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微生物學》課程實驗教學大綱_第1頁
《衛生微生物學》課程實驗教學大綱_第2頁
《衛生微生物學》課程實驗教學大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衛生微生物學》課程實驗教學大綱課程代碼:32061042a課程名稱:衛生微生物學適用專業:醫學檢驗課程類別:選修開課學期:第五學期實驗學時:8學分:1.5一、開課實驗室醫學影像與檢驗醫學檢驗實驗室二、課程性質與任務課程性質:衛生微生物學是醫學檢驗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選修課程。課程任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培養學生具備應用衛生微生物知識進行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科學研究等工作的能力。三、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衛生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2.具備掌握開展衛生微生物檢驗的一般方法與技能的能力,學會正確選擇和應用方法進行實驗研究。四、考核形式要求實驗成績100分記,占總成績的10%。五、實驗項目名稱與學時分配序號實驗項目名稱實驗類型實驗學時每組人數實驗要求(必做或選做)1指示微生物的檢測驗證412必做2食品中致病菌的檢測驗證412必做六、實驗項目的具體內容實驗一指示微生物的檢測1、實驗目的和要求(1)掌握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試驗的基本原理和意義;(2)了解水樣的采集與送檢要求;2、實驗原理大腸菌群類細菌在發育過程中產生琥珀酸脫氫酶,它可以還原三苯四氮唑(TTC)使之成為紅色,導致大腸菌群的菌落呈紅色,這一反應時不可逆的。計算紅色菌落的數目并乘以稀釋倍數即得大腸菌群數,紅色菌落數加上非紅色菌落數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中的細菌總數。3、材料試劑恒溫培養箱、無菌吸管、無菌平皿、TTC培養基、水樣、待測樣品(腸桿菌與葡萄球菌混合液)、無菌水。4、實驗內容水樣的采集與送檢:菌落總數的測定(生活飲用水):大腸菌群的測定:5.教學方式老師講解、示教+學生互相操作,老師指導6、考核要求隨機抽查二組學生,檢查操作的準確性并糾正操作中的錯誤。7、實驗報告要求要求書寫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內容、檢查結果、實驗結論。實驗二食品中致病菌的檢測1、實驗目的和要求(1)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病原菌;(2)熟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2、實驗原理大腸菌群類細菌在發育過程中產生琥珀酸脫氫酶,它可以還原三苯四氮唑(TTC)使之成為紅色,導致大腸菌群的菌落呈紅色,這一反應時不可逆的。計算紅色菌落的數目并乘以稀釋倍數即得大腸菌群數,紅色菌落數加上非紅色菌落數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中的細菌總數。3、材料試劑血平板、甘露醇管、血漿、革蘭染液等4、實驗內容1.樣品的采取和送檢2.檢樣處理3.増菌培養4.分離培養5.血漿凝固酶試驗(玻片法)6.甘露醇發酵試驗7.脫氧核糖核酸酶試驗(平板法)8.腸毒素測定(略)5.教學方式老師講解、示教+學生互相操作,老師指導6、考核要求隨機抽查二組學生,檢查操作的準確性并糾正操作中的錯誤。7、實驗報告要求要求書寫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內容、檢查結果、實驗結論。七、實驗教材及參考書教材:張朝武主編:衛生微生物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 參考書:[1]張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