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新聞攝影的地位與功能
新聞攝影的基本功能是一種圖文結合的有效的信息傳播方式。新聞圖片在報刊版面上的作用:1,作題圖;2,作插圖;3,美化版面;4,作封面或導讀圖片。第一節新聞照片的版面地位在我國,長期以來只把新聞照片作為文字新聞的圖解、裝飾報紙版面的形式,只起“美化”、“插圖”和“填空”作用,沒有相應的版面地位。
1983年10月,第一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在天津召開。將新聞攝影列為新聞事業六種傳播形式之一:文字新聞、新聞漫畫、新聞攝影、新聞記錄電影、口語廣播和新聞電視。
1988年,第三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在陜西戶縣召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首任會長蔣齊生提出:1)作為報紙、通訊社的總的業務指導方針,應是圖文并重;2)新聞攝影作為新聞的一個兵種,有其特性和規律;3)在報紙版面上,新聞照片不應是文字報道的附庸,而是一種視覺新聞形式。新華社社長穆青指出:“圖片在宣傳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新聞圖片,讀者既能了解到新聞內容,又能享受圖片在視覺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是最真實、最直接、最形象、最具體的事實憑證。所以圖片報道征服讀者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比文字報道更有說服力。”穆青提出:“一個圖片,一個文字,這是新華社騰飛的兩翼,缺少哪一個都飛不起來”。1990年8月第一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新華社社長穆青提出:一個圖片,一個文字,這是新華社騰飛的兩翼。
一,“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辦報指導思想
1990年8月,第一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經過討論,將穆青和蔣齊生的觀點結合起來,概括出“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辦報指導思想。對確立新聞攝影在報刊上的地位,促進我國新聞事業及新聞攝影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此以后,新聞攝影工作出現了一個新的局面:
1,相當一部分總編輯和報社社長觀念發生很大轉變,從不重視新聞攝影到逐步樹立起“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思想。
2,報紙注意用照片獨立地報道新聞,許多報紙采用照片數量上升。
3,攝影??鋼矶?。
4,出現了一些有深度的攝影報道。
報紙運用照片的經營重點:一是,頭版,主要是新聞性很強的照片;二是,國際版,用圖片報道國際新聞;三是,周末版、科技版、文娛版,特別是大城市的日報、晚報,用照片較多,最受讀者歡迎。
《中國青年報》的總編輯表示,該報要把新聞攝影報道搞得“更快、更精、更搶眼”。多用照片,逮住好照片不惜版面,是《中國青年報》多年形成的特色。該報強調新聞照片的作用,每日一版精選一張大照片成為編輯思想中最重要的組版元素;把新聞照片放在參與新聞競爭的首選位置;調動多種編輯手段,力求在版面上將新聞照片處理得更新潮、更搶眼,以精美的視覺沖擊力左右讀者的視線。這樣的辦報思路,在中國報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二,新聞攝影是新聞戰線上一個獨立的兵種
新聞攝影是一種組合新聞,其信息載體既有圖像,又有文字;它既作用于人的視覺(圖像),又作用于人的觀念和抽象思維(文字);它既是一種傳播新聞信息的手段,又常常成為審美的對象。這種組合性,使新聞攝影成為新聞戰線上獨具特色的一個“兵種”。
1,新聞攝影在報刊上的獨立地位是廣大讀者的要求。根據調查可以看到:在大多數讀者心目中,新聞照片在報刊上都占有獨立重要的地位。無論從空間上,還是從數量上,或是從觀念上,都應給新聞照片應有的地位才能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2,新聞攝影在報刊上的獨立地位又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1)現代社會是一個圖像化的社會。隨電視的普及,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傳播信息的形象化。人們不再愿意去看那長而抽象的空泛的文字,而是更多地選擇直觀、簡潔、明了的圖像。
2)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不斷增強。人們努力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量。新聞照片所具有的“一目了然”的特點,適應了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新聞攝影在報刊上的獨特地位,既是廣大讀者的要求,又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辦報辦刊成功與否的關鍵。
報紙采用兩種做法與電視競爭:一是增大報紙的信息量,增強文字報道的深度,與電視的時效性、現場性競爭;二是盡量使報紙圖像化,幅大量多地刊登新聞照片,讓讀者看到與電視畫面不同的獨具特色的照片,使電視新聞成為看報的導讀。
1982年在美國創辦的報紙《今日美國》(U.S.Today),根據美國人新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利用圖像傳播的優勢,全部采用彩色印刷,照片數量多、篇幅大;還將截稿時間推遲,以報道下半夜的新聞;并把售報機也制成電視機的樣子,被稱為“電視化”的報紙。該報創刊后,發行量大,讀者多。美國和全世界的許多報紙都采用了該報的版面設計方法,并大量刊登照片?!度A盛頓郵報》版面1:“蘇丹養牛童渴望教育”2005.7.31
2,《肥胖男子的現實與夢想》2005.6.263,
“負傷美軍訴說伊戰殘酷”2005.8.10三,幅大量多的圖片刊用原則
幅大量多是指在報刊版面上采用照片應不惜版面,既要保證篇幅大,還要盡可能多地采用各種攝影圖片來為報紙版面編排和新聞報道服務。
從世界范圍來看,新聞圖片成為了報刊上的“天之驕子”,在報刊版面上占有顯赫的地位。國外報刊編輯采用的方法是:一般報刊的頭條必須有新聞照片。越是重要的事件,就越要用大幅照片。常把照片作為頭條新聞或安排在版面的重要位置。圖片常用到8英寸以上。在報紙版面的固定位置刊登大幅新聞圖片,用以形成版面的視覺中心、趣味中心。專題新聞攝影報道在報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惜以大篇幅來刊登多幅圖片,作全面深入的專題報道。報刊上的圖片幅大量多,具有的優勢:
1,增加吸引力。大幅照片能奪人視線,引起人們的注意。
2,增強感染力。新聞攝影作為視覺新聞報道形式,照片必須有一定的尺寸,才能滿足人的視覺心理的需要,從而發揮視覺傳播的功能。
3,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人們越來越希望或習慣于看大幅的清晰的圖像。
4,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大照片能形成版面的趣味中心;大照片與大標題相呼應,能增強版面的氣勢。
《中國日報》(英文版)確立辦報原則:按照國際上報紙采用照片的標準來登新聞和照片:多采用6英寸至8英寸照片;一版主要位置放置圖片(他們認為,頭版標題再大,也不如大幅照片吸引人);在版面上固定專門的位置,用來登照片;加強對于人和人類生活的圖片報道。該報的成功,原由于其辦報原則。
第二節新聞攝影的社會功能
一,傳播形象新聞傳播形象新聞是新聞攝影的基本的、第一位的功能。判斷新聞攝影報道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其傳播新聞信息量的多少及其傳播的有效性。
新聞攝影在傳播形象新聞方面具有客觀性、普及化和群眾性的特點。
1,傳播的客觀性。傳播客觀性的特點,源自攝影手段的科學紀實性和圖像紀實性等基本特性。新聞攝影所拍攝和反映的是在特定時空狀態下存在的、自然呈現的事物,這種狀態首先是客觀存在的。新聞攝影的拍攝方法是以客觀記錄為主的方法。攝影記者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建立在尊重新聞事實的客觀真實性基礎之上,受到客觀環境制約。
2,傳播的普及化攝影技術的普及化、大眾化,相機擁有量越來越大,拍照片更為普遍,使得人們習慣于看照片,愿意看好照片。由于攝影手段的圖像紀實性,攝影畫面的形象語言可以跨越語言文化障礙,人人皆可看懂,使欣賞新聞照片的人群普及化。新聞攝影傳播也更普及化。
3,傳播的群眾性新聞攝影的傳播范圍是廣大的社會各階層的讀者。新聞攝影借以傳播的大眾傳媒本身就具有群眾性的特點。隨著攝影技術的簡易化、方便化和照相機、沖擴服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群眾可以用自己的相機來拍攝記錄新聞事件和新聞事實,參與到新聞傳播的隊伍中來。新聞攝影的群眾性特點日益明顯。女營業員勇擒扒手1990年月30日上午,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的衣攤前,一位扒手行竊時被兩位營業員發現。當扒手欲逃走時即被她們擒住并扭送到派出所。深山叢林中苦練精兵8月28日,解放軍某通信部隊兩名官兵在野外進行通信線路架設訓練。該部堅持在深山叢林之中,從難從嚴苦練精兵。招生者多報名者少8月29日,在濟南2005年成人高考報名點,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大量招生宣傳人員,向前來咨詢的報名者極力游說,力爭他們報考自己的學校。據介紹,2005年成人教育招生面臨嚴峻考驗,出現了招生人員與報名考生比例超過10比1的局面。
二,指導社會生活
新聞攝影在引導社會輿論,交流信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方面的功能日益充分地得到發揮。
1,新聞攝影傳播具有客觀性、普及化、群眾性的特點,其影響范圍廣大,影響力也也十分巨大,運用新聞攝影手段來引導社會輿論,其作用也就十分巨大。用新聞攝影手段來表揚先進人物、事物,或用來揭露批評落后現象、丑惡行為,都能做到生動形象、有理有力。
2,用大量的新聞攝影圖片來介紹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成就,推廣先進經驗,推動兩個文明建設,是我國一直重視并長期采用的做法。
3,運用新聞攝影手段來進行有效的輿論監督是當今新聞攝影的重要功能。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違法現象和落后觀念、不良風氣,利用新聞攝影的形象性、客觀性、實證性的特點來揭露違法和不良現象,進行輿論監督,有時比文字更有力。貪官癱了1998年11月4日,法院宣判:原東方市市委書記戚火貴因貪污受賄罪,被判死刑,其妻符榮英判有期徒刑16年。兩犯當即癱在法庭上。都是超載惹的禍1998年冬季,在109國道大同至宣化段,記者在現場見到公路上全是運煤車,多是超載。途中只要有一輛車出故障,就會有幾百輛車被堵,國道水泄不通。治理超載已是勢在必行。中國扶貧瀆職者的窘境1987年5月6日,黑龍江大興安嶺發生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這位縣長兼林業局長憂心忡忡地等候前來視察災情的總理專機。1990年10月23日,福建省漳州市黨政領導成員在參加植樹返回途中,遇到一起嚴重車禍。他們立即下車搶救傷員,并用自己乘坐的車將25名傷員送往醫院。豈能如此對待乘客1986年5月17日,在吉林市開往龍井縣的一輛客車上,售票員對批評其服務態度不好的乘客潑口大罵,時間長達10分鐘之久。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21路車隊1333號車組售票員李素麗15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把微笑送給四面八方的乘客。(1996年)湖北省竹溪縣白楊村68歲的老婦肖翠芳,控訴其兒媳婦王彩玉對其無情虐待行為。耳聞目睹的群眾無不義憤填膺。2005年3月2日上午,沈陽下了一場雪,雪化以后街道兩旁積水。但公交車卻不管這些,該怎么停還怎么停。乘客上下車只好跳上跳下。
三,審美教育功能新聞攝影圖片是一種造型手段和方法,本身具有造型特點,也具有審美價值。
1,畫面形象、現場氣氛、生動傳神的瞬間捕捉,常使新聞照片具有藝術的美和感人的魅力。反映表演藝術、競技體育和自然風光的新聞照片本身就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2,新聞攝影也是創造性勞動。攝影記者在抓取新聞人物的瞬間動作和神情時,也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觀念、審美理想。攝影者的情感注入和審美判斷,也賦予新聞照片美感。
3,新聞照片的內容和形式(構圖、用光等造形因素的運用)結合得越完美,其審美功能就越強,審美價值、藝術價值就越高。
4,要拍出具有審美價值、藝術價值的新聞照片,還應注意把握美的時代特征。新聞攝影的美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感,不拘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志愿者接待流程
-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學業質量提升計劃
- 六年級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計劃
- 施工工地應對呼吸類傳染病措施他
- 骨一科醫療質量與安全信息化管理計劃
- 2025年急診科醫務人員健康保障計劃
- 初三英語課標解讀與教學計劃
- 幼兒園玩具與教具統計工作計劃
- 土建資料員崗位職責及安全責任
- 婦幼保健院預檢分診流程改進措施
- SYB創業培訓游戲模塊2課件
- 【超星爾雅學習通】航空概論網課章節答案
- 獸醫傳染病學(山東聯盟)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青島農業大學
- 腸系膜脈管系統腫瘤的診斷
- 爆破工程技考核試卷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 GB 18068-2000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 教師調動登記表(模板)
- 2022年醫院收費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林業行政執法人員法律考試
- 鋼筋下料單(參考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