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自考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1頁
2010年10月自考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2頁
2010年10月自考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3頁
2010年10月自考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4頁
2010年10月自考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概論年月真題

00321201010

1、【單選題】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系,通常稱為()

文化產品

文化內涵

A:

文化現象

B:

文化事象

C:

答D:案:C

解析:文化現象指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系。現象具有個別、具

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P39

2、【單選題】南北朝時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到唐代變得相當強大,與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

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區的民族是()

吐蕃

A:

鮮卑

B:

回紇

C:

答D:案:B

解析:解析: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區,南北朝時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到唐代變得

相當強大,經常與唐朝發生戰爭,但和平的交流更多。答案為B

3、【單選題】"書楚語,作楚聲"一語說的是()

中原文化

齊魯文化

A:

巴蜀文化

B:

屈原文學

C:

答D:案:D

解析:解析:地域文化是正統文化的資源。“書楚語,作楚聲”一語說的是的屈原文學,

它是中國古代文學傳統的根基。答案為D。

4、【單選題】中華民族的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的特點是()

大地域上自然環境優越

A:

大地域上社會環境優越

大地域上人口構成多族群

B:

大地域上人口構成較松散

C:

答D:案:C

解析:中華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著地域上人口構成多族群的特點。P51

5、【單選題】紅山文化的神廟和祭祀遺址,實際上維系著附近相當大地區人群的()

社會生活

精神生活

A:

物質生活

B:

家庭生活

C:

答D:案:B

解析:專家指出,紅山文化的神廟和祭祀遺址,實際維系著附近相當大地區人群的精神

生活。①這個發現,富于啟發性。P63

6、【單選題】夏作為我國第一代王朝,歷時近()

七百年

六百五十年

A:

六百年

B:

五百年

C:

答D:案:D

解析:夏是我國第一代王朝,時間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歷時近五百年。

P65

7、【單選題】重農主義是為保護小農而打擊工商業的一種()

政治觀念

經濟觀念

A:

國家觀念

B:

文化觀念

C:

答D:案:C

解析:重農主義是為保護小農而打擊工商業的一種國家觀念。這種觀念起于西周,成就于

戰國的法家。這種觀念把農業視為“本”,把工商業視為“末”,認為后者不僅是社會浮

華、隨落的原因,而且是小農的兼并者和國家利益的侵蝕者。商鞅在秦國變法,“驅農歸戰,

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農主義。它使秦國獲得了統一的成功,在西漢成為國家的基

本國策。P77

8、【單選題】我國市商貿易有一定的發展,并已開始使用貨幣是在()

夏朝時期

商周時期

A:

春秋時期

B:

戰國時期

C:

答D:案:B

解析:在商周時期,我國的市商貿易有了一定的發展,并已開始使用貨幣,中國是世界上使

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P119

9、【單選題】古算中的"韓信點兵"就是現代數學中的()

一次同余式組解法

二次同余式組解法

A:

三次同余式組解法

B:

高次同余式組解法

C:

答D:案:A

解析:解析:古算中的“韓信點兵”也稱“孫子算”、“鬼谷算”、“隔墻算”、“翦管

術”和“秦王暗點兵”,它是現代數學中的一次同余式組解法、西方人也稱之為“中國剩

余定理”。

10、【單選題】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藥學百科全書是()

《神農本草經》

《傷寒雜病論》

A:

《素問》

B:

《本草綱目》

C:

答D:案:D

解析: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藥學百科全書是《本草綱目》?

11、【單選題】我國造紙術傳到中東阿拉伯國家是在()

公元2世紀

公元6世紀

A:

公元8世紀

B:

公元12世紀

C:

D:

答案:C

解析:自公元6世紀起,造紙術開始向東南亞國家流傳,公元8世紀傳到了中東阿拉伯國家,

公元12世紀傳入歐洲,但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才普遍用紙,這時離蔡倫發明造紙已經

一千多年了。P143

12、【單選題】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是()

宗族

家庭

A:

什伍里甲

B:

個人

C:

答D:案:A

解析:在宗法制度之下,社會結構以宗族為基本單位,每個社會成員依據與生俱來的血緣

關系確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P150

13、【單選題】科舉制建立與全面推行的時代是()

明代

宋代

A:

漢代

B:

隋唐

C:

答D:案:D

解析:隋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長久統一的時代,同時也是科舉制建立與全面推行的

時代。隋朝統一中國之后,為加強中央權威,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唐朝在開科取士方面,

“多因隋舊”,并將其規范化、制度化。

14、【單選題】《詩·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

句話主要表現的一項制度是()

分封制

什伍里甲制度

A:

君主專制制度

B:

九品中正制

C:

答D:案:C

解析:解析:君主專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這句話主要

表現的就是君主專制制度。

15、【單選題】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對辯證思維作了大量簡明而深刻論述的是()

《周易》

《管子》

A:

《商君書》

B:

《韓非子》

C:

答D:案:A

解析:解析:辯證思維,就是運用對立而統一的觀點、方法來認識、分析各種自然現象及

其變化。在先秦的典籍中,對辯證思維作了大量簡明而深刻的論述的有:《周易》、《論

語》、《老子》、《孫子》。

16、【單選題】在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張的思想家是()

荀子

程頤

A:

王陽明

B:

王夫之

C:

答D:案:B

解析:到宋代,程頤提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張朱繼承了這一主張,他說:“論先后,知為先,

論輕重,行為重”。P190

17、【單選題】董仲舒說:"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智而不仁,則知而不為。"這說明,他

認為教育應()

止于至善

學思結合

A:

教學相長

B:

德育和智育并重

C:

答D:案:D

解析:解析:【考點點擊】本題考査的知識點是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要點透析】題干中董

仲舒所說的話反映出中國古代教育反對偏執一方,主張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思想。

18、【單選題】"教學相長"作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題,首先提出它的是()

《禮記·大學》

《禮記·學記》

A:

《荀子·勸學》

B:

《論語·學而》

C:

D:

答案:B

解析:解析:【考點點擊】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相長”的教育思相【要點透析】

教學相長是指教和學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對立統ー關系。這ー教

育思想命題最早見于《禮記學記》。

19、【單選題】"中和之美"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審美原則,其哲學基礎是()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A:

中庸之道

B:

抽象思維

C:

答D:案:C

解析:解析:【考點點擊】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和之美”的哲學基礎。【要點透

析】“中和之美”的觀念主要受到儒家“中庸”哲學思想的影響,是中國古代藝術審美

的ー項重要原則。中庸之道要求人們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過激,要求其適中,“無偏無

陂”;中和之美則要求藝術所表現的內容要符合“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所反映的思

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傳統的道德規范,要發乎情,止乎禮義。

20、【單選題】我國民族語文政策的基本點是堅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語文平等

A:

說話平等

B:

民族平等

C:

答D:案:B

解析:中國的民族語文政策的基本點是堅持語文平等。即憲法中規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P233

21、【單選題】"孜然"一語借用的是下列哪個民族的詞匯()

蒙古族

維吾爾族

A:

藏族

B:

納西族

C:

答D:案:B

解析:解析:隨著民族的交融,語言也處在不斷交流融合的過程中。相互間影響小的一般

只在語言的某些方面體現出來。比如漢語詞匯中的“胡同”借用的是蒙古語,“喇嘛”借

用的是藏語,“孜然”借用的是維吾爾語。

22、【單選題】下列人物中,提出"約定俗成"理論的是()

孔子

孟子

A:

荀子

B:

老子

C:

答D:案:C

解析:荀子提出的“約定俗成”理論,第一次闡明了語言的社會本質,正確說明了詞的意

義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

23、【單選題】有佛畫圣手之稱的唐代畫家是()

閻立本

李思訓

A:

吳道子

B:

王維

C:

答D:案:C

解析:解析:隋唐著名畫家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等人,從佛教繪畫和宗教題材中汲取

有益的營養,大大提高了傳統民族繪畫技法與表現力。其中吳道子具有佛畫圣手之稱。

24、【單選題】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匯開端于()

15世紀初葉

15世紀末葉

A:

16世紀初葉

B:

16世紀末葉

C:

答D:案:D

解析:解析: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最主要的有兩次,其中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匯

開端于l6世紀末葉,也就是我國的明朝嘉靖、萬歷年間。

25、【單選題】最早提出"中體西用"一詞的人是()

張之洞

沈壽康

A:

孫家鼐

B:

馮桂芬

C:

D:

答案:B

解析:據史料,“中體西用”一詞最早則見于1896年4月沈壽康在《萬國公報》上發表

的《匡時策》中:“夫中西學問,本自互有得失,宜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體西

用”論的雛形最早是由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的。

26、【多選題】北宋時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永濟渠

通濟渠

A:

汴水

B:

廣濟河

C:

金水河

D:

答E:案:CDE

解析:北宋的運河以開封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濟渠)為重要的經濟補給線。另外還

疏鑿了廣濟河、金水河及惠民河,與汴水共稱“通漕四渠”。P59

27、【多選題】中國文化的源泉包括()

夏、商、周文化

先秦文化

A:

秦漢文化

B:

漢唐文化

C:

明清文化

D:

答E:案:AB

解析:解析:就像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淵源一樣,先秦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源泉。先

秦文化包括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文化。

28、【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服飾構成要素的有()

質(原料)

形(樣式)

A:

飾(佩帶的飾物)

B:

畫(圖案)

C:

色(顏色)

D:

答E:案:ABCDE

解析:解析:服飾構成要素的有質(原料)、形(樣式)、飾(佩帶的飾物)、畫(圖案)、色

(顏色)。

29、【多選題】以下關于"三省六部制"的說法,正確的有()

體現分權

魏晉開始實行

A:

六部隸屬于尚書省

B:

中書省負責執行

C:

共同聽命于皇帝

D:

答E:案:ACE

解析:隋唐以后,中央官制發生重大變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

力分配問題。故選項B有誤。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為國家最高政務機構,分

別負責決策、審議、執行等政務。故選項D有誤。P153

30、【多選題】中國古代原始宗教中,對后來的社會有較大影響的有()

上帝崇拜

鬼魂崇拜

A:

太陽神崇拜

B:

動物神崇拜

C:

月亮崇拜

D:

答E:案:AB

解析:在中國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對后來的社會有較大影響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

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31、【名詞解釋】文化政策

答案:答:指定一定的時代,一定的社會條件下,行政機構對文化領域的問題所頒布的相

關規定和對策原則。

32、【名詞解釋】"大一統"意識

答案:答:其強調“四海一家”,是西周以來就已成就的國家概念。重關九譯,四裔來

朝,是古代王朝引以為豪的大事。它啟發秦漢帝國不斷侵略四方,把廣闊地域上各古老的

人群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進。

33、【名詞解釋】血親五服制

答案:答:即以本人為基準,向上推四代的直系親屬稱祖先,五服以內是近親,五服以外

不是親族,是同宗。

34、【名詞解釋】引經注律

答案:答:引經注律是儒家思想影響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漢時期注經風氣盛行,

在這種風氣下,人們開展了注釋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經典作為注釋法律的依據。漢代引經注

律盛況空前,引經注律過程也就是對封建法律進行儒家化的改造。

35、【名詞解釋】祖先崇拜

答案:祖先是指與崇拜者有血緣關系的人,他被當作保護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

拜。那些強有力的,對氏族共同體有貢獻的人,死后才被奉為祖先受到崇拜。祖先崇拜主

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幾代祖先。

36、【簡答題】簡述多種族群向黃帝族聚攏的原因。

答案:答:①戰爭。據《史記》及相關文獻記載黃帝與蚩尤曾經大戰而黃帝獲勝,有效實

現聚族。②高級宗教確立。此前宗教混亂,“家為巫史”而顓頊時代宗教祭祀行為專業化

也起到了聚族作用。

37、【簡答題】簡述自然范圍內的服飾文化標志。

答案:答:1環境標準,因自然環境的不同,服飾略有差異;2性別差異,服飾體現了性別

的差異;3體形標志,人體高矮瘦胖的不同,對服飾的要求也不同;4年齡標志,不同年齡

段的人們,服裝的顏色、樣式等也有所不同。

38、【簡答題】簡述中國古代類比思維的特征。

答案:1.中國古代類比思維是就“天、地、人、萬物”之間的外部特征與內在屬性進行類

比。2.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