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津液病證癭病課件_第1頁
氣血津液病證癭病課件_第2頁
氣血津液病證癭病課件_第3頁
氣血津液病證癭病課件_第4頁
氣血津液病證癭病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癭病此ppt下載后可自行編輯

一概述(病名)癭病系指“纓脈”之疾。又名馬刀夾癭。又有稱為癭氣、癭瘤、癭囊、影袋等。定義:多由于久居山間,常飲山水,或情志內傷以致氣滯、痰凝、血瘀結于頸前所引起的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病證。并見突眼、多食消瘦、身熱汗多、心悸急躁、指舌顫抖等。文獻部分:病名癭病一名,始見于《靈樞·癰疽》:

“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夾癭。”漢·張機:“馬刀夾癭者,皆勞得之。”

病因方面:歷代醫家提出是由于情志及水土因素所致。

《諸病源候論》:“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

“飲沙水,沙隨氣入于脈,搏頸下而成之”“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病類方面:《圣濟總錄·癭瘤門》分為: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分為: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治則:《本草綱目》:

治療癭病宜“涼血降火,消癭解毒”《諸病源候論》:“可破之……可割之……

可具針之”《肘后方》首先選用昆布、海藻治療癭病。

本病相當于西醫學的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等疾病。二病象(癭腫、癭瘤、癭氣)

癭腫:以頸前腫塊,塊形較大,彌漫對稱,其狀入甕壅,下墜至胸,皮寬不急,觸之光滑柔軟為主要臨床表現。癭瘤:頸前腫塊偏于一側,或一側較大,狀如核桃,觸之質硬有根,隨吞咽移動為主。癭氣:頸前輕中度腫大,觸之柔軟光滑,無結無根,可隨吞咽移動,伴急躁易怒、突眼、消瘦易饑、汗出怕熱、心悸手顫等。頸部癥狀:甲狀腺腫大眼部癥狀:突眼代謝增高癥狀:怕熱多汗、潮濕皮膚、低、高熱神經系統:興奮增強、激動急躁、失眠、幻覺心血管系統:心悸氣短、心律失常、脈結代消化系統:多食亦饑、體重下降、腹瀉運動系統:肌肉軟弱無力、周期性麻痹生殖系統:經少、陽萎皮膚改變:面頸部色素沉著典型的臨床表現(癭氣)

三病位在頸前。以纓脈為本,肝心脾腎為標。與肝關系更為密切。(為什么?)(從肝的經脈運行及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回答)四病類

分為癭腫、癭瘤、癭氣。五病程

較長六病性陰虛為本,氣、火、痰、瘀為標。初起標實為主,表現為氣滯、肝火、痰凝及血瘀,其中尤以氣滯為突出。日久不愈,本虛多見,以氣虛、陰虛、津虧、血枯、精傷,并可見虛火上炎。后期出現陰陽俱傷,氣陰兩敗,并伴有痰凝血瘀等因虛致突之標實之證。七病因病機

病機關鍵:長期營精不足,氣、火、痰、瘀結于纓脈。

1水土及飲食失宜:

久居高山地區,水土失宜,飲食失調,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聚濕成痰,痰濁阻滯,氣血運行受阻,痰氣瘀結于頸前則發為癭病。2情志內傷:

憂思惱怒,損傷肝脾,肝郁氣滯,脾虛生痰,氣滯痰結壅結頸前,日久而發生癭病。若痰氣凝滯日久,使血液的運行受阻,血瘀則致癭腫較硬或有結節。(肝氣郁結生痰的機制有三條)3體質因素:

婦女的經、孕、產、乳等生理特點與肝經氣血有密切關系,肝血暗耗,沖任虧虛,陰津不足,陰虧火旺,虛火妄動,煎熬津液成痰在此基礎上如果水土及飲食失宜,情志內傷則更易發生癭病。

痰氣交阻,邪氣聚于目,上犯肝竅而成突眼肝郁化火則急躁易怒,面熱目赤肝陽化風顫抖,胃火盛則消谷善饑肝氣犯胃,脾失建運,見便溏消瘦脾主四肢肌肉,可見肌肉無力火熱傷陰,心陰不足,神失所養,見心悸不眠久病及腎,水不涵木,可導致陽亢風動,手舌顫癭氣

由于水土因素及情志內傷使機體氣機不暢而形成氣滯,氣機郁滯,不能輸布津液,凝聚成痰,痰氣郁結,壅結于頸前即形成癭病。痰氣凝滯日久,使血液的運行受阻,血瘀則致癭腫較硬或有結節。(氣滯、痰凝、血瘀)綜上所述:八診斷與鑒別(一)診斷1病史:有高原山區居住史,或情志內傷等因素可引起本病。2臨床病象:癭腫、癭瘤或癭氣的表現。四診所見:纓脈腫大,眼突,手顫,舌質淡或紅,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澀。3理化檢查:根據甲狀腺功能測定、甲狀腺超聲波、CT、MRI檢查及甲狀腺攝131I率測定等項檢查以協助診斷。(二)鑒別1與癗癘鑒別:癭病的腫塊在頸部正前方,腫塊一般較大;癗癘的患病部位在頸項兩側,腫塊一般較小,每個約胡豆大,個數多少不等。2與消渴鑒別:癭氣以多食消瘦,手顫,眼突、頸前腫塊為主,消渴以多食,多飲,多尿,消瘦,尿有甜味為主,無手顫、眼突、頸前腫塊等癥。九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1辨實火虛火:實火:肝火;心火;胃火虛火:心陰不足肝腎陰虛,虛火上擾,虛風內動胃陰虛2辨氣虛所在:癭氣中后期,在陰虛的同時,常出現氣虛的表現,其氣虛多責于心、脾、腎。3辨痰結瘀血痰結表現:頸前腫大,眼突,舌苔膩。痰結與肝郁氣滯,陰虛火旺,脾腎氣虛關系密切。痰結與瘀血可相互影響。4辨病情輕重病初起者,可見氣滯痰結、陰虛郁熱的主要表現,病情多屬輕癥。火邪內郁,灼陰為痰,其證屬重。肝火亢盛,陰液暴奪,為亡陰亡陽之危證。(二)治療原則癭氣的治則:養陰清熱,解郁化痰癭病的治療原則:

具體運用時應根據具體證候、病位及病程、年齡、體重情況區別對待,分別采用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疏肝解郁,化痰散結,補益氣陰等治法。(三)分證論治-癭氣1痰氣熱結主癥:+兼次癥:胸悶脅痛,攻竄兩肋,精神抑郁,雙乳脹痛,女子月經不調;或心悸,多食易饑,惡熱汗出。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或弦數。治法:解郁化痰,清熱散結方藥:丹梔逍遙散合消癗丸2肝火旺盛主癥:+兼次癥:常夾口苦咽干,頭暈目眩或渴欲冷飲,大便秘結;或心悸胸悶;或失眠、女子月經量少及愆期等。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治法:清肝瀉火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梔子清肝湯合藻藥散)加減:肝火亢盛者加夏枯草、龍膽草、丹皮、白蒺藜;大便次數增多者加茯苓、白術、砂仁;手指顫動者加生石決明、天麻、鉤藤、牡蠣、珍珠母。3心肝陰虛主癥:+兼次癥:或饑不欲食,口干;或頭暈乏力,目干而赤,胸脅脹滿;或女子月經愆期,量少閉經。舌質紅,舌體小,或舌體顫動,苔少。脈弦細數。治法:益陰養血,寧心柔肝方藥:天王補心丹加減:肝陰虧虛,脅痛隱隱者用一貫煎;腎陰虧虛而見耳鳴,腰酸膝軟者,加龜板、鱉甲、桑寄生、牛膝。4氣陰兩虛主癥:+兼次癥:神疲乏力,失眠,虛煩潮熱;或渴不欲飲,腹脹脘悶,大便溏薄;或頭暈耳鳴,腰酸齒搖;或足跗水腫。舌質紅,或紅絳,或淡紅,苔少。脈細而無力,或緩而無力,或結代促。治法:益氣養陰方藥:生脈散加味臨床表現:頸前正中腫大,質軟不痛,頸部覺脹,胸悶,善太息,或兼胸脅竄痛,病情的波動常與情志因素有關,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治法:理氣舒郁,化痰消癭。方藥:四海舒郁丸加減:胸悶,脅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頸部不適者加桔梗、牛蒡子、射干。癭腫:氣郁痰阻癭瘤:痰結血瘀臨床表現:頸前出現腫塊,按之較硬或有結節,腫塊經久未消,胸悶,納呆,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澀。治法:理氣化痰,活血消癭方劑:海藻玉壺湯加減:結塊較硬及有結節者加黃藥子、蜂房、穿山甲、丹參;結塊硬如石者加三棱、莪術、山慈菇,半枝蓮、腫節風,胸悶者加枳實、郁金。癭病臨床經驗總結臨床病例部分含碘中藥的應用問題碘鹽的問題抑抗丸的應用甲亢治療的難點與對策黃藥子的用量:味苦性平,化痰散結,解毒消腫,涼血止血。對甲狀腺腫大及甲亢有效,但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劑量每日少于12克。當歸六黃湯治療甲亢醫案:李某,29歲。心慌、多汗、手顫復發半年。既往甲亢用藥史2年。現癥:頸部緊縮感,心慌陣作,汗出極多,口燥咽干,嘈雜而不欲食,乏力明顯,心煩易怒,雙手振顫,口干口苦,失眠多夢,大便溏薄,舌紅暗,脈弦細數。

診斷:癭氣辨證:氣陰兩虛,陰虛內熱,肝風襲絡治法:益氣養陰,清熱散結,平肝定顫方藥:當歸六黃湯合生脈散加減

生黃芪30g,當歸10g,生熟地各20g

黃芩10g,黃連3-9g,黃柏10g,沙參15g

麥門冬15g,五味子15g,生牡蠣30g,

玄參20g,夏枯草20g加減:半夏10g,葛根20g,丹參15g抑亢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組成:羚羊角2g(單煎),生地黃15g,生白芍15g,黃藥子10g,竺黃20g,刺蒺藜25g,

沉香15g,香附10g,紫貝齒25g,蓮子心15g,珍珠母50g。主治:肝郁氣滯化火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癥見心悸而煩,怕熱多汗,口渴,多食而瘦,腹瀉,兩目怒而如脫,舌赤,苔黃而干,脈弦數。方解:羚羊角、生地黃、白芍平肝清熱;黃藥子、竺黃、刺蒺藜降火熄風以消癭疾;沉香、香附疏肝達郁,理氣散結;紫貝齒、蓮子心、珍珠母潛鎮肝陽收斂神氣,安神定魄。加減:若神疲乏力兼氣虛者加太子參30g以益氣;口渴甚者加沙參15g,天門冬20g,黃精12g,

以生津止渴;心煩失眠者加茯神15g,柏子仁12g安神定志;肝郁喜太息,隨情志不穩而癥狀加重,加柴胡15g,清半夏15g疏肝解郁,滌痰散結。治療癭病(甲亢)掌握五法酸瀉肝木:白芍,木瓜,烏梅強金制木:沙參,麥冬,石斛培土榮木:黨參,白術,玄參,白扁豆,蓮子滋水涵木:白芍,生地和陽熄風:桑葉,鉤藤,山梔子,丹皮難點與對策:甲狀腺腫大的治療:氣滯痰瘀互結是根本。用消痰軟堅理氣的藥物2-3味。夏枯草,黃藥子,貝母,穿山甲,海浮石,三棱等。突眼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