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識總結
高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識總結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天體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星光閃爍一恒星;恒星衛士——行星;行
星衛士——衛星;輪廓模糊——星云;一閃即逝——流星;拖著長尾——彗星:氣體和塵
埃天體系統:運動著的天體與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級別的天體
系統。
河外星.系
地J]系]?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
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總星系;最低一級天體系統:地月系。
宇宙包括總星系和人類未探測區域。
光年:計算天體間距離的單位。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運動特征:同向、共面、近圓結構特征:質量、體積、距離局太陽由近到遠:水
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金星距地球最近分類:類地行星:水
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①有適宜的溫度——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
②有液態水;——內部物質運動、距離適中
③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④安全
的宇宙環境
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發射能量,這種現象稱為太陽輻射太陽
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4H——He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生物的生成(光、熱資源),
促進水、大氣的運動
生產生活:太陽能、煤、石油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主要類型有黑子、耀斑,黑子發生在光球層,耀斑發生在色
球層。黑子:溫度比其他地方低;
耀斑:色球的某些區域突然出現的大而亮的斑塊。每當耀斑爆發會釋放出很強的無
線電波,大量的紫外線,X射線,Y射線,以及高能帶電粒子
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體現太陽活動的整體性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電離層擾動,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干擾地球磁場,磁暴
現象;影響氣候,圖1.13注意:太陽對地球的最大影響是太陽輻射!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地球運動的兩種形式:自轉和公轉
地軸的方向: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自轉的方向、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自轉的周期:恒星日23時56分4秒,
太陽日24小時
自轉角速度:除兩極,角速度相同,15度每小時。兩極點角速度為0。
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點為0。
公轉的軌道(近日點和遠日點、快慢):
地球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使地球繞日公轉中出
現近日和遠日現象。地球位于近日點及附近時,公轉速度快,位于遠日點及附近,公轉速
度慢。
公轉周期:1年,也稱為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二、地球自轉與時差
晨昏線(圈):晨昏線平分地球,太陽光線垂直于晨昏線
地方時:經度相差1度,地方時相差4分鐘,東加。正午時,太陽高度角為一天中
的最
大值,地方時為12點
區時:
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度個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本區的區
時。相連的時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加西減。
國際日界線:基本沿東經180度。由西向東跨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由東向西跨
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加一天。
FI期變更:0時區和國際日界線把全球FI期分為今天和昨天。當0時區和中時區重合
時,今天的日期和昨天的日期相等。
時區=經度/15,十分位四舍五入
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東經120度地方時
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交替、地方時
三、地球的公轉與季節
黃赤交角: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23度26分,
正午太陽高度角:地方時12點時,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地軸
冬至
太陽直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度,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圖中紅線為太陽直射)
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從直射點向兩邊遞減。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900一1某地緯
度一太陽直射點緯度I,南緯用負值代入。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春分/秋分:
側視圖:
太陽光線
赤道
日期: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陽光線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直射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晨昏線和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
地軸和晨昏線重合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邊遞減夏至:側視圖:
地軸
太陽光線
日期: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分,直射光線延長線經
過地心晨昏線和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極晝;南半球夜長晝
短,南極圈極夜。赤道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北回歸線向兩邊遞減冬至:
地軸
晨昏線北極
太陽光線
赤道
南回歸線
日期:12月22日前后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南緯23度26分,直射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晨昏線和
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極夜;南半球夜短晝長,南極圈極
晝。赤道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南回歸線向兩邊遞減
夏半年與冬半年:
夏半年晝長大于夜長
冬半年夜長大于晝長
四季劃分:
夏季: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最高、太陽輻射最多
冬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角最低、太陽輻射最少
春秋季:冬夏的過渡季節
3、4、5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
帶的
劃分。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震波: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的沖擊會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
向四
周傳播。即地震波。
特性:
縱波:速度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能量大,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而某些地區一定深度處,地震波有明顯的突
變,這
種波速發生突變處的層面叫不連續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殼: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巖石組成。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為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個物質呈融熔狀態的
軟
流層,?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和地震的發源地。
巖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物質由巖石組成。包含地殼。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態(因為橫波不能通過),內核為固態。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大氣圈:氣體和懸浮物
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循環運動
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生存環境的總稱。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
上部
高一地理必修I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有利于高空飛行;③包含臭氧
層。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短波)(12hmax)-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13hmax)-
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長波)(14hmax)-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選擇性臭氧-紫外線、C02-紅外線)、散射(有一
點選
擇性小顆粒優先散射短波光-蘭紫光)、反射(無選擇性云層)。
5.太陽輻射(光照)的影響因素:緯度、天氣、地勢、大氣透明度、太陽高度。我國
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陰天的晝夜溫差小,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
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7.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每升高100m氣溫降低0.6℃。
8.氣溫的水平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
島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9.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
天。
10.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一一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一一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
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1.水平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
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2.風的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叫風,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
密風速愈大。
13、風向:(1)風向——風來的方向;
(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
①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若是曲線垂直于切
線;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無偏轉;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4.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兩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
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響,風向斜交于等壓
線。
15.三種局地熱力環流:白天(郊區一城市、海風、谷風)夜晚(城市一郊區、陸風、山
風)
16.氣壓、氣溫、高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同-■高度(近地面)一氣溫高、氣壓低;氣壓低、氣溫高;
不同高度一越往高,氣壓越低;近地面氣壓的高低與高空相反。
17.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平運動并相遇)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后,出現雨(暴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
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8.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
氣壓帶
署“副極地前線壓帶\
/,,中緯西風景\
30y副熱需高氣壓帶)
///低緯信風帶
0。-赤道低氣壓帶
[、、、\、低緯信風帶
3夜副熱帶高氣壓帶;
\、、中緯西風帶,
X._副極地低氣壓帶
7^^地東磨/
90°極地高氣壓帶
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夏季的暴雨、冬半年我國的寒潮(初春、秋末對農
業的影響最大)。
19.要求你自己繪制出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分布圖、熱力環流圖(要求繪制等溫線與等壓
線)
20.北半球鋒面氣旋:氣旋中心一定是低壓,鋒面只會發育在低壓槽內,左側槽部發育
冷鋒,右側槽部發育暖鋒。北部為冷氣團,南部為暖氣團控制。
21.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上升,北半球近地面逆時針輻合,天氣陰雨臺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下沉,北半球近地面順時針輻散,天氣晴朗伏旱(長江中下游
及江南地區7月中旬到8月中旬)。
22.氣壓中心名稱:
副熱帶高氣壓被大大陸印度低壓(亞洲低壓)、北美彳
7月
海陸熱力陸的熱低壓切斷海洋夏威夷高壓(北太平洋)、亞速
性質差異副極地低氣壓被大大陸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E
月
1陸的冷高壓切斷海洋阿留申低壓(北太平洋八冰」
風向氣候
影響風壓帶名稱(個數)-成因
北半球南半球
極地高氣壓帶2熱力原因
東北東南冷干極地東風帶2
副極地低氣壓帶2動力原因
西南西北溫濕中緯西風帶2
副熱帶高氣壓帶2動力原因
東北東南干燥低緯信風帶2
赤道低氣壓帶1熱力原因
東亞季風南亞季反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
錫建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生
季風夏季風冬季風夏季風
源地副熱帶太平洋西伯利亞-蒙古印度洋赤道附近海域
風向東南西北西南
性質溫暖濕潤寒冷干燥溫暖濕潤
強弱冬季風強于夏季風夏季風強丹
制廨我國東部、朝日我國大部、朝日印度半島、中南半6
北半球反氣旋南半球氣旋北半球氣旋南半
25.東亞、南亞季風環流:
26.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雨帶的移動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夏
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準靜止鋒);7-8月,雨帶移到東北
和華北,長江中下游進入“伏旱”(反氣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華南再
一次經歷短暫的雨期。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③旱澇災害副
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
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27.氣候形成因子:太
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8.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除下表外,熟記模式圖-見下一頁本單元結束部分):
冷的月,冷月
月均遇0-154c<01:
C
鬲型年甯夏即少M年M夏HI與■夏南
年降>1200<1200>400<400
水置?■■■an
氣候
皓草熱沙海亞季(溫)地中海源陸
類型il
雨季a-s月5-10月
月降水
無
*>10Qnm
氣候類型大氣環流狀況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全年售
冬季溫和,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溫帶大陸西海岸,常年受西風帶影響
全年陷
位于亞熱帶大陸西海岸,冬季溫1
地中海氣候
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夏季及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
冬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終年高溫.
29.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7月,最低氣溫1月,年降水量少,且
各月不平均;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8月、最冷月2月,年降水量多,且
各月較為平均。
30.幾種氣候類型的大氣狀況和成因、特點:
31.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干旱、臺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
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臺風:在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多發于夏秋季
節,危害包括:狂風、暴雨、風暴潮。預防措施:加強研究、檢測預報工作;做好宣傳減
小措施;研究抗風作物減少農業損失;加強國際合作。
寒潮:?次冷空氣入侵,使氣溫24小時內降低10℃以上,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危
害:降溫、大風、大雪、凍雨。預防措施:加強預報工作,提前發布預報信息或警報,提
醒有關部門提前做好防寒準備。
32.主要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燃消耗03)、酸
雨(S02、N02)
33.溫室效應(全球保暖)影響:
①海平面上升
大洋東大洋西
大氣環流大陸西側大陸內部大陸東部大」
側洋流側洋流
極地高壓(干)0。冰原久候90。/
Wt趣(干)暖苦原氣候
//流70070;流
移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副極地低氣60
動壓帶(濕)
溫帶海洋504
規河西風新溫帶大冬冷
氣候溫帶季
陸性氣
風氣候
律(濕)40°候
地中海350冬玲
副熱帶高壓氣候
(千)亞熱帶季風夏腹
塞;3。。暖
流,熱帶沙漠氣候25流冬冷
/20°熱帶季
夏暖
德W熱帶草原氣候風氣候
赤道低壓帶10°
(濕)00熱帶雨林氣候
沿海地區與低平島國被淹沒;
②對農業的影響:低緯度地區減產,高緯度地區增產;
③影響水循環:增加降水極端異常天氣事件,地表徑流改變(南方降水最多,北方減
少)。應對措施:
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力發展新能源,多使用清潔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減少消費減少廢棄物排放盡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防止
森林火災。
②增加溫室氣體吸收:植樹造林,保護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術。
③適應氣候變化措施: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設水利設施,防止
降水突發事件和海水入侵。
32.綠化的環境效益: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
02和C02的平衡,凈化空氣。
②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
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防風固沙。
③城市綠地的作用是吸煙除
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
噪音、美化環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單
元地球上的水
1.水循環: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最重要)、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水
量最大)。②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
亞熱帶(性濕潤)冬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
降水稀少
態平衡。是地球上最活躍的能量交換和物質轉移過程之一;又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
帶;還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水資源:廣義: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陸地上的淡水資源;人類常用水資源:河流
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水資源的開源措施: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人工增
雨;節流措施:加強教育提高節水意識,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
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
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季風區。
?*<壯*^)
??
m-
MO■
季節性積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冰川水雨水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
氣溫關系密切,季節性積雪融化,春季有一次洪峰,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冰川融水
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冬季有斷流現象,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
③地下水與湖泊水都和河流水互相補給,它們均在河流的枯水期對河流水進行補給。湖
泊對河流徑流起削洪補枯的調蓄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地下水補給的河
流水量季節性變化最小,主要在我國西南地區。
3.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力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
之是寒流。
4.影響海水鹽度因素——鹽度增加(蒸發量〉降水量、暖流、沿岸河
流枯水期、海域結冰),鹽度減弱(降水量)蒸發量、寒流、沿岸河
流洪水期、海域融冰)。試分析右圖中五點各自鹽度高低的成因。
5.洋流的形成:定向風(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
型。按照性質將洋流分為:寒流、暖流。
標流類型特點舉例
風海流大氣運動'近地面風除赤道逆流外的緯向(東西
成
溫度經向(南北向)洋流中的1
因
密度流海峽(曼德海峽:印度洋一紅海;霍爾才
分鹽度
灣;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一地中海;溫
類
水平向經向(南北向)洋流中的;
補償流
垂直向眾多輔導資料用秘魯寒流舉必
隹度/%
注:請在上圖中填上相應的洋流名稱,注意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的季節風向變化。
6.洋流的分布(畫一畫上頁洋流分布模式圖-“8/0”圖):
①中低緯度環流:北順南逆、東寒西暖。
②北半球中高緯環流:呈逆時針,東曖西寒。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高緯為南極環流,兩者均為寒流。
④北印度洋洋面形成季風洋流,夏順冬逆。
7.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暖流一增溫增濕,寒流一減溫減濕對氣候類
型分布的影響:亞寒帶針葉林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信風帶大
陸東部的熱帶雨林氣候);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
場;③影響航海(海峽
口密度流、哥倫布、三
角貿易、鄭和下西洋);
④影響海洋污染。
8.主要漁場:舟山漁場
臺灣暖流(日本暖
流)vs沿岸流(黃海南
大范圍漁場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
代表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
北大西洋暖流
寒暖流交匯日本暖流(黑潮)墨西哥灣暖流
東格陵蘭寒流
或上升流千島寒流(親潮)拉布拉多寒流
(北冰洋南下的冷冰
/
V
歐
板塊
亞
洲
洋
板塊
太
平
板
度
r?印
塊
極
洲
南
塊
板
9.形成漁場的自然因素:①溫帶大陸架;②寒暖流交匯或上升流;③江河入海口。高
一地理必修1第四單元地表形態的塑造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界面(全球均深17km,陸殼均深33km,洋殼均深
6-7km))、地幔(莫霍面一古登堡面2900km深處)、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板塊及其劃分:亞歐、非洲、美洲I、太平洋、印度洋、南極洲板塊。
3.板塊邊界與地貌:
①生長邊界(海嶺、斷層)一板塊張裂一形成裂谷、海洋(如紅海、大西洋)、海嶺(大洋
中脊、海底山脈、冰島)。
②消亡邊界(海溝、造山帶)一板塊擠壓一大洋與大陸板塊碰撞一形成海溝(如馬里亞納
海溝)、島弧鏈(西太平洋)、海岸山脈(如落基山、安第斯山)、地裂縫(雅魯藏布江谷
地)。
縱波速度快,能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升
地震波
橫波速度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莫霍面界面以下,縱波、橫波速度明顯加
不連續面
古登堡面界面以下,縱波速度下降,橫波消
地殼莫霍界面以上,由巖石組成,平均厚度33km
地球的
地幔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間,上地幔上部存在軟流
內部圈層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溫度、壓力和密度者
大氣圈氣體和懸浮物組成,主要成分氮和
地球的水圈由水體組成、連續不規則的圈層
外部圈層地球表層生物及生存環境的總稱。
生物圈
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隹
______侵立?運'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質作用________礴洛化
巖漿I—T巖)-I--------------沉丁7|—X交」巖?—三工?
爻質作用?一
固糜成巖
5.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
LU
^5*°
6.地殼物質循環:巖漿冷卻凝固一巖漿巖一外力一沉積巖一變質一變質巖一熔化一巖漿
7.地質作用: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構建地表的崎嶇
不平。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等),使地表趨于平坦。
8.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中心老兩翼新、向斜-中間新兩翼老),斷層(上升盤
—地壘、下降盤一地塹)。
9.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侵蝕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一地形倒置。
背斜頂部受張力,易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
嶺。
10.地壘一廬山、泰山;地塹一東非大裂谷、渭河和汾河谷地。
11.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汕)、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背
斜處開鑿隧道)應避開斷層。
12.火山:多分布于地殼薄弱地帶,沿地表裂隙流出,形成熔巖高原,如東非高原;若
沿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錐形成。
13.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一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4.河流地貌的發育:
知識點梳理
概念河流侵蝕地面形成的各種土
溯源侵蝕向河流源頭侵蝕,增加河
成因下蝕侵蝕垂直于地面,加深河床,河
河流侵蝕側蝕向兩岸侵蝕,谷底變寬,河谷
地貌溝谷季節性、間斷性流水侵蝕地。
初期河谷集水面積小,橫剖面呈
河谷
中期河谷出現連續的河灣
成熟河谷較寬、呈槽型
概念河流搬運能力減弱使物質;
河流堆積洪積-沖積平原由發育于山前多個洪積扇或;
沖積
地貌河漫灘平原形成于中下游
平原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濱X
河漫灘平原高原地區人類理想的棲息地,聚
影響洪積-沖積平原山區聚落多分布于此,聚手
三角洲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形成沿河
分布規律概念及特點成艮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各自熱帶與緯線大致緯度高低引起f
(高緯到低緯地區表現明顯)平行伸展,呈條帶狀水分亦年
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各自熱帶與經線大致距海遠近引起f
(中緯地區表現明顯)平行伸展,呈條帶狀也受一定的
各自然帶從山麓到山海拔高度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頂的垂直分布水熱狀況的
按形成與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直接的太陽輻射(狹義
來源分類(太陽能)現代光合作用轉化的太慢
大陸西岸大隨內部大陸東岸
90*90°
寒帶冰原帶
寒帶苔原帶
7(r70°
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有關園林景觀工程施工合同
- 《食管癌的化療治療》課件
- 2025關于企業員工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年商業辦公空間的租賃合同
- 2025廣東塑料交易所(PVC)貨物交割合同
- 船舶火災報警自動報警系統概述火災探測方法與探測器基本
- 《青少年早期成長》課件
- 《全國教育機構聯盟》課件
- 《盛會全景呈現》課件
- 江西服裝學院《學校音樂導論與教法教研》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SH/T 1673-1999工業用環己烷
- GB/T 9661-1988機場周圍飛機噪聲測量方法
- GB 29541-2013熱泵熱水機(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FZ/T 07019-2021針織印染面料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重癥醫學科各項規章制度匯編
- 社會組織培訓概述課件
- 春節作文優秀課件
- 三角函數的應用論文Word版
- 農業創業風險控制與防范培訓課件
- 生物制造國內外狀況課件
- 幼兒園大班數學口算練習題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