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兵勇在于將謀——-論據和論證福州第十一中學林秋人兵書說:“兵貴勇,將貴謀。兵之勇,得于將之謀。"“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論據如士卒,論證如將領:精兵勇猛在于良將的智謀。典型豐富的論據材料,需要多樣而因文而異的論證方法去組織論據,才能充分有力地論證論點。第一節論據和論證知識提要一、論據(一)什么是論據:論據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依據。(二)論據的類型:1.事實論據:①具體的事例(史實和現實);②概括的事實;③統計數字,圖表;④親身經歷、感受。【說明】概括的事實是一般人都經歷過或了解的事,舉例只要用三兩句話敘述做什么事,怎么做,結果怎樣。如“有的人做事無一定計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結果一事無成”,“在學校里,有些同學很‘用功’,可是不會用思想。他們學習語文,就硬讀課文”。2。理論論據:①前人的經典著作、名人名言;②民間的諺語、俗語;③科學上的公理、規律;④社會生活中的公理。【說明】“社會生活中的公理”即社會公認的道理,是經過人類長期實踐的反復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道理.如“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三)使用論據材料的要求:1。確鑿性.必須選擇準確可靠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權威性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2.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本質特點和一般性質。3.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性。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應該聯系緊密一致.論據對于所論證的論點是足夠的和必要的,并且是作了具體分析的。切忌出現與證明論點無關的內容。【例】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于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成飛動的甲蟲?有什么科學根據?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顧頡剛《懷疑與學問》【說明】以上文段的論點是“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舉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的例子說明讀書如何求疑,加點句分析了這樣做的好處,進而證明了本段的論點。至于兩個例子中提出了六個問題,作者均作答,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與論點無關。論據中的具體分析,目的在于找出事例論據或理論論據與論點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系。這種分析其實就是一種證論的方法。二、論證(一)什么是論證:論證就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的是什么",論據是要解決“用什么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論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二)論證方法:1、演繹論證、歸納論證、類比論證和因果論證。根據論證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將論證分為演繹論證、歸納論證和類比論證和因果論證。其中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是基本的論證方法。⑴演繹論證.演繹論證是論證中的主要的方法,它是運用演繹推理形式所進行的論證。演繹推理是用已知的一般性原理來推出個別性論斷正確的一種方法,演繹推理的方法有多種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論。三段論演繹推理的形式如下:(大前提)M是P(小前提)S是M(結論)所以S是P三段論就是這樣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用文字表述,就是說,凡是M類事物都具有P特點,S是屬于M類事物的,所以,S也具有P的特點。演繹論證是用正確的理論或公認的原則、原理、定理、定義作大前提,來證明論點所提倡方法的正確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實際論證中,我們經常省略了人們熟知的大前提,從或者是小前提,【例】正義的事業(M)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P)。我們的事業(S)是正義的事業.(M)所以,我們的事業(S)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說明】演繹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因此,用來證明論點的一般性道理與論點之間的聯系也應該是必然的.【例】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為學》【說明】例子中由“天下事”推論“人之為學",是從一般到個別,由一個普遍道理推導出本文論點,這就是演繹推理的過程。⑵歸納論證。歸納論證是運用歸納推理形式所進行的論證.歸納推理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從許多個別的事例中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在中學議論性文章的歸納論證中,我們使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推理法中的簡單枚舉法。其形式如下:S1是P,S2是P,……,Sn是P,S1,S2,…,Sn是S類的部分對象,并且沒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的S是P。這種簡單枚舉法是以經驗的認識為主要依據,根據一類事物中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并且沒有遇到與之相反的情況,從而推出該類對象都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例】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成才.孔子研讀古書,韋編三絕,終于成為偉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杜甫苦讀詩書,讀破萬卷,終于成為人人敬仰的一代詩圣。周恩來博覽群書,常常省下飯錢買書讀,終于成為振興中華、開創新中國的一代功臣。縱觀古今偉人,無一不是刻苦學習的典范.因此,只有刻苦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說明】歸納法可以先舉事例再歸納結論,也可以先提出結論再舉例加以證明。⑶類比論證。類比論證是運用類比推理形式所進行的論證。類比推理就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特點)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另一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這是一種從個別事物到個別事物的推理方法。類比推理的形式是:A對象具有屬性a、b、c、d,B對象具有屬性a、b、c,所以,B對象也具有屬性d。類比論證就是比較分析兩個或兩類事物的共同點,據此推論出它們可能還具有另外的共同點,從而論證了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說明】例子中富僧欲買舟南下卻做不到而貧僧僅憑一瓶一缽走到南海的事情與“為學"的共同點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所以這里用了類比論證法論證了“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的中心論點。當然,用這種方法推出的結論,會有或然性,還需要實踐來檢驗.但用這種類比法可以向人們預示出了“可能性”,激起人們努力嘗試爭取成功的熱情。同時,類比論證往往用通俗易懂的事情或形象生動的事物去論證人們不熟悉的、抽象難懂的道理,因此可以深入淺出地論證了論點.⑷因果論證。因果論證法的中心論點就是結果,分論點就是得出結果的原因。因果推理的形式是:因為:原因之一(分論點一)原因之二(分論點二)原因之三(分論點三)所以……(結論,即中心論點)【例】中心論點:我們必須推行“拿來主義”。分論點一:一味奉行“送去主義",子孫只好討人拋給的殘羹冷炙做獎賞。分論點二:外國“送來”的東西是害人的東西或是廢品。結論: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是為“拿來主義”。2、引證法、例證法、喻證法和正反對比論證法.根據論證所運用的論據類型來分類,可以分為引證法、例證法、喻證法和正反對比論證法。當我們直接用論據證明論點,就是通常的例證、引證;當論據間含對照、比喻意義,就是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證法和例證法是我們最常用的兩種方法。⑴例證法:從運用論據類型來看,歸納論證法一般就是例證法.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而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例證法的好處:實事勝于雄辯。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例證法是議論性文章中最重要的論證方法。有些初學寫議論文的人,常常不懂得用例證法,又說不清道理,只好在文章中反反復復、顛三倒四的議論“說理”,讓人不得要領。因此,一定要學會運用例證法,才能使文章簡練而有說服力,而且使文章具有可讀性.【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為學》【說明】例子中富僧的自述,證明了“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的觀點.這就是例證法.這個例證法為下文運用類比法論證“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的中心論點作了準備。【例】何成方圓?答案好簡單,君不聞先秦人已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古老的漢漠拉比法典開始了人類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嚴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統;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打下漢朝開國基石;諸葛丞相揮淚斬馬謖,始令蜀國三軍一心,敵于強魏。而項羽亂封諸候,天下叛之.古來兵法之首必須嚴明軍紀,如周亞夫細柳治軍,不難看出規則的重要。【說明】本段論述,連續用了五個歷史事例,最后得出“規則的重要”的結論.這個結論也是本段的分論點.從推理方法看,這里用的是歸納論證法,從論據類型看,這里用的是例證法。⑵引證法: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即理論論據)證明論點的方法。從推理方法看,引證論證法一般就是演繹論證法。好處:用權威性言論證明觀點,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例】紀念是內心情感的涌動,但又不是感情的無節制揮霍;紀念需要行動來升華,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導。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付出巨大的代價才取得勝利,中國人民自然無法容忍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聲勢壯大的抗議和紀念活動。但近來這些紀念活動在少數激進分子的鼓動下出現了打砸搶日貨商店的不理智舉動。群眾愛國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紀念并不是感情的揮霍,非理性舉動無益于解決問題。我國領導人多次表達出嚴正立場,但同時并不關閉中日會晤的大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無疑就是對過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人不能忘本,“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而高貴的心靈在銘記苦難,咀嚼苦難過后,方能理智地紀念苦難。當紀念的洪波涌動時,勿忘用理性的“閘門”控制情感。(節選自2005年高考廣東一考生《讓紀念閃耀理性光芒》)【說明】以上選段從畫線部分都是引用名言來論證應該“真正的紀念”是“審視過去,啟迪未來的”中心論點。其中“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是列寧的名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周總理曾經說過。“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源于《戰國策》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由唐太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變化而來的。如果把名言分別看作演繹推理的大前提,就成了如下的三段論的推理論證:㈠大前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是“前事”,是“歷史"。結論:所以,我們要理性紀念苦難,審視過去,啟迪未來.㈡大前提: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是過去的痛苦。結論:所以,不能忘本,要理性紀念苦難,審視過去,啟迪未來。【說明】原文省略了小前提.因此,引證法從推理方法來看,是屬于演繹論證方法的。⑶喻證法: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好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例】“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鋒芒是調色盤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對壯麗的山河朗聲宣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目光清澈而熾熱,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興酣落筆搖五岳,濤成吳傲凌滄州”……這些年輕而有才華橫溢的心臟,有力地搏動,從而翻卷出大唐的萬千氣象,使大唐綻放成一朵傲視群芳的牡丹,使后人遠遠仰望遠遠懷想。然而,花總是會謝的.漁陽鼙鼓終于讓大唐盛世成為了歷史。鋒芒地綻放常常是一種能量迅速耗散,當潮水漲起時潮落也就成為必然。余秋雨說,唯有不張揚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長久。我想,這便是歷史的法則.火燒島上的柏楊遭到長期的囚禁和妻子的拋棄,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并最終從一個憤青成長為一個熱情卻不偏激的思考者。鋒芒畢露沒有錯,然而我們要找到一種更持久的方式。路途是遙遠的,若一路狂奔而去,我們很可能如古希臘馬拉松英雄一樣,在沖過終點后倒下;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雖然慢,但終會到達。這就是年少輕狂之后的思考和成長。【說明】文段中劃線句,用花開總會花謝,比喻說明唐朝由興盛轉為衰敗的歷史必然性.論證唯有不張揚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長久的歷史法則.⑷對比論證法:就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好處:是非曲直分明,給人印象深刻。【例】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黑格爾曾經自夸德國人天生就是哲學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生嚴謹自律的民族,就在一個狂人的引誘下,陷入了戰爭的淵藪。60年前的那幕慘劇:生靈涂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對往者的審視中找到道德的標桿,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德國人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時間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聲:修建集中營紀念館,全力處理戰后的善后問題,還有那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德國人在60年里不斷的反思,不停的紀念,終于完成了靈魂的自我救贖。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可見理性的紀念才是正確的紀念,理性讓紀念閃耀出人性的光輝。但紀念一旦脫離理性的制約,它就會變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慘劇中同樣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為亞洲地區的主要劊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紀念卻是如此這般:右翼勢力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還妄圖為二戰罪行翻案;不顧史實修訂歷史教科書,文過飾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國神社“拜鬼”……日本這種偏離理性范疇的“紀念”活動,自然得到各國人民的一致譴責。有句話說得好:“跪著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更高大!”【說明】文段把德國和日本對自己在二戰中所犯的罪過的不同“紀念"方式進行對比,贊揚德國的理性紀念方式,譴責日本偏離理性范疇的錯誤做法,有力論證了“理性的紀念才是正確的紀念”的中心論點.【例】“老當亦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卻能達人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王勃開朗闊達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2004年高考四川一考生作文《遭遇挫折,笑對痛苦》【說明】文段在正面論述了王勃的事例之后,用了假設句“如果……那么”從反面設例,正反對比,論證了遭遇挫折,應該笑對痛苦的道理。這種應用假設的方法,將一例變為兩例,正反對比,使孰是孰非、孰優孰劣判若云泥,增強了文章說服力,是一種很好的寫法。喻證法和對比論證法都是具體運用道理論據特別是事例論據論證論點的方法。3.直接論證和間接論證根據論證的方法,可以將論證分為直接論證和間接論證。⑴直接論證:用論據正面確定論點是正確的論證方法.我們上面所說的引證法、例證法和喻證法等,都是屬于直接論證的方法。⑵間接論證:通過論證與論題相關的其他觀點的錯誤,從而論證自己所提出的論點的正確。以下我們介紹間接論證的一種方法——反證法。反證法:即從反面看。先論證與論點相矛盾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然后指出,這兩個相矛盾的觀點是非此即彼的,因此,文章的原來的論點是正確的。其論證過程可以表示如下:①求證:p論點正確。②假設:與p相矛盾的做法正確。③證明:如果非p,那么結果是q。④因為:結果q錯誤.⑤所以,與p相矛盾的做法錯誤⑥所以,p正確。【例】(三)論證的類型: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1。立論。是以充足的論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2.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只是立論是從正面證明自己的論點正確,而駁論是從反面證明別人觀點的錯誤,因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遵循相同的論證規則。3.駁論的反駁方法:駁論有三種反駁方法,即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和反駁論證。①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反駁時,可以舉例論證按照對方論點行事的錯誤。也可以用引證法,以理論論據證明對方論點與正確理論不相符。還可以在引出對方錯誤觀點之后,針鋒相對,提出一個和對方觀點互相矛盾的觀點,并用理論和事實把這個觀點證明得無可辯駁,這樣對方的觀點自然就被駁倒了.而這種證明自己觀點正確的寫法就與立論的寫法一樣的了。直接反駁論點時,還常常使用歸謬法。歸謬法就是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據以推理,結果推出一個十分荒唐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這種推理的過程等于是將對方的謬誤放大,使其錯誤昭然若揭.①反駁:p論點②假設:p論點正確。③證明:如果p論點正確,那么結果是q。④結果q是荒謬的。⑥所以,論點p是錯誤的.【例】什么是個性的張揚呢?周杰倫手舞雙節棍唱著“哼哼哈兮”是一種個性;女子十二樂坊站著拉二胡是一種個性;凡高的《向日葵》又是另外一種個性……其實,個性就是展現自我的風采,展現自我的才華,展現自我的見解……我們應當承認,個性張揚有利于個人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然而,時下卻有一些人一味地去模仿別人,追求所謂的“時尚”:一個“酷”的表情,一個“炫”的姿態,這些在我看來。并不是個性的張揚,而是一種膚淺的作秀罷了。試想一下,走在大街上,每個人都和周杰倫一樣留著一小把胡子,再戴個墨鏡,捏出一臉的“個性”,那么我們周圍必定是單調、黯淡無彩的了,這便又回到了“圓”的圖形,達成了共性。一味盲目地去模仿別人,便會失去一些原本屬于自己的真我風采.2005年福建高考優秀作文《星星發光,張揚個性》【說明】劃線部分,先提出有些人把一味模仿別人看作“時尚”的做法。假設(模仿作秀是個性張揚)每個人都一味模仿,就推想出滿大街都是周杰倫裝扮的荒謬結果,說明這個結果使“個性”“達成了共性"。進而批駁了所謂時尚的看法,論證了“個性就是展現自我的風采,展現自我的才華,展現自我的見解……”的正確觀點.這一段文字是立論和駁論兼用。多數文章都采取立駁兼用的寫法。歸謬法與反證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Ⅰ、目的不同。反證法用于論證,它的目的在于證明自己論點正確;歸謬法用于反駁,它的目的在于反駁或指出他人的觀點錯誤。Ⅱ、結構不同。反證法的結構比歸謬法的結構復雜,反證法需要自己假設一個與論點相矛盾的觀點,證明這種觀點的錯誤;歸謬法不需要自己假設一個與論點相矛盾的觀點,只需根據他人的錯誤觀點,推出錯誤結果進而駁倒謬誤觀點就行了。Ⅲ、根據不同。反證法原觀點和假設的觀點互相矛盾,其中只有一個觀點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正確的觀點非此即彼。確定了相反論點的錯誤,就間接地確定原論點正確;歸謬法只要論證了被反駁的論點是錯誤的就行了。聯系:反證法由確定相反論點錯誤而間接地確定原論點正確時,常常運用歸謬法;歸謬法是為反證法服務的.例如2005年福建高考優秀作文《星星發光,張揚個性》用歸謬法論證了一味模仿的追求“時尚”的做法錯誤,目的是要論證“個性就是展現自我的風采,展現自我的才華,展現自我的見解……”的正確觀點.②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不真實或者片面,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須引出錯誤的論點.③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這種反駁論證過程中出現的破綻的方法,就叫做揭露破綻法。【例】原來如此,莫非查明了蒼蠅是有的,但是只有一只?-—有,所以是“屬實”,但
是數目不對,所以是基本屬實?是這么回事嗎?那就應當說清楚。可是來信只說“飯菜內有蠅事”,那“基本屬實”就不好理解。其實呀,8月3日的事情,8月22日見報才去查問,那蒼蠅是一只還是兩只,還是三只,大概是誰也記不清了,所以只說有無,不提數目。那么為什么又是“基本”屬實呢?因為一老一實地說“有這么回事",實在有點不好意思,給它來個“基本”,打個折扣。沒想到既然沒有數目,折扣就無從打起。初中語文課文《論“基本屬實”》【說明】上文劃線句即揭露破綻法。顧客反映河南飯莊飯菜中曾出現兩只蒼蠅的問題,飯莊寫信答復“飯菜內有蠅事,經查基本屬實”.呂淑湘先生寫短論指出信中“基本”一詞用法有邏輯錯誤,由此擴展到批評濫用“基本"一詞的普遍現象。一篇駁論文中可以把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寫于2006年10月【例】金庸小說真是洪水猛獸嗎?本書編者下水文章高中二年級語文課外讀本初次入選兩篇武俠小說章節.這件事在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竟然引起軒然大波。贊成者連連稱好,反對者厲聲叫停,吵鬧聲一片。①反對者將金庸小說視如洪水猛獸。他們認為,將與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的武俠戲、江湖情納入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必修課教材,會對學生原本濃厚的江湖興趣起火上澆油、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在學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②他們還說,沈陽市教育部門曾提供了一份官方調查報告:在青少年群體中,景仰黑勢力老大的學生竟然是崇拜父母人數的2倍!把武俠小說選入必修課文進課堂,必將助長學生的“黑道崇拜”熱.③先澄清一下,《高中語文讀本》并非學生必修的教材,它只是一種課外教輔讀物。然而,如果金庸小說真的進入必修教材,走進語文課堂,那就成了洪水猛獸嗎?成為引起青少年學生“黑道崇拜”情節的禍根嗎?④非也。“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庭忘帶委托書了
- 《傳動系統零部件B》課件
- 雙十二銷售策略解讀
- 教師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升課件
- 《工程制圖基礎》課件
- 《編程練習》課件
- 《2型糖尿病老年人護理與康復策略》課件
- 《護理學專業介紹》課件
- 《數據挖掘算法》課件
- 【公開課】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下
- GB/T 20041.21-2008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4054-1993輻射防護用固定式X、γ輻射劑量率儀、報警裝置和監測儀
- 辦公室5S管理標準(圖片版)課件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第一個重大成果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模擬實訓報告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第13講巧解弦圖與面積
- 畢業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