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2016)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統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活動·探究”單元,人文主題是“關注社會生活和新聞本身的發展”,選編的五篇課文體裁分別是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本單元以“活動任務單”形式,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新聞,掌握新聞的體裁及特點,了解新聞采編過程,并嘗試創作新聞,借新聞知曉天下事,在閱讀與創作中理解新聞的價值與使命。其中,《消息二則》以簡明的標題和準確雅致的語言,讓讀者迅速把握我軍戰況;《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以清晰的結構講述首屆諾貝爾獎情況和諾獎由來;新聞特寫《“飛天”凌空——跳水女孩呂偉奪魁記》以細膩的正側面描寫等多種文學手法,刻畫了呂偉跳水的瞬間和觀眾的強烈反響,凸顯其跳水技藝之高超;通訊《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以準確生動的描述,高度還原了艦載戰斗機著陸全過程;新聞評論《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條理清晰、正反對比,擲地有聲地指出了國行公祭的必要性,抨擊之余提出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發人深省。六則新聞皆實時報道了受人關注的事件,體現了新聞的傳播價值和社會使結合六則新聞和“活動任務單”,本單元核心任務是寫作并播報一則抗疫主題的新聞,制作“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傳播抗疫精神。寫作新聞時,標題上,可以學習《消息二則》直接擬定醒目又突出新聞事實的標題,也可以模仿《“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以比喻或夸張手法擬主副標題;結構上,消息要依“倒金字塔”結構呈現新聞事實,特寫重筆描繪精彩畫面,通訊則清晰敘述故事的來龍去脈;語言方面,可以學習消息的簡明準確,也可以參考特寫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精彩畫面、通訊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事件過程的做法;寫作時要關注新聞閱讀對象,注重事實的客觀性和隱含的情感表達,寫出一則時效性和真實性強的好新聞,展現身邊抗疫先進人物或事跡,傳播抗疫精神,引導全社會齊心抗疫、敬仰抗疫英雄。由此體會新聞的價值,關注社會熱點和身邊生活,樹立借閱讀新聞知曉天下事、借寫作新聞傳播正能量的意識。學習流程是:第一課段,通讀六則新聞,梳理新聞六要素和結構,理清不同新聞體裁在語言等方面的異同,畫出新聞知識結構圖,掌握讀新聞方法;第二課段,化身小記者,采訪抗疫人士、采擷抗疫先進事跡,擬定合適提綱、恰當提問、整理素材;第三課段,選擇新聞體裁(消息或新聞特寫、通訊等)和切入角度,按各結構寫作要求和指導完成新聞稿;第四課段,評選令全校師生最感動的十大抗疫先進人物或先進事跡,制成“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在全校營造致敬抗疫先鋒的氛圍,傳播感恩奉獻精神,承擔新聞的社會使命。四個課段前后勾連,層層推進。《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在“閱讀與鑒賞”中要求引導學生“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在“表達與交流”中要求學生“能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在課程內容中,本單元的課文契合“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要求,其第四課段(7~9年級)旨在引導學生“學習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通過多種媒介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鮮事,比較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嘗試探究不同媒介的表達特點;閱讀新聞報道、時事評論等作品,關注社會主義建設新成果,就感興趣的話題與同學進行線上線下討論,根據目的與對象選擇合適的媒介進行交流溝通”。在學業質量評價中突出強調第四學段“7~9年級”,能夠閱讀新聞報道,“區分事實與觀點;能提取、歸納、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間的聯系,得出有意義的結論;能利用掌握的多種證據判斷信息的真實性與可信度,能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具體問題”。綜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都要求,在學習新聞報道時,應關注體裁特點、語言特色、態度傾向三個方面的內容。1.診斷測試請回憶本周你通過報紙、電視或網絡了解的新聞,自行選擇一篇,為同學講解其體裁類型,概述主要內容或觀點,并分析其語言特色和寫作者的態度傾向。2.數據分析(測試樣本為兩個教學班,共計101位學生)(1)體裁特點:69%的學生可以確定新聞體裁進行概述;但其中61%的學生缺少對新聞要素的提煉、理解與概括。(2)語言特色:59%的學生所講新聞內容停留在新聞所涉及的事件上,缺少對語(3)態度傾向:73%的學生無法通過新聞的內容和觀點,準確判斷出寫作者的態3.前測分析根據前測試題完成情況的統計,可以發現學生有一定的新聞閱讀基礎,基本能夠概述主要內容和觀點,但缺乏對新聞體裁、語言特色和態度傾向的關注。具體情況如下:70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的69%)能夠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但其中有62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的61%)不能抓住新聞要素,準確讀取最重要的新聞事實;60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的59%)對所講新聞的內容僅停留在新聞所涉及的事件,缺乏對語言特點的系統認識;74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的73%)欠缺把握新聞寫作者情感態度的意識,未深刻理解新聞的價值。依據前測反饋的情況可知:學生有閱讀新聞了解時事的習慣,基本能夠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但大部分學生對新聞體裁、語言特色和態度傾向等內容缺乏系統了解。因此,新聞的體裁及特點、語言特色、寫作者的態度傾向、新聞寫作是本專題設計的學習內容。本專題旨在通過閱讀與創作,讓學生掌握新聞的體裁及特點、了解語言特色,從而感知寫作者的態度傾向,理解新聞的價值與使命。1.通過閱讀六則新聞,梳理新聞結構、六要素等新聞知識,理解不同新聞體裁的2.結合不同類型、題材的新聞,概括各自的語言特色,體會新聞語言嚴謹準確之余的生動。1.閱讀新聞時,能借導語抓住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提練出作者的態度傾向。2.具體分析、對比六則新聞的異同,整理并歸納消息、特寫、通訊、新聞評論在標題、結構、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特點,學以致用,為新聞采寫奠基。通過以“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為主題進行新聞采訪、寫作、展播,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細心體察生活的意識,塑造學生感恩奉獻的精神。讓學生養成借閱讀新聞知曉天下事、借寫作新聞傳播正能量的習慣。核心任務:八年級準備舉辦“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展播活動”,并依播報的好新聞制作“校園之聲”特輯。請你根據采訪內容寫一則主題為“‘疫’路梨花處處開”的新聞、拍一組新聞圖片,參與新聞比拼和展播,讓奉獻之美溢滿校1.選擇校園中你認為最能體現主題的內容作為新聞題材,拍一組與之匹配的照片。2.根據采訪收集的材料、寫作的新聞體裁擬定醒目標題,有完整的新聞結構和六3.用本單元學習的方法,寫出真實吸引人的新聞事件,力求語言準確且生動。4.用消息或新聞特寫的形式表達活動主題,消息300字左右,新聞特寫不少于6005.收集新聞作品,年級開展“‘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展播”,評選十佳新聞獎,并將十佳新聞制成校報專刊,推送至校廣播站、升旗典禮進行新聞新聞面面觀核心任務:閱讀第一單元活動·探究的全部內容,用知識結構圖的形式概括不同新聞類型的基本特點。一、學習任務1.通讀梳理六則新聞,理清新聞的一般結構。2.梳理六則新聞的六要素,總結概括新聞內容的方法。3.結合不同體裁的新聞,體會新聞語言嚴謹、準確的特色。二、課時安排:4課時呂偉奪魁記》(夏浩然、樊云芳)《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2.統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活動任務單”、“技巧點撥”。央視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1m/xwddk/1.通讀本單元五篇課文,了解新聞概念和體裁,讀取新聞事實。(1)新聞:新近發生或變動的事實信息,一般為受眾所關注,經傳播者選擇,借助各種符號載體及時傳播;也指新聞體裁,廣義包括消息、通訊、新聞特寫等,狹義(2)新聞體裁:新聞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如消息、通訊、新聞特寫、新聞評論、2.閱讀課本17頁“技巧點撥”,參照示例,梳理《消息二則》的結構。新聞結構:新聞中最常用的文體是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個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有時暗含在主體中,此結構常被稱為倒金字塔結構。按重要性遞減原則3.結合課本第2頁“任務一”相關內容,了解新聞六要素,并依示例梳理其他五篇新聞的新聞要素。新聞要素:構成一篇完整的新聞作品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因素,常被稱為“五個W和一個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為何)和how(怎樣)。示例:《首屆諾貝爾獎頒發》舸婀砷馳從時4.比較閱讀課文,品味不同類型新聞語言的特點,揣摩作者的情感態度,仿照示例整理語言積累卡。卡片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消息)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語言特點:數詞精準,同時善用四字詞語,語言典雅凝練。情感態度:準確展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勇頑強,表達對人民解放軍的贊揚。卡片2:《“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新聞特寫)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襯著藍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 卡片3:《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通訊)例句:1.語言特點:1.將具體信息用“×”來代替,體現保守國家秘密的使命感。2.引入對話,讓讀者身臨其境,體驗其緊張驚險的全過程。3.運用對比突出觀眾前后的心理反差,強化觀眾情感的表達。卡片4:《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新聞評論)語言特點:從正反兩面來闡述人們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鮮明深刻。5.通讀第一單元活動·探究的全部內容,整理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及異同,完成新聞知識結構圖。消息新聞特寫?屆諾貝爾獎頒發》<《一著驚海天——目??←?敘、說明為主????語言上的相同點??1.小組互評,補充完善新聞知識結構圖。2.借助央視新聞網:/、深圳都市網:/、央視少兒頻道等資源,選取你認為本周內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的新聞,完成一份涵蓋至少三種新聞體裁的新聞剪報。核心任務:變身小記者,每班八個小組一周內完成以“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為主題的新聞采訪,通過校園抗疫快訊、抗疫模范事跡,展現全校積極抗疫的良好精神風貌。一、學習任務二、課時安排:2課時深圳都市網:/3.課段一中的新聞知識。此次任務的主題是“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體裁可選消寫或通訊。新聞選材由小組成員討論后決定。根據第一課段中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及異同,結合本組的選材確定文體。提示:(1)特寫側重于新聞事實中(1)特寫側重于新聞事實中(2)新聞特寫著眼于在橫截具體形象。如:展現抗疫英雄的奉獻姿態(1)對新聞素材的選擇和或者“半身照”;(2)表達方式上,消息著型活動(2)同樣采用多種文學手程與社會意義等。的事跡好的采訪提綱可以幫助你在與他人交流時成竹在胸。請你在設計采訪問題的基礎上,擬定并填寫小組采訪提綱表。小組制定并上交采訪計劃后,教師對采訪計劃的可操作性進行評定和修改。示例:有小組針對我校教師志愿協助一線抗疫行動,擬定采訪學校中參與協助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教師志愿者,制定了如下采訪提綱:社區核酸檢測點愿者李老師?同學A?同學B記錄人員采訪問題(示例)?(1)問題化大為小,具體明了。“請問您每天工作辛苦嗎?”(×)“請問您每天志愿服務幾小時?上下班時間是怎樣的?”(√)?“您是如何協調日常教學與志愿服務工作的呢?請具體說一說。”(√)“您認為志愿服務困難嗎?”(×)“作為志愿者,您認為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服務期間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服務過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當時(1)采訪進行時:緊扣采訪目的、尊重客觀事實、注重問題質量、言行得體等。【小貼士】①自我介紹(來自何班;說明就什么新聞事件進行采訪,征求對方同意;采訪團隊人員簡單介紹)。②對接受采訪表示感謝(采訪前及采訪結束時)。⑤針對新聞事件或被采訪人的特殊性,有選擇性地將(2)拍攝采訪圖片⑥文字:規范說明,描述畫面中的事實等信息必須真實精【管控區的“陽光女孩”】(3)整理資料:采訪完畢,各小組遴選體現主題的事例②完善:將現場錄音資料、來不及記錄的素材等進行整理、補充。③取舍:依照任務主題和文體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取舍。如報道新聞人物時,要選擇體現人物特點的素材;報道新聞事件時,要選擇能清晰反映事件真相的素材。1.對照課段中采訪各項提示,自查采訪計劃是否符合采訪要求,并結合教師意見(1)采訪材料能充分體現“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主題嗎?(2)采訪呈現一件事的過程還是鏡頭特寫?事件過程完整嗎?特寫抓住了最精彩畫面嗎?(3)是否能將自己所需要的新聞素材適時、全面、準確地抓到手,為新聞寫作做好了充分準備。核心任務:每組結合采訪材料完成一篇主題為“‘疫’路梨花處處開”的圖文并一、學習任務每班各小組根據采訪搜集的素材寫一則消息或新聞特寫或通訊,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支架和評價量表反復評改,完成一則優秀的新聞,展現校園奮斗風貌。二、課時安排:1課時1.課段二的采訪素材。央視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lm/xw依據采訪稿,尋找獨特的切入角度,客觀敘述新聞事實,撰寫新聞初稿。(1)簡明扼要式:突出新聞最新鮮獨特、有價值的事實。例:《龍華教師奮戰在抗疫一線》(2)立場鮮明式:呈現明確的是非立場,鮮明的愛憎情感。例:《抗疫陣前,每個人都應“躬身入局”》(3)巧用修辭式: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使標題生動又有韻味。例:《“三尺講臺”育桃李,“一線抗疫”顯擔當》(1)交代新聞來源和根據,真情實感。(2)交代新聞重要事實,印象鮮明。(3)交代新聞的新鮮點,耳目一新。(4)文字表達巧妙精練,畫面感強。(5)形式主要有敘述式、描寫式、提問式、結論式。(1)主體是消息的軀干,是對導語內容的展開和補充。(2)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結構,即將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寫在最前面,讓人一眼明了主要事實。特寫:抓住最典型、極富表現力的瞬間,將其拉長、放大、定格,形成焦點,折射整個事件。細致入微地呈現強烈畫面感的小技巧:①抓住細節,將目光鎖定在某一點、某一面上,進行適當放大,逐層剖析。如《飛天凌空》中對呂偉跳水動作的聚焦;②運用白描、細節描寫、正側面描寫等手法來記敘事件或刻畫人物;如呂偉跳入水中畫面的描寫,觀眾強烈的反應側面突出其跳水之精彩等;③描寫細節之余注入想象、作者的感情、人物的思想和環境所烘托的氛圍等。如“她那悠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的想象,贊美之情滿溢。通訊:完整準確地記述新聞事件,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清楚,并使用多種文學手法,使描寫更加生動具體。同時注意新聞寫作時的切入角度,凸顯新聞事件的意義根據下表自查并修改自己寫的新聞初稿,定稿后上交。評價維度容評價等級評價說明消息人物特寫標題簡潔醒目、☆☆☆☆☆☆☆☆☆1.標題籠統,表意不明,得1顆星;得2-3顆星3.標題簡潔醒目、準得4-5顆星。1.標題籠統,表意不明,得1顆星;2.標題能體現主要新聞要素,較有吸引力,得2-3顆3.標題重點突出,得4-5顆星。1.標題籠統,表意不明,得1顆2.標題能體現主要新聞要素,較有吸引力,得2-3顆星3.標題概括性強能夠運用修辭,引力,得4-5顆星。導語重要的新聞☆☆☆☆☆☆☆☆☆1.導語缺失必要的新聞要素,得1顆尾2.導語簡潔、能提示得2-3顆星;點突出、概括性強,1.導語包含典型人物,得1顆星;2.導語能體現典型人物及其事件,吸引讀者,得2-3顆星1.導語包含新聞典型事件或情景的一部分,得1情景,能夠吸引3.導語能與標題提示、評價新聞核心內容,吸引力強,得4-5顆星。主體結構完整六要素齊全☆☆☆☆☆☆☆☆☆1.能較完整呈現新聞事件,得1顆星;突出,得2-3顆星;1.寫出典型人物通,得1顆星2.典型人物和事聞價值,有細節描寫,得2-3顆星;得4-5顆星。1.新聞典型事件或情景敘述較完整,得1顆星;2.新聞要素較為完整,有少量細節,得2-3顆星;生動具體,新聞要素齊全,運用多種文學手法,得4-5顆星。語言簡明準確、典雅生動☆☆☆☆☆☆☆☆☆1.有病句、錯別字,敘述不甚簡明,得12.敘述較清晰,病句錯別字少,語言準確簡明,得2-3顆星;3.語言準確,典雅凝練,流暢生動,無病句錯別字,得4-5顆2.能通過描寫較為生動地展現人重要品質,得2-3顆星多樣、修辭豐富、合理想象,得4-51.能使用描寫展現新聞場景或細節,得1顆星;2.能通過描寫較為生動具體地展現新聞事件中的得2-3顆星;3.描寫生動、角富,語言生動有致,得4-5顆星。視角切入深刻☆☆☆1.敘述中情感體1.敘述中情感體現不明顯,得一☆☆☆☆☆2.敘述有明確的新聞視角或立場,得2-3顆星;3.敘述視角2.敘述結尾段等段落能展現一定的情感傾向,得2-3.篇中蘊情,能在細節中展現情感,感染力強,得4-5顆星。顆星2.敘述結尾段等段落能展現一定的情感傾向得2-3.篇中蘊情,能在細節中展現情感,感染力強,得4-5顆星。得分建議制作新聞特輯核心任務:收集抗疫新聞,評選出最令人感動的十大抗疫先進人物或抗疫事跡的新聞,校園廣播站集結此十則新聞制作“‘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在“校園之聲”節目中播出,相關視頻在校園升旗臺大屏幕播放,供全校師生學習,營造全校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學會感恩的精神。一、學習任務1.依據修改后的新聞和精心甄選的圖片,制作PPT,學習央視新聞聯播練習播報新2.年級各班八個小組依次在班級內播報新聞,班級內選出三則令學生最感動的新聞。選出后繼續交流,小組借鑒合理意見修改本組最佳新聞。3.各班初賽勝出的三組將新聞制成電子稿,配上圖片,在“校園之聲”廣播站播報新聞,全校師生在廣播站投票箱為感動自己的新聞投票,投票數前十的新聞入選新4.十佳新聞作者高質量制作播報視頻,供新聞特輯播放,在全校營造積極抗疫、勇于承擔使命的氛圍,讓學生學會感恩,更加熱愛生活。二、課時安排:2課時1.學生修改后的新聞稿。2.新聞聯播、新聞袋袋褲往期視頻:/tvColumnVid央視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1m/xwddk3.EV錄屏軟件安裝包。四、完成任務(一)播報海選,爭做班級贏家1.先期熱身:新聞播報前一周,教師精選新聞聯播、荔枝網《午間30分》和新聞袋袋褲各一期視頻發在班級群,供各小組下載觀看、學習;2.播報PK:各班小組依次播報新聞,其他小組依據教師提供的投票卡選出心目中的好新聞,得票數列前三的小組代表班級進入年級復賽;投票卡(1)新聞文體:消息或新聞特寫、通訊的新聞體裁特征清晰可辨,能迅速獲取新聞事_←3.交流提升:每班勝出組與其他組交流,搜集修改建議,其他組至少在投票卡五個方面中的一點給勝出組提出一個建議,如:(1)可就該小組的新聞事實進行追問,嘗試挖掘本新聞是否體現的是最值得報道(2)可指出新聞標題的不足,嘗試提升標題震撼力,使之符合受眾特點,又奪人(3)審視新聞結構是否完整,導語是否一語道明最重要的事實,主體是否呈現了(4)感受消息的語言是否準確簡明之余顯生動,特寫、通訊等是否具備有沖擊力(5)圖片是否展示了新聞最想表現的事實,是否有強烈的畫面感和沖擊力。4.修改完善:小組將修改后的新聞,提交給教師,教師提出修改建議,學生根據教師意見繼續完善。5.海選未勝出組,征求其他組和教師意見,修改本組新聞稿,重新遴選照片,提高新聞展示效果。(二)播報復賽,躋身新聞特輯1.班級海選勝出的三個組,參考本課段學習資源提供的網站,學習播報新聞,用EV錄屏等軟件學習錄制新聞視頻,如存在制作方面的問題,記錄下來,在班級群反饋,2.小組分工合作,將本組修改后的新聞稿制成電子版,協助播報員錄制新聞播報小視頻,小視頻時間2-5分鐘。完成后將視頻提交給校園之聲廣播站,廣播站將利用周一至周三3天時間,每天播放10則新聞視頻:同時將視頻在校園公眾號上發布投票。3.語文教師將投票卡發放至每位學生,學生為喜歡的新聞播報投票,也可在建議欄中反饋自己對該新聞的建議,投票時間為周四至周五兩天;校園公眾號上同期發布投票信息,吸引關注校園公眾號的學生家長或社會人士參與投票。4.投票截止時,整理校園廣播站和公眾號投票總數;得票數最多的新聞成為新聞特輯頭版頭條,排名前十的新聞制作成“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三)制作特輯,傳頌抗疫精神1.聯合校園廣播站工作人員組建“校園之聲‘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工作小組,根據獲勝的十則新聞內容、體裁特點,策劃新聞特輯的形式和欄目內容。可參眾家說抗疫、抗疫風采錄、抗疫“小傳”、“大疫”下的小溫暖等,依據突出新聞特輯主題、欄目內容銜接流暢的原則,將新聞放在相應欄目板塊中。2.十則新聞寫作者繼續根據觀眾投票時提供的建議,完善自己的新聞,提升展示3.新聞特輯的頭版頭條新聞,學校廣播站將提供支持,邀請新聞中相關的人物來到學校,讓該新聞小組正式展示時,采訪新聞中的抗疫先鋒。4.在學校慶國慶升旗禮中,獲勝的十組現場播報本組新聞,新聞特輯工作小組進行拍攝,制成一期“疫路梨花處處開”新聞特輯,向國慶獻禮。同時將本期特輯上傳至校園官網,并在校園公眾號上推送,讓更多人關注身邊的抗疫英雄和先進事跡,營造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和懂得感恩的良好氛圍,發揮校園對社區的輻射作用。5.活動中未獲選的新聞,對照投票卡,結合組間和教師建議,修改后定稿。由班級各個小組長合作,將這些新聞及圖片整理制成《抗疫新聞集錦》,置于學校書吧和班級圖書角,供師生取閱,傳播抗疫精神。1.綜合利用網絡技術,制作、上傳、發布新聞特輯,提高有價值新聞的傳播力和2.本次活動后,各組就新聞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在班級總結時,談談本次活可以圍繞以下方面談:(1)是否豐富了對新聞文體的認識,是否掌握了抓標題和導語讀取新聞事實的方(2)是否學會了怎樣去進行新聞采訪,前期準備要如何做,采訪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本次采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在哪里?(3)是否掌握了寫作新聞的要義,能否根據相應素材寫出一則符合文體要求的新(4)是否會更加關注社會熱點、身邊生活,使之成為自己學習、成長的素材;(5)有沒有體會到新聞承擔的社會使命、體現的價值;(5)其他反思或收獲。一、單元設計反思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六則不同體裁的新聞集錦,人文主題是“關注社會生活和新聞本身的發展”,重點讓學生學會通過標題、導語讀取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掌握新聞文體的倒金字塔結構和六要素,對比不同新聞體裁的異同,梳理形成完整的新聞文體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嘗試進行新聞采訪,根據需求采擷素材并進行精選,然后結合采訪素材,選擇適合本素材的新聞體裁,緊扣新聞各部分寫作要求,撰寫新聞稿。為了實現新聞的傳播價值,學生還需要學習主播播報新聞。在海選、復賽中勝出的十佳抗疫新聞,將在學校慶國慶升旗禮當天進行現場播報,制成“校園特輯制作為主要任務的單元整體設計,既體現了統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又指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企業戰略影響下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試題及答案
- 續方管理中的難點與對策計劃
- 重慶十一中2025屆數學八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學期工作總結與展望計劃
- 江蘇省蘇州市立達中學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急診醫學志愿者的參與計劃
- 新年實現財務管理的工作安排計劃
- 緊貼時事的計算機二級VB試題及答案
- 水務管理數字化轉型分析計劃
- 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研究課題
- 個人傭金居間合同范本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題數學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5 新定義綜合(數列新定義、函數新定義、集合新定義及其他新定義)(教師卷)
- NB-T+10072-2018抽水蓄能電站設計規范
- 第31講 ZD6轉轍機2課件講解
- 《信息技術服務 治理 數據審計》征求意見稿
- 課件: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講解
- 國際貿易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DL-T1098-2016間隔棒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 人文英語1-國開機考答案
- JT-T-904-2014交通運輸行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