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_第1頁
家禽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_第2頁
家禽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_第3頁
家禽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_第4頁
家禽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7N9流感防控和疫情處置技術題綱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二、H7N9病原學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四、從業人員個人防護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H7N9人間病例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是全球首次發現H7N9亞型流感病毒感染人類。2013年至2014年一度呈現散發狀態,2016年以來新發病例明顯增多,2017年是該病發現以來發病數最多的一年。該病至今沒有疫苗推出。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我國H7N9流感人間發病情況據衛計委2017年5月1日統計報告,2013年以來,我國內地累計報告H7N9流感病例1422例,死亡550例。其中2016年全年發病人數264人,死亡73人;2017年1月1日至5月1日共報告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533例,死亡173人(國家衛計委網站通報,2017年1月份發病人數192人,死亡79人;2月份發病人數160人,死亡61人;3月份發病人數96人,死亡47人;4月份發病人數81人,死亡24人)。我省截止5月10日共發現4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咸陽2例,寶雞1例,西安1例),我省為國內第24個發生人感染病例的省份。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中國疾控中心網站于2017年2月19日發布新聞宣布:較強致病性的H7N9毒株已經出現。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當前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增加和有家禽接觸史的報道,政府對活禽市場的關閉和遠離家禽和野鳥的警告,引起人們對家禽的不必要驚恐,對家禽業生產形成巨大的打擊,導致了產品銷售的極大困難和銷量的巨減。H7N9病毒對產蛋雞影響大,是主要的防控對象。對生產周期短的商品肉雞影響小,防控壓力小;對生產周期長的黃羽肉雞威脅大,發病率高,損失大。至今,雖然國內家禽業僅報道過3起H7N9引起的疫情(發病均為蛋雞),但是絕不能排除家禽有感染H7N9變異毒株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以前(2013年以來)人間發生的H7N9疫情病毒在家禽上并不表現致病性,除了實驗室檢測外,肉眼看不出來家禽屬否感染。但是H7N9變異毒株對雞呈高致病性,可引起雞大量發病和死亡。2017年1月中旬,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從廣東省活禽市場樣品中分離到H7N9變異毒株,對雞呈現高致病性。據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4月底通報,目前已在我國5個省份分離到對雞呈高致病性的變異毒株。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病死率62.15%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病死率58.82%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病死率76.93%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為攜帶H7N9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三)潛伏期:多為7天以內,也可常至10天。(四)易感人群和易感動物。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多為成年人。國家CDC曾統計感染人群的平均年齡在53.5~54歲,可見老年人相對易感發病。易感動物主要是禽類,其次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也可感染。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五)高危人群。從目前情況來看,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大多健康無事,偶見發病(2017年5月12日,山東聊城一例41歲男性H7N9死亡患者生前從事活禽加工工作),而多數發病病例只是報道在發病前1周內有過禽類接觸史。因此,無確鑿證據說明具體高危人群的范圍。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二、H7N9病原學H7N9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為有囊膜的單股負鏈RNA病毒。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根據流感病毒特征HxNx共分為135種亞型。所有人類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類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一、H7N9流感疫情形勢和流行病學中科院陳化蘭院士研究發現,新型H7N9病毒的受體結合位點獲得了部分人流感病毒特征的突變,病毒在感染人后獲得了關鍵氨基酸位點的適應性突變,這些可能與該病毒對人的感染和致死能力有關。二、H7N9病原學H7N9流感病毒:一個新的重配甲型流感病毒H7N9是一個至少由三個流感病毒多次重組而形成的全新 的甲型流感病毒H7N9流感病毒對禽類的致病性較H5N1弱,在禽類中易于傳播且難以發現,增加了人感染的機會。除了可感染人和禽外,還可感染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該病毒對熱敏感,65℃加熱30min或煮沸(100℃)2min即可滅活;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二、H7N9病原學H7N9流感病毒對禽類致病性較弱,一般情況下因不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而難以發覺。當病毒致病性增強時禽類也可發病。(一)臨床癥狀:病雞極度沉郁;呼吸困難,呼吸啰音;頭部和臉部水腫,流淚,雞冠疳紫或有出血斑塊。并非所有病例都會出現眼臉水腫。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病雞腳鱗片下出血。腳趾鱗片點狀出血,具有臨床特征意義。H7N9病毒因其致病性低,這種出血性變化不多見,有時在鱗片下可檢查到。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病雞腹瀉、呈黃白色或黃綠色下痢。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有的出現神經癥狀:共濟失調,震顫,偏頭,扭頸。腺胃乳頭充血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間交界處粘膜可見帶狀或環狀出血。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二)病理剖解肌胃內層出血。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心冠脂肪出血。腹腔內脂肪出血。胸骨內壁脂肪出血。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肺臟廣泛充血、出血,腸黏膜出血更廣泛和明顯。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胰腺出血壞死。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輸卵管的中部可見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塊。卵泡變性,液化、萎縮、破裂,呈菜花狀。有的可見“卵黃性腹膜炎”。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三、H7N9流感臨床診斷技術(三)實驗室檢測血清學檢測技術:血凝、血凝抑制試驗病原學檢測技術:RT-PCR和熒光RT-PCR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H7N9流感病毒傳播能力并不是很強,生物安全防控效果較好。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在應急處置中,人員防護嚴格按《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員防護技術規范》執行。適用于密切接觸H7N9流感病毒感染或可能感染禽和場的人員進行生物安全防護。此類人員包括:診斷、采樣、撲殺禽鳥、無害化處理禽鳥及其污染物和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員,飼養人員,開展流調的工作人員等。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一)防護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采取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的防護措施。根據暴露的危害程度分別采取基本防護、加強防護和嚴密防護。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后立即洗手和消毒。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二)防護方法基本防護適用對象:可能接觸病禽或病人的人員。防護用品:工作服、鞋套、防護帽和醫用防護口罩。加強防護防護對象:進入疫區的工作人員,其他與病、死禽等傳染源及其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觸的人員。防護用品:隔離服、醫用防護口罩、帽子、醫用手套或橡膠手套、必要時使用防護鏡或面罩、鞋套。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嚴密防護防護對象:宰殺病禽的人員,對發病家禽進行采樣或尸體解剖的人員。防護用品:在加強防護的基礎上增加使用正壓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三)個人防護設備

(PPE)推薦使用:醫用口罩或微粒呼吸器(N-95/FFP2):應符合《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GB19083-2003手套一次性長袖防護服:應符合《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GB19082-2003眼睛防護:護目鏡,面罩鞋套帽子預防吸入感染性顆粒(<5m)面部受污染,包括鼻子和嘴僅穿戴N-95/FFP2口罩—無需另外的呼吸道保護措施一旦戴上口罩,不要觸碰口罩的外側型號大小應合適,保證密封性

與其它醫療廢棄物一同處理過濾效率達95%左右,但不適合油性顆粒。N-95/FFP2微粒呼吸器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取出口罩,找出鼻梁片位置,帶子懸掛在手下側Step1口罩下緣夾住下巴,鼻梁片位置向上Step2N-95/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把上面帶子拉至腦后,固定在頭部上側;將下面帶子拉至腦后固定在耳部下方Step3用雙手調整鼻梁片,使之張力適宜服帖于鼻梁上,保證臉部密合Step4N-95/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用雙手掌杯型覆蓋在口罩上

,進行密封測試Step5正向密封檢查用力呼氣,口罩內出現正壓。如果發現漏氣,應調整口罩位置或張力,再重新測試密封性。重復以上步驟直至保證密封性。

負向密封檢查深吸氣。

如果沒漏,產生的負壓會使口罩緊貼臉部

。如果有漏縫,空氣會進入口罩,使得負壓消失。N-95/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護目鏡和面罩的佩戴將護目鏡用架子或用頭帶固定遮住眼睛將面罩遮住面部,并用帶子固定在眉毛上方調節到合適位置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手套的正確戴法和使用最后戴手套。選擇合適類型及大小。戴上手套后將手套拉到袖口上。方將戴手套的手遠離面部。切忌接觸或調節其他PPE。手套一旦破裂立即摘掉,戴新手套之前應洗手限制污染手套能夠接觸的表面和物品。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四)穿戴防護品順序

一戴帽子

二戴口罩

三穿防護服四戴防護眼鏡五穿鞋套或膠鞋六戴手套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四、

從業人員個人防護(五)防護品摘除的順序步驟1:摘下防護眼鏡,放入消毒液中。步驟2:脫掉防護服,將反面朝外,放入指定垃圾袋中。步驟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應將反面朝外,放入指定垃圾袋中,橡膠手套放入消毒液中。步驟4:將手指反掏進帽子,將帽子輕輕摘,反面朝外,放入指定垃圾袋中。步驟5:脫下鞋套或膠鞋,將鞋套反面朝外,放入指定垃圾袋中,將膠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驟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將口罩帶摘下,放入指定垃圾袋中,注意雙手不接觸面部。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一)防控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2516號公告》《陜西省家禽H7N9流感剔除計劃實施方案》(陜牧發〔2014〕81號)、《陜西省動物H7N9禽流感應急處置指南(試行)》(陜牧發〔2013〕39號)、《榆林市家禽H7N9流感緊急監測方案》、《榆林市動物H7N9流感緊急流行病學調查方案》、《榆林市H7N9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榆政辦發〔2017〕59號)各級部門關于《加強H7N9流感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農業部省畜牧局市政府市畜牧局市疫控中心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二)家禽H7N9流感防控原則1、預防為主、群防群治宣傳普及H7N9防治知識,提高公眾防護意識,依靠群眾,群防群治,力爭疫情不傳入,確保疫情不擴散。2、依靠法律嚴格執行《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對H7N9的預防、疫情報告和控制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3、屬地管理H7N9流感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市、縣區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的H7N9流感防治工作負總責,并對衛計、工商、畜牧、食藥及其它有關部門統一調度指揮。4、分級控制按照市政府H7N9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要求,全市H7N9防控應急響應分為四級,發生不同等級疫情時,啟動相應級別的工作方案。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5、快速反應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做好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撲滅。6、依靠科技規范防治措施與工作流程,實現防治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三)H7N9流感防控措施1.切實加強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各縣區畜牧部門和有關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要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明確分工,夯實責任。2.切實加強緊急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各縣區要根據省、市下達的H7N9緊急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任務,迅速開展工作,及時準確地掌握病毒污染和家禽感染的風險(具體監測工作任務分配詳見有關文件)。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3.切實加強禽類調運和活禽市場監管;切實做好產地檢疫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縣區在受理產地檢疫時,嚴格查驗動物疫控中心出具的H7N9流感檢測報告,對無檢測報告、檢驗報告中H7N9流感血清學檢測結果呈陽性或檢測報告簽發日期超過采樣日期21天的,不得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跨省調運活禽,于家禽出欄前21天內提前做好采樣、送檢工作。活禽市場要積極落實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制度(即1110制度)。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4.切實做好應急處置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要積極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深入學習《陜西省家禽H7N9流感剔除計劃實施方案》、《榆林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榆林市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等文件。5.切實做好培訓宣傳和信息發布工作;各級畜牧、疾控部門要切實做好H7N9防控技術宣傳工作,提高基層獸醫人員對突發疫情的早期報告、鑒別診斷和規范應對能力;同時,增強群眾對H7N9流感“可防可控”的認識,以減少群眾恐慌意識。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6.切實加強部門協作;各級畜牧部門要在人感染H7N9聯防聯控機制統一協調下,切實加強與衛計委、食藥、工商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主動開展和參加部門會商,研判防控形勢,進一步強化信息溝通和措施聯動。7.嚴格督查,嚴格問責。非常時期,要求各有關部門所有工作人員,嚴守工作紀律,嚴格按程序工作,團結協作,各負其責,切實貫徹落實“三項機制”。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四)疫情處置技術1.發現疑似疫情:發現疑似家禽H7N9流感或疑似禽流感疫情時,縣級動物疫控和衛生監督機構應立即將病禽(場)隔離,并限制其移動,及時派員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并派遣2名以上動物防疫專家現場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病理解剖、采集病料等。同時,分別向縣畜牧獸醫局H7N9流感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縣人民政府H7N9流感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上級H7N9流感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市級疫控機構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派2名以上動物防疫專家趕赴現場,辨別疫情,同時,將發現的疑似H7N9流感疫情向同級H7N9流感防治領導小小組辦公室及省級H7N9流感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由省上派2名以上H7N9流感專家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動物防疫機構疫情報告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病品種、日齡、死亡數量、臨床病變、實驗室診斷初步結果、養殖戶的生產和免疫接種情況;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報告的單位和個人及聯系方式。疫情報告形式:動物防疫機構在報告、傳遞緊急疫情時,應當以電話或傳真形式迅速報H7N9流感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2.疫情的確認和發布:對懷疑為H7N9流感疫情的,由縣區疫控中心采集血清和病料后妥善保存,縣疫控中心化驗室進行初步的血清學檢測,檢測結果陽性的樣品送市疫控中心進行血清學復檢和病原學檢測,檢測結果及時報市畜牧獸醫局。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確定為H7N9流感疑似病例。對疑似病例,由市疫控中心派專人將病料送省疫控中心實驗室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病料不得郵寄。由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對病料進行病原分離和鑒定,并將結果報農業部。由農業部最終確認和發布H7N9流感疫情。疫情經農業部確認發布后,疫情相關處置措施立即啟動。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3.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劃定由所在地縣級以上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執行。疫點:指患病動物所在的地點。一般是指患病禽類所在的禽場(戶)或其它有關屠宰、經營單位;如為農村散養,應將自然村劃為疫點。

疫區:指以疫點為中心,半徑3公里范圍內區域。疫區劃分時,應注意考慮當地的飼養環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等)。

受威脅區:指疫點外3-5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4.封鎖由縣級以上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決定對疫區實行封鎖;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鎖報告后,應在24小時內發布封鎖令,組織對疫區進行封鎖。對疫點、疫區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其中:嚴禁人、禽、車輛進出和禽類產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運出,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出入時,須經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批準,經嚴格消毒后,方可出入。疫區交通要道建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派專人監視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流動。停止疫區內禽類及其產品的交易、流通。五、H7N9流感防控及疫情處置5.撲殺

確認為H7N9流感時,在同級人民政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