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物理書面作業設計樣例_第1頁
初二年級物理書面作業設計樣例_第2頁
初二年級物理書面作業設計樣例_第3頁
初二年級物理書面作業設計樣例_第4頁
初二年級物理書面作業設計樣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八年級書面作業設計樣例

單元名稱第9章壓強課題9.2液體壓強:第二課時

作業類型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和題目來源

1.如圖所示裝置中,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B)

意圖:考察連通器定義。

I了解連通器的應用

來源:其他資料

A.水壺B.液體壓強計C.鍋爐水位計D.下水道排水管

2.如圖所不是:乳牛自動喂水器,牛喝水時,右水槽中的水位下

降,根據連J通器的原理,左槽中的水位下降(選填”上

升”,,下降,,或“不變”),致使浮子下移(選填“上移”

“下移”或,‘不動”),進水口打開。意圖:連通器的應用。

基礎性

來源:其他資料

作業工

(必做)Dr

4r0~~cr

3.裝有一定量水的細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則此

意圖:創設問題情境,考

時水對玻璃管底部的壓強為(g取10N/kg)800Pa

察學生對液體壓強的計算

1朗

來源:其他資料

4.如圖所示,-一木桶側壁上有一缺口,木桶側壁上最長的木板長

為0.5m,缺[:口處的木板長為0.2m,桶底內部的底面積為4x10-2

m2。當桶里g克足夠多的水時,桶底所受水的壓強約為2*103Pa,

拓展性

桶底所受水外

作業J壓力約為&N。(g取10N/kg)意圖:液體壓強的計算。

(選做)來源:其他資料

1]

1

5.如圖,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液體,若B點的液體壓強夕92.94X

103Pa,則液體的密度為LOxIOSkg/m/點的;夜體壓苑.為980意圖:液體壓強的計算

來源:其他資料

Pao(g=9.8N/kg)

3t

---q30cm

20cma

6.如圖所示,鐵桶重為20N,桶的底面積為100cm2,往桶里倒

入8kg的水,水的深度為15cm,該鐵桶平放在面積為1巾。的

水平臺面上。求:(g取10N/kg)(1)水對桶底的壓強。(2)桶底

受到水的壓力。(3)臺面受到桶的壓強。

意圖:創設情境,考察學

生對液體壓強大小的計算

解:(1)水對桶底的壓強:能力.

p=pgh=l.0X103kg/m3X10N/kgXO.15m=1500Pa

(2)S=100cm2=l.OXI。"m2

F

由P=守得,桶底受到水的壓力:

F=pS=1500PaXl.OXIO_2m2=15N來源:其他資料

(3)物體在水平面放置,故:

F'=6桶+6水=6桶+小水8=20N+8kgXION/kg=20N+

80N=100N

臺面受到的壓強:p'=S=100N/0.01m^lXlO'Pa

答:(略)

7.如圖所示,A、B、C三個容器中分別裝有等深度的酒精、水和

鹽水,三個容器的底面積及容器的質量均相同。則:(均選填

“>”或“=")

■掇j鹿3/意圖:考察液體重力和對

容器底部液體壓力的大小

777777T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Z//Z/ZZ///////ZZZ/Z/Z

/RC關系。

(1)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FA<FB_<FC.

來源:其他資料

⑵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A<DR<pc。

(3)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A'<FB'<Fc:

2

(4)容器對桌面的壓強:DA'<pB'<Pc:

單元名稱第9章力課題9.3大氣壓強第一課時

作業類型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和題目來源

1.(1)大氣壓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

大氣壓強。大氣壓值P片760mmHR=76cmHxl.01X101

Pa.

意圖:設置條目式填空,

(2)大氣壓產生原因:空氣的重力和流動性,故朝各個

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本節知

方向都有壓強.識要點,以鞏固基礎知識

(3)大氣壓存在的證明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為主,體現基礎性.

(4)當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

來源:其他資料

越大;當海拔高度增大時,氣壓隨高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應用實例:壓

基礎性迎.

作業

2.如圖9.3T所不下列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_工

(必做)

意圖:通過情境,聯系生

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大

氣壓的存在,考察學生對

A.托里拆利實驗B.瓶吞雞蛋C.紙托水杯D.橡皮膜凸出大氣壓的認知,促進學生

對大氣壓力的方向和作用

定&11效果進行重新建構.

E.吸飲料F.拔火罐圖9.3第壓鍋H.吸盤貼在墻上

G____.來源其他資料

3

3.1654年,馬德堡市長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

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1)實驗中,他們把兩個銅半球殼灌滿水后合在一起,再把水全

部抽出,此時球內接近真空,周圍的空氣把兩個銅半球

緊緊地壓在一起.

意圖:創設實驗情境,讓

(2)如圖9.3-2,某校同學用底面積為500cm°的平底壓力鍋代替

學生知道馬德堡半球實驗

銅半球模擬上述實驗,在山底比在山頂拉開鍋的最小拉力要達原理,了解人類對沸點與

(假設山底與山頂氣溫相同),在山底,當鍋兩邊受到的拉力均大氣壓的關系的運用,促

為4000N時,鍋恰好被拉開,此時鍋內空氣的壓強約為2X使學生學會使用P=F/s定

量計算大氣壓力和大氣壓

支Pa(大氣壓取105Pa).

強.

壓壓

--力力一?

鍋鍋來源:其他資料

___________J

圖9.3-2

(3)若該壓力鍋的限壓出氣口直徑為3.5mm,限壓閥質量為

100g,則在山頂上使用該鍋燒水,水的沸點小于136℃(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若氣壓為2個標準大

氣壓時,水的沸點為119.6℃.

意圖:創設實驗情境,考

1.某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管中水銀柱的高度力=760

察學生對托里拆利實驗的

mm,如圖9.3-3甲所示,設實驗過程中管口不離開水銀面.

探究過程,提升學生對實

驗現象和物理規律的解

釋,促進學生對大氣壓強

的重新建構,并學會運用

力和運動的關系求解大氣

壓強的大小.

(1)隨著水銀柱的下降,管內水銀的上方形成真空.

(2)此時管外水銀面上受到的大氣壓支持著玻璃管內760

mm高的水銀柱.

來源:其他資料

4

(3)若將玻璃管向上提起一點兒,此時的水銀柱高度將坯

變_;若將玻璃管傾斜,如圖乙所示,管中水銀柱高度將不

變.(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換用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實驗,管中水銀柱

的高度將不變;若實驗時不小心使管中進入少量空氣,則管

中水銀柱的高度將變小.(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

變”)

(5)在標準大氣壓下用水代替水銀做此實驗,已知玻璃管的長

度為1m,水會(選填“會”或“不會”)充滿玻璃管,若管口

剛好在水面上且保證不漏氣,此時玻璃管內底部的壓強為。

10'Pa.(凡取1X105Pa,g取10N/kg)

2.為了測出某液體的密度,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9.3-4所示

的裝置進行實驗:將帶有閥門的。形管倒置,P兩個管口分別插入

盛有水和某種液體的燒杯中;打開閥門,從抽氣口抽出適量的

空氣,待兩管中的液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時,關用閥門;分別測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

量出兩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人木和人濃;記錄的三次實驗數據學生經歷完整的實驗探究

過程,提升學生對實驗現

如下表所示。若當時外界大氣壓為㈤,三次實驗中U形管內的

象和物理規律的解釋,既

氣體壓強分別為p/、P2和P3,則它們的大小關系:Po>Pl,

全面深入考察學生對氣

"2>P3(前兩空均選填或);待測液體的密壓、液體壓強的掌握程度

度為p0.9X10:,kg/m3.(已知水的密度)勺p水=1.0X10,和計算能力,又能培養學

kg/m3)生科學探究、實驗設計能

力等素養.

抽氣口

水面高度差h水液面高度差h

實驗次數

/cm液/cm-J

來源:其他資料

12.73.0圖

24.55.0水L某液@

37.28.0圖9.3-4

5

3.如圖9.3-5所示,甲圖是某同學測定大氣壓值的托里拆利實

驗及其數據,測得的大氣壓為76cmHg.乙圖是將一只試管

裝滿水銀后倒插在水銀槽中,管頂高出水銀面20cm,在標準大

氣壓下,管外水銀面上受到的大氣壓強等于1.01于Pa,

若在試管頂部開一小孔,將看到管中的水銀全部下落的

現象(填“向上噴出”、“下落”、“不流動”).丙圖是長為意圖:創設實驗情境,綜

合考察學生關于大氣壓強

1m的直玻璃管橫截面積為2cm2,重為5N.當時大氣壓為

的力學計算,促進學生對

1.01X10午a,玻璃管的上端為真空,玻璃管內的水銀面與水銀壓強和力學相互聯系的建

構.

槽中的水銀面的高度差h=76cm.則彈簧秤的示數為25.2N.

(已知水銀的密度為。木銀=13.6X103kg/n?,玻璃管壁厚度忽略

來源:其他資料

單元名稱第9章壓強課題9.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第一課時

作業類型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和題目來源

1.火車站站臺上,標有一條安全線。乘客必須站在安全線之外

候車,這是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車的事故發生。因為列

車進站時車體附近(A)。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

A.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物理現象,幫助學生認識

基礎性

作業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必做)B.空氣流速大,壓強大

來源:其他資料

C.空氣流速小,壓強大

D.空氣流速小,壓強小

6

2.下列情景都與氣壓有關,其中有一種情景與其他三種的原理

有所不同,這種情景是(D)。

A.刮大風時會有房屋頂部被大風掀起的情況

意圖:了解流體壓強與流

B.打開的窗戶外有平行于墻壁的風吹過時,窗簾會飄出窗速的關系和大氣壓強知識

外點的區別。

C.雄鷹在空中“滑翔”來源:改編

D.將吸盤按在光潔的瓷磚表面,放手后吸盤會被“吸”在

瓷磚上

3.如圖9.4-1所示,小明同學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

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將手指移開,同時從漏斗口向下用力

吹氣,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乒乓球不會掉落,原因是其上方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

氣流速增大,壓強變小。物理現象,幫助學生認識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來源:改編

圖9.4-1

4.如圖9.4-2所示為自制的氣壓計。當把此裝置從山腳帶到山

頂時,發現玻璃管內液面升高,這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過吸管向右吹氣,

玻璃管內液而高度會升高(兩空都選填“升高”、“不

意圖:了解大氣壓與高度

變”或“降低”)o

的關系和流體壓強與流速

的關系。

吸管1玻璃管

a來源:其他資料

.

圖9.4-2

7

5.如圖9.4-3所示,是飛機機翼的截面圖。飛機前進時,機翼

與周圍的空氣發生相對運動,相當于有氣流迎面流過機翼。由

于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時間內,機翼上方氣

流通過的路程較—工,因而速度較大,它對機翼的壓強

較小一;機翼下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組——,因而速度較

意圖:了解飛機的升力原

—小它對機翼的壓強較大。因此在機翼的上下表面

理。

存在壓強差,這就是向上的升力。若提高飛機前

進的速度,機翼下表面受到氣流的壓強會變小。(選填”變來源:其他資料

小”、“不變”或“變大”)

圖9.4-3

1.草原犬鼠是大草原常見的小動物,它挖的洞有多個洞口,一

些洞口比較平整,一些洞口由圓錐形土堆圍成,這樣的結構能

改善洞內的通風情況。小宇同學對犬鼠洞穴非常感興趣,他設

計了下面四個洞穴(圖中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如圖9.4-4

所示,四個洞穴正確的是(A)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

物理現象,幫助學生認識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來源:其他資料

拓展性

作業

(選做)

圖9.4-4

2.小樂在探究“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設計了如圖意圖:擴展性實驗,創設

9.4-5甲所示實驗,A、B、C為三節直徑不同的管子,三節管連實驗情境,激發學生學習

接在一起,分別插入氣體壓強傳感器(測量氣體壓強的裝置)興趣,起到知識遷移,開

拓創新的作用,培養學生

探頭,右端與吹風機的尾部相連。當用吹風機抽氣時,三節管

的科學素養

中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9.4-5乙所示,則圖線①反映

的是A(選填"A"、"B”或"C”)管內氣體壓強隨時來源:其他資料

8

間變化的情況。第10s時,①②③三條圖線開始出現下移,由此

判斷,三節管中氣體的流速增大(選填“增大”或“減

圖9.4-5

3.大多數轎車的外形縱截面類似于飛機機翼的縱截面(俗稱

“流線型”),如圖9.4-6所示。這樣設計的優點是可以減

小汽車受到的阻力。當車靜止在地面上時,車對地面的壓力F

=(選填或“=")車身重力G;但這種形狀

的轎車在高速行駛時,車對地面的壓力F<(選填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

或"=”)車身重力G,可能出現“發飄打滑”的現物理現象,幫助學生認識

飛機升力的原理。

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來源:改編

圖9.4-6

【非書面性作業】

意圖:通過課外實驗,幫

4.課外實驗:如圖9.4-7所示,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助學生從生活上認識流體

半部分不動,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轉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動。這時,下管口附近的碎紙屑被吸進管中,并天女散花般的

來源:其他資料

從上管口飛了出來。

9

圖9.4-7

單元名稱第九章課題復習節次第一課時

作業類型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和題目來源

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密度均勻的正方體靜止在水平

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這兩個正方體的

密度的大小關系是(A)意圖:能由固體壓強公式推

A.P甲>P乙B.P甲二P乙導出柱體壓強p=pgh

來源:新編

C.P甲<P乙D.無法確定

2.(多選題)如圖所示的各事例中為「r減小壓強

(ABD)

意圖:知道生活中增大與減

A.愈滿書包的背帶很寬B.鐵軌與

甫在枕木上小壓強的實例

基礎性

r?

作業

來源:新編

(必做)C.刀刃磨得很薄D.推土機安裝履帶

cf_rrTlLL——-H-1-71、、,*TTtl-r-T--ir-t

o.刈因〃l/J、,7£禾1叼于町九/1義件田,P饞a尸

時,繪制的甲、乙、丙三種液體的壓強8。。-」乙

600~

意圖:會看圖像解決問題

與深度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其中—400-

200-

乙___液體是水,—丙_____液體的密度。

來源:新編

小于水的密度(填“甲”、“乙”、“丙”)(g取

10N/kg)

4.(雙選)某科技小組合作發明了如圖所示的冷熱水混合意圖:理解流速與壓強關系

器,P點水管橫截面積小于Q點的橫截面積,讓自來水流

10

過該裝置,當水流穩定后(BD)來源:新編

A.P點流速等于Q點流速

B.P點流速大于Q點流速

C.P點壓強大于Q點壓

D.P點壓強小于Q點壓強

5.小云用礦泉水瓶做實驗,如圖所示。

⑴將兩瓶相同的礦泉水如圖甲放置,驗證的是壓力

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⑵如圖乙,他在空礦泉水瓶中裝入少量熱水,迅速

意圖: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

倒出,再馬上蓋上瓶蓋,看到礦泉水瓶癟了,驗證象并能用物理原理進行解釋

來源:新編

6.將一未裝滿水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

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圖所示,瓶蓋的面積是gcnA瓶

底的面積是28cm°,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計(g取

10N/kg).求:

(1)倒立放置時瓶蓋所受水M一

的壓力和壓強;|.........1

意圖:會用固體和液體的壓

(2)倒立放置時礦泉水瓶對二工

桌面的壓強。蜘叔屬J強公式進行解題

解:(1)倒立放置時瓶蓋所受水的壓強:來源:新編

p=pgh倒立=1.0xl03kg/m3xl0N/kgx0.13m=1300Pa,

F

由p=S可得,倒立放置時瓶蓋所受水的壓力:

F=pS=1300Pax8x10-4m2=1.04N;

(2)由左圖可知,礦泉水瓶內水的體積:

3

V=S附底h正立=28crr)2x10cm=280cm,

11

由P=1可得,水的質量:

m*=pV=1.0g/cm3x280cm3=280g=0.28kg.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計,則倒立放置時礦泉水瓶對桌面的

壓力:

F'=G,k=m木g=0.28kgxl0N/kg=2.8N,

倒立放置時礦泉水瓶對桌面的壓強:

F'2.8N

p'---_4?-3500Pao

、瓶蓋8x10m

1.(雙選)甲、乙兩個長方體,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

積分別為Slfl=40cm\S乙=3001)2,高度之比hh乙=3:

2,密度之比P甲:P乙=3:1.如圖所示,把甲放在水平

地面上,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為

7000Pa.把乙取下來放在水平桌面靜止不動時,則

意圖:嘗試連接體問題的解

(BC)

決,會熟悉對物理公式進行

A.甲、乙兩物體體積比為8:9變形,鍛煉數學計算能力

B.甲、乙兩物體所受重力之比乙來源:新編

6:1

C.桌面對乙的支持力為4N

拓展性D.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7X10'Pa.

作業

(選做)

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已知甲的重力為120牛,底面積為0.04米,;乙的

底面積為0.01米,它們對水平面的壓強相等.求:

(1)甲對水平面的壓力.F甲和壓強p甲.意圖:嘗試連接體問題的解

決,會熟悉對物理公式進行

(2)乙對水平面的壓力F乙.

變形,鍛煉數學計算能力

(3)若分別將甲、乙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體積后疊放在

各自剩余部分的上方,求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和

的比值..________來源:新編

解:(1)甲對水平面的壓甲rI

力./.....乙

I/I/

「u甲一u9甲一1nnuA廠H;U______

12

甲對水平面的壓強:

F甲120N

s23

p,t,=?=0.04m=3xl0Pa;

3

(2)pz.=plt.=3xlOPa,

F

由p=S得:

乙薪地面的壓力:

Fc=pz.Sz.=3xl03Pax0.01m2=30N;

(3)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

F甲

雪3甲庭

,生三與

吃吃1乙2P甲P甲

P乙=‘乙=2'—=S乙=2p乙=p乙=l.

單元名稱第10章課題10.1浮力1第i課時

作業類型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和題目來源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

1.輪船、鴨子、木塊能夠浮在水面,這是因為它們受到了水的

物理現象,幫助學生認識

浮力,施力物體是水,方向豎直向上。

浮力。

來源:其他資料

2.浮力大小:(1)將物J夬用細線懸掛于測力計下方,如圖

10.1-1(a)所示,靜止作1■測力計5天數為F1;若將它浸沒于水中

基礎性意圖:浮力大小的兩種計

并保持靜止,如圖(b)丹f示,此日箝則力計的示數為F2,則物塊

作業算方式,通過實驗方式了

所受浮力大小為F1-F2一。(用月斤給字母表示)

(必做)解稱重方法,通過壓力數

(或據的計算了解浮力產生的

:F

2原因,上下壓力差產生的

o效果。

r

圖(a)8目(b)來源:改編

加圖10.1-1

13

(2)如圖10.1-2所示,用細繩吊著重力為20N的正方體金屬

塊并將其浸沒在水中,此時該金屬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

為4.9N、19.6N,該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14.7N,拉力為

5.3N,現用細繩吊著該金屬塊繼續在水中下沉,則該金屬塊受

到水的浮力F浮、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F上和下表面受到水

的壓力F下,這三個力中大小不變的是F浮。

〃〃〃.〃〃〃一〃〃〃〃

10.1-2

3.如圖10.1-3,一個用細線拴住的乒乓球在水中保持靜止,畫

出乒乓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圖。意圖:畫浮力和重力的大

小,了解大小的關系和方

向的關系

來源:其他資料

4.(雙選).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錯誤的是(BD)

A.物體受到浮力作用時,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意圖:雙選題考察浮力產

生的原因,區別壓強的概

B.只有浸在液體的物體才受到浮力

C.在液體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的作用

來源:其他資料

D.浮力起因于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和實

意圖:通過實驗探究浮力

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

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在

實驗中通過圖像提高學生

2.4N

44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示數

505.nn

和深度因素,間接讓學生

理解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

W77

甲乙丙丁戊己體體積的關系。

14

憶[J匚

°/j/cm°A/cm°A/cm°A/cm

ABCD

(1)如圖乙、丙、丁、戊四種情況,圖乙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

力最小;

(2)分析丁、戊兩圖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

(3)分析丙、丁兩圖實驗數據可得: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同

一物體,其所受的浮力與其所處的深度無關。

(4)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明用

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如圖己所示的

實驗,由此小明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

關,小寧認為這結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橡皮泥排開的液體

的體積不同

(5)如圖庚所示ABCD四圖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少和金

屬塊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旦金屬塊未接觸容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