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三則》導學案(河北省縣級優課)_第1頁
《《朱子語類》三則》導學案(河北省縣級優課)_第2頁
《《朱子語類》三則》導學案(河北省縣級優課)_第3頁
《《朱子語類》三則》導學案(河北省縣級優課)_第4頁
《《朱子語類》三則》導學案(河北省縣級優課)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朱子語類》學案班級:高二學生組別:姓名:【學習目標】1、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句式。流暢地誦讀課文,把握文本內容。2.了解朱熹的基本思想,理解“天理”與“人欲”的關系。3.明確該段論述的道理,加強個人道德修養。4.探討朱熹思想的現實意義,學會批判繼承文化遺產。【學習重點】1、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掌握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2、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3、理解“天理”與“人欲”的關系。【學習難點】1、掌握并翻譯文中的句子。2、理解“天理”與“人欲”的關系。3、探討朱熹思想的現實意義,學會批判繼承文化遺產。一、基礎積累: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尋常遇事時()(2)無克己工夫()(3)明知合行大路()(4)交戰之機()(5)仁以為己任()(6)遇事時固不會錯()(7)若是上智圣人底資質()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者異體字。(1)此便是無克己工夫(2)極要與他埽除打疊(3)然小路面前有個物引著(4)無一時一刻不照管克治3、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并解釋句子:1、此便是無克己工夫若賢人資質次于圣人者仁以為己任乃為人欲引去4、古今異義的詞(1)若是中人之資質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中間人。(2)須大段著力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長距離;長時間;長篇幅。【梳理與探究】(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們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大路:小路:(2)很明顯這一則圍繞天理,人欲而展開討論,圣人、賢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間是怎樣選擇的?圣人:賢人:普通人:【學習反思】【知識鏈接】二、作家作品1、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后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謚文公。朱文公生于閩,長于閩,終老于閩。19歲中進士,授徒講學近50年。專研考證注釋經、史、文及講學,建立唯心論,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朱熹提出“理”,即世界的倫理程序,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所以他強調道德,認為人們應放棄“私欲”。為了認清理之所在,他指出“格物致知”的理論,從考察客觀事物,尋求知識和修養品格。他創立了閩學(即朱子學),博大精微,闡孔孟之道,成為了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他的弟子眾多,留有很多著作。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四書章句集注》、《近思錄》和《小學》。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影響中國元、明、清各代近700年之久,成為官方哲學,被視為儒學正宗,而且也成為14

世紀后東方文化主流,在朝鮮和日本都被視為國學,奉為主要道德信條。近代,朱子學傳入歐美,對西方國家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朱熹(文公)榮登千禧名人錄,被選進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50名杰出人物之一。2、《朱子語類》《朱子語類》,是朱熹長期講學的記錄稿。朱熹的門人九十多人記錄了他的講學問答。《朱子語類》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編輯出版,是一部較為完備的記錄稿。記錄稿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