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禹州市重點達標名校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史上對從0到9這個計數法的改造和傳播,做出獨特貢獻的是A.印度人 B.中國人 C.阿拉伯人 D.羅馬人2.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提到中國近代的一場戰爭,說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內容方面帶有近代意義的對外戰爭,其主要標志是海軍的出場和角逐。……決戰是在黃海海面上進行的。”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甲午中日戰爭3.秦剛擬辦一份歷史手抄報,準備了如圖所示素材,據此推斷這份手抄報的主題是A.民族關系的發展B.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D.封建社會的危機4.經學家周予同在《僵尸的出祟》一文中,談到民國四年政事堂在教育綱要中增加讀儒家經典的事,指出它是為恢復舊禮教造勢,民國民主政治隨后出現巨大倒退。“民國民主政治”的“巨大倒退”是指A.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B.袁世凱廢除共和實行帝制C.袁世凱接受日本“二十一條” D.北洋軍閥開始了割據混戰5.青年學生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希望,中國近代由青年學生最先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A.洋務運動B.五四愛國運動C.新文化運動D.思想啟蒙運動6.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文化D.實現了民族獨立7.東漢末年至宋代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相對穩定B.北方人口的南遷C.南方自然條件好D.政府采取有利的政策8.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階段出現的第一個治世和最后一個繁盛時期分別是A.光武中興和開元盛世 B.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C.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 D.開皇之治和康乾盛世9.人類早期文明中有的明顯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下列哪一幅圖片屬于古巴比倫文明成果()A.B.C.D.10.“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一說法,今天是通過()A.計算機網絡實現的 B.高新技術實現的C.通訊技術實現的 D.學校教育實現的11.1937年9月的一天,自陜西省原縣石橋鎮的一個大壩上,一方多穿著灰軍服、戴著紅星帽的工農紅軍,在這里召開整編督師大會。會場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著一套即將穿上的國民黨軍隊的黃軍服和即將戴上的綴有國民黨黨徽的黃軍帽。紅軍脫帽換裝的原因局A.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扶植偽滿州國傀儡政權B.日本策劃“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全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結束D.日本全面侵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實現12.打破了長期以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思想理論基礎的是()A.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B.新憲法的頒布C.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 D.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二十世紀20年代,中國發生了哪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請你列出這大件事并概括其歷史意義。14.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是二十世紀中國社會歷史性巨變或轉折的三大標志性事件之一。請回答二十世紀引發中國社會巨變或轉折的另兩大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概括說明其歷史作用。15.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多極化格局。“一超”是指美國。冷戰后,美國為了稱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戰略。發生在1999年的什么事件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多強”中的有一個是國家聯盟。它的名稱是什么?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頭脫離該聯盟,該聯盟成立是時間是多少?“多強”中還有中國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兩次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這兩次戰爭分別是什么戰爭?“多強”中另一個國家曾最早加入蘇聯的聯邦。它是哪個國家?在列寧領導下,為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蘇俄實行什么樣的經濟政策?蘇聯后期,哪兩位領導人針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改革?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度人發明0-9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了這種方法,并加以改造,最后傳播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C項符合題意;A項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但不是傳播者,不符合題意;BD項與題干描述的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C。2、D【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材料中的關鍵詞“海軍、黃海海面”等,我們可判斷出這是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的黃海大戰,所以答案是D。3、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析選項①戚繼光抗擊倭寇,是為了維護國防;選項②冊封達賴喇嘛,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選項③平定三藩,穩定邊疆,維護國家統一;選項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穩定邊疆,維護國家統一;因此選項B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符合題意,而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B【解析】

依據題干“民國四年政事堂在教育綱要中增加讀儒家經典的事,指出它是為恢復舊禮教造勢,民國民主政治隨后出現巨大倒退”和所學知識,民國四年即1915年,這一年袁世凱先是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大造輿論,后廢除共和實行帝制,倒行逆施,故B正確;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間不符,故A錯誤;袁世凱接受日本“二十一條”是其賣國行為,但不是最能說明其對民主政治的破壞,故C錯誤;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開始了割據混戰,故D錯誤。故選B。5、B【解析】

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但被西方列強拒絕。此消息傳到國內后,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發起游行示威,要求拒簽和約并懲辦親日派官員,北洋政府出動大批量軍警鎮壓,此次運動史稱“五四運動”。為了營救被捕學生,6月初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運動中心轉到上海。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青年學生是先鋒,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6、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故選C。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至宋代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不但為南方補充了大量勞動人手,而且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經驗,使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8、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農民起義,西漢初年,經濟凋敝,統治者采取寬松政策,休養生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廢除斷殘肢體的肉刑;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西漢文帝、景帝在位時期,經濟恢復發展,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清初統治者認識到恢復經濟,尤其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發展,為清朝前期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清朝前期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故B符合題意;ACD表述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9、A【解析】

根據圖片信息A是長城,B是漢謨拉比法典,C是金字塔,D是帕特農神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長城屬于中國;B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法典;C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D帕特農神廟屬于古代希臘的建筑;因此屬于古巴比倫文明成果的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10、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末,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以因特網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化正在改變著世界,引起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人們可在網上瀏覽新聞、查詢信息、傳遞郵件、通知,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購物、上課……,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幫助我們實現“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11、D【解析】根據材料中的時間“1937年9月”和內容“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著一套即將穿上的國民黨軍隊的黃軍服和即將戴上的綴有國民黨黨徽的黃軍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內容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的全面侵華,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A項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影響;B項指的是1935年日本對華北地區的侵略產生的影響;C項指的是1936年西安事變的影響。D項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時間1937年9月,國民黨提交了國共合作的宣言,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方式是軍內合作,共產黨的軍隊改變成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由此可以對選項進行分析判斷。1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打破了長期以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故A正確。1982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新時期的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故排除B項。“兩個凡是”的方針,是推崇的個人崇拜,故排除C項。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是經濟建設方面,題目考查的是思想角度,故排除D項。故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被稱為20世紀20年代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開始煥然一新。14、辛亥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1978年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15、(1)科索沃戰爭。(2)歐洲聯盟或歐盟;1993年。(3)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全面侵華戰爭。(4)俄羅斯聯邦;新經濟政策;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超”是指美國。冷戰后,美國為了稱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戰略。發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的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造成三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科索沃戰爭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美國不甘心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力圖阻止其他國家的迅速發展,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使其轉換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強”中的有一個是國家聯盟。它的名稱是歐洲聯盟或歐盟;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強”中還有中國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兩次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這兩次戰爭分別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