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_第1頁
《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_第2頁
《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_第3頁
《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_第4頁
《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教有方2/2《第5章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章末檢測一、選擇題1.(2021·河南駐馬店驛城期末)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將綠葉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后()A.葉片變為黃白色,酒精變為綠色B.葉片變為黃白色,酒精不變色C.葉片變為綠色,酒精變為綠色D.葉片變為綠色,酒精不變色2.(2021·安徽淮南期末)如圖是葉片下表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和2都能進行光合作用B.1細胞的外壁上有角質層C.陸生植物葉上表皮3的數量通常多于下表皮D.通過3進出葉片的氣體只有氧氣和二氧化碳3.(2021·廣東汕尾期末)下列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植物體的所有細胞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B.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C.農作物種植越密,對光利用越充分,產量就越高D.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營養4.(2020·四川遂寧期末)同學們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實驗中設計的實驗裝置和主要操作步驟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驗證了植物呼吸作用產生氧氣B.驗證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C.甲組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乙組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5.(2021·遼寧朝陽建平期末)為探究影響大棚作物產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組在三個大棚內,按如表要求進行了種植實驗(其他條件均相同),對該種植實驗分析正確的是()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濃度0.03%0.1%0.1%溫度30℃30℃20℃A.甲乙形成對照,變量是溫度B.乙丙形成對照,變量是二氧化碳濃度C.甲丙形成對照,變量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D.可形成兩組對照,變量分別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6.(2021·廣東揭陽惠來期末)如圖表示二氧化碳、氧進出植物葉片的情況,你認為哪幅圖所示的現象可能發生在夜間()A.B.C.D.7.(2021·四川資陽雁江期末)小麗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周末經常去地里幫忙干農活,她還記錄了多種農業生產生活中的現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項與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關()A.暴雨后及時給農田排澇B.收獲的稻谷及時曬干C.養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幾個小孔D.經常給農作物松土8.(2021·四川成都邛崍期末)小雅從街上買回的打了“蠟”的蘋果,同等條件下,比媽媽買回的沒有打“蠟”的蘋果保存時間更長,這主要是“蠟”抑制了蘋果的()A.光合作用B.吸收作用C.呼吸作用D.蒸騰作用9.(2021·獨家原創試題)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是很大的。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5%的水參與組成植物體和用于維持生理過程,其余絕大部分的水分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下列有關植物蒸騰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植物體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門戶是氣孔B.植物體水分散失的形式是水蒸氣C.植物體能進行蒸騰作用的結構只有葉片D.植物的蒸騰作用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10.(2021·遼寧朝陽建平期末)根處于吸水狀態時,外界溶液濃度(W)與根細胞細胞液濃度(X)的關系是()A.W小于XB.W等于ⅩC.W大于XD.W大于、小于或等于Ⅹ11.(2021·安徽安慶宿松期末)下列有關植物參與自然界中水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根吸收水分B.通過篩管運輸水分C.通過氣孔散失水分D.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12.(2019·內蒙古興安盟中考)將一株綠色植物放入密閉瓶中,連通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儀,置于室外培養,測定晴朗的一天內瓶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b段內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在c點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C.在bd段植物進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種D.這株綠色植物在一天內積累了有機物,在d點時有機物總量最多13.(2021·安徽宣城期末)2020年為扶貧攻堅決勝年,種植大棚有機蔬菜進行產業幫扶,實現了扶貧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產量的是()A.增施農家肥B.適時松土、澆水C.夜晚給大棚升溫D.適時打開大棚通風14.(2021·安徽宣城期末)下列關于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描述,錯誤的是()A.光合作用為許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B.呼吸作用能夠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C.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導管中運輸D.蒸騰作用促進植物對有機物的吸收和運輸15.(2021·廣東揭陽普寧期末)有消息報道稱,科學家們首次利用儀器“聽到”并記錄下樹木“喝水”時發出的聲音。以下關于樹木“喝水”的討論,不正確的是()A.樹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B.“喝水”時,無機鹽一定會“搭便車”,“跑”到樹木的各個部分C.聽到“喝水”聲時,排出葉片氣孔的氣體必定有水蒸氣D.“喝”進的水一定會沿著根、莖、葉中的篩管運送到樹木各處二、綜合題16.(2021·廣東揭陽惠來期末)如圖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據圖回答問題(在[]中填入相應序號,在________上填入相應文字)。(1)圖①表示________這一過程,其作用是________。(2)圖①中澄清的石灰水會變________,說明植物呼吸作用釋放________。(3)圖②中葉片一部分背腹面均遮光,其目的是________。(4)圖④中能使葉片脫色的液體是________。(5)圖⑥中滴加的試劑是________,圖⑦中[]變藍,[]不變藍,說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是________。若將實驗葉片變藍部分做成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變藍的結構是細胞質中的________這一結構。(6)寫出本實驗用到的一種玻璃實驗器材的名稱:________。17.(2020·黑龍江大興安嶺中考)某生物小組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驗如圖所示,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如圖A,瓶中裝的是萌發的種子。實驗開始時閥門是關閉的。過一段時間以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進行呼吸作用釋放出________(填“氧氣”或“二氧化碳”)。(2)如圖B,甲瓶中裝的是萌發的種子,乙瓶中裝的是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同時放到溫暖的地方,24小時后,將燃燒的蠟燭分別放入甲、乙兩瓶中,甲瓶中蠟燭熄滅,乙瓶中蠟燭照常燃燒,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進行呼吸作用吸收了________(填“氧氣”或“二氧化碳”)。(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在細胞的________(填“葉綠體”或“線粒體”)中進行。18.(2021·廣東汕頭潮陽期末)生物圈中到處都有綠色植物,它們的某些生理活動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圖中甲表示發生在綠色植物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乙是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區,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過程C散失到外界,過程C的“門戶”是________。(2)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因為其能夠完成甲圖中的過程________(填字母),該生理過程發生在乙圖的[]________中。(3)若某實驗小組設計實驗,將天竺葵放在密閉容器中,測到某段時間內密閉容器中的氧氣含量減少,說明此時間段內,天竺葵進行過程A的強度________(填“強于”或“弱于”)過程B的強度。(4)某同學使用如丙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應將該裝置放在________環境中。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3-4小時后將正在燃燒的蠟燭放入玻璃缸中,蠟燭立刻熄滅。該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19.(2020·四川雅安中考)科學實踐活動中,同學們發現溫室大棚的內壁凝結了許多水珠,根據學過的生物學知識,同學們認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水還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那么,植物體什么結構與蒸騰作用有關呢?同學們對該問題作出了假設,并通過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實驗驗證。(1)同學們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A.蒸騰作用能促進植物體吸收水分B.葉片總面積大小影響蒸騰作用的強度C.莖在蒸騰作用中起到運輸的作用D.不同植物蒸騰作用主要場所不同(2)實驗中設置油層的目的是________。(3)大家用顯微鏡觀察了大棚植物的葉表皮結構(如圖乙)。圖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細胞。植物可以通過控制b的形狀和大小來控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進出。(4)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對環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0.(2020·山東德州期中)如圖一所示為一片正常進行生理活動的葉片,A、B、C、D分別代表與不同生理活動有關的物質;圖二為葉片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若A代表氧氣,C代表二氧化碳,則此過程主要在細胞的________中進行。A、C進出葉片的結構________主要分布在葉片的[]________。(2)若要把物質D運輸到植物的根部,則首先需通過圖二[]________中的篩管向下運輸,經莖最終到達根部。葉片呈現綠色主要是因為圖二[]________中含有較多的葉綠體。(3)在晴天的上午,將葉片套上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扎緊袋口,一段時間后打開袋口,迅速將一根快要熄滅的火柴伸進袋子內,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這說明________。請用一個簡單的文字表達式寫出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答案:A解析:酒精能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因此將綠葉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后,葉片變為黃白色,酒精變為綠色。2.答案:B解析:圖中1是表皮細胞,外壁上有角質層;2是保衛細胞,內含葉綠體;表皮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陸生植物葉上表皮3氣孔的數量通常比下表皮少;氣孔是氧氣、二氧化碳還有水蒸氣進出葉片的通道。3.答案:D解析:只有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農作物對光進行充分利用,從而提高產量。4.答案:C解析:甲組中萌發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乙組中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試管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5.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能形成兩組對照:甲乙形成對照,變量是二氧化碳濃度;乙丙形成對照,變量是溫度。6.答案:D解析:植物體在夜間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主要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D圖符合題意。7.答案:B解析:收獲的稻谷及時曬干,減少了種子內的水分,能抑制種子的呼吸作用,延長種子的保存時間。8.答案:C解析:在蘋果的表皮打蠟,隔絕了氧氣,抑制了呼吸作用,減少了有機物的分解,從而延長了存放時間。9.答案:C解析: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結構是葉片,其他部位如幼嫩的莖和葉柄也可以進行蒸騰作用。10.答案:A解析:當外界溶液濃度(W)小于根細胞細胞液濃度(X)時,根處于吸水狀態。11.答案:B解析:植物通過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12.答案:D解析:ab段中日出前的一段時間,植物主要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日出后,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強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強度,二氧化碳的濃度會繼續升高。bd段二氧化碳的濃度下降,說明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因此,在c點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在bd段植物進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等。植物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在d點時積累的有機物最多。13.答案:C解析:夜晚給大棚升溫,會增強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較多的有機物,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14.答案:D解析:蒸騰作用能促進植物對水分的吸收,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有機物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通過篩管運輸。15.答案:D解析:植物通過根吸收的水分會沿著根、莖、葉中導管運送到樹木各處。篩管運輸有機物。二、綜合題16.答案:(1)暗處理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或耗盡(2)渾濁二氧化碳(3)與見光部分形成對照(4)酒精(5)碘液ba光照葉綠體(6)燒杯/酒精燈/滴管/培養皿/試管(任選其一)解析:(1)圖中①是暗處理,目的是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或耗盡。(2)綠色植物在暗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3)葉的遮光部分和見光部分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光。(4)幾小時后,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酒精可以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5)向葉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據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檢驗是否有淀粉產生。葉片b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a遮光部分遇到碘液不變色,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是光;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所以將實驗葉片變藍部分做成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變藍的結構是細胞質中的葉綠體。(6)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器皿有燒杯、培養皿等。17.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氣(3)線粒體解析:(1)圖A所示瓶中萌發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瓶子內的二氧化碳進入試管使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2)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氧氣。(3)呼吸作用主要在活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18.答案:(1)成熟氣孔(2)A3葉綠體(3)弱于(4)黑暗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實驗消耗氧氣解析:(1)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由氣孔散失到體外。(2)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將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一過程是A光合作用,發生在葉綠體中。(3)若某實驗小組設計實驗,將天竺葵放在密閉容器中,測到某段時間內密閉容器中的氧氣含量減少,說明此時間段內,天竺葵進行過程A光合作用的強度弱于過程B呼吸作用的強度。(4)要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