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天氣條件下安全行車常識_第1頁
特殊天氣條件下安全行車常識_第2頁
特殊天氣條件下安全行車常識_第3頁
特殊天氣條件下安全行車常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殊天氣條件下安全行車常識

霧天如何走高速公路

霧有濃、薄之分,當視距為300-150米為薄霧,視距為150-50米時為濃霧,視距50米以下為特濃霧。霧是交通運輸的大敵,霧使能見度降低、駕駛員視距變短,妨礙駕駛員視覺;濃霧還易使駕駛員產生錯覺;還因空氣濕度大而引起的玻璃透視率下降和后視效果變差等現象。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大、車速高,因濃霧發生的交通事故經常是多車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在國外常有幾百輛車相撞的交通事故。199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至紐約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霧引發的一場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共造成300多輛車相撞,死傷100多人,我國也有數十輛車追尾相撞的惡性交通事故發生。霧天安全行車措施:遇霧天,汽車不應上高速公路行駛,應沿著與高速公路同方向的普通公路低速行駛,待濃霧散去后,在上高速公路行駛。如已上高速公路行駛,濃霧突然來臨,不要貿然行駛,較安全的方法是將車駛向最近的服務區或停車場暫避,來不及駛向服務區或停車場時,安全的方法是把車駛向路肩或緊急停車快帶停下,開啟寬燈、尾燈、后防霧燈,當視距恢復到一定程度后,盡快駛離路肩或緊急停車帶。在霧中行駛要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情報板及標志牌顯示的車速預告,即使薄霧天氣也應根據視距遠近,適當降低車速,加大行車間距為正常的兩倍,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時,白天也要開亮防霧燈、防眩目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后位燈;時速不得超過80公里;與同一車道行駛的前車必須保持15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2.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時,必須開啟防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與同一車道行駛的前車必須保持10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3.能見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時,必須開啟防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時速不得超過40公里;與同一車道行駛的前車必須保持5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4.能見度小于50米時,公安機關依照規定可采取局部或全路封閉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實施高速公路管制后,除執行任務的警車和高速公路救援專用車輛外,其他機動車禁止駛入高速公路。此時,已進入高速公路的機動車輛,駕駛員必須按規定開啟防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要在保證安全的原則下,駛離霧區,但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未按國家標準安裝防霧燈的機動車輛,必須就近駛入緊急停車帶或者路肩停車,并按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設置故障車警告標志。5.不要猛踩或快松加速踏板、也不要緊急制動或猛打方向。6.停車以后,車上人員應立即下車到右側防護欄外的土路肩上休息等候,以防不測。7.如前方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不要在車旁或者兩車之間停留議論或察看情況,以防不測。

雪天和路面結冰時如何安全行車

雪天和路面結冰對安全行車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1.下雪時,飛舞著的雪花阻礙了駕駛員的視線,雪后睛天時,由于雪對陽光的強烈反射作用產生眩目及雪盲現象使駕駛員的視力下降,對行車安全極為不利。2.冰雪路面使車輛發生滑溜,制動距離加長,在冰凍及積雪路面上,輪胎與路面的附著系數十分小,比如冰路只有0.1,雪路只有0.2,因此,在路面上制動距離加長。例如:汽車以每小時70公里速度行駛時,在干瀝青路上的制動距離為50米,在雪路上的制動距離為117米,在冰路上的制動距離為216米。3.其它車輛發生滑溜,對本車有很大威脅。在積雪或冰凍路面上行車時,車輛容易滑溜,滑溜有以下四種:(1)后輪滑溜,這時后輪被剎住,車輛發生滑動,這是最常見的車輛滑溜現象。(2)前輪滑溜,這時前輪被剎住,由于車輛失去方向控制而發生滑溜現象。(3)動力滑溜,由于加速過猛所引起,在積雪、結冰路面上,駕駛員因加大油門,快速行駛時常發生這類滑溜現象。(4)橫向滑溜,在轉彎時,如車速過快,最容易引起汽車橫滑、甩尾,甚至傾覆。雪天發后的交通事故主要有側滑、翻車、擦刮相撞和追尾。雪天和路面結冰時,不應上高速公路行駛。雪天和路面結冰時的安全行車措施:1.降低車速,按情報板及標志牌上預告的車速行駛,或者以5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行駛,有利于防止車輛側滑,縮短制動的距離。2.加大行車間距,雪天行車間距應為干燥路面的2-3倍以上。3.沿著前車的車轍行駛,一般情況下不要超車、急轉彎和緊急制動。需要停車時,要提前采取措施,多用換檔,少用制動,并可以利用發動機的制動作用來控制車速,力求防止各種原因制造成的側滑。4.在冰雪彎道或坡道上行駛時,提前減速,一氣通過。避免途中變速、停車或熄火。5.積雪路面上行車,雖然沒有冰路那么困難,但也要時刻注意。如有條件可安裝防滑措施。雪天駕駛員的視野受阻也是行車的一大障礙,必要時可使用雨刷器,雪后天氣比較寒冷,積雪被壓濕后比較滑,此時行車就必須參照冰路上原則進行。6.路面結冰時,應將車輛立即駛到服務區或停車場。及時安裝輪胎防滑鏈或換用雪地輪胎。在高速公路上使用防滑設置一定嚴格遵守高速公路的有關規定,因為防滑裝置不是絕對的安全裝置。7.如遇前輪滑溜,應及時松開剎車。修正方向;如遇后輪滑溜,就向滑溜一方糾正方向盤;如遇動力滑溜應及時抬起加速踏板;如遇橫向滑溜,汽車進入旋轉狀態,不要慌亂采取措施,等汽車停穩后重新起步。

雨天如何行車

雨天行車不利條件:能見度大幅下降,可視距離大大縮短。路面的路線反射作用,致使難以看清路面上劃的標棧,整體視野低下。落下的雨水和超車時飛濺起來的水滴沾附在擋風玻璃外面,駕駛員只能看清雨刷器掃過的部分。濕氣使擋風玻璃內面蒙上薄霧而模糊不清,嚴重影響了后視效果。輪胎與路面的附著系數明顯下降。干瀝青路的附著系數為0.6,濕瀝青路的附著系數減小為此0.4,即減少三分之一,因此,制動距離將起很大變化,一般增加一至二倍左右。車速越高,附著系數越低。“水滑”現象。高速公路在設計中,在其道路的橫斷面上已經設計了防止積水的橫坡,但是在大到暴雨的天氣中,在公路面上形成2毫米至8毫米甚至更厚的水膜。如機動車高速行駛,將使車輪上浮,輪胎與道路表面失去附著力,造成車輛在積水路面上滑行。此時,制動、轉向都將失效,汽車因無法控制而處于危險境地。“水滑”現象在駕駛室內表現為方向盤變得畸輕,駕駛員稱為汽車發漂。這是汽車失控的前兆。汽車出現“水滑”現象的臨界車速輪胎氣壓,輪胎磨損程度,積水路面的水深、車重、路而狀態不同而各異。其中小型客車比大型客車、貸運汽車更容易發生“水滑”現象。遇大暴雨天氣,高速公路的邊坡有滑塌危險,挖方路段有落石危險。雨天安全行車措施:1.出車前要注意氣象預報和天氣變化,雨刷器要保持完好有效,做好點火系統的防潮工作。2.減速行駛,要把車速降低20%左右。控制好行車速度。3.增加行車間距,應為干燥路面地車間距的兩倍以上。4.不要緊急制動或猛打方向盤。減少變更車道的次數,一般不要超車。5.降雨初期,因路面上的灰塵與水剛剛混合形成泥濘,使得汽車特別容易打滑,事故也多集中于此時發生,所以要特別注意。6.在高速公路下坡道的最低點附近,是路面最易積水的地方,汽車高速通過該路段時,容易產生“水滑”現象,要特別注意。7.小型客車通過積水路段時,如果感覺到方向盤發漂,可能就是了發生“水滑”現象的前兆,此時要注意減速行駛。8.遇特大暴雨或冰雹應停駛。最好駛入服務區躲避,讓駕駛員乘車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待雨停再上路。來不及駛入服務區時,應選擇安全處把車停好,并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示寬燈,引起來車注意。9.大暴雨天氣,還要告別注意不穩定邊坡的滑塌和山區高填挖路段的落石。

強風天氣下如何行車

橫風對安全行車的影響:風力對行車影響主要來自橫風。當高速行駛的汽車側面受到橫風作用時,陣風或強風對汽車的作用,往往是誘發車禍的原因。橫風對箱形汽車如面包車、大型客車、帆布篷貨車等的影響較大,因為這類車輛的整體重心較高,側向面積較大。另外,重量輕的小汽車,同樣也容易受到橫風的影響。而且,橫風的作用是隨車速的提高而加劇的。汽車從隧道駛出的瞬間,或駛向風力貫穿的橋梁、高路堤等路段時,往往會突然遭到強橫風的襲擊。在山區行車,往往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山風,時間短而風力強,吹動車輛偏離行車路線。由于風速和風向的非連續變化,駕駛員會感到汽車發漂。強風天氣安全行駛的措施是:1.注意氣象預報,掌握風力風向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