63“保存網頁”對話框

2)保存網頁中的圖片

(1)右擊網頁中要保存的圖片,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圖片另存為”命令,打開“保存圖片”對話框。

(2)在對話框中分別設置保存位置、保存類型和文件名,并單擊“保存”按鈕。

3)保存網頁中的文字

(1)在網頁中用鼠標拖動選定要保存的文字,在選定的文字上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復制”命令。

(2)打開“Windows附件”中的“記事本”程序(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文字處理程序,如Word等,但由于網頁中的文字通常包含多種特殊的控制信息,如果在保存文字的時候不去除這些控制符,將給文字的后期編輯帶來很大的麻煩,而“記事本”程序就可以只保存文字而不保存控制符),在“記事本”程序窗口的編輯區中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粘貼”命令。

(3)執行“文件”→“保存”或“另存為”命令。

(4)在打開的“另存為”對話框中選擇文件保存位置、保存類型及文件名,單擊“保存”按鈕,即可將網頁中的文字以文本文件的方式保存下來。

7.收藏Web頁

1)將Web頁地址添加到收藏夾中

(1)打開要收藏的網頁。

(2)執行“收藏夾”→“添加到收藏夾”命令,打開“添加收藏”對話框,如圖4-64所示。

(3)如果要改變網頁的名字,可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一個名字。

(4)單擊“創建位置”下三角按鈕,可以為要保存的網頁選擇一個在“收藏夾”中的位置,或者單擊“新建文件夾”按鈕在收藏夾中創建一個文件夾來保存網頁地址。

(5)單擊“添加”按鈕,即可在收藏夾中添加一個網頁地址。圖4-64“添加收藏”對話框

2)管理收藏夾

為了方便查找存放在收藏夾中的網頁地址,IE11提供了管理收藏夾的功能。執行“收藏夾”→“整理收藏夾”命令,打開“整理收藏夾”對話框,如圖4-65所示。

圖4-65“整理收藏夾”對話框

8.資源的檢索

一般來說,要在浩如煙海的Internet中快速、高效地搜索并下載指定的信息,可以使用IE的“搜索”按鈕,但由于其功能有限,在實際應用中更多的是使用專門的搜索引擎來完成搜索。所謂搜索引擎,就是一些專門提供檢索Internet信息功能的網站,如表4-5所示。

百度搜索引擎的界面如圖4-66所示。圖4-66使用百度搜索引擎

4.3.5電子郵件的使用

電子郵件服務(E-mail)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網絡來與其他用戶進行聯系的現代化通信手段。

1.?E-mail的工作原理

使用E-mail服務的前提是首先要擁有自己的電子郵箱和相應的E-mail地址。

郵件服務器是一臺運行UNIX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它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E-mail服務。

2.?E-mail地址

E-mail地址就是郵件服務器上的電子郵箱地址。在Internet上,一個完整的E-mail地址由兩部分組成,如圖4-67所示。圖4-67E-mail地址的組成

3.?E-mail的組成

一封完整的E-mail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1)郵件頭(mailheader)。郵件頭相當于一個信封,其中包含發信人(From:)、收信人(To:)、抄送人(Cc:)的地址,郵件的主題(Subject:),回郵地址,發送的日期和時間等信息。

(2)郵件體(mailbody)。郵件體包含發送的郵件內容,一般來說,可直接在郵件程序中編輯,也可先使用其他文字處理程序編輯好,再粘貼到郵件中。

(3)附加文件(attach)。附加文件是隨郵件一起發送的計算機文件。

4.4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4.4.1網絡安全基本概念1.非人為因素非人為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如火災、地震、水災、戰爭等原因造成的網絡中斷、數據破壞和丟失等。解決的方法是加強系統的硬件建設,優化系統的硬件設計,并定期進行有效的數據備份。

2.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攻擊者或攻擊程序利用系統資源組中的脆弱環節進行人為入侵而產生的,如圖4-68所示。圖4-68網絡安全的主要類型

人為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數據的完整性。

(2)非授權訪問。

(3)信息泄露或丟失。

(4)利用網絡傳播病毒。

4.4.2防火墻技術

1.防火墻的概念

“防火墻”(FireWall)類似建筑物中的防火墻,是用來連接兩個網絡并控制網絡之間相互訪問的系統。它包括用于網絡連接的軟件和硬件以及控制訪問的方案。防火墻用于對進出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并對用戶進行認證,從而防止有害信息進入受保護網,防止內部網絡用戶向外泄密,為網絡提供安全保障,如圖4-69所示。

圖4-69防火墻安全機制

2.防火墻的功能特性

從廣義上說,防火墻是一個用于Intranet(內部網)與Internet之間的隔離系統或系統組(包括軟件和硬件),它在兩個網絡之間實施相應的訪問控制策略,其主要功能如下:

(1)控制進出網絡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

(2)提供使用和流量的日志及審計。

(3)隱藏內部IP及網絡結構細節。

(4)提供虛擬專用網功能。

3.防火墻遵循的準則

防火墻可以采取如下兩種之一理念來定義防火墻應遵循的準則:

(1)未經說明允許的就是拒絕。

(2)未說明拒絕的均為許可的。

4.防火墻的分類

(1)軟件防火墻。

(2)基于PC的硬件防火墻。

(3)專用芯片級防火墻。

4.4.3防病毒機制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的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具有破壞計算機功能及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它一般具有寄生性、傳染性、潛伏性和隱蔽性。

2.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1)寄生病毒。

(2)引導區病毒。

(3)蠕蟲病毒。

(4)宏病毒。

(5)特洛伊病毒。

(6)變形病毒。

3.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方式

(1)破壞操作系統,使計算機癱瘓。

(2)破壞數據和文件。

(3)占用系統資源,使計算機運行異常緩慢,或使系統因資源耗盡而停止運行。

(4)破壞網絡。

(5)傳輸垃圾信息。

(6)泄露計算機內的信息。

(7)掃描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開啟后門。

4.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

(1)備好啟動盤,并設置寫保護。

(2)盡量不用U盤、移動硬盤或其他移動存儲設備啟動計算機,而用本地硬盤啟動。

(3)定期對重要的資料和系統文件進行備份。

(4)對于重要的系統文件和磁盤可以賦予只讀功能,以避免病毒的寄生和入侵,也可以通過轉移文件位置、修改相應的系統配置來保護重要的系統文件。

(5)重要部門的計算機盡量專機專用,并與外界隔絕。

(6)使用新軟件時,先用殺毒程序檢查,減少中毒機會。

(7)安裝殺毒軟件、防火墻等防病毒工具,并準備一套具有查毒、防毒、殺毒及修復系統的工具軟件,定期對軟件進行升級,對系統進行查毒。

(8)經常升級安全補丁。

(9)使用復雜的密碼。

(10)不要在Internet上隨意下載軟件。

(11)不要輕易打開E-mail的附件。

(12)不要隨意借入和借出移動存儲設備。

5.防病毒軟件的使用

防病毒軟件就是能預防并清除計算機病毒的工具,它依靠病毒特征代碼對病毒進行判斷。防病毒軟件不僅能查殺絕大多數的已知病毒,同時還可以采用其他的行為分析判斷技術查殺其他未知類型的病毒。第5章Word2016文字處理系統5.1MicrosoftOffice2016概述5.2Word2016的基本操5.3Word2016的文件操作5.4Word2016的基本編輯技術5.5Word2016的排版技術5.6Word2016的表格編輯技術5.7Word2016的圖形編輯技術5.8Word2016的長文檔編輯技術5.9Word2016打印

5.1MicrosoftOffice2016概述

MicrosoftOffic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個辦公軟件和工具軟件的集合,它和Windows操作系統一起被稱為微軟雙雄,占據了全球辦公軟件90%以上的市場份額。從1999年8月30日微軟正式發布MicrosoftOffice2000中文版開始至今,Office先后經過了OfficeXP、Office2003、Office2007、Office2010、Office2013、Office2016等多個不同的版本。

5.1.1Office2016的特色功能

Office2016的特色功能如下:

(1)使用適合Office體驗的新主題。

(2)使用必應提供支持的Insights增強閱讀體驗,該功能可在閱讀Office文件時顯示來自網絡的相關信息。

(3)使用Worddocs實現更多效果。

(4)?Excel模板可以完成大部分設置和設計工作,讓用戶專注于信息。

(5)?PowerPoint中新的對齊、顏色匹配以及其他設計工具,使用戶更容易創建精美的演示文稿,并在Web上輕松共享。

(6)用戶可以在OneNote中繪制、手寫、輸入筆記,可保存、搜索多媒體筆記,并將其同步到其他設備的OneNote應用中。

5.1.2Office2016的組成

“Office2016專業增強版”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MicrosoftAccess

Access是基于Windows的小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了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等7種用來建立數據庫系統的對象,還提供了多種向導、生成器和模板,使數據存儲、數據查詢、界面設計、報表生成等操作規范化,為建立功能完善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用戶不必編寫代碼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數據管理的任務。

2.MicrosoftExcel

Excel通常被稱為電子表格,其功能非常強大,可以進行各種數據的處理、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操作,廣泛地應用于管理、統計財經、金融等眾多領域。

3.MicrosoftOneDriveforBusiness

OneDriveforBusiness是一個針對商務文件的專業文檔庫,它使用Office365TM將工作文檔或資料存儲在云中一個受到保護的位置。

4.MicrosoftOneNote

OneNote最早出現在Office2003中,是Office中類似于筆記本功能的組件,它提供了一個將筆記存儲和共享在一個易于訪問位置的最終場所,同時還提供了強大的搜索功能,讓用戶可以迅速找到所需內容。

5.MicrosoftOutlook

Outlook也是Office套件中的產品之一,并且比Windows自帶的OutlookExpress功能更加強大,應用的范圍也比較廣。

6.MicrosoftPowerPoint

PowerPoint也是Office中非常出名的一個應用軟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幻燈片的制作和演示,能有效幫助用戶演講、教學和產品演示等。

7.MicrosoftPublisher

Publisher作為Office的產品之一,更多地面向于企業用戶,主要用于創建和發布各種出版物,并可將這些出版物用于桌面及商業打印、電子郵件分發或在Web中查看。

8.MicrosoftVisioViewer

VisioViewer是基于Web環境中查看Visio制作的圖表信息內容的一款軟件。它能夠將復雜文本和表格轉換為Visio圖表并通過創建與數據相關的Visio圖表來顯示數據。

9.MicrosoftWord

Word是Office套件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應用軟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文字(或文檔)的處理。

10.SkypeforBusiness

SkypeforBusiness是一款通信服務組件,支持隨時隨地與參加會議和通話的人員聯系。

5.1.3Office2016的安裝和卸載

1.?Office2016安裝及運行的環境

不同于微軟對以往Office版本的定義,Office2016版本對于操作系統有了嚴苛的要求:在Windows7(RTM)、Windows7SP1、Windows8.1、Windows10等系統下安裝(注意:Office2016不適用于WindowsVista以及WindowsXP以下系統)。

2.安裝Office2016

(1)打開Windows10資源管理器,找到Office2016安裝源文件夾,如圖5-1所示。

圖5-1Office2016安裝目錄

(2)在根目錄下雙擊setup.exe文件,啟動安裝向導,選中“我接受此協議的條款”復選框,單擊“繼續”按鈕,打開“選擇所需的安裝”對話框,如圖5-2所示。

圖5-2啟動Office2016安裝界面

(3)?Office2016提供了兩種安裝模式?!傲⒓窗惭b”可安裝系統推薦的絕大部分常用組件,如果用戶不了解系統模塊的特點和功能,可選擇此選項;“自定義”則由用戶決定安裝或不安裝哪些組件,如果用戶對系統功能有詳細的了解,并且知道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用到哪些組件,可選擇此項。這里我們單擊“自定義”,然后打開如圖5-3所示的對話框。

圖5-3自定義安裝Office2016

(4)在該對話框中單擊準備安裝的組件右側的下拉按鈕,從“從本機運行”(先部分安裝此組件的功能,用到沒有安裝的部分時再安裝)、“從本機運行全部程序”(安裝此組件的全部功能到本機)、“首次使用時安裝”(暫時不安裝該組件,用到時再安裝)、“不可用”(不安裝該組件)中選擇一種安裝方式。如果需要,還可單擊“文件位置”選項卡更改Office2016的默認安裝路徑,單擊“用戶信息”選項卡更改Office2016的注冊用戶信息,如圖5-4所示。圖5-4設置Office2016安裝位置和用戶信息

(5)設置相應信息后,單擊“立即安裝”按鈕,安裝向導將自動完成相應的安裝工作,如圖5-5所示。圖5-5完成Office2016的安裝

(6)安裝完成后,還需注冊Office2016。先啟動Office2016組件,然后執行“文件”→“賬戶”命令,在打開的“賬戶”窗口中單擊“更改產品密鑰”鏈接,打開“輸入您的產品密鑰”對話框(見圖5-6),在其中輸入產品密鑰,以激活Office2016。激活后的Office2016如圖5-7所示。

圖5-6激活Office2016圖5-7激活后的Office2016

3.卸載Office2016

當Office2016運行異常或需要重裝或添加、刪除相應功能時,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1)執行“開始”→“Windows系統”→“控制面板”命令,在打開的“所有控制面板項”窗口中單擊“程序和功能”圖標,打開“程序和功能”窗口,在程序列表中選擇“MicrosoftOffice專業增強版2016”(也可能是其他版本),如圖5-8所示。

圖5-8Windows程序卸載列表

(2)如果要完全卸載Office2016,可單擊程序列表上方的“卸載”按鈕,確認卸載后彈出“安裝”提示框(見圖5-9),單擊“是”按鈕就可將Office2016所有組件及功能從計算機中刪除。

圖5-9卸載全部Office程序

如果要更改Office2016組件,可單擊程序列表上方的“更改”按鈕,打開“更改MicrosoftOffice專業增強版2016的安裝”界面,選中“添加或刪除功能”單選按鈕(見圖5-10),單擊“繼續”按鈕,按照前述安裝程序第(3)步選擇需要添加或刪除的組件功能,再完成后續操作。

圖5-10更改Office組件

5.2Word2016的基本操作

5.2.1啟動與退出1.啟動Word2016Word2016是Windows環境下的一個應用程序,因此可以像啟動其他Windows應用程序一樣來啟動Word2016。啟動Word2016常用的操作有如下三種:(1)單擊“開始”按鈕,在打開的“開始”菜單中選擇“Word2016”命令,如圖5-11所示。

圖5-11從“開始”菜單啟動Word2016

(2)在桌面上雙擊“Word2016”圖標。如果桌面上沒有此圖標,可在上一步打開的“開始”菜單中右擊“Word2016”,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更多”→“打開文件位置”命令,如圖5-12所示。在打開的Programs窗口中右擊“Word2016”,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發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命令(見圖5-13),就會為Word2016在桌面上創建快捷圖標,以后可使用此圖標來快速啟動Word2016。后面將要學習的其他Office組件的快捷圖標均可按此方法創建,如圖5-14所示。

圖5-12選擇“打開文件位置”

圖5-13選擇“桌面快捷方式”命令

圖5-14常用的Office組件快捷圖標

2.退出Word2016

Word2016的工作界面是一個窗口,因此用Windows關閉窗口的操作均可退出Word2016。退出Word2016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單擊Word2016窗口右上角的“關閉”按鈕。

(2)執行“文件”→“關閉”命令。

(3)使用Alt?+?F4快捷鍵。

5.2.2用戶界面的組成

Word2016的用戶界面風格相比Word2003及更早期版本有了很大變化。自2007版開始,微軟引入了靈活通暢的功能區界面(OfficeFluent用戶界面),每個功能區根據功能的不同又分為若干個組,用于取代早期版本中的菜單欄和工具欄,而且“文件”菜單也演變成了“后臺視圖”(Backstage視圖)。

Word2016成功啟動后,將在桌面上顯示Word2016的工作窗口,如圖5-15所示。

圖5-15Word2016的用戶界面

1.標題欄

標題欄用來顯示快速訪問工具欄。

2.“文件”菜單

“文件”菜單包含了有關文檔管理和執行文件操作的命令,如查看和管理文檔屬性,新建、保存文件等,如圖5-16所示。

圖5-16Word2016后臺視圖

3.功能選項卡及功能選項組

(1)“開始”選項卡。

(2)“插入”選項卡。

(3)“設計”選項卡。

(4)“布局”選項卡。

(5)“引用”選項卡。

(6)“郵件”選項卡。

(7)“審閱”選項卡。

(8)“視圖”選項卡。

(9)“加載項”選項卡。

(10)“自定義”選項卡。

①執行“文件”→“選項”命令,在打開的“Word選項”對話框中單擊“自定義功能區”,或在功能選項卡右側空白處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自定義功能區”命令,打開“自定義功能區”選項卡,如圖5-17所示。

圖5-17自定義Word2016功能區

②在“自定義功能區”列表中,可通過右側的上、下按鈕來改變各功能選項卡在窗口中的排列順序,選中相應的主選項卡,即可在自定義功能區中顯示該主選項。要創建新的功能區,則應單擊“新建選項卡”按鈕。在“主選項卡”列表中將鼠標指針移動到“新建選項卡(自定義)”上右擊,從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在“顯示名稱”右側文本框中輸入名稱,單擊“確定”按鈕,為新建選項卡命名。單擊“新建組”按鈕,在選項卡下創建組,右擊“新建組(自定義)”,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彈出“重命名”對話框,在“符號”列表中選擇一個圖標,在“顯示名稱”文本框中輸入組的名稱,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在新建選項卡下創建組。

4.文檔編輯區

文檔編輯區是Word中面積最大的區域,是用戶的工作區,用于顯示編輯的文檔和圖形,在這個區域中有兩個重要的控制符:插入點(|)和段落標記()。

(1)插入點(|)。插入點也稱光標,它指明了當前文本的輸入位置。單擊文檔編輯區的某處,可定位插入點,也可以使用鍵盤上的光標移動鍵來定位插入點。

(2)段落標記()。段落標記是一個段落的結束。

5.標尺

標尺是位于選項組下面的包含有刻度的欄,常用于調整頁邊距、文本的縮進、快速調整段落的編排和精確調整表格等。Word有水平和垂直兩種標尺,其中水平標尺中包括左縮進、右縮進、首行縮進、懸掛縮進、制表符等標記。

6.狀態欄

狀態欄位于窗口底部,不僅包括當前文檔的當前頁數、總頁數、字數統計等信息按鈕,還包括插入/改寫狀態轉換按鈕、拼寫和語法狀態檢查按鈕、視圖切換按鈕等,用來顯示與當前操作相關的一些狀態,其內容會隨操作或系統狀態變化而變化,單擊這些顯示信息的位置會彈出相應的對話框。在狀態欄空白處右擊,可打開用于對狀態欄設置的快捷菜單,如圖5-18所示。

圖5-18自定義Word2016狀態欄的快捷菜單

7.浮動工具欄

浮動工具欄是Word2016中一項極具人性化的功能。當Word2016文檔中的文字處于選中狀態時,在其右側會出現一個浮動工具欄,如圖5-19所示。

圖5-19Word2016浮動工具欄

如果不需要在Word2016文檔窗口中顯示浮動工具欄,可以在“Word選項”對話框中將其關閉,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Word2016文檔窗口,執行“文件”→“選項”命令。

(2)在打開的“Word選項”對話框中取消選中“常規”選項卡中的“選擇時顯示浮動工具欄”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

5.3Word2016的文件操作5.3.1創建文檔新建Word2016文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資源管理器中創建空白文檔一般來說,在正常安裝Office后,安裝程序會自動修改Windows注冊表,在“新建”快捷菜單中增加創建相應文檔的菜單項。因此,我們可以打開準備創建文檔的文件夾窗口,在空白處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MicrosoftWord文檔”,即可以創建一個名為“新建MicrosoftWord文檔.docx”的文件,并自動處于重命名狀態,用戶輸入所需的文件名即可,如圖5-20所示。

圖5-20利用快捷菜單創建Word文檔

2.利用“空白文檔”模板創建空白文檔

在Word2016窗口中執行“文件”→“新建”命令,并在“可用模板”列表中雙擊“空白文檔”圖標,如圖5-21所示。

圖5-21利用“空白文檔”模板創建Word文檔

3.使用模板快速創建新文檔

所謂模板就是系統中預先定義好格式(可以包含頁面布局、段落設置、文字格式等)和框架(包含對應主題建議性的目錄層次、標題、表格、圖表等),但是沒有具體內容的一種特殊文檔,其擴展名為dotx(未啟用宏的模板)、dot(兼容Word97-2003文檔)或DOTM(啟用宏的模板),一般保存在“C:\ProgramFiles\MicrosoftOffice\Templates\2052”文件夾中。

例如,可以利用“藍灰色求職信”模板來快速創建一個求職信文檔,對于“藍灰色求職信”模板的各種格式(如紙張大小,頁面邊距,標題及正文的位置、字體、顏色等),系統已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用戶要做的僅僅是輸入對應的文字和數據。具體步驟如下:執行“文件”→“新建”命令,在“新建”窗口中單擊“藍灰色求職信”(見圖5-22),在彈出的“藍灰色求職信”對話框中單擊“創建”按鈕進行創建。

圖5-22利用模板創建Word文檔

5.3.2保存及保護文檔

1.手工保存

(1)執行“文件”→“保存”命令,或使用Ctrl?+?S組合鍵。如果文件是第一次執行存盤操作,那么系統將彈出“另存為”對話框,如圖5-23所示;如果不是第一次存盤,則系統不會打開此窗口,而直接以文件原來的文件名、文件類型及位置進行保存,即更新原文件。

圖5-23Word的“另存為”對話框

(2)單擊“另存為”窗口中的“瀏覽”按鈕,打開“另存為”對話框,在“保存位置”下拉列表框中選擇一個保存位置,或者在對話框的左側導航面板中選擇一個要保存文檔的磁盤驅動器和文件夾。如果不做選擇,文件將保存在“C:\Users\Administrator(用戶名)\Documents\”文件夾中。

(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或選擇要保存的文檔的名字。

(4)在“保存類型”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文檔要保存的類型,Word2016默認的文件類型是“Word文檔”(擴展名為Docx),如果不是很必要,用戶一般不要修改。當然,如果要保證文檔的兼容性,以便運行早期Word版本的計算機能夠打開此文檔,也可以選擇保存為“Word97-2003文檔”(擴展名為Doc)。如果已經編輯好的文檔格式以后經常要用到,可以選擇保存為“文檔模板”。

(5)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將當前文檔保存并返回編輯狀態。

2.自動保存

在文檔編輯過程中,為防止軟件意外關閉而丟失修改的內容,Word采用了后臺自動保存機制,即每隔一段時間會自動保存文檔,這樣即使文檔因斷電等意外原因導致未保存而關閉,也可以在下次打開該文件時找到意外關閉前系統最后一次自動保存的版本,但如果文檔關閉前彈出了是否保存的對話框,無論單擊“是”按鈕還是“否”按鈕,后臺自動保存的版本均會全部消失。如果要啟用系統自動保存功能,可打開“Word選項”對話框,單擊左側的“保存”選項進行設置,如圖5-24所示。圖5-24設置文件自動保存的時間間隔

5.3.3打開文檔

具體步驟如下:

(1)啟動Word2016。

(2)執行“文件”→“打開”命令,打開“打開”窗口。

(3)單擊“瀏覽”圖標,在彈出的“打開”對話框中選擇要打開文檔所在的磁盤驅動器和文件夾(保存路徑)。

另外,Word2016還提供了默認最近使用文件功能,即最近打開過的文檔名字都會記錄在系統當中,用戶可通過單擊“最近”圖標打開最近使用文件列表,如圖5-25所示。

圖5-25最近使用文件列表

5.3.4關閉文檔

單擊文檔窗口中的關閉按鈕,或者按Alt?+?F4鍵均可關閉文檔,如果被關閉的文檔尚未存盤,系統將打開一個消息框提示用戶存盤,如圖5-26所示。圖5-26關閉文檔消息框

5.3.5查看和編輯文檔屬性

Word文檔屬性包括作者、標題、主題、關鍵詞、類別、狀態和備注等信息,單擊“文件”按鈕,在打開的“信息”后臺視圖中列出了文檔的主要信息(部分項目可編輯修改)。要修改或設置文檔屬性,單擊“信息”后臺視圖中的“屬性”,在打開的下拉列表中選擇“高級屬性”選項,打開“文檔1屬性”對話框,切換到“摘要”選項卡(見圖5-27),分別修改作者、單位、類別、關鍵詞等相關信息,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圖5-27設置文檔摘要

5.3.6文檔視圖

1.文檔視圖模式

在Word2016中,“視圖”是查看文檔的方式,一個文檔可以在不同的視圖下查看,在不同的視圖下,文檔的編輯重點是不一樣的。Word2016提供了多種視圖模式供用戶選擇,包括“閱讀視圖”“頁面視圖”“Web版式視圖”“大綱視圖”和“草稿”。用戶可以在“視圖”選項卡的“視圖”選項組中選擇需要的文檔視圖模式(見圖5-28),也可以在Word2016文檔窗口的右下方單擊視圖按鈕進行選擇。

圖5-28視圖切換工具按鈕

(1)閱讀視圖。閱讀視圖是顯示和閱讀文章的最佳方式。

(2)頁面視圖。頁面視圖主要用于版面設計,它是編輯文檔中使用最多的一種視圖。

(3)?Web版式視圖。在該視圖下,文檔是以Web頁的外觀進行顯示的,使用該視圖方式可方便用戶在將文檔發布到網上前預覽發布后的效果,文本和表格自動換行以適應窗口的大小,圖形位置與在Web瀏覽器中顯示的位置一致。

(4)大綱視圖。

(5)草稿。草稿即顯示文本格式設置和簡化頁面的視圖,多用于純文字處理工作,如輸入、編輯和格式的編排。

2.文檔視圖的顯示比例

單擊“視圖”選項卡“顯示比例”選項組中的命令按鈕,可以調整文檔視圖的顯示比例。在頁面視圖模式下,單擊“多頁”命令按鈕,系統會自動根據顯示屏寬度縮小顯示比例至每屏顯示兩頁;單擊“頁寬”命令按鈕,系統會自動放大顯示比例,使頁面寬度占滿屏幕。

3.窗口調整

在編輯一篇較長的文檔時,如果要同時觀察文檔的不同區域(如對比文檔的開頭和結尾的內容),可以將編輯區拆分成上、下兩個子窗口,分別用于顯示文檔的不同位置,并且兩個子窗口都有自己獨立的滾動條,可以獨立使用,如圖5-29所示。

圖5-29拆分編輯區窗口

4.文檔導航

1)標題導航

(1)打開“導航”窗格后,默認為按標題導航,其中列出了文檔包含的各級標題。單擊任意標題,光標會快速定位到該標題的開始處,如圖5-30所示。

圖5-30標題導航

(2)在任意標題處右擊,會彈出一個快捷菜單,其中包含對指定標題進行升級、降級、插入新標題、刪除標題及其所包含的內容、全部展開或全部折疊標題,以及指定標題顯示的級別等操作命令。

(3)左鍵按住任意一個標題向上或向下拖動,可將該標題及其所包含的內容移動到其他標題之上或之下,達到重新調整文檔的層次結構的目的。

2)頁面導航

單擊“導航”窗格中的“頁面”按鈕,在窗格中將顯示文檔的頁面縮略圖,上、下滾動縮略圖,可以快速概略瀏覽文檔的所有頁面。單擊某個頁面縮略圖,文檔視圖會快速跳轉至該頁面,如圖5-31所示。

圖5-31頁面導航

3)關鍵詞導航

在“導航”窗格的搜索框中輸入要搜索的關鍵詞,系統會自動搜索該關鍵詞出現在文檔中的位置,并按出現順序將其展現在搜索結果瀏覽框中,文檔視圖也會自動跳轉到關鍵詞出現的第一個位置,并以黃色底紋突出顯示搜索到的關鍵詞。

4)對象導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