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_第1頁
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_第2頁
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_第3頁
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多數災難事故發生初期,波及范圍和危害程度都比較小,這是毀滅事故、削減損失的最有利時機。而且災難剛發生,搶救隊很難立刻到達,因此在場人員要盡可能利用現有的設備和工具材料將其毀滅在萌芽階段。如不能毀滅災難事故時,正確地進行自救和互救是極為重要的。一、發生事故時在場人員的行動原則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盡量了解和推斷事故的性質、地點和災難程度,快速向礦調度室報告。同時應依據災情和現有條件,在保證平安的前提下,準時進行現場搶救,制止災難進一步擴大。在制止無效時,應由在場的負責人或有閱歷的老工人帶領,選擇平安路線快速撤離危急區域。當井下掘進工作面發生爆炸事故時,在場人員要馬上打開并按規定佩戴好隨身攜帶的自救器,同時關心受傷的同志戴好自救器,快速撤至新奇風流中。如因井巷破壞嚴峻,退路被阻時,應千方百計疏通巷道。如巷道難以疏道,應坐在支架良好的下面,等待搶救隊搶救。采煤工作面發生爆炸事故時,在場人員應馬上佩戴好自救器,在進風側的人員要逆風撤出,在回風側的人員要設法經最短路線,撤退到新奇風流中。假如由于冒頂嚴峻撤不出來時,應集中在平安地點待救。井下發生火災時,在初起階段要竭力撲救。當撲救無效時,應選擇相對平安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煙霧中行走時快速戴好自救器。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著新奇風流背離火區行走。假如巷道已布滿煙霧,也肯定不要慌張、亂跑,要冷靜而快速辨認動身生火災的地區和風流方向,然后有秩序地外撤。如無法撤出時,要盡快在四周找一個硐室等地點臨時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門關閉以隔斷風流,防止有害氣體侵入。當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應避開水頭沖擊(手扶支架或多人手挽手),然后撤退到上部水平。不要進入透水地點四周的平巷或下山獨頭巷道中。當獨頭上山下部唯一出口被沉沒無法撤退時,可在獨頭上山迎頭暫避待救。獨頭上山水位上升到肯定位置后,上山上部能因空氣壓縮增壓而保持肯定的空間。若是采空區或老窯涌水,要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井下發生冒頂事故時,應查明事故地點頂、幫狀況及人員埋壓位置、人數和埋壓狀況。實行措施,加固支護,防止再次冒落,同時當心地搬運開遇險人員身上的煤、巖塊,把人救出。搬挖的時候,不行用鎬刨、錘砸的方法扒人或破巖(煤),如巖(煤)塊較大,可多人搬或用撬棍、千斤頂等工具抬起,救出被埋壓人員。對救出來的傷員,要馬上抬到平安地點,依據傷情妥當搶救。二、礦工自救設施與設備(一)避難硐室避難硐室是供礦工遇到事故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一種設施。避難硐室有兩種:一是預先設采區工作地點平安出口路線上的避難硐室(也稱為永久避難硐室);二是事故發生后因地制宜構筑的臨時避難硐室。《規程執行說明》對永久避難硐室的要求是:設在采掘工作面四周和放炮器啟動地點,距采掘工作面的距離應依據詳細條件確定;室內凈高不得小于2m,長度和寬度應依據同時避難的最多人數確定,每人占用面積不得小于0.5m2;室內支護必需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電話;室內必需設有供應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少于0.3m3/min;室內應配備足夠數量的隔離式自救器;避難硐室在使用時必需用正壓通風。臨時避難硐室是利用獨頭巷道、硐室或兩道風門間的巷道,由避難人員臨時修建的。為此應事先在這些地點備好所需的木板、木樁、粘土、砂子和磚等材料,在有壓氣條件下還應裝有帶閥門的壓氣管。若無上述材料時,避難人員可用衣服和身邊現有的材料臨時構筑,以削減有害氣體侵入。進入避難硐室時,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便搶救隊查找。避難時應保持寧靜,避開不必要的體力和空氣消耗。室內只留一盞礦燈照明,其余礦燈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在硐室內可間斷敲打鐵器、巖石等,發出呼救信號。(二)壓風自救裝置壓風自救裝置是利用礦井已裝備的壓風系統,由管路、自救裝置、防護罩(急救袋)三部分組成。目前世界上幾個技術比較先進的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已在煤礦普遍使用。1987年重慶煤科分院研制了適合我國煤礦的壓風自救裝置系統,并在江西省英崗嶺煤礦試用,效果良好。進入90年月以來,我國不少礦井使用了壓風自救系統。平頂山礦區在井下使用的壓風自救裝置系統如圖13-2-1所示,它安裝在硐室、有人工作場所四周、人員流淌的井巷等地點。當井下消失煤與瓦斯突出預兆或突出時,避難人員馬上去到自救裝置處,解開防護袋,打開通氣開關,快速鉆進防護袋內。壓氣管路中的壓縮空氣經減壓閥節流減壓后布滿防護袋,對袋外空氣形成正壓力,使其不能進入袋內,從而愛護避難人員不受有害氣體的侵害。防護袋是用特制塑料經熱合而成,具有阻燃和抗靜電性能。每組壓風自救裝置上安多少個頭(開關、減壓閥和防護袋),應視工作場所的人數而定。<imgborder=“0”height=“125”src=“/UploadFiles/E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