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講蛋白質核酸(教師版)-高二化學講義(人教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14講蛋白質核酸(教師版)-高二化學講義(人教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14講蛋白質核酸(教師版)-高二化學講義(人教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14講蛋白質核酸(教師版)-高二化學講義(人教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14講蛋白質核酸(教師版)-高二化學講義(人教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第14講蛋白質核酸考點考點導航知識精講知識精講知識點一:一、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1.氨基酸的分子結構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______上的氫原子被______取代后的產物,分子中既含有______,又含有______,天然氨基酸全為______________,其通式可寫為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見的氨基酸甘氨酸(氨基乙酸):__________,谷氨酸(2-氨基戊二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氨酸(2-氨基丙酸):______________,苯丙氨酸(2-氨基-3-苯基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基酸的性質(1)物理性質溶劑水強酸或強堿乙醇、乙醚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2)化學性質①兩性在氨基酸分子中,—COOH是酸性基團,—NH2是堿性基團,甘氨酸分別與鹽酸、氫氧化鈉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成肽反應在酸或堿的存在下加熱,兩個氨基酸分子之間通過一分子的______和另一分子的______間脫去一分子水,縮合形成含有肽鍵的化合物。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烴基氨基氨基羧基α-氨基酸2.H2N—CH2—COOH3.(1)大多數能溶能溶難溶(2)【即學即練1】1.關于生物體內氨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A.構成蛋白質的α氨基酸的結構簡式是B.人體內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轉化C.兩個氨基酸分子通過脫水縮合形成二肽D.人體內氨基酸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答案】B【解析】A.α氨基酸是指氨基和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氨基,結構簡式是,A正確;B.人體內的氨基酸有的可以在體內轉化成為非必需氨基酸,有的不能轉化,只能從食物中獲得,為必需氨基酸,B錯誤;C.兩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以后形成的含有酰胺鍵的化合物叫做二肽,C正確;D.氨基酸經過脫氨基作用,含氮部分轉化成尿素,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B。2.對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固態甘氨酸以內鹽形式存在,易溶于有機溶劑B.在強堿性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陽離子形式存在C.甘氨酸是兩性化合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D.當甘氨酸以兩性離子的形態存在時,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答案】C【解析】A.固態甘氨酸中的氨基與羧基反應生成內鹽,易溶于水,難溶于有機溶劑,故A錯誤;B.由轉化關系可知,在強堿性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陰離子形式存在,故B錯誤;C.甘氨酸分子中含有能與酸反應的氨基和能與堿反應的羧基,是典型的兩性化合物,故C正確;D.當甘氨酸以兩性離子的形態存在時,兩性離子間相互吸引力最大,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故D錯誤;故選C。3.一種二肽的結構簡式如下,合成這種二肽的氨基酸是A.和 B.C. D.和【答案】D【解析】該二肽的結構簡式為,斷裂肽鍵,亞氨基上增加一個氫原子,羰基上增加一個羥基,所以合成這種二肽的氨基酸為和;答案選D。知識點二:二、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1.蛋白質的組成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________等,少量蛋白質還含有微量________等,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2.蛋白質的分子結構蛋白質分子中的四級結構一級結構eq\o(→,\s\up15(卷曲、盤繞、折疊))二級結構eq\o(→,\s\up15(盤曲、折疊))三級結構(三維)eq\o(→,\s\up15(亞基的立體排布),\s\do14(亞基間相互作用))四級結構3.蛋白質的性質(1)兩性:形成蛋白質的多肽是由多個______縮合形成的,在多肽鏈的兩端必然存在著自由的__________,因此,蛋白質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2)水解:蛋白質eq\o(→,\s\up15(酸、堿或酶),\s\do14(水解))_______________。(3)鹽析:少量的鹽[如(NH4)2SO4、Na2SO4、NaCl等]能促進蛋白質溶解,當鹽溶液達到一定濃度時,蛋白質的溶解度________,而從溶液中析出,稱為________。當向上述體系中再加入水時,鹽析出的蛋白質又會________,所以鹽析是一個________過程。(4)變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的影響下,蛋白質的________和________發生改變,稱為蛋白質的變性。蛋白質的變性是一個______過程,變性后的蛋白質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________。(5)顯色反應:某些蛋白質(含有苯基)與______作用,會有白色沉淀產生,加熱后沉淀變____,稱為蛋白質的顯色反應。(6)蛋白質灼燒有________的特殊氣味。三、酶(1)概念:酶是一類由________產生的、對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具有________作用的有機化合物,其中絕大多數是蛋白質。(2)催化特點①________,不需加熱。在接近體溫和中性的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②具有________________。例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的水解,淀粉酶只對淀粉和糖原等多糖的水解起催化作用。③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比普通的催化劑高107倍。四、核酸(1)組成核酸是一類________的生物________化合物,一般由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組成,相對分子質量可達上百萬。(2)分類、存在及作用分類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存在大量存在于________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作用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還指揮著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細胞根據DNA提供的信息控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答案】二、1.C、H、O、N、SP、Fe、Cu、Zn3.(1)氨基酸氨基與羧基(2)多肽氨基酸(3)降低鹽析溶解可逆(4)性質生理功能不可逆不能重新溶解生理活性(5)濃硝酸黃色(6)燒焦羽毛三、(1)細胞催化(2)條件溫和高度的專一性高效催化作用四、(1)含磷高分子(2)細胞核細胞質【即學即練2】1.能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順序是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縮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④③⑤【答案】B【解析】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順序:②C、H、O、N等元素→①氨基酸→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縮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故合理選項是B。2.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A.濃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和蛋白質發生顏色反應B.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溶液,蛋白質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C.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D.氨基酸分子中含有和結構【答案】B【解析】A.濃和蛋白質能發生顏色反應,所以不小心將濃濺在皮膚上,會使皮膚呈黃色,A正確;B.為輕金屬的鹽,會使蛋白質發生鹽析,往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溶液,蛋白質會析出,加水后又溶解,B錯誤;C.蛋白質是氨基酸通過縮聚反應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C正確;D.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又含有,是具有雙官能團的有機物,D正確;故選B。3.新冠病毒(如圖)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核酸由核苷酸組成。核苷酸的單體由戊糖、磷酸基和含氮堿基構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蛋白質和核酸均是高分子B.蛋白質中含C、H、O、N等元素C.戊糖(C5H10O5)與葡萄糖互為同系物D.組成RNA的戊糖和堿基與DNA的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A.蛋白質是由氨基酸脫水縮聚而成的,而所有的聚合物都是高分子,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A正確;B.蛋白質是由氨基酸脫水縮聚而成的,故蛋白質中一定均含有C、H、O、N四種元素,往往還含有P、S等元素,B正確;C.五碳糖()與葡萄糖()組成相差1個,不符合同系物的定義,C錯誤;D.組成和的戊糖分別是核糖和脫氧核糖,組成的堿基是,組成的堿基,D正確;故答案為:C。4.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下列關于核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組成核酸的基本單元是脫氧核苷酸B.核酸與蛋白質的功能完全相同C.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D.核酸是生物小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A.天然的核酸按其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兩大類,其中組成DNA的基本單元是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RNA的基本單元是核糖核苷酸,A錯誤;B.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與蛋白質的功能不同,B錯誤;C.根據核酸的組成,可知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C正確;D.核酸是生物大分子,D錯誤。故選C。5.實驗室在適宜的條件下,用含有過氧化氫酶的豬肝研磨液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比用溶液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快得多,這說明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A.專一性 B.多樣性 C.高效性 D.適應性【答案】C【解析】用過氧化氫酶催化分解比用溶液催化分解快得多,說明相對于無機催化劑,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故選C。易易錯精析1.屬于氨基酸。 ()【細剖精析】×。該分子中存在羧基,不存在氨基,所以不是氨基酸。2.甘氨酸與1硝基乙烷互為同分異構體。 ()【細剖精析】√。甘氨酸和1硝基乙烷分子式二者均為C2H5NO2,故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3.氨基酸分子中只有一個官能團。 ()【細剖精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兩個官能團。4.H2NCH2CH2COOH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 ()【細剖精析】√。氨基酸中的氨基具有堿性,可以與酸反應,羧基具有酸性,可以與堿反應。5.1mol—NH2含有10NA個電子。 ()【細剖精析】×。1mol—NH2含有9NA個電子。6.你如何鑒別想要購買的毛線是“純毛”的還是“腈綸”的?【細剖精析】可以用灼燒的方法,“純毛”毛線灼燒后有燒焦羽毛的氣味。7.試畫出酶的催化效率與溫度的關系曲線。【細剖精析】8.氨基酸形成二肽的反應類型是什么反應?【細剖精析】取代反應。9.二肽是不是有兩個肽鍵?【細剖精析】不是。幾肽是按合成的氨基酸的個數確定的。10.鹽溶液與蛋白質作用時,要特別注意鹽溶液的濃度及所含的金屬陽離子對蛋白質性質的影響:(1)稀鹽溶液能夠促進蛋白質的溶解。(2)濃鹽溶液能夠使蛋白質發生鹽析。(3)重金屬鹽溶液,無論濃稀,均能夠使蛋白質變性。11.為何誤服硫酸銅等重金屬鹽,可以立即食用牛奶、豆漿或雞蛋清解毒?【細剖精析】牛奶、豆漿或雞蛋清均含大量蛋白質,可與重金屬鹽結合。12.醫院常用碘酒、紫外線、高錳酸鉀、雙氧水消毒,家庭常用煮沸、“84”消毒,這些消毒方法的實質是什么?【細剖精析】若將細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則細菌病毒會失活。13.可與NaOH溶液反應放出氨氣嗎?為什么?【細剖精析】可以。因可電離產生NQUOTE,故其與堿加熱時會放出NH3。能力拓展能力拓展一、氨基酸的特征反應——成肽反應1.定義:兩個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堿的存在下加熱,通過一分子的氨基與另一分子的羧基間脫去一分子水,縮合形成含有肽鍵(CONH)的化合物,稱為成肽反應。2.反應規律:反應方式舉例兩分子間縮合分子間或分子內縮合成環2RCHNH2COOH→CHRCONHCHR+2H2ONHCOCH縮聚反應nCH3CHNH2COOH一定條件3.氨基酸的縮合機理——羧脫羥基氨脫氫COOH+HNH,脫去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鍵。肽鍵可簡寫為“—CONH—”,不能寫成“—CNHO—”,兩者的連接方式不同。4.成肽規律:a.由n個氨基酸分子發生成肽反應,生成一個肽鏈時,會生成(n-1)個水分子和(n-1)個肽鍵。b.在成肽反應與酯化反應中,羧基的斷鍵位置是相同的,都是斷開的碳氧單鍵。二、蛋白質的性質與探究1.蛋白質的兩性形成蛋白質的多肽是由多個氨基酸發生成肽反應形成的,在多肽鏈的兩端存在著自由的氨基和羧基,側鏈中也有酸性或堿性基團,所以蛋白質與氨基酸一樣具有兩性,能與酸或堿反應。2.蛋白質的水解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肽鍵斷裂,碳原子連接羥基,氮原子連接氫原子。n肽完全水解生成(n+1)個氨基酸分子3.鹽析步驟現象步驟現象結論兩支試管中都有白色沉淀析出白色沉淀又逐漸溶解(NH4)2SO4、Na2SO4的濃溶液使雞蛋清的溶解度降低而從溶液中析出,加水后沉淀還能重新溶于水,蛋白質的鹽析是一個可逆過程,屬于物理變化4.變性步驟現象步驟現象結論溶液中都析出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加熱、加入醋酸鉛溶液,均能使雞蛋清凝結為固體,此變化是不可逆的,屬于化學變化5.顯色反應步驟現象結論有白色沉淀產生,加熱,沉淀變黃色含苯基的蛋白質遇濃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加熱后,變成黃色不溶物6.蛋白質的分離與提純①常用鹽析法分離提純蛋白質,因為鹽析是可逆的。②可用滲析法除去蛋白質溶液(屬于膠體)中的雜質離子,因為蛋白質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透過半透膜,而離子可以通過。7.蛋白質的檢驗方法①用濃硝酸使含有苯環的蛋白質發生顯色反應;②灼燒蛋白質時有燒焦羽毛的特殊氣味,如可用于鑒別針織品是棉麻的還是蠶絲或羊毛的。分層提分分層提分題組A基礎過關練1.關于生物體內氨基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構成天然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簡式可表示為B.人體內氨基酸的分解代謝最終產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C.人體內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轉化D.兩分子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可以形成二肽【答案】C【解析】A.天然蛋白質水解得到α氨基酸,題中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表示正確,故A正確;B.氨基酸在人體內最終的代謝產物為二氧化碳,水和尿素,故B正確;C.人體內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可以相互轉化,有8種必需氨基酸在人體內不能通過轉化來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故C錯誤;D.二肽可通過兩分子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而合成,故D正確。答案選C2.甘氨酸(化學式為C2H5NO2)可用于食品添加劑。甘氨酸中質量分數最低的元素是A.氫 B.氧 C.碳 D.氮【答案】A【解析】元素的質量分數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數目的乘積之比,由化學式知,甘氨酸中C、H、O、N質量分數之比為24:5:32:14,質量分數最低的元素是氫,A正確;答案選A。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氨基酸、多肽、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甘氨酸的結構簡式為C.氨基酸是一種兩性化合物 D.三肽中含有兩個肽鍵【答案】A【解析】A.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項錯誤;B.甘氨酸的結構簡式為,B項正確;C.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是一種兩性化合物,C項正確;D.三肽是三個氨基酸分子脫去兩個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兩個肽鍵,D項正確。故選:A。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催化重整是獲得芳香烴的主要途徑B.氨基酸是兩性化合物,能與酸、堿反應生成鹽C.可用濃硝酸鑒別人造絲和桑蠶絲D.花生油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石油催化重整可以使鏈狀結構轉變為環狀得到芳香烴,則石油催化重整是獲得芳香烴的主要途徑,A正確;B.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氨基呈堿性能與酸反應生成鹽、羧基呈酸性能與堿反應生成鹽,故氨基酸是兩性化合物,能與酸、堿反應生成鹽,B正確;C.人造絲的成分是纖維素、桑蠶絲的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能發生顯色反應——含苯環的蛋白質遇濃硝酸變黃,故可用濃硝酸鑒別人造絲和桑蠶絲,C正確;D.花生油含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不正確;答案選D。5.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防曬是為了防止高溫引起皮膚蛋白質被灼傷而變性B.殼上貼的碳纖維膜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C.區分地溝油和礦物油,可采用與足量NaOH溶液共熱的方法,不分層的是地溝油D.“一帶一路”被稱為“現代絲綢之路”,絲綢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A.強紫外線能使皮膚蛋白質變性,則防曬是為了防止強紫外線引起皮膚蛋白質被灼傷變性,故A錯誤;B.碳纖維是碳的單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C.地溝油成分為油脂能與NaOH可發生水解反應,礦物油成分為烴類與NaOH不反應,不分層的是地溝油,可鑒別,故C正確;D.絲綢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為高分子化合物,故D錯誤;故選:C。6.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蛋白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最終生成氨基酸C.天然蛋白質僅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D.氨基酸和蛋白質都只能與堿反應【答案】B【解析】A、蛋白質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B、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最終水解成氨基酸,故B正確;C、主要含有C、H、O、N元素,可能還含有S、Fe等元素,故C錯誤;D、氨基酸和蛋白質中均含有羧基和氨基,既能與堿反應又能酸反應,故D錯誤。7.能使蛋白質變性的是:①硫酸鉀②甲醛③氯酸鉀④硝酸汞⑤氯化銨⑥氫氧化鈉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答案】A【解析】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的影響下,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和生理功能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蛋白質的變性.物理因素有:加熱、加壓、攪拌、振蕩、紫外線照射、超聲波等;化學因素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②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④硝酸汞是重金屬鹽⑥氫氧化鈉是強堿,能使蛋白質變性,故答案為A。8.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FrancesH.Arnold),獎勵她的工作實現了酶的定向進化。弗朗西絲·阿諾德開發酶的應用包括發展更加環保的化學物質生產方式,如制藥工業、生物工程,造福更加綠色的交通出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酶的定向進化可以為有機化學領域提供有用的生物催化劑B.溫度越高,越有利于加強酶的催化效果C.絕大多數的酶是具有高效催化功能的蛋白質D.在人的消化液中,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的水解,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的水解【答案】B【解析】A.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酶的定向進化可以為有機化學領域提供有用的生物催化劑,A正確;B.酶具有生物活性,在高溫下會失活,則較高溫度時,酶的催化效果變低,B錯誤;C.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機物,酶絕大多數是蛋白質,C正確;D.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水解,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水解,D正確;故選:B。9.DNA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質是A.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B.氨基酸、核苷酸、核糖C.脫氧核糖、磷酸、含氮堿基 D.脫氧核糖、含氮堿基、氨基酸【答案】C【解析】DNA分子由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構成,故DNA分子完全水解得到的產物是磷酸、含氮堿基、脫氧核糖;故選C。10.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屬鹽(如含、、等的可溶性鹽)與蛋白質作用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使其喪失生理功能,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屬鹽為有毒物質。根據上述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AgCl四種物質中,無毒的是_______。(2)在醫療上用X射線檢查胃腸疾病時,讓病人服用硫酸鋇(俗稱鋇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鋇,其原因是人體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__,與碳酸鋇反應后,產生了一定量的能使人中毒的氯化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3)若因氯化鋇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為最住解毒措施的是_______(填字母)。A.多飲糖水 B.飲用純堿溶液C.飲用食鹽水 D.飲用大量鮮牛奶【答案】(1)AgCl(2)

HCl

(3)D【解析】(1)AgCl為難溶水的鹽,故無毒。(2)人體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HCl,會溶解碳酸鋇,故不能服用碳酸鋇。鹽酸和碳酸鋇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故化學方程式為。(3)若要解毒,可以飲用大量鮮牛奶,故選D。題組B能力提升練1.下列對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描述正確的是A.大豆富含蛋白質,豆漿煮沸后蛋白質變成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質遇重金屬離子均會變性C.α-氨基丙酸與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脫水成肽,可生成4種二肽D.氨基酸溶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時生成的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負極移動【答案】C【解析】A.豆漿煮沸是蛋白質發生了變性,A項錯誤;B.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但不能使氨基酸發生變性,B項錯誤;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兩個氨基酸分子脫去一個水分子,當同種氨基酸脫水,生成2種二肽,當不同種氨基酸脫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脫羥基、α氨基苯丙酸脫氫,也可以α氨基丙酸脫氫、α氨基苯丙酸脫羥基,生成2種二肽.所以共有4種,C項正確;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應生成羧酸根離子,帶負電荷,在電場作用下應該向正極移動,D項錯誤;答案選C。2.青霉素是一種良效廣譜抗生素,經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素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屬于α氨基酸B.既能和鹽酸反應,又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核磁共振氫譜上共有6個峰D.青霉素過敏嚴重者會導致死亡,用藥前一定要進行皮膚敏感試驗【答案】C【解析】A.該物質分子中含有的氨基、羧基都連接在同一個C原子上,因此都是屬于α氨基酸,A正確;B.該物質分子中含有氨基,能夠與鹽酸發生反應;含有羧基,因此能夠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B正確;C.根據物質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5種不同的H原子,因此核磁共振氫譜上共有5個峰,C錯誤;D.有些人對青霉素有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因此用藥前一定要進行皮膚敏感試驗,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C。3.艾滋病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威脅,據美國《農業研究》雜志報道,美國的科學家發現半胱氨酸能增強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對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結構簡式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半胱氨酸屬于α—氨基酸B.半胱氨酸是一種兩性物質C.HS—CH2—CH2—COONH4可與NaOH溶液反應放出一種堿性氣體D.兩分子半胱氨酸脫水形成的二肽結構簡式為【答案】D【解析】A.α—氨基酸是指氨基在羧基的α位上,即,則半胱氨酸屬于α—氨基酸,故A正確;B.半胱氨酸中既含有堿性基團NH2,能與酸反應,又含有酸性基團COOH,能與堿反應,則半胱氨酸是一種兩性物質,故B正確;C.HS—CH2—CH2—COONH4是一種銨鹽,與NaOH溶液反應(加熱)有氨氣生成,故C正確;D.兩分子半胱氨酸脫水形成的二肽結構簡式為,故D錯誤;故選D。4.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①蛋白質溶液里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有沉淀析出,雖再加入蒸餾水,也不溶解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我國科學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③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凝結,所以誤食重金屬鹽會中毒④濃硝酸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硝酸與蛋白質發生了顯色反應⑤蛋白質溶液里的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⑤ D.④⑤【答案】C【解析】①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發生鹽析使蛋白質析出,鹽析是可逆的,再加水會溶解,故①錯誤;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1965年我國科學家最先合成的,故②正確;③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變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誤食重金屬鹽會中毒,故③正確;④皮膚中含有蛋白質,含有苯基的蛋白質遇濃硝酸變黃色,所以濃HNO3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HNO3和蛋白質發生顯色反應,故④正確;⑤蛋白質分子的直徑在1至100nm之間,符合膠體的范圍,蛋白質中的蛋白質分子不能透過半透膜,故⑤錯誤;故選C。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蛋白質發生了變性B.液態植物油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固態的氫化植物油C.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可以取水解后的溶液先加氫氧化鈉調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看是否生成磚紅色的沉淀D.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和二種官能團,能相互反應形成更復雜的多肽化合物【答案】A【解析】A.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蛋白質發生了鹽析,加水后沉淀可以溶解,A項錯誤;B.液態植物油中含有碳碳雙鍵,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固態的氫化植物油,B項正確;C.檢驗醛基需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所以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可以取水解后的溶液先加氫氧化鈉調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看是否生成磚紅色的沉淀,C項正確;D.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2兩種官能團,能夠脫水縮合形成更復雜的多肽化合物,D項正確;答案選A。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碘酒可以檢驗淀粉是否發生了水解反應B.葡萄糖、蔗糖、淀粉在稀酸的催化下均能發生水解反應C.工業上可利用油脂的堿性水解反應獲得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進行肥皂的制造D.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催化劑,在醫藥等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答案】C【解析】A.若淀粉部分水解或不水解,加入淀粉都會變藍色;應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檢驗淀粉是否水解,A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