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47015-2011(JB-T 4709)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_第1頁
NB-T 47015-2011(JB-T 4709)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_第2頁
NB-T 47015-2011(JB-T 4709)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_第3頁
NB-T 47015-2011(JB-T 4709)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_第4頁
NB-T 47015-2011(JB-T 4709)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通用焊接規程 4鋼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5鋁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6鈦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7銅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8鎳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9復合金屬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附錄A(資料性附錄)焊縫位置規定的方法與范圍 附錄B(資料性附錄)特種材料焊接坡口的形式和尺寸 附錄C(資料性附錄)焊接工藝規程推薦表格 編制說明 本標準與JB/T4709—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焊接方法;鈦、鋁、銅、鎳材焊接規程;附錄A“焊縫位置規定的方法與范圍”; 將JB/T4709—2000中附錄A名稱“不銹鋼復合鋼焊接規程”變更為“復合金屬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并從附錄提升到標準正文中; 與新增加的內容相適應,本標準的結構也作了調整。各種材料通用性焊接規程集中在第3章,每種材料的焊接規程分別在第4章至第9章中;——第4章中修訂了焊接材料選用原則、常用鋼材預熱溫度、后熱溫度以及焊后熱處理規定;——第3章中增加了預熱溫度測量位置規定。本標準附錄A、附錄B、附錄C是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2)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及起草人: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戈兆文、竇萬波、房務農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壽比南、謝鐵軍、楊國義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及起草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楊佩良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蘭州蘭石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雷萬慶撫順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胡希海中航黎明錦西化工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王鈺瑋大連冰山集團金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隋永莉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公司金盾壓力容器有限公司馬夏康石油天然氣蘭州工程質量監督站張建軍本標準由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2)負責解釋。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B/T47002(所有部分)壓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復合板NB/T47018(所有部分)承壓設備用焊接材料訂貨技術條件3.1.2除本標準規定外,凡通過試驗研究和實踐證明有效的成果,經相關各方認可并列入企業標c)制造(安裝)單位應掌握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用于壓力容器的焊接材料應有焊接試驗或3.2.4焊接材料應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并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使用單位應根據質量管理體系規3.5.1場地3.5.1.2有色金屬壓力容器應在專用場地或專用空間內制造,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例如應鋪置3.5.2焊接坡口:焊接坡口應根據圖樣要求或工藝條件選用標準坡口或自行設計。坡口形式和尺3.5.3特種材料焊接坡口的形式與尺寸見附錄B。3.5.4.1制備坡口可采用冷加工法或熱加工法。采用熱加工方法制備坡口,需用冷加工法去除影3.5.7.1壓力容器焊前預熱及預熱溫度應根據母材交貨狀態、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焊接性能、3.5.7.4預熱的范圍應大于測溫點A所示區間(見圖1),在此區間內任意點的溫度都要滿足規定3.5.7.7.1應在加熱面的背面測定溫度。如做不到,應先移開加熱源,待母材厚度方向上溫度均勻后測定溫度。溫度均勻化的時間按每25mm母材厚度需2min的比例確定。3.5.7.7.2測溫點位置(見圖1):a)當焊件焊縫處母材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時,A等于4倍母材厚度δ,且不超過50mm;3.6.1工藝人員應根據焊件設計文件、服役要求和制造現場條件,依據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從實際情況出發,按每個焊接接頭編制焊接工藝文件(推薦表格見附錄C)。a)風速:氣體保護焊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s;b)相對濕度大于90%;d)焊件溫度低于-20℃。3.6.3.2當焊件溫度為-20℃~0℃時,應在始焊處100mm范圍內預熱到15℃以上。3.6.6電弧擦傷處需經修磨,使其均勻過渡到母材表面,修磨的深度應不大于該部位母材厚度δs的5%,且不大于2mm,否則應進行補焊。3.7.1對需要焊接返修的缺陷應分析產生原因,提出改進措施,按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編制焊接4.1.6用生成奧氏體焊縫金屬的焊接材料焊接非奧氏體母材時,應慎重考慮母材與焊縫金屬膨脹和力學性能。當設計溫度不超過370℃時,采用鉻、鎳含量可保證焊縫金屬為奧氏體的不銹鋼焊接材料;當設計溫度高于370℃時4.1.8不銹鋼復合鋼基層相焊,選用焊接材料應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定的4.2.2除真空包裝外,焊條、焊劑應按產品說明書規定的規范進行再烘干,經烘干之后可放入保溫箱內(100℃~150℃)待用。對烘干溫度超過350℃的焊條,累計烘干次數不宜超過3次。4.2.3常用鋼號推薦選用的焊接材料見表1,不同鋼號相焊時,鋼號分類分組見表2。不同類別、組別相焊推薦選用的焊接材料見表3。CO?氣保焊焊條型號示例焊劑型號牌號示例焊絲型號焊絲牌號10(管)20(管) Q245R,20(鍛) 20MnMoNbSJ101-H08Mn2MoA表1(續)CO?氣保焊焊條型號示例牌號示例焊絲牌號 ER55-B2- 表2鋼號分類分組表Q345R,16MnDR,15MnNiDR,09MnNi00Cr17Ni14Mo2,0Cr18Ni10Ti,022Cr17Ni12Mo2,00Cr18Ni12Mo2Ti,0Cr19Nil3Mo3,06Cr17Ni12Mo2Ti,0600Cr19Ni13Mo3,022Cr19Ni13Mo3,062Cr23Ni13,06Cr23Ni13,2Cr25Ni2注:鋼號分類、分組同NB/T47014。表3不同類別、組別相焊推薦選用的焊接材料表型號示例牌號示例間相焊 Fe-1-1與Fe-4、強度型低合金鋼與耐熱型低合金鋼Fe-1-2與Fe-4、 一強度型鋼與金鋼相焊Fe-3-2與Fe-4、Fe-5A相焊Fe-3-3與Fe-4、金鋼與耐熱型中合金鋼處理時采用處理時采用與Fe-5B-1相焊處理時采用馬氏體不銹Fe-4、Fe-5A與處理時采用處理時采用強度型低合金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焊處理時采用處理時采用金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焊Fe-4、Fe-5A與 處理時采用處理時采用4.3.1碳素鋼和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不大于540MPa的強度型低合金鋼可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4.3.2耐熱型低合金鋼、高合金鋼和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強度型低合金鋼,宜采4.4.1常用鋼材推薦的最低預熱溫度見表4。4.4.3碳鋼和低合金鋼的最高預熱溫度和道間溫度不宜大于300℃,奧氏體不銹鋼最高道間溫度不宜大于150℃。鋼材類別最低預熱溫度,℃①規定的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490MPa,且接頭①規定的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490MPa,或接頭①規定的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410MPa,或接頭不預熱不預熱4.5.3后熱溫度一般為200℃~350℃,保溫時間與后熱溫度、焊縫金屬厚度有關,一般不少于4.6.1碳素鋼和低合金鋼低于490℃的熱過程,高合金鋼低于315℃的熱過程,均不作為焊后熱處4.6.2焊后熱處理厚度(δwm)4.6.2.1等厚度全焊透對接接頭的δwm為其焊縫厚度(余高不計),此時與母材厚度相同。4.6.2.4不同厚度受壓元件相焊時的8wm:b)如圖2所示簡體內封頭,則取殼體厚度或角焊縫厚度中較大者;c)在殼體上焊接管板、平封頭、蓋板、凸緣或法蘭時,除圖3所示δr>δ。這一類情況外,4.6.3.1焊后熱處理推薦規范見表5,當低碳鋼和某些低合金鋼焊后熱處理溫度低于表5規定最低保溫溫度時,最短保溫時間按表6規定。動,但最低溫度不得低于表5或表6中規定的最低保溫溫度。別”度,℃(最高保溫溫度775℃)見注5)見注5)在相后熱厚度時間,h≤,最少為為15min;>)Fe-1、Fe-3類別的鋼質母材,當不能按本表規定的最低保溫溫度進行焊后熱處理時,可按表6的規定降低保溫溫度,延長保溫時間;Fe-9B類別的鋼質母材保溫溫度不得超過635℃,當不能按本表規定的最低保溫溫度進行焊后熱處理時,可按表6的規定降低最低保溫溫度(最多允許”Fe-5A類、Fe-5B-1組的鋼質母材,當不能按本表規定的最低保溫溫度進行焊后熱處理時,最低保溫溫度可降低30℃,降低最低保溫溫度焊后熱處理最短保溫時間;①當δpwHr≤50mm時,為4h與b中的較大值;②當δpwhr>50mm時,為表6中最短保溫時間的4倍。’Fe-6、Fe-7中的06Cr13,06Cr13Al型不銹鋼,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無需進行焊后熱處①鋼材中碳含量不大于0.08%;②用能產生鉻鎳奧氏體熔敷金屬或非空氣淬硬的鎳-鉻-鐵熔敷金屬的焊條施焊;③焊接接頭母材厚度不大于10mm,或母材厚度為10mm~38mm且保持230℃預熱溫度;S’Fe-8、Fe-10H類鋼質母材焊接接頭既不要求,也不禁止采用焊后熱處理。6)焊件溫度高于或等于650℃時,冷卻速度不應大于55℃/h,低于650℃后迅速冷卻,冷卻速度應足以防止脆化。”Fe-5B-2類焊后熱處理保溫溫度與焊縫金屬成分密切相關,表中所列數值尚需調比表6規定最低保溫溫度再降低溫度數值,℃降低溫度后最短保溫時間,h241)最短保溫時間適用于焊后熱處理厚度8wnm不大于25mm的焊件,當δwn大于25mm時,厚度每增加25mm,最短保溫時間則應增加15min。2)適用于Fe-1-1和Fe-1-2組.4.6.3.4不同鋼號鋼材相焊時,焊后熱處理溫度應按焊后熱處理溫度較高的鋼號執行,但溫度不4.6.4對于低碳鋼和低合金鋼,當采用氣電立焊的任一焊道厚度大于38mm時,焊接接頭應進行4.6.9焊后熱處理前應提出焊后熱處理方案,其中應包括加熱源與焊件之間熱平衡計算和防止焊b)在容器內部加熱,外部保溫。管(或其他受壓件)后熱處理等。或50mm,取兩者較大值。4.6.10.3.3筒體(管件)局部焊后熱處理時,均溫帶應環繞包括返修焊縫在內的筒體(管件)全4.6.10.3.5均溫帶內任意一點溫度應不低于焊后熱處理規定的溫度。加熱帶寬度應保證覆蓋范圍內均溫帶的溫度規范符合規定,絕熱帶則應保證熱能效率,防止產生有害的溫度梯度。4.6.11焊后熱處理溫度測定4.6.11.1熱處理溫度以在焊件上直接測量為準。4.6.11.2應將熱電偶直接焊(如采用電容放電法)在焊件上。在熱處理過程中應防止熱電偶與焊件接觸松動、脫落。4.6.11.3測溫點布置a)在經受熱處理壓力容器的典型受熱部位、產品焊接試件和特殊部位(如靠近爐門口、進風口、火焰噴口、煙道口、壁厚突變處以及分段加熱的接合部等);b)當爐內有多于一件受熱處理焊件時,應在爐內頂部、中部和底部的焊件上設置。4.6.11.4熱處理溫度測定方法a)應在焊件加熱面的背面測定溫度;b)應避免熱源直接加熱測溫點時測量溫度。當測溫點與熱源在焊件壁同一側時,應先關閉(或移開)熱源,待壁厚方向上溫度均勻后,再測量記錄溫度;c)熱處理溫度在整個熱處理過程中應當連續自動記錄,記錄圖表上應能夠區分每個測溫點的4.6.11.5在熱處理報告中,應列出在保溫期間各測溫點所測得的保溫時間。4.6.12焊后熱處理工藝:a)焊件進爐時,爐內溫度不得高于400℃;b)焊件升溫至400℃后,加熱區升溫速度不應超過且不應超過220℃/h,最小不低于55℃/h;c)焊件升溫期間,加熱區內任意長度為4600mm內的溫差不得大于120℃;d)焊件保溫期間,加熱區內最高與最低溫度之差不得大于80℃;e)升溫和保溫期間應控制加熱區氣氛,防止焊件表面過度氧化;f)焊件溫度高于400℃時,加熱區降溫速度不應超過且不應超過280℃/h,最小不低于55℃/h:g)焊件出爐時,爐溫不得高于400℃,出爐后應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4.7焊接返修后,重新進行焊后熱處理的規定4.7.1下列情況下,焊接返修后要求重新進行熱處理:a)有應力腐蝕的壓力容器;b)盛裝毒性為極度或高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c)低溫壓力容器。4.7.2下列情況下,焊接返修后,可不再重新進行熱處理:a)壓力容器用鋼材限于NB/T47014中Fe-1和Fe-3兩類;b)返修焊縫厚度小于鋼材厚度δs的1/3,且不大于13mm。位于焊縫同一橫截面的兩處返修部位,返修焊縫厚度則為兩處之和;3)Fe-1類鋼材,預熱溫度高于或等于100℃;Fe-3類鋼材,預熱溫度高于或等于180℃,道間溫度不超過230℃;4)焊道最大寬度為焊芯直徑的4倍;⑤返修焊縫及回火焊道完成后進行后熱:200℃~260℃保溫4h;⑦返修焊縫冷卻到常溫后進行表面無損檢測,對于Fe-3類鋼材,應在焊后至少48h2)可參照d)中的規定;5.1.1選用焊接材料應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當需要時,其耐腐5.1.2為保證焊縫金屬的耐蝕性,母材為純鋁時,宜采用純度不低于母材的焊絲;母材為鋁鎂合 一 注1:氣焊通常僅使用ER1188、ER1100、ER4043、ER4047和E注2:高溫環境時,不推薦使用Mg含量大于3%的焊絲和填充)有時可使用ER4047。)有時可使用ER4043。4)有時可使用ER4043、ER405.1.5常用保護氣體為氬氣,也可用氦氣或兩者混合氣體,氬氣純度不應低于99.9%,瓶裝氬氣5.2.1氣體保護焊用坡口形式和尺寸參照GB/T9855.2.2坡口加工應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以用等離子弧方法加工。焊前應對坡口進行打磨或冷加5.2.3坡口表面及其兩側50mm范圍內應嚴格進行表面清理,去除水分、塵土、金屬屑、油污、a)鎢極氬弧焊時,焊件厚度大于10mm;b)熔化極氬弧焊時,焊件厚度大于15mm;c)鎢極或熔化極氦弧焊時,焊件厚度大于25mm。5.4.2未強化的鋁及鋁合金的預熱溫度一般為100℃~150℃;經強化的鋁合金,包括鎂含量4%~5%5.5.2施焊過程中,應控制道間溫度不超過150℃。5.5.3鎢極氣體保護焊時,若發生鎢極觸及焊絲熔化端或熔池時,應停止焊接。待鏟除觸鎢部分5.5.7當焊接過程中發現不銹鋼墊板熔化時,應立即停止焊接,去除相應部位的焊縫金屬,并將6.1.1焊接材料在焊態下焊縫金屬應保證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需要時,其耐腐6.1.2焊絲中的氮、氧、碳、氫、鐵等雜質元素的標準規定上限值應低于母材中雜質元素的標準鈦材牌號焊絲、填充絲型號6.1.5常用保護氣體為氬氣,也可用氦氣或兩者混合氣體。氬氣純度不應低于99.99%,當瓶裝氬6.2.2坡口加工應采用冷加工法,如采用熱加工方法加工,則應去除坡口及兩側表面的氧化層、6.2.3坡口表面及兩側各25mm范圍內應進行表面清理,去除油污、氮化物、氧化皮、水分、有6.2.4表面清理可采用脫脂、機械清理和化學清理方法。表面清理時,不要使用氧化物溶劑和甲6.4.4定位焊縫也要防止表面氧化,若表面出現除銀白色和金黃色以外的氧化層,應清除后才能6.5.1鈦及鈦合金應在無污染、無灰塵、無煙、無金屬粉塵和無鐵離子污染的潔凈專用環境內組6.5.5對溫度在400℃以上的焊縫和6.5.7鎢極氣體保護焊時,鎢極觸及熔池或焊絲熔化端時,應停止焊接,鏟除觸鎢部分的焊縫金7.1.1.1應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當需要時,其耐腐蝕性能7.1.1.2嚴格控制焊縫金屬中氧、鉛、鉍、硫等雜質元素,保7.1.2常用銅及銅合金焊材的適用范圍見表9、表10。焊條類別純銅焊接脫氧銅、無氧銅和電解銅,還可以用于這些材料的表面堆焊,以及鋼的表面堆焊磷青銅ECuSn-B熔敷金屬比ECuSn-A具有更高的白銅鋁青銅蝕與氣蝕能力焊接錳-鎳-鋁青銅的鍛件與鑄件。熔敷金屬具有優良的耐腐蝕、耐浸蝕和抗氣蝕能力表10常用銅及銅合金焊絲的適用范圍焊絲類別純銅焊接脫氧銅和電解銅磷青銅焊接青銅和黃銅,也可以焊接純銅白銅鋁青銅鎳鋁青銅7.1.3氣體保護焊焊接銅及銅合金時,通常選用氬氣保護。當焊接純銅、或不允許預熱、或要求較大熔深時,可采用氬和氦的混合保護氣。7.1.4推薦選用鈰鎢極作為鎢極氣體保護焊用電極。7.1.5焊條烘干溫度不得超過200℃。7.2坡口、接頭準備7.2.1銅及銅合金坡口特點是坡口角度大,根部間隙寬,坡口形式及尺寸可根據不同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藝參數決定。純銅手工鎢極氣體保護焊和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的坡口形式及尺寸示例如圖4、圖5所示。c)單V形坡口(氦氣保護)T=2mm~6mme)單U形坡口(氦氣保護)T≤10mmd)X形坡口(氦氣保護)T≤13mm圖4純銅手工鎢極氣體保護焊接頭的坡口形式及尺寸7.2.3單面焊接頭,應在背面放置成形墊板(參見圖4b)、c)]。7.3.1焊前應仔細清除焊絲表面、焊件坡口兩側各30mm范圍內的氧化膜、水分、油和污物,直7.3.3去除氧化膜通常用機械方法,也可用酸洗法。最好用研磨或砂布打磨焊絲和焊件表面,直7.4.1清理合格的銅及銅合金焊絲及工件應在無污染、無灰塵和無金屬粉塵的專用潔凈環境內組7.4.6銅及銅合金焊接的最佳位置為平焊位置。對于銅鋁合金、銅硅合金和銅鎳合金,當采用鎢7.4.7預熱溫度與銅及銅合金的熱導率密切相關,應綜合考慮焊接方法、保護氣體種類、母材厚7.5.1對于銅鋅合金、銅鋅錫合金、銅鋁合金、銅硅合金和銅鎳合金可以采用焊后熱處理方法降7.5.2焊后熱處理溫度低于母材的再結晶溫度,升溫速度要緩慢,保溫時間最少為1h。8.1.1焊接材料應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需要時,其8.1.2焊條或焊絲熔敷金屬化學成分應與母材相近。為了控制焊接氣孔和熱裂縫,在焊接材料中8.1.3焊接保護氣體:鎢極氣體保護8.2.1鎳及鎳合金焊接坡口與鋼相比,其特點是坡口角度大,根部間隙大,且鈍邊高度小8.2.4.2清理范圍:焊絲、坡口、襯墊、離坡口兩側各50mm范圍內的材料表面,以及與接頭相b)凡能與Ni形成低熔點共晶的有害元素(如S、P、Pb、Sn、Zn、Bi、Sb和As等)以及生成物(油污、漆、涂料、標記筆痕跡、墨水、測溫筆痕跡、切削液、車間灰塵等)。8.2.5.2清理合格的鎳及鎳合金工件及焊絲應在無污8.2.5.3焊條電弧焊時,針對所使用的焊條選擇最佳焊接電流范圍,嚴格控制焊接參數,8.2.5.6埋弧焊時應注意防止焊縫金屬耐腐蝕性能和塑性減低。不推薦使用埋弧焊焊接厚板鎳鉬8.2.5.7焊前一般不要求預熱,可以在焊接區周圍300mm范圍內加熱到16℃左右,以去除濕氣。8.2.5.9鎳及鎳合金液態焊縫金屬流動性差,不容易潤濕展開,應采取各種工8.2.6焊后熱處理8.2.6.1鎳及鎳合金一般不要求如4.6所述的焊后熱處理,當需要進行焊后熱處理時,則按照設計文件或相關技術條件要求進行。8.2.6.2NS111(Incoloy800)、NS112(Incoloy800H)、Incoloy800HT制壓焊縫與受壓元件相焊的焊縫的設計溫度高于538℃時,應進行穩定化處理。管子與管板的連接焊縫,膨脹節的連接焊縫既不要求,也不禁止穩定化處理。穩定化處理工藝:a)最低加熱溫度:885℃;1)δpwnr≤25mm時,為1.5h;c)加熱與冷卻速度按設計文件規定。9復合金屬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9.1不銹鋼復合鋼焊接規程不銹鋼復合鋼制壓力容器的焊接除應遵守第4章相關條款的規定外,還應遵守本章規定。9.1.1不銹鋼復合鋼材9.1.1.1不銹鋼復合鋼的基材應是符合壓力容器標準規定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板、鋼管或鍛件。9.1.1.2不銹鋼復合鋼的覆材應是符合壓力容器標準規定的高合金鋼鋼板或堆焊金屬。9.1.1.3不銹鋼復合鋼的技術要求除應符合壓力容器標準規定外,還應符合NB/T47002的規定。9.1.2.1基材和覆材的焊接材料選用原則按4.1.8規定。9.1.2.2覆層焊縫與基層焊縫之間,以及覆層焊縫與基層母材交界處宜采用過渡焊縫。9.1.2.3常用不銹鋼復合鋼推薦選用的焊接材料見表11。表11不銹鋼復合鋼常用焊接材料推薦表不銹鋼復合鋼覆材鋼號基層鋼號型號對應牌號示例型號對應牌號示例按本標準第4章選用9.1.4.3熱加工法切割和加工坡口時,盡量采用等離子切割方法,對影響焊接質量的切割表面層9.1.4.4等離子切割和加工坡口時,覆層朝上,從覆層側開始切割;采用氣割時,覆層朝下,從9.1.6.1不銹鋼復合鋼焊接時一般應采用先焊基層焊縫,然后焊過渡焊縫,最后焊覆層焊縫的焊9.1.6.4過渡焊縫在不銹鋼復合鋼對接接頭中的位置及焊接順序如圖7所示。推薦a=0.5mm~如圖8所示,去掉覆層后將基層表面去掉1.0mm~2.0mm厚度,然后堆焊過渡層及覆層,焊后9.1.8.1奧氏體不銹鋼復合鋼應盡量避免焊后熱處理。當需要進行焊后熱處理時,應避免覆層母鈦-鋼復合板的焊接除應遵守第4章、第6章有關條款的規定外,還應遵守本章規定。9.2.1.2鈦-鋼復合板的覆材應是符合JB/T4745規定的鈦材。9.2.1.3鈦-鋼復合板的技術要求除符合JB/T4745規定外,還應符合NB/T47002的規定。基材和覆材的焊接材料選用原則按第4章、第6章規定。9.2.4.2當沒有鈦填板時,基層打底焊要防止焊透到覆層,同時也要避免覆層鈦材的表面氧化以9.2.4.3采用鈦填板時(見表B.4),鈦填板寬度要適合放入凹槽內,避免留有間隙。再用定位焊9.2.4.5鈦蓋板(或鈦半圓管)與鈦覆層焊接時(見表B.4中IV、V、VI),要選擇較小規范,防A.1.2焊縫傾角:對接焊縫或角焊縫的軸線(圖A.1、圖A.2中的OP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當焊縫軸線與水平面重合時,焊縫傾角為0°;焊縫軸線與垂直面重合時,焊縫傾角為90°。焊縫面轉角:焊縫中心線(焊根與蓋面層中心連線,即圖A.1、圖A.2中垂直于焊縫頭線)圍繞焊縫軸線順時針旋轉角度。當面對P點,焊縫中心線在6點鐘時的焊縫面轉角為0°;焊縫中心線旋轉再回到6點鐘時的圖A.2角焊縫位置A.2焊縫位置規定的范圍A.2.1對接焊縫位置規定的范圍見表A.1及圖A.1。A.2.2角焊縫位置規定的范圍見表A.2及圖A.2。表A.1對接焊縫位置范圍圖A.1中代號焊縫傾角,(°)焊縫面轉角,(°)ABCDE表A.2角焊縫位置范圍圖A.2中代號焊縫傾角,(°)焊縫面轉角,(°)ABCDEB.1.2常用角接頭坡口形式與尺寸見表B.2。B.2.1鈦材氬弧焊用坡口形式與尺寸見表B.3。嗎復合比特別大或預先開坡口有困難時不銹鋼在內側。不銹鋼在外側不銹鋼復合鋼板與接管坡口坡口示意圖母材厚度δ間隙b坡口角度αI形10 bb2(雙面焊)ab1aabQR多層多層Aba多層I形à坡口坡口示意圖母材厚度δ間隙b坡口角度αδaPQ2或多層I形aa1或多層δ一a多層aabδδ多層kkD=(T-δ),且D≥4NB/T47015-2011(JB/T4709)NB/T47015-2011(JB/T4709)類別坡口形式bPPIbPaⅡBbPaa22ⅢbpafaaaeBBbaaNB/T47015-2011(JB/1NB/T47015-2011(JB/14709)表B.4(續)類別V2BbPa停baBB?baKKBPbaK注1:焊條電弧焊,埋弧焊均指鋼層的焊接方法。注2:根據鋼層厚度,也可采用雙面坡口。三類別尺寸,mm(除角度外)I@bPbaKⅡ②dapabⅢ6aPαb類別尺寸,mm(除角度外)α的bBbPaV的的b由設計圖樣定bbδB(資料性附錄)焊接工藝規程推薦表格焊接工藝規程表格包括封面、表C.1“接頭編號表”、表C.2“焊接材料匯總表”和表C.3“接頭焊接工藝卡”,適用于焊條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編制人及日期審核人及日期NB/T47015-2011(JB/T4709)NB/T47015-2011(JB/T4709)焊工持證項目氣體保護焊MIG/TIG焊條牌號/規格烘干溫度/時間烘干溫度/時間設計溫度,℃容器類別焊工持證項目第三方或用戶預熱溫度(℃)道間溫度(℃)脈寬比(%)NB/T47015—2011(JB/T4709)《壓力容器焊接規程》2003年1月,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了焊接標準工作組會議,討論了JB/T4709《承壓設備焊接規程》修訂大綱,準備在新版JB/T4709中增加產品適用范圍、擴大材料范圍2004年7月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杭州召開了焊接標準工作組擴大會議,對修訂版JB/T4709(討論稿)進行逐條研究,為“征求意見稿”做好技術準備。2004年12月又在張家港召開了焊接標準工作組擴大會議,對即將發送的“征求意見稿”進行了審議后,于2006年12月向全國發出250份“征求意見稿”。共收回函62份,意見524條。在杭州、張家港兩次會議上,相上海、大連、撫順、哈爾濱和蘭州專門召開了座談會、研討會,在調研過程中又在“從“討論稿”到“送審稿”修訂過程中,對標準的適用范圍做了較大調整,首先將“討論稿”中航黎明錦西化工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2000年版相比增加了鋁、鈦、銅和鎳制壓力容器的焊接要求。增添了等離子弧焊、氣電立(2)“3通用焊接規程”中,將鋼、鋁、鈦、銅、鎳材制壓力容器的通用焊接規程,集中在第3章中,而將這些材料具有各自特點的焊接要求,在其余各章中寫明。源自于ASMEVⅢ-2,UW-28,UW-29。NB/T47015—2011(JB/T4(6)3.5.7.7預熱溫度的測量,是等效焊制壓力容器只要按評定合格的預焊接工藝規程(pWPS)就可以了,不要編制焊接工藝規程,這②當鐵素體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時,選用焊接材料種類應與設計溫度(14)4.5.3后熱溫度范圍200℃~350℃,主要考慮≥200℃以后,氫在焊縫中已非常活躍,焊后熱處理已成為壓力容器制造(安裝也是制造)中最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焊后熱處理規范選用①4.6.1焊后熱處理溫度下限值,參照A(16)4.7焊接返修后,重新進行焊后熱處理的條款,參照ASM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